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星君》是跟风《变相怪杰》的剧作,这部电影值得吐槽的地方在于受到低级趣味的商业因素影响,很多剧本瞎拼胡凑、低级的“屎尿屁”笑料充斥其中,使作品水准大打折扣。
《百变星君》明显存在对《变相怪杰》的跟风,但周星驰的影片别有天地、自成一家,以一贯的态度面对复杂的人生,比金·凯瑞过于夸张但缺乏内部精神基础的表演要高明。
(1)香港有什么打擦边球的电影扩展阅读:
剧情介绍
香港富豪之子李泽星(周星驰饰)在夏威夷念大学,学业无成,却挥金如土,称霸校园。一日,星仔搭上黑帮老大情妇,并因此遭黑帮刺杀,被炸得粉身碎骨。
星仔生父(吴孟达饰)哀求姜司教授(徐锦江饰)将星仔全身人造复原,教授将其复活后,星仔的身体存在许多毛病,但也能变出许多日用品形态。黑帮老大得知星仔复活后,也将手下打造成铁甲威龙前来追杀星仔,铁甲威龙的芯片输入了战争程序,致其威力无比。
危难之际,教授将最新研制的无敌芯片置入星仔其身,星仔启动芯片,使用各种形态对抗铁甲威龙,最后变成超级微波炉,将铁甲威龙融化,星仔最终取得了胜利,也赢得了暗恋的女同学虫虫(梁咏琪饰)的爱情。
B.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会是《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擦边球电影吗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不是《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擦边球电影,因为这两个作品之前几乎是毫无关联的。虽然说两个作品的名字仅仅只是相差了一个字,但是在这一个字的差距之下二者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这个电影将会给大家带来一种活力满满的感觉,并且也将电影的独特气质展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说很多网友都表示这个作品是值得一看的,而且也没有任何抄袭的现象。
这个电影虽然说是一个喜剧,但也并不仅仅只是喜剧,电影的班底非常的豪华,而且制作的团队也特别的成熟。再加上电影的主角们演技都非常的好,所以说大家觉得这个作品一定能够成为春节期间的一个黑马。并且这个电影也将会给大家全新的定义喜剧的形象,所以说大家完全可以选择好好的,期待一下这个作品的上映。
C. 绝大多数90后都不知道,80年代国产电影可以很邪很重口味
演员贾宏声。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影曾一度追求商业片的类型化,既有“拳头加枕头”的粗陋,却又有“文化精英”的思绪。
文/金雯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影曾走过“文上床武上房”的重口味时期,有很多“怪力乱神”。也有人敢在1981年的《大众电影》上吼:《立电影法,杜绝横加干涉!》,不过,时隔快30年,这个法依然遥遥无期。
《银蛇谋杀案》(1988)剧照。
带着几分清纯的裸露
《少林寺》中牧羊女被坏蛋吊在大树上撕掉裤腿,坏蛋称她为“野味”,令很多少年激动。之后,“野味”这个比“小妞”还流氓的叫法迅速流行开来。
因为闭塞也因为突然的开放,80年代国产电影中的“裸露尺度”在越轨和被纠正中往前走。1980年,张瑜在《庐山恋》中的泳装造型是当时国内不可思议的大尺度。该片上映时,泳装场景却并未被剪掉。但是在1986年,朱琳在《大众电影》的封面上因为穿了一件露肩低胸礼服,被指有伤风化。于是,下一期《大众电影》,巩俐扣紧了旗袍领子上封面。
《庐山恋》(1980)剧照。
那时候也没有裸替,中戏三年级学生伍宇娟亲自上阵出演《疯狂的代价》中的浴室洗澡场景。因为出现在片头,关键部位总被字幕遮挡,令许多男青年郁闷。但影片上映后,还是有热心观众写信骂伍宇娟道德败坏。后来,伍宇娟回忆当初如此大胆,主要是还没有男朋友,小她两岁的贾宏声是之后才交往的,而且家长又不在身边,片酬对于中戏三年级学生来说也算丰厚。
