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八佰中上海的西方租界,在历史上是怎样的存在
电影八佰中上海的西方租界在历史上是由西方列强控制的英租界。
电影《八佰》的故事背景是以在抗日战争中著名的战役——淞沪会战后期的时候,仅剩的八百壮士(甚至都不足八百人)坚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的壮烈事迹,当时的情形是中国军队的大部队基本上可以说是大部分撤出了上海,到了安全地带。但是为了以防万一,留下了一支小规模的部队做出明知不可能抵挡成功的抵抗,在这支小规模的作战部队仅仅只有四百余人的部队在英勇阻挡了四天之后就返回到了租界的安全地方。租界并不是英国在华的殖民地,英国没有设立总督这一机构,而设置了“道路码头委员会”的机构来对租界统治。由于英国租界规模的扩大,美法也在上海建立了租界,租界之中中国人不允许进入,租界又被称为华洋分处。
❷ 电影《八佰》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八佰》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 420余将士驻守在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抵抗三十万日军进攻,奋战四天四夜的故事。为迷惑日军、壮大声势,主将对外宣称有800人,影片也由此得名“八佰”。
在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凭着坦克和飞机的优势,对国军进行猛烈进攻,蒋介石派遣的精锐部队损失惨重,10月26日,由于闸北地区抵抗越来越艰难,当局决定撤出大多数部队,去防卫上海西部郊区。独留下88师来防守。
她问谢晋元有多少人的时候,谢晋元告诉让有800人,才有了之后八百壮士的说法。从27日到30日,战斗打了四天四夜,引起了西方的关注,31日政府下令,停止战斗,退出战场。日本在这次战斗中损失了2000多人,由此可见,我们中国人的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
《八佰》展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为了抵御外来侵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年仅20岁四川娃的陈树生,挂满了手榴弹,跟日本军人同归于尽,写下的血书是“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姜武饰演的老铁,原本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人,遇事就躲,也是他在最后拿着大刀,唱着戏曲,奋勇杀敌。
真是这群人,面对大敌当前,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誓以我命固我土”,这人性的闪光点,才显得可贵。这也是《八佰》展现的,也是四行仓库守军们当年进行的,我们珍爱和平,我们反思战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铮铮铁骨,我们才能有当下美好的生活。
❸ 一个十多年前看的电影
刘锡明和张丰毅主演的《报仇》
❹ 《乱世靡音》之租界往事
什么是幸福,坐在这里写一篇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的书评,而自己却兴致浓浓,想来这也是幸福的一种。
秋原的《乱世靡音》,重现了中国近现代的“江湖乱世”,从旧艺人的人情世态,到民国时期的传媒发展和娱乐八卦;从私盐、鸦片生意的发展历程,到军阀、青帮与租界的款曲互通,再到乱世崛起的枭雄,构成了一幅广阔而生动的民国底层江湖画卷。
自己断断续续的读了数周,鉴于本书的内容与年代跨度较大,自己试着用几篇,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一一引述出来,夹叙夹议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也是一翻乐趣。本篇先从租界下手。
