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苏州河》是哪年的电影
我看过了
是98年拍的
2000年出的
但是没上映
获了很多国际的啊奖
剧情简介: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象马达那样找我吗?”
“会。”
“会一直找吗?”
“会。”
“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
“你撒谎。”……
《苏州河》用它华美而独具特色的影象给我们讲述了两段爱情故事,一个因为伤害而导致不懈地寻找,一个因为寻找而终将造成伤害,彼此因为对方的存在而注定着自己的失败。影片没有告诉我们爱情是什么,它只能告诉我们爱情有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向爱情发问,影片的丰富性在于每个人都能在内心里得出自己的答案。
上海有着很多很优雅的街道,两边有梧桐。梧桐是上海最普通的植物。刚刚修剪过的叶子还没来得及被处理掉,满满的铺在街道上,绿色的,是我喜欢的样子,铺满叶子的街道。
街道的尽头就是苏州河了,这条被称为母亲河的河流。它似乎隐藏了所有的上海气息,缓缓得,平静得,那样流淌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静默而单纯。
这条河流,是上海的印象,同样的,还有外滩的万国建筑,老城厢里的城隍庙,十里洋场的南京路。苏州河是上海的象征,不像南京路那样繁华,不似外滩那般美伦美幻,也没有城隍庙的喧嚣,它就是它,有人说它肮脏,有人说它古老,有人说,它诠释了意念中的,上海。
“在这条河流上我们可以看到友谊,看到父亲和孩子,看到孤独,看到一个婴儿的降生,看到……看到顺水漂流的爱情,看到美人鱼…… 看在河的尽头河流流进大海。”导演娄烨用自己的声音来作旁白,将自己和这部哀伤的电影融在一起。
这是一个由“我”(一个摄影师,专给各种活动拍摄制作录像)讲述的故事。马达在这个城市里是个跑腿的,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从一个地方取货,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另一个地方,拥挤的城市和让人叫苦连天的道路交通,使马达从事的这个新兴行业生意兴隆。
马达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客户。他们送什么的都有,有些看上去还有些奇奇怪怪的,有一天居然有人让他送“人”。这个人是个小女孩,她叫牡丹,她的父亲是个酒商,他生活中只有两件事情是最重要的:酒和女人,每次找来女人,他就会打电话招来马达,让马达把牡丹送到她姑姑家里去。
几次下来,马达和牡丹也混熟了。牡丹也经常要求马达在送她到姑姑家之前,带她去一处自己常去的酒吧。然而,没有人知道一个阴谋正在进行,马达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同他的老情人萧红一起搞这个阴谋。可是马达已经开始喜欢可爱的牡丹了。牡丹也喜欢上了马达,牡丹得知自己所爱的马达绑架了自己之后,绝望地跳入了苏州河,牡丹失踪,马达被捕。
几年后,出狱后的马达在城市中到处寻找牡丹的踪迹,他沿着苏州河寻找着,因为他认为牡丹没有死,仍然活着。于是,马达在苏州河畔偶然碰见了一个酷似牡丹的女孩美美,美美又把他带到了一个叫做“世纪开心馆”的酒吧,于是马达见到了一些美美身边的人:开心馆的老板、美美已经分手的男朋友和一个从事摄影的我,故事就在这些人物之间展开,马达不断地向美美讲起他和牡丹之间的故事。美美在听马达讲述牡丹的故事的时候,对马达有了新的认识。
在“我”的叙述里,后来马达在一家24小时店找到了他的牡丹,他们喝下了有毒的伏特加酒,他们的尸体在苏州河里被发现。美美目睹了马达和牡丹的爱情故事的结束,而“我”因为无法回答美美“假如我消失了,你是不是也会像马达寻找牡丹那样找我”的问题,错失了美美的爱情。
我想,苏州河只是一条普通的河流,而影片中,也只是两段并不复杂的爱情,但是,被娄烨用他的方式叙述,成就了一段传奇,一个写在苏州河边上的上海传奇。哀怨、凄美,撼动人心。
“我”在影片中没有正面镜头,但同时讲两个故事。关于自己的,最平实坦白的叙述。关于牡丹的,用了一些倒叙或插叙的技巧,夹杂推论,不时提醒你这只是个故事,同时又让你觉得这个故事是街头千千万万市井故事中的一个,如同河面上无数漂浮物中的一件。
电影镜头始终晃动着,让人不由联想到王家卫。那种不定性和随机性,惊人得相似。镜头里的苏州河以及河两岸的风景依然是肮脏晦涩的,直至令人产生视觉疲惫。
这或许是残酷的真实吧,刺痛了我们的眼睛,习惯了虚荣浮华的眼睛。以往的影像资料中,城市,始终保持着容光焕发的形象。
而娄烨的电影,把城市还原到日常面目,不矫饰,不小资,是当今城市风尚中缺失的东西。当我们视觉不适的时候,代表着我们已经被击中。
同样的,我也非常喜欢周迅的眼神,纯真热烈中蕴涵坚毅决绝,闪耀着灵气。
她在片头问:
如果哪一天我消失了...你会像马达那样去找我吗?
