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般电影都是多大的,从小说到大,蓝光最大我知道的,求详细的,满意加分50
这个说起来就复杂了。电影大小不但和格式有关,也和分辨率和码率有关。比如一部蓝光片,有的压制组会制作20G的mkv,有的压制组只会制作1G的mkv。所以只能说个大概情况。
DVD时代,网上流行的视频格式是rmvb和avi。DVDRIP的分辨率一般为480p或者更小,一部90分钟的电影,rmvb码率通常是600k上下,容量500M左右。avi的话,经常是1CD或者2CD的大小,也就是700M或者1.4G。
进入蓝光时代,AVI已经被MKV取代了。以前AVI多用Dvix或者Xvid编码,现在MKV主流是H264编码。Real编码在清晰度上有硬伤,所有少有压制组会制作高清rmvb,我知道的也就是圣城制作720P的rmvb,一部电影大概2G左右。然后就是重编码的高清,分辨率通常是720P和1080P两种,网上能找到的CHD,思路,Wiki,HDC版本,在码率上还是比较一致的。720P一般是5000k上下的码率,根据片子不同决定,一部720P的片子,一般是4G~6.5G,现在有越做越大的趋势,1080P视频部分码率翻倍,容量也是翻一倍左右。但是,也有其他制作组,比如人人,TLF,圣城,码率一般不用这么高,所以他们的720Pmkv,容量大概是2.5G上下。VC上的动画片制作组,那码率就更不好说了,有的1080p也就3000k左右。然后是重封装,就是蓝光原盘直接提取影片部分,一般是TS格式,容量就比原盘小一点点,画质和原盘一模一样。最后就是蓝光原盘了,容量从20G~50G不等,3D那就更大了。。。
② 蓝光电影和4k电影 有什么区别
1、分辨率不同
4K数字电影是指分辨率为4096×2160的数字电影,又被称之为2160P。
蓝光电影的分辨率可达1080p(1920x1080)。
2、效果不同
使用4K数字投影机将图像投射在大荧幕上时,典型的“阴影”现象就会消失,而且绝对再也看不到单个的像素点了。
蓝光电影可能会看到单个的像素点。
(2)岛国电影一般都是什么画质扩展阅读: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数字电影是2K的,分辨率为2048×1080。还有的4K电影是由35mm胶片拍摄的,再转成4K的数字格式。
4K电影需要的配置:1080p的高清电影已经普及,2014年之前一般的电脑配置都能够顺利播放。新的超高清电影已经出现,分辨率是4096x2160 也就是4kx2k,用论坛朋友提供的台北101测试片在不同电脑上试验,结果是:
1、e6700+3850显卡,卡顿严重,无法观看。
2、i3 3220+7750显卡,有卡顿,不能连续看。
3、i5 2500k(前端总线103,小超) 核心显卡,能够顺利播放,只是cpu在90%左右,有时候到99%。
结论:想比较好的看4kx2k电影,至少是2014年intel高频率4核的配置。另外,使用同样分辨率显示器的话,需要用dp接口输出视频。
③ 电影中经常看到的bd720p,bd1080p,hd,什么什么之类的是什么意思,最清的是哪种,一般电
在很多电影下载网站的影片标题中我们都能看到,比如《刺杀希特勒BD版》、《游龙戏凤TS版》等,这些英文缩写都是什么意思呢?都代表什么画质?下面就给大家整理一下,各个版本的具体含义: 1、CAM(枪版) CAM通常是用数码摄像机从电影院盗录。有时会使用小三角架,但大多数时候不可能使用,所以摄像机会抖动。因此我们看到画面通常偏暗人物常常会失真,下方的 字幕时常会出现倾斜。 由于声音是从摄像机自带的话筒录制,所以经常会录到观众的笑声等声音。因为这些因素,图象和声音质量通常都很差。 2、TS(准枪版) TS是TELESYNC的缩写。TS与CAM版的标准是相同的。但它使用的是外置音源(一般是影院座椅上为听力不好的人设的耳机孔)这个音源不能保证是好的音源,因为受到很多背景噪音的干扰。TS是在空的影院或是用专业摄像机在投影室录制,所以图象质量可能比CAM好。但画面的起伏很大。论坛上常出现的有一般TS版和经过修复清晰TS版 3、TC(胶片版) TC是TELECINE的缩写。