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指环王》三部曲重映定档,为何上映过的电影要重映
其实原因再简单不过了,因为真的没有电影可以上映了,很多人听到这个答案一定会感觉到莫名其妙,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怎么会没有电影上映吗?不是一直在拍电影吗?电影工业一直没有退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度过了一段极其困难的时期,或者说全世界在这一特殊时期内,几乎所有的工业都陷入了停顿,包括电影工业。
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的电影院院线没有新片上映,一定会有人说,那我们总是能看到各种预告片或者呃其他的电影准备上映的消息啊,暑期档黄金档,春节档贺岁档,想一下是不是这些片子几乎都在这些特殊的档期上映?平时的日子里,电影院还有新的电影上映吗?几乎看不到。
真的跟所谓的艺术啊,所谓的梦想啊,所谓的理想啊,没有太多的关系,就是单纯的因为院线没片子放院线又希望有片子放,那就放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片子来赚钱,不过也不排除一些经典电影重新上映,是因为有个导演的剪辑版,是因为有了一些未播放的片段,是因为有着极特殊的原因,但是现阶段重新上映的片子大多数的原因就是为了赚钱。
㈡ 电影《红高粱》为什么重映
电影《红高粱》是张艺谋导演得到处女作,在1988年获得了第3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电影“金熊奖”,同时也获得了金鸡奖的最佳电影跟你最佳摄影,这部电影也成了张艺谋导演的 标签, 成为了一部文学与电影结合的经典。其实电影重映都是版权方的行为,至于有什么目的我感觉各方面原因都有吧。
相比好莱坞大片重映收获颇丰,国产经典电影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国产电影重映的最高票房是《大话西游仙履奇缘》创造的1.7亿,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悄无声息上映又悄无声息下映,在经典电影重映时口号基本都是为了还**的一张影票,而这部电影的主创跟导演可能都不清楚重映这件事,也不会为电影重映做宣传,一般这个工作都交给宣发公司基本投放 的物料跟新片上映时差不多,不过热度就差很多了。所以电影重映大部分还是以亏损为主。
㈢ 为什么近两年这么多经典的旧电影再次搬上大银幕
至于你说的重新上映的电影,其实应该指的是那些已经在国内上映过,时隔多年后再次上映的影片。2008年的《东邪西毒终极版》,2011年的《倩女幽魂》,2012年的《新龙门客栈》 2015年的3D版《一代宗师》、3D版《功夫》《甜蜜蜜》等等。它们有的会翻录成3D版,有的会进行高清画质修复,有的会增加新的内容,以吸引观众。这股重新上映的风潮,应该是受到2012年《泰坦尼克号》3D版上映的影响。
毕竟不是每一部老电影都敢重映,重映的电影一定会有它的经典和闪光之处。首先要有过硬的质量,大众关注的焦点仍以内容为王,然后要有清晰的受众群体才能更易产生共鸣,加上恰到好处的营销宣发手段,想不赚钱,有点难。
㈣ 为什么近几年要播放经典电影来竞争新电影的市场吗
因为经典电影的重新上线 映正着看是一种面对市场瓶颈的手段,反过来看也就是因为市场瓶颈所以才有了经典电影重新上映。
因为现在的一些电影大部分都有较高的商业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主题或是给观众的启示,拍的也不如之前经典电影,经典电影的重映可以唤起观众的情怀,可以唤起人们对当前社会的反思,可以唤起导演的很多不同的新的想法,再去生活中寻找好的事件或题材来拍出来的电影,每个时代都有代表作,都反应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所以这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由此可见,经典电影重映是很有必要的!