会啊
你会一直找我吗?
会啊
你会找我到死吗?
会啊
你撒谎!
那个始终没有露面的男人...是美美的男友
那个叫马达的男子
他说...他有个女友叫牡丹
他说...牡丹长的和美美一模一样
他说...有一天...苏州河有个女子跳河自杀了
他说...人们没有看到尸体
他说...从此牡丹再没有出现过
他说...后来他就遇见了美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被感动了。
原来,苏州河,也不过是让一段爱情可以有地方发生,但是,如果没有苏州河,还会发生吗?人物呢?马达、牡丹,换作别人,他们还会发生爱情吗?
我们看得到开始,却永远猜不到结局。
一条河,由西向东流经上海市中心,这条河的名字叫苏州河。所有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一条河孕育了一座城市的风貌,尽管这是一条不怎么特别干净的河,却是整个上海的缩影。永远有着氤氲而颓靡的气息。漂泊的住所。风情万种的人鱼。
上海,这个东方大都市,沉浸在每一道土黄色的水波里。
正如导演娄烨所说:“每个城市,就像每个人一样,穿著各式各样的服装,有各式各样的面貌。上海有八百万的人口,它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动的文化之中,唯一不变的是苏州河 ,她哺育着这个城市,她是这个城市的源头活血。对我而言,当你直接望着她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你童年时的老朋友,以及一个你从小长大其 中的城市风貌。而你的生命轨迹,会随着河水在你面前流过。”
现在的苏州河治理,大有成效,所以,如果你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在晴朗的日子里漫步在河边,亲眼看看河水的颜色是否有所改观。不知那幢华丽的红砖西式老房子是否还在;河边的无数爱情故事里,是否有人像马达那样寻找情人,是否有人在离开前留下纸条:爱我,就来找我。
在爱情的渡口,上海男女的死生契阔、分分合合始终在这条河上不断搬演。
㈡ 《苏州河》丨一部被禁影片的背后,依旧是谎言
这段话来自《苏州河》里“我”的独白。
爱情是什么?
根本就没有答案。
浪漫。抽象。
模糊。顿悟。
迷幻却令人着迷,明知道会痛,依旧有人愿意飞蛾扑火。
痛了之后,爱情故事还是会继续下去。
念念不忘,闭着眼睛等待下一次爱情。
前段时间朋友让我去看娄烨,说实话我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
第一次接触娄烨的电影是2014年的《推拿》,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部影片对我而言其实乏善可陈,不算差,但我也一点都喜欢不上来。
自打《推拿》之后,这还是首次接触娄烨的电影。
我知道他的镜头喜欢晃,但没想到这么晃。开头三分钟关于苏州河的空镜头就让我产生了排斥。
直到电影结束,我才发现原来这三分钟的空镜头实乃全片的点睛之笔。
何为点睛之笔?