同一年上映的《游侠黑蝴蝶》出现了挤人奶镜头,导演大概是受到刘文彩故事的启发,觉得富人喝人奶最腐败。但挤人奶重点引发的不是阶级感情,而是人肉刺激。当裸胸特写填满银幕时,观众一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其实该片跃跃欲试的裸露在影片一开始便出现了,土匪强奸民女,镜头快速扫过半裸的民女,然后侠女现身。不过,这个场景就像《西游记》中蜘蛛精裸身入浴一样,要看33遍才能窥出端倪。
《游侠黑蝴蝶》(1988)。
在一个没有明文标准的电影审查制度之下,并不是所有裸露都能被容忍。《原野》拍摄7年之后才获准上映。有关被禁的传说中,有说是老干部认为该片是“男盗女娼”,也有说是妇联认为影片主人公乱搞男女关系。其实影片表现刘晓庆与杨在葆的幽会戏,观众只看到刘晓庆解开了一颗纽扣,绝对没有《芙蓉镇》里刘晓庆与姜文的对手戏激烈。《芙蓉镇》那可是第一次在国产电影中出现生动的“袭胸戏”,让观众充分体会到了“摸”跟“碰”在视觉上的差别。联系戏外姜刘两人的绯闻,再次证明了演员只有真情投入才能演出好戏。
打情色擦边球的电影在随后的90年代再未出现。接着DVD、网络时代迅速到来,观众所费不多便可欣赏发达国家发达的情色文化。见多识广之后再回看,80年代国产电影中的那些裸露便显得既邪典又有几分清纯。
《芙蓉镇》(1986)剧照。
喜感十足的恐怖镜头
内地拍摄的第一部动作片是《神秘的大佛》,这部打得很难看的动作片,实在是一部恐怖片。影片中老和尚为了保护佛财,挖了自己的双眼,并将扎在刺刀上的眼球展示给观众看,作为一部中小学生包场观看的电影,这一场景给许多70后留下了惊恐的记忆。
《神秘的大佛》(1980)剧照。
80年代的电影中流行过一阵自刺双目,1985版《夜半歌声》中,小姐为了跟毁容的恋人团聚,用两根银针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影片以多组镜头展示扎眼前戏:乌黑如戴了美瞳的双眸,玉指捏起老中医针灸用的银针,左右两个侧面镜头,接着竖直银针,准备冲刺,分别给左右前三个镜头交代,短暂停留……此时,观众紧张、兴奋、难过、恐惧,又急切想看到扎眼的残忍后果。
《夜半歌声》(1985)剧照。
国产的惊吓点就是这样被夹带在各种类型的电影中,所以,动作片是恐怖片,反特片是恐怖片,爱情片也是恐怖片。但是因为反对封建迷信的缘故,始终未诞生像香港的林正英僵尸系列这样的电影,只在《黑楼孤魂》中清晰地出现了“鬼”的形象,其实观众在片中看到的“鬼”不过是一个眼珠子会转动的烂布娃娃。但是该片上映之后,国产片就被规定:不得再出现鬼的形象。
《黑楼孤魂》(1989)剧照。
规定不准出现鬼,但没说不准出现死人。于是米家山把《圣保罗医院之谜》的主要剧情都安排在停尸间,不时会从尸床下伸出一只手来,停尸间的老头没事闲下来,会对着一房间的死尸自言自语:“我就是给你们洗洗弄弄,他们要来胡闹,我也没有办法啊……”
《圣保罗医院之谜》(1990)剧照。
盗墓片更是可以堂而皇之地让尸体搬出来吓人。《夜盗珍妃墓》中那个脸色如白无常,手指如鸡爪的珍妃一度引发了观众的议论:野史上不是说珍妃是被扔井里淹死的吗?水浸的话,应该是又白又胖才是。这是考据癖的疑虑,完全不妨碍古墓里的珍妃把观众吓得魂飞魄散。《黑楼孤魂》中还有人死、咽气的脸部特写,并用两束拙劣的激光表示灵魂出窍。如今看起来喜感十足。
《夜盗珍妃墓》(1989)剧照。
其实都有一颗文艺的心
相对于王晶的大波美女、屎尿轰炸的物欲路线,80年代国产电影的邪典重口味很有文艺范。段位也高过李翰祥之类,他只会在风月片中像念经似的宣扬善恶有报,让人烦死。
80年代的导演也乐于展示“文化精英”的那一面。《银蛇谋杀案》中,贾宏声杀人时听的是披头士的“Let it be”,杀人犯因此像个反文化英雄。《庭院深深》翻拍自琼瑶的“三厅”电影,却有琼瑶源头勃朗特姐妹的哥特小说氛围,饰演反派配角简非凡的焦晃是当年话剧舞台上的“莎剧王子”。
