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海行动军事常识
1. 红海行动有什么军事上的错误
武器装备为了好看,说要求使用北约制式,武官为保护好大使馆工作人员,在安排好人员安全的同时,应该是建立火力点,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对进攻的敌武装人员进行攻击,而不是大家躲一起,等敌人来了就冲岀来找死,这样如果救援人员没到,只有几个武官一个一个冲出来?这不等于送人头了吗,开头解救船员突击部队队员没带护目镜,这会可能出现一些东西迷了眼睛使队员看不清敌人,车队遇遭袭击时,交战国 *** 军在迫击炮攻击中,还全都乖乖坐在车上,难道放弃治疗了,等炮炸死,在人质车辆那枚不知是什么弹(决不可能是炮弹)的炸了,队员们在近距离情况就算没炸着,但冲击波不死也伤了,人弹那一幕,其脖子上带的是遥控式的炸炸,在那种情况下进行拆解,完全没有可能,如果正在拆,对面遥控一按,全部回家了。
说到底还是一部商业片,影视作品为了让作品呈现出更好的表现,会有不符常理或夸大情节的迹象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在这方面老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2. 《红海行动》中的各种军事活动情节真实吗
红海行动对于战术上来说基本上是完美的,对于战略上来说非常垃圾,基本上就是一部大号的警 匪 片。一点不真实,例如:
直9C在也门撤侨的时候,已经安装了舱门机抢、火箭和机炮吊舱。而开头根本没有体现。
战狼2的主角是平民,而红海的主角是军人,其作战根本是两回事。军人就是为了胜利。而战斗时,蛟龙部队那些人根本不是为了胜利而战斗。
领导再剧中啥作用没起。跟现实不符!
071型船坞登陆舰上有一个营(500人)的战士,没有一个去增援的;而且能携带4艘气垫船、50辆坦克装甲车的071船坞登陆舰,躲在战场后方,看蛟龙去拼命。
整个舰队至少2架直8、2架直9,合起来能一次携带接近超过60-80人的突击队,运输到400公里外,然后这些直升机就被闲置了,就怕把人救回来,电影没法往下演。
查打一体无人机一个舰队就携带了1架?而且能飞几千米高的无人机,就飞百米高度,然后遇见沙尘暴坠毁
蛟龙两支突击队,另外一只(B队)执行完任务洗洗睡了?一区不回了!临沂号坐视火箭炮架起来、发射,一点反应没有?火箭炮蛋在临沂号头顶被拦截,一定会损伤雷达等精密电子设备的!现实中不会这样的!
海军军舰上人员一尘不染的军服,好像蛟龙突击队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直升机上的12.7毫米大口径武器,打 *** 面包车。
哪个敌方的阻 击 手,半天不挪窝,真是被导演给导演死的。
剧中炮弹一节,根本不对。民用车队,没有大炮,却带着炮弹!炮弹带着就带着吧!发射药和炮弹不放在一起。看炮弹口径,应该是155毫米炮弹。一般炮弹和发射药都是装在一个箱子里。而且炮弹都是不安引信的。
另外,特种部队最大的敌人就是普通军队,世界上不乏特种部队被普通军队干翻的事例。假如蛟龙全军覆没,那么那个什么是不做的领导,应付什么责任?
