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为什么诺兰的电影值得看

为什么诺兰的电影值得看

发布时间:2022-11-05 12:51:23

Ⅰ 诺兰电影的豆瓣评分为什么都那么高

他用了短短6年时间,就打造出了3部现象级的电影;还没有任何一个个人奥斯卡奖项,但在许多人心目中已经是神一样的存在;

他的名字会盖过任何一位大牌演员的光芒,只要是他导演的电影,都会被预设成“神作”。

克里斯托弗·诺兰,要说这个名字伟大,恐怕还为时尚早,但有如此之多优秀的作品,他诚然已经在伟大的道路之上。

他的电影特点非常鲜明,复杂的叙事结构,深挖引人深思的深层人性,坚持胶片拍摄的写实理念,商业与艺术的两者兼得,打破传统的类型片革新等等,而这些特点,铸就了这个独一无二的克里斯托弗·诺兰。

?

而要改变现实,首先就要接受现实,如果你认为现实是假的,那何必去改变它?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诺兰的电影非常贴近现实,大可强行设定背景的科幻片非要请来科学家做指导,从现实的科学理论出发,然后才在这基础上去建立那些过于幻想的情节,而这些情节,并不是一种妄想,而是对现实的一种美好向往。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诺兰电影的结局,是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

因为他希望看到改变,希望人类能用爱穿越宇宙而不是接受现实走向灭绝,希望电影能够对观众产生影响,对世界产生影响。

单纯地相信现实,世界并不会因此变得更美好。

也许正因为这样,想要改变世界的诺兰才更偏向于能够具有更多想象空间的科幻题材,因为改变世界的,不是现实世界本身,而是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

Ⅱ 看完诺兰的新电影《信条》,你有哪些感受

《信条》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标准的诺兰风格的电影,包含了时间,空间各种穿插的元素,在里面你可以看到其他几部电影的影子。但这部影片的观影门槛大幅提高,对路人影迷极度不友好。

高级感

诺兰身上有一种高级感,这种自我特质很容易吸粉,再加上几乎每一部作品都称得上匠心独具。商业片、艺术片,单拎出来任何一个诺兰都不是翘楚,但他却很好地将两者结合到了一起。同样是烧脑电影,诺兰电影和一般烧脑电影有很大不同。他的影片让他彻底和路人粉划清了界限,将自己的烧脑电影打造成了必须三刷起步才能看懂的电影。

Ⅲ 诺兰的电影为什的那么精彩

他用了短短6年时间,就打造出了3部现象级的电影;还没有任何一个个人奥斯卡奖项,但在许多人心目中已经是神一样的存在;他的名字会盖过任何一位大牌演员的光芒,只要是他导演的电影,都会被预设成“神作”。

克里斯托弗·诺兰,要说这个名字伟大,恐怕还为时尚早,但有如此之多优秀的作品,他诚然已经在伟大的道路之上。

他的电影特点非常鲜明,复杂的叙事结构,深挖引人深思的深层人性,坚持胶片拍摄的写实理念,商业与艺术的两者兼得,打破传统的类型片革新等等,而这些特点,铸就了这个独一无二的克里斯托弗·诺兰。

诺兰电影为何能如此高分
如果要把所有导演的电影(长片)评分打个平均分,然后列个排名,诺兰导演要是能排在第一,恐怕很多人也不会感到意外。无论是国内的豆瓣还是IMDb,他的电影基本都能维持在8分以上。能有如此高的评价,诺兰到底是有什么样的法宝,俘获全世界观众的心呢?

其实很大程度,就在他的几个电影特色里面。

1.对人类精神的探讨

电影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自然不应该离开人类的精神。而诺兰的电影也离不开这种精神内核,他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二,《蝙蝠侠:黑暗骑士》(下称《黑暗骑士》)、《星际穿越》,都是因为这种精神而让作品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

《黑暗骑士》里的小丑之所以能够成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派,除了演员的极致表演,其根源还是在于他把人类最深层的本性揭示了出来,这种看不见的本性在哈维·丹特的身上得到具体呈现,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两个面之间挣扎,就像电影最后的两艘船,是选择炸死对方,还是选择自我牺牲。也许根本就不存在善恶,我们人类生来就是这样,有着自私的求生本能,又有着无私的大无畏精神,善恶本是一体,有所区别的只我们主观的区分。

