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电影永远影评的是什么

电影永远影评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03 14:44:19

㈠ 永远的0的影片评价

电影中的价值观被包装得十分精巧,避免了对集体罪恶和战争责任进行讨论,而是突出个体士兵的无奈、无辜,将宫部久藏这个角色的身份从战争参与者转变为受害者。之后更进一步,描述他如何挣扎地找到了一个继续战斗的理由—— 珍惜生命,活着回去——以爱的名义。该影片以“珍视生命”的普世价值观作为主题立意,让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更容易接受。同时采取选择性遗忘策略,故意绕开了敏感地带,显得有些鸡贼。在传递其主题思想时,这部电影所采取的方式生硬粗糙。登场人物的内心活动大都是通过自己的嘴说出来的,缺少用场景和画面讲故事的能力,可信性就大打折扣。(网易娱乐评)
《永远的0》就是从日本的角度、由一个身不由己的平民出发看这场战争。电影以日本电影擅长的世代传承手法,以不同角色的角度跳接地讲述当时战争的状况,立体呈现整个故事的主题思想-反战。该影片论画面论观能刺激,《永远的0》当然不能跟好莱坞大制作相题并论,但《永远的0》聪明地运用了微观的角度,令战争场面看上亦不会觉得突迄。二次大战期间,日本制造了飞行里数为联军三倍的零号战机,并策划了偷袭珍珠港,引发联军大举反击,战事急转直下。男主角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被征召入伍,成为了零号战机的机师。受战争的氛围影响下,大部分队友情绪抗奋,做好了随时为国家牺牲的准备。男主角却深明,战争的意义并不凌驾于生命的宝贵之上。他每分每秒都锻练着自己,为的就是希望每次任务无论如何都可以平安抽身,能够再回到妻子及女儿身边,因为他知道,战争中他的牺牲纵是微不足度,但他的死亡却会为家人带来无限的打击,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无论如何都要回到家人身边,这就是最深、最真切的爱。(UNWIRE网站评)

