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二年前那部电影《盲山》,你还记得吗
最近看到一篇大快人心的新闻,历时七个月,一横跨八省的人贩子网络被彻底摧毁,居然涉及六十余名嫌疑人,共有十七名女性获得解救。
主犯万某说,拐骗到的少女大多送往山东、安徽 ,却又一口咬定说她们是自愿嫁到中国的(其中有一些外国贫困地区女性),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他还承认自己知道这事道德上不对,但涉及到违法犯罪这一块就不怎么清楚。
他真的是法盲,不知道这种事是违法犯罪吗?还是装作不知道自欺欺人呢?这个答案只有他心里清楚。
但是,我无比清楚的是,在那么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村民们真的不知道买卖女性是犯罪的事,他们将其视为理所应当,就连警察也拿他们没办法。
那是什么地方?
《盲山》。
女主人公白雪梅是一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她一直找不到工作,直到遇上了一个女人:胡姐。胡姐告诉她有收“中草药”的生意,一次就可以赚几百块,就这样,她没有一点防备地跟着胡姐和“吴经理”来到了北方一个偏远山区。
我们的刻板映象是,被拐卖的女孩一定是没什么知识的,识别不出好人坏人,没有足够的警惕性,可是这个想法只对了一半。导演李杨在采访中就说到,有不少一部分被拐卖的女性学历都很高,硕士、博士、研究生都有,电影起到的就是警示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小看人贩子的伎俩,不能轻视任何潜在的威胁。
到了村子后,一群村民都围着她看热闹。她可不知道,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她将会面临的境遇,可是,他们都是一伙的,没有人会帮她。
“胡姐”和“吴经理”借口谈事情离开了,白雪梅喝了一杯水后睡了过去。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不要喝陌生人的饮料,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可是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都这么做,又太不实际。
那怎么办呢?
唯有保持一颗警惕之心。
一觉醒来,白雪梅的身份证和重要物品都不见了,她询问这里的农民(此刻她还不知道这就是买她的人家),这才被告知:“你家人把你卖给我儿子做媳妇了。”
这对于她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啊!
她先是辩解那不是她家里人,然后又跟他们说理要求去报警,最后只得恳求他们放她回去,可是,那家人无动于衷,最后,把她关进了屋子里。
很快他们就给四十岁的儿子德贵(这个人真是侮辱了他这名字)办了酒席,一群猥琐的单身汉互相说着粗话给他敬酒。
村里的孩子都趴在窗户边看德贵的“大学生媳妇”,他们压根不知道这种行为是错误的。白雪梅试图求救,这些孩子却无动于衷。
其实这并不能完全怪孩子。
在这个贫困的村子,只有一个老师,他叫德诚——唯一一个上过高中的人,是德贵的表弟。就连知道道德准则的他,明白法律的他,也“默认”了这种事,还借钱给了德贵买媳妇,并且对于这件事一声不吭。他一定不会告诉这些孩子“买女人”是件错误的事,无道德的事,违法的事。
那能全怪他吗?
也不能。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在这样一个愚昧无知、野蛮落后的地方,村民却在某些事上无比“团结”。比如,一家买来的“媳妇”不听话,大家会一起怂恿男人去打,“媳妇”跑了大家会一起围堵……
而作为屡屡落榜、没考上大学、没法离开山村的人,德诚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力量去与一整个村子作对 ,毕竟那里的人野蛮愚昧,连警察都不怕——因为无知,所以无畏。
说起他们要买女人的原因,也是令人汗颜,又一次地表现出那个地方村民的愚昧。
他们村几乎没有土生土长的女人。
为什么?怎么可能不生女孩?
不是不生,而是生出来就被抛弃了。
被扔进河里的女婴
因为穷和重男轻女的观念,他们残忍地抛弃女婴,只留儿子来延续香火。又因为没有女人,他们努力筹钱去“买媳妇”,买完又变得更穷。
如此他们就走进了一个死循环里——穷造成无知,无知导致更穷。
要不怎么有那句话“穷山恶水出刁民”呢?
最初德贵还没有完全丧失人性,又加上雪梅不断反抗,最终没能拿她怎么样。可是,在一众光棍的调侃和嘲笑下,在他爹的怂恿下,甚至在他爹娘的帮助下,他强暴了白雪梅。
男人如此也就罢了,可是,德贵他娘的做法更让人心寒!同为女人,她居然能帮着儿子做出这种不耻之事来!可耻!可恶!可悲!
