① 电影《门徒》里吴彦祖让戒毒所的人吐的水是干什么用的
那是政府免费提供的戒毒用的药水。需要长期服用,还要配合其他药物,但很多瘾君子不能或不想再花钱买其他药物,只把这种药水当成缓解毒瘾的途径。水里面倒是含有一些类似于毒品的成分,但不会增长毒瘾。
② 请介绍一下电影《苏州河》
童话永远会有人相信——《苏州河》
2001年1月23日11:8:0 网易报道 泡泡沫
“一切不会永远,只要我回到阳台上去,这个爱情故事就会继续下去,可是我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爱情。”
这又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
在这条河流上我们可以看到友谊,看到父亲和孩子,看到孤独,看到一个婴儿的降生,看到……看到顺水漂流的爱情,看到美人鱼…… 看在河的尽头河流流进大海。
影片在 “我”娓娓的叙述中开始,晃动的镜头是我的眼睛。我是一个摄影师,我的眼睛是我的摄象机镜头。我用我的眼睛拍摄这个城市,这条河流,这条河流上发生的故事。 “我的摄影机不会撒谎。”可是 “我”告诉你, “别信我,我在撒谎。” 这就是电影,如果你能从电影中感悟到什么真谛什么值得讴歌的东西,告诉你,别信,这是电影。
这电影的色调是灰色的,和苏州河上的空气的颜色是一样的。但是当太阳出来的时候,河水会被照得很清澈。 “我”叙述着, 关于 “我”的生活, 关于开心酒吧, 关于美美,关于美美在水中游动的样子是如何让我着迷,关于美美在喝醉以后问我是不是也会象马达一样去找她,关于马达。这样耐心的叙述, 是叙述,不带任何感情任何修饰的叙述,就象和朋友坐在一起,点燃香烟,然后回忆很久很久以前,一件久的几乎淡忘了所有细节的事情。于是这样的叙述也很淡,淡到所给的图象也是那么朦朦胧胧的一片, 而我们却可以从中得到更多,更多情绪的扩张。
“两个不相识的人坐在了一起,然后呢,然后,当然是爱情。”
爱情发生的时候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这么简单就可以发生的感情就是爱情。
牡丹和马达的爱情, 目前为止我更愿意说成是牡丹的爱情, 牡丹的爱情是我们熟悉的那种感觉。纯纯的脸上溢出猫咪一样暖暖的笑容, 弥漫在眼里的是夜里的霓红还有苏州河里跳动的流光。
象一个童话,我们在年少的时候也都曾读过这种童话一样的心情。 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个阳光灿烂柳絮纷飞的午后,那空气里的味道就是那样的。
牡丹的爱情就象一件精致的瓷器。瓷器容易打碎,打碎的瓷器可以划伤手指。
在影片的开头觉得有点荒诞,为什么可以能够把苏州河跟美人鱼联系到一起,而且竟然后来还会说苏州河上的每一个船工都说自己看到过苏州河里的那条美人鱼。想起来,美人鱼就是因为自己心爱的王子爱上了别人而变成了大海里的泡沫。牡丹的爱情是一个童话,难道这就是这部电影要对我们说的么。
不知道,有这可能。
当牡丹从桥上跳下去的那一刻,那种茫然和无辜的表情,让我突然想起了《笑傲江湖》的结尾,东方不败掉下悬崖时对令狐冲说的那句话,我要让你内疚一辈子。不知道牡丹当时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
马达从监狱里出来,四处漂泊了一段, 最后还是回到了苏州河的岸边,难道真的就是因为仍旧摆脱不掉这个心结么。
美美和马达
……………
“牡丹左腿上有一朵牡丹花”
“大街上到处都有卖的,很多女孩子都有。”
“你有么”
“我没有,我又不是你的牡丹,我怎么会有……。(沉默)…… “如果我告诉你我也有呢……。要看看么” (解开裙子的纽扣,露出洁白的大腿,上面霍然一朵血红色的牡丹)……
“我是你要找的牡丹么”
……………。
