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重庆森林》这部影片怎么样
很不错的
因为雨一直在下,阿武不知道有没有好受一点,王菲走了,梁朝伟独自等待,王菲回来,雨一直在下。物是人是,唯有日历翻页——那不跟没翻一样?独特的摄影风格,好的配乐,使这一切在视觉层面变得合理。那么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就是一座城市。一座下着雨的,有中国人和印度人,有日语和白话,有吃雪糕的小女孩,有伴着加州梦跳舞的大女孩,有给女友买厨师沙拉的警察,有失恋的警察,有孤单的毒枭,的城市。这也是电影用香港的重庆大厦命名的原因。而先前提到的两个镜头则都是导演提供的切入点,用以暗示观众电影的实质——一部城市片,一种情感捕捉。电影拍摄中,若分镜够多,有时一秒钟的动作可以拍好几个镜头,这好几个镜头剪接到一起,用大于一秒的时间表现一秒钟的事;而《重庆森林》也是对香港的某一段时间的分镜、剪辑;现实中的时间流逝,电影里的王菲归来,留了长发,但古灵精怪依旧。随后,配着《梦中人》,《重庆森林》像梦一般结束。所以我们不能以一般的时间线的角度去看待它。《重庆森林》是一个瞬间,一种气息。大家怎样认为呢?
2. 求一部电影 有木有人知道这部电影,好像是在重庆演的。 是什么 山城迷雾。。
《迷雾》的结局太讽刺了。楼主你要内涵剧情不单一的是吧!那我说几部人在绝望时的种种.这三部电影应该算是最有名的几部之中的了。 还有一
3. 电影重庆森林要表达的是什么
【电影重庆森林要表达的内容】
《重庆森林》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末的香港,此时的香港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阶段,很多新鲜的东西纷纷涌入,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发生了改变。
影片的名字是由香港的重庆大厦得来,重庆大厦是香港国际化的地标,有着很浓的现代化气息,这里聚集着很多国家的移民,也有很多外国商铺。影片的故事紧紧围绕着重庆大厦周边的环境展开,尤其是那家沙拉店,影片中随处可见印度人等各国居民也是反映了重庆大厦的真实情况。
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下香港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新的基础设施开始建设,人们的生活节奏进一步加快,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电影真实再现了时代更迭下香港社会的方方面面,半山电梯、传呼机、录音机与音响等等都是最直观的表现,繁忙的街道、拥挤的人群还有灯红酒绿的世界也都是真实的反映。
《重庆森林》犹如一幅真实的画卷将香港最普通人的生活点滴记录了下来,以以小见大的手法勾勒了香港真实的图景。
《重庆森林》讲述了两个独立的爱情故事,一个是阿武与女逃犯的爱情,一个是663和阿菲的爱情。王家卫用独特的手法来讲述这两个故事,不仅能使影片不枯燥,也能够更加契合两种不同的爱情。
阿武与女逃犯的爱情是一夜情式的,这与很多香港人的情感状态是一致的。阿武是一个寻春的少年,因为失恋而郁郁寡欢,每天以凤梨罐头来消磨自己,但是终究得不到快乐。在失恋难以释放的那一天他来到酒吧,偶然遇见了女逃犯,便一见倾心。
他不加思索、死皮赖脸的与女逃犯聊天,并希望得到女逃犯的欢心,但最终什么也没得到。阿武希望通过与女逃犯的感情来愈合曾经的感情创伤,也希望从此开启一段新的感情。
但因为女逃犯的不屑,阿武逐渐的将感情寄托在了一夜情上,希望通过这种感情来满足自己的寂寞。阿武的身上有着年轻人的稚气和冲动,对爱情极度渴望,但其实是寂寞与空虚。
阿武与女逃犯的爱情是很多现代人对待感情的真实反映,一面无法与自己真心相爱的人在一起,一面又在及时行乐的感情中寻求心理安慰。
