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电影红日为什么被批评

电影红日为什么被批评

发布时间:2022-12-22 14:34:21

1. 电影《红日》,真实的孟良崮,真实的张灵甫,真实的兵,还有什么

原华东野战军(华野)六纵宣传部长吴强在50多年前写的小说《红日》被改编成35集电视剧,陆续在各地电视台播放。本来怀着很大期望来观看这部电视剧的华野老兵士,不只是大失人望,并且对电视剧的编导离谱地编造前史,丑化人民解放军的行径感到十分愤怒。

体现兵士英豪本质的前提下,经过他们与敌人、与同志、与老乡的周旋、相外、往来的典型情节甚至细节的彼此照射、彼此补充,来展示他们丰厚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做到了个别和一般、共性与特性的统一。总之,《红日》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成功之作,可谓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前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2. 《红日》是正面斗争还是民主革命斗争

《红日》是解放战争的故事,是正面的斗争!

是根据吴强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由浙江长城影视公司出品的一部35集战争剧。由苏舟执导,赵锐勇,王彪历时两年、十易其稿编剧,尤勇、李幼斌、杜雨露、史兰芽、小宋佳、耿乐、蒋林静联袂主演。

该剧讲述的是1947年蒋介石撕毁和平协议,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华东野战军在苏北和山东解放区与国民党74师展开一场殊死搏杀,在山东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支援下,终于攻下了孟良崮,消灭了74师的故事。

剧情介绍

1946年冬天,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处于最激烈的阶段,蒋介石军队大规模进攻华东解放区。人民解放军沈振新军与蒋军王牌部队整编74师在苏北涟水城发生了激烈的交战。为保存实力,我军主动北撤。但敌军非常猖狂,又联合83师,组成20万人的部队进犯山东沂蒙山区,妄图将我军主力击溃。但我军战士士气鼓舞、骁勇顽强,在47年冬爆发的莱芜战役中重创了74师。但在战斗中,连长石东根一时大意,中了敌人假投降的奸计,使部队受到了不必要的损失,而战斗结束后,他又陶醉于胜利,骄傲自满。军长沈振新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在随后的孟良崮战役中,他有勇有谋,带领战士搭出人梯,登上了悬崖峭壁,捣毁了敌军指挥所,并击毙敌军师长,全歼74师,取得了最后胜利。

3. 红日这部片讲的是什么时候的戏

片名:《红日》
更多外文片名:Red Sun
影片类型:剧情 / 战争
国家/地区:中国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彩色
制作公司:天马电影制片厂

根据吴强同名小说改编。
1946年初冬,蒋介石帮对华东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疯狂进攻。人民解放军某军沈振新部在苏北涟水城外,与国军“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部激战以后,主动北撤山东。敌整编七十四师猖狂万分,配合八十三师等20万人,又向我山东临沂方向齐头并进。盘据在济南的敌军李部,也同时出动到达莱芜、新泰,企图南、北夹击我军。我野战军司令部决定留一部分主力在南线阻击,大部分转头北上,决心首先消灭北面的李部。历史上著名的莱芜战役展开了。
我军沈振新部的任务是拿下莱芜城北吐丝口镇,截断莱芜敌人的退路。由团长刘胜和团政委陈坚带领的一个团被留下作为总预备队,而团长刘胜和连长石东根因急于求战,被留下后情绪有些急躁。战局急剧变化,莱芜五万敌人在我军猛攻下,企图向吐丝口镇方向突围。吐丝口镇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我野战军司令部指示必须迅速解决吐丝口镇的战斗。沈军长当即命令团长刘胜和团政委陈坚率领部队投入战斗。刘胜事前已经了解了吐丝口镇敌人的情况,故用一支突击力量,越过前沿,插入敌人心脏,以最快的速度消灭了敌人的师部。吐丝口镇战斗结束,他们又立即掉转头来堵击莱芜溃逃敌人,抓了大批俘虏。巨大的胜利鼓舞着全军。然而有些人——如连长石东根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沈军长严厉地批评了他。
家乡沦陷,遭受敌人残酷迫害的苏北妇女阿菊,跋山涉水,来到山东找到丈夫杨军,再一次要求参军杀敌。并且带来故乡亲人的期望:要大军消灭国军七十四师,替乡亲们报仇。国军以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部为先锋,又向我山东蒙阴县进攻,妄图聚歼我华东野战军于沂蒙山区。为了分散和牵制敌人,沈振新军从沂蒙山西侧,插到敌后鲁南一带。敌七十四师进攻坦埠失利,在我军东、西、北三路大军强大压力下,狼狈向南溃退。沈振新军星夜飞兵抢占垛庄,切断敌人的退路,将七十四师紧紧包围在孟良崮山上。张灵甫陷入重围,惊慌失措,想以声东击西的诡计逃避被歼灭的命运:一边向我540高地发动佯攻,一边却妄图从385高地突围出去。我军识破敌人的阴谋,以强有力的攻势粉碎了敌人的突围企图。战斗中,团长刘胜不幸牺牲。在攻占孟良崮顶峰时,石东根连的战士搭了人梯攀上悬崖绝壁,直捣张灵甫指挥部石洞,张灵甫无路可退便与众将领自杀殉国,壮烈牺牲。红日当空,碧云明丽,我各路大军在孟良崮上胜利会师。红旗如林,欢声雷动。
这是了部优秀的军事历史片。它以涟水、吐丝口、孟良崮三次战斗为主线,描写了人民解放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消灭国民党王牌军74师的故事。

