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辛亥革命》简介
辛亥革命》是《建国大业》编剧王兴东、陈宝光的又一部力作,是中国大陆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筹拍的献礼片。全景式地展开辛亥革命史诗般场面,生动刻画了孙中山、黄兴、徐宗汉、秋瑾、黎元洪、袁世凯等历史人物。
Ⅱ 电影《辛亥革命》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讲的是辛亥革命的故事
Ⅲ 求辛亥革命影评400-500字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纪录片《辛亥革命》开始播放了。我感到十分有意义。
现在的中国已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这一刻,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奋斗与牺牲,仍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的腐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下。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在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人民不甘承受列强欺凌,几代人都在追求民族复兴。历史上,许多人为这一目标进行多次尝试,辛亥革命就是前人从事的努力。
我们重视辛亥革命,是因为尽管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
百年后的人们已经很难切身体会辛亥时期的社会状况,甚至不能理解当时的革命志士们的历史性的抉择。所以在今天,社会上有些模糊的认识:如认为“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其实,辛亥革命的亲历者们如何不想以温和的方式改变封建中国的面貌呢?但他们并非从一开始就醉心于以激进手段改变中国落后局面,可是在经历了一再的失败与挫折,意识到清王朝决不可能真心实意地退出权力的中心而实施“立宪”,这其实是当时条件下应当做出的正确选择。
看了纪录片,对革命者的选择就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Ⅳ 电影《辛亥革命》简介
您好!
辛亥革命
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1895到1910年,秋瑾、徐锡麟等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
Ⅳ 电影《幸亥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片讲述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拯救中国,于1911年发动武装起义的史实创作,是一部全景展现辛亥革命的电影。
第一章:《血染黄花岗》
时隔三年,孙中山(赵文瑄饰)在槟榔屿召集同盟会的主要骨干,安排黄兴(成龙饰)担任广州起义的领导,并委派新寡的革命女性徐宗汉(李冰冰饰)假扮其妻,两人秘密潜入广州城……而孙中山自己则前往美国,继续为革命募款。 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林觉民(胡歌饰)等年轻的起义者攻打总督府,功败垂成。徐宗汉听到噩耗后,强忍悲痛收殓了七十二烈士,却找不到黄兴的尸体……
第二章:《武昌城首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熊秉坤(杜宇航饰)、金兆龙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统领黎元洪(姜武饰)在张振武(房祖名饰)等革命党人的劝说下,半推半就的当上了湖北都督。武昌失守让隆裕太后(陈冲饰)阵脚大乱,同时向四国银行借款的计划又被海外的孙中山阻挠,隆裕万般无奈下,只得请袁世凯(孙淳饰)出山……
第三章:《阳夏保卫战》
汉口前线炮火连天,“黄兴到”的大旗突然杀到,原来黄兴侥幸在广州起义中生还,他的到来令革命 军士气高涨,徐宗汉也随后赶到,二人经历诸多生生死死,情愫暗生……一个月的阳夏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退,正在黄兴落寞的乘坐江轮离开武昌之时,远处却漂 来了各地光复的木牌水电报……
第四章:《创建共和制》
孙中山回国后与黄兴就战与和的问题产生了分歧,汪精卫(余少群饰)代表革命党人展开与袁世凯的斡旋。1911年12月,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电告袁世凯只要清帝退位,便可让位于袁…… 孙中山如约退位后与黄兴一起来到汉阳,凭吊这一场为天下求民主与共和的战争中逝去的亡魂……
Ⅵ 辛亥革命讲述了什么
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竖立着几幅革命导师的巨幅画像,其中就有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名文,字德明,号日新、逸仙,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出市)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17岁到香港拢萃书屋上学时,取号日新。19岁时又取字德明。20岁那年,在香港中央书院念书时,由该院国文教师区凤墀按“日新”的谐音改为逸仙。从此,他常用这个名字。1896年即广州起义失败后的第二年,他流亡英国,到清驻英使馆找同乡宣传革命,化各陈载之。同年,他到达日本投宿时,自己编了个日本名字,叫中山樵。革命党人和日本友人都称他“中山”。后来章士钊叫他孙中山。从此,“孙中山”这个名字便流传开来。
孙中山10岁进私塾读书,13岁到檀香山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幼年时期,正值太平天国革命后,由于腐败的清政府在中法战争中打了胜仗还要和法帝国主义者签订卖国的不平等条约,孙中山深有感触,产生了改造国家的念头。
1886年,孙中山考入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校学医,后又转到香港西医书院。1892年,27岁的孙中山以最优成绩获这个书院第一名毕业执照。毕业后,他在澳门、广州一带,借名行医,和一些爱国青年志士进行革命活动。
189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联络华侨,宣传革命,成立了中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设想。孙中山在香港、广州建立秘密机关,准备炸毁两广总督衙门,发动广州起义。由于走漏了风声,广州起义失败。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领导兴中会,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组成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他被推选为总理。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和“民族”、“民权”、“民主”的三民主义学说,并创办《民报》和当时的改良派进行激烈论战。同时,他还在国内外发展革命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从1907年到1911年的4年中,连续组织和领导了8次武装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孙中山发动武装起义,占领了武昌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成立了中华民国,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至此,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王朝被推翻了,2000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结束。因为这一年是辛亥年,因此人们把它叫作“辛亥革命”。
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革命党人没有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被迫向帝国主义走狗袁世凯妥协。孙中山于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袁世凯倒台后,段祺瑞撕毁《临时约法》,解散国会。孙中山组织了护法军政府,被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失败以后,被迫去职。他又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继续领导革命。不久,建立中华民国正式政府,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1922年,军阀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孙中山有了信心和希望。他和共产国际苏联政府的代表会晤,并在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等的帮助下,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改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促进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北伐战争)高潮的到来。
Ⅶ 求辛亥革命电影故事内容简单囊括
《辛亥革命》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筹拍的献礼片。本片讲述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拯救中国,于1911年发动武装起义的史实,是一部全景展现辛亥革命的电影。影片全景式地展开辛亥革命史诗般场面,生动刻画了孙中山、黄兴、徐宗汉、秋瑾、黎元洪、袁世凯等历史人物。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1895到1910年,秋瑾、徐锡麟等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熊秉坤、金兆龙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统领黎元洪在张振武等革命党人的劝说下,半推半就当上了湖北都督。武昌失守让隆裕太后阵脚大乱,同时向四国银行借款的计划又被海外的孙中山阻挠,隆裕万般无奈下,只得请袁世凯出山。孙中山回国后与黄兴就战与和的问题产生了分歧,汪精卫代表革命党人展开与袁世凯的斡旋。1911年12月,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电告袁世凯只要清帝退位,便可让位与他……孙中山如约退位后与黄兴一起来到汉阳,凭吊这一场为天下求民主与共和的战争中逝去的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