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主要看电影电视偶尔玩下小游戏用什么显示器好
应该是vA曲面屏好一些,不过建议你买哪一种,千万不要选择飞利浦,因为飞利浦你坐正中间看是比较清晰,但是你稍微向上向下向左或者向右偏一些则是一片模糊,完全看不清楚,特别后悔当初选择了飞利浦,现在玩电脑都要保持坐在中间,不能偏太多,多了则不大清晰。
Ⅱ 什么显示器比较好,用来看电影
IPS面板较硬,用手指轻触屏幕,画面不会变形。IPS屏在色彩显示、可视角度等方面比TN面板好上不少,对于色彩的呈现范围与准确性也都有亮眼的表现,广视角是IPS面板的原生优势,目前跟影像处理有关的专业屏幕大多采用IPS面板。
VA面板属于软屏,特点是宽容度和对比度都更高,可达到3000:1的高对比度,画面中黑色和白色都更加纯净,跟IPS面板相比,漏光程度相对好很多。VA面板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响应时间方面,好在现在VA面板的响应时间已经大幅改善,可以低至6ms内,足够正常使用。
所以看电影的话,可能选择IPS会更适合一些,明基新款EW2780好像就是主打观影追剧的IPS显示器,画质和音效比较好,价格也不贵入门款,我自己也搞了一台,希望对你有帮助
Ⅲ 索尼头戴显示器怎么样,效果好吗用过的进。
效果好是好。。。不过只是看电影效果好。。玩游戏的话,rpg之类无所谓,特别是能360度旋转射击游戏就算了。。。我买的hmz-t3,犹豫画面太大,玩cs或者cf,左右两边来人,根本反应不过来,因为你的视角正中间反应肯定是最快的,但是你要看左右两边。。。别告诉我你要偏头30度去看。。就算转过去。。显示器也是跟着你转的。。玩ps3的战神3,效果碉堡了。。奎托斯好像就在你前面一样。。
这东西尝尝鲜可以。。但是不推荐你拿来当标配显示器用。。这东西太重了。。或许是佩戴不好的原因。。最多1个小时,你会发现,额头被压的实在是难受,甚至说有点痛。。看个变形金刚。。我是分2次看完的。。
Ⅳ 只想用来看VR电影和视频的话买哪款VR比较好最好是比较方便的一体机
你的预算是多少。如果是200块以下的话,就买搭配手机的VR眼镜盒子,这个就比较随意了,暴风魔镜、千幻魔镜、小宅、小米等这些都可以考虑。
如果是要一体机的话,有几个是可以考虑的:
pico goblin一体机,1800多块,算是最便宜的VR一体机了。HTC的Vive focus,3999块,偏贵,不过有3K的分辨率。
pico也有个差不多的同款,pico Neo,3DOF(3个自由度)的手柄的话是3999块。6dof(6个自由度)的双手柄的是5299块(观影估计你也用不到了)。
然后oculus和小米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2018年Q1季度应该会发售,海外价格是199美元,国内目前价格还不知道,这个可以关注。
最早的 VR 技术可以追溯到 1956 年的 Sensorama。它集成了 3D 显示器、气味发生器、立体声音箱及振动座椅,内置了 6 部短片供人欣赏,然而巨大的体积使它无法成为商用娱乐设施。1961 年,飞歌公司研发了一款头戴式显示器 Headsight。它集成了头部追踪和监视功能,但主要用于查看隐秘信息。
1966 年问世的GAFViewMaster 是如今简易 VR 眼镜的原型。它通过内置镜片来达到 3D 视觉效果,但并未搭载任何电子虚拟成像器件或音频设备。
1968年问世的 Sword of Damocles (著名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通常被认为是虚拟现实设备的真正开端。它由麻省理工学院研发,为后来 VR 甚至是 AR (增强现实)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原型与参考。
1984 年,第一款商用 VR 设备 RB2 诞生,配备了体感追踪手套等位置传感器,设计理念已与现代的主流产品相差无几。 1985 年, NASA 研发了一款 LCD 光学头戴显示器,能够在小型化轻量化的前提下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其设计与结构后来也被广泛推广与采用。
Ⅳ 适合看电影的高性价比显示器有咩有!可以推荐一款嘛!