TC使用电视电影机从胶片直接数字拷贝。画面质量还不错,但亮度不足,有些昏暗。很多时候制作TC使用的音源来自TS,因此音质很差,但画面质量远好过TS。如果不是太讲究的话TC版还是不错的选择。 4、DVDSCR(预售版) SCR是SCREENER的缩写。DVDSCR预览版的或者是测试版的DVD,非正式出版的版本。从预览版 DVD 中获取,通过mpeg-4技术进行高质量压缩的视频格式。能比DVDRip早发布,但画质稍差。(经常有一些不在黑边里在屏幕下方滚动的消息,包含版权和反盗版电话号码 ,会影响观看。)如果没有严格的划分它的画质应与TC版差不多。 5、R5(俄罗斯5区版) 俄罗斯5区版的DVD,因为配音为俄语,所以需要去寻找英语音轨,R5版本就是一种合成版本(俄5区DVD视频+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的英语音轨),R5版本的画质一般都不错,音频部分由于音轨的来源不同,效果有好有差。 6、HD RIP(高清版) HDRip 是HDTVRip(高清电视资源压缩)的缩写,是用DivX/XviD/x264等MPEG4压缩技术对HDTV的视频图像进行高质量压缩,然后将视频、音频部分封装成一个.avi或.mkv文件,最后再加上外挂的字幕文件而形成的视频格式。画面清晰度更高。 7、BD(蓝光版) BD是Blue Disk的简称,翻译成中文是“蓝光影碟”的意思。就是从蓝光影碟转录的视频和音频,画面清晰度很高。 8、DVD,HDVD,DVD5,DVD9 DVD的英文全名是Digital Video Disk,即数字视频光盘或数字影盘,它利用MPEG2的压缩技术来储存影像。 9、HDVD(压缩碟或者经济版DVD) HDVD俗称压缩碟或者经济版DVD,介质通常为DVD-5(容量4.7G)也有DVD-9的(容量8.5G),采用MPEG-1或MPEG-2编码,由于码流较低,所以每张盘可容纳长达7个小时的视频节目,画质水平略高于或等同于VCD。用于看连续剧最省钱。 10、VHSRip VHSRip是从零售版VHS录象带转制,主要是滑冰/体育内容的发布。 11、TVRip 从电视(最好是从数码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捕捉)转制的电视剧,或接收由卫星提前几天向电视网传送的预播节目(不包含加密但有时有雪花)。有些节目,比如WWF RAW IS WAR包含多余的部分;"DARK MATCHES"和CAMERA/COMMENTARY测试被包含在TVRip里。PDTV是从PCI数码电视卡捕捉,通常效果最好;破解组织倾向于使用SVCD来发布。VCD/SVCD/DivX/XviD rips也都被用于发布TVRip。 12、WORKPRINT (WP) WORKPRITN (WP)是从未完成的电影拷贝转制而成,可能会缺失镜头和音乐。质量可能从最好到很差。有些WP可能和最终版本相差很远。(MEN IN BLACK的WP丢失了所有的外星人,代之以演员);另一些则包括多余的镜头(Jay and Silent Bob). WPs可以作为有了好质量的最终版本后的附加收藏。 13、DivX Re-Enc DivXRe-Enc是从原始VCD发布用DivX编码成的小一些的文件。通常可在文件共享网络找到。它们通常以 Film.Name.Group(1of2)等形式命名。常见的发布组织有SMR和TND。这些版本通常不值得下载,除非你不清楚某部电影,只想要 200MB的版本。一般应避免。 14、Watermarks 很多从Asian Silvers/PDVD (参看下面)来的电影带有制作人的标记。通常是一个字母,名字缩写或图标,位于屏幕一角。最有名的是"Z","A"和"Globe"。 15、Asian Silvers / PDVD Asian Silvers / PDVD是亚洲盗版商发行影片的,通常被一些发布组织购买来当做他们自己的发布。Silvers很便宜,在很多国家都很容易找到。发布Silvers很容易,所以现在有很多发布,主要是由一些小的组织发布;这些组织通常发布几个RELEASE后就不见了。