说到租界,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香港电视剧《上海滩》。1980 年代以来,内陆引进了一系列以上海滩租界为背景的影视作品,给刚刚从8个样板戏过度到伤痕文学的大陆影视观众上了一剂猛药:香港电影《精武门》和邵氏影视作品中没有《苦恼人的笑》,连续剧《上海滩》经历着另类花花世界中的《蹉跎岁月》。这些作品让封闭已久的内陆民众惊觉,原来电影不仅仅能够斗私批修,更能展示《万水千山总是情》。香港影视人拍摄的以上海租界为背景的各类影视,之所以能够吸引人,除了拍摄理念技术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些人基本上是从1920、30年代孕育于上海滩,渡江战役前成“建制”逃到香港继续发展影视,骨子里面深藏着上海滩的往事与心态。尤其是香港这个当时港英政府控制下的殖民地城市,提供了与旧上海高度相似的租界社会环境,由此导致港台的娱乐产业继续延续着1949年以前的“江湖法则”。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第一任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以《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中有关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条款,要求江苏省上海道台宫慕久出租上海县周边的一块土地,供英国人长期占据。两江总督应允,中英 双方签订《上海租地章程》。租界在中国国土出现了。
因为拥有领事裁判权,从国家外交形象与民族尊严层面上看,租界就是丧权辱国与民族耻辱的符号。但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上,租界的存在也成为中国持续接受西方舶来文化的窗口。同时,上海、天津等通商口岸,也是因开辟租界而形成的现代城市。这些租界城市相对的开放、繁荣和一定的包容,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段时期,引领了中国流行文化。
继英国之后,美国和法国也先后在 1848、1849年开辟了租界。又利用太平天国运动、小刀会起义,借口修改租界章程。三国多次要挟清政府租界扩地,到1899年,英美租界合并的上海公共租界面积22.3平方公里,南侧相邻法租界在1914年达到10平方公里。
为了解决交通,清末法国人从日本引进了人力车,1913年,公共租界当局要求运营人力车必须漆成黄色,才有了“黄包车”的别称,而旧上海的黄包车夫,普遍是青帮成员。
租界外侧是中国政府管理的华界,由公共租界以北的闸北和法租界以南的旧上海县城组成。两个租界和华界,各有独立的司法机关和治安弹压机构。各管一方,互不兼容。“三界四方”的格局就此形成。这给了青帮分子提供了庇护场所,帮会分子和动荡逃难避祸者经常把租界作为世外桃源。使得租界内的华人人口迅速膨胀。依《上海通志》记载,1910年,法租界与英美租界共计人口61.7万,其中外国人只有1.5万;到1925年,租界总人口升至113.7万,其中华人占96%.
大凡涉及到旧上海,除了巡捕,听到最多的就是“工部局”了。在不知道工部局的由来之前,我一直认为工部局是清朝六部中的工部在上海设置的一个分支机构,用来与租界共同管理的机构。而实际上,只说对了一半。
租界设立后,英美法三国最初采取的是“分设租界、共同管理”模式,设立工部局(The Municipal Council,即市政委员会)。当时中国还没有市政等词汇概念,租界从上海县城以北的荒地开始平整地基,营建码头、修路盖房、铺设上下水管线等城市基础初期规划,在中国传统六部职能中,这些工作由“工部”负责,为便于华人理解,命名“工部局”;同理,租界也用巡捕代称警察。
上海公共租借工部局旗
由于帝国主义的内部矛盾,法国在与英美的涉华竞争中经常被忽视,1862年4月,法租界单方面宣布成立全部由法国人组成的“公董局”,也类似工部局,标志着法租界与公共租界分道扬镳,两大租界在上海并存。
在运作上,由英美两国主导的公共租界名称是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堪称万国租界。工部局董事会即最高权力机构,一切重大决策由董事会辩论投票表决,无须向英国国会和美国总统呈报。英国人长期在董事会占据六到七个席位,此外,德、法、俄、日也曾都有过席位。1928年起,被迫应对收回租界的反帝爱国运动,公共租界董事会首次出现的三名华人董事。
而法租界的工部局董事会基本上是法国驻沪总领事说了算。这就给后人留下一个普遍的错觉:在旧中国时代,上海到底有几个租界?
