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芳华电影中的战斗是什么战斗

芳华电影中的战斗是什么战斗

发布时间:2022-09-03 07:10:48

⑴ 《芳华》讲的是什么战争

电影《芳华》是冯小刚执导的一部文艺剧,讲述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中国文兵团里几个年轻人之间的故事。当然了,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唱唱歌跳跳舞那么简单,其中还有很多的战争戏,而且据说电影中还有六分钟的画面专门拍摄了战争的镜头,画面异常残酷,也正是因为如此,有消息称电影因为太暴力被撤档,如今电影马上就要和大家见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创作背景吧!

当然了,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战争剧,最重点的剧情还是放在文艺上的,冯导的电影向来是比较具有艺术冲击性,这一部《芳华》依旧是延续了以往的风格,画面中不仅仅处处透漏着浓厚的年代感,就连很多角色的一些神态和动作也都尽量向那个时代靠齐,是非常优秀的一部电影,目前电影马上就要上映,我们还是继续期待吧。

⑵ 电影《芳华》中的战争场面是不是过于血腥了

网友1:真实的战争比电影恐怖的多,我看过很多老兵写的纪实。大家都以为战场上双飞枪能打死多少人。其实在战争中枪根本打不死太多人。谁都不会漏头,枪只是战场火力压制,老兵基本都是拿枪对着枪声密集处胡乱扫射。而且并不漏出身体瞄准。有统计美军在阿富汗战场,平均50000发子弹打死一个人。真正战场上杀人最厉害的是大炮,中越边境战争中,我看过一篇老兵写的文章,79年2月17日,我们首先对越阵地进行了几轮炮击,听好是几轮炮击。炮火覆盖了整个越军阵地。等步兵充上上的时候,遍地都是碎尸,没经历过战争的解放军新兵,每个都趴在地上吐半天。自己想象一下满山都是胳膊大腿脑袋肠子碎肉。不比电影恐怖的多,很多新兵当天都吃不下饭。一是害怕二是实在恶心的厉害。战争的残酷性远比电影残酷几百倍。很多人死了连全尸都没有。一部《芳华》能血腥成什么样。没有军事常识的人看抗日神剧看多了,觉得人中了一枪没大事,甚至某些影视剧人中多枪还在跑,现实我告诉你是什么。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装备56半,后期两山轮战换装81杠。越军装备大部分苏制AK47,这种枪7.62口径,基本中一枪人就废了,如果打在肢体上基本就是折了或者贯穿。如果打在身体上基本也就和阎王爷隔一层窗户纸了。致命出当时也就挂了,7.62口径子弹举个列子吧,从前胸进,背后出来基本就是一个血窟窿碗大的窟窿。人基本上就废了。真实的战争电影是拍不出来的,士兵受到的伤害是无法演绎出来的。珍惜和平吧,有个老兵曾说过,没打过仗的人永远想象不了战争的残酷。在此我也致敬那些为国家流血牺牲的老兵。你们是人民的骄傲。感谢你们的付出。

网友2:

《芳华》里的战争场面主要是一段长达六分钟的长镜头。黄轩饰演的刘峰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他率领的小队在往前线运送物资时,在一片甘蔗地中遭遇敌人的埋伏,一个战士的手榴弹的保险栓不小心被拉开了,在不知所措的慌乱中,这个手榴弹就在他手里炸开了,人瞬间被炸成了血肉碎片,一瞬间枪林弹雨,血肉横飞,战士们一边躲闪一边还击,不断有人倒下,断肢掉落在地上,鲜血溅到草叶上,洒向空中。

这确实是一段非常残忍血腥、惊心动魄的画面,但要说是否“过于”血腥,我认为它没有“过”,和《血战钢锯岭》一样,它们追求的都只是真实。

《血战钢锯岭》的导演梅尔吉布森就表示过,他并不喜欢特效做出来的战争场面,他更愿意麻烦一些,实拍炮火轰隆、烟雾弥漫的战场。包括其中一个断腿士兵,他们也是找来了真实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老兵转行而来的演员,前期给他用假肢拍摄营房的戏,后面则去掉假肢拍摄战场断腿戏。

