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38军攻占三所里电影叫什么

38军攻占三所里电影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2-11-05 04:41:36

⑴ 《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松骨峰战斗的壮烈的

《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写的松骨峰战斗的壮烈:

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代表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等。

⑵ 清长之战的三所里、龙源里之战

德川战斗胜利后,志愿军总部命令38军实施战役迂回,向三所里穿插,切断美第9军南退道路,配合志愿军正面部队围歼价川、清川江以北的联合国军。 第38军113师接到命令后,轻装上阵,冒着严寒在雪野上一路疾进。快到三所里时,头顶上飞来几十架美军飞机。113师官兵急中生智,去掉了所有伪装,大摇大摆地行进。美空军误认为113师是从德川逃出来的南朝鲜军,一炮没开飞走了。113师14个小时急进70多公里,在28日8时到达三所里,全歼三所里地区韩军1个治安连及美骑1师第5团先遣分队,占领了三所里及附近高地。美骑1师5团主力,立刻在坦克掩护下组织攻击,企图打开通道。但10多次进攻,均被击退。 29日凌晨,113师第337团占领了三所里西北约几公里处的龙源里。当彭德怀得到报告后,指示第113师:你们要卡着敌人的退路,像钢钉一样钉在那里。 中国军队对三所里和龙源里的占领,震动了联合国军的整个战线。联合国军的大后方关键部位的丢失使徘徊于清川江北岸的美军第2师、第25师、第24师和英军第27旅、南朝鲜军第1师以及土耳其旅残部全部陷入了中国军队的包围之中。 29日,西线敌军开始全线撤退,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在三所里、龙源里以及38军112师335团防守的松骨峰。 美9军攻不下三所里,只好改道龙源里。由顺川、平壤出发的美骑1师主力及英军29旅一部,北上接应美9军。志愿军第337团刚到龙源里以东地区,就与南撤的美军先头部队遭遇,我军炸毁敌先头坦克。顿时,敌百余辆汽车和坦克受阻不前。美军出动20余架飞机和大量的火炮、坦克等掩护步兵,向我军阵地猛烈攻击,被337团打退。 志愿军总部命令38军主力迅速向113师靠拢,正面各军加紧进攻。 30日,正面志愿军4个军英勇攻击,逐步缩小包围圈。在龙源里,被困美军在百余架飞机和百余辆坦克支援下以1个营至1个团的兵力,与北援的美军相配合,分别向第337团防守的南北阵地连续猛攻,妄图打开龙源里这条道路。第337团在敌强大进攻面前采取坚守和反击相结合的战法,一次又一次地打退美军的进攻。南撤、北援之敌南北相距不到1公里,却始终不能会合。335团也坚守住了松骨峰阵地。 美9军从三所里、龙源里突围的企图彻底破灭,只得在12月1日,丢下大量辎重装备向安州方向突围(最后经安州、肃川退向平壤)。至12月1日19时,战斗结束。 38军及时占领三所里、龙源里并彻底粉碎了美韩等多国部队从三所里、龙源里地区突围的企图,出色地完成了对第二次战役西线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任务。毙伤俘敌8000余人,缴获各种车辆500余辆。

⑶ 38军大败美军,美军遗弃的装备一眼望不到边,江拥辉:人间奇景

朝鲜半岛上,多年来都横亘着一条北纬 38 军事分界线。

在71年前的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同样有一支部队的番号为 “38” ,这支军队打起仗来猛如虎,它便是有着 “万岁军” 威名的 志愿军第38军。

云山战役 取得首战大捷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已在朝鲜战场初露锋芒,暂时站稳了脚跟。

为了进一步巩固战场局势,最终扭转战局,此时继续坚持作战尤为必要,于是英勇顽强的志愿军又主动发起了 第二次战役 。

1950年11月,眼看着朝鲜的寒冬将至,此时的 彭德怀 忧心忡忡,思虑良多,志愿军虽取得了第一次战争的胜利, 但志愿军后勤一直是个大问题,且还不断遭到敌机袭击,如果这时候,依旧让战士们长期露宿于冰天雪地之中,势必将影响到全军的整体战斗力。

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于是,彭总司令下定决心采取 诱敌深入 的方式,诱敌进入到预定好的战场地带,并寻找合适的时机以待歼敌。

11月16日, 彭总司令下令志愿军各部队都停止一切反击行动,并还继续向后方撤退。

别说,彭总司令这一招欲擒故纵,用来对付向来骄傲自满的麦克阿瑟再合适不过了,麦克阿瑟认为这是志愿军的怯懦的表现,以为志愿军此时已经放弃了继续作战的计划,于是非常自信地表示:

于是,麦克阿瑟认为这是他们发动总攻势的最好时机, 在西线,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进行全线推进;在东线,则兵分三路,从古土里、丰山以及明川继续北进。

骄兵必败,事实证明,麦克阿瑟终将为他的轻敌和傲慢,付出沉重的代价.........

就在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发起总攻以后,彭总司令仔细分析和观察了战场局势,并留意到了美军方面存在一个缺口, 这个缺口就位于美军第8集团军和负责东线的第10军之 间,足足有数十公里远。

再来看,美军西线部队所部署的又恰好是战斗力相对较低,且刚受过我军打击的南朝鲜军队。

不得不说,美军暴露的这些问题,于我军而言,的确是一个难得的有利战机,如若能把握好,或许就能成为我军的一个突破口。

因此,彭总司令果断决定 要好好利用美军存在的这个薄弱之处,让志愿军部队从德川对其发动进攻,然后再从第8集团军的后方进行迂回作战。 此次负责在德川地区撕开美军部队缺口的正是由韩先楚所领导的第38军以及第42军。

38军军长 梁兴初 为了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一雪前耻,证明38军的真正实力。于是,在正式开战前,他面对着地图反复斟酌,反复思考,并与江拥辉副军长、张魁印一起展开了战前会谈。


在对战场地形地貌进行了一番分析以后,江拥辉指着地图对梁兴初提出建议,武陵里西靠大同江,江上有一座 武陵里大桥

这座大桥恰好就坐落在南朝军战线的关键位置上, 如果能成功炸毁这座大桥,那么就能直接切断敌军的后退道路,有利于后面我军之后对德川地区的敌军实施全歼。

于是,在24日夜,大战爆发前夕,在38军科长张魁印,和113师侦察科长周文礼的带领下,志愿军们身背炸药包,穿着韩军军服,在南朝鲜军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的走过,并摸到了敌军后方。

他们先是解决掉了当夜负责守桥的敌军士兵,随后将准备好的炸药都挨个绑在了大桥上,一切准备就绪,待敌军军车正从桥上经过之时,志愿军们便立刻点燃炸药的导火索,随着轰隆隆的炸药声响彻云霄,武陵里大桥被志愿军成功炸毁。

这一次行动,后来也被称之为 “奇袭武陵里” ,曾家喻户晓的军教片 《奇袭》 也是由这段 历史 改编而来。

随后38军又火速赶往主战场,这场战斗在25日晚打响,38军在朝鲜战场西线发起反击。

很快,第38军113师便在德川和宁远地区迅速打开了战场缺口,越过地势险峻的755高地,并于当夜9时左右,到达古城渡口。 此时的南朝鲜军,还未回过神来,便被志愿军轻松俘获。

此时,一条大同江横贯于德川地区,寒风中的大同江水越发冰冷,江面已经凝固了些许冰块。

但是为了尽快抢占渡口,113师的志愿军们义无反顾地脱下自己的棉衣,棉裤,纷纷跳入这冰冷的江水中,难以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种刺骨钻心的寒冷。

顺利过江以后, 113师便迅速向德川南面插入 。而此时,部署于德川,和宁远地区的南朝鲜军,也早已在38军的主力部队以及第42军的志愿军们的猛烈攻势下,一路溃败。

终于,敌军的侧翼被志愿军成功打出了缺口, 于是一场清川江江畔的围歼之战蓄势待发.......

