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个中国军人被冻死的电影
永远十九岁 19岁的小战士,因抗洪救灾得病进了医院,他听说部队要搞野外实弹演习,便拖着病体从医院跑出来去归队。 部队医院的小护士奉命去寻找小战士,带他回医院作全面检查。 几经周折,两人终于同在一辆长途客车上了。汽车在北方大雪的盘山公路上行驶着。突然,一乘客带的鞭炮起火爆炸,小战士不顾一切跳下车,营救出全车乘客,博得大家的尊敬。 在一处陡峭的斜坡上,汽车抛锚了,司机去找人。车向山下滑去,大家都下车了,车被鼓起的山石卡住,大家耐不住寒冷,又都回到车上取暖。 一位大嫂的孩子病了,发着高烧,小护士冲进黑夜,到附近的村庄去找药。小战士脱下自己的大衣给孩子盖上。在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里,一位中年人提出用一瓶酒换小战士的大头鞋,小战士把酒分给车上的每一个乘客,使大家分享到了温暖。全车人对小战士充满了敬慕之心。 车上的人都睡着了,小战士下车去方便,看到车在慢慢地下滑,小战士搬起一块大石头加上身体死死地卡住车轮,脸上浮起微笑。 第二天,天亮了,司机找来拖拉机,小护士驾来雪爬犁,大家欢呼之际震惊了,发现小战士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一车人的性命。 大家把小战士安放在爬犁上,打工妹给他戴上军帽,中年人把大头鞋放在他脚下,大嫂把军大衣给他穿上,一对新郎新娘把自己的印着蒋字的红缎子被盖在他身上。19岁的小战士安详地睡着了。
⑵ 下雪的冬天 当兵男孩 壮烈牺牲 哪位神仙能告诉小妹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不是电影,是小说。
梁晓声的《最爱是兵》
全文如下:
最 爱 是 兵
文/梁晓声
天黑了。
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一辆客车,已经被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
车上二十几个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孩子刚刚两岁多一点儿。还有一个兵,他入伍不久。他那张脸看去怪稚气的,让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呐。
那时车厢里的温度,由白天的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车窗全被厚厚的雪花一层层“裱”严了。车厢里伸手不见五指,每个人都快冻僵了。那个兵自然也不例外。不知从哪年起,中国人开始将兵叫做“大兵”了。其实,普通的“大兵”们,实在都是些小战士。
那个兵,原来是乘客中穿得最保暖的人:棉袄、棉裤、冻不透的大头鞋,羊剪绒的帽子和里边是羊剪绒的棉手套,还有一件厚厚的羊皮军大衣。
但此刻,他肯定是最感寒冷的一个人。
他的大衣让司机穿走了。只有司机知道应该到哪儿去求援。可司机不肯去,怕离开车后,被冻死在路上。于是兵就毫不犹豫地将大衣脱下来了… …
他见一个老汉只戴一顶毡帽,冻得不停地淌清鼻涕,挂了一胡子,样子非常可怜。于是他摘下羊剪绒帽,给老汉戴了。老汉见兵剃的是平头,不忍接受。兵憨厚地笑笑说:“大爷您戴着吧!我年轻,火力旺,没事儿。”
人们认为他是兵,他完全应该做。他自己当然也这麽认为。
后来他又将自己的棉手套送给一个少女戴。她接受时对他说:“谢谢。”他说:“不用谢。这有什麽可谢的?我是兵嘛,应该的。”
后来那年轻的母亲哭了。她发现她的孩子已经冻得嘴唇发青。尽管她一直紧紧抱着孩子。
于是有人叹气… …于是有人抱怨司机怎麽还没找来救援的人们… …
于是有人骂娘、骂天骂地骂那年轻的母亲哭得自己心烦心慌… …
于是兵又默默地脱自己的棉袄… …
那时侯天还没黑。
一个男人说:“大兵,把棉袄卖给我吧!我出100元!我身上倒不冷。可我的皮鞋冻透了。我用你棉袄包脚。怎麽样?怎麽样?… …”一个女人说:“我加50元卖给我!他的大衣比我的大衣厚。我有关节炎,我得再用什麽护住膝盖呀… …”
兵对那男人和女人遥遥头。在人们的注视下,走到那位年轻母亲身边。帮着她,用自己的棉袄将她的孩子包起来了… …
穿着大衣几个男人和女人,都用大衣将自己裹得更紧了。仿佛,兵的举动,使他们冷上加冷了… … 再后来,天就黑了。
伸手不见五指的车厢里忽然有火苗一亮:是那个想出100元买下他棉袄的男人按着打火机。他到兵跟前,一松手指,打火机灭了。车厢里又伸手不见五指了。
他低声说:“真的,你这兵就是经冻。咱俩商量个事儿,把你的大头鞋卖给我吧,200元!200元啊!”