4. 电影红日观后感300字

在暑假中,我阅读了一本叫做《红日》的书。合上书,我的思绪却早已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硝烟滚滚的年代。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我们的中华民族展现了她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的精神。
在伟大的背后,是那些人民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建起了新的长城,换来了民族的崛起。在读这本书时,仿佛我也来到了战场上。只见远处解放军正与禽兽般的侵略者英勇地搏斗着。空气仿佛也被染成了血红色,诉说着日本鬼子的灭绝人性。
在故事中,蒋介石带领着自己的“王牌”74师,却被共产党消灭了。在激烈的战斗中,刘胜受伤了,但是他临死前还关心着前线的情况。最终,人民解放军在战役中,灵活地运用毛主席伟大的战略战术,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在那腥风血雨的战争岁月里,有多少诞生在中华大地的优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顽强不息的斗志以及他们宝贵的青春热血,高举起革命的火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出生入死,为新中国洒下了血汗。
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我们应该学习烈士们的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5. 《红日》主要内容

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在用艺术形式表现重大战役方面作了较好的探索。

《红日》以1947年发生在江苏的涟水,山东的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为主线,详略得当地描述了这三次战争。书中先写了涟水战役,由于国共双方力量悬殊,结果国民党占领了涟水,而解放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

后来解放军重整军队,改变了不利的局面,在接下来的莱芜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并在最后的孟良崮战役中全歼了国民党的74师。如此转败为胜的结局更加真实而独特地再现了解放军取得胜利的不易。

(5)电影红日为什么被批评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在解放战争时期,吴强担任苏中军区的政治部副部长和华东野战军六纵的宣传部长,他亲身经历了涟水、莱芜、孟良崮、淮海等多次战役。

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希望能“立马沂蒙第一峰”的常胜将军张灵甫(国民党将领)最终被解放军用门板抬下了山。当时,吴强正随军驻扎在当地的一个村子里,他目睹了这一幕之后,忽然就萌发了要写一部长篇小说来描写这几场战役的残酷和艰苦的念头。

作品主题

《红日》的基本主题即歌颂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即人民战争。人民的军队,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战的;人民也正是战争的主力,他们是人民军克敌制胜的基础,离开了人民的支持,人民军将一事无成。

《红日》无论写涟水战役的守卫战,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的包围战、攻坚战,还是写在这期间零星发生的各种中小型的战斗,无不写到了战争与人民的关系,突出了人民的力量。