㈡ 永恒与一天的影评

比永远多一天——希腊电影《永恒与一天》Eternity And A Day
送你苹果会腐烂
送你玫瑰会枯萎
送你葡萄会压坏
给你我的泪水
——阿尔巴尼亚少年
如果明天你将离去,今天你会做些什么?医生告诉过你,当你受不了的时候,要去找他,谁都知道,那不过让你剩下的旅程少些痛苦,你不可能重新回到这个世界了,也不可能继续你未完的诗作,当明天的朝阳升起,你不会睡在躺椅上,也许邻居仍然会播放同一首乐曲,但已经与你无关,海浪也许还会拍打你门前的沙滩,但只有空旷的房间在倾听回响,你必须告别这一切,只有妈妈,仍然在你的梦里呼唤:亚历山大,亚历山大。
如果明天你将离去,今天你会做些什么?你要把狗托付给女儿,但你们如此隔膜,她甚至不想知道你要去哪里,女婿要卖掉海边的老房子,对此你无能为力。你把妻子安娜的书信留给女儿,上面写着关于爱情的一切,也许你认为,这是唯一可以被称作遗产的东西。你仍然牵着你的狗,黯然离去,这是一个冷漠的世界,好在你已决定离开,不期然地,也许是上苍的安排,让你遇到了一位阿尔巴尼亚流浪少年,你的人生从此被改写,虽然仅仅只有一天。
如果明天你将离去,今天你会做些什么?回顾自己的一生,以及自己的历史,于是你向少年讲述自己的父亲,他是索洛莫斯吗?这位生长在意大利的希腊诗人,为了祖国的独立事业回到希腊,向普通的劳动者购买词语,并终于用母语写出了《自由颂》,作为希腊国歌传唱至今。少年在希腊遭遇蛇头拐卖,是你冒险去把他救了出来,他同时面临警察和军人的危险,你想送他回到阿尔巴尼亚,于是他向你描述,一群少年如何穿越封锁线,如何躲避地雷,你看到雾气蒙蒙的边境上,铁丝网上挂满了人体,于是你决定带他返回希腊。当少年瑟缩在墙角,轻轻地唱道:“流浪的小鸟在异乡悲鸣/幸运的异乡,我思念著你/蔻芙拉,我的小花。”你终于明白了父亲,蔻芙拉,这是你愿意花钱去买的词语。
如果明天你将离去,今天你会做些什么?你回忆起女儿满月的那天,亲友欢快的聚会,妻子如此美丽,阳光如此明媚,你们出海并在沙滩上跳舞,安娜不愿与你须臾分离,而你总是神情恍惚,当你问她:明天是什么?安娜答道:比永远多一天,你没听清,比永远多一天!她欢快地跑开了,她在信中声明只要你陪她一整天,那其实就是永远之后的那一天。妈妈那时候还不算苍老,她喜欢这样欢快的场面,在你此世的最后一天,你必须去看看妈妈,她已经不认得你了,但是仍然叨念着:亚历山大,亚历山大。
如果明天你将离去,今天你会做些什么?阿尔巴尼亚的流浪儿中,一个出了车祸,那是带着他们踏过雷区的赛林,虽然稍长几岁,可仍然是个孩子,他们焚烧他的衣物,并且每人讲一句告别的话,哦,赛林,当你扬帆出海抵达彼岸,哦,赛林,他们就这样感叹着,每个孩子都瞬间长成了大人。最后,夜深了,运载孩子们的船只还有两个小时才能到达,于是你与这个天赐给你的少年,这个卖词语给你的少年,一起去乘一次环线公车,孩子兴奋地看着车窗外的夜景,你则观看着上上下下的人群,车子经过政治车站,游行示威的人群散去,上来肩扛红旗的青年,但是他很快就睡着了;车子经过音乐站,上来了弦乐三重奏,你又听到了熟悉的乐曲;当车子抵达学院站,索洛莫斯上车了,并向你倾吐了他未竟的诗篇:
黎明后最后的星辰
昭示了朝阳的来临
浓雾和阴影都无法沾污
那万里无云的天际
清风抚慰万物众生
犹如内心深处的绪语
生命是甜美的
而且
生命如此甜美
如果明天你将离去,明天的朝阳已经升起,你再一次来到老房子的海边,吟诵着从少年那里买来的词语:蔻芙拉/放逐者/我/深夜/放逐者/蔻芙拉/蔻芙拉,你再一次见到了美丽的妻子,你决定不去医院等死,你充满希望的对着大海,讲述了一个诗人的最后的安排,过不多久,你就会与妻子在另一个世界相拥,而且总会有人卖词语给你,在那个异乡,仍然有你熟悉的旋律,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在此世做你未竟的工作,等待那一天来临。后记:
我们曾经如此熟悉阿尔巴尼亚,出生在这里的玛纳吉斯兄弟是整个巴尔干半岛的电影先驱,而我们还记得《第八个是铜像》,那曾经是令我们感动的英雄颂歌,在安哲罗普洛斯拍摄这部电影的1998年,那里却是另外一幅样子,在之前,霍查大叔彻底摧毁了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在之后,游击队把这个国家推向了深渊,在南巴尔干,一群少年逃出家园,他们蹲下,投掷石块,再蹲下,投掷石块,以这种幼稚的方法穿过雷区,他们来到还算富裕的邻国希腊,靠擦车窗更确切地说是乞讨维生,像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一样,少年流浪儿永远都是不法分子的猎物,面对惨淡的生活,导演显得无能为力,他既反对警察的粗暴做法,又无法给出更好的建议。在这部电影里,阿尔巴尼亚少年与冬日的愁云惨雾一道,构成了这个世界荒谬的风景,是主人公决定离开的背景,而这个少年,如同他穿着的杏黄衣衫,在灰暗的世间凸现,从他第一次对着亚历山大羞涩的微笑,到后来祖孙俩相拥而泣,带给这个世界的,却是希望和梦想,他脱口而出的诗句,既是他母语的乳汁,又是未来的营养。
安哲罗普洛斯在这部电影中再次显示了他的诗歌才华,如果说有人用诗的概念拍摄电影,那是安氏无疑,就像《尤利西斯之旅》是向玛纳吉斯兄弟致敬一样,这是一部向希腊诗人索洛莫斯致敬的电影,所以在电影中使用诸多诗歌元素,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而是从根本上具备了诗的特质,行云流水的节奏,舒缓如牧歌一般,移步换景而非简单的蒙太奇,达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推开一道门,门外是三十年前美丽的妻子,沿着一条河,岸边站着回到希腊的索洛莫斯,只有诗人才是这样的,跳跃到你的意外并刚好能达到的远处,另外,电影中使用的意象也表明,巴尔干山歌海谣已经深入安氏的骨髓,公交车上的乘客,跟随公交车的消防队员,焚烧衣服的烈焰,以及边境上的铁丝网,都成了信手拈来的意向,配上如泣如诉的音乐,使人身心迷醉。

