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一老神话豫剧戏曲电影名称
豫剧神话电影《武当仙袍》(1986年)
视频(在线)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7&word=%D4%A5%BE%E7%B5%E7%D3%B0+%CE%E4%B5%B1%CF%C9%C5%DB
❷ 河南豫剧都有哪些著名的剧目
传统剧目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
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得到了新的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等。
豫剧传统剧比较有代表性的剧目有《对花枪》、《三上轿》、《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
1949年以后,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
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
移植演出的剧目有《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
其中《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摄制成戏曲影片,对豫剧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❸ 讲述河南戏曲的电影有多少 顺便说下电影名 谢谢、
《花木兰》 豫剧, 河南豫剧院演出 , 常香玉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拍摄。
《下乡与赶脚》 曲剧两个小戏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燕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
《穆桂英挂帅》 豫剧 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江南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
《穆桂英挂帅》 豫剧 河北省邯郸专区东风剧团演出 胡小凤主演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9年拍摄
《陈三两》 曲剧 开封市曲剧团演出 张新芳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拍摄
《寇准背靴》 豫剧 淮北梆子(属豫剧沙河调)88岁老艺人顾锡轩主演 安徽电影制片厂1961年拍摄
《朝阳沟》 豫剧 河南省豫剧院三团演出 魏云、王善朴、高洁、杨华瑞、马琳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拍摄
《传枪记》 京剧 河南省京剧团演出 根据豫剧《传家宝》改编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买牛、扒瓜园》 由曲剧《买牛》和越调《扒瓜园》两个小戏组成河南省曲剧团、河南省周口专区越调剧团演出,北京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山村新曲》 越调 由《夫妻俩》和《卖萝筐》两个小戏组成 河南省许昌专区越调剧团演出 毛爱莲主演珠江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人欢马叫》 豫剧 许昌地区豫剧二团演出 常香玉、任宏恩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游乡》 曲剧 河南省曲剧团演出 珠江电影制片厂1966年拍摄
《七品芝麻官 》 豫剧 河南省豫剧院二团、鹤壁市豫剧团联合演出 牛得草、吴碧波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
《卷席筒》 曲剧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连池、董秀娟、吴自力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
《包青天》 豫剧 商丘地区豫剧团、安阳市豫剧一团、开封市豫剧团联合演出 张宝英、吴清平主演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马影业公司1980年联合拍摄
《李天保娶亲》 越调 根据越调《李天保吊孝》改编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马兰、陈静、何全志主演北京电影制片厂1980年拍摄
《诸葛亮吊孝》 越调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申凤梅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0年拍摄
《白奶奶醉酒》 越调 许昌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毛爱莲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包公误》 豫剧 河南省新郑县豫剧团、开封地区豫剧团联合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智收姜维》 越调 舞台剧名《收姜维》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申凤梅主演 珠江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背靴访帅》 曲剧 舞台剧名《寇准背靴》 洛阳地区曲剧团演出 马琪、周玉珍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风雪配》 曲剧 河南省曲剧团演出 王秀玲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洛阳桥》 豫剧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曾广兰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桃园喜》 豫剧 舞台剧名《小白鞋说媒》 商丘地区豫剧团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程咬金照镜子》 豫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1983年拍摄