6. 电影红日观后感边议边论

《红日》主要描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从全新和比较现代的角度来讲述那个“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遁”的解放军军事史上的转折之战。一场解放战争中豪迈而残酷的战场即令人感动,又让人心痛。因为,这是场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对决,这是英雄与英雄之间的撕杀。战争中共产党军队的胜利虽然最终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基础做出了贡献,但这场兄弟之间的撕杀仍然让人感觉痛心。一边是为劳苦大众打天下奋不顾身,一边是为蒋家王朝的“三民主义”浴血忠诚,宏大的战争场面,双方都是不怕死的中国人。从来不惧怕死亡的解放军战士,遇到了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而有别于它的张灵甫74师,双方的激战激烈而悲壮。如果抛开战争的正义不谈,双方都是英雄,双方没有失败者,张灵甫即便是为一个没落的王朝战死,那也是个值得尊敬的军人,效忠其信仰的“忠臣”。
红日电影观后感一
翻开历史,张灵甫同样南征北战,身先士卒,作战中一贯冲锋在前无视生死。对日寇的数次战斗中,屡出奇兵,从容淡定,有勇有谋带领将士冲锋陷阵,打出中国军人的骨气和威风,成为同样令日寇胆寒的铁血将领。如此奇人,如属解放军阵营,同样必是百战百胜的战神。可惜,一代名将面对昂扬斗志万民拥护的共产党,终于没有了驰骋疆场的豪情满怀,没有了阵前杀敌的淋漓酣畅,短暂的胜利后只有无可奈何一声叹息,举枪自毙。历史终究会还原真相,张灵甫虽然死在正义的解放军炮火下,但是,他仍是我国著名爱国将领,也是一代抗日名将。公正的说,我们应该深深怀念他。
让我们思考个问题,作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和解放军相比,既有装备和数量的优势又有美国的支持,且国民党军队指挥官的学历普遍高于解放军,为什么却遭到了如此迅速和彻底的失败?
先看看张灵甫失败的原因。我认为国民党将军张灵甫及其号称天下无敌七十四师的灭亡主要是四个原因:首先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站在人民的对立面,这是必然的原因;第二,其军事上的冒进,使之成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很重视的、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要歼灭的重要目标,这是导火线;第三,国民党内部腐败,军队里派系林立,各自保存实力,打自己的小算盘,无法做到统一的调度和指挥,这是关键原因;第四,张灵甫及七十四师平时仗蒋介石御林军“王牌中的王牌”骄横跋扈,得罪了其他的友军领导,致使其关键时期被人落井下石,这是重要原因。因为以上四点主要原因和种种其他因素导致了张灵甫这位国民党军中颇有能力的干将和王牌军七十四师的全军覆没。
再说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队遭到迅速和彻底的失败,以上因素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再者老蒋的部队没有政工干部,这一点他需要向毛泽东学习,打仗是打仗,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得抓上去。国民党官兵的“效忠党国”只是口号,他们内心没有驱动力。临上战场了,或许以大洋,或许以高官,这些对于可能生命不保的人意义可谓不大。我认为国民党部队灭亡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因其不得人心。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果选择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最终只会被人民所淹没。国军的抗日英雄不乏其人,铁军、王牌军也不少,装备、数量更是占优,可就是没打过小米加步枪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呢?主客观原因想找能找出一大堆来,但关键还是民心向背的问题。别说是机械化部队,全套的美式装备,就是美国人亲自来也不行,看看朝鲜战争就知道了。剧中表现的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国民党人的官僚作风,对现在也有积极意义。
《红日》这部电视剧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成功的道路是充满艰辛的,对不甘平庸的人来说那是一场长久的斗争,只有选择坚强,才不会消沉,才会以积极的心态挑战苦难、挑战未来;只有选择坚强,知难而进,努力超越自我,才可能建立超人的业绩,才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红日电影观后感二
此次泰山之旅,长途跋涉。我坐在旅行车上,无暇观望路旁的风景,忙于观看电视连续剧《红日》。这是一部取材于著名的孟良崮战役的战争影片。在《亮剑》中扮演李云龙的著名演员李幼斌,在剧中扮演国民党现代化部队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整个剧情复杂多变,高潮迭起。在此次战争中,武装设备精良的七十四师为何一败涂地,关键在于失去民心,军队内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缺乏团结,更重要地失去老百姓这块基石。共产党的部队虽然武装设备远远比不上强大的七十四师,人数上又少,为何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关键在于得民心,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共产党的部队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军队纪律严明,团结和谐,礼贤下士,得道多助,军民齐心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观看此剧,感触颇深。
一、民心是基石。革命战争是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胜利,当今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人民群众辛勤地劳动。一个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得益于广大职工的集体智慧;一个学校要发展,更重要的是依靠广大教师的爱岗敬业。民心可贵,值得珍惜,更值得保护。
二、团结是保障。革命战争中共产党的部队官兵齐心,军民同心,大家团结起来,有何困难不可战胜呢!5、12四川汶川地震,举国震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战胜了自然灾难。我们用信心凝聚力量,用理想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
三、敬业是动力。革命战争中有那么多革命志士,背井离乡,奔赴前线,有那么多革命志士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多么可歌可泣!他们对国家和人民敬业!今天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之一“爱岗敬业”,是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这也是作为教师的一种动力。这种敬业精神必将推动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行动是关键。从涟水之战失败,华野军能及时总结经验,采取正确战略政策,服从大局为重,沈振新的部队与国民党部队不断周旋,最后一举歼灭国民党的黄牌军,彻底粉碎蒋介石的梦想。行动要听指挥,不能有个人英雄主义,骄傲狂妄只能导致失败。

