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佛经可以帮人洗净曾经的罪孽
首先要看这个罪孽是今生造的, 还是以前的。 如果是今生造的, 那你这个朋友一定记得是怎么回事, 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造了业。 那真心忏悔就可以消除。 而且不必去寺庙, 那都是形式。 佛法讲求实质, 就是你真诚求忏悔的心。 你朋友可以面西跪下(阿弥陀佛在西方), 口里称念南无(发音是拿磨)阿弥陀佛三声(阿弥陀佛曾发下大愿,任何人用至诚心称念他的名字三声, 他的化身就在你面前听你说话), 再把整个事情经过, 及自己的忏悔老老实实的说出来, 并且告诉阿弥陀佛, 他以后永远不会再犯这个罪孽。 整个过程要用最真诚的心, 什么是真诚心呢? 就是一念不生, 除了这个忏悔的念头以外, 脑子里忏悔的时候不能想别的。 忏悔这两个字, 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忏, 就是说出来, 告诉佛菩萨, 另一个是悔, 就是悔过, 改过的意思。 如果真的从今以后, 再也不犯, 就达到悔过的目的, 这个忏悔就圆满了, 如果以后还犯, 那不仅悔过一点用也没有, 反而因为骗了佛菩萨, 而增加罪业。 这样, 真诚心的来忏, 永不再犯的来悔, 这个忏悔就圆满了。 佛说, 众生造作天大的罪业, 一忏即消。 真诚心的一念回头可以消无量无边的罪业。 所以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就是这个意思。 真心悔过了, 罪业就消了。
如果是前世造做的罪业, 这个人就没有办法记起来怎么回事, 只能通过读经或念佛号来消业障。 但是呢, 如果他在念经或念佛号的过程中, 特别是念经, 因为很长, 要用1到2个小时, 所以中间很容易走神, 脑子开小差, 这样读经没有用。 读什么都没有用。 古人讲: 喊破喉咙也枉然。 为什么呢? 消灭罪业是靠功德, 不是福德。 他如果念经脑子里开小差, 那就只有福德, 没有功德, 消不了业障。 功德是什么呢? 是定功。 是心里的清净无染。 你脑子里想一点事就是有染了, 定功没有, 定功没有就得不到功德, 没有功德就消不了业障。
那么在所有的佛经和佛号中那个消业障最厉害呢? 真的就是这个最简单的阿弥陀佛。 这个佛号功德不可思议。 他不仅是佛号, 还是咒语, 而且是咒中之咒, 是咒王。 不管是地藏经也好, 普门品也好, 药师经也好, 还有其他咒语也好, 所有一切其他经及咒消不了的业障, 这一句阿弥陀佛可以消。 这四个字, 包含虚空宇宙无量无边, 他的含义也是深无穷尽, 是宇宙本体的自性, 是十方诸佛共同称赞的, 而且佛在经上说, 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 光中极尊。 所以这一句看似简单的佛号, 威力无穷。 而且念佛号的好处是,他很短, 只有四个字。 在这四个字当中, 你肯定不能开小差。 你诚心诚意的念一句, 真的可以消80亿劫生死大罪。 当然念的越多越好。 每天念半小时, 三个月下来, 你就感觉轻安快乐。 因为罪业消除了嘛。 烦恼就轻了。
所以建议你的朋友, 如果是今世的罪业, 忏悔加念佛号。 过去的, 就只念佛号。
② 楞严咒听说很灵验,但是一不小心,就会惹祸上身。是不是这样
胡扯。。是有人念错了咒语,又回来告诉你的吗,念错咒语,佛不会怪你,如果佛设了个陷阱让人跳的话,佛就不慈悲了,LZ信佛,怎么练佛的大慈大悲都忘了呢。。。。我给你说,佛宁愿自己惹祸上身,也不愿意让众生惹祸上身。楞严咒是佛教中威力最大的咒,一念众魔都会老老实实的,不敢祸害人间,岂有惹祸上身之说,只有引福上身。。不要相信歪假邪说,他们都是在祸乱佛教,因为佛教是最科学,最利益众生的教,佛教的一切佛菩萨都是有求必应的,劝楼主去看看正新的佛教。
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③ 怎么消除自己的罪孽
多念“地藏王菩萨本愿经”。1.您很诚恳至心读诵是感应的条件,每天坚持定会有感应(地藏王菩萨邦您解决问题);但不应求感应神通以防偏邪,妨求大道菩提。
2.如中断一品中可重读或略想已读内容,目的是思维义理接住。中途可以喝水,思维义理接住连续。