同样有哥特小说氛围的《夜半歌声》中,毁容戏子的台词简直是在念诗:“我孤独啊……我早上起来看不到昨夜的人生;晚上睡觉只能听到自己毛发的生长……”放在今天或许会被观众恶搞,因为诗人的时代已经过去。
《银蛇谋杀案》中,贾宏声饰演一位性情古怪的凶手。
80年代也是许多文艺范导演最好的时光。李少红拍了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电影《血色清晨》,改编自马尔克斯的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现在她只拍些鬼魅风格的电视剧。
张建亚作为最早探索商业类型片的导演,拍摄了奠定其喜剧路数的《少爷的磨难》以及后来的《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如今却一直在烂片奇葩和主旋律电影间徘徊。1989年,米家山导演了他最好的一部电影《顽主》,从此成了一记绝响。
《顽主》(1988)剧照。
D. 卿本佳人这部电影怎么样可以具体说说
有些电影很多人闻名遐迩,却一直无缘得见庐山真面目,原因只有一个:等级过高。
香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以叶玉卿、吴家丽等女星、樊少皇、吴启华等男星为代表,前后拍摄了大量的“三级”禁片,严格标明“十八岁以下禁”。
除此以外,电影的其余元素,都较为随意,没太多精细化的设计。但站在电影已经大发展了几十年的基础上,再去评析三十年前的快餐式电影,也是有一些苛刻的。
E. 电影《喜欢你》影评
电影《喜欢你》影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香港导演开始放下对港岛的心心念念,书写起上海的情书。《喜欢你》作为一部典型的“香港导演、内地投资”的合拍片,已经愈发游刃有余,在“神经喜剧”的套路下,“霸道总裁”和“职场小白”的恋爱细节依然值得玩味。
风流不仅是身体接触,更是浪漫幻想绵延
四月的电影市场还算热闹,但似乎缺少点清新浪漫的气氛,直到喜剧爱情《喜欢你》的上档。或许还有些观众对金城武在《摆渡人》里不忍直视的角色、台词耿耿于怀,但凭良心说,金城武是一个好演员,一旦有了适合发挥的剧本,他一下子就闪闪发光。
《喜欢你》是一部典型的神经喜剧:行为乖张性格古怪的酒店大亨路晋(金城武饰)和古灵精怪的天才厨师顾胜男(周冬雨饰)的欢喜冤家组合,讨巧有趣,两个人从互相讨厌到心生爱慕,历经误会又破镜重圆。这些神经喜剧惯常的套路,在这部《喜欢你》中随处可见。即使剧情的.每一个起承转合都在意料之中,这部电影的美妙细节依然不落俗套。其中好莱坞黄金时代爱情喜剧的影子,让人不得不惊讶于许宏宇这位年轻香港导演的古典品位。
神经喜剧(Screwball comedy)诞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好莱坞,“Screwball”这个单词本来的含义就是古怪且略带神经质的人,恰好用来形容神经喜剧中的古怪、行为奇异的角色。有学者这样定义:“神经喜剧是一种无性的性喜剧”。
由于受宗教原因的影响,黄金时代的好莱坞电影中不能直接表现男女的性关系。最典型的就是《一夜风流》,男女主角因为一系列机缘巧合在一家酒店房间共度一夜,虽然隔着一道毯子做成的“耶利哥城墙”,却唇枪舌剑好不热闹,而后产生爱情……《一夜风流》意外地大获全胜,获得了那一年的奥斯卡5项大奖,成为经典,引来了仿者无数,就连我们熟悉的《罗马假日》也可以看做是《一夜风流》影响的延续。
值得玩味的是,这部《喜欢你》中,金城武最先也只是爱上女主的厨艺,周冬雨一开始甚至看见他就焦虑。通过一次次接触、相互了解,这对欢喜冤家才逐渐产生爱情。这和《一夜风流》何其相似。所谓风流,不是男女身体的接触,而是浪漫幻想的绵延。不论是林志玲和周冬雨争夺金城武私人厨师的桥段,还是奚梦瑶和杨祐宁涮火锅的爱情辅线,都在用食欲隐喻情欲,这的确比一些动不动就打擦边球的电影高出几个段位。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周冬雨饰演的角色因为不够“性感”失去了前男友,却因为厨艺意外收获新的爱情,这部电影委婉道出男女情事的微妙,毫不见猥琐,却干净清透。
