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放映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放映机镜头里发出一束光,把胶片上的影象投射到银幕上。那束光看着好象是一直在亮着的,其实不然。胶片每秒24张,每张胶片只有运行到镜头正前面的时候,镜头里的光才亮,然后就灭掉。在光灭掉以后,下一张胶片再下来。胶片看似匀速运动,实际是一动一静交替运行。
而镜头光看似一直亮着,实际是一亮一灭,在闪。只不过每秒24次灭亮交替进行,太快了,我们的眼睛根本就分辨不出来。也正是因为我们的眼睛“上当”了,我们才能看到“活动影象”。
(1)拍电影为什么用齿轮扩展阅读
种类
1、胶片电影放映机
从使用拷贝上,可分为8毫米放映机(淘汰)16毫米放映机(淘汰)35毫米放映机和70毫米放映机(IMAX) 从用途上可分为:提包机(流动机)固定机,坐机。 可放映影片类型:宽银幕,遮幅,等。 胶片放映机正逐步被数字放映机淘汰。 胶片放映机优点:色彩好,成像稳定。 数字放映机优点:无抖动,不易出现放映事故(断胶片)放映成本低。
2、数字电影放映机
标准和特点
从高到底分为4K,2k,1.3k,0.8k。区别:4K(数字机分辩率为4096×2016 825万像素)是最高端,大城市都极少。
并且4K可以同步的电影,2K都有。4K的设备只有在20米以上宽的银幕上才能看出与2K的效果差距。
2K(数字机分辩率为2048×1080 221万像素)是国际标准机。
1.3K(数字机分辩率为1280×1024 131万像素)是国家标准机。
0.8K(数字机分辩率为1024×768 78.6万像素)是农村放映机。
在这里4K和0.8K都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以上数字设备标准,我国均已颁布了暂行技术规范)
分辨率
1.3K标准是国内标准。2K是国际标准。区别:1.3k国产电影基本同步,进口片包括港片(合拍算国产)2K则可以放分帐大片。电影全球同步(只要国家引进)1.3K放进口片,分账片放不了,买断片可以放的。放不了分账片,是由于版权,芯片级的硬件限制。
分账片和买断片
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发行50部进口片,20部是分账大片,除每年引进6部非美国影片,其余都是好莱坞影片。国家标准的1.3K买断片可以放,分账片放不了。另外3D影片作为特种片,不再进口范围限制内,中国电影市场进口片比重在逐步增加,进口片限制放宽。
3、移动式放映机
移动式放映机上不附有扩音机、扬声器等。
电影放映机各部分的作用是:
(1)传动部分。由电动机供给动能,经齿轮、链轮、齿皮带、涡轮涡杆等传递给输片部分。在固定式上多用三相同步电机;在移动式上一般用单相电机;特殊型号的往往需要用联锁电机,以保证设备之间同步。
(2)输片部分。将成卷的影片由供片盘送到片窗照射以映出画面,并经还音部分使光学声带信号转换为声频电流。然后把放映过的影片再收卷起来。它由供、收片盒(或片臂)及供片、间歇、收片等输片齿轮,间歇运动机构、各种滑轮、片门和画幅调节装置等组成。
窄胶片移动式放映机多用间歇抓片机构代替间歇输片齿轮。电影放映机的核心部分是间歇运动机构,它将连续转动变为间歇转动,并和遮光板相配合,使影片在光线通过时稳定地停留在片窗处,清晰成像在银幕上;光线被遮住时快速拉下,以免露出影片移动时的痕迹。
标准电影移动速度是24格/秒,为了减少闪烁效应,遮光板每格遮光两次,将闪烁频率提高到每秒48次。
② 电影镜头光圈换算
本来准备写一篇关于“如何为电影选择镜头“的文章,写了一半觉得还是得先科普一下“电影镜头”与“普通镜头“的基本区别。让大家更好理解为什么电影剧组会选择昂贵的电影镜头,以及你在拍片子的时候有没有必要选择电影镜头。
电影镜头:Cine Lens
普通照片镜头:Still Photography Lens
耐操性
首先,电影镜头比普通镜头更耐操。拍电影时所遇到的环境一般来说会比拍照时遇到的环境更加恶劣,所以电影镜头大多采用坚固的全金属材料,也保证了日常的小擦小碰不会损害镜头内部的光学元件。
佳能 Cine Prime 电影镜头组
同一系列的电影头的尺寸,长短,镜头直径与对焦环、光圈环的位置都是一致的。这保证了在使用同一系列的电影镜头的时候,所有配件不需要重新安装,相机稳定器也不需要大的平衡调整。
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明显区别,还有一种电影镜头代表了经典的“电影感”——Anamorphic变形镜头,这种镜头可以将画面拉伸,造成非常独特的画面风格,这个以后有时间再写了。