PDVD和Silver一样,不过是压在DVD上。 PDVD通常有外挂字幕,质量也比Silver好。PDVD象普通的DVD一样转制,但通常用VCD的格式发布Scene Tags发布文件的标志。 16、PROPER 根据发布规则,最先发布Telesync (TS)的组织赢得(TS发布的)比赛。但是,如果这个发布版本质量很差,同时另一组织有另一TS版本(或质量更好的同一片源),那么标记PROPER被加到目录上以避免重复。PROPER是一个最主观的标记,很多人会争论是否PROPER比原始发布版本好。很多发布组织只不过因为输掉了发布比赛而发布 PROPER。发布PROPER的原因因该总是包含在NFO文件里。 17、SUBBED 对于VCD发布而言,SUBBED通常表示字幕被压进了电影。它们通常是马来语/中文/泰文等,有时有两种语言。它们可能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屏幕。SVCD支持外挂字幕,所以DVDRip用外挂字幕发布。这些信息可以在NFO文件中找到。 18、UNSUBBED 当一部电影曾经发布过有字幕的SUBBED版本,没字幕的UNSUBBED版本也可能发布。 19、LIMITED LIMITED电影指该电影只在有限的电影院放映,通常少于250家。通常较小的电影(比如艺术电影)的发行是LIMETED。 20、INTERNAL INTERNAL发布有几个原因。经典的DVD组织有很多.INTERNAL.发布版本,这样不会引起混淆。同时,低质量的发布会加以 INTERNAL标记,这样不会降低发布组织的声誉,或由于已经发布的数量。INTERNAL发布可以正常的在组织的会员网站上获取,但没有其他网站管理员的要求它们不可以被交换到其他网站。一些TERNAL发布仍然流到IRC/NEWSGROUP,这通常取决于电影及其流行度。今年早些时候,人们把 CENTROPY做为INTERNAL。这表示发布组织只向其会员和网站管理员发布。这和其通常意思不同。 21、STV STV表示电影从未在电影院放映过就被发布,因此很多望网站不允许STV。 22\ASPECT RATIO TAGS *ws*表示宽银幕,*FS*表示全屏幕。 23、RECODE RECODE是以前已经发布过的版本,通常用TMPGenc编码过滤以去除字幕,纠正颜色等。虽然它们看起来好一些,但通常不认为这是好的行为因为发布组织应该去找他们自己的片源。 24、REPACK 如果发布组织发布了一个坏的版本,他们会发布REPACK来解决这些问题。 25、NUKED 一个发布可能因为多种原因被NUKE掉。有些网站会因为违犯他们的规则而NUKE发布(比如不允许发布TS版本)。但如果发布的版本有很大的问题 (如20分钟没有声音,CD2是错误的电影或游戏),那么所有的网站都会NUKE这个发布。在这些网站上交换NUKED版本的人会失掉他们的信誉。但 NUKED发布仍然可以通过P2P/USENET传播,所以应该总是首先找到其被NUKE的原因以防万一。如果发布组织发觉他们的发布有问题,他们可以要求NUKE。 1080P 通常1080P的画面分辨率为1920×1080,即一般所说的高清晰度电视。 有效显示格式为:1920×1080,像素数达到207.36万。其数字1080则表示垂直方向有1080条扫描线,字母P意为逐行扫描(Progressive Scan)。帧速率通常为30帧/秒(FPS),可标示在p后面,如1080p30。常见的帧率有24、25、30。并非HDMI就一定有1080p的输出,视频源一定要能支持1920×1080才能算是真正的1080p输出。 所谓1080P,就是能够显示1920*1080的节目,但是电视机本身并不具有1920*1080的物理分辨率,只是把1920*1080的图像经过处理降低到电视实际的物理分辨率后,显示出来。32英寸的液晶电视物理分辨率为1366*768,但是说明书上可能标明的是1080P,就是把1920*1080的图像处理成1366*768的显示出来。这个1080P是最高分辨率或显示分辨率,只代表这个电视机可以接收1920*1080的信号,但是显示的时候就不是1920*1080了。 