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台湾小清新电影还能火多久
倘若说去年的金马奖还有一部《赛德克·巴莱》撑本土门面的话,那么2012年的金马奖就是“外来人”的天下了,入围最佳影片的五部作品《神探亨特张》、《浮城谜事》、《夺命金》、《消失的子弹》、《女朋友·男朋友》,两部来自大陆,两部来自香港,剩下一部来自台湾,导演是台湾新生代导演杨雅喆,题材还是小清新。小清新仍是台湾电影的方向。 而当每一部电影都拥有一张童话式的海报,每一次谈吐都是卖萌的口吻,每一段故事都是白衣飘飘的年代,场景永远离不开学校、操场,当三十而立的阮经天、赵又廷、彭于晏、桂纶镁、陈意涵、陈妍希等人扮演着永远长不大的学生,你会发现那些清丽脱俗的电影,都成为吃腻了的甜点。台湾小清新还能火多久?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问。 何谓小清新?人人都拍小清新 单纯从影像来说,小清新是精致、唯美、浪漫、诗意、梦幻、童真的综合体,不是一种类型,而是一种气质,台湾电影最重要的类型是青春片,最典型的气质是小清新,前者是后者的形,后者是前者的魂。 在新电影的年代,青春片是《风柜来的人》中的肆意时代,或者《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那样的残酷物语,而新世纪之后,青春片是《蓝色大门》一样的忧郁初恋,《人鱼朵朵》一样的幻彩童话,《盛夏光年》一样的同性萌芽,小清新开始取代艺术、历史和悲情,人文忧思被自我陶醉代替,十年之间台湾电影已经从一半艺术,一半青春过渡到小清新满天下的格局。 而小清新,亦有励志小清新和忧郁小清新之分,前者活泼爽朗,后者多愁善感,常常有些不为人知的隐秘,而这往往是小清新最值得挖掘的东西。 自2002年的《蓝色大门》开始,台湾小清新慢慢成为一股浪潮,十年之中,电视台和广告界的一批青年转向电影创作,陈映蓉的《十七岁的天空》、郑芬芬的《沉睡的青春》、李启源的《巧克力重击》等皆以小清新题材开启导演生涯,而焦雄屏所说的“太超过时代”成员林书宇、杨雅喆、程孝泽、林育贤、陈正道等导演,虽然以侯孝贤、杨德昌为偶像,实际操作上都以易智言的《蓝色大门》为模板,其摄影、构图、色调、节奏,人物的设定、演员的选择,都有太多相同的痕迹。 而新电影导演的门生们,并未继承上一代的艺术感,投向小清新阵营,王明台、王也民、姜秀琼、陈怀恩、萧雅全、侯季然都已经有质量不俗的小清新电影面市。还有最近两年诞生的新导演,如陈骏霖、林孝谦、李丰博和九把刀等,不管是编剧转行、电视台渗入,还是国外学电影归来,手里能拾起来的,似乎也只有这一种类型。 青春片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拍《最遥远的距离》的林靖杰说台湾导演很难,99%时间都在找钱,导演的通常做法是拿剧本向新闻局申请“辅导金”,自己再凑一点开始拍摄,这种“无工业体系”造成的最直接问句,就是如何把资源和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而小清新似乎是个必然的选择,林书宇曾说:“这类东西不需要太多资金就能完成,宣传上也省费用,拍张海报展一下主角和片名,观众一看就知道什么片子。”拍电影需要量入为出,小清新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损失扛得起,且能以小搏大。除此之外,强大的偶像剧和MV制作体系为小清新提供天然资源,有些时候,小清新题材还是偶像剧的衍生品,《背着你跳舞》、《痞子英雄》、《犀利人妻》,以及今年大热的《我可能不会爱你》,都已经被改编或即将被改编为小清新电影版本。 2008年是台湾电影复兴的一年,最卖座的《练习曲》、《九降风》、《沉睡的青春》等都是小清新题材。2011年则是台湾电影最辉煌的一年,有四部电影票房过亿,回报率最高的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部电影投资仅有几百万的小 清新电影,在台湾卖了4.6亿,成为历史第三,在香港挫败《功夫》,荣升历史榜首,大陆突破5000万人民币,在哪里都是奇迹。