《星际穿越》则探讨了人类最为可贵的精神,爱、探索精神。无论电影里的科学有多么高深前卫,宇宙有多么雄伟磅礴,最终还是要回到我们人的身上。如果我们忘记了我们自身最强大的精神力量,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阻止末日。

如果没有这种触动人心的感情,《星际穿越》也只能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片,只能让理科生激情满满,却不能让文科生有情怀共鸣。

所以诺兰的电影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认可,是因为他找到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拥有的却又看不见的人性,并且激发了出来,我们也才能有如此强烈的共鸣,然后给电影打上5星。

2.对类型片的革新

人多半是喜新厌旧的,很多电影并不是不好,只是人们看腻了。诺兰每一部作品都能获得高评价,除了有精神内核支撑,同时也得益于他并不喜欢循规蹈矩。

你可以看到他的《记忆碎片》,用了一种几乎前所未有的叙事结构;随后接手的《蝙蝠侠》前传三部曲,颠覆了人们对超级英雄片的古板理解;最新的《敦刻尔克》,又给战争片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他的几乎每一部电影,都有我们绝大多数人所没有见过接触过的东西,这种新鲜感也促使了他的电影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有人说,詹姆斯·卡梅隆负责电影技术的革新,诺兰则负责电影结构上的革新。但如果认真回顾他的电影,其实像《蝙蝠侠》系列,《星际穿越》其实都是普通的线性结构,他的创新绝对不只是电影结构上了,更是类型片上的革新,而《敦刻尔克》还对配乐上有大胆的创新尝试。

诺兰是一位创新者,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给我们带来一部又一部的惊喜,为什么他的最新电影都被影迷列为年度最期待作品之一。他真的有太多奇思妙想了,以至于他的作品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3.对悬念的奇妙设置

当然一部电影要获得观众的喜爱,“好看”两个字是非常重要的。而能不能“好看”,悬念的设置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诺兰的奇思妙想还体现在悬念的设置上,这也让他的作品观赏性十足。

他常常会先暗示你答案,然后抛出悬念,然后利用各种手法来迷惑你,你可以根据他给出的一些隐秘线索,自己试着去探寻真相,最后等待结局的答案;也可以索性跟着他的节奏,跟着角色一起迷失,直到结局真相揭开,然后惊叹地恍然大悟。

就连《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这样可以其实靠砸砸砸就能取悦观众的超级英雄片,诺兰也偏偏要在结尾来个大反转;《敦刻尔克》这样其实可以靠几枚炸弹就能让观众热血沸腾的战争片,他也非得来个多线交叉叙事,来增加悬念,难怪有人觉得这不是战争片而是悬疑片。

既好看,又有新鲜感,还不缺我们人类的精神内核作为支撑,诺兰的作品也有了让人难以抗拒得魅力,再加上各种大牌演员的顶尖表演,这样的电影真的想一个扑街的理由都难。

封神之路
诺兰与许多牛逼哄哄的导演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上过电影学校,没有正式学过任何电影专业。也许正是因为没有太多传统电影框架的限制,他的想象才得以最大程度发挥。

从他最早的短片《蚁蛉》,就能看出他的脑洞有多么大了。

到了第一部比较正式的电影《追随》,没有任何赞助,仅仅凭着6000美金的成本和非职业演员的闲暇时间,就杀进了豆瓣Top250。

因为这部《追随》,他也得到了好莱坞的青睐,《记忆碎片》也得到了厂商的大力支持,曾经出演《洛城机密》的盖·皮尔斯成为了主角,还有《黑客帝国》的女主凯瑞·安·莫斯加入。

《记忆碎片》也成为了诺兰打入好莱坞的敲门砖,这部电影也提名了两项奥斯卡奖项。

不过,诺兰很快就感受到了好莱坞并不是一个好混的地方,两年后他接手了《失眠症》的项目,这是最没有诺兰特色的一部电影,哪怕有“教父”阿尔·帕西诺和“船长”罗宾·威廉姆斯,最后还是成为了他执导的最低分电影的长片,但这并算不是一部烂片,影片依然是优良水准。

幸运的是,2005年华纳重启的蝙蝠侠系列几乎全权交给了诺兰,从编剧,导演,到制片,诺兰本人亲力亲为,一部《黑暗骑士》震撼了全世界,真正意义上的颠覆,真正意义上的重新定义,也让他瞬间就成为了好莱坞的一线导演。

