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辩护人想表达的道理
《辩护人》这部电影是2013年韩国推出,由宋康昊主演的剧情片。自上映以来该片获奖无数,并因其立意大胆敏感又发人深省而受到众多观众的认可。
辩护人
首先,来讲讲剧情吧。《辩护人》讲述的是高中毕业的律师宋佑硕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一个法律人。穷困潦倒之时,他曾在一个小饭馆里欠了一顿饭钱,正是这顿饭,让他一直背负良心的谴责,也正是这样让他感受到了饭馆大婶和儿子镇宇的单纯善良。可后来镇宇因组织读书会,被警方认为是反动的赤色分子,并被严刑拷问,逼其供述。在所有的律师都担心被迫害而不敢为当事人辩护的境况下,宋佑硕挺身而出,担任了本案的辩护人。这不是一件普通的案件,这是上升到爱国、民主、公义等大道理的案件,几个无辜单纯的当事人后面,是一群滥用职权的魔鬼在和人权、人民作对。对于担任赤色分子的辩护人,肯定是凶多吉少。但宋佑硕从来不是个贪生怕死的人,为了他坚持的公平正义,人权民主,他无所畏惧。
辩护人
尽管他最后的努力杯水车薪,但至少他是唯一一个敢和魔鬼刑警车东英当面硬刚的人。特别是他无所畏惧的直视车东英的双眼的时候,那种眼神里的坚毅和嘴里吐露的呐喊,让人为之鼓掌,为之振奋,他真是一个有良知的辩护人。和其他西装革履、光鲜亮丽、高学历的律师比起来,宋佑硕不仅学历不惊艳,就连外在形象都显得有些寒酸。但他从来都是一个真诚不虚伪的人,虽然曾最真切地体验过贫穷带来的苦恼,但他从本质里却不是个沾满铜臭味的趋利者。人生在世总有些轻重缓急,宋佑硕的价值选择里,他懂得很多东西比金钱重要。所以,当他成为一个法官后,他愿意为了民主权利,而被革职,当他成为一个律师后,他依然愿意为了民主权利而放弃大把赚钱的机会,为了人权、为了民主、为了正义而辩护。
辩护人
其次,来说说这部电影的价值观。爱国、民主、正义、人权,看完电影不自觉地会因这些大情怀的东西感到十分沉重,而我想把他概括为一个法律人的自我修养。社会中的很多法律人都是本片中的一般人,他们没有宋佑硕那种对法律的思考和认识,完全把法律当成一种挣钱的武器,从而沦落为金钱的奴隶,谁给钱就为谁服务。宋佑硕的故事给我们垂范了一个真正法律人该有的本色。总有些东西是比金钱,权利可贵的;总有些人是值得你为其辩护的;总有些正义需要你哪怕牺牲也要去捍卫的。什么是爱国?那个听到国歌都会用手摸住心脏的车东英,却被宋佑硕问得哑口无言。一个常把国家安全,大韩民国的意思挂在嘴边的人,居然不知道国家的含义。
❷ 《辩护人》这部电影的真实故事原型是怎样的
《辩护人》是一部韩国剧情片,他是由杨宇锡编导,宋康昊、金英爱、吴达秀、郭道元主演的一部韩国剧情片。该片于2013年12月28日在韩国上映,连续29天占领票房榜首,韩国史上第9部观影人次破千万的本土电影,并且获得第50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最佳电影奖。
辞职之后的卢武铉,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但是他主要接办的案子是税务纠纷案,而且他胜诉率极高(事实上,这个时期卢武铉同文在寅就已经形成患难与共的朋友了,此为题外话,再次略表一下)。卢武铉是一名君子,自然会参加扶弱活动,所以他免费替民众打官司,而其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就来自为“釜林事件”进行辩护。
❸ 韩国电影《辩护人》是一部怎么样的剧
首先要赞一下各位演员的演技,主演宋康昊把一个虽重钱,但更重义的律师宋佑硕表现的淋漓尽致,不论是慧眼识机的税务律师,还是到后来替朴镇宇等人辩护,直至走上街头为众人引航的人权律师,细节方面都把握的很好,其中在片子稍前部分宋佑硕见刚刚生完孩子的妻子,深觉自己必须改变命运,奋发图强的那部分,是这部片子第一次让我看哭的地方。其次让我深感不易的演员是林时完,第一次在银幕上看见他大概是拥抱太阳的月亮里的那位美男子,实在不曾想过在这部片子里(虽然这部片子应该在拥抱太阳的月亮之前)他能摆脱奶油小生,每一个眼神都流露出那种朴镇宇式的情感,对妈妈,对宋佑硕,对一同无辜受难的同学,以及在遭受暴行拷问时那种恐惧,最后受尽酷刑时的无神,都很传神。为他们点赞。
不知各位感想如何,真心期盼中国能有这种能够警醒世人的电影,而不是像影评中所说的:他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我们有改变电影的国家。共勉。
❹ 韩剧奇怪的律师禹英雨女主为什么成为律师
1、韩剧《奇怪的律师禹英雨》女主会成为律师是因为她的父亲是一名律师,她在法律方面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第一次开口说话就背起了《刑法》,惊为天人。
2、禹英雨在法律方面的才能让她成为了一名律师,后来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成功入职。
3、禹英雨是第一位自闭症律师,自身才能惊人,解决案件的能力征服了其他同事。
❺ 韩国电影《辩护人》结尾男主角被审判,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辩护人为其辩护