㈤ 还有不少新电影等待上映,究竟为什么影院会推出复映这个活动
随着疫情在国内的好转,各行各业开始先后复工,电影院自然也是不甘落后。但有心的观众却发现,刚恢复运营的电影院采取的都是复映老片,并不推新片。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和出品方,以及目前的现状脱不了关系。
所以呢,在这个特殊的过渡期,影院采取复映老片也是比较机智的决定。一来可以缓解电影院的压力,二来可以让民众逐渐走入影院。不过就我个人而言,要去影院还是会等新片上映了之后吧,老片对我的吸引力不太大。
㈥ 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重映
因为疫情关系很多电影都选择推迟上映,所以院线选择了将一些口碑很好的电影重新上映,我和我的祖国就是其中一部。
一脚跨进贺岁档,抬头就是春节档也让人对最后这段时间的期待值超高,《夺冠》、《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等多部经典影片返场,为2021的票房冲刺再添一把火。
这部电影从放出第一支预告片开始,就吸引了所有中国人的目光,大家在微博上热烈谈论着《我和我的祖国》,有不少人早早就预订了电影票,想要在正式上映后第一时间冲进电影院,去感受这部“特殊”的电影带给每一位中国人的感动。
影片评价:
从1949年到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带我们感受七个我们可能见证过或者错过的“中国第一次”。
7个导演,7个故事,故事与故事间的跨度将近70年,电影从普通人的视角去见证新中国历史性的瞬间,每个片段都让人不知不觉间眼含热泪。
特别是影片里香港回归的那段情节,被观众称为7个故事中最催泪的片段,没有刻意煽情,只是重新再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前中国为了能在零点准时奏响国歌、升起国旗而做出的努力。
㈦ 《阿凡达》突然空降重映票房重回巅峰,经典电影为何密集重映呢
一部电影能够重新上映,完全是看这部影片的情节和热度,《阿凡达》的重映有着极高的票房潜力,在目前市场急需大片重启,冲击更高的成绩。可以说,在所有好莱坞经典复映影片当中,《阿凡达》是唯一一部具有如此大体量的作品。
《阿凡达》可以重映的原因老电影大部分人都已经看过了,很难吸引大量的观众去影院观看,这样影响票房收视率,其商家收益减少,自然不愿意推出
众所周知,目前一部电影上映两三个月以后,就会在各个网络平台看到新片,如要想看老电影,直接在家看就可以了,既不花钱,也不浪费时间。
经典电影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导演有时候宁可选择翻拍,根据个人的理解,加上新的元素。给原电影再加一个“新”字,既有老片的回顾,又有新片的欣喜,如《新龙门客栈》、《新上海滩》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有些动作、技巧和效果以前达不到的,现在都可以,尤其是3D电影,其效果是老电影无法比得上的,那么,重新拍的效果,一定比过去好。就像《西游记》系列,因为新科技的出现,让电影更完美的呈现出神话带给人的想象空间。
当然,也有将老电影拿出来的播放的,如 内地1998年上映的影片《泰坦尼克号》,又在2012年4月10日登陆中国电影院,但是以3D形式再次亮相大银幕。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因为受《阿凡达》启发,决定用这一高科技手段重新制作当年由凯特-温斯莱特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泰坦尼克号》。因为此片曾轰动一时,两位主角也由此而出名,影片中场面宏大,一座座海上冰山,倘若用3D制作出来,效果一定更震撼,但制作过程也很不容易,整个制作过程耗时约一年至十四个月。
即使如此,此片上映的效果也没有想象中的火爆。所以,如果不是非常有价值的电影,更难重新到电影院上映。毕竟新电影太多,老电影再经典,已经根入人心,大部分人会去怀念,追忆,却不想再花时间和金钱去电视院观看。
㈧ 阿凡达为什么又重新上映,是什么力量在推动
片子的确不错,但也还不至于让人再次花钱看第二遍!除非有点奴颜婢膝,至少很大一部分人肯定奴颜婢膝的长发青年。毕竟跪久了,不会站起来了!