这一年,台湾共上映30部电影,有17部是所谓的小清新,数量和票房总额都超过年度一半。 2012年迄今为止,台湾电影上映数目大约能达到50部之多,比去年增长20部,小清新题材占据30多部,仍是压倒性的优势。 青春片不死小清新悄然变种 很明显,青春片的单一、重复性都是最大掣肘,但十年来热度不退,自然是有其内在的改良,事实上自“太过超时代”诞生,这些电影被植入更多元化的因素,如《海角七号》是本土杂化,《练习曲》是公路模式,《盛夏光年》是同志题材,《艋舺》 是黑帮传奇,《花吃了那女孩》是MV化的形式,《停车》是多段式结构的探索,这些电影,有些已经不再是所谓“小清新”,或只有部分“小清新”,但作为青春片的变种,在市场上有了更高的竞争性。 这批导演同样有更好的商业头脑,深懂市场回报的意义,拍青春片虽然是资金掣肘,但他们用同性、喜剧、情欲元素来适应市场,成为典型的“另类小清新”,最典型的李启源的《乱青春》,大量唯美大胆的情欲戏未影响小清新的质感,这种另类化既有导演们对影像的追求,也有推陈求新的商业计算,这批导演既善于用参加影展获奖再转销本地的模式,又注重直接的噱头刺激市场,小清新越来越呈现同性恋和唯美色情泛滥的迹象(这也是国外参展的意图),这样的题材已多如牛毛。 近十年,台湾电影的最值得骄傲的恐怕就是这些青春片,它不但以小搏大搞活电影市场,还能走进大陆。尤其是ECFA签订之后, 《那些年》在大陆破5000万,《LOVE》过亿都是了不起的成绩,而更标志性的则是《恋爱恐慌症》、《咫尺天涯的爱恋》、《翻滚吧!阿信》、《转山》、《新天生一对》、《爱的面包魂》、《为你而来》、《星空》这样的青春片大量涌入,蔚为奇观,一下子填补了大陆电影几十年罕见台湾电影的空白。 对大陆观众而言,一眼是清丽,二眼是通俗,三眼就是抵触,如此之多的青春片进入视野,必然有良莠不齐的作品,其中不少就是卖萌装可爱搞低级的商业流水作,电影里也有相当重复性的痕迹,但不可否认的是,碍于资金的问题和制作上的习惯,小清新仍占据市场的最大比重。在2012年,虽然票房最高的是冯凯的《阵头》和叶天伦的《鸡排英雄》这样的本土化创作,但论票房过千万的电影,以《女朋友·男朋友》和《逆光飞翔》为代表的小清新,仍占据了其中的最大比重。 有一点遗憾的,唯一提名金马奖的就只有最佳影片的《女朋友·男朋友》,面对来势汹汹的大陆制作和港片,根本毫无胜算,这类电影可做甜点,但永远成不了大餐。小清新,就像今年两部关于面包的电影《爱的面包魂》和《女孩坏坏》里,精心装饰过的糕点铺,或者《36个故事》中那样泛着小资气息的咖啡馆,咖啡和糕点不会消失,只会有吃腻了的肠胃,小清新也不会死,死掉的只有一颗颗对小清新审美疲劳的心。 腾娱
⑵ 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有哪些显著区别
台湾电影最大的特点几乎每部都哭哭啼啼,好像台湾的演员不会哭就不会演戏似的。香港电影写实性比较高,将社会的黑暗面拍的触目惊心。
⑶ 台湾现在还拍了哪些小清新电影么
当然了,例如初恋红豆冰,光听名字就很小清新呀,剧情有点不大记得了,很久之前看的,不过挺好看的,是我喜欢的风格。
⑷ 有什么台湾的小清新电影推荐
《海角七号》是一部2008年的台湾电影,为台湾导演魏德圣的首部剧情长片(第二部为赛德克巴莱)。该电影由歌手范逸臣和日本模特儿/演员田中千绘,与众多音乐人共同演出,新生代歌手梁文音和中孝介也在本片特别演出。《海角七号》获选为2008年台北电影节的开幕片,这同时也是《海角七号》的世界首映;2008年8月22日,本片正式在台湾公开上映,2008年12月12日于全台湾首轮戏院下片。《海角七号》同时也被视为台湾电影奇迹。影片于2009年2月1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⑸ 小清新小文艺是什么意思最近有什么电影是正在电影院放的
所谓的小清新最初是指一种以清新唯美、随意创作风格见长的音乐类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indie pop,即独立流行,之后逐渐扩散到文学、电影、摄影等各种文化艺术领域。