之后,美美和马达睡在了一起, 夜里,美美问睡着的马达, “我是你要找的牡丹么”,然后睁大了眼睛等着答案。美美和马达接触的片段,是《苏》里最艳丽的一段,也许是因为美美那闪光的眼影,长长的睫毛, 浓艳的口红,风情万种的眼睛……窗外的雨声,以及那间化装室里的灯光,还有弥散着的似是而非淡淡哀愁的空气。( 演马达的那家伙的朗诵水平差到一定境界,有点破坏气氛)。听人说,偷窥更衣室的那段继承了好莱坞的摄影风格。
美美觉得牡丹是不存在的。而马达所说故事是为了她而编造的,而她就是马达要找的牡丹。美美的神情告诉我们她很享受这个故事。于是美美离开了“我”, 走的时候还挺绝情的。“我”那句话其实不过分啦, “是现在分手,还是等做完爱再分手”。在那个状况下做爱跟吻别其实是一个性质的。
可是后来我们见到美美往自己的大腿上贴着牡丹花, 用唾液沾湿手指,一下一下, 那动作很野性,抬起头时眼里含着泪水。她一直以为大腿上的那多牡丹花就是牡丹的象征。
也许要一个男人开始一段感情或是坚持一段感情, 是需要一个理由的, 我相信这个理由对一个男人会很重要。 而马达继续寻找牡丹的理由就是他希望她活着, 他相信她就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而美美不是牡丹。也许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执着会被以为是爱情吧, 当然也很有可能是。
“我”
喜欢电影在美美离开“我”之后所表现的东西。日子一天天过, 没有什么特别的忧伤,仍旧继续着工作,仍旧喧闹的人们, 仍旧有女人。一切就和《解脱》那首歌一样, “你有自由走,我有自由好好过。”
而值得一提的是歌曲的时空感处理,在开始的时候也有出现,那是周旋的 “大上海,夜上海,上海是个不夜城……”比起以往在电影中出现的音乐衔接感觉更接近直接出自头脑的声音。
马达和牡丹
马达找到了牡丹,但我更希望美美就是牡丹,也许是因为美美更象那个当年跳进苏州河里的女孩, 而真正的牡丹显得太过柔弱了。但电影中的现实就是这样的,和你所想象的结局总不会一样,比生活更难驾御,不然就是编剧的失败。然后马达和牡丹就死了, 因为喝醉了, 一个原本应该是大团员结局的电影就这么草草地给了个了段。一个童话就象一个气泡一样消失了。
“我”和美美
美美回到了我的身边, 一切好象都没有发生过。
美美问我,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找我么”
我说, “我会的”
美美问, “你会一直找到死么”
我说, “我会的”
美美说, “你骗人,这样的事情只有爱情故事里才会有。”
………
可是美美还是走了,在墙上留下了 “你来找我吧。”
记得美美在看到马达和牡丹并排放着的身体的时候,那猛的回头,苍白的脸上分明写着茫然和绝望,她从不相信童话,可是她却看到了童话的结尾。
童话永远都会有人相信,也永远会有人告诉你这只是一个童话。在这里电影与生活的差距缩短了, 它一下子显得那么真实, 美美离开了, 也许只是想拥有一个属于她的童话。 可是“我”就那么坦白地告诉你, “我宁愿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爱情”
“电影是故事是虚构,却也是另一种真实,这就是娄烨的电影主张”
③ 电影剧情里唾液粘东西的影片名字是什么,是个老片了。好像是个鬼片
猛鬼狐狸精,有这个镜头吧,好像是一个喇嘛说男主角是活佛的转世,,用口水粘棍子
④ 林正英演过的僵尸片中能用口水制服僵尸的是哪一部
妖怪都市!林正英他女儿是十灵时出生,口水厉害
⑤ 有部电影是一个男的靠兼职,女的有正经工作,男的带个男孩吸引女的,还教男孩唾液到地吸上来
《冒牌老爸》是由 丹尼斯·杜根执导的美国喜剧电影,亚当·桑德勒,乔伊·劳伦·亚当斯主演影片讲述了法律系毕业生索尼三十出头,不愿长大和轻浮的性格令女朋友云妮向他提出分手。为了令她回心转意,索尼向福利署讹称是五岁男孩朱利的生父并收养他,藉以证明自己是可付托终生。岂料云妮去意已决,他只好勉为其难继续收养朱利。索尼渐渐和朱利培养出感情。这时,福利署揭发索尼的谎言;为了做“带子洪郎”,辛尼决定踏出人生重要一步
⑥ 请问有什么像《后天》这种灾难电影片,要好看的!!!