1.增加全球票房,重回世界第一
2.为《阿凡达2》造势。还记得最后一个镜头吗?他睁开了眼睛,电影就结束了,这是一个提示,告诉你后面有续集。
3.国内好电影空档期,大部分都疲软乏力,没啥票房和口碑,只有《你好,李焕英》勉强在撑着,这个时候《阿凡达》再上映可以再收割一波票房。
这跟资本可以为所欲为没有直接关系吧,以我的观察,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发行方对影片比较有信心,希望能获得一些票房
客观来说,《阿凡达》电影品质是非常不错的,也特别适合IMAX来进行观影,在首次上映的2010年,由于当时IMAX剧院只有14个,所以只有一部分人有机会欣赏到更好的效果。现在IMAX影院数量已经超过700家,具有更好的硬件基础。
另外,现在的电影市场要比初次上映的时候好了很多,如果你是发行方,你可能也想重新利用一下这个影片资源,获得更多的收益。
二、为《阿凡达2》预热
预计《阿凡达2》将于2022年上映,阿凡达的重映也是为阿凡达2上映做预热,因为毕竟阿凡达初映如果对于2022年来说的话是12年前的事了。中间重映一次可以保证阿凡达系列的热度,有利于阿凡达2的票房提升。
所以阿凡达重映就是一个100%的商业行为,我们没有必要去做过多的解读,你愿意去看就去看,不愿意去看就不看,看与不看都代表不了什么。
如果让我来预热一下票房的话,票房肯定会有一些,但是肯定不会太高,因为中国市场已经不再迷信好莱坞了,另外它毕竟是一部老片子。
脑子坏了,神经不正常,不知道在干嘛?还是个大烂片,可笑至极,还以为烂片还有傻子骗一波,2020年了拜托,脑子清醒一点!
疫情照成没多少新片上映,电影公司要赚钱而已
首先不要否定别人,也不要多去猜疑,他能有那个信心和勇气去把老古董版本的imax重新搬上荧幕,而且首日单片票房就登顶票房冠军,现在已经入账14.7亿,那么多人为此买单,说明影片的确不错!
《阿凡达》,乃09年电影,有3D鼻祖电影之称,贼牛批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导演,代表作《异形》《终结者》《泰坦尼克号》都是赫赫有名的经典电影,而本部电影《阿凡达》更是颠覆传统电影观影模式,由2D升级到3D(很遗憾,当年在大一的时候在电影院看的2D),而且豆瓣评分也是出奇的高8.9分,可见其实力不是一般!
然后电影为什么能重新上映,一方面是投资方和制片方有信心还能再捞一笔,一方面是观众的热切期盼,毕身心愿要去电影院去能看一场阿凡达,还有就是《阿凡达2》即将面世,提前预热一下,再搅一波小热度!网络给的日期是2022年,也就是明年,不过我还是期待《阿凡达2》早日到来!
经过春节档的拼杀,电影院进入空档期,需要优秀的影片弥补,阿凡达的重新上映为续集上映做宣传同时增加了电影院的收入。阿凡达是十年前的三维动画电影的代表作品。
《阿凡达》剧照
《阿凡达》不仅对市场产生了地震般的效果,还在电影技术领域彻底刷新了人们的认知。3D从来不是一个新技术,早在1922年3D技术就已面世。但在此之前,劣质3D电影很多,人们要戴上红蓝片3D纸质眼镜观看,效果极差。
技术狂魔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彻底带来了3D技术的真正变革。
为了应用全新的3D IMAX技术拍摄《阿凡达》,卡梅隆亲自发明了一套3D摄像系统,还自掏了1200万美元的研究费用。这套3D摄像系统更接近人眼的工作原理,可以大幅度增加画面的立体感,让观众犹如进入了那个美丽的潘多拉星球。
詹姆斯·卡梅隆
现在观众很熟悉的人脸捕捉技术,也是《阿凡达》的一次技术施展。电影中纳美人的面部动作均采集自真人演员,真人表情变化的数据会被合成到虚拟角色中。于是,观众在大屏幕里看到的不再是机械版的面庞,而是栩栩如生的角色。
《阿凡达》片场照
从此之后,中国电影院3D影厅大肆扩张,目前国内银幕数量超过2万块,其中3D银幕占3/4,大约1.5万块,3D影厅成为真正的主流影厅。
同时,中国电影人也在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开拓3D拍摄系统。这其中,一向对技术执迷的徐克导演可谓先驱,他用3D摄影机拍摄的武侠片《龙门飞甲》,让国产3D电影大放异彩。从此之后,3D电影、3D影厅成为市场标配,延续至今。
《阿凡达》救市乏力
2021年,中国电影人一路追赶,用“动作捕捉技术”制作了《疯狂的外星人》里的外星人(徐峥饰)、《刺杀小说家》里的赤发鬼(于昌海饰),用IMAX 3D实拍打造了《一步之遥》《刺杀小说家》等电影,更有中国首部IMAX 3D动画电影《哪吒:魔童降世》。同时,中国也拍出了第一部硬科幻片《流浪地球》。