第39军逼近宁边,第40军逼近球场,第42军占领北仓里,第50军进至五龙洞,第66军到达古城洞、龙山洞,第38军则在击退了土耳其旅后,抢占嘎日岭.. ......战报频传。

28日晚,志愿军各部队则按计划继续对敌军展开攻势,而此时的彭总司令也在焦急地等待着第113师部队关于 穿插三所里 行动的消息。

三所里行动尤为关键,因为其南边是大同江,能对敌军形成一道天然的阻拦屏障,北边则是一座大山能卡住公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敌军进行难逃,敌军南逃的部队不仅有 美军2师,美军3师,还有美军王牌部队骑兵1师

因此对于113师部队而言,他们任务艰巨,不仅要能插得进去,还要能成功截断敌军,就算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也要插入三所里。

怀揣着誓要与阵地共存亡的赴死决心,第113师部队真的如同一个坚韧的“钢钉”一般,牢牢地“钉”在了三所里,任凭“联合国军”的南北两支部队怎么“拔”,也终没能“拔”出113师这颗“钢钉”。

113师部队在交战那几日,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敌军上百架次战机的一轮轮炮弹轰炸,一次次的击退美军地面 坦克兵,步兵,炮兵 的进攻,最终依旧艰难的以部分兵力占领了三所里阵地,其主力部队则继续西进。

此时,美军第2师,第25师,土耳其旅等多支部队,甚至还被113师部队拦腰截断成数截,围困在 军隅里、双龙里、龙源里 之间的狭长地带,难以实现突围。

到了29日时,113师部队不仅抢占了龙源里,还截断了美军往顺川方向的一条后撤通道,将美军第9军的后退道路给彻底封死了。

当终于得知113师部队的一位前卫团,已经成功插入三所里时,彭总司令那颗悬着的心,方才落了地:

眼见战场形势不妙,此时的美军终于慌了,连忙调集110多架飞机,70多辆坦克“护体”,同时还向龙源里地区疯狂进攻,企图为美军打开在龙源里的逃跑通道。

在美军的一阵阵炮火攻势下,此时的龙源里已是硝烟四起,烽火连天,炮声不断。

30日夜,围歼时刻到来。第38军各部队开始向被围困的敌军发起冲锋,敌军部队如同困兽犹斗一般,与志愿军展开新一轮血与火的激烈较量。

第40军部队,在占领了军隅里以后,在军隅里西南方向与美军第9军部队展开较量。

此时的第39军部队在偃武洞成功击溃美军第25师部队以后,又派遣1个师的兵力在渡过清川江,以支援第40军部队在军隅里地区与美军第9军的战斗,第42军部队则在新仓里与美军激战。

直到 志愿军第38军在最终切断了美军在清川江地区的退路以后,麦克阿瑟方才如梦初醒 ,随即便下令联合国军各部队进行全线撤退。

至此,他曾叫嚣的要对志愿军发动的总攻势,不仅没能取得成功,最终还转为了 “大撤退”行动 ,而战前想提前结束战斗,好回家过圣诞节的愿望也就此化为泡影。

至此,志愿军部队部队大败美军,而在此战中又以38军战果最为突出, 缴获各种火炮389 门, 汽车 1500多辆,坦克14辆。重创了美军第2师,南朝鲜军第7师,以及土耳其旅等多支敌军部队,共歼伤俘敌11101人,歼敌人数占据西线歼敌总数的48% ,为志愿军部队最终在西线的大胜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后来38军军长江拥辉的回忆表示:

1950年12月1日,任凭你寒风呼啸,此时的彭总办公室,却时不时传出了为胜利而感到喜悦的欢呼之声,彭老总在看完前方38军传回的战报后,甚是欢喜。

一手将那战报往桌角那么一拍,便夸赞道:

38军虽然第一次战役没打好,但却从不轻言放弃,从不服输,这一次他们铆足了劲儿,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围歼战,在此战中大败美军,一战成名。

因此,彭德怀总司令才会在给第38军的嘉奖令上,挥笔写下那经典的一句话: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万岁军” 的名号也就此打响了。

⑷ 血战三所里的电影名字叫什么

《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元帅》是由宋业明执导,董勇、杨童舒、唐国强、罗钢、刘劲、王伍福主演的重大革命历史电视剧。该剧于2016年5月20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1-2]

该剧以彭德怀生平经历为主要内容,从平江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建国后的抗美援朝、庐山会议,塑造了一个血性、正直、一心为民的彭德怀。[3]

2018年4月3日,在第3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暨第25届电视文艺星光奖颁奖典礼上,获得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优秀电视剧大奖。



⑸ 这是一场扭转乾坤的战役,每一场战斗都是经典、传奇

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亮相的起手式,一记重拳,把西线的美军第八军打得两眼一黑,全然没有开始时不可一世的样子。

美军自仁川登陆以来,一直说要在 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没想到过38线没多久就遭到重创,损失一万五千多人,战线也从鸭绿江退到清川江以南。

朝鲜战场稳住了,下一步怎么打呢!

一、麦克阿瑟的猜想把美国当局带到了沟里

麦克阿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无论如何都不相信中国真的会出兵,在他看来,中国不会、也不敢出兵。

第一次战役那么生猛的进攻,麦克阿瑟认为是几千个中国的志愿人员干的,志愿人员嘛,跟雇佣兵似的,很能打的。

11月8日,麦克阿瑟派出大批飞机,把鸭绿江大桥炸了,这近乎向中国宣战,远在华盛顿的美国政府和总统杜鲁门气得大骂麦克阿瑟。

但麦克阿瑟轻飘飘地说:这样可以阻止中国军队和物资进入朝鲜。他没想到,冬天的鸭绿江上冰封千里,可以跑 汽车 的。

随后的消息更让麦克阿瑟高兴,前几天被俘的联合国军士兵被放了回来,他们带来的消息是中国军队人不多,也不敢打,正在往回撤。

麦克阿瑟马上召集会议,说出了他的判断:有中国军队,但只有几千人,正在往东三省跑,他们没有空军,更怕美国空军;

所以,美军完全可以开开心心地过一个感恩节(11月23日),随后在11月24日发起最后的总攻。“如果成功的话,这应该说在实际上结束了战争。”麦克阿瑟最后说。

基于此,麦克阿瑟决定,马上发起反攻。还是东线第10军、西线第8集团军;为了加强两线兵力,美第25师、土耳其旅、英第29旅到西线;美第3师调到东线。

这样,前线联合国军总兵力达到22万,还不算随时支援的空军、炮兵。壮观啊,圣诞节(12月25日)前不结束朝鲜战争,说不过去啊。麦克阿瑟想。

二、 彭德怀元帅对下一步战争的设想

第一次战役还没结束,彭德怀元帅就有了个清晰的构想,大的方针分两种情况:一是先看看,看美军怎么反应;二是发起更有攻击性的第二次战役,这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的。

先看看,是看美军打不打了,如果他们停了下来,有撤回38线的意思,就没有必要急着打下去,当然这种可能性不大。第二次战役要以此为基础来打,就是说我们要先退一步,积蓄力量。

1950年11月13日,“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作战指导方针出来了。具体打法是:先以小部队和敌军保持接触,诱敌西线进至馆洞、温井一线,东线进至长津湖地区后再全面反击;

如果敌人不上当,那么我们就主动出击,西线以两个军直插顺川、肃川,东线则围攻永兴,吸引美军来援,来个围点打援。

这些战法都是我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用惯了的,驾轻就熟。前线部队边打边撤,一路上把破衣烂衫、坏了的武器都扔在路边,看起来很狼狈的样子。

为了配合好“诱敌”,也为了瓦解敌军,我们还释放了抓来的一千多俘虏,对他们说:你们回去吧,以后别再人凝固汽油弹炸我们,太可怕了。我们没多少人,我们就是想保护我们的东北。

三、麦克阿瑟高兴,彭总也满意

作为一个打过二战的四星上将,还有“菲律宾元帅”头衔,麦克阿瑟居然一点不怀疑志愿军大踏步后退有什么“阴谋”,他命令自己的部队大踏步前进,准备发动圣诞节前的攻势。

我国建国以来,有两件事一直让人想不通:一是印度为什么非要打一战;二是朝鲜战争这么明显的态势,美国就是不相信中国会出兵,第二次战役这么明显的诱敌深入,麦克阿瑟就是不知死活地往前冲。

说到底,他们就是以为,新中国不敢打;新中国骂他们是纸老虎,在他们眼里,中国连纸老虎都不是,只能是只纸猫。而麦克阿瑟,这家伙不但是个狂妄自大的人,还有种族主义、白人至上主义的毛病。

麦克阿瑟傲慢地宣称:中国人不是一个不可侮的势力,他们是来朝鲜了,但他们顶多也就六、七万人,这六七万人已经被炸得差不多了,他们在往回跑呢。

11月21日,西线“联合国军”完成了战役展开,所以部队到达攻击线。麦克阿瑟看着地图,心里美啊。

美军到现在还不知道是彭德怀在朝鲜指挥,美军一直认为是林彪,后来听说林彪在苏联治病,美军认为在朝鲜的应该是四野司令黄永胜。

彭德怀元帅也在看地图,他心里更美,一切都和他想的一样,美军甚至提前到达指定位置,看来预备的方案可以搁置一边,专心按主用方案打。

11月25日早晨,美军的轰炸机来了,朝志愿军总部就是一顿轰炸,美军扔的是凝固汽油弹,不但炸塌了指挥所的房子,还燃起了熊熊大火,让人没法救援。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就牺牲在第二次战役总攻发起的前夜。

