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周润发什么时间去美国电影观后感

周润发什么时间去美国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08-30 11:37:32

❶ 周润发为什么在好莱坞发展得不顺

周润发是我们熟悉的男演员,永远的发哥,做人是那么的低调,演戏是那么的高调,这就是老戏骨身上具备的演员素养。永远的上海滩,永远的发哥,多少观众都喜欢这样的周润发。但是我们也发现发哥去了好莱坞发展以后就不是那么顺利了。这主要是因为好莱坞毕竟不是香港,一个是香港,一个是国际的大舞台,很多华人去了国际的大舞台,都不能够适应那里的演戏风格,毕竟是外国,我们是华人,我们的拍戏风格和人家也不同,我们的做人风格和人家也不同,拍戏是讲究和导演演员合作的。

演员这个职业不好做,当你做到了一定的位置的时候,就想再创造一个更大的空间。但是在那个大的空间里面,你又是新手,刚刚起步的,所以会有很多未知的困难在等着你。无论发哥在国际上发展得好与不好,我们中国人都是喜欢他的,因为他是永远的周润发。

❷ 电影《监狱风云》观后感

昨天在电视上看了周润发的经典电影《监狱风云》。

拍摄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主演梁嘉辉。周润发。。

讲述了梁入狱在监狱受到科长和监狱老大的欺负,结识了发哥,发哥处处照顾他

可科长总是陷害他俩。。最后发哥杀死了科长。。。

影片告诉我们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片中打斗的情景让我历历在目。。

至今难以忘却。。。

希望大家观赏这部周润发的经典电影《监狱风云》

最经典的当然还是他主演的《英雄本色2》《喋血双雄》

不说了,期待观众去看!

“人生于世上有几个知己多少友谊能长存今日别离共你双双两握手友谊常在你我心里”,《监狱风云》、《监狱风云Ⅱ逃犯》都以“友谊之光”这首歌以及“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人牢记。
两部《监狱风云》的监狱科长由张耀杨、徐锦江饰演,两个让人咬牙切齿的混蛋-张耀扬和徐锦江,一个被咬了耳朵,一个被捅瞎了眼,叫人不寒而栗,但也大叫痛快。而两人的非凡演技,也不得不让人佩服。

早就想写影评,可无奈总没时间,只好先转几篇来过过瘾,呵呵
ps:本来是奔着看帅哥的心思去的,结果败在了Ryan和Cyril的兄弟情上啊,Ryan太帅了,Cyril太萌了(还没看完,但知道Cyril的结局了,已经开始不忍心看了),哈哈哈。下面上转载的影评。
再ps:Shillinger真是太坏了太坏了太坏了太坏了(无限循环ing。。。)

周末拖着病体(感冒鸟)把四五六季都看了,累死我了,不过挺值得,Ryan和Cyril兄弟俩和妈妈的互动简直萌死了,好乖好乖啊啊啊啊啊。我的萌点还有Ryan叫Cyril孩子(kid), 啊啊啊,萌死了,他是真的把Cyril当孩子看吧(和我表姐对我的感觉应该很类似,在她看来我就是长不大的孩子)。Ryan为Cyril流泪的地方好多,只要Ryan一流泪,我的眼泪也立马下来,%>_<% Cyril太无辜了,看的时候一直在纠结,这么单纯无辜的人到底该早日解脱还是继续跟着哥哥在OZ这种地狱受罪呢,直到最后了,Ryan对Cyril那么不舍的拥抱,Cyril害怕时喊的一声声“Ryan”,我的心都碎了。。。。。
剧中扮演Ryan和Cyril的演员真的是兄弟啊,长得好像,呵呵。想想让他们以这种身份来演戏,可能更能感同身受吧,Ryan的泪应该也是从心底流出的吧,可爱单纯的弟弟要永远离开自己了,自己又要变成一个人了(看O'Reily兄弟的父亲对他说“从今后,你也是一个人了”,啊啊啊啊啊,我又心碎了),这种痛苦的巨大是没有兄弟姐妹的我所无法想象的,不过真的真的非常感人,Ryan每次隐忍的泪水都能打动我,让我看到他一步步的在崩溃,一步步的迈向绝望,还好有美丽的女狱医,她的爱还可以支撑Ryan继续走下去,继续活在OZ,继续为或者而努力。
Ryan说过,他不能想Cyril会死这个念头,他觉得只要这个念头出来一点,那Cyril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可惜最后还是一样的绝望,唉,长叹一声吧,从实际来讲,造成的原因Cyril的悲剧也有Ryan的成分,但看这部剧的时候我真的不能太责怪Ryan(在帅哥面前我的三观已经不正鸟),可能也是因为这样,Ryan的痛苦会更大吧。
帅哥Ryan最后改好了,\(^o^)/~,看着真高兴,希望他真的能和妈妈幸福下去(虽然我觉得在OZ那种地方,这是不太可能的),我自己脑补着Ryan以后母慈子孝的幸福生活,只可惜没有Cyril了,唉!
Ryan的妈妈也不错,对Cyril也很好,但我真希望她能听从Ryan的劝告,早点离开OZ,那Cyril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推后发生,唉,那么单纯的一个人啊)。Cyril死前,妈妈的痛哭除了真心心疼Cyril以外,应该也带着无限的愧疚吧,以后对Ryan好一点,让那个从小只能和Cyril相依为命的帅哥不那么孤单。
花痴一下,Cyril其实也挺帅的,第四季里女狱医给Cyril看病时的特写真是嗷嗷帅啊,还有被电击后Cyril失禁时想象中的自己,嗷嗷,太帅了。
改天再写,写的还挺有感觉,果真有感而发啊,呵呵
以上为原创O(∩_∩)O哈哈~O(∩_∩)O哈哈~
以下为转载
=========================================================================================
拜一下,OZ实在是太强了。
从十天前动念把写OZ的这篇顺序提前到第五后,突然就忙碌起来,加上种种乌龙包括出差时飞机全部晚点,出庭时把原告律师当被告律师等等……连带算好时间的八周年献礼半数跳票,直到今天才得落笔。
闲话少说,按照传统的三句推荐语分别是:“心脏强劲的聪明人的选择”,“一群时常全裸的帅哥彼此爱恨交织的56集”,以及“做坏事的人,也都是因为寂寞吧”(默……)
HBO:OZ

心脏强劲的聪明人的选择
先解释一下一个奇妙的名词叫做HBO。
自从1972年创建以来,从最初的“与众不同,领先一切”("Different and First")到现在那句著名的“我们不是电视”,HBO的口号代表着它的核心竞争力:做那些其他人做不到或者不敢做的事。事实上,如果说我们现在仍有原创性的、与众不同的、需要动脑筋的电视剧可看,有很大的程度是要感谢世界上有一个HBO。

除了在这个台,又有哪里会认为一个发生了中年危机的黑道老大的人生,是会引起关注的?又有谁敢赤裸裸地展现每集不少于一次的正面全裸、血腥暴力还有种族歧视?事实上,HBO所选择题材,竟然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从选角到题材甚至到片名,都缺少主流电视网的流行要素。然而,正是那些看起来有些奇怪的剧集,形成了“酷”的品牌及流行:HBO的当家剧集《黑道家族》,已成为可载入史册的电视里程碑;而《监狱风云》的主演之一Meloni形容自己的经历时说,他在街上被70岁的老太太拦住说喜欢他的角色。“那可是个老太太,我真不知道她看OZ做什么。”正如OZ的编剧汤姆-方塔那(Tom Fontana)在整剧结束时感谢观众所说的,“你们让我相信,世上还是有人喜欢看有脑子的电视的”。

当然,HBO在80年代初走上原创路线,与当时它所面临的种种竞争和危机有关;而现在,当HBO模式被证明成功后,它也同样面临着包括维亚康母旗下的Showtime(《同志亦凡人》)在内的付费电视,以及FX(《盾牌》)在内的有线电视网的竞争。但HBO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就是对创作者的“放任”传统。它已形成了让好莱坞最聪明的脑袋在那里自由构思的场,而能从骨子里存在这种信任,并不是件简单的事。OZ的六年历史,大概是HBO这点特性的集中体现了。

OZ是奥斯瓦尔德最高戒备监狱(Oswald Maximum Security Penitentiary)的简称。最初设计时,曾设想以一个最低戒备的监狱为背景,名字也是类似某改教所一类(Club Med)。然而,对角色和观众来说幸运(或不幸)的是,编剧是前面提到过的汤姆-方塔那同学。这位同学很多人可能没见过,不过他的膀子看过剧集的人都不会忘记:片头,伴随着风格奇特的音乐,以及被截掉了上下因此看不见脸的囚犯场景,不时插进去纹身的镜头,那只胳膊就是我们编剧大人的。

这位编剧的风格简单概括是:强悍、变态。OZ之前他为NBC的《情理法的春天》(Homicide: Life on the Street)写的本子。套用观众的话(直译),就是“每当你喜欢上一个角色,编剧就出来强奸了他”。当然NBC是电视网,所以这只是比喻而已。但到了OZ,情况可就不一样了。事实上拍摄OZ的时候演员中流传着可怕的传说,就是如果你胆敢迟到,下一集你就会发现你的角色被干掉或者被强暴(……默)。

