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年代德国电影最大的成就
入选为科幻片里程碑。20年代的德国电影《大都会》是由弗里茨朗导演拍摄的,该电影用科幻片的方式描写20年代的德国社会现状,批判了当时的高层阶级,受到很多人们的喜欢,并被电影界人士入选人类记忆名录的科幻片里程碑。
『贰』 请问能反映美国20世纪20年代左右经济的电影有哪些
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1921)、《淘金记》(1925)和《马戏团》(1928),基登的《航海者》(1924)和《将军》(1926),劳埃德,H.的《大学新生》(1925);西部片主要有《篷车》(1923)、《铁骑》(1924)和《小马快邮》(1925)等,历史片有地密尔的《十诫》(1923)和《万王之王》(1927),格里菲斯的《暴风雨中的孤儿们》(1922),R.英格兰姆的《启示录四骑士》(1921)《七重天》(1927),C.勃朗的《肉与魔》(1927),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朵》(1919)和《赖婚》(1920),H.金的《史泰拉恨史》(1925),刘别谦的《循环的婚姻》(1924)和《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1925),茂瑙的《日出》(1927),斯登堡的《求救的人们》(1925)和《纽约的码头》(1928),斯约史特洛姆的《红字》(1926)和《风》(1928),斯特劳亨的《盲目男人》(1919)、《愚蠢妻子》(1922)和《贪婪》(1925),维多,K.的《大检阅》(1925)和《人群》(1928),R.华尔许的《光荣价值几何》(1926)以及W.A.惠尔曼的《翼》(1927)等。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
1926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拍摄了用唱片来配唱的由J.巴里摩尔主演的歌剧片《唐璜》(A.克罗斯兰导演);1927年10月 6日又首映了由A.克罗斯兰导演、A.乔生主演的有歌唱、对白、声响的《爵士歌手》,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故事片。1928年 7月6 日华纳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声片”《纽约之光》。自此,有声电影全面推开,一年之内半数美国影院安装了音响设备;至1930年,除卓别林继续拍摄了几部无声片外,全部故事片均为有声片。
在导演中间最先适应有声片制作并拍摄出富于创造性影片的有:马莫里安,R.的《喝彩》(1929)和使用了主观镜头的《化身博士》(1932),迈尔斯东,L.的《西线无战事》(1930)和《头版新闻》(1931),刘别谦的《爱情的检阅》(1929)和《微笑的中尉》(1931),维多,K.的《哈利路亚》(1930)。卓别林不久后拍摄了他的第一部有声片《城市之光》(1931)。
『叁』 求以前的老电影。就是20年代到90年代那时候的电影资源。最好是度娘盘。给好评。谢谢大神
花木兰。
『肆』 20世纪90年代,喜剧题材的影视片代表作有哪些
随着中国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迫切地需要寻找情感宣泄的突破口,来消除在现实社会中产生的精神烦闷。喜剧题材的影视片应运而生,片中的幽默、讽刺、荒诞、滑稽以及那种极端化了的夸张所带来的笑声,使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中国电视经历了《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等室内情景剧之后,很快进入了《皇城根》、《爱你没商量》、《京都纪事》、《海马歌舞厅》等“纯粹肥皂剧”的制作。自1997年冯小刚导演了大陆第一部贺岁喜剧电影《甲方乙方》取得成功之后,贺岁片成了20世纪90年代电影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相继出现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有话好好说》等贺岁片。此外,张建亚的《三毛从军记》、《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和电视片《围城》、《一地鸡毛》等都是风格独特的优秀喜剧影视片。
『伍』 反映上世纪20年代爱国青年的电影都有哪些
《我的法兰西岁月》,《我的一九一九》,《我血我情》,《鲁迅》
『陆』 20世纪初的美国电影有哪些
真正19世纪初的电影到20年代才开始,卓别林确是其中翘楚。
我个人推荐几出反映那个年代的电影好了。
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是意大利人眼中的20-60年代的美国形象。
教父系列(Godfather)是1945年以后的故事,纽约的。
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也是说1945年以后的电影,在美国中部。
铁拳男人(Cinderella Man),故事是发生在大萧条年代的电影,根据1930年代真人实事故事改编。此片再现了一段真实的美国历史,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辛酸时光。
骗中骗(The Sting)是一部具有黑色幽默风格的影片。它以怀旧的色彩描述了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诈骗与火并活动。
『柒』 20世纪90年代,都市题材电影的代表作有哪些
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部都市题材电影是夏刚的《遭遇激情》,此后,出现了同样题材的《大撒把》、《无人喝彩》;此外,李少红的《四十不惑》,周晓文的《青春无悔》、《青春冲动》,黄建新的《站直喽,别趴下》、《脸对脸、背靠背》等,在20世纪90年代的都市电影中,小人物的辛酸取代了无名化的大都市的奢华。影片所试图传达给观众的是冷漠现实的社会中的一点点温情和暖意。影片中主人公完成着一次想象性的回归,一份在游戏中获得的生命的降落、温情的抚慰与对现实无奈的认可。
黄建新的新作《脸对脸、背靠背》中,某文化馆副馆长王双立,精明强干,众望所归,在代理馆长三年之后,迫切希望能被上级“扶正”。这本来是一个无可厚非的人之常情,却由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牵连甚广、耗人心神的权力大战。通过设计文化馆馆长之位的争夺,老父亲渴望传宗接代的情书,为这部都市谐谑曲赋予沉重的寓言内涵,构成了一部新的微缩权力景观。
《遭遇激情》演绎的是电影摄制组临时工刘禾与身患绝症的少女梁小青的故事。在理解和关怀中小人物敢于直面死亡,承受琐屑、辛酸的人生;《大撒把》中的一对,在一场准婚姻游戏中逃离了分离中的孤独;《无人喝彩》则在四人重组家庭的游戏中,再度认可了婚姻的价值:不是幸福完满,而是别无选择。这些都市影片以喧嚣与骚动的社会生活为题材,反映人生百态和普通中国人的基本生命存在状态,表达了城市里的普通人对于真挚爱情的追求以及关于婚姻恋爱的烦恼。《永失我爱》、《浪漫街头》、《城市爱情》、《留守女士》、《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等也是如此。
『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优秀影片名称
《渔光曲》(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故事影片),《小城之春》,《马路天使》,《夜半歌声》,《桃花泣血记》等电影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十分优秀的电影,很值得一看。
渔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