3.每一品的名称要读,是经品的中心要点。
4.念完后要回向正确的回向顺序:从小到大,由自向他;1先回向自己、在世亲人、同修;2历代六亲眷属;3回向给冤亲债主(那些自己曾经伤害过的人,为他们祈福,求得他们原谅);4回向法界。 记载回向是佛教的特有名词,亦是重要的修行法门。大乘义章》卷九云: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即希望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予他者,并以己之功德而期他者皆成佛果,回向于佛道。通俗地说就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盘。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就如手拿一根蜡炬去引燃其它的蜡烛,不但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亮未曾减弱,反而和其它蜡烛的光光相照,而室内更为光明、更为明亮。所以,回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减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为殊胜。可以按如下回向偈回向: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回向:愿以某某之功德回向给一切家亲眷属,冤亲债主,一切有缘众生和法界一切众生,愿大家都能业障消除,福慧增长,离苦得乐,早证佛果!
5随心。读经过程注意随文入观,解经义理。 念前按经文提示,念香赞、开经偈、本师圣号等。念时观想地藏王菩萨在你座上方,观想你和家人还有过世的怨亲债主在菩萨坐下念地藏王菩萨经,一节念完,才可以休息一下继续念下节,不能中间停止,这样直到念完整部经,再用两只手举过《地藏王本愿菩萨经》头顶礼,说:念经所得到的功德回向给,您和你家人的宿世怨亲债主,愿他们早日听到佛法,去转生、超脱。这样就功德无量了。
持诵经文注意事项:
1、持诵时必须发出声音,但无须大声朗诵,重以诚心诚意的恭敬心和忏悔心护念之。(注一)
2、持诵时,或跪、或立、或坐皆可。
3、24小时皆可持诵,但每部持诵过程以90分钟为最适当,速度宜不急不徐,切莫过快,否则诵经之功德力将会减少。若以速度取功德则是以贪执心修法,非正法;诵经重点贵于以虔诚恭敬之心相应之。(注二)
4、关于诵经立香案:家中若有佛堂者,需奉三柱香,口念:“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称)。持诵经文之中,若间隔一小时以上需要重新恭请。(注三)
5、持诵的过程可能会有一些现象,例如:头晕目眩、流眼泪、字体模糊、身
体酸软不适、心生疑惑、杂念纷至等,尤以刚开始持诵的第一个月内最为严重。遇此情况者,种种现象乃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作祟所致,应以最忏悔的心,祈求冤亲债主原谅,更要以最勇敢负责的心来圆满现前之因缘果报。
****原理:
人的修行以消除业障、偿还因果债、忏悔恶业为始,之后方能无碍的修法。冤亲债主纠缠是阴阳皆苦的果报;运势不好、事业不顺、夫妻不和、子女乖违、甚至于修行的诸多障碍,几乎全部因为冤亲债主得不到超拨而欲索债所引起。“万法皆因缘所生”、“如是因、如是果”(过去世所造的诸恶业为因,今生冤亲讨债为果),若无法超拨冤亲债主,菩提道上必是难上加难,所以每个人应以至少持诵200部以上《地藏经》的功德力,回向因果,超拨个人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得令往生净土,究竟解脱。(注四)
****重在回向:
诵经有不可思议功德,而功德回向是很重要的。通常经书上回向十方一切众生的回向偈并非不好,但欲先消除自己的业障,忏悔宿业,还是应先回向给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这些众生与你最有缘,最易障碍你、纠缠你。故应首先超拨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之后,自己的业障消除了,修行道上畅通了,你再发心将功德普皆回向十方众生、求生净土。回向文如下