看电影主要考虑画质+音效,因为电影主要是声画艺术嘛。画质的话可以挑选IPS屏幕、2k以上分辨率、而且通过了HDR认证的最好。其他还有一些黑科技,比如显示器是否可以调整刷新率和电影帧速匹配,能否自动提升低分辨率片源的锐度,是否适合长时间观看有没有爱眼等等。音效的话,现在的看电影显示器很多都内置音箱了,可以选个音箱比较好的。
尺寸大小的话建议从桌面深度来计算,根据人眼的可视角度和单眼舒适视域,通过简单的换算公式:屏幕宽度=人眼与屏幕的距离×1.154-6,单位为厘米(cm),可计算出不同桌面深度适合的显示器尺寸的大小。例如在宿舍,则建议的显示器尺寸应为20英寸-24英寸。一般家庭可以选个稍大一点的27英寸或者更大的32。
推荐一款的话,我看到有媒体说明基EW2780Q挺适合的,因为它定位也是看电影显示器,加上他们家专属的一些技术啥都还挺香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Ⅵ 本人近视,戴着眼镜用sony头戴式显示器HMZ看电影很不方便,不戴眼镜画面又模糊,急求解!!!
索尼头戴式3D显示器是由日本索尼公司出品的一款能够观看3D电影的个人影视产品,可以实现20米观看750英寸巨幕的3D视觉效果,可以使人感觉置身于巨幕影院,并坐于影院最佳位置观看3D电影的震撼效果。
但遗憾的是产品是按照正常人视力设计的,产品没有屈光度调节功能,眼睛存在屈光不正的人群裸眼使用产品,会感觉画面模糊不清!
目前眼睛屈光不正的人群使用索尼头戴式3D显示器,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解决观看画面模糊不清问题:
一,戴着眼镜使用索尼头戴式3D显示器。正如你采用的方法,眼镜外面套着索尼头戴式3D显示器,具有压迫感,观影体验大打折扣。
二,佩戴隐形眼镜使用索尼头戴式3D显示器。如果你眼睛存在散光,隐形眼镜就无法解决了,因为眼睛散光具有方向性。
三,在索尼头戴式3D显示器目镜处粘贴合适光度的眼镜镜片。但前提是你手头需要有验光器,用来确定镜片光心位置和镜片散光方向,如果你没有验光仪那你就不能将镜片粘贴在适当的位置,那么你也就无法采用这种方法了。如下图: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你满意!
Ⅶ 看电影买什么显示器效果比较好
显示器第一,看电影我建议买IPS屏。优点:IPS面板色域广还原度比较好,色彩饱满。缺点:目前市场上的IPS屏在全黑状态下,屏幕边缘都有漏光的情况。IPS屏不良率比较高,一般选择大品牌都很少买到不良品,IPS屏相对来说价格偏高,至于你用来看电影的话,联系你买个24.几寸的就OK了,想要大的的16:9的,可以选择27寸,31或者更大,看自己需求,我推荐你买戴尔品牌的,AOC,HKC,飞利浦,这几个品牌都很不错!