1、《泰坦尼克号》
说起灾难片,造价无比昂贵的《泰坦尼克号》简直是一件展示当代电脑发展工艺水平的杰作,尽管它以一个爱情故事被记住。事实上它倒也的确还原了当年泰坦尼克号从撞上冰山到最终沉没的惊心动魄。这部影片奇迹般地、空前(估计也许不会绝后)地卖座使它成为好莱坞20世纪末的象征。而戏外它在舆论界由感人肺腑到沦为俗套的经历也实在让人啧啧称怪。
简介:1985年,“泰坦尼克号”的沉船遗骸被发现。美国探险家洛维特在船舱里看见了一幅画,102岁高龄的罗丝声称她就是画中的少女,罗丝开始叙述她当年的故事。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富家少女罗丝与母亲及未婚夫卡尔一道上船,另一边,不羁的少年画家杰克靠在码头上的一场赌博赢到了船票。罗丝不愿嫁给卡尔,打算投海自尽,被杰克抱住。很快,美丽活泼的罗丝与英俊开朗的杰克相爱了。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了,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杰克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爱人罗丝,自己则在冰海中被冻死。老态龙钟的罗丝讲完这段爱情后,把那串价值连城的珠宝沉入海底,让它陪着杰克和这段爱情长眠海底。
2·《天地大冲撞》
简介:世纪将尽,另一个千禧将至,末世纪题材也乘时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大银幕。《末日救未来》这个矛盾的港版名字,吸引了不少观众入场,其实它的英文名字就简炼地概括整个故事——「猛烈撞击」,彗星猛烈撞击地球,观众当然期待入场感受利用计算机特效制造出来的官能刺激。还有大字标题由史提芬史匹堡担任执行监制,这个奥斯卡大导演的名字,早已成为信心的保证。 灾难电影不乏壮观场面,《末日救未来》当然也不例外。例如其中一场在纽约第五街拍摄的逃难场面,就动用了二千一百多名临时演员和二百头动物,而动物的种类繁多,包括狮子、美洲虎、骆驼和大象等,负责找寻动物的工作打趣地说:「这些动物实在得来不易,开拍的早上,我们手上只有两只小兔。另一方面,要使二百头动物和临时演员紧密配合,确实是难题。
3、《哥斯拉》
“哥斯拉”本是日本电影中出现的怪物,由美国拍摄,造型和全片的视觉特效就另费了一番工夫。以前的“哥斯拉”是由演员穿上塑料制的恐龙装,而美国的“哥斯拉”则是利用现代先进的电脑合成技术,惊吓效果自然更上一层楼。可我们都明白,哥斯拉的制造者是核试验,人类战争的欲望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结尾遵循好莱坞惯例,留下了一个拍续集的开放式空间,只是当年票房并不太理想,大概是没有太大的继续的机会了
简介:太平洋上的玻利尼西亚群岛是法国进行核爆的地方,由于长年辐射不断,导致当地生物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一只普通的蜥蜴变成了高达90英尺的“哥斯拉”,它更从太平洋游到美国纽约的曼哈顿区大肆捣乱,一时间破坏连场,市民惊恐万分。为了对付这个不速之客,军方不惜出动大量的军备武器,纽约市内战火纷飞。好不容易在军队的炮火中,“哥斯拉”消失了,当人们纷纷庆祝胜利的时候。一个由生物学家、法国政府特工、电视台记者组成的队伍为了找寻“哥斯拉”的去向,深入地下找寻“哥斯拉”的痕迹。谁知道,等待他们的却是“哥斯拉”产下的数以千计饥肠辘辘的小“哥斯拉”们……
4、《垂直极限》
登山者都喜欢吊在同一根绳索上,与其说是出于安全考量和对同伴的信任,不如说是自寻死路,何况好象只是攀冰峰才会真的如此。在片中因为这种明显违反登山戒律而死的登山者,还真有点冤。21世纪初的巴基斯坦,这个连核试验都进行过六次的国家,居然还在把液体炸药背来运去,炸死也只能叹声活该了!当老登山家攀登雪山时头上还只扎一根布带,男主人公从半空中把液体炸药倾倒入洞的完全自杀行为出现是,我想说:I服了YOU。
简介:彼得(克里斯·奥唐纳饰)本是一名登山好手,不过由于父亲在一次登山事故中意外丧生,所以彼得下定决心放弃登山,而彼得的妹妹安妮(罗宾·特妮饰)却不愿就此放弃,兄妹俩人因此不欢而散。安妮自行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向K2峰发起冲击,不料遇上突变气候,探险队被困峭壁之上,进退维谷。为了营救安妮,彼得不得不披挂上阵,再度挑战K2极限!
