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私人影院、影吧、影咖、微影院有什么区别
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是放电影看的,不同的地方就是观看的环境不一样。
Ⅱ 你觉得电视咖和电影咖之间有区别吗
电影咖和电视咖,在他们的从业规范和演技等多方面来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但是我认为不管是出演电视还是电影的演员,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自己的毕生所学和生活经验来塑造角色。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摸索出演戏的门路,并且把全身心投入在角色之中,才可以为大家奉献出精彩的故事和人物。观众也不用对于这两项不同的艺术进行分等级。只要能创作出好看的电视作品,就是成功的艺术。
Ⅲ 什么是私人影咖
私人影咖,观众可以按影片类型、流行程度、年份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查找,选到中意影片后只要按一下按钮,电脑就会自动“下单”,然后您就可以带上零食,在包厢里坐等电影开始了,一个包厢少则1人,多至8人,窝在小包厢大皮椅里,点播电影。房间里也可以进行唱歌、玩游戏,一个综合的娱乐体,同时也保证了观影的私密性。
Ⅳ 影咖和电影院有啥区别
1、面向观众不同:电影院是为观众放映电影的场所,而影咖是向社会公众开放的营利性观看影视节目的服务场所。
2、观影效果不同:影咖的观影效果比影院好,因为面积小,环绕声效果更好。电影院的观影效果比影咖相对较差,因为面积大,环绕声效果更差。
3、设备不同: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使电影院的形体、尺寸、比例和声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影咖选择传统的设备为普通的电视和碟机,中高档场所会有终控服务器用来存储节目,另带终端设备提供播放和选择,新型的影吧采用的是、投影机(2D或者3D),幕布,功放,音响、服务器等设备吸引顾客。
Ⅳ 影咖是干什么的
影咖是向社会公众开放的营利性观看影视节目的服务场所,社会公众可利用影吧内的提供的电视,DVD,VCD,电脑等设备观看影视节目,影吧经营者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提供其他增值服务获得收入。
根据设备的选择传统的设备为普通的电视和碟机,中高档场所会有终控服务器用来存储节目,另带终端设备提供播放和选择,新型的影吧采用的是、投影机(2D或者3D),幕布,功放,音响、服务器等设备吸引顾客。
网络上一些提供在线观看视频的网站也被称影吧。影吧还需要提供一个独立空间,容纳两到三人,装上高保真音响,类似KTV,但不提供唱歌的功能。
(5)什么是电影咖扩展阅读:
早起源于台湾,被称为“MTV”。之后,在浙经商的商人将这种模式首先引入国内后,就发展为了国内的:录像厅,这就是点播影院的前身。现阶段的点播影院,也称作私人影吧、微影院、影咖,是一种新型的观影模式。
自2014年出现,经过2015年的爆发式增长,2016年进入平稳发展,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的私人影院已经超过5000家,银幕数近7万块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积极开拓和培育电影产业新业态,规范电影市场秩序。
作为后电影产业发展的突破口,点播影院的作用:利用创新的播映方式,提升内容价值,在一级院线电影市场回归理性增长的关键时期,推进整个产业有序前进。