而在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期间,他还拍了两部极具个人风格的悬疑烧脑片,一部《致命魔术》,豆瓣高达8.8分,苛刻的IMDb8.5分;另外一部《盗梦空间》,引发全城热议,是继《黑暗骑士》之后紧接着的一部现象级作品,这时候的诺兰,已经让全世界影迷开始顶礼膜拜了。

2014年的《星际穿越》一举奠定了诺兰的影坛地位,当时应该有许多人都没想到一个喜欢玩剧情玩悬疑的导演,居然能拍出这样一部浩瀚无比的史诗巨作,也很难预料,已经有两部9分的现象级电影之后,居然还能超越自己,短短几年就让自己再上一个层次。

所以也不必惊讶诺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所谓的脑残粉,许多电影人倾尽一生,也只有寥寥几部获得认可的作品,如果以评分作为参考,能有几部8分以上的,就已经是优秀了,能有一部超过9分的,大概已经是成名代表作能吹一辈子了。

但是诺兰在短短6年就有3部9分级别的电影,这是何等的壮举。照这样的态势,《敦刻尔克》惊现“请跪着看”这样的文章标题,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现实主义OR理想主义?
克里斯托弗·诺兰似乎是个矛盾的人。他一方面在电影内容上不断创新,一方面又在电影技术上刻板地坚守胶片电影;一方面让电影更加真实化,一方面又有许多过于幻想的情节。

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次毕业演讲里面,诺兰鼓励着毕业生们不要追逐梦想,而追逐现实,他一再强调现实的重要性,就像他一直坚持真实拍摄,尽量让观众得到更加真实的画面一样。

如果他这般重视现实,但为何不是去拍纪录片,去拍些现实题材的电影,反倒更多作品是与现实不太接轨的科幻片呢?而且在《黑暗骑士》和《星际穿越》的结局里,更多的感觉是理想化的,如果是现实化,小丑真不一定会失算,库帕也不太可能莫名其妙进入超立方体发信息给到女儿的。

重视真实感的诺兰为什么会设定理想主义般的结局?他到底是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

也许,他是现实主义,同时也是理想主义。因为我们不能忽视现实,也不能没有理想。

《蝙蝠侠》三部曲里的高谭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其实就是一个浓缩的人类社会,有小丑、贝恩这样的极端份子,也有瑞秋、蝙蝠侠这样相信高谭市能改变的人。

蝙蝠侠是个超级英雄,但同时也是个普通人,和以往的同类型电影不一样,这个超级英雄没有出场自带光环,自带BGM,还很容易受伤,会做出错误判断,有他的体力极限,有他无能为力的时候。

但他有着崇高的理想,许多普通人都没有的精神意志,他坚信高谭市的现实,最后可以改变,说白了,蝙蝠侠就是个理想主义者。

就像蝙蝠侠一样,诺兰的理想主义是基于现实的。蝙蝠侠是平凡人,是血肉之躯,但这个基础上,有着理想化的装备,和过人的意志。为什么要有理想化的装备和过人的意志呢?

因为蝙蝠侠需要改变歌谭市的现实。相信诺兰也一样的,他想要改变当前这个社会的一些现实。

而要改变现实,首先就要接受现实,如果你认为现实是假的,那何必去改变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诺兰的电影非常贴近现实,大可强行设定背景的科幻片非要请来科学家做指导,从现实的科学理论出发,然后才在这基础上去建立那些过于幻想的情节,而这些情节,并不是一种妄想,而是对现实的一种美好向往。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诺兰电影的结局,是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因为他希望看到改变,希望人类能用爱穿越宇宙而不是接受现实走向灭绝,希望电影能够对观众产生影响,对世界产生影响。

单纯地相信现实,世界并不会因此变得更美好。也许正因为这样,想要改变世界的诺兰才更偏向于能够具有更多想象空间的科幻题材,因为改变世界的,不是现实世界本身,而是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

Ⅳ 诺兰大导全新力作,《敦刻尔克》值得一看吗

当然,非常值得。每次对诺兰的片子都是期待很大,但是同样收获到惊喜。战争的画面感和配乐都特别带感。影片中的第一个镜头就把观众一下子带到了那个场景中。
我们一般都喜欢看的是什么战争片呢?取得了大胜利的战役。而《敦刻尔克》是什么,是一次大溃败和逃脱。

Ⅳ 为什么说诺兰新作《信条》观赏性强,但“形式大于内容”