兵说:“这不行。我要冻掉了双脚,就没法儿再当兵了。”
他一再地央求。说哪儿会冻掉你双脚呢!你们当兵的都练过功夫,瞧你多经冻呀!不会的。
唉,说你太傻了点儿了吧!你把大衣、棉袄、帽子和手套都白送给别人穿着戴着了,怎麽我买你一双鞋你倒不肯了呢?没人会知道你是卖给我的!大家都睡着了,听不到咱俩这麽小声说话… …
兵沉默片刻,犹豫地说:“那… …如果你愿意用你那半瓶酒和我换的话,我可以考虑… …”
于是他又按着打火机,回到自己的座位那儿,取来了他喝剩下的半瓶酒交给了兵… …
于是兵弯下腰,默默解自己的鞋带儿… …
二个互换之际,他又灌了一大口酒。好像如若不然,这种交换,在他那一方面是很吃亏的。兵从车厢这一端,摸索着走走向那一端。依次推醒人们,让所有的人都饮口酒驱寒,包括那位年轻的母亲,包括那少女。男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比一个贪心。反正黑暗掩盖着贪心,谁也看不见谁喝得太多了… …
酒瓶回到兵的手中时,兵最后将它对着嘴举了起来——只有几滴酒缓缓淌进兵的嘴里。兵感到口中一热,似乎浑身也随之热了一下… …
车是被困在一条山路上的。一侧是悬崖。狂风像一把巨大的扫帚,将下坡的雪一片片扫向悬崖底谷。
于是车开始悄悄地倒滑了。没有一个乘客感到这是一种不祥。
但兵敏锐地感觉到了,他下车了… …
拂晓,司机引领来了铲雪车和救援的人。乘客们欢呼起来。只有一个人没欢呼,就是兵。就是那看上去怪稚气的兵,就是那使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的兵。
人们是在车后面发现他的——他用肩顶着车后轮,将自己的一条腿垫在车后轮下。
他就那麽冻僵在那儿,像一具冰雕。
也许他没有声张,是怕人们惊慌混乱,使车厢内重量失衡,车向悬崖滑得更快。也许,他发出过警告,但沉睡的人们没有听见。呼啸的狂风完全可能将他的喊声掩盖… …
事后人们知道,他入伍才半年多。他还不满19岁。他是一个穷困乡村的多子女的农家的长子。他的未婚妻是个好姑娘,期待着他复员后做他的贤妻… …
⑶ 求一部电影,那是好多年前在电影频道上看的,电影内容好像是一个从战场上回来的军人,他少了一只手臂,但
《我的左手》(原名《军人本色》),由陈国星导演,2007年9月在大陆上映,讲述了侦察兵胡小军在执行军事任务时,英勇负伤失去了右臂。幸亏护士长范春晓的细心和奋力抢救,胡小军才奇迹般地活了过来。面对一次次挫折,胡小军以超强的意志和进取精神,打赢了“一个人的战争”,并收获了一份珍贵的爱情。
⑷ 这是哪部国产影片 军人两只胳膊断了
电视剧 央视的电视剧《今生欠你一个拥抱》
基本信息
片名:今生欠你一个拥抱[1]
集数:25集
语言:普通话
地区:中国大陆
[编辑本段]
主创人员
导演:李三林
编剧:苏润娟 钱占刚
出品人:明振江 常笑
总监制:李洋 张广智 张笑东
总策划:宋凤仙 孟庆瑞 蔡汉银
责任编审:李伟
责任制片:李长江
[编辑本段]
演员名单
富大龙 饰 吴大龙
吴晓敏 饰 林晓敏
唐以诺 饰 周 磊
李依晓 饰 吴 燕
何 苗 饰 邱莎莎
柏 寒 饰 唐浦兰
李心敏 饰 林 父
张喜前 饰 吴 父
李明启 饰 吴奶奶
高 峰 饰 营 长
[编辑本段]
剧情介绍
大学毕业后在郑州一家大公司做白领的林晓敏,和驻藏边防军人吴大龙,作为笔友通信已经长达五年,两人约定在信件达到365封的时候,在西藏见面并互赠礼物。
就在林晓敏带着写出那365封信的钢笔和亲手织就的一双手套,坐上开往西藏的列车时,吴大龙却在前往拉萨迎接她的途中,因帮助藏民抢救火灾被高压电击伤,躺在医院中面临着双臂截肢的命运。
得知真相的林晓敏看到吴大龙被截去双臂后形如死灰的样子,决定留下来照顾他康复并帮助他恢复对生活的信心。正当大龙的身体和精神都逐渐好转时,他的左腿被检查出骨质病变,需要再次截肢,锯掉膝关节以下的部分。
在部队医院院长和部队领导的关心下,林晓敏带着吴大龙转入郑阳骨科医院,采用保守药物疗法,但迟迟不见效果。根据主治医生孙教授的建议,吴大龙接受了风险极大的手术,希望自己可以最终站起来。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但是术后吴大龙的左腿出现了莫名其妙的炎症。为了节省生活开支,他们离开医院,在康复旅馆租了一间简陋的屋子住了下来并定期去医院理疗。康复旅馆里的邻居们开始并不理解他们的关系,经常在背后议论。但林晓敏的善良真诚和吴大龙的无私正义逐渐感动了他们,经历了收养孤儿念念、为腿部受伤残疾、儿子又罹患白血病的阎春发动募捐等事后,大家开始像一家人一样相处,妇联主任唐大姐无微不至地帮助他们。民间神医柳一针也从对他们避而不见变为主动治疗。
吴大龙的腿一天天好起来,而始终陪伴在其身边的林晓敏感觉自己再也无法离开大龙,她抛开女孩儿的羞涩向大龙提出结婚的要求,却被不愿再拖累她的大龙严词拒绝,伤心欲绝的晓敏欲夺门而出时雷电交加,大龙被电击的一幕清晰地闪现在两人脑海,晓敏疯狂地跑去拉下电闸,抬头却看见也想这样做的大龙摇摇晃晃地站在他面前,倾盆大雨中两人紧紧相拥在一起。
晓敏瞒着父母和大龙结婚的事传到林家,林父盛怒之下砸了他们的家,面对积劳成疾、苍白虚弱却和大龙十分恩爱的女儿拂袖而去。吴家把大龙和晓敏接回家中照顾,当恢复健康的晓敏携大龙跪在爷爷牌位前时,林父终于为之感动并接纳了他们。林晓敏和吴大龙回到了西藏,在雪山和高原的见证下举行了一场军人仪式的婚礼。
⑸ 抗美援朝一部中国军人被冻成冰雕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这是出自电影《朝鲜战争》,又名《长津湖战役》的电影。
