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无极为什么争议那么大
从影片总体质量上来讲《无极》剧组并没有让人觉得花三年时间去拍这样一部电影是值得的。再加上空洞的故事情节,玩味的台词和贯穿全片却欠缺成熟的视觉特效,整个电影看后让人不明所以就草草结束。这样的电影想要做到商业和艺术上的双赢是很困难的。
《无极》的定位是魔幻+商业,但观众们看来看去也没有品味出其中有什么魔幻的味道。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国产电影中的魔幻元素可谓是少之又少,充斥其间的大量是以武侠为主。魔幻片的接触大部分来自于欧美电影:从《尼伯龙根的指环》到《遗产三部曲》,包括哈利·波特系列,国外魔幻电影的成功前提大部分都是以相当数量的魔幻读物和神话故事为基础的。以最受褒奖的《指环王》为例,它的原著小说《魔戒》在全球已发行一亿六千余万册,读者超过两代人,是20世纪最流行的文学作品之一。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大量采用了北欧神话和传说体系。托尔金为此耗费一生去建筑他脑海中的中土世界。为此,作为牛津大学语言学教授的托尔金甚至还专门创造了一种精灵文。这部巨著不仅融合了浪漫、英雄和悲剧,并阐述了作者自身的思想价值。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导演彼得·杰克逊本身就是一名狂热的《魔戒》迷,再加上背后强大制作班底,《指环王》系列的成功是完全可以预见的。然而作为中国第一步魔幻电影,《无极》却没有这样的影响力,它的创作团队无法也不可能撑起一部魔幻巨制的光环。只依靠影片开头寥寥几句便希望观众能够了解一个根本没有接触过的世界。因此《无极》在口碑上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真正让无极获得票房大热的,是陈凯歌、张柏芝、张东健 、谢霆锋、刘烨、真田广之这些涵盖了差不多整个亚洲电影市场的大腕的演出。
关于对《无极》的苛责,实际上很多是来自制作方本身的。以“馒头血案”为导火索,导演的一句“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激起了众怒。之后各风景区的投诉接踵而至。电影《无极》成为众矢之的也就不足为怪了。
❷ 无极为什么争议那么大
《无极》对人物的台词的处理过于追求内涵,导致某些台词需要长时间理解,而文化水平低或者对文字不敏感的观众对此只会谩骂听不懂。而且里面人物的做事逻辑反差太大。大将军本来是要镇压叛乱的,但是为了王妃倾城就什么都不管了。奴隶昆仑一开始只会说很少的话,最后对大将军能说出一堆滔滔不绝的大道理。
而无欢更是搞笑,为了小时候的一个馒头就要掀起如此大的风波和劫难。这对于成年人来说,实在是幼稚和难以理解的行为。
随着电影市场的成熟与发展,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和十几年前比,有了质的提升。现在回头看《无极》里面的人物其实有很深的代表性。仔细品味,大将军的盔甲代表荣誉是对美的追求,昆仑代表了觉醒的自由意志,王妃倾城代表了常人渴望的爱情,无欢代表了常人渴望的真诚。
(2)无极电影收到什么争议扩展阅读
《无极》披着爱情的外衣,在第一次看它时,体会到的是那种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脆弱感,告诉我们要学着接受;在第二次看它时,体会到的是当前的一切,起源都是自己当初所做的选择,人生所有的去处都和来处有关。
我们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做好每一个决定。很多年后,我再看它,一定会有更加不一样的感受。经历愈加丰富之后,对待万事万物的感念,才会更加深切。
❸ 陈凯歌导演的《无极》被人称为又有一个血案,为什么会这么说
《无极》被人称为又有一个血案,陈凯歌的《无极》从上映到现在,一直都在骂声中成长,从影片中的宫廷造型到一些情节设计,再到演员和导演,几乎都被网友吐槽了个遍。而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更是加深了人们的这一印象,就这样《无极》成为了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今天,笔者想问大家一句,说它是烂片,你们看了吗?你们看懂了吗?