被誉为“最伤脑筋的导演”的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新片《信条》已经在中国上映。很多来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观众都说“节奏太快”,“烧脑子”,甚至说“听不懂”。作为一部集悬疑、犯罪、动作等元素于一体的大片,《信条》的票房并没有给国内电影市场带来很大的刺激,但似乎得到了普遍的反响。

但只要从头到尾都专注一些,理解了男主的核心任务是什么,基本就不会存在太大的难度。实在是想“搞懂”的,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剧情分析和细节解读类的内容,大可以去看看。只是在我看来,《信条》作为一部电影,它在故事、人物、视听语言方面的表现,确实很值票价,不愧于“诺兰作品”。但要是像部分观众说的那样“神作”的赞誉,我会持保留意见。

Ⅵ 诺兰为什么被称为大神级导演

美国影评人和影迷给他的评价是“新千年的库布里克,自希区柯克之后最有着装品位的导演。

诺兰是一位“采梦大盗”,电影的奇谋与意识的诡异在他的作品里总是如双蛇潜行、踪迹莫测,而这位有着英国绅士矜持外表的导演却在心中尽情玩味着这种蜿蜒不绝、纠缠不清。他似乎可以在梦境中醒来,又在电影中衔梦而飞。

诺兰在故事的讲述中,擅长将故事巧妙地打散,使讲述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的表演。对故事时间的处理,在每一部影片中都有独到的创意。诺兰身处好莱坞这种充斥着类型化的电影制片环境中,却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将一部部电影创作成烙着自己印记的作品,并且得到观众的称赞。

(6)为什么诺兰的电影值得看扩展阅读: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父亲是英国人,做广告文案工作。母亲是美国人,从事乘务员工作。克里斯托弗·诺兰上有兄长马修,下有弟弟乔纳森·诺兰是一名编辑。由于父母的关系,兄弟三人从小就在英、美两国之间奔波。

《追随》的成功赢得了艾玛·托马斯的芳心,两人是大学同学,克里斯托弗·诺兰与艾玛·托马斯在伦敦读大学时相恋,毕业之后于1997年结婚,拥有三个孩子和一家制作公司,一家人现居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Ⅶ 小李子经典巨制《盗梦空间》重映定档!为何诺兰的电影总让你心甘情愿掏钱

电影院逐步放开后,有许多经典电影重映,其中由小李子主演的《盗梦空间》已经重映定档,很多人都准确去影院重温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之所以让人百看不厌,要归功其导演诺兰。诺兰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大导演,他曾经导演过很多非常有名的电影,他的电影总是让观众惊喜,人们每次在他新出电影之后都去电影院观影。那么诺兰的电影究竟有什么魔力,总是让人心甘情愿花钱呢?我个人认为诺兰的电影非常烧脑,充满了想象,他的电影坚持用实景拍摄,画面非常震撼。

一、诺兰电影非常烧脑,充满了想象。

诺兰的电影充满了想象,他的电影会打乱顺序拍摄,让人对剧情看不透想不通,甚至到最后结局有些情节都想不明白。他的电影会有很多非现实主义的东西,这些概念在看他电影之前都无法想象,比如《盗梦空间》就让观众大呼原来梦境可以这么演绎。人们惊叹诺兰的想象,对诺兰的电影顶礼膜拜,看完直呼过瘾。

Ⅷ 诺兰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好看,我真的欲罢不能

诺兰导演的影片剧情紧凑,富有张力。和高科技钩挂,从人性、理性的角度看待问题。

Ⅸ 你喜欢诺兰电影的原因是什么

一直以来这个执拗的英国男人都喜好用传统胶片进行电影拍摄,诺兰和他的团队始终坚持不使用数字中间片来进行调色,这样往往显得更为饱满,冷峻,厚重,隽永,有着别样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影像美学风格。

Ⅹ 三个角度解读诺兰的《信条》,原来真的只有N刷才最够味

文/叶秋臣

提起诺兰的电影,可以说每一次都是回味无穷,N刷不够。

豆瓣上各种9分以上的神作均是出自他手,《盗梦空间》以及《星际穿越》目前还在重映中,以及那部看后依然思绪万千的《蝙蝠侠:黑暗骑士》等等,都成为了难以形容的经典,脑洞之大创意之新,可以说能与其比肩的并不多。