“猪养肥了就是要杀了吃的”,有这种理念的作者并不在少数,不过像方塔那同学这样贯彻得这么彻底的也是少见。当然我们要原谅,在长达六年的拍摄中,演员们出各种状况也是常有的事,而如何又要配合这些演员们的档期又要把剧情编圆,已经是很大地挑战了。像第四季拍前半部分时,Kirk Acevedo(OZ中的角色Miguel Alvarez)跑去拍《兄弟连》了,剧情中就写他逃出去了;然后他短暂地回来一阵后,又跑去拍别的,剧情里就只好安排他蹲禁闭。演员不在的时候他的戏如何处理?有像Kirk这样拿以前的镜头或者单人镜头的,也有像Meloni跑去拍《法律与秩序:SVU》,然后就安排他电话连线的。不过享有这样待遇的人也不多,除上面两位,还有Em City的McManus(Terry Kinney饰演)外,其他人发生类似情况大概会被杀掉了事吧。
饰演他的演员李-特格森(Lee Tergeson),在此之前曾在电影《惊爆点》里担任过角色,在OZ之前最为人所知的大概是百威啤酒里的著名广告语,在OZ之后,他在电视中出现不多,近期在FX台有出现,但是很不幸,他最为人所知的形象还是OZ里的比彻。事实上,直到现在记者们还不时提到他在OZ里的表演。好在现实中的李是个很幽默的人,所以记者追问他是吻妻子的感觉好,还是吻克里斯(克里斯-凯勒,第二季后出现的比彻的情人)的感觉好时,他的回答是,“当然是克里斯。吻我太太可捞不到钱”。啊,另外当然还不能忘记某颁奖时两人的拥吻(望天)
李的长相,可能不是很多人喜欢的那杯茶,连带对OZ第一帅哥为何对他情有独钟不理解。恩,世界上还是有所谓气质或内在这种东西存在的,笑。正经地说,李是非常具有表现力的演员。事实上看到第二季以后觉得,如果换了一个更年轻英俊的演员,效果可能反而不好。起码观众会更容易分心。同样的道理也在《蜘蛛女之吻》中再现,或者像《千面女郎》所说的,(在台上)真正的长相不重要,让观众相信她是如何的长相才重要。更何况,现在我们可以全心感叹,啊凯勒你这个变态,无论是“无条件的顺从”还是“无条件的爱”,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既然先说了托比,也来说一下让他倒霉的主要原由——啊,法律之外。弗农-史林格(Vernon Schillinger),监狱号92S110,严重伤害罪入狱,OZ里雅利安派(新纳粹派)的首领——喜欢雅利安长相的同学有福了。虽然理论上的金发前额已经基本落光,那双冰蓝的眼眸可是货真价实的。事实上,在第一季的所有角色里,这位是属一属二让人看着比较舒服的。而由于方塔那同学的趣味,OZ的前六集基本都是干干净净,不见血也不正面展现暴力,包括史林格那层层进逼的精神折磨,也都在微笑和漫不经心中展露。整体而言他属于那种棱角分明的长相,啊似乎还忘记说,他的身材也不错。
这位老大还有一点了不起地方是,OZ的主题是环境对人的改变,而如果说比彻是被OZ改变最大的人,这位老兄则基本没太大的变化。哦当然,他有过反悔,有过短暂和解的心情或善意的举动,但从最初到最后,这位老兄都仍坚信他自己的理念,无论那是对毒品的不原谅,对雅利安理念或弱肉强食规矩的遵守,还是对家庭的重视。
如果把托比和史林格来做两个极端,分别定义为1及10(刻度可以是善恶,可以是正常到变态,也可以是菜鸟到老囚犯),那么,瑞恩-奥雷利大概能落在5-6左右。这位爱尔兰血统的小帅哥(实际演员Dean Winters是爱尔兰和意大利混血)被判的是终生监禁,俗话说的二进宫,罪名一大堆,从肇事杀人到被查毒品都有。
OZ就是个微型的小社会,举凡美国社会常见的力量,如意大利帮、中国帮、爱尔兰帮、穆斯林、新纳粹等等,在其中都有体现。无法归类的或弱势群体的如托比,就被归在另类里。而瑞恩,则独创了一种生存环境:他游离与各大帮派间,却又能妥善周旋期间,甚至在关键时刻(如第一季末的骚动,和第四季里他和凯勒联手整走新来主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除了比彻之外,他是在全剧中显露出最高智商的人(或者说,比彻恰恰在很长时间内都被剥夺了展示这方面才能的机会)——直到他为了格劳丽亚医生亲自动手之前,他的手上甚至没有染过鲜血,对他而言,需要某人消失的办法有太多种了,完全没必要用到那种手工劳动。
说来很奇特,瑞恩和格劳丽亚-内森医生之间的爱情,尽管是产生在医患之间、生死关头,尽管他为了她杀了她的丈夫,承认派人强奸她,又亲手杀死了那个犯人——尽管如此,方塔那老大仍能让人相信,这是某一种爱情的形式。闲时想起,如果要瑞恩去爱,除了这一段,似乎也想不到其他的可能。
瑞恩的选角有一点传奇,因为迪恩-温特斯是在酒吧里遇到了方塔那同学,然后哥俩儿就一起进了OZ的剧组。没错,他的弟弟也就是剧中瑞恩的弟弟西瑞尔(Cyril O'Reily)。他在CSI的迈阿密篇,还有前面提到的李也有参演的《Rescue Me》里都有出演。
看纽约篇的人可能没有留意,在第5话《One Mile a man》里,迈克和丹尼要从矿井里上来时,突然来了个陌生人,丹尼就以很显然熟捻的态度和人家开起玩笑了,跟这位检察官开起什么“你是来查我们老板的勤的”一类的笑话。然后,过了几话,向来少卖人情的Mac,接受了同一位检察官的请求,推迟证物的获取,以至斯黛拉小发了点脾气……当然,这位神秘检察官就是我们这里蒂姆-迈克麦纳斯的演员了。

今天最后一位,神父雷-穆卡达(Father Ray Mukada)。前面好像说过OZ剧里剧外关系都复杂,除了亲戚啊朋友啊路人啊这些关系外,由于方塔那老大和《法律与秩序》系列的总制片Dick Wolf关系很好,所以就出现了两人共用演员的情况,像史林格的演员在《法律与秩序》里啊,克里斯和迪恩跑去主演《法律与秩序:SVU》啊,还有演神父的B.D.Wong也在里面轧了一角。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演员有中国血统,他之前成名的角色是《蝴蝶君》(舞台版)。

“做坏事的人,也都是因为寂寞吧”(乐……)

OZ结束后,方塔那同学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感谢你们(观众)喜爱这些设计出来并不是为了被喜爱的角色”。

不过观众的逆反,以及不那么出色的作者(编剧)的悲剧经常在这里:就是设计中越是想要被喜爱,越是作为彩页中心推出的那一位,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上面这句里有我自己的怨念。不过既然自己在《达芬奇密码》里唯一喜欢上的是某苦行僧小变态……还是说一直以来对这种折磨脆弱肉体以达到精神顺从的家伙都比较喜欢?——说的远了,回到OZ。

伟大领袖曾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回想一下,OZ里也不是每个人一出现就是“可以爱”的。前面提到的贯穿角色,除了凯勒和瑞恩是只要存在就是正确的外(笑),其他喜欢上大致可以归结为出现机会多,总有一些时候让人觉得他的行为或表情,很可爱,然后他的行为也就可以原谅和被接受了。但有一些超过“设计出来不是为了被喜爱”这个定义,几乎可以认为“设计出来就是为了不被喜爱”的家伙,比如那位先勾引迈克麦纳斯然后又以骚扰捞回一笔的克莱尔-霍威尔同学(Claire Howell),竟然在两个场景里也觉得她也有她自己可爱的地方了:像她分开史林格和罗伯特-斯比尔(Robert Sippel,监狱号88S510,因猥亵儿童入狱)时,罗伯特说“谢谢”,而她一脸嫌恶的表情说:“工作所迫,实话实说,就这一次,我觉得那个纳粹混蛋没错”;还有就是她替瑞恩干掉某人后两人在路上擦肩而过时她一挑眉毛的表情……恩,好吧,这个可以归结为她是我喜欢上的那间屋子上的乌鸦(笑)

回到题头那句“做坏事的人 点点点”,OZ,或是方塔那同学的的魅力之一,就是毫不妥协,绝不道歉,不反悔,不犹豫的个性。许多作者或粉丝,经常坏事在太以自己喜爱的人为中心,难免为他找出许多存在或不存在的可原谅的地方,或者为片中或现实其他人的不理解/不赞成/不喜爱而愤怒。方塔那正好相反。OZ里面的每个人都有过去,许多可称悲惨,可是没有一次,他会把重点放在用这个去开解罪过或过错上。正好相反。以按理说非常情实可悯的雪莉为例:她的不幸婚姻,她的精神状态,她认定自己怀上的是恶魔的孩子的疯狂,这样的故事, 换一个编剧可能会恨不得把中心舞台让给她,更会把她最后的走上绞刑架来大写特写,以强调第六季最后,借比彻的口说出的那句“每个生命皆属可贵”。

但在方塔那同学这里呢?我们看到的是她和囚犯的调情,她对神父的勾引,她的不完美,和她个性中并不那么和“弱者”或是“受害人”相符合的地方。哪怕在最后,在她终于说出了她的过去,让观众窥视到她一丝的过去后,还没等到同情的泪水泛滥,她转脸平静地对监狱长揭发狱警每晚的行为,于是,这场本该煽情的片段以狱警一句,“bitch”结束。

——所以,做坏事的人,也许确实寂寞。不过,寂寞并非跑去做坏事的借口。

OZ中,现存的每种死刑的方法几乎都被表现,每个走上最终路的人,也都如雪莉一样,并非无辜,甚至可说做出过令人发指的行为。但是就算如此,当看到他们每个人,挣扎在绞刑架,或电椅,或行刑队前时,仍旧会想到,死刑是否是必不可免的。杀人偿命并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以眼还眼甚至记载在圣经中,只是,正如OZ中所说的,人类是唯一会把自己的同类关在笼子之中的生物;而经书里也确实教诲:你不可杀人。
很多年以前,在看《费城》时,感动与里面那位因输血而感染上的AIDS的病人,当律师想要特意把她与汉克斯的角色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时,她说,“我并非无辜,也非有罪,我只是想要活下去”。同样的话,套在OZ的上边,未必一定合适。在世人的眼中,他们多半是有罪,许多甚至是不可饶恕的重罪。所以,当比彻,身为OZ的囚犯中最正常的人,最终代替方塔那说了那句“每个生命都属可贵”时,他是站在了更高的立场:不是受害者,不是参与者,甚至不是旁观者。而是身为创作者的方塔那的立场,或换个词,神的立场——“因为他以阳光照义人,也照罪人”。