㈢ 《永恒》这部电影具体到底是述的什么

这是泰国的那部简介。
一位叫做帕博的缅甸木材富商遇到了一位叫做玉珀蒂的曼谷女子,并深深地被她的美艳所吸引,于是对她展开追求并抱得美人归。帕博把玉珀蒂接回他在森林中的家里。在封闭林场的家里,玉珀蒂生活烦闷。此时她遇到一位年轻而又帅气的男子,这名男子正是帕博的侄子商蒙。相处中两位年轻人暗生情愫,而后两人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情感,终于越过防线,有了肌肤之亲。两人承诺要永远相爱,直至天崩地裂。不久之后,两人的不正当关系被帕博发现。被妻子与侄子背叛的帕博大发雷霆,却无法阻断玉珀蒂与商蒙之间的感情。濒临崩溃边缘的帕博答应让两人在一起,但却命人用重铁打造一副铁链,下令将玉珀蒂与商蒙用此铁链锁起,永生永世不得分离,直至海枯石烂。被铁链牢牢锁住的两人如愿以偿必须相伴直至永远,而此时,誓言中会永恒存在的爱恋,却因这铁链的牵绊悄悄产生了裂痕。这个裂痕将给玉珀蒂与商蒙,甚至整个木材商家族带来难以预料...

㈣ 影评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有了影评之后,大家就会看到电影的所有的评论,然后通过观察到大众来对待这个电影的态度,然后才能知道自己对这个电影喜欢程度,对这电影有一个更加的了解,所以影评是个必要的存在。

㈤ 电影永远是少年主要讲的什么

此片讲叙了100年以前,健行、文婷等五个青年人学员,添加了初创期没多久的我党,在时代潮流的转型和坎坷的社会主义改革中,迈向不一样的运势的小故事。

健行、文婷等五个青年人学员,添加了初创期没多久的我党,在时代潮流的转型和坎坷的革命道路中,迈向不一样的运势。这些坚守初心,坚定信仰的的大家,最后被历史事件所牢记,她们是民族英雄,也是人民英雄。”


一百年后的今日,一个生机蓬勃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早已屹立在全球中国东方;时期变化,校园内拥有智能化的外貌,青少年们也完成网络随意,影视作品已更加视觉效果化的方法进入了年轻一代的生活。

从文本到影像界面,我们的选择多样化了,但当坐到影厅回望这种老前辈的岿然岁月时,便逐渐寻亲的全过程,回味无穷近百年前成千上万先行者们拼搏的过程。

㈥ 影评怎么写可以拿部电影举例吗

评论过程通过结合影片具体内容和影片在构思、结构、技术、人物等方面最为闪亮之处摆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近一步论证。

电影评论的可评之处,可以就其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时代意义、影视音乐、电影内容、电影灯光照明、电影的拍摄技巧、电影中的角色、影片的剪辑技巧、道具的作用、转场流畅度等都可以进行评论。

例:《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

而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6)电影永远影评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电影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着重评论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或它的社会意义,也有专门论述不同片种、样式或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的;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电影创作进行专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等电影艺术家撰写评论的。

既有在报刊上对当时上映的影片或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也有对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评论的。由于读者和观众的欣赏境界或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既需要供电影专业工作者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㈦ 《如何写影评》:写影评的五个目的及其写作角度

在头条上,青云影评既已成格式,而只要电影没被写完,影评肯定是还会持续产出的。这本指导写影评的书,也定会有其价值。听闻有些专栏作者将此书的内容写成专栏了,倒的确利用得很好了。