其实过多的赞美之词,对于诺兰以及他导演的作品而言,似乎都是苍白无力的。即便把剧情介绍得再多,分析得再透彻,都不如亲自走进电影院去感受一番来得真切。因为在看完《信条》后,叶秋臣甚至找不到一个最恰当的形容,来表达观影之中内心产生的震撼,只能深深赞叹一句,这部电影真的太太太——太优秀了。

看完一遍发现根本不够,必须二刷乃至N刷才最够味。每一个镜头似乎都隐藏着伏笔和铺垫,在层层叠叠的叙述中逐渐走向影片的高潮时刻,看后要反复咂摸半天才能缓过劲儿来,继而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要想完全走进《信条》的世界,需要打开三道门,拿出三把钥匙,解开三个谜题。

1.关于时间:这不是简单粗糙的穿越,没想到逆向时空还能这么玩

其实在各类的影视作品中,玩转时空好像都不算新鲜事儿。往往是现在的人穿越到了过去,亦或是反之操作大同小异,很多片子因为逻辑不够严谨,链条不够清晰,加上前后矛盾重重,几乎把这个具有无限创作潜力的题材都玩坏了。

但《信条》并不同,甚至不能形容为“反其道而行之”,因为它完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设定,体现着不同以往的高级感。并不像那些简单粗糙的穿越时光倒回,而是局部的时空逆转,可以发生在某个物体上,比如片中的子弹和行驶的汽车;或者是发生在某些人的身上,比如片中的时空逆行者;亦可作用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我们看过了这么多的电影和电视剧,从没想过原来逆向时空还能这么玩,完全是叹为观止。

为了能够将剧情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其实在片中许多的重要关键信息里,已经可以猜到这是一次关于时空相关的游戏。开头歌剧院里的一切故事看似只是一场多方对决的互相攻击,但本质是为了引出更重要的后续线索。

比如,你可以在敌我双方的对峙中发现,大家似乎对“调整时间”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动作也非常熟练,对话里还能隐约感受到事情似乎“早就发生”,或是“发生多次”,这些信息就是为了引导我们一步步走向最终的答案。

在细节上,我们能发现人物之间微妙且特殊的关系,比如最重要的“抓子弹”动作。

其实子弹是全片对时间阐述中最为重要的“媒介”,是需要敲黑板划重点的。不仅多次出现,而且每次都会形成一种暗示,代表了揭晓人物各种隐藏谜题的关键。

另外,炸弹也是本片里非常重要的线索,因为炸弹的威力是通过耗尽时间来工作的,而且炸弹想要摧毁的刚好也是过去某些时间和事件存在过的痕迹,凸显了“过去”和“未来”的矛盾感,但又能适当地将两者结合,让“时间”成为电影中最重要的分析点。

同时,子弹和炸弹都是毁灭性的存在,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产生的武器,是能够导致“生”或“死”两种状态的物品。将这个对立概念与时间产生的“过去”和“未来”相互作用,恰好完美地诠释了《信条》中逆向时空产生的结果和原因。

结果和原因两者又在相互作用着,已经发生的结果作用于其产生的原因,原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结果的必然前提,将圆圈的两半充分扣紧,严丝合缝,形成闭环。

其实改变时空本身是毫无意义的,重要的是每一个行为会带来的影响。未来的人会向过去的人求助,过去的人会通过已知的结果去引导当事人走向已设定好的道路,彼此间相辅相成。

2.关于目的:每个人都有隐藏的秘密,每一步都是在抗争命运

看《信条》时,你会很轻易地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有些秘密是当事人本身就知道的,有些则是要在探索中寻寻觅觅才能解开谜题。

在歌剧院发生的惨剧,其实本质上并不是整个事件的重点,因为这看起来更像是一次隐藏男主身份的幌子,在他察觉到神秘物质之后,再将其引入到更为复杂的任务之中。歌剧院里发生的一切,看起来仿佛是不同阵营怀揣着不同的目的,好像是不同的队伍站在完全的对立面,但在不同的时空之下,也许是为了一个相同的目标,即便是BOSS萨特,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活”,尼尔的牺牲也有他必须背负的使命,他也是为了看到那个自己已知的结果,才千辛万苦成为了男主生死与共的战友。