《刺杀小说家》中的赤发鬼
在这11年间,好莱坞的技术依然马不停蹄,李安导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带来了120帧技术,其后李安继续实验120帧技术,拍出了《双子杀手》。
120帧极大丰富了电影画面信息量,在以往48帧或60帧的情况下,观众只能看到画面中一只鸟快速飞过去,当画面提升到120帧时,不仅看到鸟飞过,还可能会看到鸟喙、羽毛、爪子等诸多细节。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詹姆斯·卡梅隆也未停止自己的技术创新,《阿凡达》续集将采用全新的裸眼3D技术呈现,他希望在《阿凡达2》上映之时,观众可以直接摘掉3D眼镜。
电影一直在试图用技术革新将观众重新拉回电影院。但11年间,流媒体强势突起,剧集市场的品质与制作愈发成熟,网飞、HBO推出的重磅美剧席卷全球,爱优腾也纷纷进入“大剧时代”。
2020年,新冠疫情成了电影行业最大的“黑天鹅”。影院关停、制作下线、无片可看,一时之间,电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即使中国成为全球影院复工最早的国家之一,但电影市场依然冷冷清清,即使有重磅影片救市,更多情况下是青黄不接。
2021年春节档跨越式地实现了破纪录式增长,78亿总票房创 历史 新高。但春节档一结束,整个3月市场萎靡,无片可看,一部传奇影业怪兽电影《哥斯拉大战金刚》定档,多少提振了市场,但一部新片怎能满足中国电影观众。
在此情况下,重映的《阿凡达》空降救市,首日票房破2200万,排片占比15.9%,场均人次11人。据灯塔专业版显示,截止2021年3月13日13点39分,《阿凡达》重映票房破5090万人民币,全球累积票房破27.98亿美元,重登全球影史票房冠军。
曾被《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一度超越,如今《阿凡达》又重回第一把交椅。但即使如此,《阿凡达》市场表现与当年万人空巷的局面全然不可同日而语,与最初业内人士的预期也不符。
业内人士纷纷预估,《阿凡达》首日票房可以冲击5000万,票房累积5亿甚至更高。但首日的2200万,比起预估少了近50%。大片重映、老片重映,对市场的带动依旧略显乏力。
有宣传的缺位,亦有定档突然很多影院尚未收到拷贝,但或许真正的原因仍在于,大片重映、老片重映,唤起的是一众影迷的狂欢,而不是大众的抵达。
重映的不是大片,而是情怀
《阿凡达》重映定档消息发布后,3月12日,《指环王》三部曲也宣布在内地以4K版本重映。
大片重映,在内地市场已经非常普遍。国产影片重映的案例诸如修复版《红高粱》《甜蜜蜜》,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张国荣的《缘分》《失业生》《英雄本色》《阿飞正传》;国外影片有《泰坦尼克号3D》,宫崎骏的《龙猫》《千与千寻》《悬崖上的金鱼姬》等等。
老片重映并非放拷贝那么简单,还需要一定的新鲜设计给当下的全新观众。比如《红高粱》进行修复,提升画面与声音质量,《泰坦尼克号》重制3D版本重映。即使给到全新的视听体验,重映本质上仍然是一种贩卖情怀的生意,以至于很多重映影片选择裸发。
《阿凡达》确实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片子,上映的时候就去看过了,而且之后在电影频道看过两次了,特别是家里还买了投影仪,用来放大片除了音效差一点,跟电影院也差不太多了,在家看不香吗?再好的片子也没有吸引力让我去电影院刷两遍。
㈨ 《千与千寻》这部电影过去这么多年以后,为什么又选择重新上映
我相信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部影响至深、意义独特的电影。
而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就是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它以蜕变、善良与爱为主题,以动画为媒介,讲述了一个叫千寻的女孩慢慢成长的童话故事。
如今它时隔18年,6月21日,在中国正式上映。
“我真正的名字叫 赈早见·琥珀主”,两个人牵着手在天上欢呼转圈。
这也是千寻少有流泪的瞬间,这是不是告诉我们这一生要勿忘初心?
