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的本体是视听,那么戏剧的本体是什么
关于戏曲的艺术本体,学术界的讨论迄今似乎还并不充分。张庚先生曾以“剧诗”说对此加以阐释,认为“中国的戏曲是诗人写出来的诗”;相对于“拿来清唱的抒情或叙事的‘散曲’”而言,戏曲是“剧诗”,是“舞台演出的诗”。(1)这一学说既出,便影响广泛,几成定论。且由此奠定了建国后中国戏曲艺术研究的几项重大的学术工程,(2)成为五、六十年代以来,特别是新时期戏曲创作(编演)和戏曲改革实践的指导性观点。
无可怀疑,“剧诗”说在肯定戏曲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传统的密切关联、揭示戏曲的“诗化”本性、抒情写意的特质及编演上对“诗意”的追求诸方面有其独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作为一种西方理论话语的移植和改造,它基本上是以文学为参照系,不仅不足以表征作为综合性舞台艺术的戏曲的本质,而且难免受西方“剧诗”理论的影响,与中国戏曲的实际情形并不十分吻合。
西方文学传统中的“剧诗”起码有两个层次上的理论内涵:其一是作为一种文体规范,其二是作为一种审美原则。前者属于艺术形态学的范畴,后者属于艺术本体论的范畴。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在文体规范的意义上,戏剧作为诗之一种,与抒情诗、叙事诗(史诗)相并列,以代言体的形式摹仿生活。从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到别林斯基的“论诗的分类”,这种观念一脉相承,且为西方人所普遍认同。而在审美原则的意义上,西方美学家对“剧诗”的理解却颇多歧异。黑格尔从他的思辨哲学体系的构成原则出发,认为剧诗体现了抒情诗的主观性与叙事诗的客观性的统一,而剧诗内部又有着悲剧、喜剧、正剧的不同的审美定性。(3)瑞士学者埃米尔、施塔格尔着眼于戏剧式风格和抒情式风格、叙事式风格的差异,认为抒情式风格可归为“回忆”,叙事式风格可归为“呈现”,而戏剧式风格则可归为“紧张”。(4)美国学者苏珊·朗格则着意使戏剧摆脱文学的藩篱,把戏剧归于一种“纯粹的诗的艺术”,认为戏剧诗艺的最高本质即在于创造出“命运幻象”的模式;悲剧和喜剧就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生命节奏和模式:悲剧是厄运的典型,其形式是封闭的、终极的和激情的;而喜剧是幸运的典型,是偶然的、插曲式的和伦理的。(5)
显然,中国戏曲的“剧诗”说对于西方剧诗理论的吸收与借鉴并未能在这两个层次上作出具体检讨,从而在这两个层次上与西方剧诗理论都有所龃龉。在文体规范的意义上,中国虽也有“由诗而词、词而曲”之说,但作为“词余”的曲并未经历过西方式的诗体演变与分化。曲之为体,与其说与诗一脉,勿宁说与“言志”、“载道”的诗尊卑有别、雅俗异趣。宋元以降,勾栏瓦肆里的戏曲特别是明清所兴盛的花部与同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神韵诗无异于陌路。其间虽经文人的参与也曾有雅化的倾向,但其寄情遣兴的方式与诗之咏物兴怀仍有很大差异。在审美原则的层次上,戏曲既不能笼统地归为“抒情诗的主观性与叙事诗的客观性的统一”(黑格尔),或者“紧张”的格调(施塔格尔)及某种“命运幻象”的模式(苏珊·朗格),也没有悲剧与喜剧的严格的审美定性的区分。戏曲自然有其自身的审美特性,但如张庚先生所指出的所谓“写意”的特质及对“意境”的追求却是中国诗学之通性而非戏曲之个性。以“剧诗”来解释戏曲的审美特性,非但不足以阐明,反而会造成某种程度的隔膜甚至误解。黑格尔就是在他关于“剧诗”的论述中断言中国没有发达的戏剧,只有戏剧的萌芽。(6)而苏珊·朗格却从中国戏曲的艺术处理中归结出一种超越于具体戏剧动作的“诗意”。(7)虽然同是出于“剧诗”,却有着不同的结论。原因何在?剧诗理论自身难以回答。所以,中国戏曲的“剧诗”说作为西方剧诗理论的一种“误读”,虽也曾有意无意的去消弥却难以从根本上打通“剧诗”与戏曲之间的隔阂。
有鉴于此,本文提出戏曲的“乐本体”说。这里的“乐”,并非现代意义上单纯的“音乐”,而是原初意义上与中国古典艺术种系发生相关的诗、歌、舞三位一体的“乐”。中国戏曲既“以歌舞演故事”(王国维),与其说源出于诗,不如说源出于“乐”。诗本身即是“乐”的一部分。戏曲综合直观的艺术形态也显示了它的非诗(文学)的品格;同时,“乐”还决定了戏曲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功能。所以,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戏曲的乐本体作一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❷ 电影构成的基本要素
电影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技术和放映两个部分。
1、技术
摄影术同样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1839 年,法国人达盖尔根据文艺复兴以后在绘画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并使用化学方法,将形象永久地固定下来,“达盖尔照相法”产生。1872 年,最先将“照相法”运用于连续拍摄的,是摄影师爱德华·幕布里奇。
国内第一本引进讲解拍摄的图书为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大师镜头:低成本拍大片的100个高级技巧》,第一次将电影拍摄技术介绍给非专业人群。内容涵盖拍摄打斗镜头、追逐镜头、恐怖镜头、出场与退场、车内场景、对话场景、争吵冲突场景、爱情激情场景等各种技巧。
2、放映
1895 年卢米埃尔兄弟向大众展现《火车进站》的画面时,观众被几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吓得惊惶四散。从此,由他们所启动的活动摄影(cinematogrphy)不只在人类纪实工具的发展史上展现了划时代的意义,火车进站的镜头也象征了电影技术发展的源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P2P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电影播放形式,以其速度快,少缓冲,人越多越不卡的优点成为广大网友所喜欢的一些电影播放形式,网络中的电影播放形式又叫在线电影,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络的海洋里,看到你所想看到的电影。