《樊梨花》 豫剧 开封市豫剧团、开封市实验剧院联合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3年拍摄
《风雨情缘》 豫剧 舞台剧名《大祭桩》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王清芬、修正宇主演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84年拍摄
《三全其美》 豫剧 舞台剧名《金鸡引凤》 洛阳地区豫剧二团演出 李金枝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4年拍摄
《花枪缘》 豫剧 舞台剧名《对花枪》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卷席筒续集》 曲剧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连池、董秀娟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巧配鸳鸯》 豫剧 郑州市豫剧团演出 王希玲主演 湖北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倔公公犟媳妇》 豫剧 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出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文帝杀舅》 豫剧 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剧团演出 天山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棒打薄情郎》 豫剧 河北省邯郸地区东风剧团演出 北京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制片厂1986年联合拍摄
《芙蓉女》 豫剧 舞台剧名《宇宙锋》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七奶奶》豫剧 舞台剧名《花打朝》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马影业公司联合拍摄
《抬花轿》 豫剧 舞台剧又名《香囊记》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王清芬主演 浙江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武当仙袍》 豫剧 湖北省十堰市豫剧团演出 峨眉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1986年联合拍摄
《丫环传奇》 豫剧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倒霉大叔的婚事》 豫剧 许昌市豫剧团演出 任宏恩、艾立、汤玉英主演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1987年联合拍摄
《鸳鸯戏水》 豫剧 郑州市豫剧一团、二团演出 王希玲、小香玉主演 深圳影业公司1988年拍摄
《阎家滩》 曲剧 南阳市曲剧团演出 河南省电影公司、南阳市文化局1998年联合摄制
《乡村警官》 豫剧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02年拍摄
《幸运十点钟》 豫剧 河南电影制片厂2003年拍摄
《我爱我爹》 豫剧 舞台剧名《老子儿子和弦子》 任宏恩 、王希玲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
《我爱我孙》 豫剧、东北二人转 任宏恩、高秀敏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
《村官李天成》豫剧,贾文龙、汪荃珍主演,河南豫剧三团演出
《五世请缨》豫剧,王惠主演、河南省豫剧一团演出
《程婴救孤》豫剧 根据《赵氏孤儿》改编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10年拍摄
《三哭殿》豫剧,贾廷聚主演
《桃花庵》 豫剧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苗文花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制片厂2010年联合拍摄
《清风亭》 豫剧 舞台剧又名《清风亭上》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11年拍摄
希望你满意
❹ 介绍一些经典的豫剧曲目
1、《十面埋伏》
豫剧大师陈素真演出的《十面埋伏》,原名《困乌江》。
主要讲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楚军中信埋伏,彭城失守,羽奋战救出虞姬,兵败乌江,后为张良楚歌吹散八千弟兵, 虞姬也为羽霸业,自刎营中,勉羽逃过江东,整兵复仇。羽想渡江出师以来,百战百胜,谁料今日一败如此,军败妻丧,无颜过江重见父老,遂拔剑自刎。
2、《春秋配》
豫剧《春秋配》是豫剧大师陈素真的代表剧目,是豫剧传统剧目。
该剧描写的是李春华与姜秋莲历经坎坷和磨难终成姻缘的感人故事,剧名因取自剧中人物之“春”“秋”二字而得名。