多人为其辩护的原因是:男主宋佑硕之前不畏强权,帮助学生辩护的事感动了这些人,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司法必须要独立,司法公正才能贯彻 ,一个国家的民主才会有未来,这是他们向目标迈出的一步,所以最后会有釜山99名律师联名为宋佑硕辩护。
(5)韩国电影辩护人为什么当律师扩展阅读:
1、原型“釜林事件“
“釜林事件”发生在1981年,当时釜山检方在没有逮捕令的情况下,以涉嫌违反“国家安全法”、“戒严法”、“集市法”等罪名,非法拘禁正在进行社会科学书籍阅读聚会的22名学生、教师和公司职员。其中19人被检方起诉并获刑1-7年。此案后来被韩国社会认定为民主化运动。
当时,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与金光日、律师文在寅一同担任了免费辩护,以该事件为契机,走人权律师的路。
2011年4月,“釜林事件”的14名被害人曾起诉当年参与刑讯逼供的2名警察(另一名警察当时已过世),但因“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被法院驳回。2012年,其中的五人向法院提出了复审请求。2014年2月13日,釜山地方法院对“釜林事件”进行了二审宣判,判决5名被告人无罪,距离一审判决时隔33年。
2、影片主题含义分析:
第一层是从国家层面,它揭示了这种军政一体的国家体制并没有完全成为历史,仍然有复活的可能,因此我们应该时刻敲响警钟,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的民主化、公平化,法制的透明化、公正化。
第二层是从个人层面,它呼唤着民众要有基本的法律意识,要勇于维护自己的法律权益。三是为法律工作者树立了鲜明的榜样,影片用行动向广大法律工作者说明了一切,只有走在民众的前边,才能实现法律的效益,才能对得起人民赋予的权益,才能实现一个国家民权和法制的统一。
第三层含义由浅到深,环环相扣,高屋建瓴,可以说在叙事的趣味性和表达的深入性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让观众在欣赏的时候感到非常舒服。优秀的主题、适当的编排,佐之宋康昊对人物形象精准的把握,成就了这部打破韩国影史票房的优秀作品。
❻ 题材如此大胆的《辩护人》,对于韩国影片发展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喜欢韩国电影的影迷,大部分是喜欢《辩护人》这样的现实题材电影。
直面历史,抨击政府是这类电影的一大主题,《辩护人》更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辩护人》中宋康昊所饰演的税务律师宋佑硕原型就是年轻时候的卢武铉,卢武铉后来成为了韩国总统。导演杨宇硕很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但为了摆脱拍马屁的嫌疑,直到卢武铉去世才开始筹划拍这部电影。
电影的故事来自于著名的“釜林事件”,1981年,韩国政府以违反《国家安全法》为由逮捕了多名釜山地区的大学生和活动家,并进行严刑拷打、刑讯逼供。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韩国,史称“釜林事件”。
当时卢武铉还只是一个平凡到尘埃的税务律师,随着对事件的了解和对事件相关人物的接触,卢武铉的内心受到了极大震动,并暗下决心要成为一名人权律师。
❼ 韩国电影《辩护人》是一部怎么样的剧
韩国电影《辩护人》是宋康昊、任时完、金英爱、吴达秀主演的一部剧。该剧讲了一个自学成才的律师,由宋康昊饰演,他没有从大学毕业。在没钱没背景的情况下,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当上了税务律师并且成立了个人律师事务所。虽然他在税务方面出了名,但渐渐地,他的眼睛开始睁开,看到了朝鲜的压迫政权,他开始为《国家安全法》而战。
❽ 825亿韩元票房,豆瓣9.2评分,《辩护人》背后的故事原型是怎样的
《辩护人》是由杨宇锡编导,宋康昊、金英爱、吴达秀、郭道元主演的一部韩国剧情片。
影片以20世纪八十年代的釜山为背景,以已故前总统卢武铉曾在担任律师时,负责釜林事件辩护的故事为原型,讲述了没有钱、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的税务律师宋佑硕经历的改变其人生的五次公审。
事件经过
“釜林事件”发生在1981年,当时釜山检方在没有逮捕令的情况下,以涉嫌违反“国家安全法”、“戒严法”、“集市法”等罪名,非法拘禁正在进行社会科学书籍阅读聚会的22名学生、教师和公司职员。其中19人被检方起诉并获刑1-7年。此案后来被韩国社会认定为民主化运动。
当时,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与金光日、律师文在寅(现任韩国总统)一同担任了免费辩护,以该事件为契机,走人权律师的路。
2011年4月,“釜林事件”的14名被害人曾起诉当年参与刑讯逼供的2名警察(另一名警察当时已过世),但因“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被法院驳回。
2012年,其中的五人向法院提出了复审请求。
(8)韩国电影辩护人为什么当律师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1978年,只有高中学历的宋佑硕(宋康昊饰)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通过司法考试,并在成为法官后很快转行成为一名律师。他敏锐地从最新政策中嗅到商机,以不动产代书业务起家。虽然被同行讥讽为随时随地派发名片的夜店小弟,但佑硕不以为忤,一步一步朝着心中的目标迈进。