这种极富后现代色彩的感情与香港的环境非常契合,尤其是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还要承受巨大的感情压力,加上西方思想的影响,很多人用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感情的寂寞和空虚。
663和阿菲的爱情是纯洁美好的,这种爱情可遇而不可求。663本来有一个空姐女朋友,但是空姐特殊的职业让两人没办法长久,他们两的感情也像阿武和女逃犯的感情一样有着及时行乐的感觉,尤其是对于那位空姐而言。
但是对于663来说他非常的珍视这段感情,663也是一个非常专一的人,分手之后663也难以从失恋的阴影中解脱出来。阿菲可以说是一个怀春的少女,她渴望爱情但是又不敢把对663的爱直接表现出来,于是就偷偷摸摸的到663家里。
663与阿菲的爱情是青涩纯真的,他们俩都不去捅破这层窗户纸,都隔着这层窗户纸去体验爱情的乐趣。他们俩的爱情也是很多人渴望的,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终身伴侣并获得甜美的幸福,渴望恋爱的青涩与甜美,以及这种爱情带来的细微而持久的爱意。
663和阿菲的爱情是时代发展与旧有思想碰撞的产物,既有着传统观念中结婚生子的一面,又有着现代思想中青涩拘谨的一面。
阿武与女逃犯的爱情和663与阿菲的爱情是截然不同的,但是这两种爱情都是人们所渴望的,一种是及时行乐满足自己欲望和寂寞的激情,一种是能够长久,温婉如水的浓情。
这两种爱情也是人们爱情观的反映和时代的反映,香港的发展赋予了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以不同的爱情观念,人们也在这些爱情观的指引下寻找感情的慰藉。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两个爱情故事,王家卫似乎在讲述的是同一个主题——失恋。阿武因为失恋而抑郁不安,于是四处排解自己的空虚,在四处游荡之后遇到了女逃犯,并希望通过女逃犯来排解自己的寂寞。
失恋期间的阿武展现出了无所事事、胡思乱想、焦躁不安等心理,这些都是失恋中最常见的。正是因为阿武的失恋才开启了阿武与女逃犯的故事,失恋变成了故事的起点。
663也是一样,他与空姐分手,但是依然心心念念空姐的好,阿菲的介入让他重新开始了一段恋情,这也是故事的开始。王家卫用两个故事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失恋状态,并由此引出了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
《重庆森林》集中展示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因为时代的更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节奏的生活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充实和满足,反而给我们造成了孤独和空虚。
影片中的阿武和663就是典型代表,因为繁忙于工作之中,对恋爱的奢求变得非常困难,虽然他们也想有稳定的情感,但是自己和对象都迷失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去培养感情。
在失恋之后他们又回到了原本的空虚寂寞中,继续用孤独陪伴自己。但是,即使是有了伴侣的人,他们也依然会感到孤独与寂寞,因为生活与工作的巨大压力很难让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们每天忙碌于生活和工作,表面上看是充盈的,但是精神世界却是空虚的。因为精神世界的空虚,人们变得寂寞、浮躁,甚至是孤独。王家卫用《重庆森林》刻画了时代快速发展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将巨大压力下人们的孤独与寂寞表现了出来。