“捡柴”一场最为经典,这也是陈素真花费心血精益求精之作,是一出集唱功、念白及表演于一体的折子戏,展示出古代男女主角,借荒郊拾柴火之际谈情说爱的画面,展现出主人公姜秋莲率真的性格,及敢于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气。
3、《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挂帅》,为豫剧作品,原名《老征东》或《杨文广夺印》;1954年,经宋词改编,更名《穆桂英挂帅》,由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剧本于1956年出版,收入《戏曲选》第3卷(1959)。
主要剧情为:
杨家将屡次率兵击溃辽军,保住了大宋江山,天下太平;佘太君离朝带领全家转回河东,然而忠心耿耿的佘氏太君却心系国家安危,遂派文广、金花进京打探。
此时安王造反,宋王校场选帅。少年气盛的文广、金花在校场刀劈王伦夺得帅印。宋王得知杨门之子遂封穆桂英为帅出征。为了国家安危,老年的穆桂英披上旧日的铠甲,满怀豪情又擂响了出征的战鼓。
4、《打金枝》
《打金枝》为豫剧传统剧目。由豫剧刘派创始人刘忠河扮演唐王。
剧情梗概:
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三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皇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皇明事理、顾大局,并加封郭暧。沈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
5、《三哭殿》
《三哭殿》是豫剧著名经典折子戏,又名《贞观家事》、《斩秦英》、《乾坤带》。故事出自《少西唐》。
讲述大唐贞观年间驸马秦怀玉之子秦英,在彩仙(金水)桥钓鱼,适逢太师詹洪纪经过,道锣惊散鱼儿,秦英失手打死太师。西宫詹翠萍哭奏于太宗,银屏公主绑子上殿,长孙后闻讯亦上金殿。
金殿上为父报仇要求斩秦英,银屏公主、长孙后要求释放秦英,三人为此哭闹于金殿之上,太宗杀、放两难,百般劝解,以国事为重,命公主头顶皇封御酒,跪请詹妃宽恕。最后詹妃以国事为重,接酒同意太宗欲放秦英。
❺ 豫剧有什么剧目 传统剧目: 现代剧目:
传统剧目有《春秋配》、《梵王宫》、《三上轿》、《黄鹤楼》、《三拂袖》、《涤耻血》、《桃花庵》、《对花枪》、《天地配》、《铡美案》、《龙凤令》、《玉虎坠》、《十面埋伏》等。
现在剧目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
1、《春秋配》
豫剧《春秋配》是豫剧大师陈素真的代表剧目,是豫剧传统剧目。
该剧描写的是李春华与姜秋莲历经坎坷和磨难终成姻缘的感人故事,剧名因取自剧中人物之“春”“秋”二字而得名。
《春秋配》是一出传统唱功老戏,很多剧种都有,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冗长,后多只演“捡柴”“砸涧”两折。尤以“捡柴”一场最为经典,这也是陈素真花费心血精益求精之作。
是一出集唱功、念白及表演于一体的折子戏,展示出古代男女主角,借荒郊拾柴火之际谈情说爱的画面,展现出主人公姜秋莲率真的性格,及敢于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气。
2、《三上轿》
《三上轿》,豫剧传统剧目,戏全本《假金牌》之一折。原本是胡唱八唱的(送客戏),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被豫剧皇后陈素真改编加工整理后,轰动大中原。
14年后(1944年)陈素真将此剧传授于豫剧大师崔兰田,崔兰田宗深沉、悲壮的豫西调,她将此剧改为豫西调唱腔,仍造成巨大轰动。
此后又被越剧、评剧、秦腔、黄梅戏、庐剧、河北梆子、晋剧、蒲剧、川剧、平调、淮海戏、怀调、泗洲戏、淮剧等其它剧种移植了此剧。
3、《三拂袖》
豫剧《三拂袖》是樊粹庭先生为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编写的第三部大戏。1935年10月初,陈素真先生首演《三拂袖》饰-蒋琴馨,并赢得“豫剧皇后”桂冠。
1950年代豫剧名家王敬先演出此剧目曾轰动开封。1961年前后,郑州市豫剧团也演过此戏,主演陈派弟子华翰磊,导演崔希学。
宋时,侍郎蒋纪光因拒婚被奸相庞俊德诬为反叛害死。其妻女逃难途中,蒋妻病倒。幸遇郑员外救回家中抚养。
蒋女琴心与郑子定远在朝夕相处中渐生感情,不料郑为子另娶于氏,琴心乃于母死后留帖拂袖而去;土匪作乱,郑家遭难,定远父母皆死,琴心救出于氏,不意于氏生妒,琴心二次拂袖而去;女扮男装,冒定远名考取文武状元。
适西羌造反,琴心挂帅出征,锄了私通西羌的内奸庞俊德,平乱定国。定远夫妇寻找琴心,三人相遇,尽释前嫌。琴心不顾众人挽求,三次拂袖而去。出家为尼,遁入空门。
4、《朝阳沟》
豫剧《朝阳沟》在中国现代戏的历史上所具有的独特的品位和所拥有的特殊地位是无可争辩和替代的。
该剧由河南豫剧院三团在1958年5月19日首演于郑州,编剧杨兰春,导演杨兰春、许欣,音乐设计王基笑、姜宏轩等,舞台美术设计关朋。魏云饰银环,王善朴饰拴保。
同年6月调京演出。在其后的演出中,魏云主演银环,马琳饰演二大娘,高洁扮演过拴保娘。1963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戏曲艺术片。
5、《香魂女》
两代女性凄美命运的诠释,两颗心灵如泣如歌的倾诉,两情畸恋相依相托的悲欢,两种解读亦褒亦贬的话题。
该剧改编自周大新的中篇小说《香魂女》,原名《香魂塘畔的女人》,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出。荣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主演汪荃珍荣获第十九届戏剧梅花奖。
剧本由河南著名剧作家姚金成改编自河南邓州市(原属南阳所辖)作家周大新中篇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讲述了两代女性的凄美命运之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豫剧
❻ 豫剧代表作有哪些
一、梵王宫