Ⅷ 老公下周生日。我打算买一个送他VR。不知道目前市场上哪款VR头戴显示器好
良心推荐VRGATE头戴显示器。先声明绝对不是托。这么和你说吧。VRGATE是真2K数字显示屏幕发光点。而市场上很多都只有1080p。最直观的区别就是分辨率低的看久了会头晕。
Ⅸ arpara和酷睿视看电影那个更好呀
如果看观看3D/VR电影建议用arpara 。
体验一些比较热门的VR游戏或者是一些趣味VR应用是你的主要使用场景的话,也是用。arpara是业界领先的VR虚拟现实设备产品品牌,核心产品包括5K高清VR头戴显示器和5K高清VR一体机。
arpara VR通过VR眼镜虚拟现实技术走进人们心中的平行宇宙。
Ⅹ 2799把电影院搬回家 评Cinera头戴影院
【IT168评测】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人们从对物质层面的追求开始更多地转向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在家看看书,听听歌,周末去电影院看个电影大片都是不错的选择。笔者本人就特别爱看电影,尤其是喜欢去电影院里观看巨幕的电影,但受工作所限,平时没时间,也只能拿手机或者平板在家看各种电影大片。不过对于我这种电影狂魔来说,用手机那小屏幕看什么电影都感觉差半口气似的,一点也不畅快。每当我“不畅快”地看完一部精彩大片以后我就会思考,每天辛辛苦苦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何不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一下,干脆就把电影院“搬回家里去”吧!偶然间我就从京东里头看到了一个Cinera私人头戴影院在搞众筹,价格才2799元,还能接受,那就干脆来体验一下吧。
Cinera和近些年流行的VR头显有些相似,配备了安卓系统,支持互联网影视内容,还能连接HDMI当头显使用,从参数上来看,Cinera采用2560*1440x2的屏幕,像素密度高达市面上鲜有的39PPD,水平可视角度达到了惊人的66°,透光率95%,整体能接近于IMAX电影院的观影感觉。而且Cinera此前已经在国外众筹过,受到了不少知名外媒的好评。
画质细腻 有电影院般巨幕感受
Cinera是一款影院级的头戴显示器,它与VR头显的概念不相同,两者只是在外观上相似。VR头显拥有陀螺仪,主要提供360°式的体验,比如抬头能看到星空,低头能看到地面,在观看VR电影时更有沉浸感,有不少人适应不了这种体验,会有眩晕感。且碍于VR片源太少,目前给人的感觉还是概念大于实用。
正因为两者定位的不同,影院头显的光学技术和屏幕素质要明显好于VR头显设备。影院头带显示器则更注重于屏幕素质的表现,提供影院级的高清大屏幕观影感受。
从参数上看,Cinera采用了双屏方案,一眼一个 2560*1440分辨率的显示屏,分辨率是电影院的三倍,这样的好处在于相比单屏分屏的方案,双屏的屏幕像素利用率也更高,CINERA可达到95%的视觉利用率。
直接影响着体验的沉浸感的视场角(FOV)上,Cinera高达66°,更接近IMAX影院的黄金观看位置。角像素达到39 PPD,远高于市面上的VIVE和Oclus的10PPD,并不会感觉到纱窗效应。Cinera在畸变控制上也做的十分不错,屏幕画面平直,边角没有变形,从中心到边缘都是相同的画质。
在颜色上,Cinera看上去很鲜艳,对比度也很高,为了能让大家感受一下屏幕素质表现,我屏摄了几张样图,仅做一个参考,但并不代表实际画质,实际看起来要比屏摄出来的好不少。
戴上Cinera以后,由于前面是一整面屏幕,而且屏幕很大,特殊的光学透镜也使得整个屏幕具有很好的色彩和亮度,点对点的成像方式,真的能让我有种坐在IMAX影院的“皇帝位”观看电影的感受。需要强调的是,Cinera不是VR,虽没有VR的沉浸感,但是画面表现秒市面上所有VR还是很轻松。
在3D影片体验方面,传统3D影院都需要观众佩戴红蓝或者偏振眼镜,画质会有因此有所损失,而CINERA是利用了两块屏幕,硬件技术上可以呈现出裸眼3D的效果,画面直入眼睛,因此3D显示效果也就更加真实自然,由于画面也没有畸变,不会产生眩晕感。
全为更好画质而设计
Cinera外观像是一台“电子望远镜”,除了本体以外,套装还中给出了一套支架和USB充电器。