一来,三分钟的空镜头诠释了整部影片的基调,灰暗颓败的色调,粗糙的颗粒感画面,以及摇晃的镜头感;
二来,漂浮不定的画面也奠定了这是一部梦呓般的影片,它像是一部“我”的自叙,却游离于“我”之外的话题。
娄烨自始至终没有脱离寻常百姓的爱情故事,他在讲述大家都不愿意面对和承认的爱情,那些海枯石烂海誓山盟的爱情观根本不存在。
所以我们看到美美最后看到死去的牡丹和马达,她痛苦地说:我原来一直以为他是在骗我的。
关于爱情这个操蛋的名词,是电影里经久不衰的话题。但能把故事正儿八经地能说好的,只是少数罢了。
然后她离开了这座城市,离开了苏州河,离开了摄像师“我”。
在她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可以为对方去死的爱情,更别提如牡丹和马达那样的痴恋。
当“我”在闹分手说出“我们是现在分手?还是做爱以后?”的时候,美美就已经对这段爱情产生了彻底的怀疑。
而不单单美美知道“我”在撒谎,其实《苏州河》全片都仿佛像是一个谎言。
影片是主观镜头,旁白也是主观言辞。我甚至感觉的到摄像师口气里那种对世俗的厌恶,对人性的嫉恨。
其实我们可以站在影片摄像师的角度去看待这部电影,假如拿着摄像师的那个人是我们自己,那马达是谁?
马达,其实就是摄像师本人自己,只不过他用自己的镜头去还原了自己的故事罢了。
所以我们看到,在很多摄像师“我”的镜头里,都缥缈而摇晃,像梦呓中的一样:第一次接活,世纪开心馆的酒吧老板所说的话没有一句是完整清晰的;苏州河上的船夫看到坐在河边的美人鱼。
而美美、牡丹,更像是摄像师臆想中的人物。也许美美是真实,也许牡丹是真实的,也许她们是同一个人,只不过摄像师舍不得单纯的牡丹死去,宁愿与其一起去死;他也舍不得美美伤心,所以让她离开消失。
爱情里,总有那么段时间像牡丹那样爱的单纯而偏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像美美一样接受现实,理智而决绝。
马达和牡丹,摄像师“我”和美美。
一段是理想中的爱情;一段是现实中的爱情。
理想中的爱情,可以为对方赴汤蹈火,忠贞不渝,甚至可以一起殉葬;而现实中的爱情,却是质疑,猜忌和谎言。
其实不太想去谈论影片的爱情观,因为总觉得娄烨镜头下的爱情像毒药一样让人释然不了,最直接的反应是对爱情产生心理的排斥。
法国诗人兰波说过:我是我,但我是另一个我。
恋人之间亦如是。一个是灵魂,一个是现实,彼此缺少了对方,在这世界上都是最孤独的人。
马达,最终选择了死去,和牡丹相遇。
你一定在嘈杂的社会舆论中,总能看到爱情里的伤害,家庭里的纠葛。
听多了,看多了,你还相信爱情吗?
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作为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他始终固执地立足在小众视野内的情节故事。当许多导演已经开始往赚钱的商业片转型时,他依旧还在拍摄《浮城谜事》《推拿》之类的文艺影片,惨淡的票房不言而喻。
娄烨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导演,他的电影主题永远是情和欲。痴迷于他的人,为之疯狂;厌恶的人也对其文艺腔调嗤之以鼻。
而这样的导演注定是悲情的,在国情体制下戴着脚镣跳舞。
所以他的作品大多数面临无法过审的命运,他只能选择铤而走险,带着不被许可的作品走向国际舞台,接着国内被禁。
娄烨出品,必属禁片。
这是褒奖,还是无奈?
这就是苏州河。
娄烨镜头下的整个社会。
㈢ 电影<苏州河>梗概
《苏州河》是中国第六代导演娄烨的代表作之一.本文通过对影片内容具体、细致地分析阐释了它的爱情主题,揭示出影片中的浪漫与反浪漫,以及对所失的寻找.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上海的普通摄像师,以为别人摄影为生。一天,一个酒吧的老板找到他,要他拍一些特别的东西,老板比划来比划去,他才明白原来是为了招揽生意,让他拍在店里游泳的美人鱼的形象。摄影师逐渐与扮演美人鱼的女孩熟识,从她嘴里得知马达和牡丹的故事。
《苏州河》用它朴素而独具特色的影象给我们讲述了两段爱情故事。影片没有告诉我们爱情是什么,它只能告诉我们爱情有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向爱情发问,影片的丰富性在于每个人都能在内心里得出自己的答案。
㈣ 我想知道关于<苏州河>这部电影的一些东西
导 演:娄烨(Lou Ye)
演 员:周迅(Zhou Xun)
贾宏声(Jia Jongsheng)
华仲凯(Hua Zhongkai
剧情:
十里洋场的上海,一条苏州河彷佛隔开旧上海的风花雪月和新上海的纸醉金迷。马达骑摩托车往来苏州河替人送货,有次他送的「货」是纯真少女牡丹,两人日久生情。不料有天他竟绑架她来勒索钱,牡丹发现后愤而跳下苏州河,留下一句:「我会变成一只美人鱼回来找你的!」
马达出狱后,在酒吧遇见一个和牡丹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在酒吧扮金发美人鱼赚钱,名叫美美。但美美说她不记得什么马达、牡丹了,她到底是不是那投河自尽的牡丹呢?