7. 《红日》较多地受到《红楼梦》影响对吗

红楼梦对我们的影响如下:影响戏曲界据不完全统计,在清代以《红楼梦》为题材的传奇、杂剧有近20多种。到了近代,花部戏勃兴,在京剧和各个地方剧种、曲种中出现了数以百计的红楼梦戏。其中梅兰芳的《黛玉葬花》、荀慧生的《红楼二尤》等,成为戏曲节目中的精品。影响影视界科技发达的时代,电影、电视剧把《红楼梦》普及到千家万户,风靡了整个华人世界。自1924年以来,改编自小说《红楼梦》的各类影视作品超过了25部。每一部作品,都演绎着当时影视人对这部名著内涵的独特理解。而每一次新的拍摄,也都是对前一部作品艺术高度的无形挑战。影响文学界晚清,出现了模仿《红楼梦》笔法去写优伶妓女的悲欢离合、缠绵悱恻的狭邪小说,如《青楼梦》、《花月痕》以及鸳鸯蝴蝶派小说。民国,鲁迅继承和发扬了《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刻地写出平凡人物的悲剧;郁达夫、庐隐等人把《红楼梦》作为自传体小说,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中带有浓厚的自叙传的色彩;妇女和爱情婚姻问题仍然是作家创作的热点,作家仍从《红楼梦》中得到启迪。巴金的《家》、老舍的《四世同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以及张爱玲的小说,全是向《红楼梦》致敬之作。他们都以家庭、家族为结构来展现时代风云的变幻、人物命运的动荡。建国后,欧阳山的《三家巷》承袭的依然是《红楼梦》的家族叙事结构,而孙犁笔下的女性形象不难找出大观园的影子。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里边的人物描写、叙事风格也继承了《红楼梦》的精髓。陈忠实的《白鹿原》拓展了家族叙事的境地。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是公开表白受到《红楼梦》影响的。影响全世界1、日本《红楼梦》最早流传到海外是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当时由浙江到达日本的一艘船上载有67种中国图书,其中就有“《红楼梦》9部18套”。曲亭马琴的代表作《南总理见八犬传》中,八犬士每人出生时身上都有一颗灵珠的构思,很可能是从《红楼梦》中宝玉口含美玉降生得到的启示。1892年,森槐南翻译了《红楼梦》第一回楔子,发表在《城南评论》第2号上。以此为肇始,各种形式的日译本层出不穷,这也使得更广泛的日本民众能够走近这部来自中国的名著。直到20世纪30年代,许多日本人到中国留学时,都还在用《红楼梦》学习标准的北京话。两个多世纪里,“日本红学”的学术文章和译作从数量上看一直都在国外红学中占有领先地位。2、朝鲜半岛1800年前后,就有了中、朝文对照的全译抄本《红楼梦》,成为朝廷文官受命为王妃或宫女提供的消遣读物。由于深受《红楼梦》的影响,朝鲜半岛的文人们还创作了风格类似的作品,如《玉楼梦》《九云记》等。3、法国1981年11月,《红楼梦》法文版由伽里玛出版社列入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丛书中出版,社会上顿时掀起一股“红楼热”。尽管这套3400页、分上下两卷的法文《红楼梦》定价十分昂贵,但已经再版4次。三位翻译家并肩战斗的故事,还被成都出生的旅法华人女作家郑碧贤写成一本书:《红楼梦在法兰西的命运》。4、英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中文教授王际真英文节译本译文流畅、准确,导言部分被誉为英文翻译本之冠,受到西方读者的好评,影响较大。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霍克思的新译本最大特色是灵活,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比如将“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译为“没有面粉做不了面包”等,深受英语读者的欢迎,算是在西方世界影响较大的《红楼梦》英译本。有专家把它与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相提并论,认为都是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5、西班牙博尔赫斯选译了《红楼梦》的部分章节,1940年出版。在博尔赫斯眼里,《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风月宝鉴、现实与梦境的交替模糊,与博尔赫斯在文学创作中所钟情的迷宫、镜子和幻境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契合。因此,尽管博尔赫斯以对长篇小说挑剔而著称,却从来不吝于向《红楼梦》献上他的溢美之词。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赵振江在秘鲁专家米尔克·拉乌埃尔从英译本转译的西语《红楼梦》基础上,翻译出一个更好的西语《红楼梦》三卷本,于1988、1989和2005年分别出版面世,引起了巨大轰动,备受好评。《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后40回作者尚有争议,但是对于矮化甚至腰斩后40回的极端倾向也应保持警惕。《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红楼梦》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作者简介:曹雪芹(约1715-约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约生于1724年)。