后来,雪梅开始绝食。
为了让她正常起来,德贵的娘叫来了两个同样是被卖来的女人劝她。她们的话的确给了她不小的安慰,而且,她们的出现也增加了她对“逃出去”的期望。
此后,雪梅开始变得积极起来,争取到德贵家人的信任,然后找时机想办法逃跑。期间,她一直写信(应该是寄给家人的),但是她不知道的是,邮递员一转头就把信给了德贵。
第一次,她历经艰难翻过了那座最高的山,来到了去镇上的公路边。终于有了希望!可让人失望的是,她没钱,人家不肯载她去镇上,结果就这么被后面匆忙赶来的德贵一伙抓了回去。
德诚是村子唯一一个对她好的男人,经常给她带书看,后来还承诺会带她离开镇子。
就这样,她又产生了希望。可是好景不长,他们的偷情之事就被德贵一家发现了。为了名声或是别的原因,德诚丢下了她,独自连夜离开了村子。
她这才看清,德诚是一个如此懦弱、如此不可靠的人!她又只能靠自己。
雪梅下定了决心要逃出去,为了弄到钱,她不得不以身体与小卖部老板交换。
这一次,她终于去到了镇上,甚至已经上了去县里的车了!这一次,就连我都相信:她一定能逃出去!
可是……梦想又一次地破碎。就在要离开时,德贵一伙人赶来截住了那辆车。
接过一根烟,不顾雪梅的万般恳求,司机打开了车门,任由德贵把她抓走。一车的人,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痛恨这个司机,他是最大的帮凶!痛恨这伙人,他们也都是帮凶!
可是,如果换做是我们在车里,是不是也会和那车人一样?
这个问题太过沉重,很难一下子做出回答……
下了车,他们的喧闹引来了警察,德贵却以一句“她脑子坏了”为借口,警察也只让他们赶紧离开,不要妨碍交通……
What? 这种做法让人绝望。
试想,当我们被拐卖时,得说什么才能让警察相信,从而得到解救呢?
雪梅又被抓回去。免不了又是一顿毒打。
德贵的娘密切关注着雪梅的肚子,发现她两个月没来例假,就知道很可能是怀孕了。雪梅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又跳又打,可没有办法。
她认识了村里的一个孩子李青山(导演起这个名字是有用意的),发现他突然不去上学,一问才知道原来孩子家没钱读书了,于是雪梅自愿教他学习。就这样,一群孩子都聚集在雪梅家学习。
又是大半年过去,雪梅终于生下了孩子。他们并不关心她,问的第一句是:“男娃女娃?”
“男娃,母子平安。”
真不敢想象,如果雪梅生的是女儿,他们会不会也把她淹死?
后来,李青山偷偷告诉她,她写的信都被邮递员给了德贵,但是他可以偷偷帮她去寄信。
在这么一个村子里,大概也只有这些孩子是可信的。他们虽然无知,但是他们也保持着孩子的善良和单纯。
导演是这么说的:“李青山这个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不久后,警察和雪梅的父亲一起来了,但是遇到了残暴、野蛮的村民,只好去找村里的主任。
由于暂时无法带他们离开,警察承诺几天内会再来。
国内版结局:警察趁着清早偷偷带走了所有被拐卖来的女性,离开了村子(其中,有不少女性由于无法舍弃孩子而中途下车)。白雪梅打开了车窗,看到后面抱着孩子追赶车的“婆婆”,久久无法释怀。
海外版结局:第二天清早,村民们怕警察会来,就把拐卖的妇女们都集中起来带到山上藏匿。德贵想拉开白雪梅,但雪梅的父亲拼命阻止,最后被德贵打倒在地.
他不停地求救,但围观的村民没有一个人去阻止。雪梅拿起了放在一旁的菜刀,朝着德贵扑过去。黑屏。结束。
不论是哪个结局,都各有各的残忍。
影片结束了,但现实生活中,一次次的拐卖仍在上演着,也许,比电影还惨烈得多。
为什么叫《盲山》?那是因为山里的人都对正义视而不见。
除此之外,影片还揭露了偏远山区的众多问题:缺乏教育、不懂法律、重男轻女……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想办法去解决,因为这些都是导致他们买卖女性的一部分原因。
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作为一名女性,我们必须让自己充满警惕的意识,平时多关注女性防身的知识。
导演李杨就说过,他最高兴的不是影片得了各种奖,而是得知一个广东女孩带姐妹们去广州打工,安顿下来第一件事就拿出光盘,组织大家看《盲山》,因为这部影片能让某些女孩不被别人的花言巧语所欺骗,有可能会保住她的性命。
希望,未来的“盲山”越来越少。
并且,一定会越来越少!