《洛阳桥》又名《甩大辫》《叶含嫣》,戏剧大师田汉看了豫剧皇后陈素真此剧后改名《梵王宫》 ,早期豫剧的《洛阳桥》是以唱为主,后陈素真将此剧融入了诸多表演。蒲剧、秦腔,晋剧、北路梆子、河北梆子、川剧、滇剧等剧种中均有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屡经整理改编,思想性、艺术性都有所提高,流传的范围也更为广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梵王宫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上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拂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涤耻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塘板
好看的豫剧戏曲电影,免费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剧名:风雪配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❽ 河南豫剧有哪些,河南豫剧精彩选段
在古代一些达官贵人的生活中,有或者是哪些贵族夫人日子中都少不了提供消遣的方式,河南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自然少不了戏剧的存在,豫剧的精彩也是众人可见的。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中国戏曲三鼎甲“榜眼”,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
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在豫剧繁盛时期,从事豫剧专业的演职员,其成分已不仅仅是汉族、回族和满族,还有朝鲜族、蒙古族、高山族、犹太人等少数族裔,在一些全国性的戏剧活动中,她还被公认为是当今艺坛上的“叫座剧种”。
特别是她那根植中原、昂奋勃发的宏大气魄,雅俗共赏的审美效应,高亢激越、简洁明快的唱腔曲调,古今兼具、老少咸宜的表演风格,幽默诙谐、乐观向上的语言情趣,不难不涩、南北易懂的中州韵音,质朴无华、宽厚浩然的文化风貌,反映现实、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的大众格局等,都是中国其他戏剧品种所难以企及的。
传统剧目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
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得到了新的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等。豫剧传统剧比较有代表性的剧目有《对花枪》、《三上轿》、《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
1949年以后,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剧目有《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
其中《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摄制成戏曲影片,对豫剧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豫剧可以说是中国戏曲界至关重要的一种剧种,河南本就是历史文化的发源地,戏剧的丰富更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较为普遍的经典片段是一定要去听的。
❾ 豫剧《大祭桩》剧情简介
《大祭桩》原名《火焰驹》,讲述的是宋代朝臣李绶之子李彦贵与黄璋之女黄桂英自幼订亲。李绶遭陷被抄,含冤入狱。时年其长子李彦荣奉命边关御敌,次子李彦贵则流落街头。
黄璋企图昧婚,桂英不从,终日闷坐绣楼。丫环春红(或称梅英、墨兰)设计让桂英和以卖水为生的李彦贵花园相会,不料相约夜晚赠银时被人害命。李彦贵遂被诬陷入狱行将斩首。桂英冒雨潜行,法场祭桩,途中遇李母和大嫂,因受误解而遭打,经一番哭诉表露真情,共赴法场。
同时,宝马火焰驹带义士艾谦赶往边关,李家长子彦荣返回昭雪,全家圆满。全国许多剧种,如京剧、豫剧、秦腔、评剧、蒲剧、晋剧等都演这出戏,剧情也略有变化,甚至戏名也不相同。
豫剧中突出了李彦贵和黄桂英的爱情主线,以"哭楼"、"路遇"两场为重点戏,围绕"祭桩"而展开,所以起名为"大祭桩"。
(9)豫剧电影戏曲片有什么扩展阅读:
演出变革
1936年元月,周海水带着阵容强大的豫西太乙班演员队伍来到开封,在醒豫舞台演出期间,年近13岁的常香玉从她的老师那里学会并主演了《杀王腾》(又名《玉虎坠》)中的王娟娟和《大祭桩·打路》中的黄桂英。
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大会上,常香玉上演了全部《大祭桩》,以朴实本真、热情奔放的唱腔,和细腻认真、分寸得当的做派,赢得了人们的喝彩,而成为常派经典剧目。
从此开始,《大祭桩》被一代又一代人传唱至今,除了她的大女儿常小玉演这出戏外,虎美玲、王清芬、胡小凤、牛淑贤、马莉、李喜华、赵贞玉、党玉倩、王慧、卢玉琴;
苗文华、魏俊英、索海燕、陈新琴等名家也都演出这出戏,其中有几位是常香玉弟子,但多数不是常派弟子,这出戏可能成为豫剧史上名家演出最多的剧目。
2012年豫剧电影《新大祭桩》上映,虎美玲主演,戏曲艺术片《新大祭桩》根据陈宪章编剧、豫剧大师常香玉演出版《大祭桩》改编。该剧作为常派艺术中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以黄桂荣与李彦贵曲折婚姻,歌颂了古代男女坚贞的爱情。
虎美玲满含深情地表示: “《大祭桩》是大师亲自传授给我的。拍摄这部电影,就是为了更好地将常派艺术继承和发扬光大。谨以此片表达我对恩师的无限感激和怀念之情。
❿ 豫剧戏曲电影都有哪些
戏曲刘墉系列打金枝辕门斩子三哭殿血溅乌沙雷振海征北寇准背靴斩杨景黄鹤楼三国戏等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