小文艺的意思也差不多,前段时间热映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就是小清新小文艺作品的典范,台湾有很多电影走这个路线。目前电影院上映的《爱》《高海拔之恋》《真心话大冒险》虽然是商业片,但骨子里也透着小文艺的感觉。
⑹ 台湾为什么和日本一样喜欢小清新
因为台湾以前是日本的殖民地,所以文化受日本影响较深,包括现在很多东西都和日本的比较相近。
⑺ 如何评价电影《逆光飞翔》
《逆光飞翔》是部好片,故事励志,角色讨喜,画面漂亮,音乐好听,值得去电影院一看。打分的话7.5分,如果音乐能再出色一些,达到《花与爱丽丝》的水平,张榕容起舞的画片再绝美一些,达到《花与爱丽丝》里面苍井优那段美得让人窒息的舞蹈的水平的话……毕竟和老大哥比起来还差一些,但是台湾本土的感觉给中国观众更亲切的感觉。
PS我才知道台湾家长也恨不得让孩子都考公务员
望采纳!~!谢谢
⑻ 《六弄咖啡馆》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关注《六弄咖啡馆》自然是因为戴立忍事件。真正看了成片后,竟然发现,虽然删去了戴立忍的所有客串戏份,却怎么也删不掉对青春的记忆,对人生的N弄,甚至还找回了诸多青春的印痕与足迹。
看一遍就会喜欢上《六弄咖啡馆》。这不仅因为它有源自台湾的清纯青春风,更在于影片一众主演无论男一号董子健还是女一号颜卓灵都堪称90后演技派代表。
与以往青春片刷脸刷颜值的俗套模式相比,拼演技所展示出来的青春显然更加真实也更温暖。因此,也更具存在感、代入感。情感的共鸣,心理的共振,也就水到渠成地接踵而至了。总的说来,《六弄咖啡馆》是一部情感丰沛,情绪饱满的,颇具台湾调调的小清新,青春爱情片。
近几年在内地大银幕上,类似的台湾电影看过不少,比如在内地大热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我的少女时代》,再比如不怎么见声响的由任贤齐、贾静雯领衔的那部《17岁》,甚至包括那部由杨祐宁、郭采洁、郭碧婷等联袂的战争青春爱情片《对风说爱你》。每一次看都有一种感动,也都有一次情绪的释放。所以,对这类影片显得喜欢异常。有了这样的积累和认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瞬间喜欢上《六弄咖啡馆》了。
《六弄咖啡馆》改编自台湾知名作家藤井树的同名小说。小说作者本人亲任编剧、导演,内地著名导演刘杰出任监制,刘杰的御用男星董子健领衔主演(董子健主演过刘杰执导的《青春派》《德兰》,获多项大奖、提名)。这样的编剧、导演、监制、明星组合,看着就让人踏实、放心。他们联手打造出来的影片质量自然也不会差。
影片以几个青春男女的爱情、亲情、友情为主线,记录了他们的真实成长状态和历程。与以往大家看到的热闹非凡的青春片不同的是,《六弄咖啡馆》中的青春是甜美的,也是苦涩的,但浓淡相宜,非常贴合普常人的青春常态。这是一场没有结果的青春爱情,因为中间夹杂着太多的亲情、友情,兄弟情、姐妹情。
如何保持与爱情的距离,调合爱情的浓度,处理好爱情与亲情、友情之间的关系,是每个有过青春的人都所经历过的快乐与烦恼。因为曾经有过,所以,看《六弄咖啡馆》才会感到如此温暖、感动,即便忧伤,也是淡淡的,隐隐的,暖暖的。
对青春的追忆,电影不应该只是一次还原或再现,更应该有一种态度,就好像《六弄咖啡馆》。影片在呈现美好、清纯、朴实、无华的爱情片段的同时,又缀满了亲情、友情的花蕊,真正做到了雨露均沾。与此同时,影片又提出了问题,即对青春的思考,对人生的探求,对生命的态度。
讲真,这些都是作为个体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是不可回避,难以免去的。那么,该如何面对,又将如何少走弯路。《六弄咖啡馆》用影像语言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参考。而这样的借鉴,由于载体于青春的过往,从而让对青春的追忆更有意义和内涵。
人生一世,世事弄人,青春亦如此。欣慰的是,通过《六弄咖啡馆》,观众不仅找到了自己的青春印记,也寻访到了人生的足迹和印痕。那一抹别样的感动与温暖,都因为花漾的青春,而绽放出别样的光影、兹彩来。