至于1080P这种格式,现在有大多数人经常使用另一个名词“Full HD”(中文可译为“全高清”)来称呼它,但是1080P不是FULL HD ,什么是FULL HD ?FULL HD 就是能够完全显示1920*1080像素或者说物理分辨率达到1920*1080的平板电视机。如果收看HDTV节目,要想达到最佳效果,需要使用FULL HD电视。需要注意的是,FULL HD和先前很多厂家宣传的1080P并不是同样的概念。 1080P带来的高画质给消费者带来的是真正的家庭影院的视听享受,由于它向下全面兼容其它高清格式,通用性非常强,保证了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产品不会过时,具有很好的超前性。随着1080P片源的不断涌现,1080P产品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 720P 720P是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制定的高等级高清数字电视的格式标准,有效显示格式为:1280×720.SMPTE(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协会)将数字高清信号数字电视扫描线的不同分为1080P、1080I、720P(i是interlace,隔行的意思,p是Progressive,逐行的意思)。720P是一种在逐行扫描下达到1280×720的分辨率的显示格式。是数字电影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 数字电视的发展从1080i到720p再到1080p 1080i和720p同是国际认可的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标准。原NTSC国 家采用的是1080i/60Hz格式,与NTSC模拟电视场频相同。而欧洲以及中国等一些原PAL制国家则采用了1080i/50Hz模式,场频与PAL模拟电视相同。至于720p,则由于IT厂商更深的渗透到了电视行业而成为了一个可选的标准,目前开始在以光盘为载体的HDTV播放机领域拓展地盘。 以日本数字电视标准为例,按照显示格式的不同,共分为以下5种规格: D1为480i格式,和NTSC模拟电视清晰度相同,525条垂直扫描线,483条可见垂直扫描线,4:3 或16:9,隔行/60Hz,行频为15.25KHz。 D2为480P格式,和逐行扫描DVD规格相同,525条垂直扫描线,48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4:3 或 16:9,分辨率为640×480,逐行/60Hz,行频为31.5KHz。 D3为1080i格式,是标准数字电视显示模式,1125条垂直扫描线,108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16:9,分辨率为1920×1080,隔行/60Hz,行频为33.75KHz。 D4为 720p格式,是标准数字电视显示模式,750条垂直扫描线,72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16:9,分辨率为1280×720,逐行/60Hz,行频为45KHz。 D5为1080p格式,是标准数字电视显示模式,1125条垂直扫描线,108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16:9,分辨率为1920×1080逐行扫描,专业格式。 此外还有576i,是标准的PAL电视显示模式,625条垂直扫描线,576条可见垂直扫描线,4:3或16:9,隔行/50Hz,记为576i或625i。 其中以D3的1080i作为高清晰度电视的基本格式,但是也兼容720p格式的播放。而D5规格的1080p则作为高级的专业模式,普遍应用于电视台、电影制作。 电视台发送的1080i和720p电视信号都是由1080p信号源转换播出的。 