四、总攻发起,俘虏美军若干,其中女兵多名

11月25日黄昏,志愿军首先在西线发起战役反击。西线的兵力是:38军( 梁兴初 )、42军( 吴瑞林 ),他们的任务是直取德川、宁远地区,打掉哪里的南朝鲜军第2军团第7师、第8师,在敌军阵线上撕开一个口子。

39军(吴信泉)、40军(温玉成)、50军(曾泽生)、66军(肖新槐)的任务是正面突击美第八集团军。具体任务是: 40军负责新兴洞、苏民洞地区美第2师;39军、50军、66军负责云山、泰川、定州地区的美第24师、第25师和英军第27旅、南朝鲜军第1师部队。

1950年11月25日下午4时,总攻开始,一发发五颜六色的信号弹吱吱地窜向天空,炮火的光芒掩盖了快要落山的太阳,德川周围四处都是枪炮声和军号声。

38军的3个师对驻守德川的南朝鲜七师发起了进攻。进攻很顺利,但也很艰苦,38军遇山越山、遇水蹚水;遇见敌人就灭、遇见俘虏就抓。

到26日晚上,南朝鲜七师被围歼,抓了大量包括美军顾问的俘虏,还有很多武器弹药、 汽车 大炮。许多战士冲锋时是三八大盖,现在是身背汤姆冲锋枪;

最让人兴奋的是居然在一个后勤仓库发现了几万只活鸡,但是也不能停下来烧火炖鸡呀,吃了几个月炒面的战士咽着口水把鸡放生了。

吴瑞林的42军同时对南朝鲜第八师发起进攻,他们直捣第八师中心,把宁远城以及周边的敌人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打扫南朝鲜八师十团团部是,一下子就俘获了三十多南朝鲜军官和十七个美国兵,其中还有一些美国女兵,这是志愿军第一次俘虏美国女兵。

五、不妨把口袋扎得紧一点

南朝鲜的军队在麦克阿瑟眼里不是什么问题,打掉就打掉了,放在前面就是为了被打掉的。但是两个师,一夜就被灭,让麦克阿瑟浑身一颤。他命令美第八集团军军长沃克赶快把缺口补上。

沃克派骑一师一个团和土耳其一个旅去堵住刚打开的缺口。骑一师在第一次战役中就打了一仗,损失惨重,师长霍巴特·盖伊少将也变得谨慎很多。他的部队磨磨蹭蹭地在后面慢慢地开拔。

土耳其旅都是土耳其人组成,他们这些人既看不起美军,也看不清中国军队,在他们看来,凭着手里的圆月弯刀,世界就在他们脚下。

他们跑得很快,边前进边打,还伏击了一支“中国军队”,打死一千多,抓了一百多俘虏送回去。美军指挥部一看,土耳其人真TM给力,高兴坏了。

把俘虏拿来一审,差点没把美国人气死:土耳其伏击的是逃跑回来的南韩军队。这帮苦命人,侥幸逃过了志愿军,又被土耳其人给打了。

不管怎么样把,土耳其旅大喇喇地来到前线,占据了一个高地,晚上升起火,准备休息一下,明天好打仗。

志愿军在附近的38军114师得到了消息,那还说什么,连夜就把这些家伙给收拾了,五千多人的土耳其旅跑回去不到两个连。骑一师一看,我也不去了,去了也没个好。

早在114师收拾土耳其旅之前,我军40军对西线左翼的美二师、39军对美二十五师发起了进攻;50军、66军也在当地实施突击,切断美军后路。

到26日,美二师、美二十五师全线崩溃,尤其是美二十五师一个整编制的黑人连全部被俘,这个连是美军24团C连,148个人清一色都是黑人。

从此后,美军再也没有单独的黑人连队,这是最后一支。俘虏黑人连的战斗是“上草洞战役”,39军116师打的,非常著名。美国人从不提这件事,他们也要脸面。

不光是西线热闹,东线也打开了,宋时轮率领的第九兵团在狼林山脉将美第十军的陆战一师和步七师分割成五段,东线指挥官阿尔蒙德中将急得团团转。他们后来连退路都没有,只好从海上逃跑。

态势已经很明显了,志愿军要把西线美军全吃进去。但麦克阿瑟显然陷在自己的思维里不能自拔,他不但没有把美军后撤,还进一步命令西线左翼的美第一军向定州和泰州发起进攻。

如果38军、42军的穿插是在美军背后架刀,现在美第一军的进攻就是在向严阵以待的志愿军39军、40军、50军、66军送人头啊。

志愿军司令部觉得:既然美军想深入,我军就不妨把口袋扎得紧一点。不但要把美军全包进来,还要保证包进来的美军跑不掉。

六、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

说干就干,彭德怀给38军军长梁兴初、42军军长吴瑞林下了死命令: 38军和42军从德川、宁远突破后,38军迂回三所里,42军迂回顺川,来一个双层迂回,配合正面主力合围清川江地区的美军。也就是 42军负责外层迂回,38负责内层迂回。

内层两个要点:112师的戛日岭和113师的三所里。最关键的是三所里,它南边是大同江天堑,北边正好卡住美军向南逃跑的公路,这个方向是美军第二师、美军第二十五师和美国骑一师南逃的唯一路线,要不然只能跳海。

112师在戛日岭、114师收拾土耳其旅去了,三所里阻击,非113师莫属。美军三个师有三百多辆坦克、四百多门火炮,113师只有十几门迫击炮和少量反坦克手雷,他们不但要插得进去,还要卡得住敌人;四面受敌的战场、几倍狗急跳墙的敌人,西线战役成败在此一举。

志愿军总部不放心,副司令韩先楚亲自打电话给113师师长江潮:“都是老兵,不啰嗦。你们现在出发,明天上午6点前到达三所里,剩一个人也要到达;无论多大代价,必须截住敌人。”

江潮回答了三个字:“清楚了。”挂断电话,拿起手枪,对副师长说了三个字:“我们走。”义无反顾的,113师奔向死地。

任务边走边传达,饭边走边吃。支持志愿军战士的不是体力,而是一种精神,他们脑海里只有三个字:三所里!他们要越过一千多米的长安山,不息不休地在6点前到达。

总部指挥所,彭德怀、邓华、洪学智……一帮将领也是一夜不睡,等着113师的电报。终于,黎明时分,志愿军总部收到113师电报:我部先敌到达三所里!

随后,电报就没停:敌人进攻三所里、我部请示任务、···。一夜未睡的志愿军总指挥彭德怀一拳砸向桌面:死死钉在三所里,不准放过一个敌人!

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 打响了。

七、38军干大事,一战成就“万岁”声

这场仗啊,我军一个师,美军三个师,还有其它被打散的联合国军残部。我军十几门迫击炮、几百挺机枪、几千支步枪、一人一堆随身带的手雷,还有一把刺刀;美军是几百架飞机、几百辆坦克、上千门大炮。

这些在西线被我军正面兵力打退的敌人知道,不打开三所里、龙源里,就是死路一条!北边的志愿军好几个军在马不停蹄地往这赶呢。

时间来不及了,美军炮兵以最快的速度向三所里、龙源里倾泻弹药,随后,所以步兵下车冲锋。也不顾队形密集易遭杀伤,人海战术,越过去就活命。

我们很多战士,在阵地上被炸弹炸得踪迹全无、被炮弹轰得四分五裂、被子弹打得满身弹孔···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阵地,敌军就休想越过一步。

最激烈的是 松骨峰, 守在这里的是337团三连和335团三连。他们两个连的兵力,挡住美军几十辆坦克掩护的骑一师,六个小时,没让美军前进一步。

美军的骑一师在第一次战役就被打了一次,这一次他们基本崩溃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守的这几百米阵地,就是过不去。

下午了,美军也麻木了,不知道发起第几次进攻;对于死亡,美军好像也不怕了,阵地上的尸体已经摞了有两三层;奇怪的是,已经冲到本该响起枪声的地方,却没有枪声。

松骨峰阵地上,我军的两个连只剩下九名士兵,子弹、手榴弹也没有了。九个战友互相道别:好兄弟,来世见!然后就端起刺刀扑进美军丛中。

天黑了,我军主力也追上来了。三所里、龙源里战场,各种爆炸声、叫喊声,天空上是一片流动的火药之火、炮弹曳光。

什么 汽车 坦克、什么大炮火箭,美军都不要,他们只要命,他们拼命地往南跑,跑到哪算哪。美骑一师完蛋了,他们连遭重创,死伤再次过半;美25师也是一样,1/3的伤亡;最惨的是美2师,他们的伤亡超过80%,他们已经没有一个排是完整的。

一开始,志愿军想全歼美军,实际这真低估了美军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火力,我们没有办法把他们全部吃掉。

随后的十几天,美军一路向南,绝不回头。美第八集团军军长沃克中将在逃跑的过程中,车辆居然翻了,一个中将司令,就这么死在逃亡的路上,可见当时的狼狈。

这场战役,38军居功至伟,他们的内层包抄阻击是取胜的关键。志愿军给38军的嘉奖令上,最后一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彭德怀元帅看了半天,提笔加上一句:三十八军万岁!