毕竟记忆是我们活过唯一的证据。
4.坚守自己内心的善良与勇敢
当千寻负责的第一位客人,传说中的“腐烂神”满身淤泥、浑身恶臭地来到浴室时,所有人都退避三舍,不愿为其洗澡。
只有尽职尽责的千寻,细心地发现了腐烂神身上的“一根刺”,所有人上前去拉,结果拉出了一堆旧自行车、废家具、塑料袋等生活垃圾。
原来,这位客人是河神大人。为河神清洗完满身污垢后,千寻得到了河神馈赠的丸子。
正是有了丸子,千寻才救了白龙。
千寻坚守自己内心的善良与勇敢,既在开始得到了大家的帮助,又用爱与善良回馈了大家。
5.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无脸男
在法国杂志《PREMIER》的采访中,宫崎骏和铃木敏夫曾有过这样的对话。
铃木:无脸男就是宫崎骏自己。
宫崎骏:无脸男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无脸男是一种象征,是每个人的心中都秘密存在的力比多。
是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无脸男,都像戴上无声面具的自己。
他自卑、无助,他被忽略,被无视,如何都无法融入到同类当中,如同沉默而透明的黑色影子一样。
㈩ 阿凡达为什么又上映
《阿凡达》为何重新上映这背后必定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众所周知,《阿凡达》最初全球上映,最终累计票房达到了27.89亿美元,稳稳地坐上全球票房总冠军的宝座。直到2019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以超出《阿凡达》800万美元的微弱优势,抢走了全球第一的桂冠。没过多久,《阿凡达》宣布重新上映。
由此看来,《阿凡达》重新上映的原因之一,很可能就是为了这个全球总冠军的宝座。不负所望,仅重新上映一天,就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
今年春节档,《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这几部电影票房喜人,还有其他优秀电影也得到了影迷们的喜爱。几年前的《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中国的电影市场越来越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可能《阿凡达》也是看中了中国市场,又想借助春节档的余温,再为这部经典的影片锦上添花。
再一个原因,也就是最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情怀吧。电影是一门艺术,要拍一部好电影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需要整个团队的倾心付出,也需要观众的喜爱和欣赏。而要拍出一部经典,则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阿凡达》就是这样一部经典电影,而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就在于它历久弥新。
《阿凡达》这部电影在当年最初上映时就给人以“绝对的震撼”,无论是视觉效果,情节设置还是影片所代表的深层次意义都堪称震撼人心。当年内地上映,看过这部作品的人庆幸,没看过的人遗憾。
无论是庆幸还是遗憾,这部电影在11年后还是被大多数人记得,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如今重新上映,是重温经典也是弥补遗憾。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情怀还有另一种解释。就是导演,是制作团队的情怀,使得这部电影再一次出现在大陆。《阿凡达》是卡梅隆导演的心血,他希望无论过了多久,自己的作品都依然被大众所喜爱。
总之,无论是利益驱使还是情怀考量,《阿凡达》既然为那么多人所喜爱,既然历经11年还能被人们所记得,就证明它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