对于军迷来说,红海行动就是一个筛子,都是漏洞。
3. 通过《红海行动》,认识中国军队有多么强大
第一美国,第二俄罗斯,第三中国美国就不说了,海上和空中世界第一,10多艘航母,没有国家能比,核武器和俄罗斯不相上下俄罗斯基本上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和以前比再怎么差,还是厉害,重工业那么强,打仗有绝对的保障,核武器也和美国差不多,世界数一数二至于中国,陆军世界第一,人多就不说了,中国将就的是国防,不会主动打别人,而且无论人数和重工业和军事潜力,都是很厉害的,基本上美国.俄罗斯要和咱们打,就是两败俱伤,经济和倒退30年,至于英国法国德国,地方小,人少,军事潜力不行。
4. 告诉你中国现在为什么会有《红海行动》这样的军事大作
曾几何时,中国很少去触碰对外军事题材的电影的,更不要说像《红海行动》这种全面展示中国海军陆战队实力的军事大作。
这么多年能够有点记忆的一部,就是当面侯勇老师主要的《冲出亚马逊》,这部片子的内容还是主要讲述全世界各国特种兵在海外特种学校训练比赛的,根本谈不上展示中国军事,如果要说展示那也是中国军人的精神,仅此而已。 《冲出亚马逊》海报 而后很多人也一直没有人去触碰,一方面是国内国际环境不太合适,在2010年以前,西方国家为了限制中国发展,时不时会有"中国 *** "这种不利于中国言论在世界流传,而此时中国也正处于发展起步时期,也是发展关键时期,国内经济各方面发展需要全面突破。
中国急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而且此时国内经济发展高于一切,在各方面都尽量避免 *** 外界,好让自己能够一心一意谋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没有出现对外军事题材电影作品。 《红海行动》剧照 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电影工业不太成熟,没有人敢真正的去触碰,将纯军事题材搬到大银幕。
而也就是这一段时间的潜心发展,让中国经济开始彻底腾飞,昔日处于世界被动状态,一直处于"被骂"都尽量不还口的状态逐渐改变,更加实际的数据就是中国从勒紧裤腰,开始赶英超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此昔日的 *** 丝一越成为高富帅。 中国海军舰队 而秉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理念以及世界各国的强烈要求中国负责更多国际事务,中国也开始将视野从国内转向国外,开始将世界展示中国的实力,中国也有能力为世界和平。
中国海军舰队 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影实力也获得长远的发展,在万事俱备之下,2015年《战狼》横空出世,随后《湄公河行动》《战狼2》《空天猎》《红海行动》等一系列的展示中国海陆空实力的电影逐渐呈现,而不难看出未来此类影片的出现将会出现一种常态。 《红海行动》海报 所以一切的根源都建立在国家富强的基础之上,国家富强了一切电影都将慢慢成为可能。
5. 《红海行动》里的中国军舰有何来头
参与的军舰054A导弹护卫舰、071船坞登陆舰、904补给舰、039A常规潜艇、726气垫登陆艇等。参演费用保守估计5亿
截至2月27日上午11点,主旋律军事题材电影《红海行动》在中国内地的累计票房已经超过23亿元人民币,成为农历春节档院线电影的最大“黑马”,这部电影中出现的中国军舰有何来头也引发关注热议。
据了解,《红海行动》根据“也门撤侨”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2015年3月,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赴也门执行了撤离中国公民的行动。据查询,这支中国海军编队由“临沂舰”、“潍坊舰”和“微山湖舰”3艘军舰组成。其中,“临沂舰”(舷号547)、“潍坊舰”(舷号550)是054A型导弹护卫舰,“微山湖舰”(舷号887)是综合补给舰。两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临沂舰”和“潍坊舰”隶属中国海军北海舰队。
在电影《红海行动》中亮相的中国军舰被抹去舷号,从外形判断,该艘军舰正是054A型导弹护卫舰。该型舰是中国自行研制设计生产的多用途、全封闭型导弹护卫舰。
被中国军迷戏称为“新青年”的054A自动化程度很高,特别是首次在舰上部署了垂直发射系统,是中国反潜能力一个重大的突破。
作为 *** 海军第一批具备防空、反潜、反舰综合作战能力的护卫舰,054A远航能力突出,配备多套中国国产武器系统,可单独或者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等,是一种可以遂行除极区外全球作战的舰船。
公开报道显示,中国海军已经服役的054A型导弹护卫舰至少有27艘。最新服役的054A型护卫舰是“日照舰”,这艘军舰于2018年1月加入 *** 北海舰队。
6. 《红海行动》读后感,题目是不是有点搞笑
昨天刚刚看完的人来回答一下。
《红海行动》从一部战争动作片的角度讲,全篇蛟龙突击队从头到尾一直在战斗,场景真是而血腥并且残酷。其观赏性完全不亚于美国大片,甚至就火爆程度来讲还未看见过能与之媲美的片子。即使是《黑鹰坠落》在战斗时长上也是远远不及。片中主角们的武器脱离了95式,八一杠等苏系武器,用上了G17,M249,SCAR,AUG等等的欧美枪系,其他诸如烟雾火箭弹,炸弹无人机等也十分抢眼。其中的每一个战斗细节都是十分地真实。(至于网上有很多 *** 说蛟龙穿的是美军装备我就火冒三丈,一个个没有常识还要出来显摆。电影中有讲过由于弹药供给问题需要使用北约口径的武器,而且作为特种部队迷彩服是随着任务区地形而改变的!!!!)
