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南海电影学院什么时候出成绩

南海电影学院什么时候出成绩

发布时间:2022-08-26 22:16:25

『壹』 中国影视城有几个

1.长影世纪城:
在长春市西侧,有一座集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种特效电影于一体得影视主题公园,为世界独有、令人称奇的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它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美丽的净月潭畔,长影世纪城是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娱乐园,是长影改革、二次创业的标志性工程。在上个世纪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电影业遇到了来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被誉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著名的长影制片厂,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的困境。 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关怀下,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长影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一致、与电影创作生产自身规律相符合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取得改革成功的基础上,长影集团借鉴国际电影产业的成功经验,依据自身深厚的电影文化底蕴,把现代电影工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延伸电影产业链,打造出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娱乐园,开创了中国大电影时代的新模式。
2.横店影视城:
横店影视城,位于中国东阳市横店境内,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距杭州160公里,处于江、浙、沪、闽、赣四小时交通旅游经济圈内。乘飞机、火车或走高速公路均可直达。自1996年以来,横店集团累计投入30个亿资金兴建横店影视城,现已建成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梦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禅寺、明清民居博览城等13个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和两座超大型的现代化摄影棚。已成为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被美国《好莱坞》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
3.上海影视乐园
上海影视乐园,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上海影视乐园有旧上海的市井风情,有拍电影的幕后秘密,有欧式的标准庭院。有“宋子文旧居”、汾阳路上的“工艺美术学院”。老上海特色的风貌是其特色之一。
4.中山影视基地
中山影视基地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中山城占地面积300亩,分为中国景区、日本景区、英国景区、美国景区和展览馆区五大部分。它沿着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浓缩他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而建造起来的,集中反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进程,同时又展现了以中山市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形成一个既有革命纪念意义又有历史文化品位的多功能综合文化旅游城。
5.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镇北堡西部影城距银川市35公里,是在一个原始古堡的基础上修建的。这里保持并利用了古堡原有的奇特、雄浑、苍凉、悲壮、残旧、衰而不败的景象,突出了 它的荒凉感、黄土味及原始化、民间化的审美内涵,尽可能地保留了它特殊的审美价值,让电影艺术家们在这一片西部风光中心情尽兴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同里影视基地
同里影视基地位于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畔,千年历史文化古镇同里素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景致和人文荟萃、文物古迹遍地的特色而闻名海内外,被誉为 “天然摄影棚”、“东方小威尼斯”和“ 明清建筑博览馆”,已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由于保存完好和得天独 厚的资源优势,纷纷被电影电视剧组看中选为拍摄外景地。同里影视基地 同里镇以水景为特色,被誉为“蓬莱仙境”。同里影视基地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
7.象山影视城
象山影视城,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象山县大塘港生态旅游区,以灵岩山为大背景,巧妙结合了当地的山、岩、洞、水、林等自然景观,该影视城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1091亩,主要由大门广场区、村街作坊区、墓府山洞区、庄园湖塘区、店铺城宅区等五大景点区域组成,集影视文化与旅游休闲于一体。象山影视城诠释着宋代古建筑艺术,集影视文化与旅游休闲于一体,为全国单体建筑最大的影视城,于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
8.北普陀影视城
北普陀影视城位于大兴县瀛海乡南宫,距市区20公里,占地30万平方米,是集旅游观光、影视拍摄、影视研修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型影视文化城,是继中央电视台无锡、涿州影视城之后崛起的、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调的第三大影视城。北普陀影视城拥有20多个景区,50多处景观。主要有城中红楼梦园、北普陀寺等古色古香的建筑,还有蒙古茶包、天桥把式、乔装花会、绣球临幸等洋溢着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动;明清古镇三街一村、研修学院、明星摇篮预示着中国影视文化将进一步走向发达;书画院、陶艺馆及松、竹、梅三园则更具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每逢周五、六、日,城中的艺术团体在“水中舞台”及各景点,会同当地民俗花会,举办热闹非凡的“演艺花会游园活动”。
9焦作影视城
1995年因拍摄《东周列国志》耗资数千万元建起来的焦作影视城,分为即城门区,周王宫区、楚王宫区和市井区四个区。气势恢弘,设施完善,内容丰富,环境优美集中体现了华夏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历史风貌,再现了东周夯土筑台之风。
焦作影视城是以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在中国众多的影视城中以依山而建、气势磅礴、造型古朴为特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园林特色。主要景点由文化广场区、周王宫区、市井区、楚王宫区、古战场区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城门广场区以铜铸方鼎、西周东迁和大秦一统的大型浮雕、青铜武士、古钱币状大门以及三皇像、六哲人、四神兽雕塑等为代表,集中体现了影视城所处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色彩,周王宫区包括周王宫、摄影棚和灵台。
10.涿州影视城
北京西南60公里处的涿州影视城将现代电视制作艺术同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它展示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电影电视的拍摄场地,而是一个充满了东方的民俗趣味及古韵气息的,集影视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异国风情於一体的影视城、历史城、文化城和旅游城.
涿州是迄今为止接待摄制组最多的(由于拥有2200亩的拍摄场地和两座各为1200平方米的摄影棚),从《唐明皇》到《武则天》 ,从《三国演义》到《西游记》 ,从《上官婉儿》到《大明宫词》 ,从《中国命运的决战》到《汉武帝》 ……