② 千与千寻 影片分析
千与千寻的含义:千是被汤婆婆剥夺了名字在汤屋打酱油的小女孩,一边要打工还父母欠下的债,一边还要经受住各种诱惑和磨难。
两个名字,一条心。不管是千还是千寻,一直都坚守初心,药浴牌不贪多,够用就好,再亮的金子也没有小白的命闪耀,孝顺、正义、又善良。
这是一条回归心灵的路现实世界,许多人都迷失了自己,很少有人能够找回自己的名字。
无脸男其实是有脸的,他的脸就是那个面具以及他全身的乌漆墨黑。和白龙、巫婆、巨婴、锅炉爷爷这些角色一样,无脸男也是一群人+标志性群体特征的集合。
白色+龙的意象代表默默守护的人们;巫婆+鸟的意象代表邪恶的化身;站不稳的巨型男婴代表着被过分保护的人们;锅炉爷爷忙到停不下来的六只手代表社会上被工作和生活压榨得团团转的人们。
而无脸男则是被边缘化的庞大群体的象征,暗指那些千千万万个孤独又寂寞的灵魂,这些灵魂就像面具一样空洞,永远在黑暗的角落里,不被人察觉。
你站在屋里,却走近了我心里。现实世界,每个人都可能是无脸男,在漆黑的角落里默默忍受孤独的侵袭。
第一个煤球精灵因为虚弱被煤炭压倒在地上,不但被千寻救起,连原本要干的活儿都一并被包揽了。其他煤球精灵撞见如此好事,自然也想不劳而获。
努力工作就是生活的希望。现实世界,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馅饼,有的话,那一定是上天酝酿了很久的陷阱。
所谓入乡随俗,就是这个道理。进入一个地方,就要遵守一个地方的规矩。
现实世界,不管你有多么不愿意接受,要想融入集体,就必须接受集体的一部分文化。
街上的食物本是汤屋为神明准备的佳肴。千寻的父母自恃有钱,不经人同意,坐下来就大吃特吃,越吃越上瘾。暗讽那些控制不住自己欲望的人,最终都会成为欲望的奴隶。
面对狼吞虎咽的父母,一脸无奈的千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实世界,被欲望支配的人,通常都在自掘坟墓。
③ 女孩在广州打工回家却搞出很多事端是什么电影
电影《巧巧》。
电影《巧巧》讲述了一个与乡村格格不入的打工女孩从繁华的大都市归来,在乡村到处寻找着广州的感觉,但是割舍不下的家和双亲,为了彩礼出嫁。
当巧巧面对当下的中国乡村,记忆似乎变得更加遥远。
④ 电影推荐||《门锁》
文 梁树丽
看完电影《门锁》之后,你肯定会像我一样心生不安,第一时间会把家里的门锁再看一遍,然后就是床下,窗帘后,甚至卫生间……总之,安全意识第一时间都会加强。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好笑,可是看完电影之后你一定会觉得这的确应该是一件值得我们倍加关注的事。
想想,你独自一个人住在一个房间里,你睡着了,这时候从衣柜里或者床的下面爬出一个人……这是不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一个人住在异乡的城市,一个人独居在一个房子里,尤其是女孩子,虽然我们也会在门口放上一双男人的鞋子或者阳台上挂上几件男人的衣服,但是这些对于偷窥我们生活的人来说根本都是一个笑话。
我们曾以为把门反锁上就安全了,其实果真如此吗?电影中的锁应该是高级的指纹锁,可是狡猾的人一样可以复制指纹解锁,甚至根本不用指纹,直接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撬开门锁。
门锁,真的安全吗?显然不是。
整个影片中,我们看到的不安全因素太多,比如屋子里面被人偷偷放了摄像头,屋子里的人根本不知道,以至于自己的一举一动作息时间都被窥视的一览无余。
即便是屋子里安全了,屋子外的世界就安全了吗?白百何饰演的小卉在外面打工,生活本来不易,但是还要忍受上司的骚扰和欺负,她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无助,她严重缺乏安全感,总是神情恍惚。
她救助了一只流浪猫,她抱着猫去宠物店,正因为如此,他认识了这里面的宠物医生郑飞(白客饰),他温文尔雅,给人的感觉非常有安全感。
相反保安小吴(范丞丞饰)的出现更容易让人想起他和一起入室伤害案有关,他的脸上淤青而且挂着伤,面无表情,一看就是坏人的样子。而且他在门外一直试着输入密码开门,被发现后又装着无辜的样子。
他坏是写在脸上的,让人能猜到的坏。
可是影片却出现反转,我们以为晚上出现在小卉房间里的那个黑色蒙面人就是小吴的时候,故事却没有按照常理出牌,而是给我们出人意料的一个回转。
小卉无意间发现自己的床下面有一具尸体,这正是每天骚扰自己的房屋中介高齐,是谁杀死了高齐?又是谁刚好在这个房间里和偷偷进入小卉房间的人遇到了一起?
