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炮儿到底想表达什么
《老炮儿》给我们展示的就是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间的争斗。冯小刚所饰演的六爷和他的老哥儿们,当年就象小飞和他的伙伴一样,到处争强好胜,聚众打斗,风靡一时,最后被折腾进了监狱。六爷和儿子晓波喝酒对话那场戏,明确给我们交代了,因为六爷入狱,抛下母子二人凄苦生活,使母亲过早地离去,所以晓波从来瞧不起一事无成的父亲。如今这些老人退隐江湖,各自有了自己的安逸生活,逐渐褪去了身上的江湖锋芒。唯独六爷忘不了当初的风光,象唐·吉坷德那样,企图用昔日的规矩来教训他桀骜不驯的儿子晓波和张扬跋扈的小飞一伙。这样的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六爷只能用自己的性命来和过去的时代告别。这样的两代人的江湖恩怨故事在电影中不是第一次表现。最著名的是大名鼎鼎的美国影片《教父》。马龙·白兰度饰演的教父维托·唐·科莱昂和冯小刚饰演的六爷都是一样的人物。他们年轻时叱咤江湖,不可一世。到老了,想安度晚年而不得。其实,又何止在电影里有这样的故事?每一个人年轻气盛的时候都有蔑视权贵、舍我其谁的气概,都不把法律、规则放在眼里,都想打一个属于自己的天下。但是,随着年长,他们都会成熟,都会和法律、规则妥协,成为后来的教父和六爷。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心路历程。两代人的价值观,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骨子里却是一样的,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年轻人的无畏敢干既是一种蓬勃的朝气和上进的力量,又可能是一种对社会的破坏力;而到了中年以后的沉稳持重既有深谋远虑、思绪缜密的老道,又可能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守成。世世代代,这样的两代人的价值观更替和江湖恩怨总是不断地在演绎,无论是电影里的江湖还是现实社会。每一代人都会觉得自己最好的时代也是所有人最好的时代。事实上所有人最好的时代是不存在的。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最好的时代。属于小飞的时代也终将过去,他也会成为将来的六爷。2. 《老炮儿》这部电影最终想要表达出的含义与意义是什么也体现出这社会的什么
一个提笼遛鸟无所事事的小混混年过半百后直接沦为社会最底层,却摇身一变为自以为应当受到别人尊敬的老炮儿“六爷”去维护社会治安。当别人为生活家庭奋斗时候他却过着“爷”一般的生活(溜鸟、管闲事、发牢骚),自己的儿子给别人戴绿帽、刮了别人的车赔不起,他去找朋友借钱又嫌朋友跟他谈钱庸俗,最后叫了自己的一个二杆子“小弟”像小孩子一样和别人约架。他的儿子怨恨他只会打架斗殴,他却“教育”下一代:打打杀杀也是江湖,也有理。这部电影正是冯小刚自身价值观的宣扬:我就是流氓了,你能把我怎么样。而且电影中的主角和冯小刚的人生利路和情感经历相仿,他是从社会底层爬上去的,期间受到了无数冷眼与嘲讽,有钱之后便要用钱来掩盖他自卑的内心,自然冯小刚也便形成了“六爷”的畸形价值观。他美名其曰《老炮儿》反映了社会问题与人性的丑恶,这种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流氓对于社会的荼毒不言而喻,然而有人却说冯小刚的电影是一种情怀输出,对于拍烂片的态度,他大言不惭:观众有这个需求。很多人大概也在此看到了他内心的不干净,中国的电影并非无法进步,而是像冯小刚这一类的脏鼠阻挡了中国电影的改革与飞跃。总之,《老炮儿》就是要告诉你:睡了你女人,划了你的车,我还要打你,这是规矩。
3. 老炮儿讲的什么好看吗
老炮这部电影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一部优秀电影,可以说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不仅仅是因为导演冯小刚主演,而是这部电影的题材与剧情确实值得人们深思,这部电影讲了新老交替的产生的矛盾。
把六爷的江湖气给再现了出来,也有人说冯小刚把六爷给演活了,很多时候六爷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要坚守自己的道。老炮的倔强,给了我们很多感动,也感受到了世风日下的沉重主题,也希望冯小刚能够带给我们更多像这样的作品。
4. 老炮儿讲的什么意思
首先,老炮儿属于北京的说法,也就是老混混,江湖老大,做事讲究的大哥的意思。其次,这部电影,其实也就是说,出来混,或者做什么行业,做什么事,都要讲理!义字当头!对得起良心!不讲理,前辈就会告诉你会有怎样的后果,而且前辈会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给你看,给你上课!