事实上,因为国内没有电影分级制度,为了能过审,战争场面都不可能拍得过于血腥,电影里战争的残酷程度肯定比不上现实中的战争。如果我们看电影时感觉过于血腥,现实中只会可怕上百倍。

冯小刚耗费700万用一镜到底拍这样一场战争戏,就是为了尽可能去贴近现实,让观众感受战争的残酷。

⑶ 《芳华》中的62式轻型坦克当年在战场上的表现究竟如何

深度

摘要:最近正在热映中的《芳华》在刘峰的运输队遭到伏击的危急时全靠一辆及时赶到的坦克扭转了困境,那么这种坦克在当年的战场上实战表现究竟如何?是否像影片中那样能够力挽狂澜神勇无比?

图1:影片《芳华》中坦克可是成了大救星

最近正在热映中的大片《芳华》,战争场面只有短短六分钟,讲的是男一号刘峰带领的运输队遭到伏击,危急关头,一辆坦克及时来援,先是用坦克炮轰击,再是用车载机枪猛烈扫射,终于扭转了战局。且不论坦克怎么可能那么快应召来援,那么这辆坦克是什么型号?在当年的战场上实战表现究竟如何?

从片中这辆坦克的外形来看,应该就是62式轻型坦克。

62式轻型坦克,1958年开始研制,1962年定型,因此命名为“1962年式轻型坦克”,简称62式轻型坦克,军方装备型号为WZ131轻型坦克。1969年投产并开始装备部队,到1989年停产,总产量约1500辆。因为战斗全重只有21吨,轻便灵活,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连续行驶能力以及在水网农田的通过能力比较出色,非常适合南方地形,因此主要装备南方部队,成为驻扎南方的装甲部队的主力装备,还有约450辆援助、出口第三世界国家,其中的大头200辆就是援助越南的。

62式其实就是59式中型坦克的缩略版,只是行动部分与59式中型坦克有较大区别,履带花纹是“人”字形,而不是59式的“一”字形,特别是双诱导齿履带板,把单轮缘的负重轮卡在两齿之间,而59式是单诱导齿,卡在双轮缘的负重轮的中间,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62式采用1台430马力柴油发动机,最大公路时速60千米,最大公路行程450千米。武备为1门85毫米坦克炮,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2挺7.62毫米并列机枪。但是防护性能薄弱,最厚的炮塔正面装甲也只有45毫米,车体正面装甲35毫米,不但根本无法对抗100毫米以上火炮直接命中,就连40毫米火箭筒就无法抵御。前部装甲更是只能抵御7.62毫米机枪和炮弹破片。

图2:62式轻型坦克

对于影片中出现的坦克,就有人质疑怎么高射机枪没有防盾,这样操作起来毫无遮掩,不等于就是活靶子吗?还有坦克炮塔上怎么没有激光测距仪?

问题提的很对,当年早期的62式高射机枪确实没有防盾,更没有武器遥控站,所以负责造作高射机枪的装填手(62式为四人车组,由车长、炮长、驾驶员和装填手组成)在实战中伤亡很大。另外,62式的火控系统也确实非常简陋,没有激光测距仪。这两个问题在当年的战争中比较突出,因此,1979年后进行了较大改进,主要改进有:增加了高射机枪防护塔和激光测距仪,为提高防护性能在炮塔周围增加了栅栏屏蔽以及在车体两侧增加了屏蔽裙板,前大灯加装防护罩,还增加了新的安全门。改进后的就是62式改型。另外在62式的底盘基础上,还开发了坦克牵引车、军用推土机和火箭扫雷车等变型车。