在《侏罗纪公园1》里,导演斯皮尔伯格给复活逞凶的恐龙一个醒目的全景镜头,霸王龙震聋发聩的怒吼声仿佛惊天动地的独立宣言,警告着人类。当囚禁恐龙的电网失效后,丧失了科技武装的统治者--人类--面对攻击完全无能为力。破笼而出的恐龙用血淋淋的弱肉强食法则宣告:它们重新恢复了早已失落的自然霸主地位。在庞然大物霸王龙、凶残猛兽迅猛龙面前,人类只能抱头鼠窜、四处奔逃,跑得慢一点就会成为恐龙的食物!此时,可怜的人类似乎只剩下一点优势:智慧。智能的优越性大大弥补了人类体能的不足,人们东躲西藏、逃避面临的危机和死亡。片中,智慧的力量宛如万能的“上帝之手”,帮助人类绝境逢生、死里逃生(小孩子都懂得关闭手电以免吸引恐龙的注意力、人们还会用电脑控制电网、门琐设置障碍)。每逢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我们能看到人类精神、意志的重要,纵然如临深渊和死亡近在咫尺,也照样峰回路转,一切归于风平浪静。
简评:如果真能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并加以人工的管理,用电脑系统控制,保证安全,使之变成人们的游乐园,“侏罗纪公园”一定会成为大家的新宠。但本片不仅有让恐龙复活的猎奇性场面以及招牌似的视听轰炸,那一幕幕恐龙肆虐的场面是人类对自己命运的忧患,悲剧感无所不在。影片融入了一种对人类智慧、人类命运的思考:每逢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人类精神、意志越加重要,然而,那些可怕恶梦不也正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吗?恐龙可是在人类的试管中复活的。
“动物,是属于自然的!”《侏罗纪公园2》的片尾语不无深意。人们以为恐龙会因无法在大自然吸取生命元素而灭绝,不料,它们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有了自然繁殖能力。自以为掌握别种生物命运的人类杀机腾腾闯进荒岛,四处捕捉恐龙。然而霸王龙吞噬人体就像人类踩死一只蚂蚁那般容易,人类的各种现代化设施在恐龙脚下不堪一击。在自然界中人类的妄自尊大只会带来苦果,没有一种动物属于人类可以任由人类驾驭、屠宰。
简评:整架飞机被恐龙抓的稀烂乘员还有机会逃命,乘着降落伞从千尺绝壁飞驰而下从翼龙老巢中救出小孩子--好莱坞是疯狂想象惯了。拍到第3集的侏罗纪只是炒了炒冷饭,延续了人类面对恐龙威胁的恐惧感,同样的荒岛历险、同样的人兽对抗,而且,由于影片特技效果臻于完美,恐龙形象更加生动逼真,紧张惊险的气氛更加浓厚,但是以不再如过去般引人深思。
灾难片巡礼之《大白鲨》
简评:先替鲨鱼们说声冤枉!鲨鱼对人的攻击力比起其他肉食性动物来说,算是小之又小了--听说它们通常不会袭击人类。再替大白鲨觉得不值!就是在鲨鱼中,它的攻击力也只是排名第三。可斯皮尔博格在年轻时一出马,它就成了无数人的噩梦,以至于如今的海滨浴场还因之色变。本片可以说是好莱坞灾难片与恐怖片的鼻祖与经典,可影片里的大白鲨不过是几块泡沫和橡胶的组合而已
灾难片巡礼之《龙卷风》
简评:我们天生喜欢冒险,追逐些仿佛遥不可及或危险的东西,也许那些就是梦想。比尔和乔更另类一点,他们追风,不是追逐流行的含义,而且实实在在的追逐龙卷风。没有先进的设备可以发明,想退出危险生活的愿望也比不上疯狂追逐的惬意,有勇气,有胆识,有头脑,有一伙值得信赖的同伴就足以掌握龙卷风,看来自然也没那么不容易控制。
30部经典灾难片《地心毁灭》
简评:总有些幻想的灾难会与现实有所重叠,在《地心毁灭》预告片中出现的美国航天飞机严重毁损并紧急迫降的镜头就因为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7名宇航员不幸罹难的事实而被迫停播。看来人类的承受能力其实没有想象中的强,如果灾难真正到来,除了哀悼和恐慌,我们真的能拯救地球,保卫人类的安危吗?何况如片中所说,如果生活的地球自身内部出了毛病,引爆一个特殊装置就能让地球如往常一样正常运转?