地藏经回向文(每次念经后回向):
(合掌)弟子×××愿以此所诵《地藏经》×部(或念佛菩萨圣号)之功德,回向给弟子×××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祈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拨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真心求忏悔。(念三遍)此回向文是专门指定回向给自己或亲友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不用于做其它的回向。
注一:持诵《地藏经》时最易召感冤亲债主前来听经,这也正是《地藏经》的灵验和殊胜之处,持经发声,正起到为他们开示的作用。
注二:《地藏经》24小时都可以读诵,而净空法师更主张晚上读经,能为更多前来听经的冤亲债主开示,反而功德会更大。(提示:若以功德之心来修法亦非正法,功德不应贪著。)另外,如果读经感应过于强烈,而自己又胆怯,只白天读经亦无不可。读经感应强烈,正暗示着冤亲债主希望被超拔的强烈愿望,也是自己业障深重的表现,我们更应该勇敢精进。很多人因此而不再读《地藏经》,这是完全错误的。
注三:如果家里没有佛堂或其它原因,不燃香亦可。“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称)仍然要念。
注四:如果发愿至少念诵200部《地藏经》来超拔自己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时(累世的父母也在其中,并且首先受益),最好规定出诵经期限,以尽孝道的心、忏悔的心、虔诚恭敬之心而勇猛精进,容易得到地藏菩萨的感应并种种加持。如果自己工作繁忙、时间不便,可联合家人一起诵经,然后回向给自己的冤亲债主。最忌发愿后不精进,迟迟不能完成,如果你是冤亲,也会怀疑诵经者的诚意了。所以,以尽孝道的勇猛心最易得到诵经的感应。
地藏法门的殊胜之处并非局限于此,如何培福修福、如何避祸、如何不堕三恶道、如何超度祖先、如何使生儿育女平安获福、如何外出平安事事如意……等等方面,地藏经中都有详细说明
请您网上看五台山参梦老和尚“大乘大集十轮经”、“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看宣化上人“地藏王菩萨本愿经浅释”。 六祖寺大愿法师“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学记”。 等祖师大德讲解。
印光大师开示如下
至于读经,当先阅经文,次看注疏。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先端坐少顷,凝定身心,然后拜佛朗诵,或止默读。或拜佛后端坐少顷,然后开经。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如是读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即根机钝劣,亦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六祖谓但看金刚经,既能明心见性,即指如此看耳。 参考资料:【印光大师】读经须知
修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法要
一.观世音菩萨能加持的事相、作用:(一)救苦救难的加持、护佑:1.事苦:水、火难; 罗刹、夜叉难; 枷锁、王难; 怨贼、遇险等难......包含摄受一切果报苦。 2.因苦:淫欲(过分贪心、侵占) 瞋恚(怨恨心)愚痴(没有智慧)..... 包含摄受一切烦恼苦。
(二)与乐加持力:求财宝、求地位、求名闻; 求眷属、求子女、求寿命等......一切都能如愿之加持(帮助)。
( 三)度脱的加持力(事相作用 ):以身口意三轮,三十二应身(实无量应身)度三乘; 度天类、(六种)、人类(十五种); 度八部(八种);度执金刚(一种); 度人非人等(包含摄受一切种类)。