图3:后期改进后增加了高射机枪防盾

90年代后期又进行了全面改进,换装105毫米坦克炮;换装新型火控系统、微光观瞄装置,加装了垂直向稳定器;炮塔由铸造式改为焊接式,炮塔正面安装了复合装甲;发动机功率提高到520马力;换装新型电台。经过这些改进后,62式在火力、火控、防护、机动、通信等各方面都有了极大提升,样车试用也得到了部队的一致好评,但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没有定型和量产。

说到底6式轻型坦克防护能力薄弱弱是一大顽疾,难以根除,机动性能又不如新型轮式装甲战斗车辆,火力优势也不够突出,战场定位模糊,所以在现代战争中很难发挥作用,被时代淘汰也就在意料之中了,目前62式已经全部退役,替代的是新一代的轻型坦克。

在1979年的那场战争中,解放军出动的坦克有三种型号,分别是59式中型坦克、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两栖车,在参战的六个坦克团中,四个团都是装备62式轻型坦克,总共有320辆,在参战的500辆坦克中占到了三分之二,几乎就是那场战争中最典型的坦克,这也是62式重量轻,速度快,轻巧灵活,更适于在山地和水网地带的特性所决定的。

在参战的500辆坦克中,战损609辆次,平均每辆参战坦克都至少战损一次。通过战地抢修恢复行动能力的有533辆次,其余76辆坦克无法在战地修复,其中32辆被后送修理,44辆坦克是被彻底击毁,经过处置后遗弃。

参战的坦克部队取得了击毁击伤敌坦克装甲车17辆。火炮108门,汽车56辆,摧毁火力点1010个,炮阵地9个。共有2个营、3个连、2辆坦克、12名个人荣获英模称号。

图4:在战争中被越军击毁的62式坦克

62式装甲防护性能薄弱的缺陷显露无疑,不要说100毫米以上火炮,就是40毫米火箭筒都可以轻易击穿62式的装甲——悲剧的是,越军使用的40火箭筒绝大部分都是中国提供的,甚至还有越军使用苏制14.5毫米重机枪在300米距离击穿62式的记录!

在云南方向只有一个坦克团,也就是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影片《芳华》中叙述的也是云南方向,该团原为北京军区独立坦克第四团,1975年12月划归昆明军区,改称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1979年参战时,全团装备62式轻型坦克102辆、63年式装甲输送车12辆、牵引车4辆,其他机动车71辆。由于在云南方向只有这一个坦克团,所以不得不分拆使用,1营配属14军,2营和3营(欠7连)配属13军,3营7连配属11军。

在战争中全团共参加大小战斗11次,克服了越南北部山高坡陡、草深林密、路少路窄的不利地形,有力支援了步兵作战,在攻占谷柳、保胜、老街、柑塘、沙巴、孟康、封土等城镇的战斗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摧毁越军火力点96个,击毁汽车4辆,缴获履带牵引车、油槽车、运输车各1辆。战斗中损伤坦克30辆,其中报废9辆,消耗炮弹1141发、各种枪弹28万多发,各种油料87吨。

战后,有42个单位、965名指战员立功受奖。其中1营3连311车驾驶员贺全利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坦克手”荣誉称号,3营9连2排荣立集体一等功。

图5:战争中的62式轻型坦克

提到这场战争中的坦克作战,最著名的当然是东溪穿插战。62式在炮塔上还装有搭载步兵时供步兵抓握的把手,还把这种坦克搭载的步兵称为“坦克骑兵”,也正是在这场穿插战中,坦克上搭载的步兵为了不被高速行驶的坦克甩下车来,用背包带把自己绑在坦克炮塔的把手上,结果途中遭到越军伏击,坦克因为搭载步兵太多(每辆坦克上都搭载二十多名步兵),影响了观察和发扬火力,步兵则根本来不及下车,遭受了很大伤亡。从此,背包带把人绑在坦克上的故事就被广为流传,这说明当时解放军根本不知道怎样进行步坦协同,也缺乏能跟上坦克推进的履带式装甲运兵车,不过仅此一次,之后就再没这样做了。而且之后的坦克也再也不在炮塔安装什么步兵把手了。