另外从一部政治片的角度来讲,首先请了解一下也门撤侨的具体背景,那是《红海行动》所描述的故事的背景。当了解过也门撤侨行动之后在反过来看《红海行动》就会觉得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真真正正地展示出了中国军人、中国海军、中国军队、中国力量的强大。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一场在荧幕上的专属于中国的胜利
坐等美狗来喷
2. 《红海行动》幕后你不知道的事,剧组在海外受磨难,种了3个月菜
《红海行动》可以说是2018年春节档的最强作品,也是军事类电影崛起的标志。
在2018年之前,打破票房记录的《战狼2》,让无数国人热血沸腾的《湄公河行动》, 都代表了国产动作片的崛起。
林超贤这个由“飞虎”导演陈嘉上和“武侠宗师”徐克带出来的弟子,如今已成动作片大亨。
作为少数北上闯荡成功的香港导演, 林超贤对那种对动作片的理解才是他立足内地的唯一亮点。
在这里乐枫要为香港的导演们感到悲哀,北上的香港导演中,王晶和刘镇伟等人拍大片根本没人看,只能炒《大话西游》之类的冷饭,张婉婷等人在内地更是丢盔弃甲,一败涂地。
这些香港导演的尴尬的原因在于,随着大陆地区逐渐发展,香港的优势逐渐失去,人才也慢慢被内地引流。
除了老港片的粉丝,香港人喜欢的那种情趣已经被内地观众所厌倦。
香港电影界其实十分明白这个趋势。
在2001年以后,为了讨好内地观众,几乎每部香港电影的大制作都会有内地女演员当主角,张静初、巩俐,黄奕、苗圃、范冰冰,赵薇。
几乎所有当红内地女星都做过电影中男主的”女朋友“。
林超贤坚持动作片的路子是十分正确的。
在国力逐渐强大的今天,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自信心开始涌现,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自然会受欢迎。
而《湄公河行动》就在恰当的时期迎合了这种市场心理。
类似中国海外进行维和军事活动的电影不仅能展示国力,由于电影背景在国外,让导演更能不受限制的放开手脚拍。
在《红海行动》中,林超贤和他的团队来到了更大的背景和广阔的舞台。
《湄公河行动》像是一部动作特工电影,里面的情节还只是犯罪组织和特警之间的猫抓老鼠 游戏 。
特警抓贼需要个人能力,所以在《湄公河行动》里,彭于晏和张涵予看起来倍帅。
而《红海行动》则是动用特种部队和成群的恐怖分子对抗的现代化特种作战了,在作战中,纪律性永远是部队强调的重点,所以《红海行动》看起来更有配合,而场面也更大,对拍摄和镜头的调度的要求也更高。
《红海行动》讲述的是中东某国发生军事政变,为了保护我国的海外侨民,中国海军派出了军舰进行撤侨行动。
为了保护中国大使和使馆人员安全撤离,舰长高云(张涵予饰)派出蛟龙突击队,由队长杨锐(张译饰)带领,帮助大使撤退。
为了维护中国人在海外的权益,蛟龙再次出击,突进恐怖分子的大本营,展开了营救行动。
在林超贤所拍的电影中,没有一部像《红海行动》这么辛苦。
乐枫说过,拍警匪片香港导演是信手拈来,要拍这种以营救撤侨为背景的特种部队行动大片,对林超贤来说确实是个大挑战。
最大的挑战就是地理条件的挑战,由于电影背景放在中东地区,所以大部分的戏必须放在国外沙漠地区。
剧组在经过充分考察,选择了西非国家摩洛哥。
剧组来到摩洛哥后,首先就是对气候的不适应。
在摩洛哥,干燥的沙漠气候和炙热的阳光早让人感觉极不适应,许多演员在拍戏过程中有着或多或少的不适应。
再加上拍摄地当地远离摩洛哥中心城市,当地经济比较落后,甚至连水果都难得吃上,造成了许多演员长期便有了贫血的症状,很多人脸色是蜡黄的。
在摩洛哥,能熬都不容易,更别说拍戏了。
所以,在这里要敬佩这群敬业的演员。
为了改善生活,张译等人在摩洛哥发挥了天朝人的独特种族技能——种菜。
他们是真的在大沙漠种了三个月的菜,可见生活之艰难。