Ⅵ 演艺圈不成文的鄙视链“电影咖高于电视咖”,电影咖真比电视剧咖高一级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出现了很多供人们娱乐和精神放松的方式。其中,电影和电视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两种,长久以来,我国的电视行业的发展就非常稳定,一直都在一个较高的水准。
电影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片向上的趋势。同位影视行业的“两兄弟”共同培养出了一个个知名的演员。而个人认为,“电影咖”和“电视咖”并不存在谁高谁低的分别。因为二者的服务人群不同,获得收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但是很多年轻人在看电影的同时也会去看电视剧,因为短短一个多小时的电影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然而如果让中年人走进电影院,花钱去看电影的话,似乎并没有多少人感兴趣。从这一点来说,电视剧似乎要比电影更受欢迎。
无论是哪种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让观众感到快乐,所以无论什么“咖”,最终都是服务于观众的。既然服务的是同一群体,那么又何来谁比谁高级之说呢?相信无论是谁,希望看到的是电影和电视共同的进步,而不是在争谁高谁低。
Ⅶ 电影‘咖’是什么意思
“咖”应该是从事某种行业或者有某种兴趣爱好的人。。。爱玩的人就叫“玩咖”。。。boss级别的叫“大咖”等等。。。
Ⅷ 电影脸与荧屏脸的区别,为何当红一线荧屏脸却难以转型为电影咖
电视剧能够有足够的情节和时间线来塑造角色,长得好看或者有特色,饰演的角色能尽可能的贴近人设,角色就能够出来效果。但电影更多是需要一个表情一句对白就能立刻把人物形象固定住,所以表情里面的细节非常重要,整容之后表情会不自然,就难以找到准确的表现情节需要的表情,因为不受控制。
不过两人在镜头前确实是有差距的,倪妮是标准的“电影脸”,单看五官可能不够完美,但是凑在一起非常有韵味,非常适合大荧幕,在镜头下有种独特的美感其他女明星同框难免会被比较颜值,但是倪妮和刘诗诗是“双生花”,同框画面太养眼了,各有气质各有千秋,倪妮是高级脸,171㎝的身高气质清冷高级,而刘诗诗五官更古典秀气,非常漂亮有气质,同框拍摄大片,并没有谁压制谁,而且共同成就。没有谁强谁弱,事业侧重点不同而已。
Ⅸ 为什么说电影咖商业地位高于电视咖因为赚钱效应差别太大了
这个世界上的演员,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既拍电影,也拍电视剧;第二种只拍电影,不拍电视剧。
经常会有人问,为什么很多演员只拍电影,不拍电视剧?
因为拍电影更赚钱啊。而且中国电影市场,经常会有票房大黑马横空出世,那赚钱效应就更高了。
比如2019年中国电影的最大惊喜《哪吒》,此前最新消息它的最终票房修正为破50亿。这让《哪吒》成为中国影史上最赚钱的电影,没有之一。
50亿票房,根据分账比例,片方至少将获得18亿以上的收益。
《哪吒》筹备于2015年左右,由光线旗下的彩条屋制作,出品方还包括导演饺子自己的可可豆动画制作公司,以及此前因为《大圣归来》而火的十月文化动画电影公司,而这2家动画电影公司都被光线实际控股,所以《哪吒》基本上就是光线系投资。
除了《哪吒》,光线计划开启动画电影的封神宇宙,还投资制作了即将在春节档上映的《姜子牙》。
由于这几部动画电影是同步立项,动画建模和3D特效打包制作,加上《哪吒》的导演饺子属于新人,所以业内估计制作成本最多也就5000万左右。
18亿的分账票房收入,减去5000万左右的制片成本,《哪吒》赚到了至少17亿以上的利润。投入产出比是17亿/0.3亿-0.5亿,保守估计是50倍以上的收益。