八、后记

第二次战役,敌军伤亡3.6万。 南朝鲜军第7、第8师全歼;美军第7师1个加强团被全歼;土耳其旅大部被歼;美军第2师、陆战第1师遭歼灭性打击;美军第25师、骑兵第1师遭重创。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阵亡。缴获飞机、大炮、坦克、枪支不计其数。

第二次战役后,李奇微担任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他在回忆录里说:美军第2师11月底彻底失去战斗力,这也是它没有参加后续战役的原因。美军退到38线后一直惴惴不安,在37线做了大量防御准备。

志愿军在这次战役中牺牲了三万人,随后,朝鲜战争基本稳定在38线附近,美军也没有大规模越过38线。

胜利是辉煌的,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追寻先烈的足迹,缅怀过去的艰难。

今天,我们的国家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困难、阻力不比以前少,只是这些困难险阻以另外的样式存在。

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向英烈们致敬!!!

⑹ “铁打的”梁兴初:遭遇车祸日记被焚毁,感冒住院突然离世

很少人有他这样丰富的经历,18岁参加红军,从长征一路走到80年代的开国功臣,曾被首长痛批要枪毙,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万岁军”军长,也曾是山西某化工厂的职工……但他却经常自称是“打铁的”,他叫梁兴初。

1985年,他的人生经历大风大浪后归于平静,谁料一次感冒住院,前脚还接见来访客人,一起谈笑风生,后脚突然胸口疼倒下,再没抢救过来。

老将军走得意外仓促,留下了几件未了的心愿,更留下了一生不朽传奇。

可能有人疑惑,梁兴初一生出生入死,怎么会被小小的感冒击倒?

他的战友们也感到万分激愤,要追究当时的301医院的责任,甚至有人建议进行遗体解剖。

这时,梁兴初的夫人 任桂兰 表态了,任桂兰称呼梁兴初为梁司令。她说,不想再让梁司令身上动刀,她了解梁司令,以他宽厚的性格,一定不想让别人因自己受处理。

他离世前的胸口疼痛症状,起因是他的身体在战争年代风餐露宿、伤痕累累,为战胜敌人常拼尽全力、心力交瘁,是因伤成病,不能全怪医院。

战友们都说梁兴初是“铁打的”将军,是敬佩他意志刚强如铁,但人毕竟是“肉长的”,在血与火的战争中,哪能不受伤。

他的夫人任桂兰回忆,梁司令在红军中大小仗打了无数,数得上的伤负了9回次,也正好从战士到团长,升了9级,他是拼出来、打出来的。

他的左脸有一道伤疤很显眼,是子弹贯穿所伤,差点要了他的命。

那是1933年在江西的 黄陂战役 中,红军面对三个师的强敌开展山地伏击,双方鏖战之中,一颗子弹直接击穿梁兴初的左腮。

他继续战斗,没法言语就比手势,最后流血过多晕倒,昏迷了三天,战士们眼看他不行了,连棺材都准备好了,可他居然又活了过来。

战争给梁兴初身体的伤痕无法抹去, 但他的革命信念从未被动摇,“死过一回”的梁兴初更加义无反顾,走出了一条更加光辉传奇的道路。

80年代初,离休后梁兴初曾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的“战斗目标”,那就是把一生感悟写出来,出一本回忆录,可惜未能如愿。

他整理出的所有手稿、日记,却在1985年搬家途中的意外车祸中,全部被烧毁了。

也许有人疑惑,这样一位带出铁打队伍的“打铁汉”,怎会有写日记的习惯?

梁兴初9岁起读了三年私塾,13岁家贫去铁匠铺谋生,过去讲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可见多辛苦,但他扛了下来。

虽然没有读多少书,但他家乡的民风深深影响了他。

江西吉安,古称庐陵,不仅在近代名将辈出, 历史 上先后出过17位状元郎, 梁兴初虽然不是“诗书传家”,但也绝非一介草莽。

参加红军后,在漫长的南北征战中勤于琢磨、善于总结,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不仅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带兵打仗更是充满独有特色和高超的军事智慧,打的了巧仗、硬仗、恶仗。

1937年八路军平型关首战大捷中,就有梁兴初的身影。

当时是营长的他,端着机枪冲在前头,子弹打完就拼刺刀,杀敌杀到力竭,战斗结束他累得瘫倒在死人堆儿里,搞的战士以为他阵亡放声大哭,他猛地睁眼,起身骂人,说自己正高兴呢,嚎啥嚎?让大伙儿又惊又喜。

山东枣庄市文史资料中,记载着1939年梁兴初指挥的兑头沟伏击战史实,在按上级命令转战鲁南途中,听老乡说前几天日本兵在附近抢夺牲畜、马车, 敏感的梁兴初意识到,日军可能要集中运送物资。

他先是派出侦察员,证实了他的判断后,迅速组织队伍进行伏击。他们先是按兵不动诱敌深入,紧接着毁掉桥梁断敌后路,包围后全力攻击近身杀敌,一套“连环招式”,把敌人杀了个措手不及,这一仗打得十分巧妙,115师给予通令嘉奖。

解放战争后期,梁兴初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简称东联)第十纵队司令员,著名的 黑山阻击战 中,面对廖 耀湘 部五倍以上的兵力,他下死命令,必须死守到最后,哪怕他死了,剩下最后一个兵也要死守!

军令如山,将军如虎,纵队全员上阵,卫生员、炊事员全是战斗员,我军坚持到了最后,赢了这场拼意志力、拼命的战斗,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又一次奇迹,为全歼廖耀湘集团乃至整个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军总结出的“三三制”战术闻名世界,梁兴初所在的四野功不可没。

由八路军在抗战初期创立,最初是为解决我军火力不足问题,四野在东北战场运用到炉火纯青,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也发挥了极大作用。

进攻时,每三人一个小组,呈倒三角散开,能够减少伤亡,同时还各有分工、相互接应,交替掩护,形成“流动阵地”,可谓攻守兼备。

真正了解这些的人,就明白我们的步兵绝不是靠人海战术取胜,而是靠巧妙战术加上无畏的精神。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意志+智慧等于无敌。

梁兴初还有一个夙愿,就是要去西藏,为的就是完成他对毛主席的一句承诺。

1967年,梁兴初从广州军区副司令员调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有一次他去北京向毛主席汇报工作,主席问他去过西藏没有,因为当时西藏军区刚并入成都军区,而梁兴初的高血压心脏病,根本受不了高原缺氧,他如实回答没有,并立即表示一定要去。

他回去就着手准备进藏,但由于身体和其他种种原因始终未能成行,成为他最大的憾事,多年后也未释怀。

而长征中,有一件看似小事,实则关乎红军命运的大事,也与梁兴初有关,很少为人所知。

长征路上由于消息来源少,毛泽东同志特别注意从报纸上获取信息。1935年,刚刚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军又在腊子口打了一场硬仗之后,来到了哈达铺。

开始的8万人仅剩8000余人,何去何从事关红军存亡。

时任侦察连长的梁兴初,带着人在这个偏僻小镇细细搜寻,为毛主席找报纸,竟在一个邮政代办所找到几张旧报,送到毛主席面前,不想这小小举动改变了红军的命运。

一张3个月前的《大公报》上赫然写着,陕北有几十个县“赤化”,毛主席大为惊喜,又找其他报纸印证消息,经过和周恩来等领导商议, 红军不再犹豫,将目标定在了陕北。

之后才有陕北会师,长征以红军的胜利结束。

梁兴初一生中也并非常胜不败,但却是愈挫愈勇。

抗美援朝战场上,他率领38军经历了一番“大起大落”,最终“一战封神”, 38军也完成了从王牌军到“万岁军”的蜕变,在步兵战史上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

作为解放军的王牌军,38军初入朝鲜作战并不顺利,甚至饱受诟病。

入朝第一战,38军奉命突袭熙川,围剿南韩第8师。112师率先到达熙川后,从朝鲜友军处得知此地有美军“黑人团”,谨慎起见放缓了攻势,不想情报有误,也贻误了战机,敌人跑了大半。