Human Nature。现在说到这个词总有想乐的冲动。然而,这恰巧是方塔那老大想表达的东西。曾经想以许多其他的主题来定义OZ,比如说Love&Peace,比如说“Know thyself”,最终发现,都只能概括其中部分人的主题,而无法概括OZ的整体:正如Em city本身是迈克麦纳斯的实验一样,OZ也是方塔那老大的一个实验。在这里面,他融入了自己对Human Nature的整个理解,而这理解如此复杂,以至OZ里每一想表达的理念,都可能会遭到其他人的反对:修女彼特在对自己选择的疑惑中,突然因西瑞尔的话而感悟:我们不选择神,神选择我们;但当她把同样的话转述给凯勒时,凯勒随口反问,“那么神没有选择的人呢?”而比彻历经56集的痛苦挣扎,历经妻死子丧、假释、重归监狱,杀人和几乎被杀,疯狂与孤独,以及,并非最不伤人的爱,当他终于能够恢复正常人的心态对凯勒说,“每个生命都很重要,并非只有你我”时,比彻的回答是简单一句“狗屎”。OZ里,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重要的感情,爱情、亲情、友情、兄弟情,都一一闪耀,又都一一毁灭;几乎所有重要的维系人坚持下去的理念,宗教、信念、甚至仅仅的自我保存,都有破灭的一瞬间。而在毁灭了一切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仿佛又回到原点的OZ。一切都在继续,正如人类的历史一样。

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人的经历都有它独特的地方。正如像那现已滥觞的比喻中所说,每个人都并非孤岛。系列剧由于有固定的模式,贯穿主角之间的关系难以轻易改变,所以出现十年不升职的探员;肥皂剧则只围绕人物,于是在有限人间玩三角四角数不清的角成为必然。OZ的不同,在于它里面每个人的行动都是在变化着的;如同现实中存在的人一样,面临状况做出选择,显露个性不同的地方,以及,变得与以前不同;然而那些变化不会让人觉得突兀或肥皂剧,或者说,角色有着很好的延续性,以至,哪怕在他们最好的时候,我们仍能看到他们最恶劣的过去。

也许方塔那视角,或者换言之,神的视角,在OZ中最明确的表露就是:这里没有简单的善恶存在。没有人绝对邪恶,或者在扮演恶人。每个人都在做出从他的角度和立场,最理所当然的选择。所以我们看到史林格的角度,他不认为自己殴打毒贩是错误,这个态度他从未改变;同样,他对家庭的重视,也并不就让他立即成为了一个好人:一知道儿媳的过去,他的怀疑首先就是孩子的血统到底是不是他自己的。我们也看到凯勒的角度,在他的重重谎言,以及谎言所遮盖的谎言之下,我们听到了他对于“无条件的爱”,以及“杀死他们身上的自己”,类似自省的片刻。同样,也没有人绝对善良。最正常的比彻曾有的疯狂以及杀戮不用再复述了,OZ中的所有人,包括格劳丽亚医生,包括彼特修女及迈克麦纳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软弱、犯下难以忘怀的错误。而方塔那把他们所有的这些,表现在观众面前,并不解释,也不掩盖。仿佛是在说:看啊,这就是Human Nature。

而也许,OZ最奇迹的地方就在这里。哪怕是看到那样的软弱、无力、丑陋、欺骗和伤害,仍旧觉得,生命无比美丽——并非只有你我,每个人皆是如此。

The End
=========================================================================================

美剧《监狱风云》观后感

最近似乎很流行美剧啊,但偶一向缺乏耐心,一连几季的剧情让偶总是半途而废,坚持到最后的少之又少,《监狱风云》(OZ)就是那难得的其中之一啦。

❸ 周润发的生平

姓名:周润发
昵称:发哥,小马哥
英文名:Chow Yun fat
生日:1955年5月18日
生肖:未羊
星座:金牛座
身高:180cm
籍贯:广东深圳宝安区
出生地:香港南丫岛
职业:演员,歌手(玩票性质,偶尔)
民族:汉族
语言:汉语、英语
方言:广东话,少部分的上海话
家庭状况:母亲、妻子
第一任妻子余安安
第二任太太陈荟莲
绯闻女友:陈玉莲、郑裕玲、钟楚红....
最喜欢的运动:潜水、帆板
职业:演员
最喜欢的人:妈妈
最难忘的人:父亲
最常说的口头禅:明天会更好!
最喜欢吃的东西:台湾凤梨
最快乐的事情:帮助别人
最欣赏的演员:劳勃狄尼洛、梅丽尔·斯特里普
不拍戏时最喜欢做的事:睡觉 摄影
曾从事职业:照相机推销员、酒店杂工、邮包搬运工人等
[编辑本段]【星路历程】
周润发,广东宝安人,1955年5月18日出生,受过初中教育,辍学后进入社会工作,曾当过杂工、邮差和售货员等。1973年考入无线电视台艺员训练班,是第三届的毕业生。毕业后成为无线艺员,参演过“欢乐今宵”节目和多部剧集(第一部《共屋共住》,第一部当主角的剧集是《江湖小子》)。1976年周润发主演电视剧《狂潮》成名,从此主演不少剧集。他主演的电视剧,著名的有《网中人》和《上海滩》等。
1975年他开始拍电影,第一部是《投胎人》。他曾先后七次获得“电影皇帝”称号。主演《等待黎明》获卅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奖和廿十四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主演《英雄本色》、《龙虎风云》和《阿郎的故事》,又先后获第六届、第七届和第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他还得过美国电影协会和韩国颁发的“亚洲最杰出的演员奖”。
从无线电视台港剧中的小角色开始慢慢跃上大银幕,20多年的从影时间,发哥至已演过超过60部以上的电影,成绩斐然。不管是嬉闹的喜剧或是严肃的剧情片,不管是痴心的富家公子还是公正英勇的警官,发哥演来都浑然天成、毫不矫作。1986年《英雄本色》中有情有义的小马哥一角,奠定了发哥在影坛中最有名的荧幕形象。1987年因为出张婉婷导演的《秋天的童话》而登上金马影帝,片中他饰演了个香港留学生,苦苦暗恋着钟楚红。《赌神》是发哥创造的另一个银幕角色,看《赌神》之后一窝风的“赌”字辈传人,就知道这个“赌神”有多成功了。
想要在好莱坞拥有一片天空,一直是许多华语演员努力的目标,但是真正能实现这个梦想的人却不多。在成龙的《尖峰时刻》在好莱坞获得成功后,周润发的第三部西片也将要上映了。跟成龙所不同的,周润发不是靠拳脚打进好莱坞,而是以精湛的演技、迷人的亚裔男性风采,获得了全世界观众的青睐与肯定。
第一部与米拉·索维诺合作的西片《替身杀手》第一周便登上全美周末票房冠军,发哥确定了他在美国市场的立足。在第二部西片作品《再战边缘》中,发哥饰演一个警员,在污秽的警界里随波逐流着,渐渐忘记了曾经的理想与抱负。直到受到充满理想、刚毅正直的新进警员马克·沃尔伯格(《热舞之夜》《好胆别走》)的影响,才开始唤起他一些曾有的正义与坚持,而在现实与理想中挣扎不已。虽然所演的人物还是脱离不了杀手、警察之类的角色,但是片中这个游走于正邪之间灰色地带的警察,却也是一个很好的发挥空间,再次展露了他成熟的演技。
周润发的名字已经成功地打进了好莱坞,影后朱迪·福斯特与他一起再将《国王与我》重新搬上大荧幕,合作演出《安娜与国王》。
2000年由他和杨紫琼主演的《卧虎藏龙》更是红遍全球,为他赢得更加广泛的知名度,也终于肯定了他在好莱坞发展的成功。2007年他参与演出了《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饰演新加坡海盗王邵峰,与强尼戴普、奥兰多布鲁姆等国际巨星对戏,也有精彩的表现。
[编辑本段]【入行经历】
1974年考入无线电视(TVB)第三期艺员训练班,无线电视台(TVB)的造星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港姐”选美大赛,二是举办艺员训练班。前者最成功的例子有张曼玉,后者有的是影视明星,有的是著名导演和监制,之后接连主演连续剧《狂潮》、《奋斗》、《网中人》、《上海滩》、 《千王群英会》、《笑傲江湖》、《苏乞儿》、《亲情》等。
[编辑本段]【友人评价】
著名作家,学者,影评人申宝峰曾经这样评价发哥。也是对发哥前半生的真实写照。得到许多圈里圈外人士的认可。
《周润发》
巨星周润发,出生在南丫。
从小多磨难,风雨中长大。