8. 电影《红日》,真实的孟良崮,真实的张灵甫,真实的兵

有网友曾说过,看电影《红日》怎么这么像《南征北战》呢。

没错,这两部电影取材的 历史 时间段和事件大体相同,因此在很多剧情上有相似的地方。

只是,这两部电影还是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红日》对 历史 事件和 历史 人物是偏于写实的,片中很多地名和人民以及战斗过程都是 历史 上真实存在的,而且改编幅度并不算大。

因此,《红日》算是老电影里对解放战争描写比较细致和真实的一部电影,观赏价值和 历史 参考价值极高,只是有些写实也曾给这部电影带来麻烦。

本文将从《红日》创作背景、拍摄过程、角色和演员等各方面回顾一下这部电影。

一、经典小说由六纵指挥员创作

电影《红日》改编自同名小说,而小说的创作者则是孟良崮战役的亲历者,华野六纵宣教部部长吴强。

华野六纵,和整编七十四师就是一对宿敌。早在苏北涟水之战时双方就打得不可开交,二战涟水,当时还叫六师的六纵损失惨重还丢了涟水城,指挥员王必成差点被撤职,但同时他们也把七十四师打得伤了元气,为孟良崮覆灭埋下了伏笔。

从涟水撤退到莱芜战役,再到孟良崮决战,六纵最终报了仇。在战役结束后,六纵宣教部部长吴强看到躺在门板上的张灵甫遗体,他大为感慨,从此立下了将涟水到孟良崮这个过程写成一部小说的决心。

1957年,在经过艰苦写作后,《红日》出版,这部小说得到了涟水、莱芜和孟良崮战役亲历者粟裕、王必成和江渭清等指挥员的帮助,再加上吴强对参战部队的了解,以及对国民党被俘官兵的采访,因此其 历史 价值和文学价值都极高。

2019年,《红日》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小说典藏。

二、《红日》拍摄并不顺利

《红日》的电影剧本从1960年2月开始筹备,但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多重挫折,有关部门对剧本情节、人物等细节意见不一,导致剧组创作几易其稿,最终在一年多以后,第五稿才正式通过。

上海电影制片厂马上组织演员们去体验生活,我军演员和当年《南征北战》剧组一样去了崇明岛驻军那里,而饰演张灵甫和参谋长的演员舒适和程之则去了一个特殊的地方,南京军事学院。因为当年七十四师的参谋长魏振钺彼时正在那里当军事教员,他向两位主演全面介绍了七十四师覆灭的经过以及张灵甫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

剧组到山东外景地拍摄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大家都吃不饱吃不好,导致很多人肠胃闹病,饰演团长刘胜的里坡发挥农业特长,弄来了萝卜种和茄子秧在剧组驻地旁边种,虽然没有油水,起码部分解决了剧组人员吃不饱的问题。

饰演七十四师旅长的于飞,在片中的吃相很粗犷,显得不像是一个高级将领,这里面除了人物塑造的需要之外,弄不好也和剧组吃不饱有关吧。

《红日》在集中拍摄时赶上夏天,但片中有不少冬天的戏,演员们只能穿着棉袄演戏,尤其是室内戏更为艰苦,饰演我军参谋长的中叔皇甚至中暑晕倒。

该片在拍摄完成后,虽然在陈毅元帅的过问下顺利上映,但之前在过审时也曾遇到过一些困难,主要集中在一些人物上,尤其是关于“美化”张灵甫和“丑化”我军战士方面。

三、《红日》的演员和人物

《红日》和《南征北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该片的部队层级划分很清晰,从军长、师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到战士,其中只有师一级和营一级的人物刻画较少,其他各层级都有代表性角色,其中着墨最重的主要是三个角色。