可以看出,1080p是一个事实上存在的标准,但是1080p目前并不是民用领域使用的标准。1080p不是只有一种60Hz场频,其实真正应用得最多的是24Hz、25Hz、30Hz三种场频规格。我们知道电影是以每秒24幅的方式播放胶片的。以1080p/24Hz方式拍摄的数字图像可以无损失的传送到DLP/D-ILA等数字电影投影机上,以电影格式播放。1080p/24Hz是为电影准备的一种格式。 如果采用1080p/25Hz格式拍摄高清晰度内容,则可以方便地将每一帧完整的1080p图像拆成两帧隔行扫描的1080i图像。这样1080p/25Hz格式就变成了1080i/50Hz的图像,方便应用于欧洲和中国这些原PAL制国家的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同理,1080p/30Hz上也可以在拍摄完毕后方便地转换为1080i/60Hz的图像,方便应用于美国ATS和日本ISDB等原NTSC制模拟电视国家。 官方发布电影的各种光盘。 VCD,VCD的视频影片由于只能采用MPEG1等老式视频编码,分辨率只能达到300*100多,清晰度很差,几乎遭到淘汰。 DVD,采用MPEG2编码,体积较大,一部120分钟的影片需要4-5G。经过Xvid或者DivX重编码后,一部120分钟的影片只有700-1400M,清晰度跟采用MPEG2的一样。DVD属于标准清晰度,标清。 HDDVD,新一代光盘存储,一张HDDVD盘能达到15-50G的容量,可以提供更大的分辨率,码率。由于在实力上输给蓝光,所以现在已经停止研发。属于高清。 BD,蓝光,BLU-RAY DISK,(简称BD)新一代光盘存储,普通蓝光盘可以达到20G以上的容量,设置达到惊人的100G,所以可以存储更清晰的影片。属于高清。
复制来的 简单来说HD最清楚
④ 一般看电影视频的画质等级是什么
所谓的超清就是国内奸商忽悠消费者而杜撰的。国际标准是标清480P(DVD就是这个分辨率),高清720P、1080P(蓝光DVD),再往上就是4K
⑤ 日本电影发行版是4k吗
是。日本在2022年11月21日,上有十部大片,都是4k的。日本国,简称日本,首都东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
⑥ 1280×720的电影算高清电影吗是现在上主流格式吗
算是准高清电影,格式是720P(1280X720)
高清电影一般采用MPEG-2,H.264,VC-1等视频编码,封装格式一般为.TS .AVI .MKV 等
因为目前国内网络带宽的不足,720P文件因为体积较小而方便下载,不过1080P更能体现高清的魅力
目前发布的高清电影一般都会有720P和1080P两个版本,目前还出现了a720(960*720和852*720),a1080(1440*1080和1280*1080)这两种格式,在保证体积在2200MB以下的情况下纵向分辨率达到了720P,1080P的水平。
就个人拖电驴经验而言,在同时有720P和1080P的情况下,两者的浏览量一般都很接近,但都不如标清480P的多(DVDRIP)。体积大小1080P大概是720P的一倍左右。
一般家庭看的话,720P也就足够了,24寸的好处是可以和1080P点对点显示,就是俗称的FULL HD,720P点对点的并不需要24寸的显示器。
另外鉴于国内的网速,拖1080P的电影是个体力活····我一般是买网上的高清刻录碟,一张就几块钱,拖下载的话电费都不少了··
⑦ 电影下载中BD和HD哪个高清一些 有什么区别
它们一个是定义,一个是物件。没直接联系。谈不上区别。720P以上的都可以称为HD,但是不一定是Full HD(全高清),Full HD是指物理分辨率高达1920×1080逐行扫描,即1080P。BD就是Full HD ,就是1080P的.所以说BD是清晰度最好的。
蓝光光碟(Blu-ray Disc,简称BD)是DVD之后的下一代光盘格式之一,用以存储高品质的影音以及高容量的数据存储。
HD是英文High Definition的简称,是指垂直分辨率大于等于720的图像或视频,也称为高清图像或高清视频,尺寸一般是1280×720和1920×1080。“高清”的全称为“高清晰度”。