上海市黄浦区汉口路193号——原上海公共租界最高行政机构工部局
在这个华洋杂处、华人居多且大多数处在底层的国中之国里,为把华洋两套不兼容的社会系统实现通畅对接,方便租界当局与外资工商企业有效管控华人,亟需物色一类人充当转接器。于是就出现的“拿摩温(英语 Number one)”、包头和华人巡捕。
而租界本身的规划格局和市政管理体系全盘西化,给旧中国提供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模板。租界在行政规划、市政建设、司法治安、工商运营税收、文化用语等都不与外界兼容,租界当局也亟需物色一些替他们打理事务,维持租界运转的强力人物。
几十万华人涌入租界免不了治安案件频发,而租界也注意到案件基本都与华人的帮会有关,为破获和防范此类案件,同治四年和同治八年,英法租界开始招募华人巡捕,至20世纪初时,两块租界的华人巡捕名额都超过各自巡捕总数的一半。洋人也慢慢懂得了在中国凡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必要性,即:“差役不进帮,饭碗端不长;帮会不同差,生意敲不成”。于是就有了青帮三大亨之首黄金荣的出现。
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
晚清时的上海法租界,对华人巡捕的警衔设为四级九等:最基础级别是巡警(共3等);巡警之上是探员(共3等);再上是探长或巡官(两等);最高级数督察长。在督察长之上还有正副总巡官,都是法国人担任。
黄金荣从1892年进入巡捕房担任外勤便衣,也就是“包打听”开始做起,“以中国人的习惯解决问题”,并大力扶植亲信门徒,到1921年底晋升至法租界首位华人督察长。1921年7月30日晚,中共“一大”会议在法租界贝勒路李公馆进行时,突有不速之客闯入,导致会议转移至嘉兴南湖。此不速之客就是黄金荣引荐到法租界巡捕房的门徒,程子卿,当时已任租界政治处探长,1928年,也晋升为华人督察长。
1941年5月下旬,美国与英国磋商,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以增强中国对日作战的效能”。1942年10月10日,英美两国同时宣布,废除在华之不平等条约,此后,中、美、英三国就订立新约问题,在重庆举行谈判。此后,其它国家相继与中国签约,废除在华享有的治外法权。
1943年1月11日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在华盛顿签署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简称《中美新约》。同日,国民政府代表宋子文与英国代表薛穆、黎吉生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简称《中英新约》。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如下:1、美英两国同时撤废在华治外法权;2、美英两国取消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终止该条约及其附件所给予两国之一切权利;3、美英两国终止在北平使馆界、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所享受的权利,协助中国政府收回这些地区的行政权;英国还要交还天津、广州租界;4、美英两国放弃关于在中国通商口岸制度的权利,关于上海、厦门公共租界特别法院制度的权利,关于中国领土内各口岸雇用外籍引水人的权利,关于两国船舶在中国领水内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的特权,关于两国军舰驶入中国领水内的特权等。1945年,国民政府正式收回上海租界主权。
看了本书,解决了我对旧上海租界的不少疑惑,比如本文提及的工部局的作用,为什么反映旧上海的影视作品中总是提及法租界等。实际上《乱世靡音》重点围绕鸦片战争以来的江湖会党与娱乐行业的变迁与相互的关系,租界只是反映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奇特纺织机”,把江湖政商编织的更加光怪陆离,也带给了我们诸多悲欢离合的历史过往。
❺ 找1部电影好象叫什么大事件19~是关于30年代上海滩的
电影名:大上海1937
国家/地区:中国香港