让林超贤导演操心的倒不是气候和食物,而是拍摄中的种种困难。
由于都是动作戏多,加上演员们非常拼,受伤在所难免。
张译在拍摄后一周骨折,外籍演员亨利在冲锋时不慎踩进坑里,被利石丛割腿,血流不止。
在拍戏时,当地的局势混乱,武装暴力团伙横行。
剧组在聘请保安方面已经花费巨大,还有摩洛哥当地演员动不动就不配合,提出各种无理要求。
除此之外,摩洛哥军方在配合演出方面时常出尔反尔,随意涨高价格。
这些持续不断让人头疼的问题,让林超贤一度是欲哭无泪,心力憔悴。
因为群众演员和当地政府配合的不固定性,林超贤很难按照电影分镜所描绘的场景进行拍摄,只能感觉片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场面和动作。
在这样的条件下,林超贤还能把电影的画面拍的这么好,确实十分不易。
在拍完此片后,感觉轻松的林超贤坦言,自己有一种浴火重生之感。
乐枫认为,此言不虚。
导演辛苦,演员们也并没有多大的轻松。
在电影里,海清作为一个独特的女性角色,其表演让人眼前一亮。
而在电影外,海清也是吃了不少苦头。
其实海清不是林超贤首选的女主角, 林超贤首先想找的是蒋雯丽。
蒋雯丽一听要去摩洛哥那么长时间,加上当地恶劣的环境,就拒绝了。
林超贤找的第二女演员是蒋璐霞 ,蒋璐霞婉拒了林超贤,因为她想演剧中的女队员。
林超贤第三个找的才是海清,此时的海清一直在拍电视剧,演艺之路已经开始固化了,为了寻求挑战,海清直接答应了林超贤的邀约。
因为摩洛哥艰苦的环境,海清也是十分的不适应,她那时候经常腹泻,再加上没有营养,海清的脸色也出现了蜡黄色。
所以荧幕上那个灰头土脸脸色蜡黄的海清不是化妆的蜡黄,是真蜡黄。
脸色蜡黄的海清还遭遇了被当地特产的虫子叮咬,皮肤一直过敏。
在拍戏时,海清都是亲自上阵,为了这部戏,海清不知道摔过多少次。
在一场爆炸戏中,海清的手骨还因为爆炸产生的碎片被打成骨裂。
事后海清坦言,自己的也是去受了一轮的罪。
张译在拍摄前期就因为因为脚骨折休息了一段时间。
后期在一场恐怖分子迫击炮轰炸的戏中,由于使用的是真实的炸药,张译又被炸飞的石头击中,手肘被击伤;
所以在影片后期你注意看,会明显看到张译持枪时手有点抖。
这部电影的演员们给我们一种很军人的感觉。
为了能营造军人的真实感,林超贤在开拍前把演员们关在训练营里训练了一个月的军姿、军事动作、体能训练等姿势的练习。
黄景瑜,尹昉、杜江,还有女硬汉蒋璐霞。
这几个年轻演员以独特的军人气质,干净有力的技术动作,让人眼前一亮。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蒋璐霞把自己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一把剃光,黄景瑜等人更是在拍摄期间不断在沙漠练习军事技术动作, 在这部电影里,他们没有刻意耍帅,却在行动中把中国军人的英气和霸权完全展现了出来。
演员和剧组其他人员的辛苦没有白费,《红海行动》上映后,狂卷30多亿票房。
从影片故事层面来说,影片剧情确实比较单薄,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观众观影的热情。
乐枫认为,这种战争片,有时候就是要单薄才好,因为单薄才易于理解,易于让人接受。
影片的节奏有着明显的林超贤风格,矛盾冲突不断。
整部影片大部分时间都在激战中度过,特别是张涵予下令军舰迎击导弹时,舰炮把来袭导弹一把打下的画面,让现场观众一片欢呼。
乐枫当时在电影院看时,想去却不敢去上厕所。
影片不论在立意,选题材,还是场面,演员的表演,还有要弘扬的场面上,都让人感到震撼。
影片中的战争是冷血的,但是人物是热血的。
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国家在强大以后不仅有能力保护我们的海外侨胞,更有意志去保护我们的同胞。
乐枫认为林超贤作为香港导演,能把一部《红海行动》拍的如此振奋人心,如此弘扬主旋律,让人眼前一亮,也实为不易。