图6:搭载步兵的62式坦克

图7:请注意坦克上的步兵手抓的就是“步兵把手”

再回到东溪穿插战,广西方向为了尽快完成攻占高平的任务,42军决心先由126师负责穿插夺占东溪,打通布局至4号公路的通路,尔后由124师经东溪以最快的速度沿4号公路向高平快速突击。当时给126师的命令是在三个小时内拿下东溪,为此42军将配属作战的装备59式中型坦克的43军坦克团(欠3营)配属给了126师。126师将376团和43军坦克团(欠3营)、42军坦克团2营(装备62式轻型坦克)组成穿插分队,步兵全部搭载在坦克上,利用坦克的高速性能向东溪全速突进。

1979年2月27日上午7时,穿插分队冒着晨雾和硝烟出发,途中克服了地形复杂,越军伏击等困难,比预定计划提前5分钟于9时55分到达东溪,穿插分队的突进速度之快,完全出乎越军意料,解放军尖刀连的坦克冲入东溪时,当地百姓还以为是越军坦克,招手致意。高平至东溪的公共汽车也在照常运行。直到解放军的坦克一阵猛打后,东溪守敌才惊慌失措,四散奔逃。下午15时,126师378团也赶到东溪,随即向高平发展进攻。由于穿插部队迅速攻克东溪,切断了高平以西的铁路,完成了迂回任务,为围歼越军造成了非常有利的态势。不过东溪穿插战的主角是59式,在穿插分队中只有1个坦克营是装备62式,而且还不是担负前锋,只能算是配角。

说起反映这场战争中坦克作战的电影,80年代有《铁甲008》和《蛇谷奇兵》两部可以算是比较经典的,不过要注意,《铁甲008》出场的是59式,《蛇谷奇兵》才是62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⑷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影片,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很好很让人有感触。《芳华》是用电影艺术反映了导演和编剧的那一段亲身经历,我想这是最主要的,怎么看这部电影,自有每个人的感受和见解。

很多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军人看过芳华这部电影之后都落泪了,久久不能平静!小刚导演的电影没有之前电影的娱乐性、票房号召力。未来五十年之后再看冯的电影你会发现它是可以穿越时间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就是芳华。

冯小刚的军人题材的电影,尽管有很多人不接受其中的一些片断和事列!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 都会觉得比较贴近现实!现在的人也许觉得不可能,但它们还真就发生过!冯小刚只是大胆把他讲出来而已!不过军人的情感表达得非常到位和感人!希望冯小刚还有军人题材的电影出现!

⑸ 电影《芳华》1979年哪来什么战争呀!我87生的,8年前还打过仗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官方称为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或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在民间被习惯称作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称之为1979年北部边界战争或越中边界战争,国际上则又将其视为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一部分),是指于1979年2~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对在中越边境挑衅和入侵的越南军队进行的自卫还击作战。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中国采取自卫措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宣布撤出越南。中国边防部队撤出越南之后,双方都宣布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两国继续军事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二十世纪九十年初,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⑹ 《芳华》票房红及一时,如何评价这部电影

剧中的角色

芳华里的刘峰应该和我父亲的年龄差不多,1979年副连长,战斗英雄,因战致残。我父亲是1978年连级转业,因公致残7级。

电影中的刘峰是不可能下岗的,他是干部身份,残疾军人。那时候军转干部都不愿意去政府机关,因为没有奖金,都愿意去大国企,商业部门、物资部门。这些单位在八十年代是很吃香的。

到了九十年代相对难过点,可是也不会让一个战斗英雄,参加军人下岗。除非刘峰是主动辞职或者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就像一无所有王健林一样。