(3)一部关于重庆的电影叫什么山扩展阅读:
《重庆森林》是一部集都市爱情剧情悬疑于一体的影片,由王家卫执导,林青霞、王菲、林青霞、金城武共同主演的影片。
影片讲述了两个爱情故事:失恋的警察与神秘女杀手一段都市邂逅以及巡警663与快餐店女孩的爱情故事。1995年,该片获得了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奖项 。
【影片评价】
《重庆森林》里匆匆往来的男女,忽然到来的爱情,还有梦呓一样的独白,都让人觉得内心沉重,有一种身处人群的孤独,王家卫暧昧的光影,特别适合表达这些东西,所以这两段发生在市井里的爱情。
相较于他其他的电影,很接地气,不失性感。片中何志武和女杀手之间的那段一夜温情,很像香港人的常态,而633和阿菲这样的纯洁美好的感情却一生难求。
影片里的两段爱情故事都不算精彩,一个是少年寻春,一个是少女怀春,题材很普通,《重庆森林》能够跳出来的原因,不仅仅是王家卫电影的光影和台词,还因为电影的故事背景在香港,所以尽洗风尘,全是洋气。
此外,王家卫对于细节的执着给电影加分不少,譬如那些长长的山道电梯,拥挤菜市场、低价集市,还有重庆大厦里的卖莎丽的印度人,展现出了香港生机勃勃的一面(《南方周末》评)。
《重庆森林》讲述的两个故事毫不相干,没有情节交织。影片充满了大量的画外音,但是它的画外音并非推动剧情,也不像《广岛之恋》那样在声画对位中凸显对战争的思考。
这种喋喋不休犹如祷文的自言自语,正好表现出一种后现代都市人的精神领域和情绪状态。有人说香港是最典型的后现代城市,它的生活节奏如同广告片的快速切换,可是王家卫采用这样一种方式则体现了他对都市生活即眷恋又疏离的态度(网易评) 。
在弥漫着20世纪60年代氛围的故事里,影片具有一种深切的忧伤气质。《重庆森林》是两个在都市中沉默着的爱情故事,沉默的埋藏着心底内的呐喊,并隐藏呐喊轻度着时间。
片中年轻男女的面孔上刻着寂寞的标签,这标签又在感情中旋转,那属于王家卫营造的姻缘,带着擦肩而过的伤感(金鹰网评) 。
4. 《重庆森林》为什么叫重庆森林
重庆森林不在重庆拍摄,也不是去讲述一个森林。重庆森林隐射的是一座宾馆,就是王家卫最初移民香港时的寓所──重庆宾馆。另有影迷认为,这部片子在香港一个叫做重庆大厦的地方拍摄了一些。
场景,其中所谓的“森林”跟我们常说的“钢铁森林”其实是一个意思。电影人贾陈则认为受众的观影时,其实不必太在意影片中一切符号化的东西。
王家卫这种“酷儿理论”下的新生代电影,就是创作者个人心中隐隐的感觉,拥有不可言说的韵味,就让我们兴奋的看完该片,细细体味“重庆森林”四个字带给我们的冲动吧!《重庆森林》是由两个基本不相干的故事构成。
王家卫是一位十分自我的导演,他拍电影绝不为讨好观众,仅为传达自己。在过去生活之中一些细微的感悟与记忆均能使得他花大量的精力拍成电影。
《重庆森林》的灵感来源于王家卫小时候生存过的一座大厦:重庆大厦。那里商业与住宅混合,人来人往形形色色的人均在这里。有一天王家卫于电梯里面看见匆匆忙忙的来往人群,遂摄制一部有关香港人生存的电影。
5. 重庆 电影
片名 景点
《烈火中永生》(1964年) 渣滓洞、白公馆
《等到满山红叶时》(1978年) 奉节、巫山三峡航标站
《报童》(1979年) 新华日报旧址、临江门
《巴山夜雨》(1981年) 朝天门码头、长江三峡
《雾都茫茫》(1982年) 重庆题材:根据《一双秀花鞋》改编
《江姐》(1983年) 重庆题材:歌剧舞台片
《寒夜》(1983年) 渝中区部份旧景
《重庆谈判》(1993年) 上清寺桂园、林园、一号桥等
《席卷大西南》(1996年) 酉阳、黔江、南泉
《芬芳誓言》(2000年) 朝天门、江北嘴、黄埆桠等
《生活秀》(2001年) 后慈街、索道、解放碑
《周渔的火车》(2001年) 图书馆、大街小巷
《押解的故事》(2002年) 酉阳龚滩
《华子良》(2003年) 重庆题材:京剧舞台片
《十面埋伏》(2004年) 永川竹海
《背军挎上学的娃》(2005年) 北培金刀峡
《疯狂的石头》(2006年) 索道、轻轨、罗汉寺、朝天门等