帅哥周润发,身高一米八。
笑脸迷死人,动作超潇洒。

影帝周润发,常常把奖拿。
当之无愧为,影坛大哥大。

天才周润发,演技人人夸。
作品上百部,部部是精华。

国宝周润发,美名传中华。
勇闯好莱坞,为国打天下。

英雄周润发,气概如小马。
仁义似关羽,人称周大侠。

好人周润发,心善如菩萨。
捐款无数次,人格真伟大。

曾经周润发,为爱犯过傻。
分手想不开,竟然想自杀。

如今周润发,年过快花甲。
雄风依旧在,霸王不卸甲。
评语:
从无线电视台港剧中的小角色开始慢慢跃上大银幕,20多年的从影时间,发哥至已演过超过60部以上的电影,成 绩斐然。跟成龙所不同的,周润发不是靠拳脚打进好莱坞,而是以精湛的演技、迷人的亚裔男性风采,获得了全世界观众的青睐与肯定。周润发是首位被列入中学教科书的演艺界人士。
周润发:一个时代的坐标
和所有伟大的影星一样,周润发印证了一个时代,一个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风衣墨镜、冷血双枪、阳光微笑,都封存胶片之中,当我们回首寻望的时候,发哥已被刻为一个时代的坐标。
周润发对香港人来说极具代表意义。他曾演出的角色如许文强(上海滩)、邵华山(狂潮)、木咀辉(新情)、船头尺(秋天的童话)、Mark哥(英雄本色)及高进(赌神)等等,无不深入民心街知巷闻,及至全球华人社会对周润发这名艺人都十分推崇。
周润发不单是伴着香港人成长的朋友;他不断努力,突破自己成就的精神,可说是香港人的化身。虽然他近年专注美国拍摄西片,但亦不忘致力推广香港,今年他就为香港旅游协会拍摄宣传片,同时亦身体力行,常于会见外国传媒时大力推介香港。
周润发生于香港,十七岁参加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艺员训练班,后签约成为正式演员,周氏凭着个人的才华和对演戏的热诚,几年间便成为家传户晓的电视红人。一九七六年开始踏入电影圈,屡创佳绩。近年晋身荷里活,事业更上一层楼。
周润发多年来努力不懈,当中包括《上海滩》、《胡越的故事》、《等待黎明》、《英雄本色》三集、《龙虎风云》、《赌神》两集,以及《阿朗的故事》等。他的电影十分卖座,深受广大观众爱戴,周氏凭着出色的演技,分别囊括了两届金马奖的[最佳男主角奖]的荣誉。其首部荷里活电影《血仍未冷》于九八年正式上映。最近周氏正与荷里活著名女演员茱迪·科士打(Jodie Foster)合作其另一出荷里活电影。
周润发的成就享誉国际,一九九七年周氏获新加坡CineAsia颁赠[跨越年代成就奖]。次年,芝加哥市长把一月十二日命名为[周润发纪念日],以表扬他对电影业的贡献。除电影事业外,周润发近年亦活跃于公益慈善事业,全力推动保护环境,更多次以香港大使的身份,帮助推动香港的工商及旅游业务。周氏曾在香港演艺学院就影视事业有关的课题演讲并作交流切磋,并于一九九九年荣获该校颁授院士荣衔。
周润发的童年是在南丫岛度过的,发仔形容这段生活是“虽苦犹乐”。他的爸爸是海员,每年只回家一次,发仔大部分时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当时家里很穷,周润发就帮妈妈养鸡、种田、切菜喂猪,有时还用小竹筐盛着茶果、凉粉、木瓜等上街去卖。最使发仔开心的是常和岛上小伙伴一起无忧无虑地嬉水、钓鱼、到田里偷东西吃。周润发回忆当年:“那时生活很艰苦,一块萝卜、几块猪油渣,就可以吃一碗饭。但穷得很开心。”
发仔妈经常到人家家里去帮工,为了便于照顾年幼的发仔,每逢妈妈换东家,发仔便要转往雇主家附近的学校就读,经常因转学而留级,所以周润发说自己的小学阶段念来念去念不完。
1967年,周润发原在旺角某劳工子弟学校读书,当时恰逢大际“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也影响了该校,他妈妈怕儿子和人家一起去闹事扔石头,于是就转到调景岭的鸣远小学,12岁的发仔初次离开妈妈当了两年寄宿生,那些日子里周润发可是“男儿有泪天天弹”。回忆儿时情景,发仔笑眯眯地说:“我怕被人笑,总是趁着洗脸的时候哭,让人分不清是泪是水。”他还得意告诉别人:“那时候自己洗衣服,好干净哦。当时每次阿妈给我钱交学费,我总是将钱放进袜底,进了学校大门才拿出来,因为有很多人敲诈小学生。”
上中学后,他每年暑假都去打工。第一年在电子厂负责电路板安装到收音机里,每天才几元工资;每二年做包装;第三年则把一只只三极管放在电压器试验。周润发说:“我现在视力不好就是那时得来的,不过每个暑期赚200多元,前后交了五个女朋友,收获也不错吧。”学生时期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发仔的成长和演艺成就奠定了基础。
[编辑本段]【作品年表】
【电影】
1976年:《投胎人》、《新苏小妹三难新郎》、《池女》、《捞家邪牌姑爷仔》
1977年:《入册》
1978年:《爱欲狂潮》、《O女》
1980年:《师爸》、《懵女大贼傻侦探》、《小生扮嘢》
1981年:《胡越的故事》、《执法者》 (是周润发真正电影生涯的开始)
1982年:《猎头》(也叫《再见江湖》)、《巡城马》、《花城》
1983年:《上海滩》、《血汗金钱》
1984年:《等待黎明》、《灵气逼人》、《倾城之恋》
1985年:《女人心》、《何必有我》
1986年:《玫瑰的故事》、《奇缘》、《初一十五》、《癫佬正传》、《地下情 > 《原振侠与卫斯理》、《义盖云天》、《你情我愿》、《英雄本色》、 《杀妻二人组》、《梦中人》
1987年:《小生梦惊魂》、《龙虎风云》、《义本无言》、 《江湖情》、 《精装追女仔》、 《英雄本色2》、《秋天的童话》、《监狱风云》、 《英雄好汉》、《江湖龙虎斗》、《鬼新娘》
1988年:《公子多情》、《八星报喜》、《老虎出更》、 《长短脚之恋》、 《大丈夫日记》、 《义胆红唇》、《郁达夫传奇》、《再见英雄》
1989年:《赌神》、《伴我闯天涯》、 《阿郎的故事》、《英雄本色3之夕阳之歌》、 《喋血双雄》、《我在黑社会的日子》
1990年:《吉星拱照》图为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斫简著书,蓦然回首
1991年:《纵横四海》、《监狱风云II逃犯》
1992年:《我爱扭文柴》、《辣手神探》、《侠盗高飞》饰 高飞
1994年:《花旗少林》、《赌神续集》
1995年:《和平饭店》Peace Hotel
1998年:《血仍未冷》(又名《替身杀手》)The Replacement Killers
1999年:《再战边缘》(又名《魔鬼英豪》)The Corruptor、《安娜与国王》Anna and The Kind
2000年:《卧虎藏龙》
2003年:《防弹武僧》Bulletproof Monk
2005年:《独自等待》(友情客串)
2006年:《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满城尽带黄金甲》
2007年:《黄石的孩子》《加勒比海盗3》《七龙珠》造型
2008年:《七龙珠》
2009年:《谍海风云》
2010年:《孔子》(筹拍中)
【电视剧】
1976年:《大江南北》、《江湖小子》、《狂潮》
1977年:《家变》
1978年:《强人》、《奋斗》
1979年:《天虹》、《网中人》
1980年:《上海滩》、《亲情》
1981年:《前路》、《千王群英会》、《上海滩续集》、《有楼收租》、 《火凤凰》、《苏乞儿》
1982年:《播音人》、《孤城客》、《北斗双雄》、《天降财神》、《鳄鱼潭》
1983年:《笑傲江湖》
1985年:《大香港》、《新扎师兄续集》
1986年:《杨家将》
【个人唱片】
《十二分十分吋》(1988年)、《旧情人》 (1989年)
[编辑本段]【获奖记录】
电影界的荣誉:
1985年 第30届亚太影展影帝 《等待黎明》
1985年 第2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 《等待黎明》
1987年 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 《英雄本色》
1987年 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 《秋天的童话》
1987年 第1届香港导演学会评选大奖影帝《秋天的童话》
1988年 第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龙虎风云》
1988年 获美国电影协会“亚洲杰出演员奖”《龙虎风云》
1990年 第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 《阿郎的故事》
1999年 第5届百视达娱乐大奖“最受欢迎本地艺人大奖”《再战边缘》
2000年 第1届美国亚裔艾美奖最佳男主角奖《安娜与国王》
2001年 第2届美国亚裔艾美奖最佳男主角奖《卧虎藏龙》
2005年 第1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之一
2007年AZN Asian Excellence Awards(AZN 亚洲卓越大奖) 终身成就奖
2005年 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年,香港电影金像奖邀请香港一百零一位电影工作者投票,选出历史上一百部最佳华语电影
周润发入选6部,名单如下:
第02名 1986年《英雄本色》
第10名 2000年《卧虎藏龙》
第42名 1989年《喋血双雄》
第49名 1987年《秋天的童话》
第54名 1987年《龙虎风云》
第87名 1989年《赌神》
电影双周刊评选的世纪100部香港最佳电影
周润发入选11部:
1 A Better Tomorrow 英雄本色
6 The Autumn's Tale, 秋天的童话
12 City On Fire 龙虎风云
43 Prison On Fire;Prison Turbulence 监狱风云
43 Marianna 胡越的故事
43 God of Gamblers 赌神
43 The Killer 喋血双雄
73 The Romancing Star 精装追女仔
73 Love Unto Wastes 地下情
73 A Better Tomorrow III, 英雄本色III:夕阳之歌
73 Once A Thief 纵横四海
电视界的荣誉:
马来西亚传媒界二十世纪华语电视剧集100强(前10名按照先后次序,后90名排名不分先后)</b>
周润发入选8部,名单如下:
第01名 上海滩(周润发)
第02名 网中人(周润发、郑裕玲)
第03名 狂潮(周润发)
第07名 亲情(周润发、郑裕玲)
第12名 家变(汪明筌、周润发)
第32名 奋斗(周润发)
第40名 强人(周润发)
第53名 苏乞儿(周润发)
第85名 鳄鱼潭(周润发)
新加坡电视媒体评选20世纪(1970~2000)百部华语经典电视剧集(前20位有排名顺序,后80位没有排名顺序)</b>
周润发入选7部,名单如下:
第01名 上海滩
第03名 网中人
第11名 狂潮
第12名 家变
第18名 亲情
第38名 奋斗
第45名 千王群英会
第80名 苏乞儿
第81名 鳄鱼潭
无线1999年千喜台庆评选
5位最难忘的男主角,许文强高居第一
5部最难忘的电视节目《上海滩》第二(第一是一个综艺节目《欢乐今宵》)
香港tvb指南杂志评选的“tvb巨星一百人大排名”