应该是小吴,他值的是夜班,他有作案的动机,可是小吴也失踪了,他进入宠物店的时候,他就不见了,原来这一切都是医生郑飞做的。
什么是最可怕的,是人性的扭曲。
郑飞小时候因为喜欢的宠物生病了,他的爷爷便给它处理了,这在他心中留下了阴影,他觉得周围的人是邪恶和无情的,他内心渴望温暖和同情,这时候他遇到了帮助流浪猫的小卉,于是他便偷偷窥视他,晚上潜入她的房间用迷药迷晕她后来满足自己的一切幻想。
而小吴,他也是喜欢小卉的,他身为保安,可是他的内心是孤独寂寞冷,他是被人忽视的存在,只有小卉对他笑笑,打个招呼,虽然这一切都是处于礼貌,但这在小吴心里无疑就是种上了一颗爱的种子,他为了保护小卉而打架,他想偷偷潜入她的房间,只是医生的手段比他更残忍些而已。
既然喜欢,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地追求,而非要选择杀人的方式?比如医生,他看到房屋中介找小卉的麻烦,于是他杀了他;听到小卉的哭泣,他又杀了小卉的上司,保安小吴找到他让他离开小卉,他又要杀了小吴,甚至小卉的闺蜜他都不放过,都要选择用残忍的方式除去。
他说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爱,其实他根本不爱小卉,他只是把小卉想象成他小时候的宠物,他希望她温柔,听话,服从,就像宠物取悦主人一样,否则就会一样被杀害。这是怎样的变态心理,这些都源于他童年受过的伤。
我们说童年的伤痛要用一辈子来治愈,看过这部电影,我相信了这句话。
有些人治愈自己是靠读书或正能的方式,而有些人却是一辈子无法治愈,而且会越陷越深,他们选择极端的方式去报复自己,报复别人。
在生活中,但凡犯罪的人都是心理不健康的人,他们的伤害也多数来自童年的无法自愈。
影片中的小吴,他喜欢亲近小卉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小卉每次从门口经过的时候会和他打个招呼,这让小吴被感温暖,因为在别人眼里一直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他一直被边缘化,所以他会经常“骚扰”小卉。
虽然影片的最后医生郑飞被击毙,但是生死搏斗这一幕留给小卉的伤痕太多,她心中的恐惧和阴影随着音乐《我要我们在一起》被治愈。
她最终走出了自己的沼泽。
可是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人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呢?我们经常会看到女性被骚扰的新闻,电梯里,马路上,公交车上等等,这样的新闻已经不新。安全,尤其是单身女性的人身安全尤其值得我们去关注。
思想上还是要多上几根安全的弦!
还是要多几分警惕,还是要学会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尤其是不要单独外出,独就意味着会招虫子叮咬。
希望更多的人都看看这部电影《门锁》,愿更多的我们都能向善向阳生长,愿更多的家庭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愿我们都能用正确的方式去爱。
⑤ 经典动漫电影:千与千寻的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动漫电影:千与千寻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千与千寻》这部片子主要讲的是小女孩千寻和父母在搬家期间,因好奇而进入一条神秘隧道,在另一方是另外一个世界。不安的千寻想快速离开,无奈父母在一食店里疯狂偷食。千寻唯有独自一人游荡。这时渐黑的小镇上亮起了灯火,而且一下子多了许多样子古怪、半透明的人。
千寻大吃一惊,要去通知父母时,却发现它们变成了大肥猪!千寻逃走,发现自己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快要消失。此时,一个叫白的男孩出现并救了她,更告诉她这地方人类不许进入,若要生存,必须为掌管镇中大浴场的魔女汤婆婆工作,并且要被她剥夺名字,千寻被夺去一字,成为千。一天,千发现一条受了重伤的白龙,原来是白的化身,他为了到汤婆婆的死对头钱婆婆那里偷宝物而受袭,汤婆婆的儿子及佣人变成老鼠和小鸟。
千为了救白,竟和汤婆婆交易——救回其儿子,条件是让她父母变回人并返回原来的世界… …最后,千通过一件事帮助白龙找回了他的名字;也和父母回到了现实世界。
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小女孩千寻。她原本只是一个文质弱小的女孩,但她为了救她的父母亲,勇气和智慧都达到了一般人难以达到的程度。这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目标,就有潜质,潜质很难激发,但一激发就会有令人难以想象的力量,达到目标就会容易些。
上个星期天,我像平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了疯狂宝贝金笔作文。在邓老师的组织下,我们看了一场特别有意思的电影,名字就叫《千与千寻》。
影 片主要讲述了千寻和她的爸妈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千寻的爸妈因为偷吃贡品变成了猪。成了猪的爸爸和妈妈一点也记不得千寻。千寻在白龙的帮助下,救回了自 己的父母,这让之前胆小的千寻变得勇敢坚强。她不仅帮助了白龙找回了自己真正的名字,而且帮河神除去了身上的赃物,还帮助无面怪找回了原来的自己。