在所有的一切似乎有了一个结局时,陈凯歌没有让故事结束,而是让所有的一切重新开始,回到最初的樱花树旁。倾城的选择是否会改变,与满神的交易是否会继续,一些未尝可知,一个开放性的结局,起码没有那么伤感。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有新奇的故事,有深刻的主题,也有唯美的镜头,却被骂了这么多年烂片。只想说不要被先入为主的想法蒙蔽掉影片的美好,认真去看这部影片,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❹ 无极为什么是烂片
1、首先,从造型美术的外表来看,《无极》只可远观而不可细勘,巨大的银幕放大了所有造型美术上的敷衍,虽然鲜花盔甲、黑袍羽衣等等造型在造型视图上看起来甚有魔幻气息,而完全不精致的细节打磨,却在镜头特写前暴露无遗。
2、然而崩溃的在于,《无极》的世界观塑造极其无厘头,陈红所扮演的满神传递着“无极”的思想,故事中所有的人都要遵从“无极“设定好的命运,然而通篇下来,并没有人多少人能理解到底什么是所谓“无极”,这个抽象的概念和主人公们具象的命运脉络又有何必然关联。
3、《无极》最大的卖点在于中日韩明星合演,而最灾难的也在于此。
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电影的表演体系便各有差异,而对普通话不甚熟悉的三位男主角,真田广之、张东健和谢霆锋,三个人用各自的口音讲述着蹩脚的台词,实在很难令观众感知到文本中对于爱与自由的渴求。
不协调、不匹配,才造成了如今年年都被提起的口碑悲剧。
(4)无极电影收到什么争议扩展阅读
当年路透社也说《无极》就像电子游戏。这就是这部商业电影最大的问题:美术风格出彩,叙事和台词拉胯。也就是“碎片化”。
它的主题和概念是“爱与自由的故事”;但是故事破碎,人物模糊,角色时不时会讲一堆大道理。
比如电影中满神和大将军在树林里的对话,就和莎翁戏剧《麦克白》中,女巫和麦克白的对话类似。
这一次《演员请就位2》指导《无极》片段的是郭敬明。在后台的采访中,郭敬明非常委婉地说他觉得自己驾驭不了这个片段——里面的台词都非常“哲学”,对演员的要求就是“不要出丑”。
❺ 如何看待《无极》这部电影
我觉得综述《无极》,它真的气势宏大、夺人耳目,看得出两个多亿人民币是怎么烧掉的,陈凯歌的尽心尽力值得钦佩,他想表达的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正是这个时代所急缺的,所以《无极》不可不看,看了也不至于令人哭笑不得。
❻ 《无极》这部电影一直以来都是褒贬不一,这部电影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网络上很多朋友对《无极》这这部电影的评价极差,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却是陈凯歌导演超脱自我的一部电影。没有市井小民和奇优名伶的人情冷暖,而是更像一个成年世界的童话。陈凯歌导演把剧情放在第一位,不需要观众再去细细揣摩每一个角色,每一个角色仿佛都是陈凯歌为演员们量身定做的。
《无极》这部电影却实有一些瑕疵,但是绝对不失为一部好作品。陈凯歌对于这部电影人物性格和色彩的把握恰到好处,呈现给大家的是一部并不迎合大众潮流的电影。陈凯歌也是个有才华的导演,虽然这部电影扑街,却也不乏伯乐。
❼ 被骂惨的东方奇幻史诗电影《无极》真的被我们错怪了吗
《无极》这部电影从画面还是音乐方面都是可看的一部电影。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我觉得是没有人可以超越的。因为配乐是德国配乐大师Klaus Badelt,简直太棒了!
都说《无极》是一部烂片,我想说其实可能你们没看懂,陈凯歌其实是一个非常令人敬佩的导演,《道士下山》、《霸王别姬》都是很不错的电影,他敢于自省,探索人性。
再次,我想说这部电影在国内貌似褒贬不一,却在国外获得了好评如潮,甚至获得了金球奖的提名。无论如何,这部电影蕴含着深层次的寓意,是一部完全值得一看的电影。
❽ 为何很多人都吐槽陈凯歌的《无极》,是部经典的烂片
2005年《无极》遭遇一边倒的恶评后,陈凯歌放言,5年之内没人看得懂;
如今15年过去了,我依然坚定地认为——
无极,头顶生疮,脚底流脓,这是国产电影史上,最烂的电影,没有之一。
❾ 为电影《无极》平反,这真的是一部被误解了的佳作吗
电影《无极》在豆瓣有近十万个人评分,90%的评论都是3分一下。综合4.6分,而且这4.6还是从今年年初的4.2分一点点升上来的。
这是什么概念呢?小时代的豆瓣评论是4.8分,爸爸去哪儿6.2分,七月与安生7.6分。再让我们先看看那个时期的国产电影评分。赤壁6.3分,夜宴5.6分,英雄6.6分。
结论是,很少会像现在动辄8分9分往上的好评,那时的普通电影几乎都是六七分的样子。极其经典的除外,文艺片除外。
换句话说,那时烂片的标准比现在高很多。
而文艺片普遍高分,古装武侠片普遍6分左右,除非影片真的极其经典,比如《卧虎藏龙》。除去这类电影,那时候能拿六七分的电影其实都还不错,放到现在加个一分两分没什么问题。按理说,无极也该和英雄啊,赤壁啊这种电影比肩,再不济,至少跟夜宴这种,拿个及格分啊。