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逐渐接地气
历史上看,神经喜剧被人认为是一种听觉大于视觉的电影类型,《喜欢你》显然做出了很大的改变。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剪辑师出身的许宏宇,在他的导演处女作中,许宏宇采用大胆瑰丽的剪辑方式,将一道道美轮美奂的菜式进行了展示,看到那些色彩被调到极致艳丽的食材,观众的味蕾随着剧情同样得到了调动。电影还几次使用了动画的元素,将男女主角吃过河豚之后的幻觉反应和美妙爱情进行了更加浪漫的渲染。
而电影中抒情的段落很像是一部写给上海的情书:有历史的老派酒店、东方之珠电视塔、弄堂里的夕阳……新与旧,中与西,潮流与市井,这些上海的符号在电影中透出别样的浪漫。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香港导演开始放下对港岛的心心念念,书写起上海的情书。但这也不奇怪,早就有不少学者指出,香港、上海本就是双城记。如果说非得在中国选取一座城市作为城市文化的样板,毫无疑问上海会是首选。
由于一系列中韩合拍片的差口碑,曾经可以作为宣传噱头的“合拍片”三个字似乎变成烂片代名词。不同于中韩合拍片的不接地气,香港和内地文化脉络的一致性、香港导演的优良传统,加之一段时间的磨合,使得香港、内地的合拍片更容易出精品。《投名状》、《叶问》、《十月围城》、《寒战》、《一代宗师》、《黄金时代》……这些最佳影片的获得者都是内地和香港的“混血儿”。
就像在《喜欢你》中,都市浪漫喜剧巧妙地将梦幻与现实结合。两个人的爱情开始于豪华酒店,落地在喧闹菜场,这是属于这一代人的爱情童话,也仿佛是对新香港电影出路的一个指引。
与同时代的香港导演相比,陈可辛的北上之路相对顺畅。近年来陈可辛做监制成绩斐然,去年的《七月与安生》,今年的《喜欢你》虽然都是年轻导演的作品,但是一出手就有非凡的成绩,不得不让人佩服陈可辛的眼光。其实早在《甜蜜蜜》,陈可辛就表现出对内地的某种情结。《七月与安生》《喜欢你》都是以上海作为故事的发生地,也许不仅仅是偶然。
;F. 梁朝伟柏安妮电影叫什么名字
梁朝伟柏安妮电影叫《风尘三侠》是由陈可辛、李志毅联合执导,梁朝伟、梁家辉、郑丹瑞等主演的喜剧片。该片讲述三位同居好友的不同形态恋爱的故事,道出了都会青年的一些心声。该片于1993年2月26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柏安妮饰演Cat,柏安妮在夜场认识了陈大文,很快,两人就陷入爱河。
梁朝伟饰演陈大文,陈大文相信爱情又想放纵情欲,结果爱上风尘女郎,选择一脚踏两船。
幕后制作
这部由陈可辛和李志毅联合执导的影片,云集梁朝伟、梁家辉、袁咏仪、周慧敏等明星,打着性喜剧的擦边球,讲述租住在同一屋檐下的3个年轻人的情感故事。两千多万的票房进账虽然只有年度冠军的一半,但它是UFO第一部大卖的影片。他刚刚做导演,拍完第二部戏《风尘三侠》。
G. 有啥好看的擦边球电影吗
麻烦家族
8.3分加入收藏
主演:黄磊海清王迅李立群
导演:黄磊
类型:剧情喜剧家庭
时长:102分钟
年代:2017
地区:内地
简介
H. 香港有很多经典的赌博电影,你印象比较深的有哪些
香港的赌博电影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周润发演的赌神,是所有人爽朗的记忆。我们因为赌神认识的周润发,从此爱上了周润发。一爱就爱了好多年。
我们知道周润发他是没有孩子的。本来他老婆准备生孩子的,结果那孩子因为肚脐带卷到脖子上,窒息而死。有时候我在想周润发和周星驰都没有后代。这是不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损失呢?