这 部电影里我最敬佩的人是千寻,她穿着一件白绿相见的短袖,扎着一个马尾辫,是一个平凡得再也不过的女孩。我觉得她就像桂花一样,散发出迷人的香味。她那助 人为乐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为了把印章还给钱婆婆,千寻毫不畏惧地来到了沼泽地。钱婆婆非常礼貌地接待了她,并且还给她做了一个漂亮的绳结。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到了一个人。爸爸曾经告诉我:他当年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一般11点才回家,等11点后老大爷就关门了。后来才知道学校里是10点关门,那位老爷爷足足等了爸爸365个小时。
千寻,你是我最敬佩的人,我一定要向你好好学习。
有很多人说,《千与千寻》的成功不仅在画面和剧情上,更多的还在于内涵和背景。上次妈妈给我转来一个公众号,里面讲解了许多《千与千寻》里细节的含义。比如神明的世界其实就是“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泡沫经济时期的缩影,进入神明的世界后,千寻的爸爸看着这些荒废的建筑,说:“这是经济飞速增长时期建的,后来经济大跌就烂尾了。”还有人说什么汤婆婆就代表了资本家,汤屋里工作的人没日没夜地工作就是因为那张契约。还有白龙不让千寻回头是警醒人们尽管泡沫经济时期看似美好,但千万不能回首云云。
事实上,我个人并不那么认为。一个经典作品必定会被各种剖析,甚至背负了许多不属于它的意义。比如,我觉得白龙最后不让千寻回头,增添了神秘感,就是一种单纯的美好。其实,这部电影更多地讲述的是孩子的成长,从《千与千寻》的创作过程其实就能看出来。宫崎骏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这部电影是给同事十岁的女儿千晶看的。宫崎骏和吉卜力的一位同事铃木都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呵呵,宫爷爷真的是有女儿情)。一次他们灵感突发,决定为她制作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并从江户东京建筑园取景(锅炉爷爷的药材柜就来自园中的三省堂复原店)。电影里千寻从原来懒惰、笨拙、娇气,蜕变成勇敢、独立、善良,能独当一面,保护别人。宫崎骏说过:“成长,是每个孩子的权力,也是他们必经的征程,或平坦、或崎岖,有悲欢,有离合。”,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这些新生代上。
宫崎骏的影片《千与千寻》备受追捧。昨天终于有机会带女儿去观看了。
十岁的少女千寻与父母一起从都市搬家到了乡下。没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进入了汤屋老板汤婆婆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里贪吃的人将会被变成动物。
千寻的爸爸妈妈因贪吃店里的食物变成了猪,千寻为了救爸爸妈妈经历了很多磨难。
期间她遇见了冷酷有爱心的少年白龙,在白龙的指引下得到了锅炉爷爷、小铃的帮助。从原来那个笨拙、莽撞、胆小的小女孩一步步变得独立、自信和勇敢,最后终于救出了爸爸妈妈,也拯救了白龙。
看完这部影片,我欢欣鼓舞,一是感受到宫崎骏影片画面的美,二是感叹他的影片里隐含的寓意。从这部影片中我得到以下几点感悟:
不要迷失自己
影片里人类本性的贪婪使人丧失迷失了自己。沦为被欲望驱使的工具,不断堕落,变成了家畜任人宰割。
在现实的社会里,我们整日为生计忙碌,终日疲于奔命,我们努力当工程师、老师、医生、企业家,却往往忘记了要成为自己。
我们不断地追求着各种物质,房子、车子等,渐渐忘记了生活的本真,忘记了亲情和陪伴。
影片里无脸人因为在雨中千寻的关心和问候,把自己的金子都要给千寻,时刻都要陪伴在千寻的身旁。其实千寻需要的不是卑微的讨好,只是平等温暖的相处。
隧道的另一端有想象之外的幻境,所有不可能发生的事都是这个城镇的理所当然,它和人界比邻而居,但人类的双眼永远不能捕捉到它的存在。因为有治愈百病的温泉,幻境里聚集了无数神仙精灵。迷路的十岁少女千寻,无意间掉入了这个人类的禁地。为了在幻境中生存,千寻被魔女汤婆婆把名字改成千,彻底脱离人界的生活;她还成为汤婆婆手下的工人,在这个专横的魔女所控制的温泉浴池里不停劳动。
千寻从釜爷爷、铃铛姐姐和神秘美少年小白的鼓励里得到生存下去的勇气,在温泉拼命工作避免沦为动物。渐渐的,在她身上沉寂已久的“生命力”被冷酷的生活唤醒了,原来人可以实际的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千寻第一次有了这样的体验。
温泉里有个叫“无颜”的面具人,他整天只会嘟囔着“冷”,“俺都要,俺有钱,拿来”,“千,饿了”这样的词,脾气暴躁粗野,丧失了与人沟通的能力。一心要活下去的千寻体会到了生之美好,她不希望自己和无颜有同样的下场,于是努力寻找解放无颜灵魂的方法。同时,曾经保护过她的少年小白刺伤了汤婆婆的女儿钱娘,千寻毅然决定拯救小白,挑战魔女的权威。
取胜的魔法只有一句话——为了他人而做一件事。对于生来就只知索取而不知付出为何物的千寻,不啻为一次全新的考验。
万物重生的早晨,来到寂静无声的窗口。放弃无尽需索,复归于零的时刻,人类才会得到满怀的所有。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千与千寻》。这部电影使我深有感触。