电影的赚钱效应,超出电视剧太多太多。
所以在国内影视行业,大多数的演员最终梦想都是拍电影。
而拍电视剧,都是为了以后的电影梦想做准备,一则磨炼演技,二则混个脸熟,积累名气。
对于一个演员的职业生涯来说,大概可以分为四步:
第一步,出道,拍各种电视剧混脸熟;
第二步,天赋好,加上运气好,主演某部电视剧火了;
第三步,进军电影,从各种配角做起;
第四步,成为电影主角。
大多数演员都逃不开这个规律,无论是港台还是内地。
比如如今咱们熟悉的大多数明星演员,都曾经有过一段跑龙套时期,比如周润发、刘德华、周星驰、梁朝伟这些港片巨星,最早从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毕业,就到各种港剧跑龙套,像刘德华这样第一部戏就大红的比较幸运;像周星驰这样跑几年龙套还没有成名的也不少,但是他们都是在演过一段电视剧之后,才有机会去拍电影。
至于内地这边,大多数演员也都是从电视剧起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赵薇等人,靠《还珠格格》年少成名,然后才去拍电影,至于目前咱们熟悉的中生代百亿巨星们,不管是吴京,徐峥,还是邓超、沈腾和王宝强,统统都是先在电视剧方面混出了名堂,再从电影的配角做起,这才慢慢成为绝对主角。
当然,还有一些演员是只适合拍电视剧,拍电影怎么也火不了。最典型的大概就是胡歌了,他之前主演的《仙剑》和《琅琊榜》可谓国产电视剧经典,可惜胡歌在电影方面一直乏善可陈,前不久《南方车站的聚会》甚至可以算是胡歌第一部在大银幕做男主角。
还有孙俪,作为著名的电视剧女王,《甄嬛传》和《芈月传》都是大女主电视剧的代表作,可惜孙娘娘在电影方面远不如电视剧,主演电影只有《画壁》、《影》等少数几个,而且都是蹭了夫君邓超的光,票房也比较失败。
所以拍电视剧容易,拍电影很难啊。
至于那些只拍电影,从来没有拍过电视剧的演员可谓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似乎国内知名演员里面,只有成龙、李连杰、巩俐等少数几个案例。
其中李连杰和巩俐,那是属于特别幸运的幸运儿,第一次参演电影就直接当主角,而且就这么火了。李连杰是1983年主演《少林寺》一炮而红,奠定了功夫巨星地位,然后一路主角走到底;巩俐是1987年主演的《红高粱》就拿下柏林电影节金像奖,从此跟着张艺谋成为御用女主角。
这方面,张艺谋发掘的章子怡就不如巩俐这样纯粹,虽然章子怡也是年少成名,《我的父亲母亲》和《卧虎藏龙》成名之后一路拍电影,可惜这两年接戏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拍了下水拍了电视剧《帝凰业》。
像章子怡这种就属于曾经只拍电影,但是后来票房号召力不如以前,只好也接点电视剧。
周冬雨也类似,在拍完《山楂树之恋》之后成名,可惜星途不顺,所以后来也去拍电视剧磨炼演技,这两年成为90后一线女星,这才不接电视剧。
成龙不如李连杰、巩俐那样幸运,一出道就是男主角,不过他当年跑龙套也在拍电影,没有拍过电视剧,后来成名了也就不拍电视剧了。
而明星们之所以有这个选择,原因也很简单。一句话:拍电影比起电视剧起来,钱多事少。
拍电影花费的时间少于电视剧,但是获得的收益却远远高于电视剧。
咱们先说拍戏的时间。一部电影大多数就是2个小时以内,拍摄周期一个月,或者2、3个月顶天了,除非遇到王家卫那样的变态导演,一部戏拍个1、2年,最后还把你的镜头全剪完了,所以现在你看很多演员也不喜欢和王家卫合作了。
而拍电视剧呢,现在的电视剧都是40集起步,50集不嫌多,7、80集的也比比皆是。按照1集40分钟来算,都是30个小时以上,拍摄周期至少半年以上。
所以拍电视剧是个体力活,非常耗费时间。
然而收益方面呢?拍电视剧根本没法和电影比。
咱们就拿中国最赚钱的电影来说,吴京一部《战狼2》票房56亿,分账收入20亿左右,虽然咱们不知道出品方的出资比例到底是多少,但是吴京一个人起码赚10个亿没问题吧?