㈤ 《苏州河》为什么被禁
《苏州河》因为未送审即参加国外电影节,而被广电总局下令禁止在中国内地公映。
《苏州河》是1998年拍摄、2000年上映的一部爱情文艺电影,导演是娄烨,周迅、贾宏声等主演。
该片主要讲述了马达先后与纯真少女牡丹以及和牡丹长相酷似的美人鱼表演的美美两人之间的恩爱纠缠的故事。该片于2000年9月7日在中国香港公映,同年还获得了第29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虎奖和第15届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并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十佳电影。
(5)建一条苏州河拍的电影叫什么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一个上海的普通摄像师,以为别人摄影为生,他眼里的苏州河是穿过上海的一条肮脏的河,在河的两岸发生着普通人不同的生活。一天,一个酒吧的老板找到他,要他拍一些特别的东西,老板比划来比划去,他才明白原来是为了招揽生意,让他拍在店里游泳的美人鱼的形象。
摄影师逐渐与扮演美人鱼的女孩美美熟识,从她嘴里得知马达和牡丹的故事。马达是一个送货的黑道邮递员,他骑着从盗贼那里买来的摩托车将来历不明的物品从城市的一头送到另一头。
一次,有人让他送一个小女孩牡丹,这样几次后,马达与牡丹熟识,并产生了爱情。但不久马达被卷入了绑架的阴谋,绑架者企图要挟牡丹的父亲,以绑架牡丹来换取钱财。
㈥ 剧情片解读之《苏州河》主演:周迅、贾宏声、华仲凯、姚安濂
苏州河
导演: 娄烨
编剧: 娄烨
主演: 周迅 / 贾宏声 / 华仲凯 / 姚安濂 / 耐安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德国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83 分钟
又名: Suzhou River
IMDb链接: tt0234837
------上海苏州河上,用摩托车替人送货地马达(贾宏声)接下送接纯真少女牡丹(周迅)的活,两人相处时,牡丹爱上马达,但就在她决定把终身托付给对方时,马达财迷心窍联合黑道朋友绑架了她,令牡丹心灰意冷跳进苏州河里。临跳前,牡丹丢下会变成美人鱼再寻马达的话。
五年后,为自己行为懊悔不迭的马达疑惑牡丹又回来了,开始四处找寻。当在某酒吧里看到扮美人鱼表演的美美(周迅)时,马达认定她就是牡丹,然而美美不过是另一个痴情女子而已。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上海的普通摄像师,以为别人摄影为生,开头是他眼里的苏州河是穿过上海的一条肮脏的河,在河的两岸发生着普通人不同的生活。
马达是一个以送货的黑道邮递员。一次,主户让他送一个小女孩牡丹(周迅饰),这样几次后,马达与牡丹熟识,并产生了爱情。但不久马达被卷入了绑架的阴谋,绑架者企图要挟牡丹的父亲,以绑架牡丹来换取钱财。而绑架者是马达的黑道朋友,他们让马达在送牡丹的路上趁机绑架牡丹,马达不愿意这样做,又迫于朋友压力,只得答应。拿到钱后,牡丹知道自己被骗,绝望之下跳入苏州河,最后一句话是,她将化为一条美人鱼,从此不见踪影。马达因参与绑架也被投入监狱。
送货员马达出于犯罪的目的接近了牡丹,但随之而来的爱情令他手足无措,爱还是不爱,他也想不清楚。在牡丹跳河的那一刹那,也许他明白了什么是爱情--至少是牡丹对他的爱情。马达在出狱后苦苦寻找牡丹,在寻找过程中马达遇上与长得酷似牡丹的美美,以及美美的男友叙述者。一番波折之后,马达终于找到了人间蒸发多年的牡丹,两人重又饮酒,最后意外地死去。这是本片的主线。