我有一个朋友一直把周润发当做自己的偶像。然后也一直用周润发的赌神的剧照作为微信的头像。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魅力。周润发就是内向的一。性格很好的。如果不是因为他内向的话,我想他的语言肯定可以学得很好。如果不是因为他内向的话,我想他会劝劝自己的老婆再生一个。所以我们在把他作为偶像的同时,也要规避他的缺点,让自己做得更好。这才是偶像的力量的最佳发挥方式。
I. 《街头霸王》香港电影奇妙岁月:戏仿无底线,意外造经典
近期又一部根据热门卡普空 游戏 改编的电影上线了,名字不提,但我们可以借机抛砖引玉,说下卡普空另一套热门 游戏 在电影中的表现,那就是著名格斗 游戏 《街头霸王》系列,这款 游戏 的大银幕故事,意外与槽点齐飞。
本专题分为两期,本文介绍中国香港部分,下期介绍好莱坞部分,不管哪个部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老文章了,升级2.0版)
《街头霸王》 ( Street Fighter,如下简称《街霸》 )初代诞生于 1987年8月30日 ,来自 游戏 界著名的“说话不算数”公司 卡普空 (capcom,被粉丝亲切的称为 卡婊 )制作,已经有着30多年的 历史 。作为全球最流行、知名度最高的格斗 游戏 没有之一 ,你也许没玩过,但一定听说过。
要知道 格斗 游戏 (FTG) 在 游戏 世界里真的不算太大众,虽然人人都能玩,去追求格斗的爽快,但其追求高操作技巧的玩法和相对单一的模式,容易培养出高手,但不容易培养粉丝。
所以说, 《街霸》 能达到如今的地位,无论是 游戏 的跨时代意义,还是年代上的机缘巧合,都证明了一款 游戏 的成功, 把不容易成为爆款的格斗 游戏 推广至全世界 ,这个要赞( 其实主要归功于1991年的《街霸2》,就是我们熟悉的8人街霸 )。
《街头霸王》系列,如今已经出到了名义上的第五作,但加上之前zero、EX、少年街霸、以及每作的加强版、终极版、冠军版等, 已经不下20多款了,俺就不跟着裹乱了。这里只是综述一下《街霸》作为一款成功的 游戏 , 用如今的热词来形容,这叫做IP ,自然会推出不同领域的改编作品,当然少不了大银幕。
最先开花的地方,是90年代的中国香港。
一切都有源头。
《街头霸王2》,最早是作为《街霸1》的升级版,虽然该作在本土反响一般,但在北美很受欢迎,因此美国运营商要求推出《街霸1》的后续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由于开发初代《街霸》的西山隆志跳槽到了SNK(《饿狼传说》《侍魂》《格斗之王》等),所以新作开发的重任就交给了西谷亮(设计师)与安田朗(画师)手里。
新人上马导致项目一拖再拖,原本打算的《街霸89》拖了两年直到1991年才问世,由于实跟一代差距太大,安田朗也制作了各个角色背景故事,于是干脆叫成了《街头霸王2》,也就是中国玩家俗称的“8人街霸”。后来四位BOSS,也就是传说中的“四大天王”,在升级版续作中变成了可选角色,就是我们熟悉的12人街霸——《街头霸王2:四大天王》。
先来说说“街头霸王”这个译名,这个名字最早其实是山寨。
1991年,8人街霸2火遍香江,所谓“动漫 游戏 不分家”,港漫也闻声而动,很多以此为题材的漫画流行于市面。其中最著名当属玉郎集团(文化传信前身)旗下的许景琛、李中兴创作的《街头霸王》。
当年版权意识都不是很强,没有授权这个想法,而且面对风云多变的未来市场,那个时代从盗版FC 游戏 到跟风漫画都流行“先斩后奏”:
就是我们先不打招呼直接用,试水之后,假如大卖之后,我们会考虑买下版权进一步扩大市场;一旦打了水漂,我们就当不知道这件事,哪怕(日本)版权方来问责,也当没听见,反正这里是我们的地盘。