(2)电影的体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电影之最
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戏曲片京剧《定军山》,内有《请缨》、《舞刀》等片断,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无声片,长约半小时。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1913年在上海拍摄,无声片,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联合导演。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可放映电影——1922年由张石川导演的《劳工之爱情》又名《掷果缘》,是现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国电影,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
❸ 电影综合体是什么
像电影城一样 将娱乐、文化、就餐融合在一起的一站式组合体,让你不知不觉的消费。
❹ 美国最新科幻电影叫什么体啊
名字叫做《超体》
❺ 什么是电影本体论
电影本体论 关于电影的本体,电影学研究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说法。 似动说 电影本体来自似动现象(apparent movement,即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20世纪初,德国心理学家M.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似动现象。他相继呈现一条垂直(a)和一条水平(b)的发亮线段(见图似动现象实验示意),改变两条线段呈现的时距,并测量对它们的知觉经验。结果发现,当两条线段的距离短于30毫秒时,人们看到a、b同时出现;当时距长于200毫秒时,人们看到a、b先后出现;当时距约为60毫秒时,人们看到线段从a向b运动。韦特海默解释说,当视网膜受到两条线段的刺激后,会引起皮层相应区域的兴奋。在适当的时空条件下,这两个兴奋回路之间发生融合,形成短路,因而得到运动的印象。 似动主要依赖于刺激物的强度、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这些物理参数的相互关系可以用科尔特定律来表示: 当刺激间的时距不变时,产生最佳运动的刺激强度和空间距离成正比; 当空间距离恒定时,刺激物的强度与时距成反比; 当强度不变时,时距与空间距离成正比。有人认为,对似动具有重大意义的不是刺激的时距,而是刺激的持续时间。如a、b两个刺激,a呈现100毫秒或更长一些,那么在a、b之间根本没有时距时,也能知觉到最好的运动。 人们在电影银幕上看到的物体运动,是由影片上一系列略有区别的静止画面产生的,这种运动叫动景运动。 1833年J.A.F.普拉托(J. A. F. Plateau)设计和制造了第一个动景器。在一个圆盘分成的各个扇形平面上,依次画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着的舞姿,当圆盘旋转时,人们即可看到连续运动的舞蹈动作。后来的电影摄影技术和电影放映机,就是根据动景运动发生的原理提出和制作的。在黑暗中,如果注视一个细小的光点,人们会看到它来回飘动,这叫自主运动;在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只觉得月亮在“静止”的云朵后徐徐移动。这种运动是由实际飘动的云朵诱发产生的,因而叫诱发运动;在注视倾泻而下的瀑布以后,如果将目光转向周围的田野,人们会觉得田野上的景物都在向上飞升,这叫运动后效。在所有这些场合,看到的运动都不是物体的真正位移,所以也是似动现象。 近20年来,心理学家们对似动与真正运动的关系、似动的机制、似动中图形因素与运动因素的相互关系、似动的深度效应等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对揭示人们怎样从周围环境中拾取运动的信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❻ 电影是什么
玉蒲团之玉女心经
外文:SexandZen
它名:玉蒲团2:玉女心经
地区:香港
语言:国语
导演:钱文琦
编剧:王晶
制片:王晶
类型:剧情
主演:李丽珍
时长:87分钟
上映:1996年
外文名
Sex and Zen
其它译名
玉蒲团2:玉女心经/玉蒲团之玉女心经(港)
出品时间
1996年
制片地区
中国香港
拍摄地点
中国香港
拍摄日期
1996年
导演
钱文琦[1]
编剧
王晶
制片人
王晶
类型
情色/伦理/古装/成人
主演
李丽珍,舒淇,骆达华,吴毅将,徐锦江
片长
87分钟
上映时间
1996年
❼ 电影的主体是什么
内容为王
❽ 一般电影的字幕是什么字体
电影的字幕没有具体的规定。
作为显示在屏幕、银幕上的字幕,一定要字体规整,不要使用美术体、草体等,而要工工整整,让人一目了然。
字号的选择,首先不能过小,要让人很容易地分辨,看得清楚,然后还不能过大,要与整个屏幕图像成合适的比例、协调美观。颜色要朴素,不刺眼,还要与整个片子大多数时间里的背景要一定的对比度,也是让人能够看得清楚。
(8)电影的体是什么扩展阅读:
文字的设计风格:
1.秀丽柔美。字体优美清新,线条流畅,给人以华丽柔美之感,此种类型的字体,适用于女用化妆品、饰品、日常生活用品、服务业等主题。
2.稳重挺拔。字体造型规整,富于力度,给人以简洁爽朗的现代感,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这种个性的字体,适合于机械科技等主题。
3.活泼有趣。字体造型生动活泼,有鲜明的节奏韵律感,色彩丰富明快,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儿童用品、运动休闲、时尚产品等主题。
4.苍劲古朴。字体朴素无华,饱含古时之风韵,能带给人们一种怀旧感觉,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传统产品,民间艺术品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