对白语言:粤语
颜 色:彩色
类 型:动作片
上映日期:1986年8月28日 香港
制作发行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香港三洋影业公司
职员表
导演……张彻 Cheh Chang
副导演……张冀平
副导演……卢远鸣
副导演……杜玉明
编剧……张彻
编剧……阮亦正
摄影……黄文云
美术(制作设计)……张曦白
美术(制作设计)……曹妙林
服装指导……卢建明
服装指导……周家钧
摄影助理(机工)……莫泽仁
摄影助理(机工)……常宇
剧务……王燕齐
剧务……胡雄
剧务……廉叔良
剧务……王金陵
灯光(照明)……陈伦
灯光(照明)……陈焕
灯光(照明)……欧杰
灯光(照明)……于洪
灯光(照明)……王东方
导演助理 ……阎青
服装指导……程映归
服装指导……黄莉华
道具……桑克祥
道具……陶本信
化妆……张玉敏
化妆……安学勤
化妆……刘颖
置景……顾阿品
置景……朱士根
置景……陈妙根
置景……丁根福
置景……王锡乡
置景……赵桥
烟火设计……陈志康
烟火设计……叶毛根
烟火设计……朱卫远
动作……范冬雨
动作……王响伟
动作……贾永泉
动作……董得义
动作……穆立新
动作……杜玉明
动作……董志华
特技设计……香港神风特技公司
特技设计……陈一言
剪辑……邓为盛
烟火设计……邝伟雄
伴奏……邓少林
录音师(收音)……张华
演唱……陈栋
演唱……梁雁翎
作曲……黄霪
作曲……罗迪
监制……葛超海
监制……朱牧
制片人……石洙生
制片人……陶由
制片主任……余森林
场务领班……叶耀忠
场务领班……江平
演员表
杜月笙……杜玉明
林怀部……徐小健
王月英……孙懿雯
杨藩……董志华Dong Zhi Hua
骆焕友
刘丽军
贾永泉
王响伟
佐佐木……范冬雨
王明晟
王正军
施纪平
姚茂宗
朱钦飞
朱宪宪
王平
董得义
施翔
张维权
傅光耀
朱慧国
周起
外文片名:Great Shanghai 1937
国家/地区:香港
对白语言:粤语
颜 色:彩色
类 型:动作片
上映日期:1986年8月28日 香港
大上海1937 (1986)制作发行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香港三洋影业公司
剧情梗概:
1937年8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在这民族危难的关头,黑社会头子,所谓的上海“三大亨”的表现各不相同。他们的弟子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为虎作伥,沦为汉奸特务,也有的为了民族大义,投身于抗日洪流。
1937年,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同年8月占领了上海。30年代的上海,由于租界的影响,黑社会颇具势力。在这民族危难的关头,几个黑社会的头子,所谓的“上海三大亨”各自有着不同的表现:年纪较大的黄金荣闭门谢客,称病不出;举足轻重的杜月笙出走香港;杜月笙的结拜兄弟张啸林则当上了经济汉奸,大发“国难财”。地位次于三大亨的吴四宝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成为特务首脑,特务总部就是恶名昭彰的极斯菲尔路76号。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上海三大亨”的弟子们也分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为虎作伥,沦为汉奸特务;也有的基于民族大义,投身于抗日斗争。“杜门弟子”林怀部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了民众自发形成的抗日地下组织。他们刺杀了汉奸、伪“市民协会”的负责人尤菊荪、伪“上海市政督办公署”秘书长任保安。在刺杀经济汉奸俞华材时,林怀部不慎负伤,在杜月笙的老友王国生的掩护下得以脱身,也因此与王国生的女儿王月英相爱,在他的影响下,王月英也参加了抗日工作。她通过与老同学、吴四宝的太太余爱珍的关系,打进了“76号”。林怀部也在杜月笙的间接帮助下当上了张啸林的保镖,在余爱珍的保镖、武艺高强的“小刀”杨藩的帮助下,林怀部杀死了张啸林,但不幸落入吴四宝的魔爪。王月英毒死了吴四宝,在杨藩的保护下逃了出去。林怀部与杨藩大闹“忠义堂”,一时间刀光拳影,血流成河……