3. 红海行动腾讯视频上什么时候可以观看
要看电影放映到多长时间,院线下线了就有视频平台购买版权播放
4. 《红海行动》什么时候下档
电影红海行动影院正式下档时间是5月2日,但是今天(4月30日)下午四点全网已经正式上线红海的高清正版了,播放平台有腾讯,爱奇艺,芒果TV,优酷!但目前都需要VIP会员才能观看!本人已阅,超燃!
5. 红海行动可以在线观看吗
“红海行动现在应该还不可以在线观看,因为电影院才播出来,可能要等一久才可以在线观看(有可能还需要vVIP才可以看,还需要一久才可以免费观看)”
“《红海行动》是由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电视艺术中心等出品,林超贤执导,冯骥编剧,张译、黄景瑜、海清、杜江、蒋璐霞等主演的现代化海军题材影片。
该片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兵分两路进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击,人员伤亡;同时在粉碎叛军武装首领的惊天阴谋中惨胜的故事。
该片于2018年2月1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6. 哪里可以看到红海行动
《红海行动》目前电影院已经下线,只能在各视频网站看,比如: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
《红海行动》是由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电视艺术中心等出品,林超贤执导,冯骥、陈珠珠、林明杰编剧,张译、黄景瑜、海清、杜江、蒋璐霞等主演的动作片。
该片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兵分两路进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击,人员伤亡;同时在粉碎叛军武装首领的惊天阴谋中惨胜的故事 。
该片于2018年2月1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3月1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2018年5月6日,荣获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6)红海行动电影院什么是下线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索马里海域外,中国商船遭遇劫持,部分船员被海盗杀害,其他人沦为俘虏。蛟龙突击队沉着应对,潜入商船进行突袭,成功解救全部人质。狙击手罗星在追击海盗时不幸被击中脊柱神经,欠缺的位置由顾顺替代。
返航途中,非洲北部伊维亚共和国政局动荡,恐怖组织连同叛军攻入首都,当地华侨面临危险。海军战舰接到上级命令改变航向,前往执行撤侨任务。蛟龙突击队八人,整装待发。
时间紧迫,在“撤侨遇袭可反击,相反则必须避免交火,以免引起外交冲突”的大原则下,海军战舰及蛟龙突击队在恶劣的环境下,停靠海港,成功转移等候在码头的中国侨民,并在激烈的遭遇战之后,营救了被恐怖分子追击的中国领事馆人员。
然而事情尚未完结,就在掩护华侨撤离之际,蛟龙突击队收到中国人质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消息。众人深感责任重大,义无反顾地再度展开营救行动。
7. 红海行动真实事件是什么
红海行动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那么红海行动真实事件是什么呢?并且红海行动有故事原型和原型时间经过,大家对于红海行动的故事原型也非常感兴趣吧,那么红海行动故事原型是什么呢?红海行动原型事件经过如何呢?下面全是由我整理的红海行动真实事件是什么,还不赶紧过来看看,喜欢的就来挑选一个吧。