但是没有。
连5分都没拿到,我个人以为原因有三个。
第一,陈凯歌是拍过霸王别姬的导演,这部电影极大地拉高了大家对陈凯歌的期望值,因此大家会对陈导的作品有一个标准,假如他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观众就会失望,至少一部分观众会。
第二,营销和公关没有做好,首先因为拍电影破坏了环境先得了坏名声,再是过度营销,然后又经不起恶搞调侃,不讨好观众不说,还跟观众杠上了。一系列公关,生硬而尴尬,宣传出来的观点是,我无极好得很,你们看不懂是你们没品位,你们还恶搞,你们是亵渎。你们会后悔的。
这时,舆论开始一边倒,同时,本不讨厌这部影片的观众,也开始不满,而一部分还没看过电影的人,被胡戈的恶搞视频先入为主,再加上周围一致的差评,无极被越说越烂。
第三,定位失败。中国魔幻题材的电影不多,无极上映伊始就打着大制作大叙事强特效的旗号宣传,而忽略了无极的核心看点。特效并非陈凯歌强项,换做当今的营销模式,打上文艺片的标签,再请几个意见领袖安利一下,很多人就不敢轻易打一星。
其实无极画风台词人设都有点日本动画的感觉,故事也有点二次元。这片现在放B站,绝对引来一片喝彩。而现在受网络亚文化影响的一代人,一定比当时要能接受。可惜无极上映时间是2005年,那时候,小学生的我们,哪有什么话语权。
被台词打动
现在十年过去了。我从05年一个小学生,变成了一个大三狗,再度重温这部电影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很中二,中二得让人想笑,笑着笑着就湿了眼角,这部电影又很让人感动,除去构图精致,人设有趣,情节奇妙,最打动我的就是寓意深刻的台词了。
讲话那么不流畅的昆仑说,真正的速度是看不见的,就像风起云涌、日落生息,就像你不知道树叶什么时候变黄,不知道小孩子什么时候长出第一颗牙,不知道你会在什么时候爱上一个人
看到只觉得被深深打动。
那时的光明正在茅檐下端着清酒,看着天边的落日,守着内心最后一丝的骄傲,等着那个让自己一吻倾情的女人。听完这句话后,他彻底崩溃,流下今生第一滴伤心泪。
倾城爱上了鲜花盔甲的主人,但她还是要离开,于是骑着马走了。后来骄傲的光明被昆仑劝说去找倾城,光明说你胆敢不回来找我,倾城抱住他,泪眼朦胧,说,我不怕了。
她以为自己永远无法得到真爱,即使得到了也会马上失去。
所以逃避,宁肯离开。可是一看到他的坚定,又立刻有了爱的勇气,向死而生的勇气。
满神对光明说,当海棠花落尽,日月出现在同一片天空,他们将重逢。
那种让人无能为力的语气光明一定记得,所以当海棠花落尽,日月出现在同一片天空,光明抱住倾城,却发现她看到的是昆仑,立刻想起了这句话,失神地把倾城转了过来。
倾城想救光明,在审判是谁杀王的大殿上,她告诉无欢,悬崖上的昆仑对她说要死我们一起死。但昆仑说不是,他说的是不要死,要好好活着。
倾城一下子明白了,那个穿着鲜花盔甲为她跳下悬崖的人,是昆仑。
她爱昆仑吗?不!光明?不!她只爱穿着鲜花盔甲为她跳下悬崖的那个人。
一个说注定得不到真爱的人,也会期待意中人驾着七彩祥云。
这样的电影怎能不让人动容?
何为无极?
傲娇自负的大将军,虎落平阳,不如犬,让人讨厌,让人可怜。光环之下,尽是命运的嘲讽。他以为自己战无不胜,却再也没胜过,不拿奴隶当人看,却被一个奴隶改变了命运。一吻定情,不过自欺欺人。
倾城,轻浮而绝色,妖娆美艳,足够美就是演技。这个设定是天下最美的女人,张柏芝确实也对得起倾城这个角色。她永远得不到真爱,始终绝望着,也渴望着。
真英雄昆仑,尽管他出场是一个跪着的奴隶,但是他是真正的鲜花盔甲的主人,来自热爱自由的雪国,可以跑得超越光速和生死,却不能阻止雪国被无欢控制,杀戮。
其实所有人的结局,在最开始都已经定好了剧本。鲜花盔甲和海棠花这两个意象,象征着倾城和鲜花盔甲的主人,既是暗示,也是注定。
压轴人物无欢,看似是控场者,看似所有人的生死都与他有关,但实际,也不过是命运的棋子。而命运的使者满神,简直神经病,简直变态,简直丧心病狂。
但命运不就是这样吗?
所有人,都是命运摆弄的可怜人,都逃不过命运,这个制定规则的人,这个冷眼旁观的人,这个看着你在游戏规则里挣扎痛苦发出阵阵哂笑的人。
这个人,就是无极。
无极是什么?是道,是万物的根源。道,是无限的,它已经存在了无限的时间,而且会永恒地存在下去,在空间上它也是无限的。
何必理解?
但总有人能理解的。
为电影《无极》平反
那时候的电影,至少演员还有演技,故事还不烂俗,导演还费心想讲好故事,不迎合观众,或者,至少还像电影,至少还记得电影的使命,有着电影的精神。不是几个帅哥美女撕撕逼,不是帅哥美女谈谈恋爱,不是综艺节目套下钱,不是明星就能忽悠票房,不是一堆段子一堆鸡汤堆起来就有人买账。
无极,从题材到选角到宣传,也的确能看出陈导的野心。这种用力过猛,是不太好。客观看这部电影,无极的确没有达到经典好电影的水准,也存在缺点。但瑕不掩瑜,却一边倒的不理性恶评,本身就不是电影界该有的正常现象。
我不是想告诉大家无极算得上多经典。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无极不是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