二.怎么得到加持? :修因。
(一)学修、分别之教理: 1.教---获得加持之法: 有真诚、决定、信乐 如法取得“三体”(身口意清净)而且行持无犯,犯已还净; 忍定,业因报果; 黑白(善恶)二业取善舍恶; 忏悔洗涤过去、今日之恶业,防止未来之黑恶业;以上四条若能切实修行,即能获得人天等好身,而又不离三宝之加持,并能转起获得果位的加持。知苦断集,幕灭修道(四圣谛);勤修戒定慧,出世为怀而重戒律 ;(此得果之道,成佛之先因);菩提愿心,菩萨戒行(此获大乘地道乃至成佛加持正因)。 2.理-----感应道交,之理 : 能感应 1.真诚三归依,信心之水如泉涌不断 ;智慧如日月彻照。2.知业果取舍,修一切善法(故善)。3.修一切法无为,无为有不生(故空)。4.忏悔身心洁,王宫任你行(故净)。5.以菩提心 持戒与行事,源泉来至大悲心和悲智双运。感应时的情形---自己如滴水汇入到观世音菩萨大悲智海,激起种种波澜浪涌。 不能感应:1障盖(业障)日不照,盲者(少善根)不见日。2缺戒乱因果,能加力不应。3加持若磁石,非铁不能引。 信乐自心清净意 平等无砠菩提心 无畏(能摧破)无流(除烦恼流)度(众生)摄(自己)行(为) 能与观音心相应 。
怎样修行? 正修: 1.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喃摩):归依 崇尚 敬礼 信顺 爱慕 钦仰 不离 求救 赐于,,,,有无量义。总说清净身口意三门,归投供献得菩萨三轮加持,无余获得。 观:观真,摄一切法生无自性,二我不可得之正观。 世音:观俗,观世间一切万物十界如等;同时具足相应而成 ;这一大缘起的显现。此所显现,无常刹那,如幻如化。 菩萨:由前归敬、加持二力,自身等若观音自在。 观幻梦有情等同父母子女,拔苦予乐,自他全具智、断、悲三德,等观世音。诸观世音,交光互遍,(佛心、众生心、我心);成大加持 正确知明以上义理,正念不失;以七字圣号“南无观世音菩萨”心为其所缘系,摄心在定而不放逸。一念即获一念全分加持,若念念相继者,就是肉身成佛。 若不能理念,只要具足信心,恳切称名,福不唐捐;要喜欢净土,决定往生。
(二)助修 (事修) 1礼拜 (诸佛) 2赞叹 (宣传) 3供养(修福) 4忏悔(消业) 5随喜功德 (扩展法力) 6请宣佛理(讲解佛法 ) 7请常住世 (祈请) 8随观音学 (时常学佛 ) 9恒顺众生犹如观音(随缘而为) 10普皆回向 (回向法界、增强佛法)
助修十种,怎样总持:随缘参加一种,便能全部含摄其余众义。若僧若俗,归诚信仰,生欢喜心,因‘念’得理(果),决定出离。菩提大悲,悲智同运(悲人而知他应该如此,再邦助他出离此苦);闻思修用,戒定慧行;度摄方便,包含了一切佛法。
规仪怎来?由得道果人,应众生所需要;选取和组合上面十种义,理义系属在心口意三门体上,成为众多轨式。
怎样修行?1依各种规仪起用,全盘转活。2不缘非缘(戒成就),而成就于止(定成就)。3能如理观而成正观(观成就)。4止观并作运,心不外缘,也要调整成柔和。5随事入观,随事停而观止;长期练习,久而成自然;举身动念发话,恬然持空有、顺因缘、成中道。6以上也说有次序(由生而熟,由简入繁,修烁自性思维习惯)。也无次序(可同时并作,在事相上同时相应具足。
这就是获得菩提大悲体用完全乃至成佛的加持。
正修入定修 助修随缘转 随转而不变 体相用完全 如是如理修 佛位在现前 兴悲智相应 加持如涌泉
如何加持? 三 顺违正邪加持之辨识
1.加持得顺缘: 由正信、行力之感招,得佛菩萨不思议力的加持;得成就或满愿等,在其中间助缘增胜,任意满足。这种情况,多是积修福德、供养、善行资粮的酬报;此加持,多能增长福、德、信、愿。但是因此而增长我慢、我贪爱(初学者),反招退步堕落。
2.加持得违缘: 这类加持,也是成就圆满诸善;但给以逆缘、因境(考验)以成就你;如欲远行,天雨足病;多是少积福德资粮所致。 但是这种加持,最能增加智慧和坚固我们的信愿;而且为破除我见、我慢等不善,纠正偏邪的利器。遇到菩萨违逆缘加持,应正观、安忍、忍定果报;这样能增长极广大的净福资粮。
3.因人邪而得邪加持之现象(学邪了): 不敬三宝 谤毁正法 破坏律仪 悔弃正愿 显异惑众