专业的影评是稀缺的,可是如果单纯为了专业而专业,更是没有意义了。我认为真正的好影评,也是要包含着对电影真正的欣赏的,如果只是为了写青云影评,而逼着自己看那些永远不会再看第二次的电影,或者只是快进得看,只为了截几张图,这样的操作,还是不可取的。

在第一章第二小节里,作者为我们阐述了写影评的目的:

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在很多地方,都会透露着写影评的一些方法,而这些方法,是构成一篇专业影评的基础。 作者几乎是将方法融入到了每一个环节之中,而这也进一步地印证了,电影是有如此多可写之处。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来说,的确是足够丰富多彩了,有很多我们可以发掘的原材料。

在这五点“写影评的目的”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一些写影评的方法。

下面说一说我对书中这五点的感悟:

一、影评是对观影感受的进一步深化

当我们看完电影之后,除了初相遇的第一印象,或惊艳、或失望,这里有一个心理预期在里面。(电影的制作成本以及宣传会影响我们的心理预期,这点之后会讲到)。而为什么电影会使我们产生这种感觉,这一个原因,便是我们影评中会探讨到的。

所以在影评中,我们绝不仅仅是写拍摄制作技术技巧,而应该融入自己对整个电影的情感 。或是对人物,或是对背后的导演编剧,我们总是有一个情感在里面的。而这种情感,也会对我们认识世界,起到一个影响。

二、为喜欢或不喜欢电影寻找一个理由

电影的类型多种多样。据头条的青云写作者来说,影评比较偏爱的是剧情类电影。最近微头条一位条友说,《那人那山那狗》已经成了青云的常客了,这种现象非常不好。

而且似乎越小众的电影,越容易得青云。当然,这可能是由于“稀缺性”所导致的,但是当这种追求成了时尚,其实已经是有点反常了。因为这些电影可能不仅大众不爱看,影评更是没人会看了。

我们不应当为自己不喜欢看的电影,而寻找一个技术上的片面的理由,去掩盖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这也是对电影的不尊重。

三、解释或介绍电影相关知识,做一个电影科普

这是影评的写法之一,介绍电影的相关知识。这个话题不可谓不大,因为电影知识,实在是太多了。

每一部电影,几乎都可以从非常多的方面来写:比如说导演生平,编剧,后期制作手法,特效,拍摄角度,意境构图,人物角色,演员,画面………… 这些角度在本书都都有提及。

特效电影的拍摄技法

这些作为一个电影的科普来说,读来还是非常有趣味的。当然,科普的一个写法,必须是把专业的知识,以自己非专业的语言说出来,如果能够再加一些幽默或是才华作为调料,便更高级了。

四、将两部或多部电影进行比较

在文学研究当中,有一门“比较文学”,古今比较、中外比较,转到电影里面,或许也可以称为“比较电影”了。

在比较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异同,可以从中析出异同的原因。而这种比较,又可以是全方位的比较。在以上的写影评的各个角度之中,都可以找两部或多部电影来进行比较。

比较的方式,几乎是一种排列组合的。从比较之中,我们能发掘到电影更为深刻的内涵。

五、电影的文化性阐述以及多领域解读

电影内容无所不包的特性,决定了影评是可以与各个领域相结合的。有条友说,为了青云大家都来写影评了,而其实每种领域,都能找到适合他们的电影。比如说美食,健康,科技,育儿,心理,情感……当你回想起自己看过的电影,难道它们其中会没有涉及到这些元素吗?