这部电影写了千与千寻一家外出时,误入了一个奇异世界,她的父母看到了一家店铺,里面没有人看守。千寻她的父母因为贪吃奉献给神明的食物,被变成了猪。千寻从此无依无靠,只能靠自己想方设法才能存活下来。后来她遇见了小白,小白告诉她:要勇敢地生活下去,得去汤婆婆那找一份工作。千寻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获得了一份工作。有一次,她为“腐烂神”洗澡时,发现“腐烂神”的真实身份居然就是人类制造的垃圾,人类把垃圾全往里面扔,导致河神成了“腐烂神”。后来,她又帮助无脸男子摒除了他身体中的虚伪和虚荣,结识了表面冷漠内心善良的小玲,在白龙的帮助下,她救出了自己的父母,回到人类世界。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千寻的父母因为贪慕虚荣,占小便宜,在店铺里面大吃大喝,丧失了人类善良的本性。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为了钱和势,不惜犯罪,他们的下场是不言而喻的。而千寻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天生胆小,不够勇敢,在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激发出自己的潜质与斗志,不仅找到了工作,还通过自己的奋斗,搭救了父母,让我们明白: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这部电影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也体现了一个十岁女孩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
假期里,我看了电影《千与千寻》。看完后有两点感受。第一个是被感动了,第二个是觉得有点吓人。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女孩千寻与父母一起从都市搬家到乡下。没想到在搬家途中,一家人发生了意外。他们冲进了汤屋老板汤婆婆所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里,不劳动的人将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动物。千寻的父母因为贪吃而被变成了猪,千寻为了救爸爸妈妈而只能去给汤婆婆打工。在打工期间,她又遇到了少年白龙和无脸男等奇奇怪怪的人。在经历了许多奇特的事情之后,千寻终于救出了变成猪的爸爸妈妈,离开了汤婆婆控制的奇特世界。
电影通过用动漫的形式表现出了世界的奇特。在我们的生活里有许多人都象千寻的爸爸妈妈一样,可能因为一时的失误而造成难以弥补的错误。电影中的.千寻也就是一个十岁大的小女孩,可她在遇到困境时,却没有退却,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营救父母,逃离魔界,甚至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闯荡。
电影虽然讲的是一个故事,但它就是通过讲故事告诉我们世上的一些道理。
今天,我看了一部影片,叫《千与千寻》,讲的是一个名叫千寻的女孩子,因为爸妈开车误入歧途,进入了神明们洗澡沐浴的地方,而且爸妈又误吃了招待神明们的饭而变成了猪,千寻觉得那里没有主人,不能轻易动,所以没有变成猪。
天渐浙黑了,街上全是鬼神,千寻通过白龙的指引,找到了锅炉爷爷与小玲,并通过他们的帮助找到汤婆婆,找到了一份工作,避免了被吃的危险。
小千通过自己的努力,博得了众人的信任,又救出了白龙,白龙很感激,小千最终在白龙的帮助下又救出了爸爸妈妈,回到了新家,从此生活在了一起。
《千与千寻》中的千寻,被汤婆婆吸收了名字,但她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忘记回家的路,也没有忘记自己变成猪的爸爸妈妈,而最终救出了他们,自己也回到了人间。
人生就像一条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的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便不舍得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到。每个人都有陪着自己的那些人,亲人、朋友……但是他们都有离去的那一天。很多事情不能自己掌控,即使再孤单、
再寂寞,仍要继续走下去,不许停,也不能回头。
就像白龙让小千跑,不能回头,也不能停,因为只要走错一步就会粉身碎骨。
谁都不知道,当哪次不经意地说了声再后,就不会再见了。所以我们不管怎样,都要去郑重地关心所爱的人。关心所爱的人,就能更接近彼岸,更接近幸福。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千与千寻》这个电影,它讲了一个叫千寻的小姑娘,和她的爸爸妈妈来到了一个古堡,他们穿过古堡,来到了一个大草原上,突然,她爸爸闻到了一股香气,于是他们就顺着香气走了过去。“哇。”这么多饭菜让他们赞不绝口。只有小千寻不喜欢:“走吧、走吧,现在没有人,到时候再来吧。”他爸爸说:“一会儿再给他们付钱,一起吃吧。”小千寻摇摇头:“不。”于是她跑啊,跑啊不只什么时候跑道了一个男孩儿面前,那男孩急冲冲的说:“快跑,跑到河岸那边。”于是她按着那男孩的指示跑到了河岸边,发现中间有条河,她不能再回去了。她就回去找爸妈。她发现爸妈变成了两头猪!!爸妈太贪吃了,于是被变成了猪。
千寻在找爸妈的时候,那个男孩子说:“你去找锅炉爷爷,让他给你一份工作。”锅炉爷爷让她去找汤婆婆,汤婆婆给了她一份工作,让她做又脏又臭的活儿。千寻不怕脏,努力给河神洗澡,千寻也不贪金钱,努力帮助“无脸人”,最终河神和“无脸人”都很感激她,给予她了很大的帮助,她终于可以把爸爸妈妈变回人了。
对了,在千寻的帮助下,那个男孩子也找回了自己的名字,他叫“琥珀主”,她和千寻原来从小就认识呢!