(7)岛国电影一般都是什么画质扩展阅读
1、美国ATSC(先进电视系统委员会)定义了两种流行的高清尺寸:1280×720p/60和1920×1080i/60,其中乘号前面表示宽度(即水平分辨率),乘号后面表示高度(即垂直分辨率)。
2、欧洲倾向于1920×1090i/50。其中以720p为最高格式,行频支持为45kHz,而1080i/60Hz的行频支持只需33.75kHz,1080i/50Hz的行频要求更低,仅为28.125kHz。
3、经常看到的HDTV分辨率为1280×720和1920×1080,这对于如今的显示器而言的确是不小的考验,如果分辨率进一步提高,很难在现有的显示器上获得更加出色的画质,因为此时的瓶颈在与显示设备。
4、对于32寸以下的屏幕而言,1920×1080分辨率基本已经达到人眼对动态视频清晰度的分辨极限,更高的分辨率也只有在大屏幕显示器上才能显示出优势。
参考资料:网络-HD (高分辨率)
⑧ 关于高清电影的几个问题,高手进!我是菜鸟
第一问
高清电影是指分辨率达720P或1080P的电影。它们的体积都相当的大。如果1080p的分辨率又有较好的音频文件的话一个电影能有50G。现在我们一般看的都是DVD级别的标清画质电影。
第二问
家用的高清设备可分几种
第一种:就是BD DVD影碟机+次世代音效功放+AV音响+显示器。这种配置需要BD光盘,就和我们的家庭影院没什么两样,很不灵活。其中BD影碟机最便宜的也要2000元以上,次世代功放也价格不菲,好一些的AV音响也要好几千。但这套配置可以最大程度享受高清的美妙。
第二种:就是HTPC(就是放在小机箱里的个人电脑)+多媒体音响+显示器。HTPC的特点就是性能够强,运用又很灵活。可以当作BT下载机用,不用非要考碟片。一般地,有一颗主流的双核CPU就能对1080p的高清电影进行解码。你还可以用显卡进行硬解码从而把CPU解放出来,做更多的事。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搭配方法。比第一种便宜很多,又灵活,又有很好的效果。关于HTPC的配置我建议用:
主板:索泰IONITX-A-E (1500元)
这个主板搭配了最新的ATOM N330双核处理器,采用NVIDIA MCP79芯片组,搭载了NVIDIA Geforce 9400M集成显卡,板载7.1声道HD声卡,接口丰富,1个eSATA接口, 1个HDMI接口, 1个VGA接口, 1个DVI接口, 1个光纤输出接口, 1个同轴输出接口,1个RJ45网卡接口, USB接口, 音频接口。9400M的集成显卡有很强的硬件解码能力,可以把弥补并不怎么强的ATOM处理器。(原因上面说过了)。其功耗小的令人惊讶,满载也不会超过50W。即使你通宵下载BT也不用担心电费。他还搭配外置电源,提供802.11n WiFi无线解决方案。整体非常超值。
机箱:一般卖这种mini主板的地方都有超小机箱卖,给你预备300元
声卡:创新Sound Blaster X-Fi Surround 5.1 (650元)
此为外置声卡。
硬盘:西数1TB企业级硬盘,适合长时间的BT下载。(700元左右)
音响:漫步者S5.1标准版 (2880元)
BD光驱:先锋BDC-S03BXL (1000元)
用于播放BD碟片。
总计:7000元左右,不带显示器。比第一中便宜很多,功能又很强大。
第三种,使用带有TV-OUT的高端PMP或PSP游戏机+多媒体显示器+音响。这种由于TV-OUT连接线的限制。音频,视频的质量很差。
第四种:使用高清播放机+多媒体音响+显示器。这种和第一种的限制相似,只是限制变成了只能使用多媒体文件,不能使用碟片。
其中,第二种中的HTPC可以用笔记本电脑代替,但效果会打折扣。
第三问
前面说过,只要有主流的双核CPU和适当的接口笔记本就可以代替HTPC工作。你的CPU是T5850,我推测应该是华硕F81E585Se-SL,有HD 4570显卡,带有HDMI高清接口,只要接到数字电视上的HDMI接口就可以了。用PowerDVD软件可以很容易打开硬件解码。