红海行动真实事件是什么
红海行动真实事件是15年也门撤侨是中国政府应有关国家请求开展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也是中国政府首次为撤离处于危险地区的外国公民采取的专门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红海行动故事原型也门紧张局势自2014年以来持续升级,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10多个国家已经关闭使馆,要求本国公民撤离也门。
2015年3月26日起,由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约旦、苏丹等其他海湾国家参加的国际联军在也门发动打击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
红海行动原型事件经过根据和中央军委命令,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也门执行撤离中国公民任务。
2015年3月26日深夜,接到上级命令后,海军立即组织临沂舰、潍坊舰、微山湖舰向也门亚丁港海域机动。同时,编队连夜部署各舰迅速由护航状态转入撤离任务准备状态,完善舰艇靠泊、人员核准登舰、舰艇安全警戒、生活保障、卫生防疫等方案,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一切准备,并顺利完成了首批撤离任务。
经历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中国海军临沂舰搭载巴基斯坦等10个国家在也门的225名侨民自也门亚丁港平安驶抵吉布提。据初步统计,撤离人员中有巴基斯坦176人、埃塞俄比亚29人、新加坡5人、意大利3人、德国3人、波兰4人、爱尔兰1人、英国2人、加拿大1人、也门1人。此前,中国政府在自也门撤离中国公民行动中,还协助罗马尼亚、印度、埃及等国的8名侨民平安撤离。
除了“红海行动真实事件是什么”,其他人还看过:
1. 红海行动故事原型
2. 红海行动什么时候上映
3. 红海行动客串名单演员表阵容
>>>点击下一页查看“红海行动剧情简介”
8. 《红海行动》在越南上映为什么突然被叫停
《红海行动》在越南上映突然被叫停,只因出现这一幕……
电影中,士兵小组完成任务之后,画面中出现“东海”(即中国南海)的影像。一些中国军舰围着一艘不明国籍的外国船只,称这是中国领海,要求它离开。
总票房已突破35亿元人民币的中国电影《红海行动》,却在越南被下线。《越南快报》25日报道称,该片中包含中国军舰在“争议水域”出现的场景,在越南引起争议。
《越南每日快讯》25日说,去年一部《战狼2》席卷各大影院,并在中国获得创纪录的票房收入。之后,春节期间上映的《红海行动》再次取得巨大胜利。这两部电影都展示了中国现代军事的力量以及成为军事强国的雄心。
9. 红海行动简介及详细资料
故事以叶门撤侨,保护中国侨民利益为背景。索马里海域外,中国商船遭遇劫持,船员全数沦为阶下囚,蛟龙突击队沉着应对,潜入商船进行突袭,成功解救全部人质。
《红海行动》海报返航途中,非洲北部伊维亚共和国政局动荡,恐怖组织连同叛军攻入首都,当地华侨面临危险,海军战舰接到上级命令改变航向,前往执行撤侨任务。蛟龙突击队八人,整装待发。
时间紧迫,在“撤侨遇袭可反击,相反则必须避免交火,以免引起外交冲突”的大原则下,海军战舰及蛟龙突击队深入伊维亚,在恶劣的环境下,借助海陆等多种装备,成功转移等候在码头的中国侨民,并在激烈的遭遇战之后,营救了被恐怖分子追击的中国领事馆巴士。