正在这种情况下,“街头霸王”这四个字就是来源于许、李跟风的港漫名字,完全自己瞎编的,没有官方授权。
但随着漫画销量节节上升,同期市场也出现了大量名为“街头霸王”的“跟风的跟风漫画”,随即玉郎集团才正式向卡普空购买版权,至此“街头霸王”不但正式的官方中文译名,而且玉郎集团还独享所有名为“街霸”漫画的累积成果,许景琛、李中兴因此名声大噪。
PS ,混乱的译名
“ 街头霸王 ”的译名通用于内地与中国香港,而我们另一个熟悉的译名“ 快打”或“快打旋风” 则是中国台湾译名,但在我们这里, “快打旋风” 则是另一部 游戏 的译名—— 《Final Fight Streetwise》 ,横版过关 游戏 ,我们熟悉的红人、白人和大壮。
但是,我们的宝岛 台湾把《Street Fighter》却翻译成“快打旋风”,而把《Final Fight Streetwise》翻译成“街头快打”,真尼玛乱!
但不要忘了,这套漫画的本质是跟风,并不是为了宣传 游戏 ,除了角色外形基本跟 游戏 剧情没有半毛钱关系,比如隆和肯两位主角,漫画里变成了玄武门第三代弟子赤龙和宾尼,大反派维加名字叫赤目司令(因为红眼睛的缘故),还是春丽的养父,而春丽与布兰卡(野人)则是一对姐弟,拳王拜森是液体金属人。。。
在那个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拥有这样魔改剧情的漫画大行其道,一度让很多玩家误以为漫画故事就是 游戏 剧情。
而玉郎集团拿下卡普空版权之后,漫画故事非但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只是比以前在连载结束后多了正版 游戏 资讯的介绍)。
许、李二人有了官方撑腰,大展拳脚,融合了武侠、玄幻等所二次创作的招式和来自其他 游戏 、港漫中的角色大行其道,比如漫画中加入了《快打旋风》《饿狼传说》里的角色,以让漫画角色更加丰富; 游戏 中角色的各种招式也被冠以颇具东方韵味的名字,比如战虎的“电光毒龙钻”,直接照搬了《龙虎门》里的王小虎招式。
有意思的是,在漫画二创的这些剧情和招式中,出现了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设定,比如主角赤龙(隆)的心魔,穿着灰黑色道袍与主角长得一模一样,招式相同但威力更强。最早是李中兴想引入2P角色的概念给角色换身衣服,而在漫画拿下版权之后,需要进一步拓展剧情,后来将其变成了独立的角色,还起了个名字叫“电”。
又比如肯的升级版火焰波动拳、火焰升龙拳,以及超杀版龙卷旋风脚等等招式放送。
熟悉《街霸》后续故事和发展中,上述这些都出现在了以后 游戏 中。比如“杀意隆”。而这些内容创作的时候,“12人街霸”才刚刚问世,这些都没有出现在 游戏 中,所以我们不免展开联想, 究竟是漫画创作方提前得到了卡普空的消息,还是卡普空参考了港漫的设定,我们无从考究,只是谈资。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卡普空作为版权方,授权之后就对作品不管不问,放任作品“野蛮成长”的态度,在90年代初期就显露无疑。也决定了后期无论是《街头霸王》还是《生化危机》,乃至如今的《XX猎人》, 游戏 跟电影基本不是一回事儿。。。
这家长也太不负责了。
90年代初,是香港电影最火爆的时刻。漫画火了,大银幕也接踵而至。
《街霸》的第一次大银幕之旅,诞生于 1993年 ,但这部电影却不是一部关于“街霸”的作品,只是用了街霸的元素而已,就是成龙的 《城市猎人》,一部极为另类的作品 。
虽然中文译名是来源于山寨,但《街霸》在香港电影中的首次大银幕之旅, 却是实实在在地买了版权的 。