灾难片巡礼之《12猴子》
简评:如果你企图回到过去拯救一个人的生命,却发觉那人仍是无可避免的死了,而你回到过去这一行为可能正是导致他死亡的原因。时间旅行的因果循环就是如此讽刺!2035年,囚徒詹姆斯.科尔被迫调查造成人类大灾难的12猴子军团而回到过去--1996年,时光机器却误把其送到1991年,被抓到精神病院里后,他告诉了那里的病友关于猴子和病毒的事,却启发了其组织传播病毒的12猴子军团,并导致了这场地球和人类的大灾难。人不总是自尝恶果么?
30部经典灾难片《日本沉没》
简评:幻想一下日本列岛被地震、火山吞没(这个可能性倒很大),本片还顺便宣扬了大和民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心”。三十年前的特技镜头看起来很小儿科,那些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喊叫声带来的无以伦比的感同身受才真叫人感到恐怖。奇怪的是片中对于日本政府呼吁世界各国营救,竟耐人寻味地把各国政府定位在见死不救、漠然处之的基调上。
灾难片巡礼之《绝世天劫》
简评:由曾主导《勇闯夺命岛》的麦可•贝拍摄,其风格可想而知!全人类对于毁灭的内心戏在这儿已不重要,暴破、动作的部分才是重头戏;男女主角还是要爱得死去活来的,不是说自古英雄都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吗?布鲁斯•威利斯当然是由再次展现英雄本色,把它当成精采、刺激又紧张的动作片,你会享受的更多。说实话,911时的景象还真和本片里的帝国大厦一幕有的拼。
《星河战队》
简介:中学毕业后,瑞科就在女友的鼓励下加入了机械化步兵学校。就在他对残酷的训练产生厌倦和痛恨、准备回家的时候,学校收到地球遭到外星昆虫发动的进攻的消息。瑞科在无家可归的悲愤之下,重新加入部队,投入进攻外星的战斗。军方低估了外星昆虫的智力和实力,地球军队在进攻初期几乎全军覆没。瑞科和他的战友们和外星昆虫进行了极端残酷的浴血拼杀,瑞科的新女友也惨遭杀害。瑞科的前女友成了飞船领航员,危急中迫降到昆虫城市中,瑞科成功拯救出她,并且俘获了昆虫首领。地球人终于获得了这场艰苦战争的胜利。
简评:如果说在《ET》中,外星人心地善良,最终能够与人相互沟通;即使在《侏罗纪公园》里,食人恐龙让人恐惧,但仍然有一部分善良的恐龙会与人和平共处甚至帮助人类。那么在美国英雄眼里,《星河战队》里敌对的外星生命就仅仅是一群妖怪,尽管这种动物并没有飞临地球来残害人类,但美国人相信,这是早晚的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只有暴力才能在灾难降临之前消灭暴力,因此美国英雄们便在拯救人类文明的大旗下去屠杀妖魔。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
贴子相关图片:
《惊变28天》
简介:某病毒会使感染者陷入持久的狂怒甚至杀人的情绪下。由于意外,病毒从英国一家实验室释放出来。病毒由牲畜和人类携带,不可能被控制,并向整个星球传播。28天后,一小群幸存者决心孤注一掷保护自己不被感染。这时他们发现他们最致命的敌人不是病毒而是其他的幸存者……
简评: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好心不过方便了“狂怒”病毒的传播--一种可以通过血液和唾液传播,感染者必须通过杀人才能得以发泄的病毒。粗砺的质感画面展现伦敦地狱式的末日之景,与其说是冷静不如说是冷酷的风格。在杀人狂扑面袭来的场景中,快速剪切、晃动镜头和紧张的节奏为突发的暴力营造令人窒息的恐惧气氛和赤裸的残忍性。几乎所有人都已疯狂,是人类造成所有的灾难,后果便只能自己承担。
灾难片巡礼之《完美风暴》 简介:1991年10月,那是一次完美的风暴,只有一个世纪才可能发生一次。一艘名安德丽雅的商业捕渔船从格罗斯特港口出发,当几天后他们在离岸约100英里的海面上时,突遇来自百慕大强热带飓风带来的一场可怕的"完美风暴"——这是地球上的人们极少有机会看到的风暴,它掀起的巨浪足有100英尺高,风力达到每小时193公里。安德丽雅号上的六名船员必须为自己的命运而战……