电影中的科技

所以,影评本就不是影视领域的专属,各个领域来“分一杯羹”,也不奇怪了。

如同泛文化领域一样,在电影之中,文化的身影也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艺术,诗词,古典名著等等,在电影之中,都可以有所体现。

电影的文体,也体现在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制作方式,拍摄地点甚至都是可以写成专业影评的;内容上更不用说了,各个国家,甚至国家内的地域,都是可以从文化角度解说的点。而要发掘其中更为深刻的内涵,则非常考验写作者的功力了。

以上就是我对这一小节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㈧ 影评怎么写主要有几个部分

电影评论的基本构成 影评通常包含的几个部分:电影简介,评论正文,引文出处。
电影简介可以分为电影的基本简介与服务与评论正文的扩展简介。
基本简介通常包括电影的原名,电影的中文译名(别名),导演,主要演员,类型,片长,上映时间,国家等等。最好也要找到这部电影的海报。这里除了电影名称以外其它都不是必写项目。根据评论的需要,我们还可以加入剧情简介。剧情简介是对电影的再叙述,由于评论者对于电影理解的局限,再叙述时应尽量避免加入有严重主观倾向性的解读。建议剧情简介不要超过200字。
扩展简介通常包括对电影制作人员的更详细的介绍,影片产生背景的介绍,影片所描述的社会背景介绍,影片所获得的奖项等等。扩展简介作为评论的资料性工具要有选择的引述。扩展简介如果没有对评论产生直接影响,建议果断的舍弃,或者可放置于评论正文之后。
评论正文
① 从观感轻松切入评论我们注意到,观感往往产生于电影中最能让观众理解或是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因此对观感的分析也就成为对这部电影最容易入手分析的切入点。我们只要问一下自己,这部电影哪里最吸引人,然后根据以往的经验或是分析工具解析一下为什么吸引人,评论就产生了。观感作为最初对电影的评定,势必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会因为评论者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不必刻意减少这种差异,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差异,才使得评论更加开放,有了交流的土壤。因为影评的目的是发挥综合能力欣赏作品,同时将作品的丰美面呈现出来提供给别人,所以开放式的评论也就不必排斥专业分析工具。我们也不能夸大专业分析工具的功能,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影片分析方法并不存在。观感是电影对观众的影响结果,它意味着观众从电影中最直接的得到了什么。对观众来说,观感从来就没有对错之分。作为评论者,要相信自己的观感,不要被导演的名气或电影所获得过的奖项等非电影本身的因素所左右。那些非电影本身的东西只能印证观感,而不能产生观感。
② 列举部分常见的评论切入点
1通过主题解读评论:例如,你可以通过《不准掉头》来解读“倒霉”,可以通过《躲闪》来解读“少年的爱情”,可以通过《着魔》来解读“疯狂”。观感可以让你对某些电影归结出一个主题词语,然后品味分析一下,电影所提供的哪些感知手段让你对这个主题词有了更好的理解。一个电影是如何变成一个词语的诠释例证的?
2相似主题联想评论:《两支大烟枪》《尼古丁》。
3通过形式对比评论:例如,作为警匪片的《猎豹行动》对以往战争片形式上的借鉴,是否可以理解为一种拍摄警匪片的新方法。与之对比的对象可选择《黑鹰计划》。
4典型例证:例如,可以通过木偶片《美国战队》的分析找出若干“美国大片”所常犯的“大片通病”。
5同系列讨论:从茂瑙的《吸血僵尸》到《惊情400年》《刀锋战士》《吸血情圣》等这一系列以“吸血鬼”为主题的电影从内容到形式上有哪些变化。又比如说以同性恋为题材的《橱柜里的男人》《男人心中只有男人》等等。又或者《异形》系列或《黄飞鸿》系列等等。
6伦理讨论:例如可以通过《老男孩》与《发情日记》来比较东西方伦理差别,《关于我们的爱情》来讨论母女关系。7了解型电影:例如,从《梦想阿根廷》与《官方说法》中可以对“军权政府”有个初步认识。也可以在《戏梦巴黎》中找到些“新浪潮”的气息。
8结合他人的评论对电影的再评论。
9对某些导演或演员的偏爱也可以让我们集中讨论一下他们的特色。例如我比较喜欢的安德烈?佐罗斯基、盖?瑞奇、伊莎贝尔?阿佳妮、夏洛特?甘宝等,他(她)们导演或主演的电影只要留意就可以搜集得到。我们要小心的是通过“作者论”[注释]来分析电影,这种分析方法使用不当就会变成是评论者的一厢情愿。在某些不严谨的评论者那里,影片被诠释的面目全非,之后就可能是评论者对导演的非理性评论。本来单纯地影片分析,变成了一个批斗导演的檄文或是对某个“伟大人物”表示忠心的保证书。批评电影与批评导演当然是两回事,批评导演更像是一种私人恩怨。然而我们又不能完全否定“作者论”是一个很容易入手且简单易行的电影分析的切入点。所以在评论的时候要多关注的是电影而不是关注导演,更不要试图证明自己比那个导演还要了不起。