1979年的战争,我军不仅作战经验和技艺很低,装备保障也很差。还是例如看地图,当时进入越南境内的我军步兵连,上级下发的作战地图的比例尺竟然是1:10万的,而且绘图十分粗糙。

村庄也只是个红圈,没有兵要地志标注,不知道道路承载能力,不知道哪里有水源,哪里易发生灾害,哪里有居民点。这种地图只适合师团级领导挂在墙上绘制的首长决心图,完全没法用于基层营连级的步兵作战。

伙食上,我军一些部队出境前补充给养。多数官兵宁可选择少带食品,也要多带武器弹药。战士们最喜欢的食物是压缩饼干和蔬菜罐头,最恐怖的是一种2公斤的红烧肉罐头,能解决一个班的肉食。

半罐是肥油,一顿吃不了,马上就馊了,第二天早上纷纷都扔了,很多打穿插部队第三天晚上就没吃的了,只好四处去寻找食物。

在南疆作战前期,越军的战斗力是比较强悍的,此时越南刚刚统一不到四年,越军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越战,战术素养和士气都非常高,而且有大量缴获美军武器,以及苏联的支援。

直到老山者阴山作战时,越军还能跟我们发起大规模的对攻。直到老山作战之后,我们军队才占据了绝对优势,伤亡大幅减少,打的越军哭爹喊娘。

⑺ 电影《芳华》里的伤员惨烈程度是否符合历史

《芳华》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讲述了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部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年轻的故事。

在敌情不明、地形不利的情况,是贴上去打还是就地反抗,或是抛下辎重和伤亡人员撤退(总之队伍绝不能像刘峰追马时那样,所有士兵都在毫无遮蔽的小路乱窜挨打),取决于指挥官的临场判断,若指挥官判断出敌人兵力不足、没有重型武器、没有坚固工事防御的情况下,一般都会下令进行反伏击冲锋的,一旦敌我缠在一起,敌人的伏击优势就没有了,至少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我军的无谓伤亡,所以刘峰的做法是正确的,但他们在丛林里的那种“升级打怪”的CS打法,和真实的战场氛围还有很大差距。从时间消耗和双方实力、及当时武器的常规性能上判断,在刘峰下令全体进入丛林反击之前,刘峰的部下们应该已经损失殆尽了

结论:这是一出刻意美化、彰显热血的战斗戏,拍出来给远离战争的外行们看个热闹。

⑻ 今天才看了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你是如何评价的

电影《芳华》是近年来少有的表现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影片,电影里有一场6分钟激烈战斗的长镜头,表现的战争残酷和伤亡惨重,还有电影里出现了我军的62式轻型坦克,以及用坦克高射机枪压制敌人的情景。曾在网上引起过热议。有网友提出异议,说芳华的血腥战斗场面和伤亡不真实。而且认为1979年我军还是步兵炮传统作战,在越南热带丛林不会有大批坦克出现。

⑼ 电影《芳华》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创作背景:文化大革命。

影片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部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年轻人在爱情萌发时经历了残酷战争的洗礼。“活雷锋”刘峰(黄轩饰)由于一次触摸事件被集体抛弃,从农村来的何小萍(苗苗饰),因“不良习气”屡次遭到文工团女兵的歧视与排斥,萧穗子(钟楚曦饰)默默暗恋着文工团小号手。三人因命运巧合重逢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昔日文工团的战友林丁丁、郝淑雯、陈灿等人也在时代变革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命运。

拓展资料:

故事的背景战争介绍: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冯导为大家做出了解答: 在影片中的那段战争是1979年的一场战

争,

而1979年打的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官方说法是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或者对越自卫还击