相对来说简单得多,主要通过叙述者的自白来完成。美美是世纪爱心酒吧的美人鱼,一类在酒吧的透明水柜中表演的女优。叙述者“我”认识美美之后不久,两人即开始同居。不过叙述者可能一开始并不认为这是“爱情”,从他那反应神速的一句“我们是现在分手,还是做爱之后再分手?”就可以看得出来,新同居时代,同居而已,谁会去想“爱情”这两个字?马达、牡丹死后,美美也离开了。这是影片的辅线。 牡丹是一个没有得到过什么亲情温暖的女孩子,妈妈的早逝,爸爸的荒唐,她早就习以为常,直到遇见马达,她才感到了真正的快乐。当马达欺骗了她,背叛了她的爱情之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她活下去的理由,于是她才可以带着那样从容的表情跳下苏州河。即使后来他们重逢,他们也没有因为喝酒驾车而双双死去,他们还可以回到以前那样吗?答案是肯定的,一切都回不去了,而苏州河成了他们生命的终站,是开始也是结束。
牡丹和美美完全是两种人,却因为有着同样一张脸孔而结缘,家庭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两人的迥异,却在爱情这一问题上有着一致性,都是想获得一份永恒的爱情,却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伤害,都逃不过爱情的追逐。马达是一开始有目的的接近牡丹,但是在所爱之人的死亡面前,他卸下了假面具,原来他对爱情也是十分执着的,他始终相信牡丹不会死,寻找成为了他活着的唯一理由。 整部电影的色调是灰色的,胶片给人一种粗糙的颗粒感,镜头一直在晃动中展开,旁白叙述更多的代替了演员的语言交流,不知道是不是属于《阿司匹林》那种的旁白电影。我猜整部片子是用8毫米或16毫米的机器拍的,所以,画面的素质似乎不能太较真,有时,镜头的运动和节奏也有一点奇怪,但即使如此,画面的震撼力,还是足够。整部电影的画面风格有一点像岩井俊但比岩井俊二更粗暴。片头一开始那条长镜头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那不是透过镜头看一条河,那是透过一条河,看一座城市,和发生在一座城市中的生死爱恨。
在影片用摄影机记录下在河面上诸多的景象,将镜头对准城市的低层,又是用非常纪实的拍法,这个段落给人以不少的期盼,然而在此段落最后,镜头落幅在水面的倒影上,这暴露了导演的意图:蒌叶并无意在这座城市里寻找一段 历史 ,一种真实,他所关心的,只是破败的城市景观下一个镜像般的爱情故事。
最后,说说两个自己感到特别震撼的镜头,一是牡丹从苏州河的桥上脱手仰面直落入江中,一是马达掀开帷幕的一角看着美美梳妆打扮足有几分钟,两个镜头都是一气呵成拍摄的,娄烨的才华明白无误地写在了这两个出手不凡的画面上。
一直相信周迅有着不俗的演技。虽然没有十分喜欢她,却因为牡丹和美美,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子而感动。那是两朵摄人心魄的花,一朵含苞透亮,清丽纯净,一朵妖娆绽放,妩媚纵情。牡丹的两只辫子,清澈的大眼睛,娇小的身子里面,藏着滚烫滚烫的爱。主动又有点的淘气的女孩,娇嗔天真,她的爱情,炙热诚恳,于是你不忍心责怪她孩子般的任性。
她在下雨的天气去找马达,湿湿的脸上有泪水,她说你是喜欢我的,委屈的腔调叫人心疼。当她得知马达为四十五万绑架自己的时候,失神的表情,心痛的表情,小周演得真好。一路狂奔,我真便宜,喊得声声入耳,撕心裂肺。红色的运动衣,球鞋,长长的辫子,凝成一个清晰的背影。马达追到苏州河边,她说,我会变成美人鱼来找你,接着竟将身子倾了下去。从此不知所踪。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美美在镜头底下,漂亮而自由。散乱的眼神,惊艳的金发,闪亮的眼影。也许她很复杂,也许她很纯粹。绿色的吊带裙子,红色的长袖外套,居然那么华丽。不化妆的脸在夜色里,有少女的气质,但是孤绝而不温柔,头发遮在脸颊上,隐约有种堕落的美。
马达来找她,给她讲牡丹的故事,而她,与牡丹一模一样。这种老套的故事谁相信,更何况是她。不过是一场眼角眉梢的误会,她还是不知不觉陷了进去。像一个诱惑的魔咒。有一天,马达说,牡丹身上绣着牡丹花,你有吗。小周笑笑地说,我怎么会有,我又不是牡丹。可是马上,小周又用低低的声音说,我也有,你信么。镜头切换,小周轻轻地问躺在身边的马达,我是你要找的牡丹吗。但是跟我们想的不一样,美美不是牡丹,马达还是去找真正的牡丹了。而且,他找到了。马达和牡丹死在苏州河边。美美从船上冲出来,很仓皇的一个转身。小周脸上的表情,那么不可思议。头发被打湿了,颊有泪水,喃喃自语,直到昨天还以为他在骗我……