音乐界的荣誉:
1988年 获香港叱吒乐坛Very Nice大奖(香港商业电台主办)
其他荣誉:
1997年 获新加坡电视台颁赠“跨越年代成就奖”
1998年 芝加哥市长将1月12日命名为“周润发纪念日”以表扬他对电影业的贡献;并获“卡地亚卓越成就奖”
1999年 获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
2000年 被香港七间电子传媒机构选为“十大世纪娱乐风云人物”
2000年 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七位“地球名人英雄”之一
2001年 获第16届香港城市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3年 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银紫荆星章
2004年 香港娱乐圈大民调电影演员榜首
2006年 被北京《新京报》选为中国最美50人之一
国家一级演员
担任过两次奥斯卡颁奖嘉宾(第72.73届),
一次金球奖颁奖嘉宾,
辞谢了一次金球奖颁奖嘉宾,
一次东京电影节评委主席。
[编辑本段]【经典角色】
在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历史上,周润发一共三次获得这个奖的表彰。此外他还获得过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男主角奖,以及香港第一届“导演评选大奖”最佳男主角奖、美国电影协会“亚洲杰出演员奖”。这些奖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发哥在银幕上所塑造经典角色之多。无论杀手、大盗还是烂仔无赖,发哥都能为其注入可爱的一面。这些角色的经典之处,已不仅局限于发哥做戏的经典,而在于他和角色戏外戏里做人的经典。
许文强·《上海滩》(1980年)
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电视剧在内地兴起,其中的两部可以作为其代表性的关键词,一是《射雕英雄传》,另一部就是《上海滩》,而在《上海滩》中饰演许文强的周润发就是从那个时候成为迷倒万千少女的“硬汉+柔情”派偶像。在成为大众崇拜对象的同时,周润发本身也从而有了演艺生涯上的转折。借这部重头戏的机会,周润发从此奠定了他“无线头号小生”的地位。 许文强跟周润发往后扮演的角色其实有很多不同(如《鳄鱼潭》中就显得派头痕迹过重),许文强虽然是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摸爬滚打求生存,但仍有许多文雅、斯文气质,不知这是否与周润发当年本来年纪尚轻有关,但不管怎样,这一点的确帮助他成功地塑造起大众情人的形象。因为血腥、暴力的主线背后还有一条温情的暗流,那便是许文强和冯程程的爱情戏,要知道,看到大结局时让我们牵肠挂肚的正是那袅绕始终的恩怨情仇。
小马哥·《英雄本色》(1986年)
《英雄本色》里最闪亮的人物就是小马哥(mark哥),要说经典一瞬,我们总是各有心水,但小马哥坐在舞厅里烧钱点烟的画面相信是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一幕--简直就是嚣张到不行!虽然回想起来这种对于“英雄本色”的诠释未免有些流于表面和肤浅,但那的确与我们那热血沸腾的年纪相辅相成。
船头尺·《秋天的童话》(1987年)
周润发饰演生活在纽约唐人街的船头尺,而钟楚红饰演来美留学的十三妹。因为远亲关系而让两人因此相遇,然而一个是粗俗不堪的老粗,一个是美丽骄纵的大美人,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但周润发的魅力让观众对于这个童话般美丽的爱情故事也情迷入神。
钟天正·《监狱风云Ⅰ》(1987年)
周润发几乎没演过什么好人,但却个个都是好人。钟天正虽然是个监狱囚犯,但观众却都想把张耀扬饰演的狱警痛打一顿,同时也希望钟天正能有朝一日与儿子见上一面。
阿郎·《阿郎的故事》(1989年)
阿郎青年时为一名非常出色的赛车手,但因非法赛车而入狱。阿郎出狱后幸得友人之助,在孤儿院领回儿子波仔,然而老婆波波却想带着波仔前往美国过更好的生活。阿郎因此决意凭己之力一手抚养波仔,观众也恨不得劝波波留下,给阿郎一个机会。然而结局摩托车爆炸的场面,令人不禁泪眼迷离。阿郎,令人牵挂无限!
高进·《赌神》(1989年)
赌片时期香港电影可以用繁荣昌盛来形容,不算各自的续集和电视剧版本就有“神、圣、侠、霸、王”5套系列,作为当头炮的《赌神》其号召力由此可见一斑。周润发扮演高进,其实这个角色的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赌神这个称号,更重要的是周润发的个人魅力把这个称号发挥到了极致。
小庄·《喋血双雄》(1989)
杀手小庄这一角色加之吴宇森精心设计的枪弹横飞中的白鸽、烛光中轰然倒塌的圣母像,都已成了香港电影里的经典。与被自己误伤的女歌星的缘分,送被误伤的小孩去医院,一个杀手在一个警察的追踪下成了观众极力想呵护的对象。最终,连李修贤饰演的警察都被这个杀手的魅力感染。
祖·《纵横四海》(1991)
《纵横四海》里周润发再次被吴宇森变成一个受人欢迎的“坏人”。周润发演的祖被养父培养成为江洋大盗,养父的不义将他变成了正派,为了报仇假装残废坐上轮椅。坐上轮椅的周润发魅力不减反增,看过他坐在轮椅上与钟楚红跳舞、坐在轮椅帮张国荣偷画之后,你一定会觉得这个坐轮椅上的人比一个健全的人还要有魅力。而最后发哥成为张国荣与钟楚红家的保姆,身着围裙,一边看球赛一边做家务看孩子的场面,更让人感受到其可爱之处。
国王·《安娜与国王》(1999)
这是周润发到好莱坞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因为本身是亚洲人,所以周润发比起原版国王的扮演者更有着先天上的优势,另外从这部深深刻上周润发印记的电影,我们可以看出好莱坞的造星制度是多么善于挖掘和利用明星个人与角色之间的魅力契合点。周润发扮演的国王少了原版里的顽劣、暴戾,多了温文尔雅,多了大度包容,当我们看到周润发用流利的英语和自如的肢体语言向美国才女茱迪·福斯特表达爱意时,我们感到周润发在美国这回算是成功了。
李慕白·《卧虎藏龙》(2000)
李安找到周润发演李慕白也许是出于明星效应,但他为周润发专门设计的一套“大师级剑法”看来是形意兼备的,李慕白其实是配角,但对于他的出现总是让人有期待,终于现身一刻便露出高超技艺,特别竹梢轻功打斗一段,尤其轻逸自然,亲身教育玉娇龙一节更是循序渐进、娓娓道来,大师身份跃然眼前。尤其是中了碧眼玉狐的毒针后,倒在师妹俞秀莲怀中的一场戏,周润发以精湛的演技令人折服地诠释了这位重情重义的侠士以生命为代价向心爱的人乃至整个世界所付出的正义与关爱,催人泪下。
[编辑本段]【公益活动】
周润发是首位被列入中学教科书的演艺界人士,过去从未试过有香港艺人成为中学教科书的教材,而启思出版社所出版的中一级中国语文第二册课本,“讲读篇章”选了岳飞之少年时代作教材,“导读篇章”则选了平民总统孙中山和华裔太空人张福林作教材,至于“自习篇章”就选了大器晚成周润发,约花了十二页篇幅描写其奋斗经过。
“我去好莱坞十年拍了五部电影,成不成功,我却不敢说,不敢说没有什么压力,但是,‘I take my best ,I've no regrets !(我已尽力,决不后悔!)’。”--2004年8月,周润发在出席香港理工大学会考放榜讲座时,对着台下上千名学生和家长发表演讲。回顾自己十年来的好莱坞经历,周润发感慨良多。对于外界对他年龄和能力的质疑,周润发说自己心态很平和,他说有些东西只能是“随缘”。 周润发在演讲中总结说:心平常,自非凡。
[编辑本段]【明星语录】
1.“之前天后庙有火烛,现已重新开光,而未有发电厂之前,这里的空气很清新,海鲜又多选择,还有著名的茶果及豆腐花;虽然出了一个张保仔,但其实他是好人,并非海盗。”
2.“都是身体健康,还要人马合一,因为现在为新戏学骑马,还要找到只可以同我沟通的好马。”
3.“我觉得可能党员的工作比儿女私情更重要吧。反正演也演了,吻也吻了,剪也剪了,请你们不要再问了。”
4.“这次我要爱死她,我们有很多激情戏,很缠绵的!这次演上海大亨,我都没试过穿着马褂戴上金链一甩一甩,又老婆又妾侍左拥右抱,开心得不得了!”
5.“国家有足够能力应付天灾人祸,我可以在香港呼吁!”
6.“我只是摄影人,我无话事权,影相是我兴趣,拍戏才是收入来源。拍《满城尽带黄金甲》时,我是皇帝,巩俐是皇后,我拍她不敢说‘不’。”