保卫边疆作战,是中越两国边境发生战争后、中国和越南双方两国也发生了很多冲突。

现在人们提到中越之战,都指的是狭义上的中越之战,也就是从1979年2月17日-197

9年3月16日短短一个月内的中越双方两国大规模冲突。

⑽ 《芳华》蹭越战热点、冯导商业搭私,不过那又如何

文| 大都督

终于,在磕磕绊绊中,《芳华》上映了。回想起当时经历过铺天盖地的宣传和影片的突然下架,被吊足胃口的我,还是迫不及待地买了原著回来看。

“You Touched Me”,严歌苓女性独有的视角,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部队文工团的一群少年男女,四十年间命运的浮浮沉沉流转变迁。也许是她当过8年文艺兵的缘故,故事真实细腻生动,直击人心So Deeply。

也只有读完才知道,故事和想象中的不一样。越战并不是主题,关于那段战斗经历的笔墨其实很少,字里行间甚至都没有见到弹道和硝烟,而更像是像一部文工团几个人的感情戏,甚至有些类似于校园爱情场景,善良的男主与女主却没有很完美的结局,跟军旅题材作品相去甚远。

而这正是冯导略显江郎才尽为人诟病之处,紧紧抓住“越战”和“老兵”这两个现实社会中不怎么被触碰的敏感词, 小切口入手探究人性与社会、利益与坚守、至善与至恶。 因此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适与戏谑:

“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本是一部宏大的叙事史诗,也是《芳华》这样的作品所无力展示的,无论是严歌苓的原著,还是冯小刚的电影,都完全不着调。也许,他们都只是需要那块招牌而已,搭售点自己的私货。一代代的老兵们还是喜欢《高山下的花环》《雷场相思树》《凯旋在子夜》,无论老兵是否上过战场,那些经典作品所表现出的精神高度是如今的作品所无法企及的。在这核心问题上,《芳华》给了一个消极的答案,因此,它不及格。而这样的作品都大行其道,本身就是值得深思的。”

“历史最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肢解后的任性消费。”

......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电影拍出来就是让人看的,这些评价本身无可厚非,但硬要把一部商业片放到严肃历史背景下去加以考察,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冠之以商业搭私蹭热点,还是牵强了些。如若这样,我们又该如何评论同样是商业片赚的盆满钵满的《战狼2》?同为商业片,都是为盈利,只不过一部踏准了情绪的鼓点,一部刺到了社会的痛点,仅此而已。那么,走出作品本身,该如何正确理性地看待借着军事类热点的商业搭私呢?

一、蹭热点的本质就是占领舆论阵地。技不如人丢失阵地,唯有正视差距迎头赶上,开撕反而会丢了气场失了身份。

田间地头,无人问津则杂草丛生,精耕细作则年丰岁稔。舆论阵地亦如此,你不占领,别人就会来占领。

老山、猫耳洞,手风琴、子弹壳,理解万岁、保卫祖国,这些场景、物件、口号,对于出生于改革开放前后的这代人并不陌生,围绕那场并不遥远的南疆边境作而创作的一批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品, 把英雄情结和浪漫主义的种子种进了这代人的心底。

但随着我们慢慢长大,面对这类话题,可回忆的画面仿佛还停留在黑白电视里和缺了页的书本中,以至于越来越模糊。

面对军事题材,真的没有可开采的富矿了么?不是的。 我们缺的不是素材,而是对素材的挖掘和加工、是像冯导这样勇于蹭热点的意识和善于蹭热点的套路。

小说里严歌苓讲述了两个并不复杂的战斗故事,一共215页,有关战斗的只用了不到10页的篇幅,从很多叙述细节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擅长用文字还原真实而具体的战斗,而冯导却用镜头把这些还原成了不亚于《兄弟连》的真实场面;

再往远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沉船,二十世纪福斯就拍了三版,从2d拍到3d,从1997拍到2017,打造了一帮演员明星,输出了N多价值观,赚走了一众票房。

平心而论,这些热点蹭得下功夫了,一般导演也蹭不出这种水平。 所以,你说你NB,你说你要占领阵地,那就不要撕,拿出NB的作品和应有的态度。

二、蹭热点只能按套路来。作品入眼不走心,一切都白扯,高山流水不一定能遇到知音,更多的是曲高和寡。

“文章合为时而著”。文宣本来就是文无第一的事业,作品好不好,大多时候是跟自己拼。你觉得自己要说的说明白了没有,有没有跳出人们习以为常到麻木的逻辑,创作出来的东西自己首先相不相信、有没有被感动?