赞杀盗淫 坏人善法 咒出世善 邪智鬼通 说陀罗尼 篡改经论 揭人隐私 说法教人 人皆信仰 自称得果 妄授人记 辱骂出家 称道己能 潜行贪欲 不顾惭愧 心神乱异 喜忧无凭 成患致疾 言不能尽 但违正理 即摄邪类 观已观人 外相可见
4.得正加持之现象: 敬爱三宝 随顺律义 身礼恭敬 和悦近人 动止如理 不憎恨人 不做戏伪 耐劳恒勤 语无四恶 不说他短 言顺人心 喜赞人善 爱诵经法 赞佛赞僧 不做谤毁 歌声调柔 不顺三毒 邪执我慢 爱乐正法 隐藏己善 能觉八风 五欲过患 成人之美 不咒人善 悲心慈意 平等不倦 得正加持 外相可见
(参照自能海上师全集三辑.教理初基)
2.多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3.多念:“心经”,以菩萨大悲心应对世事;心中有观世音是最好的供养。 4.诵“大悲咒”,多做供养礼拜菩萨的各种法事。
④ 吃斋念佛可以减轻罪孽吗
八关斋戒的好处:《佛说斋经》
第一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滥杀意。慈念众生。不得贼害蝡动之类。不加刀杀。念欲利安。莫复为杀。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第二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贪污意。思念布施。当欢喜与。自手与。洁净与。恭敬与。不望与。却悭贪与。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第三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邪淫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心不贪色。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谎言意。思念至诚。安定徐言。不为伪诈。心口相应。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第五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醉酒意。不醉。不迷乱。不失志。去放逸意。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第六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求安意。不着香华。不傅脂粉。不为歌儛倡乐。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第七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求安意。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思念经道。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第八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奉法时食。食少节身。过中日后不复食。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奉持八戒。习五思念。为佛法斋。与天参德。灭恶兴善。后生天上。终得泥洹。是以智者自力行。出心作福。
第一,脱离病苦。《药师经》受持八关斋戒疾病必然逐渐减少。
第二,消灭罪障。《优婆塞戒经》受持八斋戒,除了犯有五逆罪以外,其他的罪障都可以消除。
第三,免除横祸。《四天王经》受持八关斋戒,恶鬼远离,必定平安。福慧增长,灾难远离。
第四,远离恶道。《十善业经》受持八关斋戒,的人不堕落妖魔鬼怪畜生地狱。
第五,福报优厚。《佛说护戒经》受持八关斋戒,可以得到六十万世不愁吃、不愁穿的果报。
第六,成就迅速。《杂宝藏经》优陀羡王的夫人,病已垂危,临终前一天要求受八关斋戒,死后就生到天上。
第七,来世尊贵。《佛说普达王经》有个随从,曾随王受持八关斋戒,这个人死了过后,下世就转身为王子。
第八,得生天上。佛经上举了一个例,有一位天女,她的相貌非常庄严,人家问她为什麽得到这麽好的果报,她说就是因为受持八关斋戒。