军长沈振新,饰演者张伐。

沈振新这个角色的原型明显是时任六纵司令员王必成,但王必成的外号是王老虎,和沈振新的气质有些出入,张伐饰演的沈振新明显比较儒雅和睿智。

其实,笔者认为,沈振新的原型是王必成,但不一定就必须完全照搬王必成的气质,在片中并没有我军更高领导露面(只有声音),因此在沈振新身上也可能融入了更高级指挥员如粟裕的某些气质特征。

张伐是一位著名英俊小生,饰演军人似乎不是强项,单就沈振新这个人物来说,他塑造地相当不错,喜怒不形于色,仅用眉毛和眼神就可完美演绎情绪变化。因此你不能说张伐演王必成不像,应该说他演沈振新很好。

团长刘胜,饰演者里坡

刘胜的原型应该是六纵战将刘盛起,他带领部队在抢占垛庄和攻占孟良崮主峰战斗中表现出色,不过他并没有像片中刘胜一样不幸牺牲。

里坡饰演的刘胜,在打仗时很有冲劲,符合那个时代中层指挥员的形象,只是年纪稍显大了一些。

连长石东根,饰演者杨在葆

这个角色有人说有原型,也有人没有原型,笔者认为这个人物应该是没有具体原型的,因为石东根的形象符合很多基层指挥员的样子。

石东根在片中是一个有些鲁莽又很可爱的连长,打仗时嗷嗷叫,获胜时得意忘形,他酒后挑着敌人帽子骑马飞奔的镜头是这部电影的经典场面。

但也就是这个场面,在后来引起了诸多责难,有很多人认为石东根这个样子是在丑化解放军战士。

但是,《红日》的作者吴强不这么认为,很多真正打过仗的军人也不这么认为,据杨在葆回忆,当时很多部队的人看了电影都打听,这小子是哪部队的,演得也太像一个兵了。

当年出演该片时,杨在葆还是一个在校学生,他天生形象就比较粗犷,虽是大学生却把一个有点儿痞气的石东根演得很传神,直到几十年后,即使杨在葆演了那么多角色,走在大街上依然会有人拉住他:你是《红日》里的连长吧。

有意思的是,几十年后电视剧《红日》开拍,饰演石东根的演员耿乐和杨在葆年轻时几乎一个模样,真是神奇的选角。

在国民党方面,《红日》塑造的角色并不多,戏份主要集中在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和参谋长魏振钺身上,其中张灵甫是重中之重。

张灵甫这个人物传说很多,比较脸谱化的形象就是骄横,《南征北战》里的项堃主要表现的就是这个方面。

熟悉 历史 的读者知道,实际上张灵甫的形象是多面的,比如他是 历史 系出身,又会写一手好书法,因此别看很会打仗,实际上他还有儒将的一面。

此外, 历史 上的张灵甫并不是头脑发热导致被围歼在孟良崮的,实际上他是国民党前线将领里对战场感知比较敏锐也比较正确的一位,这一点像他的老上级王耀武,二打涟水时他的巧妙战术就让六纵损失惨重。真正将张灵甫送上绝路的是他的偶像和汤恩伯。

因此,《红日》剧组塑造张灵甫时力求真实,选择的演员也是大帅哥舒适。

看看这张舒适年轻时的照片,颜值绝不比张灵甫低,而且两人长相还有很多相似之处。

片中的张灵甫,表现出了骄横,也表现出了睿智,更有在大敌当前危急时刻镇定自若的表现,除了试图假投降一幕显得有些狼狈之外,他从头至尾在形象上都是一个出色的高级将领。

甚至于剧组在最后击毙张灵甫的画面处理上都非常有分寸,用了一只手和一把枪就拍完了,显然更艺术的同时也保留了张灵甫的形象。

以笔者对 历史 的了解,《红日》 里的张灵甫不论是颜值、气质还是表现,可以算是各种影视剧中最贴近真实人物的一个了。

只是,剧组这样的设计也引来了责难,那就是涉嫌美化张灵甫,但饰演张灵甫的演员舒适认为,把敌人塑造聪明一些更能彰显我们胜利的伟大。

参谋长,饰演者程之

这个参谋长的原型就是七十四师参谋长魏振钺,他为剧组提供了很多资料,再加上他当时正担任南京军事学院教官,因此这个参谋长的形象和张灵甫一样有睿智的一面,也有勇敢的一面。

程之是当时上海电影制片厂“四个坏蛋”之一,他演技精湛同时嗓音也很有特点,只是大家对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宝贝袈裟”。