作为电影的主线人物,其实男主身上的秘密是最多的,整部电影也是在逐渐揭开他在顺与逆两个时空中发生的一切。

男主没有自己的名字,他的身份是一个特工,终极目标就是完成任务,被抓到时身上只带有保证不会泄密的自杀胶囊,我们看完全片都不知道应该称呼他什么,但围绕其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却将所有拥有名字的人重重围住。

他是原因,也是结果,不是个体,但也无法代表所有人。看似在歌剧院里他要保护的是被预谋暗杀的人,实际上这场游戏行为的本质只是为了锻炼男主而已。让他卷入这场阴谋和风波,是因为在未来的他必然要走向这个道路,如果没能成功将会带来更大的灾难,所以他的加入是产生结果的必然原因之一。在这场时间的赛跑中,男主是为了救下所有人,救下这个世界,而唯一救不了的人,却是他自己。

在与萨特抢夺神秘物质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也许很多事情想要去改变的时候是完全无力的,因为“结果必然会发生”。但如果不去斗争,那就是妥协下的认命,男主自然不会相信这样的认命,他用自己的不认命,再去对抗其他人的不认命。

所以《信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所有人都在抗争命运的一种表达。

3.关于死亡:就像逆转时空,不能去理解,只能去感受

其实电影中将死亡这个概念做的最好诠释,就是男主在不同阶段下的状态和境遇。男主之前“被假死”,撞破了萨特的阴谋继而去拯救凯特“被杀死”,后来又与未来的自己相遇并“看破生死”。

如果时空真的可以任意地逆转倒回,那么死亡的确不再具有任何悲伤的意义。不论是歌剧院里的人质,还是即将预谋要被刺杀的关键人物,在逆时空中进行逃亡的萨特,以及用性命拯救他人的尼尔,亦或是男主自己,死亡都不再重要。

他们个体的生存或是牺牲,都不会改变大环境下的必然命运,抗争也只是局部的抗争,就像逆转时空本身一样,是局部的概念,无法改变整个世界。

《信条》的很多内容都颠覆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认知,“生”和“死”虽然听起来是完全相对的概念,但在电影里你发现死亡与我们想象中是有差别的,这一个时空下的某人死去,某人在另一个时空下却依然存在。

故事就围绕着如何死亡,如何阻止死亡,如何阻止更多人的死亡而展开。

哪怕是电影中真画和假画的洗钱设定,其实都是在引导我们知晓最终结果的媒介。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说出来的目的和实际的目的并不相同,就像正反两面的镜子。

看起来死去的男主实际上只是假死,而死去的某人在另一个时空还依然活着。看起来的任务只是被包裹住的另一个任务的掩体,很多事情说不清道不明,就像劳拉说的逆时间理论一样,这些谜题能做的只有去“感受”。

不要试图去理解它,而是要感受它。

而首次让男主感受逆时间的物件,恰好又是“抓子弹”里面的重要因素,子弹本身。所以这个动作本身就是在暗示,许多人拼命想要抓住时间,想要控制时间,但时间却是不可能被抓住的,也难以受控。时间就像没有名字的男主一样,要认清本质的话,也只能通过感受。

你可以说整个故事都是一场阴谋,但却是不同时空下不同的阴谋,不同人站在不同立场下不同的抗争。在红蓝两个不同方向的时间任务中,我们看到了熟悉的诺兰,他在引导每一个观众走到时间重合的那个瞬间,因为一切的故事在这里有了最终的答案和结果。

可能我们无法真正改变过去,可能我们也无法充分回应来自未来的求助,但我们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珍惜当下。

文/叶秋臣

———————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诺兰的电影值得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看电影的APP有哪些 浏览:171
有哪些精品的日本动画电影 浏览:542
洪金宝和他儿子演的电影叫什么 浏览:636
美国有哪些网站比较好看的电影 浏览:109
全球有多少人看过漫威电影 浏览:130
欧美有哪些姐弟恋的电影 浏览:494
女美电影免费收看 浏览:449
电影的片头有什么 浏览:155
全球最好看的十大电影排行榜 浏览:888
有什么好看的车电影 浏览:417
电影大全免费中国 浏览:869
马赛克电影如何去除 浏览:950
暮光之城美国电影免费版 浏览:641
秦皇岛电影院什么时候恢复 浏览:25
阿龙是什么电影 浏览:899
如何用itunes看电影 浏览:161
香港好看特异功能电影 浏览:557
第一滴血电影英文怎么写 浏览:369
为什么护肤品电影一套用 浏览:152
B站有什么好的微电影 浏览: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