然而事情尚未完结,就在掩护华侨撤离之际,蛟龙突击队收到中国人质被恐怖分子劫持的讯息。众人深感责任重大,义无反顾地再度展开营救行动。前方路途险恶,蛟龙突击队即将遭遇的,远不止人质营救那么简单,恐怖分子的惊天阴谋即将浮出水面。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张译饰演杨锐
队长杨锐,带着包括狙击手顾顺、爆破手徐宏、重炮手佟莉等8名战友完成任务,当中受了不少苦。
黄景瑜饰演顾顺
狙击手顾顺,“蛟龙突击队”中的佼佼者,与8名战友完成撤侨任务。
海清饰演夏楠
夏楠是法籍战地记者,对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执行撤侨任务遭遇恐怖分子突袭事件进行跟踪报导。
杜江饰演徐宏
徐宏除了是爆破手之外同时还是蛟龙队的副队长,阳光活泼的徐宏协助“严苛到不近人情”的队长杨锐带着队友们顽强作战。
佟莉演员蒋璐霞
蛟龙突击队队员,也是队中唯一的女性。在执行解救人质的任务中,负责护送目标人物离开。与队友石头互有好感。
张天德(石头)演员王雨甜
蛟龙突击队队员。因为小时候总被妈妈打,觉得吃糖就不疼了,所以总喜欢在战斗时候吃糖。对队中的女队员佟莉有好感。最后在执行任务时英勇牺牲。《红海行动》的剧本根据在2015年3月29日发生的"叶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
制作总成本达5亿元人民币预算;军事装备预算达2亿元人民币。
该片运用了"海、陆、空三线调度”和“实景拍摄"的拍摄形式。在非洲摩洛哥取景,从陡峻的高山到荒芜的沙漠,从繁华的城市街头到落寞的古城老巷,辗转近十个地区。
2017年2月,影片《红海行动》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开机,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文化参赞石岳文参加开机仪式。
2017年6月9日,摩洛哥拍摄的戏份杀青,剧组全体人员转场国内继续拍摄。
2017年7月9日,《红海行动》片方国内戏份在广东湛江及海南开始拍摄;7月末,该剧正式杀青。
2017年3月14日,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文化处发布的讯息则首次曝光了电影《红海行动》的阵容以及幕后创作内容。年5月18日,英皇电影在坎城电影节上发布了《红海行动》的首支特辑,并公布了首版中文海报、英文海报和剧照。7月9日,《红海行动》在广东湛江举办首次新闻发布会;27日,《红海行动》曝工作剧照,首次公开摩洛哥拍摄场景与军事装备。
2017年9月20日,第十五届全国电影院线国产影片推介会开幕式,在青岛举行,《红海行动》片方携主演张译、海清出席开幕式,宣传电影。10月11日,《红海行动》于在北京举行宣传发布会,发布会上曝光了影片的首支预告片和制作特辑。11月17日,杜江为该片演唱主题曲;20日,黄景瑜在泰国为该片录制主题曲。
2018年1月10日,《红海行动》在北京召开“蛟龙出海”发布会;11日,同名主题曲及MV曝光。
《红海行动》作为一部专业的战争电影,在题材、情节、枪械上基本做到了无懈可击,更重要的是它打通了观众与电影之间的通道,即让观众身临其境,又能让电影中的英雄回归普通人。让观众在接受感官 *** 的同时,了解当代中国军人的真实形象。( 凤凰网评)
剧照《红海行动》演绎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蛟龙突击队”每个成员各司其职的配合,是为兄弟战友扛枪挡炮的义无反顾。该片并不是一部纯直男电影,片中的女性角色也为影片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纽带。(南方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