以上提到了电影镜头的很多优势,也代表着电影镜头的价格非常昂贵。一般一个新的电影头都是4000美金起步,到好几万美金的Anamorphic变形头不等。所以剧组一般来说都是选择租而不是买。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电影镜头有更多的了解,目前正在写一篇关于“如何为拍电影选择合适的镜头“的文章,有了这篇文章打底,应该会好理解得多。
③ 跟焦器是自动跟焦吗
跟焦器是自动跟焦。
跟焦器的原理很简单。追焦器有一组齿轮,把“跟焦钮”的转动转换成“驱动齿轮”的转动;驱动齿轮再驱动镜头对焦环上的齿轮,这样,扭动跟焦钮,就能转动镜头跟焦环了。电影镜头上都有齿轮,就是配合追焦器用的。照相镜头一般都没有齿轮,要用追焦器,加装齿轮就可以。
注意事项:
跟焦器的结构与设计也很简单,核心部件是一个转角的齿轮箱。好的跟焦器旷量小,阻尼适中,让各种不同的镜头的跟焦手感变得比较一致,方便使用者的操作。
在电影拍摄中,通常由摄影师控制摄影机,而由一个专门的助手来负责跟焦。有时候在一些狭小的空间或特别的角度时,为了方便跟焦员操作,我们会使用一种跟焦鞭来延长跟焦器的控制。
④ 电影摄影机的历史
1874年,法国的朱尔·让桑发明了一种摄影机。他将感光胶片卷绕在带齿的供片盘上,在一个钟摆机构的控制下,供片盘在圆形供片盒内做间歇供片运动,同时钟摆机构带动快门旋转,每当胶片停下时,快门开启曝光。让桑将这种相机与一架望远镜相接,能以每秒一张的速度拍下行星运动的一组照片。让桑将其命名为摄影枪,这就是现代电影摄影机的始祖。
1882年,法国的朱尔·马雷发明了一种摄影机,用它可以拍摄飞鸟的连贯动作,由此诞生了摄影技术。这种摄影装置形状像枪,在扳机处固定了一个像大弹仓一样的圆盒,前面装上口径很大的枪管,圆盒内装有表面涂有溴化银乳剂的玻璃感光盘。拍摄时,感光盘作间歇圆周运动,遮光器与感光盘同轴,且不停地转动,遮断和透过镜头摄入光束。整个机器由一根发条驱动。可以用1/100秒的曝光速度以每秒12张的频率摄影。马雷于1888年又发明了一种新的摄影机,他用绕在轴上的感光纸带代替了固定感光盘,当感光纸带通过镜头的聚焦处时,两个抓色机构固定住感光纸带使其曝光。后来,马雷又用感光胶片代替了感光纸带。马雷的摄影机不断改进,最终可以在9厘米宽的胶片上以每秒60张的频率拍摄。
1889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一种摄影机。这种摄影机用一个尖形齿牙轮来带动19毫米宽的未打孔胶带,在棘轮的控制下,带动胶带间歇式移动,同时打孔。这种摄影机由电机驱动,遮光器轴与一台留声机连动,摄影机运转时留声机便将声音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活动摄影机。摄影机中有一个十字轮机构控制胶片做间歇运动,另有一个齿轮带动胶片向前移动。摄影机使用带片孔的35毫米胶片。1891年,爱迪生获得了这种活动摄影机的专利。
马雷制造的人类第一架电影摄影机
爱迪生的活动电影观赏机,内部可装16米长的胶片,每次供一人观赏
1879年,麦布里奇设计出这种活动放映机,用它可以放映活动的画面
爱迪生发明的第一台电影放影机,胶片卷在圆筒上,要从目镜观看
⑤ 电影是如何发明的
电影他的诞生与摄影技术的发展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众所皆知,最初的影片是有一张一张的照片组合而成,按照一定的速度不停的切换照片播放给人视觉上的,人物在动,呈现出视频的感觉。
早在1823年的时候,银版照相法诞生,但是在那个时候,照相技术极度不成熟,当时的一张照片需要14个小时来进行曝光,可想而知,如果想要一个两秒的视频都需要许多张照片,这都算得上是一个大工程了,更何况几十分钟的电影。在人们成功地掌握了电影的拍摄与放映方式之后,这才让电影行业蓬勃发展,由最初的胶片发展成现在的数字数码电影,从以前每分钟24张照片的规格,发展到现在64,到现在的蓝光、高清等。
⑥ 为什么影业开头都是齿轮呢
狮门电影公司一开始是一堆齿轮又叫liongate如果你看过电锯惊魂就会发现了 是下面图片这样的
⑦ 佳能6D取景口旁边的齿轮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调目镜焦距的,就是用人是近视眼,远视眼,可以调节目镜的焦距以便更清晰看到取景画面。但这个并不影响真正感光器的效果。
⑧ 拍电影所用镜头和普通单反镜头相比有什么区别
有以下区别:
成像质量较高;
对焦环有齿轮,便于安装追焦器;
卡口是专用的;
价格较高。
⑨ 为什么要采用变位齿轮传动
变位齿轮有2个重要功用:一是凑中心距;二是可以选择性的增强或减弱某一齿轮的强度,使齿轮对匹配.
⑩ 齿轮为何要用不同材料配合
相同材质的金属会加剧磨损,也叫磨料磨损。用金属和塑料的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齿轮间的抗磨性,塑料齿轮还可以有效的缓解齿轮传动时的冲击力,降低齿轮传动时产生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