38军知耻后勇,在后面的阻击战中毙伤俘虏敌军近两千人,战役总体取得了胜利。

战后总结会,彭老总严厉批评了梁兴初,堂堂王牌军被一个“黑人团”乱了阵脚,行动迟缓险些误了大事,直指梁兴初不是什么虎将,是“鼠将”。

梁兴初大为震动,38军将士发誓要一雪前耻,人人眼中都要喷出求胜的火来。

1950年11月7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打响,梁兴初请缨上阵,38军负责攻打德川迂回敌后,梁兴初提前安排精通英语、韩语人员深入敌区侦察。

11月25日,38军分兵三路截击南韩第7师部队大获全胜,随后38军113师承担奔袭三所里的重任,必须阻止美第9军南撤,这场奔袭关乎整场战役成败。

38军将士与美军机械化部队比拼速度,靠的只有双腿和不认输的斗志,为不再贻误战机,只求再快再快,14个小时,113师奔袭145里,抢先占领三所里。

14小时急行军145里,而且是在山高路险的山地,在中外步兵作战史上从未有此战绩, 截至目前也没有任何一支部队能做到。

奔袭途中谁都不愿掉队,为了再快些就丢掉不必要的装备,有战士疲惫至极倒地,有的跑着就睡着了,为了不摔倒,几人一组相互勾着手臂前行,美军飞机抵近侦察以为是朝鲜的难民。

终于113师准时到达,创造了人类步兵作战史的奇迹,后来专门有一部电影《飞虎》纪念他们。

占领三所里后,更大的考验才到来。

三所里竟然出现志愿军,大大震撼了美军,2万多惊慌的美军疯狂突围,天上飞机、地上坦克一起猛攻,113师长途奔袭还未歇脚又血战50小时牢牢坚守。

112师335团在松骨峰以百人抗击美军数个师,打退5次集团冲击,在一片火海中奋勇杀敌不惜同归于尽,直到志愿军主力部队对敌完成全歼。

随38军战地采访的作家魏巍写下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纪念这场壮烈之战。

此次战役,38军击败了美国开国元勋师、二战欧洲主力师等强敌,取得辉煌的战绩,38军的战果,在参战的志愿军6个军中超过1/3。

12月1日彭德怀特发电报通令嘉奖,在电文最后,特别加了两句话: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三十八军万岁!

这一战,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大纵深穿插的战术让美军感到神出鬼没、防不胜防。

38军一战封神,站上步兵战力之巅。

作为军长的梁兴初,也在世界军事史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名字。

从抗美援朝战场载誉归来,梁兴初又经历了多个岗位,先后在三个大军区当过副司令或司令员。

1973年他被组织安排到山西太原义井化工厂工作。由于常年征战满身伤痛,梁兴初的身体越来越差,妻子便向组织申请到他身边工作照顾他,很快得到批准,任桂兰到厂子里一边照顾梁司令,一边凭借自己的医术帮助工友,一家人的生活倒也平静。

1980年,他们接到通知回北京。1984年,72岁的梁兴初婉拒了叶帅到大军区当顾问的邀请,他不想给中央找麻烦,也不想让叶帅为难,给中央写了离休报告,准备正式退下来休养。

他曾向身边的同志真诚表示,之所以选择急流勇退, 一方面是他感觉身体大不如前,希望回家安享晚年,再者也想最后做点一直想做而未做的事,同时也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

老将军并没有贪恋权利,他只向组织提了一个要求,希望在北京安家,方便自己看病,很快得到了批准。

1985年9月,暂住在招待所的梁兴初夫妇为即将搬入新家而高兴,经历了太多磨难,这回终于能在自己的家里安享天伦之乐了。

然而造物弄人,这个9月,对梁兴初而言,像铮铮跳动的时钟,一刻不停地走向生命的终点。

先是搬家遭遇车祸,重要物品损失不说,五十几年积累的文稿日记全部烧毁,像是在预示着什么。

临近第36个共和国国庆,梁兴初突然得了重感冒,住进301医院,经过专门的医生治疗,老人的病情有所好转趋于稳定。

10月1日医院里放了假,最清楚他病情的主治医生也放假了,一直到10月4日,梁兴初的病情都很平稳,人看起来也有了些精神。

妻子任桂兰看他状况不错,就去新家收拾,想着他病好出院了就搬过去。当天,他还接待了探望的客人,晚上一如往常地靠在沙发上看报纸。

突然,一阵剧痛向梁兴初心口袭来,他赶紧呼叫护士,到医院进行检查、着手抢救,然而并未及时遏止病情发展,5日凌晨时分,他的心脏停止跳动,离开了这个世界。

10月12日,八宝山革命公墓,梁兴初将军追悼会,邓小平、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梁兴初的战友为他送行。

一代名将的辉煌一生,已走入 历史 。

老将军高风亮节,铮铮铁骨,赫赫战功,应为后人所仰望。

传说有一种鸟,一生只在天空中飞翔,落地之日就是死亡之时,飞翔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落地则是完成传奇后的安宁休憩。

梁兴初将军的一生,同样是为着一个使命在斗争,从普通士兵到无敌将军,从默默无闻到功勋卓著。

他的人生悄悄落幕,亲人和战友们为之流泪,为之惋惜,但从另一种角度看,却也正如他的为人低调不事张扬。

他的魂魄,早就倾注在漫漫征程上,他的精神,早就熔铸在胜利勋章里,戎马倥偬但求一胜,铁血丹心为国为民!

他虽然临终惜别,却称得上平生无憾,这位当年的“打铁汉”,已化为一颗永夜不灭的闪耀将星,跻身 历史 长河之中!

⑺ 38军血战三所里第几集

题主应该说的是电视剧跨过鸭绿江,38军血战三所里在第六集。

⑻ 抗美援朝3大战役

抗美援朝3大战役

抗美援朝3大战役,抗美援朝可以说是中国的立国之战,为了维护我国领土主权,我国组成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当时世界最强国家美国展开了作战。抗美援朝3大战役,这些历史一定要铭记

抗美援朝3大战役 篇1

一、血战长津湖

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狈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

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 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 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

二、血战上甘岭

美韩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争夺朝鲜中线门户于1952年10月14日向守卫的志愿军15军45师发起上甘岭战役,至20日仅一个星期45师伤亡50%以 上,21个步兵连无一完整。联合国军17个营,伤亡达7000人以上,至11月15日联合国军无力再战,上甘岭战役宣告结束。志愿军伤亡20000人左右,联合国军伤亡10000人以上,3.8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被削平,被鲜血浸透。

美军共发射190多万发炮弹,5000多枚航弹,志愿军发射40多万发? 炮弹。志愿军涌现了邱少云,孙占元,黄继光,孙占元等战斗英雄,激烈战斗中与敌同归于尽者比比皆是,后12军加入上甘岭的防守取得最后胜利。二等部队的 45师基本上被打光,但从此昂首跨入志愿军一等主力行列,后被特别挑选改建中国第一空降军。

三、血战三所里

第二次战役美军受到志愿军的迎头痛击后,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龙源里是美军主力的唯一退路,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疾进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同时师长江潮命337团抢占龙源里,这样切断美第九军的退路。美军为打通退路,动用飞机坦 克疯狂空围,坚守松骨峰的335团一营三连最后仅五人生还。

美军在三所里连续冲锋十数次均为打退,美军第9军见从三所里、龙源里突围无望,被迫遗弃大量辎重装备转向安州方向突围,后经安州、肃川退向平壤。但此战打出了38军王牌军的硬骨头风采,战后彭德怀特嘉奖38军,“万岁军”由此名扬天下。

抗美援朝3大战役 篇2

一、第1次战役

时间: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

战役经过:

1950年10月,“联合国军”调集13万兵力,分多路向中朝边境进犯,并叫嚣于感恩节(11月23日)前饮马鸭绿江。

10月24日,敌军占领云山。第二天,志愿军总部传达了毛主席对第39军的电报精神,第39军在朝鲜方面配合下,于云山发动突袭,迅速完成对敌方南朝鲜第一师合围。

战果:

最终,经过12天战斗,志愿军将敌军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歼灭敌方一万五千多人。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同庆祝胜利。

意义:

志愿军入朝后取得云山首捷,并通过第一次战役,挫败了“联合国军”企图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二、第2次战役

时间: 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

战役经过:

经过云山战役,“联合国军”虽遭打击,但仍企图占领整个朝鲜半岛。

1950年11月下旬,在经过试探性进攻后,“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发表公告,宣布将发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

而志愿军总部进一步利用这种骄狂心态,决定诱敌深入再开展第二次战役。

为此,志愿军前期且战且退,将东线敌军拉至长津湖畔,西线至清川江沿岸。

当年11月25日,西线志愿军6个军在200公里宽的战线上同时发起进攻,突袭“联合国军”薄弱之处。

在德川打开缺口后,志愿军第38军和第42军随即从敌右翼实施双层战役迂回,阻敌人撤退和增援。于12月4日攻克平壤。

当志愿军西线各军激战的同时,东线第9兵团以高寒的长津湖为中心,与美军展开了一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的鏖战。