❻ 《大上海》中淞沪会战有轰炸南京路的场景,当时那里不是租借地区吗日军真的连租界也开打了
这个只是电影,实际炸没有不知道。但是日军在当时是肯定不会炸租借的,因为当时日本还不想得罪西方列强。最好的佐证就是当时在苏州河开的时候,苏州河以北是中国的地盘,苏州河以南是租界,当时老百姓都在租界去观战,也就是苏州河以南看河对面打的热火朝天,而战火去没有蔓延到在租界内。
❼ 求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关于上海滩的电影名字
是《大上海1937》。
剧情梗概:
1937年8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在这民族危难的关头,黑社会头子,所谓的上海“三大亨”的表现各不相同。他们的弟子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为虎作伥,沦为汉奸特务,也有的为了民族大义,投身于抗日洪流。
1937年,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同年8月占领了上海。30年代的上海,由于租界的影响,黑社会颇具势力。在这民族危难的关头,几个黑社会的头子,所谓的“上海三大亨”各自有着不同的表现:年纪较大的黄金荣闭门谢客,称病不出;举足轻重的杜月笙出走香港;杜月笙的结拜兄弟张啸林则当上了经济汉奸,大发“国难财”。地位次于三大亨的吴四宝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成为特务首脑,特务总部就是恶名昭彰的极斯菲尔路76号。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上海三大亨”的弟子们也分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为虎作伥,沦为汉奸特务;也有的基于民族大义,投身于抗日斗争。“杜门弟子”林怀部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了民众自发形成的抗日地下组织。他们刺杀了汉奸、伪“市民协会”的负责人尤菊荪、伪“上海市政督办公署”秘书长任保安。在刺杀经济汉奸俞华材时,林怀部不慎负伤,在杜月笙的老友王国生的掩护下得以脱身,也因此与王国生的女儿王月英相爱,在他的影响下,王月英也参加了抗日工作。她通过与老同学、吴四宝的太太余爱珍的关系,打进了“76号”。林怀部也在杜月笙的间接帮助下当上了张啸林的保镖,在余爱珍的保镖、武艺高强的“小刀”杨藩的帮助下,林怀部杀死了张啸林,但不幸落入吴四宝的魔爪。王月英毒死了吴四宝,在杨藩的保护下逃了出去。林怀部与杨藩大闹“忠义堂”,一时间刀光拳影,血流成河……
在线观看地址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208600.html
❽ 谍海风云中的问题
你搜到的资料都是正确的!你没错,外国编剧错了!编剧是二战期间,国际大环境下,发生在上海的由私人恩怨上升到国家利益的战争衍生片,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后来很狗血的把珍珠港事件扯了进来,并且影片试图告诉大家在上海发生的一切都是珍珠港事件的前兆,很扯!其次一看就知道是外国人编的剧,上海发生的一切极其不符合中国内情,比如关于黑帮以及抗日分子的描写(虽然发哥很有风情),尽管影片特技将旧上海风貌描绘极其逼真(本片优点之一),第三很多情节非常衔节相当失败,比如为衬托氛围而有时无的大雨;
关于导演,他绝对不是一个会讲故事地人,因为很多人看了影片不知所以(与编剧失败也有关系),文章从始至终采用大量旁白,可见导演对观众能否看懂是多么不自信!最狗血的是结尾竟然模仿2012,场面何其雷人,模仿完然后就完了,很失败。 巩俐她们出名极早,学业没有你我精,对历史掌握不好也是可以原谅的。毕竟她们只是去拍片挣钱的……
❾ 从电影《上海滩》看生死进退
各位伙伴现在好,我是朱为友,您身边专注服装组织系统和人才梯队建设的咨询顾问。
1
新冠疫情让我们有了更多陪伴家人和追影的时间,晚饭后语涵(丫头)练琴,看着角落里已经满是灰尘的吉他和茧已不在的双手,不由地想与丫头合奏下《上海滩》。
因为丫头记事前大多跟着姥姥在上海的松江度过,那里有太多回忆。
(视频为悄悄拍的丫头练习上海滩的节选,经过她允许上传,条件是如有赞赏这次算她的