多说一位,主要演员之外,笔者印象比较深的还有饰演阿菊的张桂兰,没有别的原因,主要是她的形象太突出了,算是那个时代的女神吧。

四、《红日》对细节的真实塑造

电影《红日》的取景地就在山东,因此一山一水一村一落基本上可以情景再现。

《红日》对细节的塑造也非常出色,笔者举几个例子:

连长石东根的手表,电影一开始的涟水战役,石东根看时间用的是大个的闹钟,平时由通讯员背着。

莱芜战役时,石东根缴获了一只手表直接戴在了自己手腕上,他后来意识到这是错误的,又让通讯员将手表上交归公。

等到孟良崮战役时,团长刘胜将手表发给石东根使用。

一块手表,连接三个战役,中间还涉及到部队三大纪律,可谓是一个经典的道具。

几门大炮,开头涟水战役,这几门大炮的使用者是七十四师,用来炮轰涟水城。

到影片结尾,同款的几门大炮再次出现,使用者是解放军,用来炮轰孟良崮主峰,虽然影片没有直接用台词交代,但足以说明问题。

《红日》里还有一个细节非常棒,那就是关于“解放战士”的,莱芜战役时解放军俘虏了马步生,他加入了解放军。但在孟良崮战役开始前,这个老兵油子对七十四师心怀畏惧,遭到了战士的反驳。

到孟良崮战役关键时刻时,这位解放战士在战友感召和鼓励下冲上了主峰,立了战功。

这个关于解放战士的人物塑造,是其他影视剧里少见的,尤其是老兵油子的形象更是罕见,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再现。

最后说一个让人“感动”的细节,《红日》里机枪手在冲锋时,身后居然还跟着一位扛弹药箱的副射手,看了那么多军事影视剧,这真是又普通又罕见的场面。

综上,《红日》这部电影,虽然在描写孟良崮战役的激烈程度上仍有不足,但其对细节人物的刻画非常真实且非常成功,因此其艺术价值和 历史 价值都相当高,属于老电影里的精品之作。

9. 电影红日剧情介绍

电影《红日》剧情主要介绍1946年冬,苏北三战三捷后,我华东野战军战略撤退到山东境内。敌74师以为我军溃败,敌师长张灵甫更加猖狂,配合蒋军20万人向临沂推进,妄图与济南之敌对我造成南北夹击,向我山东沂蒙山区进犯,企图与我主力决战。七十四师进攻坦埠失利,在解放军东、西、北三路大军强大压力下,狼狈向南溃退。沈振新的部队星夜飞兵抢占垛庄,切断敌人的退路,将七十四师紧紧包围在孟良崮山上。张灵甫陷入重围,惊慌失措,想以声东击西的诡计逃避被歼灭的命运,一边向540高地发动佯攻,一边却妄图从385高地突围出去。解放军识破敌人的阴谋,以强有力的攻势粉碎了敌人的突围企图。战斗中连长石东根因鲁莽上了敌人假投降的当。在孟良崮战役中,团长刘胜在战斗中牺牲,石东根连搭人梯攀上悬崖,直捣敌师部全歼七十四师,击毙了张灵甫。
电影《红日》的背景是孟良崮大捷,孟良崮战役是一场山地运动歼灭战,该战役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击毙悍将张灵甫,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

10. 红日 沈振新

《红日》中的沈振新由我解放战争中的真实原型人物王必成改编而来,是个军令如山个性鲜明的铁面将军。

阅读全文

与电影红日为什么被批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米手机迅雷下载的电影在什么文件怎么打开 浏览:529
怎么才能免费看要vip的电影 浏览:459
卖电影票的怎么赚钱吗 浏览:192
诛仙的那些电影电视剧好看 浏览:98
中国电影保护月会采取哪些措施 浏览:837
任贤齐好看的电影 浏览:465
airdisk如何看电影 浏览:569
2T电影多少GB 浏览:475
如何将电影传到储存卡上 浏览:917
反击电影赵文卓多少票房 浏览:872
李晨最近演过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80
电影作品的作者包括哪些 浏览:35
电视剧和电影哪个好看 浏览:39
电视上怎么看手机上电影网 浏览:102
我的特种兵班主任电影免费 浏览:729
免费观看九命怪猫电影未删减 浏览:988
郭富城周润发一起演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13
越光宝盒电影是什么时候拍的 浏览:258
李连杰什么时候不拍电影 浏览:196
广州金沙洲有哪些电影院 浏览: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