一直以为没有什么牡丹。一直以为……一直以为没有那样的爱情?苏州河,他说,那是一条很脏的河。但是你从中会看到很多东西。
曾经上演过一场独角戏,持续多年的上演,自己是编辑、导演和演员。而他,只是一个形象,一个必须存在在剧目里的固定角色。
是一场规模庞大的自虐。盛放在那些枯燥而苍白的岁月里,点点滴滴的洒在贫瘠的心田,为我筑起一个堡垒来对抗整个世界。偶有甜蜜浪漫的情节突发,而大部分的时光里,我习惯了沉浸在对你的细碎 情感 里,不肯搬离。
而,终究是一场独角戏,我从未曾切实的拥有过你。没有承诺,没有永远。你是你,我是我。交集然后牵绊多年,最终,只是分开。各自继续在自己的世界里前行,无关于彼此,仅有的关联,也只关于回忆。
我不会问你愚蠢的问题。因为我知道,你不会像马达找牡丹一样的来找我。也不会和那个自始自终未曾出现在画面里,用低沉声音来讲这个故事的男子一样需要着美美一样的需要我。苏州河。一条纵横在 历史 的长河里的河。充斥着故事和垃圾。生活在河上和河边的人,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色各样的故事,每时每刻都产出众多的垃圾。而又有多少故事可以被影象所记录,那么多的垃圾又会飘向哪里。
所有都不得而知,或者,没有人好奇于此。《苏州河》。粗糙画面,晃动不安分,如人好奇探究的眼睛。探究着别人的同时也探究着自我。是窥视的姿势,因为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是一场灰色夹杂几分昏黄的电影。我总是产生幻觉,疑问这个故事里的故事是否存在,还只是那个说话的男人的编造。即使是在电影的世界里,也应该是有着虚幻和真实的。
或者,美美一次离开后,再也没有回来。于是,他编了一个故事,说给自己听。故事里有马达,有牡丹。只是最后,他们还是蒸发消失在了故事里。
故事里的牡丹,有单纯且偏执的眼神。我并不习惯看周迅扎着两个小辫子,但是我喜欢看她拿起啤酒猛喝,边哭边说:“只有我醉了,你才会让我在这里。”
她坚定的说:“如果,我死了,我也要变成美人鱼回来找你!”然后,笑着,放开双手,如鸟般飞落入苏州河,或许真的,可以变成一条鱼,那也是一条为爱而盲的鱼。我不会问你愚蠢的问题。因为,我不会为了任何人而死。也不会变成美人鱼,回来找你。因为我知道,根本没有美人鱼。
那是关于爱情的故事。所以所有的一切便可以没有依据的有了解释。再不堪的结束都是凄美的官名。
而我导的这场戏里,并没有爱情。爱情于我们,是一件奢侈品。昂贵的连碰一下,都会划伤了手指。
我是一条盲的鱼,在自己的狭小海面翻腾,遇见你的背影,以为遭遇到了通往整个世界的路径。而到最后也只能告诉自己,我是一条,盲了的鱼……
㈦ 八佰结局是什么
八佰结局:
1941年4月24日清晨五时,谢晋元如往常一样率士兵们早操。此时,已被汪伪收买的郝鼎诚、张文清、张国顺、张福忠等四名士兵故意迟到。谢因此将这几人叫到一旁询问。早有准备的四个奸徒忽然拔出凶器。谢晋元重伤倒地,流血至黄昏许,医治无效,一代抗日英雄,就这样悲愤以殁,时年仅37岁。
(7)建一条苏州河拍的电影叫什么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导演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
该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蒋介石下令88师54团留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湘籍新兵二狗和小长沙等人阴差阳错地进入了四行仓库。面对残酷的战争还有民族大义,各怀心思的军民最终团结一致,抵御了外敌入侵。
㈧ 《八佰》这部电影,请到了哪些老戏骨来出演这部剧