『贰』 南海电影艺术学院是本科吗

南海电影艺术学院,

同时招本科和专科。

南海电影艺术学院,

是海口经济学院直属二级学院。

南海电影学院开设“摄影系”“编导系”“表演系”,2020年计划招生600人。

『叁』 南海电影学院出了哪些明星

摘要 有孙黎,林心,朱晓华等等

『肆』 南海电影学院是正式大学吗

南海电影学院是正式大学。南海电影艺术学院是由海口经济学院理事单位与北京电影学院合作举办的。由于海口经济学院就是民办本科学校,所以南海电影艺术学院也应该是民办本科,也是全日制本科。

一、学术研究
南海电影学院以“创办一所创新型、应用型、实战型的专业电影学院”为理念,借鉴北京电影学院及全国影视行业的专业优势,创新“高起点教学、密集性训练、全方位培养、实践中提高”的办学特色,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艺术修养、业务实践和技能训练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办学条件
该学院开设摄影系、编导系、表演系,2020年计划招生600人。该学院聘任了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等知名影视院校的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担任各学科专业带头人;聘请了具有丰富电影创作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张会军、谢晓晶、陈浥等一批知名学者、艺术家到校授课。

『伍』 海南省海口经济学院

摘要 今日海经现任领导海经校历海经地图海经荣誉校园风景

『陆』 85后青年演员侯京健,被誉为伟人专业户,他演过八次毛泽东同志

他演过八次毛泽东同志!

他曾是2008版《鹿鼎记》中光明磊落的杨溢之。

《新神雕侠侣》中聪明机敏的冯默风。

也曾是《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中的不靠谱好丈夫南海。

他是特型演员,从2010年起就先后在《铁肩担道义》《毛泽东》《秋收起义》《伟大的转折》等多部电视剧中扮演毛泽东形象,被誉为“伟人专业户”。

他就是85后青年演员侯京健。

侯京健,1985年4月2日,出生于北京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侯京健从小就展露了表演天赋,读书的时候就会说相声,还在北京市拿过几次奖。

学生时代的侯京健是班里的文艺积极分子,经常去参加一些相声表演的比赛。因为之前也没有读过艺术学校,像舞蹈、台词这些都是零基础。高三艺考前,侯京健持续大半年,每天早起来练台词,学舞蹈,到老师家去上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戏、北电、上戏三所表演系的最高学府均考上,侯京健最后选择了离家近的北京电影学院。

侯京健1994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反腐风云录》,在剧中饰演钟小童,从而正式出道。

在多部主旋律电视剧中饰演中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是山东演员侯京健给观众留下的深刻荧幕形象。侯京健饰演的毛泽东形象,也得到国内多位著名导演的信任。

2009年首次扮演青年毛泽东,被侯京健称为是自己的角色初期启蒙阶段。

侯京健:第一次出演毛泽东是2009年一次特别偶然的机会,我的一位长辈是一个制片人,偶尔看到这个有部剧叫《铁肩担道义》在招募青年毛泽东这个角色。这部剧跟《觉醒年代》的时代背景差不多,我去试戏的时候,片方就给我简单的造个型,粘了个头套,穿了一个长衫。当时的年纪也是20多岁,外形和气质可能挺吻合的,于是有了第一次出演毛泽东的经历。