结束后,柏涵(儿子)占据了我的位置,已睡熟。
只能选择睡他的房间,忙里偷闲追了83年周润发(饰许文强)、赵雅芝(饰冯程程)、吕良伟(饰丁力)拍的电影《上海滩》。
致敬发哥,结合增长地图分享下对这部影片的感悟。
2.从草莽到腰部
故事开场,闸北贫民窟卖梨子的丁力在一场黑帮的厮杀中,遇到了从北京逃难来到上海的许文强,热情和乐于助人的丁力邀请许文强到自己家里住宿一晚。
勇于吃亏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杠杆。
丁力给许文强介绍了他贴在床边的偶像照片-冯敬尧,上海法租界最出名的有钱人,以前也是卖水果出身;
在上海就是这样,一上一下,从什么都没有到什么都有,这个也成了他每天坚持的动力。
草莽企业的创业者大多起于一个想法,一个梦想,敢于去冲,丁力凭着肯吃亏的杠杆,找到了自己的机会。
许文强在大学同学和恋人方艳芸(交际花)的帮助下,进入了李老板的戏院工作;
许文强抓住了机会通过三件事从草莽实现了腰部生态位的跃升:
首先是通过错位竞争建议把美华戏院简单的装修一下,抢了丽都戏院很多的生意,获得了李老板的赏识;
草莽生于对机会的判断,以及冲出去的勇敢。
其次丽都的莫老板派人抢走了美华的片子,许文强单枪匹马的过去谈判,个人的胆识和魄力让莫老板亲自把抢去的片子送给美华的李老板,充分获得了信任;
冲出去的勇敢让许文强获得了生态位。
再次借力阿炳的嫉妒,杀了李老板,成功的占有了美华戏院;
许文强从草莽到腰部的关键是找到提升美华剧院收入的破局点,然后倾注全部资源,勇敢的往前冲,得到了在黑帮林立的上海关键的生态位。
3.从腰部到头部
许文强和丁力在冯敬尧的酒会上,帮冯敬尧解决了蓝衣队陈队长,解救了他的朋友,巩固了自己的生态位,寻求到可以赋能的面。
火车站许文强凭借自己的机敏,成功的救下为人质的冯敬尧的女儿冯程程,强化了自己的生态位,也加强了冯敬尧想收他们为己用的决心;
许文强看透了黑帮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保持生态的独立和平衡性,不愿依附于冯敬尧,从这一点看出,许文强从入局时就拥有系统和结构思维,一开始就是奔着头部去的,此时只是积蓄力量。
丁力因为喜欢贾伊人得罪了金老板(之前保养过贾伊人),被贾老板追杀要求当着所有上海黑帮的面给他道歉;
这就是系统的生态,也是方艳芸和贾伊人这样的交际花产生的土壤。
丁力凭借一时意气,瞒着许文强直接杀了金老板,打破了上海黑帮的生态平衡;
树大招风,导致其他黑帮堂口人人自危,遂联合前来追杀许文强和丁力;
黑帮的各个堂口作为腰部的生态互为依存,共同寄生在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为了攫取最大的利益和相互牵制获得生存空间,相爱相杀。
这个时候作为黑帮的头部冯敬尧,为了实现以乱制乱,坐山观虎斗,示意其他黑帮追杀他们,辛苦得来的地盘,瞬间都没了。
创业总在生死进退之间,今天你可能什么都有,明天可能你什么 都有了。
头部冯敬尧发现优秀人才,通过布局,坐收渔翁之利,让腰部企业互相竞争,逼得他们走投无路,加入冯氏家族,实现了腰部收编,降维打击。
头部需求的资源,大多不再靠自己去争去抢,而是用更高的视野,系统的洞察,摸透错综复杂的生态结构,布好局,让腰部企业主动奉上。
许文强加入冯敬尧组织后,被任命为建中公司总经理,把关键人才用在了关键岗位,影片两次的破格提拔,都引来嫉妒,因为竞争无处不再,失去了竞争,生态就失去了活力。
冯敬尧为了让日本人在工部局増聘华董时投自己一票,加强了与日本人的合作,目的是让上海租界这个经济体为自己赋能,巩固自己的头部地位。
跟日本人合作,更因为日本作为一个经济体,它有更远大的蓝图,头部借势可以汲取更多的资源;
冯程程爱上了许文强,冯敬尧为了考验他,让他去跟日本人交易军火,冯敬尧的那句:“防他一次,总比防他一辈子好”,充分说明了他是个用人的高手,深谙战略的取舍。
然而他也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因关键用人决策前缺乏对核心高管价值观深度考核和之前经历的调查(许文强大学时因游行反对日本侵华入狱,是一个骨子里反对日军侵华的有志青年)。
导致这次关键交易失败,许文强协助精武门杀了日本山口香子。
冯敬尧为了给日本人交差,全城追杀许文强,丁力为了既不背叛冯敬尧,也不背叛朋友,割下了许文强右手的小拇指,也在他的帮助下逃离到香港。