10对电影影象的评论,如从电影叙事、景框构图、电影剪辑等做切入点。如对电影《罗拉快跑》进行分析评论。 电影评论当然不只局限于采取以上这些方式作为切入点。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的观感,并且不片面滥用自己的感觉,其实一切可以使你产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切入点。
③选择一种自己所熟悉的评论工具。评论工具的范围其实非常广泛,复杂的如前文所述的一些专业工具,简单的如个人的观感。特定工具的好处是可以把某些问题分析得更具体,更深入。在特定工具的应用上,戴锦华对《玫瑰的名字》的精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当然她很可能是先分析了原著的小说的。那些特定的工具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难以掌握,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用符号学来分析一下《梦幻格林》,这将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④在分析与欣赏电影中间把握平衡。我们要警惕过度的分析对电影的欣赏性是有害的。有时候观众并不想变得那么“明察秋毫”,做一回快乐的“傻子”也许就是观看影片的初衷。盖?瑞奇导演的《偷拐抢骗》我已经看过了7次却一直舍不得分析它,因为害怕分析过后观看的乐趣就没有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抱着乐观的态度,分析以后会发现新的乐趣,但这毕竟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我认为好的评论同时也应该是一篇善意的推介文章,它要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还要保留原来电影的观赏性。
⑤笔法。评论者的笔法与评论选择的切入点密切相关,不同的切入点决定不同的笔法。如通过观感来叙述影片带来的感官审美影响,则很有必要借助大量修辞的运用;如果探讨影片的流派等历史性内容,则对经典理论的引用和同时期其他作品的类比必不可少。写评论时要把观点写清楚,行文要简洁流畅,不要堆砌资料。脏话痞话或许是通往个人文风的一条捷径,然而他们从来都不是严谨的,在评论的道路上我们甚至不需要反讽。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搜集影片的外围资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不当地使用外围资料很可能会把你的评论淹没在看似相关实则不知所云的文字之中。外围资料可以帮助评论者理解这部电影,但不应把这些资料变成评论者的依据。原则上我支持“要排除一切非取自影片内部的任何文献或相关资料”的这一立场。电影评论并不会因为提到了一些大师的名字而变得更加精彩。
⑥个人风格。影评的个人风格需要逐渐形成,如同对于电影的
⑦丰富你的影评。例如在以文字描述分析之外采用直观的图象,作为对评论的支持与补充,适当截取影片的画格会使你的评论更直观。除非是在评论影片剪辑的时候,制作表格或者图解对评论者来说太费力气。
⑧给自己的评论起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
引文出处 在评论正文之后要列出评论中所引的文字出处,这是对原作者辛勤劳动的尊重,同时也方便读者查阅相关资料。
在电影评论中应该避免出现的情况:1,要避免评论者的生活(经验)过多的干预评论本身。比如,看《食神》以后,你说你学会了怎么做叉烧饭。写评论的目的不是让读者关注评论人,而应该强调所要评论的电影。吃了油条喝了豆浆去看电影,同饿着肚子去看电影的心情可能不一样,但电影是一样的。2,要避免在没有叙述原因的情况下给出评论结果。例如:永远也不要说哪部电影是最好的电影,哪部电影是最伟大的电影。在我看来,即使看了很多电影也不要给电影排名次,但是可以给电影定位。3,要避免东拉西扯,主题模糊。慎用排比。要努力把一个问题分析清楚,而不是要具体描述10个还未解决的问题。不要隔靴搔痒,甚至是满世界找靴子。例如:评论《神话》的战争场面差,不能说它不如《勇敢的心》也不如《角斗士》,而应该明确指出它具体差在哪里。是场面调度问题还是画面构图问题?是剪辑问题还是电脑特技问题?
4,要避免对演员导演等影片生产者私生活的关注。只有影片的宣传人员或者八卦杂志才有需要关注那些问题。
5,要避免死撑面子硬评论,满眼都是某个电影的不足。应该放松心情,如果有部电影实在是差,那我们不去看它好了,更不用费心评论。评论是要把影片的丰美面呈现出来,舍本逐末的评论方式与悲观的分析角度实在让人惋惜。
6,要避免一些对电影本身没有意义的评论。电影评论不同于电影商业宣传,评论要排除干扰。在选择切入点上要回避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人文学科对电影的探究,尽量从影片本身切入影片论述。7,要避免评论者主观地对影片做过度诠释。不要对自己假想中的错觉挥动双拳,使读者莫名其妙。