2012年,侯京健身上干净的气质和英气的眼神,吸引了导演高希希。

侯京健得以出演高希希执导的大型史诗电视剧《毛泽东》,在剧中饰演青年毛泽东。回想起最初饰演毛泽东的心境,侯京健说,这不仅是在完成表演工作,更带着 社会 责任感,“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表演,让观众看到今天的幸福日子是怎么来的,让每个年轻人都可以珍惜现在。”

此后,侯京健又连续在《秋收起义》《毛泽东寻乌调查》等多部作品中饰演毛泽东。2019年,更是在革命题材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伟大的转折》《绝境铸剑》三部作品中三度饰演毛泽东,凭借精湛的演技,侯京健饰演的中、青年毛泽东形象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侯京健每一次扮演毛泽东都在进步。

侯京健:其实第一次出演的时候,我心里是没底的,只能抓紧时间阅读史料、了解时代背景,而且那时候的影像资料都不像现在这么丰富。

到后来,我出演过不同阶段的主席,从20多岁到56岁都尝试过,他每一个阶段的特质是不一样的。他在北大的时候,对新知识新文化的求知欲和 探索 欲是非常强烈的;在革命时期,他有一种坚韧、不服输的精神;而到长征时期和苏维埃时期,这可能是他人生中的至暗时刻,但他的这种打不倒的精神是比较足的,有一种运筹帷幄的感觉。

所以对于我来讲,拍每一部戏虽然名字都叫毛泽东,但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不能一成不变。每一次要尝试突破对我来说是非常难的事情,反而第一次出演是最简单的,因为别人都会觉得我是一张白纸,对我的包容度会比较大,现在我觉得会越来越有压力。

为了演好毛泽东的伟人形象气质,侯京健费了不少精力去揣摩毛泽东的人生底色。

特别是在剧组拍摄行程紧张、条件尤为艰苦的情况下,侯京健拍摄过程中吃过不少环境的苦头,这被他认为更好地帮助了自己还原角色人物的状态。“演戏过程中需要无限地去接近这个角色,才可能塑造好他。在贵州拍摄《伟大的转折》时,由于大雪,只能步行从山里的拍摄地回剧组驻地,当时感受着毛泽东和红军走过的长征路,这11公里让我觉得在冥冥之中,注定了要去走一次,感受当时的氛围和艰苦,体会红军的韧劲儿。”

侯京健今年35岁,数次独挑主旋律剧集的大男主,他主演的《共产党人刘少奇》《伟大的转折》《绝境铸剑》三部作品同时斩获“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他说,这也是他第一次最近距离地触碰到了大学时的梦想,“参加飞天奖,走一次飞天奖的红地毯,是我学表演之后一直的梦想。这次拿奖对我来说是一种认可,是一份荣耀。”

很多圈内的朋友都说侯京健背词儿背得快,大段独白还能一条过。

在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中,遵义会议和会理会议这两场戏中,侯京健的段个人独白分别长达二十八分钟和三十六分钟,打破了中国电视剧个人独白记录。侯京健说,自己流畅的台词功底离不开每天阅读的习惯,“我每天坚持看书,拍戏再累我都会看个半小时,文字带来的自信和你对文字的敏感性会增加很多,拍摄的过程也会相当顺利。”

在《共产党人刘少奇》中,侯京健第一次挑战扮演中老年阶段的毛泽东。怀着 历史 和 社会 责任感,侯京健认为塑造毛泽东的形象应该演进老百姓的心里,更接地气儿,“我会尽量做到比别人更努力刻苦,比别人更踏实。”

重大革命 历史 题材剧《觉醒年代》,是侯京健第八次扮演毛泽东。

在这部剧中,从受到《新青年》杂志影响,到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青年毛泽东呈现了不断 探索 救国之路的思想变化历程。

虽然饰演这个角色已经数次,但侯京健坦言,要完美塑造不同时期毛泽东的形象,难度依然较大。

首先要保证“形似”。拍摄前,侯京健将体重减了十七、八斤,试图在纤瘦外形上更接近朝气蓬勃的青年毛泽东。由于毛泽东是湖南人,剧中特意增加了不少吃辣椒的戏份,不擅吃辣的侯京健向导演申请尽量找一些比较辣的辣椒,力求真实,而不是用菜椒代替。这些细节在表演上会对演员有很大的帮助。