电影中中国志愿军60师180团2连、80师242团5连也全部冻死在了水门桥以南20公里的1010.7高地上。为了不暴露目标,这些奉命阻击的战士们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一动不动,最终全部冻死在了阵地上。整个长津湖战役第9兵团共有28954人被冻伤,被冻死的超过4000人,他们以巨大的牺牲重创了美陆战一师,为第二次战役的胜利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在这次战役中,九兵团有三个连队,成建制地全员冻死在阵地上,他们的番号是20军59师177团2营6连、20军60师180团1营2连和27军80师242团2营5连,他们是以战斗队形在自己的阵地上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冰雕连”。
创作背景:
《朝鲜战争》 影片讲述了参与该战斗的美海军陆队队员的故事。(朝鲜战争同抗美援朝战争。该词汇日、美等国家称谓。)
以朝鲜战争中的长津湖战斗为题材的好莱坞大片。1950年冬,美军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在咸镜北道长津湖附近被中国军队的7个师包围。中美两军都面临极度严寒的考验,双方因冻伤造成的伤亡均超过了战斗伤亡。
⑹ 有个国产电影,讲的是一个富二代去高原当兵历练的故事
楼上的都是托。 。
这电影是‘天际’国产的。
很好的片子。
--------------------
剧情
四千米海拔,三个战友,两匹军马,一个哨所。这是一个发生在偏远哨所的故事,这个哨所偏远的如同存在于天际。 刚刚毕业的俞立军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父亲让他远离熟悉的大都市生活,跑到这个只有三个人的哨所。老兵赵飞看准俞立军只是来哨所镀金的公子哥,不停地与俞立军发生矛盾,淳朴的多吉成了两个人的和事老。 当俞立军慢慢了解了老兵赵飞以及善良的多吉后,俞立军的思想开始转化。就在他渐渐习惯这里艰苦的部队生活,与赵飞多吉融为一体的时候,俞立军失去了他视为兄弟的藏族战友--在一场大雪中,多吉为了营救护送军需物资的战士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憨厚的多吉有着一双纯净的眼睛,就如同可可沟的皑皑白雪。 四年后俞立军重返天际--可可沟。他来到多吉的墓前,与赵飞一起怀念曾经在军马上驰骋的多吉。想起多吉那双纯净的眼神,俞立军不禁流下泪水。俞立军决定回到可可沟陪伴已经躺在墓地中的战友,并像当年的多吉那样默默地坚守这个宁静的边防哨所。同时,俞立军也发现自己终于探究到了心灵深处的天际——和平年代军人的职责与军人的荣誉。
⑺ 电影《八佰》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八佰》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 420余将士驻守在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抵抗三十万日军进攻,奋战四天四夜的故事。为迷惑日军、壮大声势,主将对外宣称有800人,影片也由此得名“八佰”。
在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凭着坦克和飞机的优势,对国军进行猛烈进攻,蒋介石派遣的精锐部队损失惨重,10月26日,由于闸北地区抵抗越来越艰难,当局决定撤出大多数部队,去防卫上海西部郊区。独留下88师来防守。
她问谢晋元有多少人的时候,谢晋元告诉让有800人,才有了之后八百壮士的说法。从27日到30日,战斗打了四天四夜,引起了西方的关注,31日政府下令,停止战斗,退出战场。日本在这次战斗中损失了2000多人,由此可见,我们中国人的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
《八佰》展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为了抵御外来侵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年仅20岁四川娃的陈树生,挂满了手榴弹,跟日本军人同归于尽,写下的血书是“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姜武饰演的老铁,原本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人,遇事就躲,也是他在最后拿着大刀,唱着戏曲,奋勇杀敌。
真是这群人,面对大敌当前,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誓以我命固我土”,这人性的闪光点,才显得可贵。这也是《八佰》展现的,也是四行仓库守军们当年进行的,我们珍爱和平,我们反思战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铮铮铁骨,我们才能有当下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