《岸》(2006年) 北培偏岩镇
《好奇害死猫》(2006年) 索道、轻轨、滨江路等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年) 天坑地缝
《三峡好人》(2006年) 奉节县城、万洲区
《门》(2007年) 轻轨、南山文峰塔、解放碑、长江大桥、
《双食记》(2007年) 南滨路顺风123 拍摄中
《凤凰》(2007年) 导演金琛 拍摄中
《七彩马拉松》(2007年) 导演易华拍摄中
《青龙偃月刀》(2007年) 导演李少红北碚金刀峡 筹拍中
《少年》(2007年) 导演张一白 筹拍中
《迷失重庆》(2007年) 香港导演 筹拍中
《麦田跑道》(2007年) 导演江一禾 綦江赶水镇 筹拍片
《火车站旁的红泥屋》(2007年) 导演江一禾 东溪古镇筹拍片
《拆的就是你》(2007年) 导演 田涌
6. 介绍几部在重庆取景的电影
片名 景点
《烈火中永生》(1964年) 渣滓洞、白公馆
《等到满山红叶时》(1978年) 奉节、巫山三峡航标站
《报童》(1979年) 新华日报旧址、临江门
《巴山夜雨》(1981年) 朝天门码头、长江三峡
《雾都茫茫》(1982年) 重庆题材:根据《一双秀花鞋》改编
《江姐》(1983年) 重庆题材:歌剧舞台片
《寒夜》(1983年) 渝中区部份旧景
《重庆谈判》(1993年) 上清寺桂园、林园、一号桥等
《席卷大西南》(1996年) 酉阳、黔江、南泉
《芬芳誓言》(2000年) 朝天门、江北嘴、黄埆桠等
《生活秀》(2001年) 后慈街、索道、解放碑
《周渔的火车》(2001年) 图书馆、大街小巷
《押解的故事》(2002年) 酉阳龚滩
《华子良》(2003年) 重庆题材:京剧舞台片
《十面埋伏》(2004年) 永川竹海
《背军挎上学的娃》(2005年) 北培金刀峡
《疯狂的石头》(2006年) 索道、轻轨、罗汉寺、朝天门等
《岸》(2006年) 北培偏岩镇
《好奇害死猫》(2006年) 索道、轻轨、滨江路等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年) 天坑地缝
《三峡好人》(2006年) 奉节县城、万洲区
《门》(2007年) 轻轨、南山文峰塔、解放碑、长江大桥、
《双食记》(2007年) 南滨路顺风123 拍摄中
《凤凰》(2007年) 导演金琛 拍摄中
《七彩马拉松》(2007年) 导演易华拍摄中
《青龙偃月刀》(2007年) 导演李少红北碚金刀峡 筹拍中
《少年》(2007年) 导演张一白 筹拍中
《迷失重庆》(2007年) 香港导演 筹拍中
《麦田跑道》(2007年) 导演江一禾 綦江赶水镇 筹拍片
《火车站旁的红泥屋》(2007年) 导演江一禾 东溪古镇筹拍片
《拆的就是你》(2007年) 导演 田涌
7. 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这里面的剧情与重庆并无关,为什么会取此名呢
1994年是世界优秀电影集体发生的一年,自《阿甘正传》到《肖申克的救赎》,自《低俗小说》到《这个杀手不太冷》,我们记忆之中的经典基本上源自这一年,其中一部源自香港的传奇电影王家卫的《重庆森林》。《重庆森林》是王家卫导演的第三部作品,是他重新与梁朝伟合作打开了梁朝伟一发不可收拾影帝之路的电影。《重庆森林》并且绝不像传统商业片那样具有完备与抑制的故事情节,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反而获得了很高的成就,王家卫透过两段爱情故事来体现他眼中整个香港人的生活状态。
与第一个故事无关,第二个故事在白天,一样是叙述两个寂寞人的爱情故事,但是这一次要显的阳光与温柔得余。梁朝伟是一个刚恋爱的警察,尽管亦忘绝不了过去的感情,不过依然勇敢的过着自己的生活;王菲一角一位快餐店谋生的少女,由于爱情之上的空白对于梁朝伟造成了感情。这也许便是王家卫心中香港人应当有的理想生活状态。
8. 电影重庆森林哪儿能看
可以用爱奇艺观看。