第9兵团第27军集中力量全歼新兴里美军第7师第31团,俘虏官兵约300 人。这是抗美援朝战争史上志愿军成团建制歼灭美军的唯一战例。

天寒地冻,成为长津湖鏖战不可磨灭的印记。

东线作战结束后,第27军总结:“食物和居住设备不足,士兵忍受不住寒冷。这就发生非战斗减员达一万以上,武器不能有效地使用也是原因。战斗中,士兵在积雪地面野营,脚、袜子和手冻得像雪团一样白,连手榴弹的拉环都拉不出来。手部皮肤和炮弹粘在一起。”

1950年底,长津湖战役,志愿军在进行战斗部署。

纵观第二次战役,无论东西线,志愿军均予以敌方重创。

战果:

“联合国军”伤亡三万余人,就此被迫退到三八线以南,圣诞节总攻势化为泡影。

意义:

这场历时29天的战役,彻底扭转战局,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战略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次胜利。

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火炮,中国炮兵扬威朝鲜战场。

三、第3次战役

时间: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

战役经过:

经历前两次大型战役失败,“联合国军”再不敢托大,以美国为首的军队在“三八线”以南250公里纵深地部署了两道基础防线,此外还有三道机动防线。

麦克阿瑟将此称为“生命线”,并表示“绝不后退一步”。同时,美国在内的西方世界试图通过“先停火后谈判”的“提议”,延缓志愿军的推进。

而此时的志愿军,在两次战役后,也非常疲劳。但为了不给敌人喘息机会,进一步争取主动,指挥层决定集中九个军的'兵力一举突破“三八线”。1950年12月20日,志愿军主力集结在汉城以北75公里的临津江。

经过数天侦察,总攻的日期仍未确定。就在新年来临的前一天,一场大雪将江边部队的痕迹全部掩盖。当天下午4时,

战果:

随着五颗信号弹腾空而起,隐蔽在山峦上的近百门火炮齐声怒吼,敌军阵地瞬间被上万枚炮弹倾泻。3天后,志愿军拿下汉城,6日占领“三七线”附近的水原。

意义:

这场志愿军的元旦攻势,不仅突破了“三八线”,更令美国政府所谓“先停火后谈判”的计划破灭。

抗美援朝纪念馆雕塑。美军又被赶到了三八线。

抗美援朝3大战役 篇3

第一战:长津湖战役

随着《长津湖》电影的热播,大家对这个战役应该很熟悉了。那一年长津湖地区冬天达到零下40度,50年里最冷的冬天。负责主要围歼的第9兵团由于时间原因,紧急从南方调到北方入朝作战,因此大部分士兵并没有配备足够的御寒棉衣。

这一战我军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有三个成建制壮烈冻死的“冰雕连”,他们到死都保持着战斗姿态与队列。他们分别是:

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

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60师180团2连

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80师242团5连

其中杨根思为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在战斗的最后时刻抱起炸药包与4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

杨根思烈士

其中美军也冻伤7000余人,冻死数百人。

尽管我军伤亡更多,但是我军全歼了美军的王牌“北极熊团”,并将美军赶出了朝鲜东北战场,实现了转守为攻的战略目标。

第二战:铁原狙击战

1951年,新上任的美军总司令李奇微发现了解放军补给困难的特点,即当时解放军的攻势只能维持7天(7天后补给耗尽,必须回撤或者就地休整等待补给)。在彭德怀元帅发动第五次战役后,先佯装后退,第7天出动4个师(约5万全装备部队)攻击我军补给要地铁原,妄图围歼我军前线大部队(约10万人)。

此时我军铁原附近只有傅崇碧的63军(下辖189师、188师、187师),63军因前期伤亡较大,近期才补充完毕,但全军共2.5万人左右。总共只有各类火炮240余门,没有坦克飞机。而美军有火炮1327门,坦克187辆,以及随时的飞机支援。

傅崇碧

5月31日,美军到达铁原后,防守的第一关由189师首先出战,师长:蔡长元;美军师长:范弗里特。范弗里特刚开战了便破了记灵,一个小时打完了4000吨炮弹,如果解放军集中防守,一小时估计就要撤退了。蔡长元把189师分成了200个据点,如同“钉子户”般严重拖延了美军的进度。

蔡长元

就这样拖到了6月 4日,。188师赶到接防189师,师长:张英辉。张英辉充分利用原韩军留下的地道和防空洞,打起了地道战成功拖延到了6月9日。

张英辉

最后出场的是187师,师长:徐信,当时他才30岁。徐信先是卸下伪装,令美军误以为是韩军,得以安全到达目的地。随后集中了63军所有的大炮,于6月10日趁夜潜入美军附近炮击突袭(美军为了防御我军偷袭,把所有大炮摆在外面,人在里面睡觉)。美军仓皇逃跑后损失了大量的物资和炮火,至此,我军大部队已经撤回到防御阵地并休整完毕,美军已经错失围歼时机。

徐信

63军虽然以少胜多歼灭了1.5万兵力,但本身也伤亡了2万兵力,可谓惨胜。

第三战:上甘岭战役

这应该是最激烈的一次战役,炮弹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平均每秒钟就达6发。

联军发射炮弹190万枚,将我方阵地山头都削低了两米,很多战士直接被震死了。

有很多英雄是用拼命的打法换来了最后的胜利。

牛保才是用自己身体连通了电线,使上级知道了被袭的情况。

牛保才

欧阳代炎在双腿被炸断后,毅然滚入敌中拉起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欧阳代炎

我们都熟悉的黄继光烈士用身体堵住枪眼才换来队友的突袭拿下碉堡。

黄继光

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数不胜数。

最终我军以伤亡1.15万人的代价保住了大部分的阵地。而“联合国军”也伤亡了1.5万人,且自此留下阴影,再也不敢发动营以上的战役了。抗美援朝战争自此迎来了终章。

抗美援朝3大战役 篇4

1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

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2金城战役

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阶段,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此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将南朝鲜军4个师打残,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

3飞虎山阻击战

飞虎山阻击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战役,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阻击敌人,为志愿军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50军、第66军在朝鲜战场西线部署形成包围之势赢得了时间和战机,让拥有大量飞机、火炮、战车的“联合国军”陷入了我军的“诱敌深入”计划。

⑼ 有一部电影是穿插朝鲜三所里的战斗叫什么

电影版"香江花月夜"

导演: 泰迪罗宾
主演:泰迪·罗宾/郑嘉颖/曹永廉/陈艺鸣
参与演出:郑则仕 苑琼丹 唐宁 李蕙敏 王馨平 黎瑞恩 陈美琪[/font]
上映年度: 1995
语言: 粤语
制片国家/地区:香港

剧情简介

剧情在60年代的香江夜总会开始,两名男童投靠风趣搞笑的歌星泰迪罗宾,并拜他为师学艺。当时正逢泰迪的事业低潮,于是他化悲愤为力量,全力培养两人成为乐坛巨星。到了八十年代,两人都已成名,但两人对名利有不同看法,而且跟同一个女孩陈艺鸣产生了三角恋情,令师父大感头痛。

台前幕后:
泰迪罗宾以本片第二届珠海电影节中意外蠃得最佳男配角奖。事实上他在片中还兼任监制、导演、配角之职,故事内容略有点夫子自道和他对香港流行乐坛的感慨。
影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描述了香港乐坛的变迁,过程中插进不少代表性的怀念金曲。并由王馨平、黎瑞恩、李蕙敏等青春派新秀客串演唱.十分经典, 值得回味.