2019年同样是吴京主演的《流浪地球》票房46亿,分账票房也有16亿以上。
前面咱们说了《哪吒》的例子。
中国电影 历史 上,能够和《哪吒》比拼一下最赚钱效应的例子,应该是《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拍摄于2014年,由于主演等人名气不高,据说成本只有2000万左右,最后获得了15亿票房,也是非常赚。
好了,以上就是中国电影史上最赚钱的电影。虽然这样的电影一年可能就只有一个,但是那是真的赚。
说完最赚钱的电影,咱们再来说说电视剧的收益。
电视剧和电影的商业模式完全不一样。电影直接有票房,分账简单明了;电视剧是靠卖版权给各大卫视,以及视频网站,这是商业机密,外人一般不得而知。
但之前吴秀波的《军师联盟》牵扯进了一个著作权官司,里面对江苏卫视首轮播映版权费有直接金额,2个亿。咱们可以参考一下。
《军师联盟》是2016年及17年间最火的电视剧之一,除了在江苏卫视和安徽卫视首轮上星播出,优酷买了独家网络播放版权。
这里面江苏卫视拿下首轮上星卫视播放权,付出了2亿。当然江苏卫视是和安徽卫视一起拿下的上星卫视播放权,咱们合理推测安徽卫视应该也是2亿。然后优酷的网络独播权,咱们算它2-3亿好了,那么《军师联盟》版权就是卖出了6-7亿。
这就是国内最火的电视剧收益。
这两年国内火爆的电视剧模式已经变了,比如2019年最火的电视剧,比如之前的《庆余年》,暑期的《长安十二时辰》等等,都是网络视频平台投资制作,主要是为了卖广告和收会员费,所以具体收益咱们就不太清楚了。
但不管怎么说,咱们推测国内最火的电视剧最终收益应该不会超过10亿。
咱们再看电视剧的拍摄成本吧。根据网上资料,吴秀波的《军师联盟》系列电视剧2部长达80多集,光是在横店外景基地就足足拍摄了一年多,加上其它前期筹备、后期制作,花了大量工作人员2、3年的时间才算拍出来。
制作成本据说是5亿多,当然这个数字肯定不可信,但是打个对折花个2、3亿总是要的,加上各种发行、宣传等费用,所以别看最后版权卖了6、7亿,其实赚不了多少钱。
通过上面的对比,结果一目了然了。拍电影成功了,票房20亿、30亿甚至50亿都不是问题,主要投资人赚个10亿以上轻轻松松,像吴京这样编导演一体,是电影的核心主创人员,最后票房收益不可估量
而《军师联盟》这样的年度现象级电视剧,最后吴秀波作为导演和主演拿到的报酬,绝对无法和吴京的《战狼2》相提并论。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为什么演员都愿意去拍电影而不是拍电视剧了,为什么电影咖的商业价值高于电视咖?这都是市场决定的啊。
Ⅹ 影咖是干什么的
影咖是由不同主题的房间组成的私人影院。私人家庭影院就是一种时尚的精神品位需求。私人影院,观众可以按影片类型、流行程度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查找,选到中意影片后只要按一下按钮,电脑就会自动“下单”。
一个包厢少至1人,多至8人,您可以邀一两个亲朋好友,窝在小包厢的大皮椅里,点播自己喜爱的电影。
影咖的优点
不同于普通影吧只有单纯的看电影,他是一个可同时享受顶级影院效果、专业级KTV效果、360度现场包围感的互动游戏效果、数字电视效果、HiFi音乐会效果等高品质多元化娱乐模式。增加了用户的多元化选择性,体验性。
影院效果比一线电影院对比就好比私家车同公共汽车的区别,5.1、7.1声道顶级的影院音响系统+高清大屏幕投影+舒适沙发。
更有私人空间、方便自由,看电影,躺着看,坐着看,站着看,随你便!随时可暂停、播放。声音更清晰、定位更准确,更有现场感。秒杀所有“电影院”的电影椅+几十号人固定看一部电影的模式。
KTV方面比普通KTV更有现场感,最低配置是5.1声道效果,就好比自己开演唱会一样。秒杀所有“两声道KTV”。360度的互动游戏比普通电玩城游戏更有现场感、动感,而且音质更清晰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