《重庆森林》是泽东电影公司出品的一部都市时装片,由王家卫执导,林青霞、梁朝伟、王菲、金城武等主演。1994年7月14日,该片在香港上映。
影片讲述了两个爱情故事:失恋的警察与神秘女杀手一段都市邂逅以及巡警663与快餐店女孩的爱情故事。1995年,该片获得了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奖项。
影片评价
影片里的两段爱情故事都不算精彩,一个是少年寻春,一个是少女怀春,题材很普通,《重庆森林》能够跳出来的原因,不仅仅是王家卫电影的光影和台词,还因为电影的故事背景在香港,所以尽洗风尘,全是洋气。此外,王家卫对于细节的执着给电影加分不少,譬如那些长长的山道电梯,拥挤菜市场、低价集市,还有重庆大厦里的卖莎丽的印度人,展现出了香港生机勃勃的一面。
9. 跟着《疯狂的石头》,进入电影江湖,探访重庆“最疯狂”的取景地
重庆特有的城市景观和人文特色,备受电影大师们的青睐,以重庆为背景重庆味儿十足的影片层出不穷。
2006年,一部黑色幽默风格的影片《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成为了当年小成本电影中的最大黑马。它是鬼才导演宁浩的里程碑作品,感谢刘德华“亚洲新星导”的300万投资,小成本大回报,院线票房一路飘红,开启了国产黑色幽默喜剧电影的序幕。
大量的重庆方言和经典梗,令整部电影不但地道,且妙趣横生。
这部也是我们心中最具重庆基因的电影,延续至今的“疯狂效应”在魔幻的山城依旧有效。
本期“神雕侠旅”就用镜头,带大家跟着电影《疯狂的石头》,一起进入重庆的电影江湖,探访重庆“最疯狂的取景地”。
地址:新华上街索道南站。
"每当我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就强烈地感觉到,城市是母体,而我们是生活在她的子宫里面 …”
电影开头那一幕,谢小萌在长江索道上跟美女搭讪,然后他就被高跟鞋狠狠地跺了一脚,疼得把手中的可乐掉了下去,砸中包科长的面包车,车顺坡溜下,撞了。
太经典了,这个开篇过了14年我都记忆犹新!
电影当年火的一塌糊涂,长江索道也跟着走红了,飞渡浩瀚大江之上,感受山城空中巴士,这个最具重庆特点的标签,被无限放大。时至今日长江索道只剩下一条,几乎班班都爆满,为了赶一趟人少的班次,早起当了第一。
长江索道是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万里长江上第一条大型跨江客运索道。全场1166米,连接渝中区新华路长安寺和南岸区上新街龙门浩。
一个挂篮、两根绳索,以每秒6米的时速,从上百米高的楼宇间滑到江心,再慢慢爬升回到山上,单程4分钟内可俯瞰重庆的山水和城市风貌。
长江索道有多受欢迎呢?它几乎是国内影视剧在重庆拍摄取景必选地,就算空镜也会带上小段。
地址:渝中区罗汉寺街7号
《疯狂的石头》中故事的主线是从罗汉寺开始的,第一次偷翡翠的追击战就是在寺内发生的;谢小萌找他老汉要钱也是来的这。
还有黑皮钻进下水道,车轮毂压着的也是罗汉寺门前的井盖子。
这盖子下面当年关着的,就是黄渤本人,哈哈!
在罗汉寺的拍摄中,也诞生了超多经典语录,例如:“骨头没遭筋遭老!”
“耶,耐克还出照相机?”
电影让这个钢筋森林里的佛境禅风成为家喻户晓的景点;精巧细腻的石刻、精雕细琢的窗棂、以及雕饰繁复的建筑群,重建后“古色古香”的罗汉寺依然值得一看。
在寺内游览最大的体会就是山城的建筑密度太高了,或许因为地处渝中寸土寸金的商业区,无论什么角度,背景里都有高楼大厦出现。
这种现代与传统、喧嚣与宁静的组合,很好地诠释了“闹中取静”之意,给人视觉和心灵上极大的冲击。
在后院的观音阁,我们找到了当年展出宝石的“剧场”。
守院的阿姨听说我们在寻找《疯狂石头》的拍摄地,倍感惊讶,“你们年轻人也知道这个电影啊?”
阿姨说老重庆几乎人人都看过《疯狂的石头》,没错,它也是我心中最地道的重庆电影,至今没有可以超越的作品,感谢宁浩带来的共鸣感。
地址:重庆南岸区融侨路
你对黄渤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样子?