Cinera的尺寸规格约为 239*207*90mm,Cinera 的块头要比普通的头显稍大一些。因为影响头戴显示器成像效果的除了屏幕素质以外,屏幕排列、镜片组合、光路排布所占据的空间也会造成影响,出于对极致画质的追求和目前受科技水平的局限性,体积和性能就无法做出很好平衡了。
机身整体为灰色金属质感外观打造,机身上方拥有固定头戴装置的母座、MicroSD卡槽、USB接口、HDMI接口和MicroUSB接口。我们可以用这台头显用HDMI线连接至游戏机、电脑等设备;用USB连接键鼠操作内部系统、读取U盘播放其中的内容、用U盘安装安卓软件;MicroUSB则接口常作为充电口使用。
机身正面左侧有三个按键,最上面是2D/3D切换,中间瞳距调整,下面切换视频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2D/3D切换键按一下能将画面左右分开,形成3D效果,但并不能把2D影片模拟为3D效果,只针对左右分屏的那种3D片源才有用。
左右眼可调瞳距,范围在56~71mm之间,不过该机不配备近视调整,近视眼的人还是要戴着眼镜观看,好在由于眼部的内部空间很大,即使戴眼镜看也几乎也不怎么受影响。
机身的右边有开关键和3.5mm耳机接口,由于Cinera本身是不配备扬声器的,观看电影的时候需要外接耳机,在音质上,声音的输出效果是比较不错的。测试了一下该机有蓝牙接收功能,蓝牙耳机也是可以连接的。
贴合于脸部的地方采用了PC和医用级抗敏ABS塑料,外部包裹有弹性不错的海绵,摸上去细腻而柔软,贴合在眼睛周围的舒适度是值得称赞的,像我这种皮肤比较敏感的人也不会感到难受。
机身的背面拥有方向选择键、确认键位,音量键、亮度键和返回键和支架母座。不过在你操作安卓系统的时候,没有了触控屏的支持,用这几个键位操作感觉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你打开视频软件搜片的时候,用这几个键位打字简直是虐…不过好在该机是支持键鼠的,USB口插上键鼠以后就可以像电脑一样去操作它了,这一点也算是解决了大多头显存在的一个问题。
独创支架 更舒适的私人观影体验
由于头戴设备的重量对佩戴体验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长时间放在头上看电影,压力还是不小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该试试安装支架了。随机配备的这个支架很棒,能彻底解放我们的脖子,缓解设备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和不适感。而且这个架子可以随便移动,坐着看躺着看可以很随意,安装也还是很简单的,只需要4步。
第一步,固定支架脚座,把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拧紧。
第二步插上气压臂,圆形设计的基座保证了这个臂可以360°全方位移动,和很多显示器支架设计相同,气压臂可以让Cinera任意升降。
第三步,和第二步相似,多了一个转轴能保证了支架拥有更好的灵活度。
第四步,把Cinera拧在小云台上,安装完成。
试一试它的灵活程度吧。
片源很多 还可外接当显示器使用
Cinera支持Wi-Fi连接,内置安卓系统,可下载安装爱奇艺、优酷、芒果TV等视频软件在线观看电影。
除了互联网内容以外,Cinera支持MicroSD卡、HDMI、USB2.0和Micro USB(OTG)接口方式接入片源,可与电脑、游戏机等设备相连接。
可以外接电脑或PS4等游戏机,如上图,笔者接上电脑,充当第二屏,吃起了鸡……不过由于Cinera刷新率不足60帧的限制,鼠标移动起来有些延迟,玩射击游戏还是不太合适的,看看电脑上的小电影那可绝对是相当刺激感官的体验……
总结:
总体来说,Cinera确实是一款我用过的最好的头戴影院设备,双2.5K的屏幕保证了肉眼观看的细致程度,屏幕色彩和通透性都保持了不错的水平,在操作方式上由于可以外接键鼠,较以往的头显设备更加方便,连接方式更加多样,不管是当电脑显示器还是当主机显示器,一根HDMI线即可解决问题, 2799元的价格真的有种让我把电影院“搬回家里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