千寻和她的爸爸妈妈回家了。
千寻好象做了一个梦,可她知道,这不是梦,勤劳、勇敢、乐于助人又不贪婪的千寻让大家都喜欢上了她。
妈妈推荐我看了一部动画片,她说她特别喜欢宫崎骏的作品,大力举荐给我看,要知道我妈妈最不愿意我看电视了,莫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唉,我已经长大了,过了看动画片的年龄了。我漫不经心的看了一会儿,看到不甘愿转学的千寻郁郁不欢时替她难过,看到千寻忐忑不安走向未知山洞时替她担忧,看到千寻的爸妈因为贪吃变成猪时替她害怕……
不知不觉我看了好一会儿了,早已不是最初的漫不经心了,而是跟着剧情起伏不定,情绪不受控制起来。
看到千寻为了得到一份工作而努力争取,看到千寻为了搬碳的工作而不辞辛劳,看到千寻工作努力而任劳任怨,看到千寻在经历了这么多事还能有一颗感恩的心,不抱怨不公、不嫌弃客人脏、不对待别人真诚不虚伪。这样的态度不仅交到了好朋友,还多次遇到困难都在朋友的帮助下化险为夷。
当她的朋友有生命危险时,千寻不假思索的就决定去未知的远方寻找解决的办法来救自己的好朋友,带着一张车票就勇敢走向未知。看到这里我为她的赤子之心所打动,她虽然瘦弱娇小,但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一颗勇敢的心,不畏艰险不畏强权,勇于和命运争取。看到千寻和无脸男坐上电车的那一刹那,我泪盈于睫……
在这一刻我明白了妈妈让我看它的意义,是啊,我在温暖和关怀的环境下长大,没有经历过磨难、困苦、挫折很难有大的成长,妈妈是怕我经历不起磨难,所以让我看看千寻是怎么在困境中求得的生存……
《千与千寻》是一场电影,有日本的宫崎骏制作的,他还创作了《龙猫》。
今天上课,我们看了这场电影,真的又是惊险恐怖,又是欣喜高兴。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荻野千寻和她的一家一起去找房子,在路上,看见了一个隧道,就停车进去看了一下。走啊走,终于到了隧道的另一边,那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但是在她们的身后有一条石子路,她的老爸就带头走向石子路。走了一会儿,他老爸用鼻子嗅了嗅空气中的味道,忽然感觉有一股浓浓的香味,有烤鸡的香味、腊肠的香味……好多好多,她老妈也闻到了香味,就跟着香味走。当走到了大鱼大肉那边时,她老爸和她老妈就拿着盘子去抢食物,坐下来哗啦哗啦的吃。千寻觉得很无聊,而又不能吃老板不在的食物,就独自去乱窜。在一座桥上,她看见了水上列车,就“哇”的叫了一声。这时,有一个人走了过来,叫她赶快离开。千寻就赶紧跑开,去找她老爸和老妈,她来到了那家餐厅,看见他们两个还在吃,就去叫老爸和老妈,这时,一个无影人拿着锅铲篇“啪”的打在了她老爸的脸上,只听得一声猪叫。因为她老爸和老妈吃了不劳而获的食物,从而变成了猪。从那以后,千寻就一直去想方设法的就她老爸和老妈。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人,如果得到了不劳而获的东西,就会被诅咒,这样的结果就不好了。我觉得一个人即使没钱了,也可以去街头讨一点钱,这样也算是自己的心血钱,不算不劳而获。所以,我要做个勤劳,不贪别人的一点一滴!
每当人们谈到著名漫画家宫崎骏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也会谈到他的电影,我以前在家里看过赫赫有名的动画片《千与千寻》,那时候,只是觉得这是一部不错的动画片,也没有其它特别的感受。
寒假里,我是在影视欣赏课上又重新看了一遍这部电影。刚开始,我不太在意观看影片,而是留心看老师发的讲义上的题目,突然,我就被一道题目难住了,题目要求我写出了影片里的那一些重要的人物名字,于是我只好重新的集中注意力观看影片,很快,我就被那些生动刺激的故事情节迷住了,虽然老师对影片进行了一定的删减,部分原有的片段没有了,但仍然使我常常地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就在我慢慢的从故事情节里走出来时,我突然的发现刚才难住我的那道题目有了许多答案。首先,我发现影片的名字就非常有深意。片名这所以叫《千与千寻》,是因为千寻被汤婆婆夺走名字后,改叫千的,后来通过千寻和白龙的对话,我知道,一旦千寻忘记自己的名字,就会和白龙一样,回不到原来的世界里,通过名字可以让人们回忆起许多过去的人和事。所以影片把千寻的两个名字做片名,体现出名字的重要性,
那天我有了个奇怪想法,假设世界上的人是没有名字的,那么世界会完全不一样了。名字,每一个人的生命符号,多么有魅力呀!