PS: 因周润发儿时的苦难经历,让即便当时仅25岁的他对于痛苦的眼神拿捏至今无人能超越,此是一段;
另一段在的冯程程和丁力结婚时,一路狂奔到教堂的那段,把悲切演绎的淋漓尽致,堪为经典。
跑题了,这不是本次重点,然而他的演技和品行(把全部财产56亿捐给公益)不禁让人钦佩。
逃到香港的的许文强因为生活所迫,在阿娣家人的帮助下,到茶馆给客人端茶倒水,扩充了自己连接的边界。
因为字写的好,经过熟客刘先生的介绍去了商报报馆当校对。
刘先生的那句:“自己一个人做,不用让人家喝来喝去,钱也可以多一点”,解释了很多草莽创业的初衷。
冯敬尧派去保护冯程程(她去香港寻找许文强)的杀手,杀了许文强的全家,还有他尚未出生的孩子。
因为头部的冯敬尧缺乏最起码的敬畏之心,这也彻底激发了许文强的复仇之路。
4.从头部到顶级
在陈翰林的帮助下,许文强返回上海加入了其伯父国货大王聂仁王的阵营,开始了让冯敬尧身败名裂的复仇之路,也是头部之间竞争走向顶级的过程。
他们商讨了打击头部竞争对手冯敬尧的战略布局:
第一步通过冯敬尧通奸卖国的证据把他挤出工部局华董,让黑帮堂口附着的租界经济体不再为他赋能;
第二步通过舆论的武器,动员工人和学生,打击对手;
第三步建立以恶制恶的武装力量,除了明争,还要暗斗,以暴制暴,枪杆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进退自如;
冯敬尧的工厂工人被集体辞退,要求说法,丁力要求巡捕房过来维持秩序,工人顾先生被巡捕房失手枪杀;
许文强首先鼓动工人罢工,要求巡捕房交出凶手,法国人弗查要求对手无寸铁的工人开枪。
其次许文强的演讲推动了全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这是许文强在大学时的强项);
通过高维打低维,运用罢工打击冯敬尧附着的法租界经济体,借力打击头部所在的面,实现釜底抽薪;
再次利用冯敬尧刺杀聂仁王的契机,许文强邀请法国特派员参加击剑比赛,慌乱中,丁力误伤了法国的特派专员。
最后,法国领事为平息罢工,丢卒保车,要求冯敬尧一个月之后离境。
这一段来回的较量给我们的启示是不管你在草莽阶段、腰部阶段、头部阶段、顶级企业,如果附着的面和体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舍弃你是分秒钟的事。
头部之间的战争,通过借力它附着的经济体,高维打低维,事半功倍;
头部企业的认知需要有世界版图,占据制高点,如果是竞争则需要看清局势,当时不单看清上海的局势,更是中国的局势,世界的局势,顺应趋势,这是一般的打法;
优秀的打法则是拥有历史观和进化思维,懂得借助底层多数人民的力量,运用顶级企业的思维打击头部企业;
这也是头部企业进阶顶级企业的必经之路。
最后的话
丁力协助许文强杀了冯敬尧,理所当然的拥有了冯敬尧的位置。
快结尾时祥贵告诉丁力,公共租界来了两个外省人,霸占了我们的地盘,呼应了开始时他们两个的起家史。
草莽层出不穷,倒逼着腰部、头部、顶级必须不断升级,否则终究要被淘汰,守业更比创业难。
最后许文强和丁力的对话值得回味,建议多看几遍,体味下成长过程中如何守业,如何看清趋势,如何跨越周期:
【你我之间的距离远了】
【一山不容二虎】
【太平静不一定是好事,有人会不喜欢】
【只能够乱才容易控制,容易统治】
【太平静了,有人会怕我们势力太大,难控制】
许文强出门后,倒在了法国人的枪下,最后他告诉丁力,他想去法国......
商业和人生都是一个生态,有竞争、淘汰,才能迭代升级,才能进化;
亦如历史,动荡、消亡、进化是必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的趋势。
欢迎你在留言区跟我互动分享为什么许文强要去法国?
期待你的留言,也感谢你对我的启发
❿ 《八佰》在日本定档了,这部电影是讲述什么故事的
众所周知,一部好的电影,能够经历时间的沉淀,去影响更多的国人。甚至可以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民,比如近日《八佰》在日本定档了,这部电影讲述的到底是什么故事?下面就由小编来为您具体阐述。
总而言之,日本上映这个电影,可以让他们深刻的铭记历史,铭记他们曾经犯下的错误,同时也是对千千万万个在抗战史上牺牲的烈士一个安慰。百年后的中国,终于站起来了,他们的牺牲并不是没有毫无意义的。正是千千万万的烈士,才成就了今天繁荣昌盛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