❹ 安娜与国王观后感

《安娜与国王》观后感1 今天下午在电影频道看了周润发和朱迪·福斯特主演的好莱坞电影《安娜与国王》,电影播出时间长达接近4小时,虽然花了我的好多时间,但是却给我留下了许多遐思,闲暇时间用人类文明的精神食粮解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电影中英国妇女安娜应邀前往暹罗王宫中做家庭教师。由于东西方文化及各自性格上的差异,她与国王的子女乃至国王本人时有冲突,甚至差点被赶走。但是随着了解的加深,尤其是在一次粉碎敌对分子政变阴谋的过程中,安娜临危不惧和国王对自己国家的忠诚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王认识到,女人是可以同自己平起平坐的;而孩子们更是由衷地把她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就在国王从心底喜爱她的时候,她却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来王宫授益解惑的任务,毅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四十年后,当年的得意门生已经继承了王位,像老国王一样对自己的国家竭尽忠诚,并带领人民向二十世纪进军做好准备。­ 电影中安娜敢于追求真理,敢于维护自己和自己国家的文化尊严,敢于同世俗、权势斗争,以及国王能够亲民大度,对待新的思想能够吐故纳新,能够博采众志的形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同时安娜在离开暹罗国,即将回国前同国王跳舞时小王子的旁白更是精典,小王子说到“当时我还小,但父王拥着他最心爱的女人的画面,我会记得很清楚。生活中美好的时刻往往只占一小部分,有时候它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然而它所带来的影响让人永世难忘。安娜就是一个例子。” 《安娜与国王》观后感2 《安娜与国王》令我很自然地联想起同一个女主演朱迪福斯特的另一部好莱坞大片《沉默的羔羊》。似乎是朱迪沉静的面容、看似内敛而有种内在坚硬性的气质让她成为游刃有余地饰演如此智慧坚强的非凡女性之不二人选。乍看之下,《安娜与国王》与《沉默的羔羊》虽然叙述的故事、时代和背景如此大相异趣,却有着一种内在精神线索的一致性——打破了好莱坞影片叙事女性恒定客体性质的惯例,女性做到了男性所不能做到的事,成为拯救者:《沉默的羔羊》中,“克拉丽斯/一个女人战胜了变态杀手/一个男人,从而拯救了另一个女人/无辜而无助的凯瑟琳”(戴锦华语);《安娜与国王》中,安娜/一个女人征服了国王/一个男人,并间接拯救了一个国家/古老未开化而面临殖民危机的泰国。而表层背后的内在确乎如此吗?是好莱坞的性别策略、女性视点的进化?是一阙富有异国情调的浪漫传奇的爱情童话?还是其他?管中窥豹,我们可以选择两幅极具代表性的剧照进行对比,来切入我们的思考。一幅是《沉默的羔羊》中,克拉丽斯进入FBI大楼电梯里,娇小玲珑的她身陷一群高大魁梧的男警官之中,造成了一种颇有一些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克拉丽斯束着马尾,穿着运动服,脸上有一种孩子气的稚嫩与迷惘;一幅是《安娜与国王》的海报,穿着高雅华贵的曳地篷裙的安娜带领着一群过分矮小以至形如侏儒的泰国皇室后裔们,俨然一种鹤立鸡群的脱俗与高贵。这两帧剧照实际上非常有代表性地揭示了朱迪福斯特在两部影片中的内在实质定位。关于《沉默的羔羊》,戴锦华老师的《镜与世俗神话》一书中有非常深刻精辟的分析——表面上,是克拉丽斯,一位弱女子战胜了凶残狡诈的变态杀手“野牛比尔”,而实际上,她本身就是一个期待救赎者,她一直处于一种无父的焦虑中,而代之出现的父亲,便是林克特/“吃人的汉巴尼尔”/白种中产阶级男人,以及FBI的案件负责人克劳弗;而凶残的杀手最终被证实为一个变性的同性恋者,一个准女人。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女人是在白种男人的指点之下战胜了另一个“女人”,并且完成了自我救赎的故事。而《安娜与国王》,我们很容易注意到,影片中简直是在处处着意强调安娜的女性身份——在影片的一开头,朱拉隆功王子的旁白就两次强调了“一位英国女人”,她使人们对她的称呼由sir转换成了madam(称谓这种东西一向蕴含着极大的深意,看看我们汉字“她”的出现多么漫长而艰难便可知);她向朱拉隆功推荐《汤姆叔叔的小屋》,特意强调,这是一个女作家写的,王子反问:“A woman?”等等。而且,这个女人,是一位非常尊严的、骄傲的、特立独行的女人,在泰国东方式古老而传统的王宫中,她如一只高贵而骄傲的孔雀一样来去自如,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要求他人接受,毫无惧色地与国王争执,在一大群匍匐地面的棕色皮肤的人种之中卓然独立着,坚持不下跪。有同学说,这是一个奇异的现代版灰姑娘的故事,我觉得很有意思,是的,明明是一个灰姑娘的翻版,然而安娜的身上有一种莫名奇妙的良好的自我感觉和优越感,令你哑然失笑而又无可奈何。她为何能如此高高在上、咄咄逼人?这是因为,那个不在古老东方传统前下跪,与国王平起平坐、甚至有时以其观念凌驾于国王之上,改变、甚至拯救泰国王室成员的,不是一个叫做安娜的女人,而是她所代表的西方强势文化。安娜为何能骄傲地挺直脊背,鹤立鸡群地独立在芸芸众生之上?那是因为她背后站着的,是一个大英帝国,是强大“先进”的西方文明,是强势的殖民霸权。影片对安娜的“卓越贡献”给出了不遗余力的赞颂,包括在千钧一发之际力挽狂澜,挽救了国王的生命以间接保存了泰国王朝,以及对于未来的朱拉隆功国王的改革所给予的深远影响——简直是一位改写泰国民族国家命运的女神。然而,好莱坞的深层话语,难道真的只是单纯地塑造这样一位坚强独立勇敢的女性吗?它借国王之口亲自说出了这句含义深远的话:“我们吹起英国的号角保护自己。我以前认为,靠几个男人就能拯救国家,这种观点实在是太可笑了。”然而我觉得,真正可笑的应该是好莱坞自己吧,如此直白不隐地宣扬自己西方至上的理念,实在没有学得一点东方含蓄的精髓。然而,这也恰一针见血地暴露了此片女性主义观点背后的真正意图:《安娜与国王》实际上叙述的,是先进强大的西方文化征服一个东方统治者,并拯救一个古老落后的东方国家的故事。《沉默的羔羊》与《安娜与国王》实际上殊途同归,一个是在西方文化内部的话语霸权,一个是在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之间的话语霸权。</SPAN></SPAN></SPAN>

❺ 阿郎的故事观后感

阿郎的故事观后感
在“杜琪峰”三个字已经彻底堕落,不能再称为是优质港片代名词的今天,再回头去看看他红火过的那些电影,是件很有意味的事情,更何况这电影里还有罗大佑的歌、有周润发、张艾嘉的出演,对于我来言,就有了足够的吸引力。

这部电影就是1989年的《阿郎的故事》,34岁的发哥、36岁的艾嘉,这两个人的组合在我心目中是超重量级的,何况还有个可爱的小男孩黄坤玄和配角天王吴孟达。

以前看故事简介时,原以为这部电影就是个一般的“江湖大哥退出江湖,后来因某事重新出山”的老桥段故事。但是,看了这部电影才发现,其实有时故事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怎么讲这个故事,用什么样的感情讲。

这就是一些感动我们的电影的特征:故事也许用一句话就可以讲完,但故事里漫溢的情或许在若干年后还留在你的心中,久久回味。

《阿郎的故事》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故事很简单,无非是赛车手阿郎(周润发饰)和波波(张艾嘉饰)因为误会等种种原因分道扬镳,留下一个儿子波仔由阿郎抚养,十年后波波想要夺回儿子的抚养权……

打动我的不是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而是浓得化不开的情。

一切感人故事,皆是情语。

佩服其时杜琪峰的勇气,因为他没有让这部电影有个大团圆的结尾,而安排了悲情十足的结局,于是原以为三个人能够重新生活在一起,重享家庭温暖,这个幻想却被导演毫不留情地打破了。影片的最后,满脸血迹的阿郎冲过了终点,赛车翻腾,熊熊大火,曾怀着无限幸福憧憬的母与子疯狂地冲向烈火时,阿郎却在火光中永远闭上了眼睛。

一切无言,只有罗大佑苍凉的歌曲适时地响起,《你的样子》:

那悲歌总会在梦中清醒

诉说一段哀伤过的往事

那看似满不在乎转过身的

是风干泪眼后萧索的影子。

多么好的歌曲,好像就是为这部电影定做的一样,妥帖自然,煽起多情人的泪。

生活,就是这样:大团圆总是人们美好的希望,但命运却总是爱跟善良的人们开着残忍的玩笑。于是,我想敢于直面生活的残酷,敢于让阿郎这样死去的导演,也是一个有个性的导演。

可惜的是,如今的杜琪峰,这种艺术个性却渐渐消亡,电影的产量虽然越来越高,可是,他的名字已不再令我期待。放眼当今香港影坛,不知道该期待谁,不知道该相信谁,不知道还有谁能不再让观众失望,或者太失望。

还好,我们还有金钱和时间,我们可以尽情享受那些曾经留在记忆中的香港电影给我们的感动,我们还可以细细体会昏黄的光影中那些不会过时的感情,那些历久弥新的电影依然像那个沙哑的嗓子一样,如老树般迷人。

只是有时会梦想,何时发哥和艾嘉还能够这样合作一回,虽然这对组合并不如《秋天的童话》中的发哥/红姑的组合那样完美,但是他们毕竟带给了我们一次无尽的感动,然而这个梦看来已没有多少实现的可能。

于是,只能选择再看一遍《阿郎的故事》,选择在歌声中渐渐苍老.