这里再奉送一个小秘密,鉴于你的硬盘较小,你可以使用PowerDVD9 Ultra软件中的TrueTheater HD功能,将DVD的标清画质作特别处理,成为媲美720P的画质的电影。
⑨ 为什么日本人的电影多数画面以黄昏为背景
同感,虽然我看的日本电影很少,个人感觉他们很懂得珍惜,很细致的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无论是他们世界著名的动漫,还是电影,很多都有这种体现。他们不会满嘴的大仁大义,不会宣扬什么为了国家舍弃生命舍弃家人之类的所谓伟大。站好自己的位置,努力着,为自己身边的人创造快乐,保护自己所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
⑩ 日本电影的色调为什么都是青灰色的 是因为他们用一样的胶片吗还是技术以外的原因
如果要具体分析恐怕要写长篇巨著了,没有几十万字拿不下来。所以简单说一下,只表达观点,提到的具体论据自己去查,仅供参考,而且时间和篇幅问题只是从一个角度论证。这个角度就是地理决定了文明。你所提到的胶片问题恰恰有个看似悖论的表现,柯达是日本的(很多影视包括日本本国都用了柯达的胶片),但是柯达与其它胶片公司同比,它的特点却是偏向暖色调,也就是说胶片不是问题,是人的问题,是导演或者其它决定影片色彩格调的人选定或者定制了冷色调,这也包括摄像技术的应用。一句话,是人选定的,那为什么日本导演偏向冷色调呢?地域决定文化,文化决定了倾向。日本地理有这么几个特点:地域狭长,平原够用,人口众多,资源匮乏,政治混乱。1、地域狭长,不解释,看地图,记得四周是海就可以了。
2、平原够用,日本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较小的不计其数,日本平原占国土面积29%左右,中国只有12%,但是就算日本的最大平原,面积1.6万平方公里。位于本州中南部,和中国的三大平原比起来也似九牛九十九根毛,而且日本地理属于新造地形(日本属于板块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带,你懂啊),高山不多,小山脉多的无数,由此造成了几大岛地域被无限分隔。
3、人口众多,平原多,属于温带,粮食够吃。海岸线长,渔民多,渔业够吃,蛋白质不愁,不多说
4、资源匮乏,粮食和鱼够吃,但是矿产匮乏。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虽然其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但蕴藏量都很小,因而有人称之为“金属资源标本国”。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的地面将近2/3为新生界及新期火成岩之喷出岩,地质构造运动激烈且断层多,导致矿床小、矿层薄、矿石杂质含量高。日本的银矿倒是曾极度发达,因为中华自古缺金矿,所以开始以铜代金(古文中的金实际上就是铜),后来特别是明清又以银本位,大部分银子是从日本换来的。
5、看明白了以上几点,你就明白为什么会政治混乱了,日本战国时代几千人就能称藩国(有点像欧洲封建时代,但是其实是两码事),因为地域的分隔,又没有形成足够强大的如秦国能一统天下的实力,最要命的四周都是海,所以就打打打。也就是因为四周是海,所以最后还就能统一了,打败的没处跑啊!
地理的问题分析完了,接下来就是心理了,如果你能看明白地理对文化的影响,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有遣唐使,为什么会有甲午战争,为什么会有南京大屠杀!简单一句话:吃饱了不重要,缺东西就要抢,这就决定了我们任何时候不能放松对这个岛国的警惕。
压抑!所以犹爱青色(包括情色AV,嘿嘿,现在你懂了吧,为什么它们好这一口),但是大脑的功能又决定了不能只是压抑,要心理视觉补偿,所以它们又特别爱樱花的烂漫暖色。
算了,要说的太多了,你看点心理学的资料吧。想聊,留个qq:1551470920,不过,经常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