因为《城市猎人》却是跟北条司买下了版权,这在那个年代的港台电影可不多见哦,像徐小明拍《海市蜃楼》就没跟倪匡买版权,片中的人物都改了名字,这事儿被告知倪匡后,倪大侠回应: "哈哈哈哈,你拍完了还要告我一声,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
PS,当时主演成龙还见到了北条司本人,并合影留念,而作为成龙粉丝的北条司,也手绘成龙与王祖贤的画像作为回馈。
在王晶去日本购买电影版权的时候,也一道把街霸的“版权”也收入囊中,本来是两回事,却阴差阳错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于是就奉献了那段著名的5分钟大乱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虽然是恶搞,但 这段内容是大银幕上最接近《街霸》的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成龙反串春丽 的造型,又著名又有趣,那种反差萌特别带感。
搓澡大汉 本田 ,我当时甚至都没认出来这也是成龙,只是觉得形象不错,就是有点瘦,而且关于这个角色,还有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该角色的英文名字 "Honda(本田)”,改成了"E. Honde" 。原因很简单,当时成龙与三菱 汽车 有着赞助合同,而三菱的最大对手就是本田。。。。
虽然只是同名,但日本人在这方面也比较忌讳,所以干脆就把角色名字改了。
饰演 黄毛阿ken 的,是英国跆拳道黑带高手 盖瑞·丹尼尔斯 。
这位后来演过不少动作片,但最著名的还是几部改编自日漫或 游戏 的作品,包括那部雷到掉渣的真人版 《北斗神拳》 ,这位是主角健次郎
还有改编自 游戏 的 《铁拳》 ,这位演Bryan Fury
包括客串的 “软硬天师” ,在前半部分那场舞厅聚会时演唱的 《老人院》 ,歌词里都有《街霸》的内容:“ 四蚊一铺街机乱甘打打打凹咗,Ken哥将军手刀射错咗 。”
那个时候的香港电影就是这样, 看到商机和热点马上就会跟进,极致的 娱乐 化 。不过如 《城市猎人》 正儿八经的走版权程序的,在香港电影里还真的不多见。这就是该片另类的地方。
另一个另类之处,就是成龙与王晶的合作。
成龙与王晶在《城市猎人》之后再也没有合作,据说两人闹得拍片时闹得很不愉快, 包括期间所有的打斗戏成龙甩开王晶,自己独立执导。
后来王晶导演了《鼠胆龙威》,期间就有一种说法,认为《鼠胆龙威》是王晶拿来嘲讽成龙的,相传成龙看过之后也大为恼火。
不过这一切都是坊间传闻,未得到当事人证实。王晶在回忆录《少年王晶闯江湖》里,表示,自己与成龙拍《城市猎人》时相处了半年,对其带着肯定和赞誉之情的;而成龙也多次表示《城市猎人》在自己生涯里是很特殊的作品,但两人再也没有合作却是实锤。
这部电影在1993年1月16日公映,与周星驰的《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同档期开画,两部王晶作品同日PK,最终《城市猎人》以3070万港币位列年度第4位,而《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票房2500万位列年度第8位。
表面上成龙“击败”星爷,但考虑到《城市猎人》又是买版权又是大制作,成龙拍戏时还肩膀脱臼,按照成本计算,对比王晶完全“戏仿+恶搞”《本能》的《逃学威龙3》,在本土谁胜谁负真不好说。
但在海外,《城市猎人》则非常出名,毕竟有着成龙和IP的金字招牌,但评论界对该片褒贬不一,引用IGN对该片的评论就可以说明问题:
“失败的改编作品,成功的成龙电影”。
本来是说街霸,结果拐到了《城市猎人》,索性多说两句,北条司的访谈,谈到了关于这部电影的看法:
同年王晶的另一部 《超级学校霸王》 ,可就不管你版权什么的了 ,完完全全的山寨作品,但效果很不错的哦!