⑽ 38军封神之战:14小时走145华里,歼灭2.4万美军,彭总亲封万岁军

当今世界,各国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往往会派特遣部队先头作战,以捣毁敌指挥中心,或者破坏其关键枢纽、侦察敌方作战部署等,甚至还会插入敌后方配合大部队作战。此类行动往往呈现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特点,会给敌方造成重大损失。

在半个世纪以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特遣小分队,也曾多次执行类似任务,其表现在今天看来,也毫不逊色。

1953年夏季,朝鲜战争停战前夕,我志愿军为配合谈判,争取早日实现停战,决定发动金城反击战。此次的作战计划里,我军有一项明确任务: 歼灭南朝鲜首都师第一团团部。

南朝鲜首都师第一团是该师的主力,系美式装备,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将其命名为“白虎团",是李承晚的王牌部队。执行这项任务的是志愿军第68军203师609团的一个侦察班,由副排长杨育才组织。这支仅由13人组成的小分队,于7月13日夜化装成南朝鲜兵,扮成护送美军顾问的模样,在我军炮火的掩护下,冒雨徒步向“白虎团”团部所在地急速穿插前进。

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小分队针对敌后穿插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事先制定了周密的应对措施,这些身经百战的侦察员们还进行了演练。

行军途中,他们还活捉一名南朝鲜军,弄清了敌人的口令,接连混过敌人三道严密警戒线。14日凌晨2时许,他们顺利地抵达“白虎团”团部。恰逢敌团部开会,特遣小分队突然开火猛烈袭击,仅几分钟,就当场毙伤敌团长以下54人,活捉19人,捣毁了敌团部和通信联络,使“白虎团”无法再组织抵抗和增援,该团很快溃乱。

期间,志愿军战士包月禄闯进敌团部作战室,缴获“白虎团“的“虎头团旗”,送到了总指挥杨勇司令员那里。杨勇下令给杨育才记特等功一次,后来授予其“志愿军一级英雄”荣誉称号。

这个侦察班有力地支援了师主力的战斗,对全歼“白虎团”起了重大作用。师主力又趁夜堵截溃逃之敌,歼灭了“白虎团”团部附近的一个炮兵营大部,以及乘车来援的南朝鲜首都师装甲团二营大部,击毙该团团长陆根洙。14日白天的激战中,志愿军204师还生俘了南朝鲜军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仅此一仗,就漂亮利索地把李承晚的王牌团全歼了,美李集团大为震惊。

1950年底,我志愿军入朝不久发动的第二次战役,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重要战役。这一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惨败收尾,奠定了中朝军队胜利的基础。

战役之初,志愿军38军接到任务:围歼德川南朝鲜第7师。为聚歼敌人,军部决定派一支侦察队组成先遣队,从敌人防区的结合部穿插过去,深入敌后,沿途报告敌情地形,在大部队向德川之敌发起攻击后,插到德川南面的武陵里,按预定时间破坏那里的一座公路桥梁,阻敌南逃北援,扼制德川之敌的突围。

先遣队临出发前,38军军长梁兴初和军政委刘西元、副军长江拥辉亲自接见了张魁印,并交代了具体任务: “武陵里西傍大同江,有一条支流横跨由南通往德川的公路。那里有一座公路桥,你们要今夜(11月24日夜)出发,在26日早上8点炸掉那座桥,估计那时候受到攻击的德川之敌可能南逃,北上的敌人可能增援,在那时炸桥,有利于军主力全歼德川之敌。”

当夜,张魁印带着地图、电台和英语、朝语翻译出发了。这支先遣队共323人,由38军侦察连和113师侦察连及两个工兵排组成,军侦察科副科长张魁印和113师侦察科科长周文礼带队,这支队伍中还有朝鲜当地内务署人员,他们作为先遣队的联络员和向导,为行动方便他们装扮成了南朝鲜军。

先遣队每个指战员的臂上扎上白毛巾,在38军339团佯攻掩护的枪炮声中,从一个半山腰的小路悄然潜行通过敌前沿。当晚人们入睡时分,他们来到大同江边的古城镇。在镇里抓到两个南朝鲜俘虏并找到三个老百姓,弄清要找的渡口后,在敌人眼皮底下,机智地找到那座朝鲜人民军从平壤后撤时筑的水面下桥,安全渡过了大同江。

但过江不久,尖刀班在摸进一个村子找向导时,发现屋里的敌人忙乱中正在抓枪,于是先敌开火,惊动了敌人,他们暴露了,随后迅速撤出战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能再走大路,便趁夜爬上近处一座古木参天的高山。

第二天早上8点钟他们才爬到山顶,在一块露天地停下来。在这里用电台向军里汇报沿途所见及敌情,稍微休整后准备继续前进。

这时山下的敌人已明显加强了警戒。他们往山下望去,看到横贯南北的公路上,敌人的 汽车 来来往往,要路口的村庄也驻着敌人,岗哨来回游动。大白天,这么多人硬要从山下敌人缝隙里钻过去,恐怕要耽误时间。他们决定走图上标示的一条林中小径。

可是这条路非常难走,荆棘丛生、怪石很多,树木遮天蔽日,如同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根本就没有路,只能按指北针定的方位前进。4个多小时后,还看不到尽头。天黑后还在密林中穿行,直到晚8点才下山。令他们高兴的是,终于看到了密林中出发时图上的标记——两户人家,他们没有迷路。

这里离武陵里还很远,张魁印和周文礼非常焦急,明天8点前赶不到武陵里炸毁桥梁,就会影响全局计划,便命令队伍加速前进,下半夜来到一个叫后仙游峰的山脚下。

展图细看,有三条上山小路,哪一条才能快速到达?时间不多了,他们决定翻山走捷径。在附近一间小草房里,他们找到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和一位灰白胡子的老人。内务署的同志说明情况,一老一少便领着他们沿盘山曲径爬到山顶,此时天已大亮。晨雾中隐约见到山下一个村庄——那就是他们要找的武陵里。这支先遣队巧妙地通过敌军重重关卡,一路惊心动魄,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张魁印把山上几间也许是猎人狩猎的小房,当作临时指挥所,再次用电台向军部汇报。军部指示,德川之敌已被合围,命他们按预定时间炸毁公路桥。

武陵里是一个有三十多户人家的村子。他们在村西不远处看到那座公路大桥,高居两山之间,钢筋水泥结构,大约有一百米长,距沟底很高,因为枯水季节,桥下已结冰,是个险要的山涧。 这座公路大桥,原来由“联合国军”亲自看守,在先遣队到达前两天,换成了南朝鲜军。离桥不远处还有一条铁路桥,但许久不通车了。张魁印立即组织侦察支队隐蔽接近,以突然动作全歼守敌,马上组织人炸桥。

当地人听说志愿军来了,德川马上就要解放了,便热情地为志愿军提供梯子、绳子等炸桥工具。志愿军拿到工具后直奔大桥,放好炸药点火,“轰”地一声,桥中间塌了一段,这时张魁印看表,正好7点50分。

志愿军还没撤,南面就来了5辆送弹药的 汽车 ,从德川败逃的敌人也到了。先遣队立即抢占有利地形,击毁由南向北的弹药车,截住向南逃出的数十辆 汽车 猛打,毙敌30多人,继而占领一处高地,彻底断了溃逃步兵想要修复大桥的想法。直到下午3点,枪声方停。

先遣队圆满完成了任务,配合大部队聚歼了德川之敌。随后他们换上缴获的美军服装和武器,又按军部命令立即出发,取道龙源里直插新安州以南执行新任务。

德川战斗结束后,与之相连的宁远也被42军打了下来,两次战役将西线敌人进攻的阵线打开了一个大缺口。志愿军司令部估计,西线正面在我4个军的攻击下,美军3个师将从三所里向南逃窜。 为了配合正面战场向敌人的进攻,38军必须迅速向军隅里攻击前进,同时派一个师取捷径插向三所里,阻敌撤退和增援。38军决定派113师执行这艰巨的任务。

连续几天攻打德川,113师已相当疲劳。部队没有片刻休息,就接到了立即从德川出发,长途急行军的命令。113师除339团留2个营打扫战场外,其它团队马上出发,并把前卫任务交给了338团。338团参谋长在地图上圈出路线,重点记下了三所里、龙源里两个地方后,部队立即出发。

军部预料,在我正面4个军的沉重打击下,向三所里逃窜的3个美军主力师,将使敌我兵力形成险峻的对比。

美军3个师共有300多辆坦克、400多门火炮,志愿军一个师只有十几门迫击炮和一些反坦克手雷。敌人有空军配合,三所里以南之敌也会接应从北面逃敌,113师在南逃北援之敌夹击下,孤军深入敌后,守住三所里、龙源里,无疑是一着险棋。如果守不住,并不上这道“闸门”,敌人全部逃窜,就不能将之聚歼。 113师能否先敌插到三所里截住敌人,并顽强守住,成了直接影响西线第二次战役关键的一招。 113师责任重大。

三所里是地处西线美军第8集团军腹地的一个村庄。它南临大同江,北依山峦,是个险要关口,村西的一条公路,是113师截击清川江方向美军主力南逃的一道“闸门”。

部队出发前,338团首长展开地图,作了一番详尽研究。三所里是敌人的心腹地区,部队要行程145华里,沿途要经过敌占地区,又是些崎岖的山道,寒冬季节,没有飞机 汽车 运输,只能靠两条腿,部队如此疲劳,能不能及时赶到,现在谁也说不准。他们决定快速行军。

这天是阴历十八的夜晚,皓月当空。部队沿着一条小河绕过来涉过去,像是走不完似的。队伍走出德川20多里,抓到了一个从德川逃出来的南朝鲜军无线电话兵。经审问得知,前面一个叫沙屯的地方有一个美国黑人团。部队立即进入战斗行军。朦胧的夜色里,一队长长的影子,穿过山林和河流,脚下刷刷声响,快速前进。炮兵扛着沉重的炮管、炮盘、炮架、炮弹箱,跟在步兵后面跑,手脸划破了顾不上包扎,继续往前赶。