简评:如果大多的灾难都能在幻想中被人类摆平,如果男人理应为冒险而生,一如飞蛾,不惜一切地投入死亡的怀胞,那么这也许算得上完美。但电影的主角却不是人,英雄主义成了废话,死亡和现实--那就是你想歌颂的完美么?美产的英雄从来不会缺钱和被卑微的生活折磨,但完美风暴里到处都是衣着简单的穷人,为了生活和明天而奔忙。海天如此壮美,风暴依然伟岸,人的生存力与奋斗也会依然顽强。
⑦ 有一部鬼片里的男主角可以用口水当胶水用,这部电影叫什么
我只知道有部鬼片里口水可以用来驱魔,
是林正英的《妖怪都市》
⑧ 猜 一部 电影
人体雕像
来自匈牙利的导演乔治·巴勒菲2006年的新片。电影节预告上的评论是:“很难想象你会接受它。”如果没有亲历这部电影,恐怕很难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电影分三个叙事段落,主题分别是精液、唾液和血液。 第一部分的主人公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没有尊严,受人唾弃。但他依然是人,有感情,有欲望。他只能用想象满足自己无穷无尽地对生活的渴望,他偷看女人洗澡和戏耍,吮吸浸润过女人身体的污水,想象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朋友,做梦成为女仆的情人,他用冰水用火焰刺激自己的性器,在睡梦中他达到高潮,他经历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分。当醒来的时候,残酷的现实把他击毙了,他的梦中情人是一只刚被宰杀的母猪。 如果导演在第一部分对这个悲剧角色的嘲弄刻画令观众在嘻笑中心满意足,第二部分则将叫观众“大倒胃口”。“唾液”讲的是吃,不是正常的饮食,而是把人变成吞吐机器,在最短的时间吃掉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个人都吃不完的食物,然后吐掉。主角就是这样一个身形硕大可容纳几十公斤食物的大汉。镜头数十分钟之久地停留在这个场面,而主角就象机器一样地往食管里塞入或固状或液体的已没有任何“色香味”的“食物”,然后在后台从喉管里象水龙头一样喷射出那些刚刚塞入的物体……但即使在这样的“食物机器”里也有一颗敏感的心,爱情悄悄在里面生根发芽。这个大汉为自己投身的事业而自豪,并且因此博得了他未来妻子的爱慕。 第三部分承接着第二部分的故事,把镜头瞄准了大汉和他的妻子的爱情结晶,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精瘦精瘦的小个子。小个子开的是一家兽皮兽骨加工店,各种动物被挖空内脏,栩栩如生地或站或卧在他的店堂里。小个子有他的烦恼,他猥琐的形象难以博得佳人的欢心,他的父亲已遭妻子的离弃,终日躺在座椅里,变成了一堆会说话的脂肪,需要他的照看。这天由于父子间的争吵,小个子忘了锁上猫室的铁门。几只小猫在常人是宠物,而对于已不能动弹的父亲来说却是致命的凶手。镜头从小个子回家没有听见父亲的说话开始,顺着他寻找的目光,看到父亲原本象山丘一样圆滚滚的雪白肚皮中间豁然有一个黑洞,从黑洞中延伸出来的是深红的肠子,肠子被拉成了一条直线。镜头跟着肠子被拉长的方向走了大半个房间,最后穿过铁门深入到猫室里,在墙壁的尽头,是一滩血迹,然后是几只猫咋吧着嘴巴,嘴角还有血迹斑斑。儿子固然仇恨猫把他的父亲给杀了,但欣喜的是这样一个难得的标本将成为他的惊世杰作。接下来最清晰的画面呈现出了儿子清理父亲内脏的过程。血管、脏器、脂肪,人体内的各个部分象一件件艺术品被取出、被清洗、被切割、被粉碎,鲜红的血液不断地挤出,直至最后只剩下一个空皮囊。在干完这一切之后,儿子同样把自己也变成了一件作品,用精心设计的机械将自己的头颅和右臂齐刷刷的切去。电影结束在一个超现代的艺术馆里,雪白的建筑和内饰,穿着雪白衣服的观众,观赏着这两件世界瞩目的人体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