还记得王晶去日本卖版权的事情吗,其实王晶在 《城市猎人 》之前就打算搞这部,而且真的打算正式要买版权,要拍一部《街头霸王》电影版。
结果被人家捷足先登,卡普空已经先把版权卖给了好莱坞,让王晶碰了一鼻子灰 。不甘心的王胖子,搞下来角色形象权,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用在了 《城市猎人》 里,所以就有了史上最经典的街霸电影段落。
但向来贼不走空的王晶,街霸电影还是要拍的,因此他拿出了香港电影最擅长的一招—— 戏仿 。
从电影片名,到故事再到角色,都跟原版 游戏 不一样,但观众肯定能够对号入座。角色形象上类似,招式的类似,还有含沙射影的调侃,这是香港电影的长项啊,尤其是当年正是王晶手热的时候, 娱乐 效果也是满满。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超级学校霸王》 算是有史以来第一部 《街霸》 电影版,尽管是擦边球。
电影的阵容也是相当耀眼,如日中天的 四大天王来了仨,独缺黎明。
原本王晶想让“四大天王”都在《超级学校霸王》中集结,无奈黎明一直不合拍,他那时候很不喜欢“四大天王”这个称号,因此王晶只能让黎明出现在了 《城市猎人》里, 到最后《超级学校霸王》中只出现了刘德华、张学友和郭富城(他只愿意客串)。
但“黎明”也以另一种方式在本片里“友情客串”,也算是王晶的鬼主意。
郑伊健、任达华、邱淑贞、张卫健、苑琼丹、杨采妮、许志安、卢惠光、周比利 等当时新老港星荟萃,这个阵容放到如今,也是相当耀眼。
记得 张学友和郑伊健 在便利店里的打斗格外精彩。
最 搞笑 的就是陈百祥饰演的老师,打赌输了吃了话筒还要吃桌子: “还是大理石的啊! ”
所有角色都在信息上打了擦边球,唯独 郭富城饰演隆 ,几乎一模一样,形象极佳,可惜只是客串,首尾登场。
故事模板基本上是 《逃学威龙》+《终结者》 的结合体,当时两大最时髦故事模板被王晶用了个遍。而且不单单是街霸,还有 《七龙珠》 和 《哆啦A梦》 的桥段。
张卫健+许志安+杨采妮 的人设,直接来源于 《哆啦A梦 》,后来张卫健还变成了 《龙珠》 里的孙悟空。
而且还有刘德华与邱淑贞上演的 《超级马里奥》 的桥段,形象上完爆好莱坞那部买了版权的同名电影版。
这是当年香港电影为了 娱乐 效果“ 不择手段”的效果,无视版权的戏仿和模仿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山寨,假如电影中的角色和桥段都有版权的话,那版权+制作费就海了去了。
回想起来,那个时候不少戏仿作品,比如郑伊健、古天乐的 《男儿当入樽》 就是《灌篮高手》的山寨,还有中国台湾的 《新七龙珠》 。
也是同期,叫 《街头霸王》 的电影有好几部,但内容跟 游戏 没有半点关系,完全是剥削价值作品,标题党而已。
恰恰是这样无节制的 娱乐 ,造就了香港电影最辉煌但很短暂的时代。
明天继续好莱坞部分,关于春丽,我还是喜欢邱淑贞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