实际上,沙屯并没有黑人团,只是一些从德川逃下来的散兵。部队一打进,他们就跑了,只抓到30多个俘虏。午夜时分,113师官兵们抵达海拔1200米的长安山脚下,山高林密,疲惫、困倦、劳累、腿脚疼痛的志愿军战士几乎一路小跑,翻山越岭,他们像一股不知疲倦的潮水,急速向三所里挺进。拂晓前,部队已经赶了110余里路来到了大同江边,离三所里多还有30来里。

天亮后,天上敌机不断旋来旋去,进行高空侦察,入朝以来,因敌机轰炸,部队很少白天行军,现在要不要行军,一时拿不准,师长让部队休息,战士倒头便睡,师团干部坐在一起开会研究。

此时,志愿军总部,空气非常紧张。清川江溃逃的美军没有被卡住,正乘 汽车 、坦克快速向三所里方向溃逃。可113师自昨晚从德川出发后,杳无音讯,连38军军部也不知113师到了哪里,志愿军总部的所有电台都在急等113师的讯号。原来,113师为防美军无线电侦听,以免前功尽弃,干脆来了个无线电静默。谁也没料到113师会来这一招。

师团干部经激烈争论很快取得一致意见,他们不顾疲劳,又急速前进了。为了节省时间,他们边走边吃干粮。敌机在他们头顶盘旋。113师首长观察到敌机飞得高,心想自己已深入到敌后方,敌机还不能把他们当成志愿军部队,于是大胆下令,让部队 “去掉伪装,大摇大摆地行军!” 敌侦察机果然上当了,把他们当成了从德川逃下来的李承晚军没有攻击,战士们见状情绪高涨,加快了脚步。

338团前卫营到达三所里,敌人毫无防备,两个连迅速解决了驻三所里的南朝鲜治安队。这时南面来了敌人的一个加强连和几辆卡车,三个连队迅速占领公路两侧的有利阵地,抗击北援的敌人。而三所里以北的公路上却是一番烟尘滚滚的景象,昨天还在浩浩荡荡向北进犯的敌人,现在慌慌张张向南急速撤退下来。

338团一夜行程(14小时)145华里,终于在28日早7时比敌人先到了5分钟,抢占了有利地形,以突然的冲击,全歼南朝鲜军一个连及美骑1师第5团的先遣分队30余名。

三所里在大战前暂时沉寂了。公路上只有刚才敌人扔下的尸体和被打坏的 汽车 。部队开始紧张地构筑工事,团指挥所一片忙碌。

338团马上向军、师发报报告战况。5分钟内沟通了团、师、军、志愿军司令部的联系。彭总看到113师的电报后,异常兴奋,直接给338团回电:“坚决堵住经三所里南逃之敌!”

113师到三所里打开报话机,美军就知道了。该团刚占领阵地没几分钟,美军就赶到了。双方立即展开激战,338团勇士们与美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美“开国元勋师”——骑1师的第5团激战10个小时,113师令339团2连炸掉了三所里旁大同江上的公路桥,从三所里逃跑之路被截断,美军见状便又缩回去了。经师侦察部队侦察,发现美军向北逃去。下午5点,三所里稍显平静。

38军113师占领三所里,切断敌人由军隅里经三所里向顺川逃跑的退路,对敌人震动很大,打乱了敌人的整个部署。这时军部令他们分兵龙源里。

28日18时,天已黄昏,337团向西直插龙源里,队伍困乏至极。许多战士一边走路一边打瞌睡,常常一头撞到前面战士的身上。有的战士一倒下去就沉睡过去,行军的干部常从路两旁的沟里叫醒累倒沉睡的战士。我军卡死三所里后,美军也改道向龙源里汹涌而来。

29日凌晨4时,337团前卫3连经过大半夜急行军,终于赶到了龙源里,当听到隐隐的马达声,先头部队的一位连长登高一望,车灯闪闪,但只有15辆,以为他们来迟了,敌人大部队已跑掉了,立即决定先打掉这个车队。在抓了15个俘虏得知敌大队人马还在后头时,战士们无比高兴,他们又比敌人先到了一步,便迅速构筑了又一道“闸门”。

至此,我38军113师连续5天的紧张行军作战,孤军深入敌后,以两个团分兵三所里、龙源里,截住了美军3个师的退路。

29日拂晓,军先遣支队从武陵里日夜兼程,急行军90余公里,早3时,于美洞站掩护工兵营炸桥后,继续向龙源里前进。数十分钟后就到了龙源里东北侧,配合337团1营重创美军。乘敌混乱之际,113师工兵排直插桥头,将70公斤炸药放在桥下,炸坏了桥墩,敌坦克刚一上桥面便连桥面一起歪斜下沉。战至12时左右,337团主力赶到,以3营接替了侦察支队阵地,他们又踏上了直插新安州以南的征程。

29日午后,38军军长梁兴初下令该军的112师、114师向113师靠拢。这一天,337团同敌人打了一天,黄昏时敌人退了回去。113师估计第二天将是一场恶战。

30日天亮后,大批敌人汹涌而来,前面是坦克,后面是 汽车 。敌集中炮火、上百架飞机,攻击337团阵地,南援之敌也从南向北夹攻337团,惨烈的战斗再次打响。可是,南逃北援之敌相距不到1千米,可望就是不可及,337团的勇士们就像筑起了一道摧不垮的钢墙挡在那里,岿然不动。

这一天又激战到黄昏,尤以1营3连打得最为激烈。这期间,38军的主力部队冲破“联合国军”的层层阻拦,将三所里以北公路上的美军分割包围聚歼,著名的“松骨峰战斗”就是该军112师335团1营3连在这次战役中树起的另一座丰碑。

12月1日8时,敌突围末成,被迫遗弃大量辎重装备,开始转向新安州方向突围。敌军向“三八”线全线撤退。

38军在这次战役中,先聚歼德川的南朝鲜第7师,与42军打开了西线战场的战役缺口。后不顾疲劳,冲破敌人层层拦阻,顽强作战,特别是113师长途急行军深入敌后先敌占领三所里、后分兵龙源里,孤军奋战坚决阻止了敌人南援北逃的汇合,切断敌南逃必经之路。38军阻止和牵制了西线数万美、李军,打出了国威军威,对战役成功实施起了重要作用,在扭转战局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消息传到志愿军总部,彭德怀司令员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亲自起草了给38军的嘉奖令,对113师所起的关键作用充分肯定,并在嘉奖令的最后加上了一句: “三十八军万岁!”称一个军为“万岁军”,这在我军 历史 上还是第一次!这是对一个军至高无上的评价。

后据有关文献称,113师在这次战役中用14个小时前进72.5公里(注:1华里是500米),其穿插速度堪称纪录。30多年后,美国国防大学校长劳伦斯和维西上将在我国防大学作军事学术交流报告时说,中国军队在清川江对美军实施的是大穿插、迂回、包围,从远程插入美军大后方,拦腰切断美军退路,正是美军现代作战理论中强调的大纵深作战,这是世界战争史的奇迹。

美军在第二次战役的东西两线损失2.4万多人,惨败后溃逃300多公里,从鸭绿江边一直退到三八线以南,被美国舆论界认为是:“美国 历史 上最惨重的失败”,“ 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中国的国威军威得到了充分体现,似乎一夜之间,一个强国的地位从此确立。

参考资料:

1、奇袭武陵桥;中国军网>>国防部网

2、血战龙源里;中国军网>>国防部网

3、血战三所里,“38军”远名扬;《知识就是力量》2021年

3、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特遣队在敌后的三次出色表现;《军事史林》2001年

阅读全文

与38军攻占三所里电影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样下载迅雷下载电影 浏览:720
苹果手机电影怎么投屏到苹果电脑 浏览:165
电影我本少年有哪些人出演 浏览:790
免费电影完整版播放 浏览:953
黄渤演过哪些惊险电影 浏览:247
所有以西游记为题材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88
电影票价钱怎么算 浏览:59
关于两个人生活在岛上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834
进攻列宁格勒电影好不好看 浏览:968
在韩国怎么订电影票 浏览:428
成龙在外国取景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63
和密室逃生一样好看的电影 浏览:470
一部电影叫多少分钟后 浏览:201
电影院超过多少要票 浏览:682
哪些电影片段有意义 浏览:268
2018论理100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543
拍摄一部电影制片人能赚多少 浏览:700
电影为什么要放一个多小时 浏览:524
一个科幻电影剧本卖多少钱 浏览:100
变形金刚电影哪一部好看 浏览: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