谁不是在伤害中成长?谁不是在被欺骗后才学会算计?彼此彼此。凡是处心积虑做某件事情,就都会或多或少牺牲掉自己的某种东西。人心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昨晚和朋友一起看了周润发1989年拍的电影《阿郎的故事》DVD,其实这部电影很久以前就有看过,只是那时候可能过多的轻傲吧,也不知感动一词真正的含义和感受。。再看一遍,是因为看了公子羽电影笔记《时间的灰》一书。坦白说我很欣赏公子羽一位20岁的电影评论人,喜欢他的行文风格。。。。
阿郎,一个粗莽的男人,年少的不更事,风流,快活,除了换来牢狱之灾,也换来老婆的出走,更换来一个往后相依为命的儿子。出狱后的阿郎本份的在工地做苦力,退下年少的轻狂、封闭自我对公路赛的热情。。。。。周润发将一个大老粗的鄙俗,大而化之的浪荡气息,诠释入味,演来不温不火,极为洗敛自然,而黄坤玄也将剧中早熟懂事又纯真调皮的儿子一角,拿捏的恰到好处,真的很让人动容。有一幕父子俩在工地吃饭盒的场景,就叫人深烙脑海,无法释怀。儿子贴心的替老爸带了有双黄的饭盒,天真的对着老爸说以后要赚好多的钱。。。。老爸听了,笑了,笑的很甜蜜,很欣慰,很骄傲。。。那样的教人心痛。。。。。
印象中最感动的还是片尾,是当罗大佑那首《你的样子》(粤语版歌曲是李健达的《也许不易》味道更弄,我看的粤语原声)响起之后,在那略带哭腔沙哑的悲怆的歌声响起之后,周润发饰演的阿郎便倒在了血泊之中。赛道外的张艾嘉和那孩子在哭喊着,他们带着对幸福的无限期待,面对着突出其来的悲伤。。。。此刻我的眼中似乎有东西在打转,为什么一个回头的浪子(一个女人的情人和一个孩子的父亲)会有如此的结局?当时我并未想到是导演安排的,只觉得是这社会,因为它是那么的真实!
可以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个关于爱情,家庭,社会的故事。年轻时代的阿郎和波波有一段青春荒乱的感情,并不负责任的留下了一个孩子,并由于种种原由双方分开。。。。。多年以后,由一个事由(波波回港选广告男童选中了他们的孩子),两位旧情人由于孩子的问题感情起波澜。。。。。最终,情合了,人死了。
杜琪峰就这样赚取了观众的眼泪和如眼泪般抑不住的票房,周润发也从血泊中站起来端起了金像影帝的奖座。而那悲伤之极的《你的样子》也被人传唱起来。我个人认为那个时期的杜琪峰最出色的电影便是《阿郎的故事》和另外一部由刘德华和吴倩莲主演的《天若有情》。《阿郎的故事》之所以更出色除了演员的发挥外,还在于它那真实之极的社会意味,而《天若有情》中华仔的混混形象则更多的是散发着他个人的气质与魅力(说实话,看《天若有情》时是刚进高中和女朋友一起看的,那时候喜欢上了公路赛,我是个比较早熟的男人年少的时候也做过太多出格的事情)。巧的是,这两部电影中都用了罗大佑的歌曲(《阿郎的故事》中的《恋曲1990》、《你的样子》,《天若有情中的《追梦人》),而杜琪峰也分别拍了类似它们续篇的电影《再见阿郎》和《天若有情之烽火佳人》,《天若有情之烽火佳人》中杜琪峰仍用刘德华(后来在《孤男寡女》中出现的刘德华骑公路赛那段明显来自于《天若有情》的情节,可见杜琪峰在意的还是那种偶像的魅力)

你的样子
罗大佑
我听到传来的谁的声音,象那梦里呜咽中的小河;
我看到远去的谁的步伐,遮住告别时哀伤的眼神。
不明白的是为何你情愿,让风尘刻画你的样子;
就向早已忘情的世界,曾经拥有你的名字我的声音。
不变的你,伫立在茫茫的尘世中。
聪明的孩子,提着易碎(心爱)的灯笼。
潇洒的你,将心事化进尘缘中。
孤独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

我记得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中有段很精辟的话:“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身而过,有些人可能会变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所以我从来没有放弃任何跟人磨擦的机会。有时候搞得自己头破血流,管他呢!开心就行了”

《阿郎的故事》中的那个可爱的小童星现下也已二十余岁了吧,不知他如今在做什么,是否还在做演员.我未曾特别注意到他的影踪,但无论如何,他留给大家的都是那样一鲜活的儿童形象.岁月总是如慢性毒药一般在人们难以察觉下辗转流逝,一晃已到了二十一世纪,而这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留在我记忆中却似乎并不久远,似乎仍带着桌旁那咖啡的温意、亲
切感。我忽然想,倘那时您也做下一段这么般的荒唐事的话,那么您的小孩子也同那小童星一般年少,一般可爱吧!

不禁唏嘘万千,但唏嘘并不完全关于记忆——如果你和我一样看过这部电影,一样为她感动过的话。

其实电影中许多细节都记不太清了,印象中最感动的还是片尾,当罗大佑那首《你的样子》响起之后,在那略带沙哑的悲怆的歌声响起之后,周润发饰演的阿郎便倒在了血泊之中。赛道外的张艾嘉和那孩子在哭喊着,他们带着对幸福的无限期待,面对着突出其来的悲伤......我的泪不自觉的便从泪腺中溢了出来,为什么一个回头的浪子(一个女人的情人和一个孩子的父亲)会有如此的结局?是谁?当时我并未想到是导演安排的,只觉得是这社会,因为它是那么的真实!

杜琪峰就这样赚取了观众的眼泪和如眼泪般抑不住的票房,周润发也从血泊中站起来端起了金像影帝的奖座。而那悲伤之极的《你的样子》也被人传唱起来。我个人认为那个时期的杜琪峰最出色的电影便是《阿郎的故事》和另外一部由刘德华和吴倩莲主演的《天若有情》。《阿郎的故事》之所以更出色除了演员的发挥外,还在于它那真实之极的社会意味,而《天若有情》中华仔的混混形象则更多的是散发着他个人的气质与魅力(说实话,看《天若有情》我对华仔真有那么点追星的感觉)。巧的是,这两部电影中都用了罗大佑的歌曲(《阿郎的故事》中的《恋曲1990》、《你的样子》,《天若有情中的《追梦人》),而杜琪峰也分别拍了类似它们续篇的电影〈再见阿郎〉和〈天若有情之烽火佳人〉,〈峰火佳人〉中杜琪峰仍用刘德华(联系到后来在〈孤男寡女〉中出现的刘德华骑摩托车那段明显来自于〈天若有情〉的情节,可见杜琪峰在意的还是那种偶像的魅力),〈再见阿郎〉则起用了以演技出名的刘青云,而两部电影都有一个相对团圆的结局,就不知是刻意还是巧合了——续集的团圆对于正集来言则显的更哀伤。

回到电影中去,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个关于爱情,家庭,社会的故事。年轻时代的阿郎和嘟嘟(记不太清了,可能是这个名字吧)有一段青春荒乱的感情,并不负责任的留下了一个孩子,并由于种种原由双方分开......,多年以后,由一个事由(嘟嘟回港选广告男童选中了他们的孩子),两位旧情人由于孩子的问题感情起波澜......最终,情合了,人死了。

我宁愿想念电影是在简单的描写父子、母子之间那种微妙动人的亲情,而电影也确实花大力气将这种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阿郎父子的感情,尤其令人唏嘘。这其中,那个小演员的表演尤值一提,他那种可爱任性并善解人意的形象在电影中活灵活现。故事设计了许多温情的桥段,比如买狗的故事,比如一家人参加学校的体育比赛,一同游泳等,特别是一同吃饭时,阿郎和孩子都换上礼服,正是这种一点一滴的温情将观众的感情带到了一个高潮,然后阿郎理发......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男导演和女导演的不同。女导演张婉婷处理电影时总是将那温情弄得柔腻唯美,再比如片中女主人公张艾嘉后来执导的电影,也都是温情有余而阳刚不足。前者如《玻璃之城》《北京的乐与路》,后者如《心动》《想飞》等,都给人已极浪漫之感,但似乎总带着女人那独有的细腻与幻想,让人沉浸之后有幻梦的感觉,将电影中的现实与自身的现实分离开来。而杜琪峰不同,在温情之外的现实中,也表现的极其到位,经常将观众从电影中拉出来,又找进去,而周润发独有气质和演技也让电影威猛且深刻。事情就是这样,在女导演戏中的拮据总感觉一种小巧的美,而男导演戏中却带着丝丝悲壮。是心理作祟,还是事实如此?

但男导演也有不足之处,像张艾嘉美国男友的戏就显的套路而单薄,没有太多深层次的刻画。相对而言,吴孟达的演出就很好,他的配角演的真好,记得还有一部戏叫《都市情缘》中,他饰演黎明的父亲,也极到位,这说明,吴孟达并非只是会做搞笑,只会和周星驰合作。