如果不在这些点用力去精益求精,总是高高在上, 一副我这么NB你们怎么看不懂的姿态,说明你是在干一件希望别人以为NB的事情,而不是在干真正NB的事情,你的成就感正是别人无法承受之折磨 ;突出“主旋律”闭门造车,弄出来的只能是张四有和“粑粑文”这种高级黑。

不可否认,民族、国家、社会和人民,需要被那种“虽敌万千吾亦往也”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和鼓舞,需要金戈铁马,需要洪钟大吕,需要马踏飞燕封狼居胥,需要不破楼兰终不还,需要每一个人树立一份牢固的信念和坚守。但相对于冰冷机械的说教,我们该如何表达这种情怀?

李幼斌在《亮剑》里成功塑造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许三多通过《士兵突击》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有意义的事”,《战狼2》的虽远必诛激起了多少国人久未燃烧的血性.......这些就是应有的表达方式。 跳出情怀讲情怀,才是蹭热点应有的套路 。

三、蹭热点目的就是抓住热点为我所用。打着市场需求旗号刻意逢迎的作品,最终只能丢了风骨,失了情怀,毫无生命力可言。

国内外各种题材的战争片拍过不少,但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像《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敦克尔克》这些还算不错的作品,都说明了一个道理, 好的战争片不应该唤起仇恨,不应去鼓动的战争,而应该呈现战争的惨酷、对人性的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一点,一部只有不到半小时战争场面的《芳华》做到了:

电影前半段铺排的青春胴体、熠熠发光的面孔和优美的舞步, 充满了荷尔蒙的味道 ,但在一场九分钟寂静的、危机四伏的行军之后,突然被炸成碎片的排头兵打破,切换到了血肉横飞的丛林战场,血肉模糊的战地医院,烧焦的尸体和鲜血狂喷的伤口和断肢。之后 是惨烈,是疯狂,是生命和尊严的突然消失。

虽然受众需要这些抓人眼球的套路和场景,但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会落入寻常军旅题材中三角恋的感情纠纷或者抗日神剧中“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的俗套,看着痛快,过后遗忘。

所以芳华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通过残酷的战争和平静的生活之间的强烈反差,诠释出人性的复杂。而在众多复杂之中, 因为能够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仍能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当初的选择而一生不变,才显示出人性高贵的一面, 比如刘峰那种不求回报的善良,比如何小曼从始至终的执拗。

北岛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诗歌: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青春到头,都免不了一场破碎。 但到底是青春,不论怎样的漏洞百出,那也是冯导的芳华,只不过是一场被战争阉割了的青春。

阅读全文

与芳华电影中的战斗是什么战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妈妈给小男孩举行了葬礼什么电影 浏览:430
一个泡泡引发惨案叫什么电影 浏览:619
如何投资电影app下载安装 浏览:334
电影房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497
观看了一部电影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385
暴风影音如何给ipad传电影 浏览:181
巨齿鲨电影票多少钱 浏览:223
教育青春期孩子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26
电影匹诺曹国语版西瓜免费下载 浏览:745
国内有哪些女反派和男人打架的电影 浏览:641
新出版的哪吒电影第一好看 浏览:399
体面里有多少部电影 浏览:354
韩国电影怎么就结婚了下载 浏览:108
我的战争电影投资多少 浏览:106
信条电影在线完整免费 浏览:877
除了晴雅集还有什么电影 浏览:705
隐形的怪兽叫什么电影 浏览:822
虎牙如何申请播电影 浏览:708
3月2号有什么好看的电影上映的电影下载 浏览:204
关于双飞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