我记忆中的黄渤,是立交桥上“黢妈打黑”,嘴里塞满面包,撒腿狂奔的黑皮。
镜头一转,小强对偶像的COS简直是真情流露,“板命”奔跑,跑着跑着还真上了60码。
嘞个“夺命”的转盘路,就是重庆有名的融侨立交,720°度的旋转,双向四车道,一头连着融侨路,另一头连着双峰山路,高差巨大,远看就像三层转盘。
这条“魔鬼赛道”的口碑良莠不齐,有人觉得在这种螺旋路自带眩晕“绕起来打脑壳”,有些人例如我偏偏觉得这种感觉相当良好,毕竟是老司机。
要是黄渤当年会开车,肯定不会跑那么惨。
地址:渝中区观音岩下坡道,底侧连接纯阳洞顶侧通往抗建堂和电信村。
要说重庆人车技为什么那么好,那还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老司机!
让导航都崩溃的立交桥并不算什么,大不了就是重庆一日游。
山城特色的陡坡才是新手的噩梦,特别是手动挡的车,车技不好都回不了家。
观音岩金刚塔电信村是重庆排名前五的“绝命”陡坡,道路狭窄还有违停,坡道顶部的右转急弯,高度落差大,轮胎极易打滑。
这段“黑打老壳”的回忆让我想起《疯狂的石头》里电测村面包车溜车撞别摸我的梗,“耶,高 科技 哦,无人驾驶!”大概只有重庆的路才能拍出这么经典的桥段吧!
专程去了电测村,发现那个坡真的不算陡,于是回到金刚塔,挑战了一下原地起步。可能是个子矮坡度陡,站在路顶拍摄小强说,我才是真的开出了“无人驾驶”的精髓。
地址:渝中区左营街鑫龙大厦天桥。
如果说重庆的桥转起来头晕,那么重庆的路就是走起来废腿。
不过耿直的重庆人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了爬坡上坎的难题。
于是楼与楼之间,楼与山之间就出现了许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的花式天桥。
左营街天桥比魁星楼的长,一端连着路,一端连着居民楼13层,距离地面40米,也是谢小萌泡妞的地方!
踏上天桥,真是走着走着,就毫无防备的悬空了,设想如果把它改成玻璃栈道,太上头啦!
站在桥上看风景,你也成了别人的风景,我时常感慨重庆是一座不容易审美疲劳的城市,以江为池、临崖而筑,从摩登高楼到烟火气的老街市井味的老巷子,全都被错综复杂方式串联在一起,可谓名副其实的“重庆森林”啊!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街4号-附5号。
打卡最具电影感的一个拍摄地,虽然影片中的镜头不多,但凭它的气质和 历史 感都值得你去坐一坐。
1987年,为了留住黄桷坪交通运输公司的员工食堂,一位川美教授默默支付了10年的租金,做成茶馆,因为属于黄桷坪运输公司,所以就取名为“交通茶馆”。
曾经这里的茶客是码头的袍哥、讨生活的棒棒、黄桷坪的居民,游手好闲的街娃,于是就有了扯不完的家长里短,江湖道理,偶尔街娃还要打打架,发泄一下无处释放的精力。
如今这里的周末几乎全是外地来的游客,一坐难求。
穿过极不起眼的入口,长年被油烟熏得黑黄的土墙,满目疮痍的四方桌,老虎凳上的白炽灯管永远忽明忽暗,煤气炉上噗噗冒泡的长嘴水壶,以及传统的青花盖碗茶,沧桑的年代感扑面而来。
就算游客再多,在这依然有一群人,自成了江湖。
老头儿些嘴里操着正宗的重庆方言,手上拨弄着年轻人看不懂的长牌,烟雾袅绕中,手脚随意往桌椅上一靠,嘴上聊的从鸡毛蒜皮到粉刷航空母舰,竟摆些“悬龙门阵”。
这就是重庆老江湖的姿态, 相比那些 时尚 和新潮,我更喜欢这种不加丝毫粉黛的模样,这才是最地道的重庆人嘛!
什么是电影感,这不就是最棒的电影感吗?难怪当年宁浩在这里一边喝茶一边写出了《疯狂的石头》。在某种程度上,越底层才越有生活气息,越冲突才越有吸睛亮点。
到交通茶馆窥探一番老重庆的生活,稍微有点情怀的人,都绝对不要错过哟!
寻常生活中的疯狂,想必说的就是重庆吧!
依山而建,靠水而居,重庆的美还在于它对文化的包容,让来此的人舒服,自在。
这样“疯狂的重庆”,你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