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315可以投诉电影院吗
可以的。
投诉电影院的途径:
1、纠纷不大时,可以寻找所处电影院的经理投诉,寻找解决方法。
2、纠纷较大时,可以在该电影院的总网页拨打客户服务电话,请求上一级管理层解决。
3、解决无果时,可以拨打号码12315,向消费者协会和当地工商管理部门投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的规定,该电影院要求必须高额充值,否则不让其使用卡内余额的行为,有强制交易之嫌。同时,该电影院销售的电影卡,卡上并无余额不够时的使用细则,也未在售卡时对消费者作出相关说明。
2. 12315可以投诉电影院吗
法律分析:投诉电影院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协会投诉。1999年3月15日,为了切实解决广大消费者"投诉难"的问题,及时、方便、快捷受理消费者诉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原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统一开通了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专用电话。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12315电话为依托,建立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集受理、查处、监管为一体,覆盖全国城乡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服务网络。
法律依据:《信访条例》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畅通信访渠道,为信访人采用本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
第四条 信访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履行职责,从源头上预防导致信访事项的矛盾和纠纷。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通过联席会议、建立排查调处机制、建立信访督查工作制度等方式,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应当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3. 12315可以投诉电影院吗
可以的。
投诉电影院的途径:
1、纠纷不大时,可以寻找所处电影院的经理投诉,寻找解决方法。
2、纠纷较大时,可以在该电影院的总网页拨打客户服务电话,请求上一级管理层解决。
3、解决无果时,可以拨打号码12315,向消费者协会和当地工商管理部门投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的规定,该电影院要求必须高额充值,否则不让其使用卡内余额的行为,有强制交易之嫌。同时,该电影院销售的电影卡,卡上并无余额不够时的使用细则,也未在售卡时对消费者作出相关说明。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的规定,电影院要求张先生高额充值的做法于法无据,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电影院禁止外卖是霸王条款的情况,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消费者可以向消委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九条消费者有权选择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务。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品种,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或者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种服务。
消费者有权独立比较、识别和选择商品或服务。
第三十九条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消费者权益争议,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 电影院消费纠纷有什么部门负责
电影院消费纠纷有什么部门负责
电影院消费纠纷您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协会或当地文化局投诉。
纠纷不大时,可以寻找所处电影院的经理投诉,寻找解决方法.
纠纷较大时,可以在该电影院的总网页拨打客户服务电话,请求上一级管理层解决.解决无果时,可以拨打号码12315,向消费者协会和当地文化局投诉。
电影院消费纠纷有什么部门负责介绍
12345市民服务热线电话是基于市民政务服务热线过多,为方便市民记忆,所以在全国各省市均采取了将政务服务热线合并统一接入12345,再通过12345热线中心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进行转接而形成的热线。有些城市将12345热线亲切称为市长热线。
如果你投诉电影院可以拨打12345热线电话,反映具体投诉内容或情况,然后该热线记录内容后,根据情况反馈给业务主管部门文化局或市场主管部门市场监管局。
5. 12315可以投诉电影院吗
法律分析:投诉电影院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协会投诉。1999年3月15日,为了切实解决广大消费者"投诉难"的问题,及时、方便、快捷受理消费者诉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原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统一开通了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专用电话。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12315电话为依托,建立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集受理、查处、监管为一体,覆盖全国城乡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服务网络。
法律依据:《信访条例》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畅通信访渠道,为信访人采用本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
第四条 信访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履行职责,从源头上预防导致信访事项的矛盾和纠纷。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通过联席会议、建立排查调处机制、建立信访督查工作制度等方式,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应当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6. 有什么有效途径可以投诉电影院
如果是因为影院不作为导致的(比如出了问题不配合警方等等)可以进行投诉,一般都是投诉市场监管部门,不过如果是大型连锁影院,直接投诉总部效果更好。
电影院(cinema)是为观众放映电影的场所。电影在产生初期,是在咖啡厅、茶馆等场所放映的。随着电影的进步与发展,出现了专门为放映电影而建造的电影院。
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使电影院的形体、尺寸、比例和声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影院必须满足电影放映的工艺要求,得到应有的良好视觉和听觉效果,电影已经成为人们饭后的论点。
发展历程: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电影院标准英文名为Cinema或Movie Theater。
2021年8月,据国家电影局消息,电影全行业要高度重视,继续认真落实《电影放映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第三版)》,低风险地区电影院上座率不得高于75%,中高风险地区电影院暂不开放。
7. 第三方购买电影票不退钱可以打12315投诉吗
时间:2022-02-2216:39:20电影票退票不给退,如果是因为平台方或者电影院方责任导致需要退票的,打12315投诉是有用的;但如果是因为消费者个人原因导致退票的,并且在购票时没有与商家约定可以退票的,那么就算是打12315也是没有的
,12315是不会受理的。
在网络平台购买电影票的,在付款前一般会有一个“退改签规定协议”,上面是有明确写出只有写有“可退票”字样的电影票才是可以支持退票的。如果需要在线上平台购买电影票,都必须同意该协议内容。因此,如果是没有标有“可退票”字样的电影票,消费者因商家不给退票打12315的,12315是不会管的。
8. 如何投诉电影院
如果是影院员工或是服务不满意,打影院自己的投诉电话就可以,如果不行直接给消协打电话。
9. 电影延迟可以投诉吗
法律分析:电影延迟可以投诉。消费者有享受提供服务的权利,电影院有提供服务,保护消费者消费权益不受侵害的义务。投诉电影院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协会投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原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统一开通了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专用电话。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12315电话为依托,建立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集受理、查处、监管为一体,覆盖全国城乡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服务网络。201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整合建设12315行政执法体系更好服务市场监管执法的意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十一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十六条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