《八佰》这部电影,请到了姜武和黄志忠这两个老戏骨来出演这部剧。黄志忠在剧中饰演老葫芦,有着“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的傲骨。姜武饰演老铁,起初老铁贪生怕死,后来还是被激发了血性,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㈨ 八佰真实事件结局是什么
虽然谢晋元被追赠为少将,但“八百战士”的命运还没有结束,在日本对英美等国宣战的时候,这里的租界也被日军统治,这些战士自然也就落到了日军的手里,由于日军对这些战士的愤恨,在接管这里后,对他们是各种折磨,还把他们分开看管。
但是”八百战士“也依旧没有放弃,他们还是团结一心,认真操练。最终他们被日本人送到了各种地方去做苦力。直到日本战败后,他们才得以重新回到上海,并去祭拜谢晋元,此时,他们只有100余人了。
(9)建一条苏州河拍的电影叫什么扩展阅读
《八佰》是真实事件,电影取材于1937年在上海发生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电影最后以撤退到租界结束,但在真实的历史里,“八佰”壮士后来的命运十分悲惨。这场战役的爆发,是国军为了可以扰乱日军的作战计划,从而主动发起的一场战争。
虽然在人数上,远远胜过了日军,但是由于武器装备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而不得不选择撤离战场,为了其他部队的顺利撤离,于是国军的第88师被留下来拖住日军。
㈩ 请介绍一下电影《苏州河》
童话永远会有人相信——《苏州河》
2001年1月23日11:8:0 网易报道 泡泡沫
“一切不会永远,只要我回到阳台上去,这个爱情故事就会继续下去,可是我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爱情。”
这又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
在这条河流上我们可以看到友谊,看到父亲和孩子,看到孤独,看到一个婴儿的降生,看到……看到顺水漂流的爱情,看到美人鱼…… 看在河的尽头河流流进大海。
影片在 “我”娓娓的叙述中开始,晃动的镜头是我的眼睛。我是一个摄影师,我的眼睛是我的摄象机镜头。我用我的眼睛拍摄这个城市,这条河流,这条河流上发生的故事。 “我的摄影机不会撒谎。”可是 “我”告诉你, “别信我,我在撒谎。” 这就是电影,如果你能从电影中感悟到什么真谛什么值得讴歌的东西,告诉你,别信,这是电影。
这电影的色调是灰色的,和苏州河上的空气的颜色是一样的。但是当太阳出来的时候,河水会被照得很清澈。 “我”叙述着, 关于 “我”的生活, 关于开心酒吧, 关于美美,关于美美在水中游动的样子是如何让我着迷,关于美美在喝醉以后问我是不是也会象马达一样去找她,关于马达。这样耐心的叙述, 是叙述,不带任何感情任何修饰的叙述,就象和朋友坐在一起,点燃香烟,然后回忆很久很久以前,一件久的几乎淡忘了所有细节的事情。于是这样的叙述也很淡,淡到所给的图象也是那么朦朦胧胧的一片, 而我们却可以从中得到更多,更多情绪的扩张。
“两个不相识的人坐在了一起,然后呢,然后,当然是爱情。”
爱情发生的时候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这么简单就可以发生的感情就是爱情。
牡丹和马达的爱情, 目前为止我更愿意说成是牡丹的爱情, 牡丹的爱情是我们熟悉的那种感觉。纯纯的脸上溢出猫咪一样暖暖的笑容, 弥漫在眼里的是夜里的霓红还有苏州河里跳动的流光。
象一个童话,我们在年少的时候也都曾读过这种童话一样的心情。 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个阳光灿烂柳絮纷飞的午后,那空气里的味道就是那样的。
牡丹的爱情就象一件精致的瓷器。瓷器容易打碎,打碎的瓷器可以划伤手指。
在影片的开头觉得有点荒诞,为什么可以能够把苏州河跟美人鱼联系到一起,而且竟然后来还会说苏州河上的每一个船工都说自己看到过苏州河里的那条美人鱼。想起来,美人鱼就是因为自己心爱的王子爱上了别人而变成了大海里的泡沫。牡丹的爱情是一个童话,难道这就是这部电影要对我们说的么。
不知道,有这可能。