5. 电影老炮儿的这三个字含义是什么
原为老泡儿,北京俚语,过去常指性格暴烈、行为混蛋的混混,微含贬义!今天引伸的老炮儿,更多的指向是在某一行业曾经辉煌过的中老年人,至今仍然保持着自尊和技艺,受人尊重,为褒义词!
6. 电影老炮儿讲的是什么
《老炮儿》说的是一位可怜的父亲,跟观众分享了一段有关亲情的故事。曾经风光四九城的老炮六爷,难以适应社会巨变,蛰伏于胡同深处,过着溜鸟、管闲事、发牢骚的无聊日子。某日,六爷得知,离家出走已久的儿子晓波,因与人纠纷,被新崛起的一代以小飞为首年轻顽主非法拘禁。为了解救儿子,六爷重出江湖。六爷用自己的规矩,试图摆平事件,却无奈的发现,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自己的身体,早已今非昔比。 一场新旧势力的对决无法避免...
当然,也体现出一种甘心与不甘心。
7. 《老炮儿》的道德意义是什么
这是一部在道德层面上描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基——“礼”的思想和行为的作品。
首先,这是一部关于道德的作品。电影将六爷等代表人物的思想与行为表现均限制在道德层面上。开端的没收煎饼摊并赔偿车灯钱,遇到有人跳楼自杀旁人煽风点火而出言教训,结尾处向中纪委举报腐败等情节均表现出主人公并非固守封建、不讲法纪,而是表明为人处世要遵法守纪。这是一部讲述以“礼”为思想和行为标杆的作品。何谓礼?从侧面讲,即为遵从“尊重、遵守、适度、自律”四个为人处世原则(也就是为人处世原则)。即为国之四维的“礼、义、廉、耻”。即为儒家思想里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以上构成了广义上的,也即观念上的“礼”。电影中的“讲究”是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即礼入思,礼入行。而电影中的“规矩”即为上述广义之“礼”。开篇六爷不非难小偷但要求小偷将身份证寄回事主、为闷三儿缴纳罚款、找洋火叙旧而对小波被绑需要赔钱的事避而不谈,即体现了“仁”与“义”。说定不报警,即便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仍不报警,仍以约定方式解决双方纠纷。为二爷点烟,找小飞商议小波之事,被彪子打脸不当场计较还手,约定茬架等大量情节,体现了礼之“尊重、遵守、适度、自律”四原则。
8. 老炮儿是什么意思
老炮儿,原为老泡儿,北京俚语,意指在监狱中不停进出、当成日常生活的一类社会阶层,过去老百姓口中的老泡儿,常指性格暴烈、行为混蛋的混混,微含贬义!北京原先的看守所在炮局胡同,经常惹事生非进看守所的人会说自己是“炮所”里出来的,因此得名“老炮儿”。
引申
电影《非诚勿扰2》张涵予说秦奋的台词里,有北京话“苍孙”,“苍孙”和老炮儿在作为年长男性的称呼上用法近似,但并不侧重强调专业能力。
“老炮儿”一词是地道的北京方言,冯小刚认为所谓“老炮儿”总是跟打架有些关系;管虎则认为“老炮儿”一词已有新意:“指的是行业精英、专业人士。
用广东人的粤语来解释,“老炮儿”被戏称是老的古惑仔。
(8)电影老炮儿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扩展阅读
京味儿语言
首先,在轻声与重声的配合运用上,如"大爷"的爷字,普通话应为二声,但京腔却一定要将爷字说成轻声,如果称呼家族中排行第一的"本家大爷",则将"爷"字发出乎声,不必发轻声。其次,"儿化韵",总的说来,仅是约定俗成。如对人的称呼"小丫头儿"、"小小子儿"、"老爷们儿"等就加儿化韵,而"大丫头"、"大胖小子"、却不加儿化韵;
对于老者也不因其年长而不儿化韵,如老头儿、老家儿(指父、母),而同样是称呼长辈有时却不加儿,如老太太、大奶奶、大姨妈等;姨可以加"儿";妈(母亲)则不能加"儿",否则意义就变了。如"老妈儿"是指仆人;"老妈"指年事已高的母亲。
京味俚语还表现在俏皮话与歇后语上。如:武大郎卖尺包儿--人货软;武大郎盘杠子--上下够不着;武大郎当警察--糊弄局;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儿;猪八戒弹弦子--没谱儿;猪八戒摔耙子--不伺候(猴);老虎戴念珠--假充善人;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京味俚??火柴为"洋取灯儿"。后又叫"洋火";收音机叫"无线电"、"电匣子"、"话匣子";布鞋叫"片儿鞋",现在又引伸为"片儿懒";懒汉鞋叫"白边儿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