⑼ 张榕容施了什么魔法,片中吻过杨丞琳等四位女星,全成视后歌后了
今天要说的,是台湾票房霸主导演魏德圣的新片《52Hz我爱你》,一条一条,都是干货呢
■《52Hz我爱你》的台湾上映档期是2017年春节,同档期竞争确定的台湾本土片,还有陈玉勋导演,舒淇主演的《健忘村》,以及黄朝亮导演,猪哥亮主演的《大钓哥》。三位导演(包括执行导演)的作品,都进入了台湾本土电影票房史上TOP10,看来有一场同场竞技的好戏啊
■这是一部歌舞片,在当今华语片中算是稀少,台湾电影就更少了。看过的人形容是小清新甜点般的“鸡汤”电影,典型的台湾“小清新”
■魏德圣的宣传策略很特别,他带着四个主演(都是歌手),兵分几路,在北美地区的各大学放映。基本上华人聚居多的城市都有去,目前行程已经过半,行程表是这样的
■主角就是四个音乐人,饰演两对情侣,相互之间有所关联,套路类似《真爱至上》。除了金马奖最佳新人得主舒米恩外,其他三位都是第一次演戏,不过很自然。四位演员都是30+了,竟然演出了清新感,丝毫没有装嫩的感觉——用魏德圣的话来说,这部电影本来就是拍给大龄未婚男女青年们看的
■电影多半的时间都在唱歌(宝莱坞的感觉),歌曲很好听
■四个配角,和宣传文案说的一样,像行星一样环绕在四个主角身边。资深歌手赵咏华和《赛德克巴莱》主演林庆台这一对还蛮好玩的。帅大叔林庆台本身是位牧师,因魅力十足而被称为”师奶杀手“,他为《看见台湾》做的音乐还入围过金马奖
■因为该片兼有台北城市宣传的植入,所以当台北市长柯文哲医生在片中出现时,现场台湾观众笑炸,但大陆观众会问“他谁啊?”(要GET到这段,除非你是凤凰卫视《台湾一周重点》、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和CCTV4《海峡两岸》的铁粉),从柯P段落就可以看出,这部电影,魏德圣几乎是放弃了大陆市场的
■这是一部充满了《海角七号》元素的电影,包括范逸臣、田中千绘、民雄、马念先、应蔚民、马如龙、沛小岚、林晓培、杨荞安等人的“海角帮”回归,请注意,是最核心主角几乎全部回归!堪称《海角七号》拍摄十周年盛事(请看十年对比)
此时此刻,怀念茂伯
千绘有了轻熟女的魅力
大大还会再唱《爱你爱到死》么
这些年经历坎坷的林晓培状态保持得还不错
生活中是夫妻的金马最佳男配得主马如龙和”阿嘉妈妈“沛小岚
■电影中出现了摔吉他,还有”CNM的台北“这句经典,以及上台唱歌告白,都是满满满满的《海角七号》梗啊
■字幕的编剧一栏出现了苏达的名字,去年金钟奖的最佳男配角得主
■实际上,苏达是表演硕士出身,在《赛德克巴莱》里饰演花冈二郎,饰演花冈一郎的徐诣帆是金马最佳男配的得主
■最近屡屡被大导演垂青的混血女演员张榕容,虽然只是客串,却是该片最早被媒体偷拍到而曝光的演员,这吃相也太……
■张榕容和李千娜在片中饰演一对蕾丝边情侣,戏份不多,但她创造了一个华语女演员独有的纪录,那就是第四次出演女同,和四位女演员分别有吻戏,被吻过的四位女演员都是三大金奖(金钟、金马、金曲)的得主,神奇!
《渺渺》(2008)和超级好闺蜜柯佳嬿
柯佳嬿今年拿到金钟奖”视后“
2008年在《花吃了那女孩》中和魏如萱
魏如萱两次入围金曲歌后,歌曲获得去年金曲奖最佳录影带奖,还曾获得过华语音乐传媒奖最佳国语女歌手
2012年,张榕容在微电影《想幸福的人》中激吻杨丞琳,杨丞琳当时已经是金钟”视后“
2017年和李千娜在《52Hz我爱你》中饰情侣
歌手出身的李千娜是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得主
■至于《52Hz我爱你》能否在大陆上映的问题,难点是,出现了政治人物柯P(可以剪掉),还有点蕾丝边(但是健康清新),其实最难的,还是电影”台味“太浓——《赛德克巴莱》在大陆的境遇,可能伤透了魏德圣的心吧,他压根就没想过《52Hz我爱你》要在大陆放映吧。在北美放映现场,台胞笑得开心(那些梗他们太懂),同场零星的几个大陆观众,个个都很蒙圈耶
■但”台味“没什么不好,魏德圣”蛰伏“六年终”复出“,拍自己想拍的电影,才最重要
(END)
本期编辑:落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