㈨ 泰国电影永恒影评

叔叔对侄子的一场虐恋!可怜的ploy其实是炮灰啊。电影里将叔叔的感情表现的真是隐晦,但也有多处的暗示。
最明显的暗示:
那个管家自己也说了,看到老爷让夫人教侄子跳舞时,真的觉得老爷心胸宽广到不行,居然没有阻止两人继续接近。然后直到影片结束,也没解释老爷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随着影片的进展,我们可以看到,当后来侄子和嫂嫂两人,真跳到被窝里去了时,老爷是什么反应?什么样的绿帽子,能让这位叔叔亲自把一手带大疼爱异常的侄子给活活逼疯也绝不手软???叔叔的行为前后为什么反差这么大?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LOVE啊~~~~~~~~~~~
当看到侄子喜欢和ploy一起时,就把ploy当做送给礼物一样,让侄子跟她跳舞。还非常热心的安排侄子的婚事,人生。总之侄子开心了,人生美满了,做叔叔的也欣慰了,对侄子的父爱无疆啊。可是当侄子和ploy真相爱了时,叔叔那颗父爱之心就开始啪的裂了,终于蜕变成他一直不肯承认的凶兽。最后侄子疯了,变成小孩智商心里只爱叔叔一人,叔叔终于扶住了侄子的肩。。。
其它暗示:
叔叔多年没有任何子息。为什么?
影片没有展现一点叔叔和ploy的夫妻生活,唯一一次,ploy主动去亲叔叔,叔叔说天色已晚明日需要早起,拒绝了。但后来听到说ploy有孕了,还是比较激动。为什么?叔叔后来娶的那些美貌的姑娘为什么看见外来的男人,全部眼神都那么饥渴,还有亲自晚上去房间勾引的。为什么?管家说老爷是个色狼,娶了许多年青姑娘却通通玩半年,就赏给下人。为什么?
这通通都是为什么??
通常情况下,人都需要隐藏自己的弱点,往往喜欢装强大来掩饰自己的弱点。叔叔的弱点就是,他一直对侄子有不正常的感情。所以他不断娶美人,成为人们口中的色狼,没有人会发现他不正常的取向,同时他也是在压抑、逃避这种不正常的感情。所以当他知道ploy有孕时,他还是高兴的,认为自己还是战胜了邪恶的执念,终于还是有了正常人的人生轨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后来他知道孩子没有了非常失望,侄子背叛自己时会生那么大的气,以致最终不肯饶恕二人,直至死的死,疯的疯。其实锁链也是叔叔对自己加的一道锁,不停的暗示自己,应该恨那两个人,那两个人不可饶恕毁了自己的正常美满人生轨迹。
管家说他看不下去了,请老爷放下执念,将钥匙给被锁的二人。其实他说对了,这是执念。可他口中的执念,和老爷心中真正的执念不是一回事啊~
人人心中都有永恒的执念。

㈩ 电影影评范文

1、 考察要点
首先,影片分析考察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基本要求是文字通顺,无错别字,并具有较高的写作技巧。其次,是考察考生对于影片某些特殊的处理手法的理解,如张艺谋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的黑白、彩色两种色调的运用;再如《秋菊打官司》中纪实手法的运用等。第三,考察考生对于一部影片的主题的把握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影片的深层含义和社会性。如《离开雷锋的日子》所讨论的主题是:在自由竞争、个人利益备受关注的社会转型时期,雷锋所代表的自我牺牲精神、集体主义却并未过时。