当牡丹从桥上跳下去的那一刻,那种茫然和无辜的表情,让我突然想起了《笑傲江湖》的结尾,东方不败掉下悬崖时对令狐冲说的那句话,我要让你内疚一辈子。不知道牡丹当时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
马达从监狱里出来,四处漂泊了一段, 最后还是回到了苏州河的岸边,难道真的就是因为仍旧摆脱不掉这个心结么。
美美和马达
……………
“牡丹左腿上有一朵牡丹花”
“大街上到处都有卖的,很多女孩子都有。”
“你有么”
“我没有,我又不是你的牡丹,我怎么会有……。(沉默)…… “如果我告诉你我也有呢……。要看看么” (解开裙子的纽扣,露出洁白的大腿,上面霍然一朵血红色的牡丹)……
“我是你要找的牡丹么”
……………。
之后,美美和马达睡在了一起, 夜里,美美问睡着的马达, “我是你要找的牡丹么”,然后睁大了眼睛等着答案。美美和马达接触的片段,是《苏》里最艳丽的一段,也许是因为美美那闪光的眼影,长长的睫毛, 浓艳的口红,风情万种的眼睛……窗外的雨声,以及那间化装室里的灯光,还有弥散着的似是而非淡淡哀愁的空气。( 演马达的那家伙的朗诵水平差到一定境界,有点破坏气氛)。听人说,偷窥更衣室的那段继承了好莱坞的摄影风格。
美美觉得牡丹是不存在的。而马达所说故事是为了她而编造的,而她就是马达要找的牡丹。美美的神情告诉我们她很享受这个故事。于是美美离开了“我”, 走的时候还挺绝情的。“我”那句话其实不过分啦, “是现在分手,还是等做完爱再分手”。在那个状况下做爱跟吻别其实是一个性质的。
可是后来我们见到美美往自己的大腿上贴着牡丹花, 用唾液沾湿手指,一下一下, 那动作很野性,抬起头时眼里含着泪水。她一直以为大腿上的那多牡丹花就是牡丹的象征。
也许要一个男人开始一段感情或是坚持一段感情, 是需要一个理由的, 我相信这个理由对一个男人会很重要。 而马达继续寻找牡丹的理由就是他希望她活着, 他相信她就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而美美不是牡丹。也许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执着会被以为是爱情吧, 当然也很有可能是。
“我”
喜欢电影在美美离开“我”之后所表现的东西。日子一天天过, 没有什么特别的忧伤,仍旧继续着工作,仍旧喧闹的人们, 仍旧有女人。一切就和《解脱》那首歌一样, “你有自由走,我有自由好好过。”
而值得一提的是歌曲的时空感处理,在开始的时候也有出现,那是周旋的 “大上海,夜上海,上海是个不夜城……”比起以往在电影中出现的音乐衔接感觉更接近直接出自头脑的声音。
马达和牡丹
马达找到了牡丹,但我更希望美美就是牡丹,也许是因为美美更象那个当年跳进苏州河里的女孩, 而真正的牡丹显得太过柔弱了。但电影中的现实就是这样的,和你所想象的结局总不会一样,比生活更难驾御,不然就是编剧的失败。然后马达和牡丹就死了, 因为喝醉了, 一个原本应该是大团员结局的电影就这么草草地给了个了段。一个童话就象一个气泡一样消失了。
“我”和美美
美美回到了我的身边, 一切好象都没有发生过。
美美问我,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找我么”
我说, “我会的”
美美问, “你会一直找到死么”
我说, “我会的”
美美说, “你骗人,这样的事情只有爱情故事里才会有。”
………
可是美美还是走了,在墙上留下了 “你来找我吧。”
记得美美在看到马达和牡丹并排放着的身体的时候,那猛的回头,苍白的脸上分明写着茫然和绝望,她从不相信童话,可是她却看到了童话的结尾。
童话永远都会有人相信,也永远会有人告诉你这只是一个童话。在这里电影与生活的差距缩短了, 它一下子显得那么真实, 美美离开了, 也许只是想拥有一个属于她的童话。 可是“我”就那么坦白地告诉你, “我宁愿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爱情”
“电影是故事是虚构,却也是另一种真实,这就是娄烨的电影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