第九,往生助缘。佛经上说如果有人受持八关斋戒,就凭这种功德拿来回向求生净土,能够得到中品中生。
第十,临终欢乐。《药师经》上说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就凭这个善因,到了临命终时,就会有八位大菩萨接引他往生净土。
第十一,得相好身。《长爪梵志请问经》上说:有一位婆罗门问佛陀,您作什麽功德才得这麽好的相?佛说受持八关斋戒,就会得这种果报。
第十二,成佛道缘。《阿含经》受持八关斋戒,可以促使我们获漏尽通,入于涅槃城。那就是成佛了。所以,我们受持八关斋戒,可以说是成佛道的重要胜因。
《出家功德经》
佛告阿难。若复有人。破坏他人出家因缘。即为劫夺无尽善财福藏。坏三十七助菩提法涅盘之因。设有欲坏出家因缘者。应善观察如是之事。何以故。缘此罪业。堕地狱中。常盲无目。受极处苦。若作畜生。亦常生盲。若生饿鬼中。亦常生盲。在三恶苦。久乃得脱。
若生为人。在母腹中。受胎便盲。汝于百岁。常问是义。我百岁以无尽智说是罪报。亦不可尽。
于四道中。生而常盲。我终不记。此人当有得脱时。所以者何。皆由毁出家故。
或成就无边功德。以破如是善因缘故。受无量罪。由障出家故。于此清净智慧镜中。为于解脱诸善法故。
若见出家修持净戒趣解脱处。破他出家。为作留难。以是因缘故。生便常盲。不见涅盘。由毁出家故。
常观痴等十二因缘。应得解脱。以毁破他智慧眼故破出家缘。覆慧眼故。从生至生。常盲无目。不见三界。缘障出家故。
出家应见五阴二十我见人趣正道。破出家因坏正见故。所生常盲。不见正道。
出家应见一切法聚善法住处。应观诸佛清净法身。以破出家善因缘故。所生常盲。不能睹见佛法身。
以因出家应具沙门形貌及与持戒清净福田种佛道因破出家故于善法中断一切望。由是罪缘。生生常盲由毁出家故。
出家应善观察一切身心。皆苦无常无我不净破他出家。为作留难。则破此眼。破此眼故。不见四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趣涅盘城。是罪缘故。所生常盲。乃至不见空无相无作清净善法向涅盘城。
是以智慧之人。知出家者。应当成就如是善法不应破坏善法因缘。获如是罪。谁毁破他人如是出家沙门正见因缘者。终不能得见涅盘城。所生常盲。
--------
⑤ 抄什麼经书可以减轻罪孽和平静心情
心里注重罪孽,抄什么经都一样。那些凡是认为人的行为、心思意念不必要更新,而通过外在的其他方面的行动可以赎罪的理论,都是鬼话。你犯罪欠了谁,他赦免你,你的罪孽才能消除,不然有何用呢?因为你仍然是得罪了他,不去面对他,做什么都无用。
上帝说:恶人必不得平安!
⑥ 怎么可以消除自己身上的罪孽
每个人生来都是带着恶因的,那是我们累世因为各种原因犯下的罪孽。
若是不消除,他们会积累成恶果,阻碍着我们的生活。他们躲在我们体内,吸我们的精气神,吸我们的能量。
能量不足时,他们就会来捣乱,让人神志不清。所以我们能量不足,就很难支撑起这个身体,常常感觉身体很重。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一、戒杀放生
戒杀放生消杀孽,曾有过堕胎、伤害动物等,造下杀孽的朋友们,可以用放生、吃素、戒杀的方法,消除杀孽重罪,偿还命债。
二、戒邪见
邪见会摧毁所有正道善法种子的力量,凡贪色淫乱者,必遭祸殃,而且这种祸殃来得非常迅速。所以一定要尽早戒除邪淫。
三、行善布施
财布施得财富,道布施得智慧,身心布施得健康长寿,广行善能积累莫大福报,此功德不仅能化解体内的冤亲债主,更有利于家人,福慧随身。
四、供养三宝
修道持咒,供养「道经师」三宝,得到十方神明庇佑加持。常念《太上感应篇》得无量功德,去除贪怨痴,增长智慧,度化冤亲债主,得无上福报。
道教君说
很多时候我们不想去做善事,是因为认为什么都是我的,舍不得付出,最后病也都是「我的」,痛苦也都是「我的」。
我们要的一切都是大家的,当你为家庭去努力,为大家去努力,这样家庭就好了,大家就好了。
所以,当我们能够把这四点运用在生活当中,相信我们今后就不会有罪孽,都是在行善积德。
我们的恶因天天都在消除,罪孽消除到没有了,就剩下我们生命的功德,那就是天人的福报。那么身体自然就好了,家庭自然就和谐幸福了,一切也自然就顺了。
⑦ 韩国有一部电影,一个母亲把自己的女儿放在庙里的电影,