2、 影片分析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要写一篇影片分析,首先就要确定写作的角度。一部影片可分析的方面和角度很多,有的考生一会说说影片的主题思想,一会又分析剧作结构,一会又分析视听语言方面的特色,觉得方方面面都想说一说,但又说得不深入,一篇优秀的影片分析永远不是面面俱到的,永远都是抓住其中一两个突出的方面深入地论述。
首先,可以对影片作社会学分析,即作品如何反映时代的某个社会问题,作品所包含的社会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作品是如何展开这一社会主题的。如《秋菊打官司》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影片给观众展示了一幅中国普通农村的真实生活画卷,通过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卑微的小人物执著的要用法律武器为自己讨个说法的故事,揭开了一个关于法律观念的主题:每个人都有用法律保护尊严的权力,中国的法制观念彻底普及还需要很长的路。
其次,也可以影片作叙事分析,也就是影片剧作技巧的分析,分析一部影片如何建立一种叙事关系,也就是如何讲故事,影片的创作者如何通过情节的铺排、细节的设置、人物形象地塑造来一步一步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
再次,可以从技术的层面对影片的导演手法、视听语言的技巧进行分析,分析作品如何建立时空关系、影片叙事的镜头体系、导演如何进行场面调度等。如侯孝贤的影片中视听语言突出的特色就是长镜头的运用,那么考生就可以深入地去分析在侯孝贤的影片中,长镜头是如何具体运用的,长镜头给观众的视觉和心理感觉是怎样的,长镜头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民族审美心理。再如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中运用了大量的音乐来烘托影片的主题,考生也可就视听中的“听”来进行分析。当然,对于参加本可入学考试的考生而言,大多数都未进行过专业的视听语言方面的训练,因此导演手法、视听语言的分析不宜涉及的过多,考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出影片中一两个突出的视听语言的特征,则可以进行视听分析,如果不能找出影片突出的视听语言的特征,也不要不懂装懂,可以避开视听的分析,转而进行社会学的主题分析或叙事技巧的分析。

影片分析的写作格式:
首先,要对影片的整体风格及要重点分析哪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概括和综述,如可以对电影中描述的社会环境、描述了怎样的人、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影片的整体风格进行概括。
其次,简单陈述影片故事的内容,但要注意,对故事梗概的叙述不要过多,应大概控制在三百字左右。
再次,找一到两个合适的点展开分析,如影片的主题如何展开、影片的叙事方法,在对这个点展开细致分析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视听语言的分析。在展开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一点不要泛泛而谈,要深入地分析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情节、人物的言行特点、人物的心理转变,为了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创作者设置了哪些细节,这些细节都对刻画人物起了怎样的作用;影片的故事怎样展开,怎样转折,怎样冲突,怎样达到高潮,最后怎样结尾,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影片是如何在一些关键的情节点上运用音乐来渲染情绪、营造氛围的等等,而不要蜻蜓点水般的一带而过。
最后,要对影片及考生自己对该片的分析进行总结。
3、 考试技巧
考试观看影片是要注意那笔纪录电影的相关内容,如导演名称、电影制片厂、主要创作人员、重点片段的特征、重要的表现手法、影片长度等。

阅读全文

与电影永远影评的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个泡泡引发惨案叫什么电影 浏览:619
如何投资电影app下载安装 浏览:334
电影房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497
观看了一部电影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385
暴风影音如何给ipad传电影 浏览:181
巨齿鲨电影票多少钱 浏览:223
教育青春期孩子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26
电影匹诺曹国语版西瓜免费下载 浏览:745
国内有哪些女反派和男人打架的电影 浏览:641
新出版的哪吒电影第一好看 浏览:399
体面里有多少部电影 浏览:354
韩国电影怎么就结婚了下载 浏览:108
我的战争电影投资多少 浏览:106
信条电影在线完整免费 浏览:877
除了晴雅集还有什么电影 浏览:705
隐形的怪兽叫什么电影 浏览:822
虎牙如何申请播电影 浏览:708
3月2号有什么好看的电影上映的电影下载 浏览:204
关于双飞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689
林子聪演过的穿越电影有哪些 浏览: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