他依靠赚来的钱让妻儿过上富足的生活,也还了七年前在饭店大婶那里欠下的良心债。进入20世纪80年代,韩国民主化斗争愈演愈烈。佑硕全然不管窗外事,关起门来继续赚钱。
然而社会的巨变已经不容他置身事外,饭店大婶的儿子朴镇宇(任时完饰)因从属的釜山读书联合会被控为左翼社团而遭到逮捕,更受到残酷的虐待和不公的指控。虽然爱钱却更重感情的佑硕,就这样走上了为民主辩护的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辩护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釜林事件
❾ 《辩护人》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原型是怎样的
《辩护人》取自真实人物韩国前总统卢武铉的故事,面对暴力与不公,一位律师以一己之力对辩整个阴暗的社会体系,法庭之上直言法律有病这看似以卵击石之事,但却如电影中以卢武铉为原型的男主宋佑硕所言“岩石再坚硬也是死的,鸡蛋再脆弱也有生命。石头最终会化为沙土,而鸡蛋孕育的生命总有一天会飞越石头。”这咋听诡辩的逻辑,恰是诠释了电影的支点,卵何以不能击石。
时隔33年在《辩护人》公映后,韩国法院重新对当年无辜的孩子给予了拨乱反正的无罪宣判,电影在现实的延续,卵最终得以破石,这是一件别国事,但它透过电影给予人的感动却是献予所有人的,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群人,弱如累卵,却获拥擎天撼地的力量,这力的源泉便是人类有史至今,恒古不变的真理—正义。文/梦里诗书
❿ 韩国电影辩护人社会背景
韩国电影辩护人社会背景:
《辩护人》以1981年韩国全斗焕军事独裁政府以传阅危险书籍,进行非法集会,涉嫌违反《国家安全法》等理由对釜山地区的大学生和大学出身的活动家,进行拘留刑讯的"釜林事件"为素材改编拍摄。当时还是个平凡的税务律师的韩国已故前总统卢武铉在接触了受害学生后受到震动,随后参与为学生辩护,并从此走上"人权辩护"道路。宋康昊在片中所饰演的律师宋佑硕的角色设定与卢武铉颇为相似。
卢武铉2003-2008年在任韩国总统,卸任后不久为亲友收受财界贿赂的丑闻所困扰,于2009年5月23日跳崖自杀身亡。
该人物的政治敏感性和极富争议,曾令宋康昊一度拒演。他担心很难毫无顾及的去演绎一个颇具争议的政治人物的人生断面。但在回味了剧本15天后,宋康昊决定接下这个角色,他给出的理由是"为身处那个年代的那些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热情所打动",并且宋康昊还坦言"主人公宋佑硕前后心境和现实行动的转变勾起了他的表演欲望"。
在《辩护人》筹划初期,正值李明博当政,一部映射全斗焕前总统暗杀事件的《26年》曾因题材敏感一度停拍。《辩护人》战战兢兢的制作方因为宋康昊的加盟看到了一线生机。而当时刚刚经历过《嚎叫》和《蓝盐》两部商业电影票房败走的宋康昊,也正急需一个为自己正名的好角色。
影片以20世纪八十年代的釜山为背景,以已故前总统卢武铉曾在担任律师时,负责釜林事件辩护的故事为原型,讲述了没有钱、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的税务律师宋佑硕经历的改变其人生的五次公审。
该片于2013年12月28日在韩国上映,连续29天占领票房榜首,观影人次超过1137万,是2014年第一部千万人次电影,韩国史上第9部观影人次破千万的本土电影。该片获得第50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最佳电影奖。
上世纪1980年代的韩国釜山,高中毕业、既没钱也没背景的宋佑硕(宋康昊饰)考下了律师执照,凭借一腔热情和个人努力当上了税务律师,成立了个人事务所,打着"守护客户钱财"的口号到处散发名片招揽生意,虽艰辛却也小有成就。
因为心存感恩,宋佑硕经常光顾一家七年前曾经蹭饭吃的小饭馆。一天,小饭馆突然关张,主人顺爱(金英爱饰)的儿子镇宇(林时完饰)不明原因的被关进了监狱。前往探视的宋佑硕看到遍体鳞伤的镇宇,感到震惊。受顺爱的请托,宋佑硕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决定为镇宇做一次辩护。
(10)韩国电影辩护人为什么当律师扩展阅读:
《辩护人》是由梁宇皙执导,宋康昊、林时完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13年12月18日在韩国上映。
影片以20世纪八十年代的釜山为背景,,讲述了没有钱、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的税务律师宋宇锡经历的改变其人生的五次公审的故事。
2014年,该片获得第35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电影奖;同年,梁宇皙凭借该片获得第51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编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