该影片是《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由金基德执导,金英民、吴英秀、金基德主演的一部韩国电影。
影片将故事的情节也定格在不同的季节里,发生在春天里的罪恶和救赎,夏天里的欲望与放纵,秋天中蕴含的爱与恨,冬季里的哲学与反思,再到春的延续,生生不息。2003年9月19日于韩国上映。
剧情介绍:春天,贪玩的童僧拿着石头,绑在鱼、青蛙和蛇身上,捉弄着小生灵们。老僧(吴永洙饰)发现后,用同样的手法惩罚他,告诫他不可胡来。
夏天,十七岁的少僧(金永敏饰)为久居深山的修行日子苦闷不已。有一天,一名患病少女(何丽珍饰)在母亲陪同下,来到寺庙拜佛求平安,并留下疗养。少年开始忍受不住异性相吸所带来的诱惑。
秋天,青年在外面杀人后重返寺庙,请求谅解。老僧命其刻写心经,去掉罪孽,同时,追捕逃犯的警察也赶到寺庙。
冬天,服完刑期的中年男子(金基德饰)回到山中寺庙,重新开始修行苦练。一名妇女突然探访寺庙,并留下了一个男婴,希望能被收留。之后,又一个春天到来。
(7)微电影寺庙有什么能减轻罪孽扩展阅读
《春夏秋冬又一春》角色介绍:
1,Old Monk
一座深山,一池湖水,一间小庙,小庙漂在湖中央,与世隔绝。在这红尘之外,住着一老一小两个和尚,春夏秋冬四季往返,小庙里的宿命、人生的宿命在一幕幕上演。
2,Boy Monk
小和尚把小石头绑在小动物的身上,笑的咯咯响,非常开心,他自己不知道,这种行为会对小生命带来怎样的痛苦。老和尚没有制止他的行为,苦口婆心的当面教诲他而是在小和尚身上绑了一块石头,让他感受生命的痛,当他看到由于自己的过失,致使鱼儿和蛇死亡,他哇哇大哭。
我们自己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自认为很开心的事,已经给别的生命,造成伤害,带来难以弥补的悔恨。
3,Young Alt Monk
春心萌动。成年和尚看到两只蛇在交配,即有所感,春心荡漾,见了前来养病的女子后,即魂不守舍,情难自持,不能自控。性欲、习气来了,挡都挡不住。我们若没有理性的节制,自主自控,任凭欲望、本能的驱使,于是强奸、乱伦、纵欲、一夜情等接踵而至,与禽兽何异,节制欲望,用理性掌控自己。
⑧ 佛教,怎样消除自己的罪孽
建议你 看《地藏菩萨本愿经》 首先消业障 命运不好 大多是自己宿世的怨亲债主前来索偿 并会对自己一生的运势 命运产生影响 以迷信处理 置之不理不妥
如按《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内容做的话 对你本人也会有极大益处
念:那摩(南无)地藏王菩萨
《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睡梦中悉皆安乐。
《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性种族,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内,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更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于寿命。
《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未来世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姊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专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持斋10天 去寺庙烧香拜佛 在佛像前读《地藏菩萨本愿经》7遍 每读完一遍 读如下回向文3遍,如此 自己的亡亲 冤亲债主即可解脱!
⑨ 我拜佛能为已故的的人减轻罪孽吗
拜佛念佛,然后把功德回向给已故的人,最好在他故去的49天之内为他放坛或者诵地藏经,或者找佛友帮助诵地藏经,然后功德回向给故去之人,用已故人的财产为他放生,做善事,减轻累生累劫的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