就这样了,电影中的东西太多,但记起的和联想起的就这
影帝周润发有着“虽千万人,吾独往矣”的大气,能与其比肩者,不多。看周润发,不可不看《阿郎的故事》,因为这是他鼎盛时期与才女张艾嘉联袂主演的一部代表作。周润发凭着这部电影获得了第9届香港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精彩的电影段落更是令观众久久不能忘怀。导演杜琪峰是个很会“造势”的人,比如先前我们曾介绍过的《枪火》等,其实早在89年拍这部《阿郎的故事》时,他的艺术感觉已经暂露头角了。当然,这部电影中最出彩的就是三位主演:放荡不羁的阿郎,温婉动人的波波,以及他们那个古怪精灵又非常懂事的儿子波仔。亲情和爱情交织得矛盾重重,悲剧的结尾更分外令人心碎。
故事是这样的:阿郎年青时是一名出色的赛车手,美丽的波波深深地爱着他,并有了爱的结晶波仔。一次,阿郎因参加非法赛车而被捕入狱。波波对此心灰意冷,独自去美国发展。出狱后的阿郎在孤儿院找到波仔,靠做工地司机,与波仔相依为命。十年过去,在美国某时装公司工作的波波回港作童装宣传。工作中巧遇波仔,阿郎父子。爱子心切的她希望从阿郎手中要回波仔的抚养权。聚散离合,爱恨情仇,一家三口之间都徘徊在自己的矛盾之中。然而,眼看幸福就要降临时,熊熊燃烧的烈火无情的吞噬了这一切。
在文学题材的作品中,悲剧总是让人扼腕叹息,印象深刻。正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这么多年来一直被引为经典。《阿郎的故事》也是同样,当我们看到他与幸福就这么擦肩而过时,热泪不禁夺眶而出。
这部《阿郎的故事》剧情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充满了戏剧张力。某些故事情节借鉴于美国影片《赤子情》和《克来默夫妇》,都是描写母亲出走,父子相依为命,破裂的婚姻给孩子造成痛苦以及男主人公对自己往日的过错深深懊悔等内容,使影片充满了浪漫而浓重的悲剧色彩,感人肺腑。周润发在此片中的表演十分老练稳重,细腻的演出了阿郎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也含蓄的表现了渴望与妻子重归于好的愿望。特别是在斥责孩子、海滩戏水、餐厅回忆、办公室签约等几场戏中,在不同的规定场景下,他的眼神所流露出来的无奈、高兴、狂喜、失望等不同的内心活动,表演的十分准确生动、无懈可击。而影片结尾,当阿郎痛下决心,准备最后一次飚车筹款时,不幸车祸身亡,那辆轰然倒下的摩托车就和阿郎一样,成了一个苍凉的手势,同时把影片推向高潮。嘎然而止的处理方法是包含着永久遗憾的完美结局。
这部电影中另一个经典成分就是插曲——那首脍炙人口的“恋曲1990”。音乐和情节完美的交融在一起,并恰如其分的用歌词表达主人公当时的心理活动和对生活的感悟 .一九七二年,当时十七岁的杜琪峰毅然放弃邮差(postman)工作,开始在无线任职助导,参与制作《陆小凤》,其后跃升为编导及监制,作品包括风靡大陆的《射雕英雄传》(翁美玲、黄日华)、《鹿鼎记》(刘德华、梁朝伟)、《雪山飞狐》等经典剧集,后者更曾荣获纽约国际电影节金奖。一九八三年,杜琪峰离开电视圈投身电影事业。一九九七年,杜琪峰汇聚年轻编导韦家辉、游乃海、游达志和司徒锦源等组成“银河映像”公司,一口气拍摄了《一个字头的诞生》、《两个只能活一个》、《恐怖鸡》、《暗花》四部电影,以B级的成本拍出A级制作的范本。其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凌厉的影像风格,对电影的热忱和不俗的水准震撼了香港影坛,在一片萧条的香港影市中撑起自己的一片天空。现在,“银河映像”已成为香港电影品牌制作的代表,并已于二零零二年五月在香港创业版上市,首期净筹资3270万港币。

一九八九年,《阿郎的故事》(All About Ah-Long)使杜琪峰平生第一次尝到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的滋味,也是他突破既有模式的成熟之作。对周润发的重新挖掘打造,使香港影坛继《英雄本色》小马哥经典形象后再生出一个全新的“平民英雄”。洋溢在人物身上那种传统侠客精神和诗意悲情,在罗大佑苍凉的主题歌声映衬下,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周润发因此第三次获得金像奖影帝的桂冠,《阿郎的故事》也成为八十年代悲情英雄片的经典。 原本打算今天就这样过了,什么也不写了。但是刚刚看完《阿郎的故事》,还是决定写点什么。1989年的片子,我的最爱。《阿郎的故事》我自己都记不清到底看了多少遍,但还是经不住“诱惑”过段时间就拿出来看一看。很多东西都留在国内,没有拿过来,包括这部电影。今天在一个网站上看到,兴奋无比,立即下下来,再次重温一下,当即又被淹没在自己泪海里面!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坚强的人、但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被感动。
一段10年的爱情、一段10年的父子情、一段我也不知道多久的母子情!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其自然,没有任何刻意描述的痕迹。周润发、张爱嘉、吴孟达、个个都是大牌。当然不可缺少的是那个小演员,可是到了现在我也没有记住他的名字。每个人的表演都是可圈可点的。我不是电影影评人,所以我也不会评价一个电影的好坏,我知道哪部电影我喜欢、那部我不喜欢。
而这部电影恰恰让我看到了真情——10年不变爱情,和永远也不会变的亲情、还有友情!这些合起来被称之为感情。感情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是有的感情来得早一些、有些晚一些、有些会伤害到人、而有些永远是爱的港湾!
希望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都可以找到真爱,都可以做到不离不弃、相濡以沫!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一段重逢]

每段情事背后都有心酸隐藏,最哀伤不过把这种心酸重来一遍。《阿郎的故事》里浪子回头终成空。当阿郎将长发剪短,重新以英俊的面孔来选择爱情和人生时,无情突如其来的将梦击碎。波波和波仔一旁痛苦,这是一场多么苦痛的重逢。

杜琪峰在十年后拍的《再见阿郎》中,给了浪子回头一个有趣的尾巴,而十年前的这部《阿郎的故事》则更给人直接的感触,用重逢的来诠释社会。人的感情总是复杂的,在面对旧情人和那段难以忘记的的爱恋时,一切都恍惚起来。波仔可爱的笑脸,阿郎深情的目光,将心绪淹没。

重逢,或许是喜悦,或许是哀伤,或许是平淡的散在风中,总有着回忆的烧痛。就象秋风再次吹起,吹动去岁的落叶。《再见阿郎》是在谨慎的给着所有人机会,给着所有情感以温暖的回归。

可惜的是,人生就这样的残酷。重逢,给了再次回忆的苦痛。

❻ 从“演技之神”沦为“烂片王”,周润发做回普通人,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可能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号召力,让香港的影视作品有着很好的发展,但是奈何没有好的剧本。所以才有个这样的情况。

❼ 开讲啦周润发观后感1500字

本期《开讲啦》请来影帝周润发,在录制现场,发哥与主持人撒贝宁以对谈的方式和现场学子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与奋斗历程,发哥幽默风趣金句频出。同时,发哥还大方与学生们进行互动,回答学生以纸条递上来的各类问题。当撒贝宁提到周润发在香港经常乘坐地铁和公交,会不会答应跟影迷合影时,周润发连称不拒绝合影,并自称自己是自拍达人,经常用手机与影迷自拍。

❽ 周润发为什么在好莱坞发展得不顺,也没有什么经典的作品

胡编!《卧虎藏龙》曾获臭斯卡奖,至今未被起越

❾ 周润发从成名电影到去好莱坞发展之间的电影有哪些

以下就是90年代至今的电影:

独自等待 Du zi deng dai (2004)(客串)
防弹武僧/刀枪不入一僧侣/无敌武僧 Bulletproof Monk (2003)
Chow Yun-Fat Goes Hollywood (2001)
卧虎藏龙 Wo hu cang long (2000)
安娜与国王 Anna and the King (1999)
再战边缘 The Corruptor (1999)
血仍未冷/替身杀手 Replacement Killers, The (1998)
和平饭店 Heping fandian (1995)
赌神2/还我至尊 Du shen xu ji (1994)
花旗少林 Hua qi Shao Lin (1994)
辣手神探 Lashou shentan (1992)
落水狗/霸道横行 Reservoir Dogs (1992)
我爱扭纹柴 Wo ai chou wen chai (1992)
侠盗高飞 Xia Gao Fei (1992)
赌侠 Dou hap (1991)
监狱风云 2 逃犯 Tao fan (1991)
Black Vengeance (1990)
纵横四海 Zong heng si hai (1990)
赌圣 Du sheng (1990)

他最近正在上海拍摄导演许鞍华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 许鞍华执导、周润发,斯琴高娃主演)

❿ 周润发的人生经历

周润发,1955年5月18日出生于香港南丫岛。1976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投胎人”。1980年在民国剧“上海滩”中饰演许文强。1984年主演武侠剧“笑傲江湖”首播。1987年凭借动作片“英雄本色”获得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1988年凭借影片“龙虎风云”获得第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1990年凭借电影“阿郎的故事”获得第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1991年主演电影“纵横四海”。1995年主演动作片“和平饭店”。1998年主演的电影“替身杀手”上映。

2000年主演剧情片“卧虎藏龙”。2007年主演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首映。2008年主演剧情片“黄石的孩子”。2011年凭借电影“孔子”获得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境外华裔男演员奖。

2012年其主演电影“大上海”首映。2014年主演的电影“澳门风云”公映。2016年其主演电影“寒战2”首映。2018年主演的电影“无双”上映。

(10)周润发什么时间去美国电影观后感扩展阅读

周润发的婚姻生活:

1976年,周润发因与缪骞人合作主演电视剧《狂潮》而产生感情,但最终缪骞人以“无法沟通”的理由与周润发分手。1979年,周润发和无线电视台另一位知名女艺人陈玉莲相恋,后于1983年终告分手。

1983年2月,与女艺人余安安闪婚,二人于1984年离婚。

1984年,周润发和现任妻子陈荟莲(当时名为陈蕙莲)恋情曝光,两人在1987年6月5日共结连理,婚后陈荟莲担任了周润发的秘书、经纪人和生活助理。

阅读全文

与周润发什么时间去美国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系列电影有哪些 浏览:199
沙溪电影院几点放什么电影 浏览:90
如何去除电影素材字幕 浏览:888
如何在电影院里和男朋友接吻 浏览:322
有钱特烦恼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406
电影月色怎么播放 浏览:819
电影一分钟多少钱 浏览:100
4g能存多少电影 浏览:896
如何在微信中订电影票 浏览:964
小悟空电影好不好看 浏览:905
好看的男女调教电影 浏览:754
电影金鸡免费收看 浏览:791
忘了电影名字怎么搜电影 浏览:8
看电影时怎么拍照 浏览:416
酷云高清免费电影网站 浏览:140
微电影我和南京有个约会的不良传播效果有哪些 浏览:437
看电影一部多少流量 浏览:758
武侠电影国语版免费 浏览:155
软件app免费看电影 浏览:259
五亿探长雷洛传2免费vip电影 浏览: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