我很喜欢看宫崎骏编导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
《千与千寻》的剧情说的是10岁的少女千寻与父母一起从都市搬家到乡下。在搬家的途中,意外地进入了汤屋老板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里不劳动的人将会被变成动物。千寻的父母也因贪婪地吃这里的食物而变成了两头猪,于是千寻为了救爸爸妈妈,在神灵世界中经历了友爱、成长、修行的冒险过程后,终于回到了人类世界的故事。
故事里的汤婆婆,看似是个坏人,但同时又是一个溺爱孩子的母亲。还有性格复杂的少年小白兼备聪明和冷酷的双重人格。无脸男渴望朋友的心态,与现实社会中的人没什么两样,千寻让他进门避雨的行为,令他很感动。还有恶臭熏天的腐烂神,他把浴池中清澈的水变成了浑浊的泥浆,千寻从腐烂神身上拉出来的是人类废弃的垃圾、脚踏车、鱼线,甚至是肮脏的抹布。腐烂神,象征着被污染的河流,在千寻的帮助下恢复了最初的洁净。
这部电影故事的每一个画面和情节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千寻在面对困难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逐渐释放自己的潜能,克服困境,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品质。
今天才看了《千与千寻》。
我对日本动漫其实一直有着一种颇为矛盾的情感。一方面我佩服它们庞大、完整、引人入胜的世界观和精良的制作,可是另一方面我又始终为它们“虚假”的身份(和电影相比)而觉得它inferior。
所以虽然我喜欢柯南,可是对于其他很著名的动漫(如火影忍者,还有这部作品)却根本没有什么了解。
不过看完这部电影,我还是觉得有很多思考。
电影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不大,可是在两个小时里面展现给观众的另一个世界的景象却是很庞大的。虽然那个世界的面积好像不大,故事主要也发生在汤屋,可是里面发生的事却是很多。
一开始,千寻一家的形象就是普通平凡的一家人。特别是千寻,宫崎骏特别设定的平凡的外表让她在一开始没有得到哦很疯狂的喜爱。可是在看她的奇幻经历的时候,我越来越为这个可爱的女孩而心动。当她一个人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当她面对许多态度恶劣的人、许多繁重的工作的时候,我总是会时不时地怜惜她。这是我喜欢千寻这个角色的地方。
其实故事很简单,充满了日本动漫常见的幻想。虽然有两个小时,可是这完全可以总结为“千寻的一次奇幻探险”之类的。看了网络的介绍,说道这部电影一如既往地有着很深刻的涵义,例如汤屋象征黑暗混浊的现实世界、汤婆婆是无奈的恶人的代表,等等。我其实也感受到影片的深意。只是我觉得没必要像做语文阅读题那样深究分析。我感受到的深意,其实更多的应该说是一种感动。人与自然的美,例如千寻与白龙经常在森林草原的场景;人与人的爱,例如千寻与小玲。这种感动,很多时候我都不能用言语去表达。也许,要等你看电影的时候才会得到同样的感动。
其他方面的话,我实在不怎么觉得青蛙蟾蜍的形象有什么可爱。丑陋的女人也是一大把的(不过这应该是为了反衬千寻)。这部电影是日本票房历史冠军,300亿日元……果然厉害。如果有人比我还晚,到现在还没看过的话,推荐看一下。
后记:想起我以前最喜欢的一部动漫,可是我不记得名字了……
在这个寒假里,我看了一部名日本电影,名叫《千与千寻》,内容可以用7个词语形容:奇幻家庭动画冒险神秘气场单纯。非常感人。
《千寻与寻》是宫崎骏爷爷在20xx年出版的电影。电影主要讲述了:千寻一家来到一个古怪的公园,误闯“神明”之家。父母吃了贡给鬼神的食物后变成了猪。主人公千寻决定留下来救父母。她到汤婆婆那里打工,汤婆婆将千寻的名字改为“干”。千寻在工作的过程中帮助了在外面淋着雨的无脸男孩;洗净了河神身上的脏物;救活了受伤的白龙,所以也有许多人帮助千寻。最后千寻救出了父母。
这个电影给我感悟最深的还是千寻那种精神,她从一个胆小如鼠的小女孩到一个面对困难的时候毫不畏惧的一个坚强的千寻,改变很大。我想,人就要有锻炼。就像电影里的千寻一样,比如还有像汤婆婆的孙子宝宝一样。
看了这部电影,我收获了许多,千寻为救自己的父母,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出自己的父母,回到原来的世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放弃,要像千寻那样坚持到底,拥有一颗自信、勇敢、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