在“神韵”上,侯京健认为毛泽东最显著的特征是“真诚”——发自内心地想去了解很多不知道的知识,尤其在第一次到北大后,他对这个全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同时他也是一个愿意直面自己缺点的人,坦诚直接,不去伪装;谦虚友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且不盲目,会产生自己的思考。“比如毛泽东同志喜欢看书,但他并不是盲目求学,别人告诉他不懂的东西,他会记下来,也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侯京健: “一部影视作品除了让大家观看之外,还能让观众感受到一些精神,是我们演员的初心和使命。”

演员侯京健一直为人低调,所以关于他的绯闻也是少之又少。

据网友爆料称侯京健的女友叫牟星,是一名模特、演员。

牟星不仅有着甜美的外表,而且在性格方面也是那种非常大气豪爽的女孩子,凭借着如此多的优点成为了众多粉丝心目中的偶像女神,很多观众就是因为看过她所出演的影视剧后才成为了她的粉丝,大家在关注牟星的同时对于她的感情生活也非常好奇,虽然网上一直有牟星的绯闻恋情,但是牟星生活中目前还没有结婚也没有老公,其实直到现在牟星男朋友是谁都不被我们所知。

其实,侯京健目前还是未婚状态。

『柒』 南海电影学院是全日制本科吗

南海电影艺术学院是由海口经济学院理事单位与北京电影学院合作举办的。由于海口经济学院就是民办本科学校,所以南海电影艺术学院也应该是民办本科,也是全日制本科。

『捌』 青岛历史名人1-2位,越详细越好,赶紧的,学校急用。。。

王统照:(1897—1957年)字剑三,曾用名:息庐,源蒙、梅如等,著名作家,山东诸城人。1927年王统照定居青岛,创作了描写青岛的著名散文《青岛素描》、诗集《这时代》、长篇小说《山雨》,主持创办了文学期刊《青潮》。1946年被聘为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因支持学生运动被解聘。1949年返校任中文系主任。王统照故居位于市南区观海二路49号。

王献唐:(1896—1960年),山东日照人。历史考古学家。曾任《山东日报》《商务时报》编辑、山东省省立图书馆馆长、山东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铜器研究员。在金石、版本、音韵、目录学等方面均有建树。著有《中国古代货币通考》、《楚辞新论》、《公孙龙子悬解》、《炎黄氏族文化考》等书。王献唐故居位于市南区观海二路13号甲。

毛汉礼:(1919-1988年),浙江诸暨人,中国物理海洋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海洋学奠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著有《动力海洋学》《海洋》《湾流》等论文、论著40多篇(部)。其主持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资料汇编及图集》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黄东海陆架水文物理学调查研究》获1985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毛汉礼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路36号。 冯沅君:(1900—1974年),原名冯淑兰,河南唐河人。现代作家、教育家。1947年应国立山东大学之聘来青岛任教。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与林庚合编的《中国历史诗歌选》获全国统编材料一等奖。冯沅君、陆侃如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6号。

陆侃如:(1903—1978年),江苏海门人。现代作家、教育家。1947年受聘国立山东大学任教。著有《屈原》、《宋玉》、《楚辞选》、《杜甫诗选》、《韩非子选注》、《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等著作。冯沅君、陆侃如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6号。

老 舍:(1899—1966年)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著名作家。1934年到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36年辞去教职专事创作。在青岛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两部散文集。代表作《骆驼祥子》被译为多国语言,并被改编成舞台电影剧本搬上舞台银幕。老舍故居位于市南区黄县路12号。

华 岗:(1903—1972年),浙江龙游人,史学家、学者、教育家。1951年至1955年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在青期间完成了《中国大革命》等著作。创办《文史哲》并任第一任社长。著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大纲》等著作。华岗故居位于市南区龙口路40号。

朱树屏:(1907―1976年),字锦亭,山东昌邑人,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海洋生态学、水产学及湖沼学研究的先驱和奠基者。1946年任国立山东大学教授兼水产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实验室研究员。新中国建立后,任山东省水产厅副厅长,全国政协委员,青岛市政协副主席。撰有《中国近海浮游植物与水文及渔业的关系》、《十年来我国海洋浮游植物的研究》等论文40余篇,其《海带施肥养殖》、《海带自然光育苗》、《坛紫菜人工育苗与养殖的研究》3项成果均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朱树屏故居位于市南区金口二路13号。

刘知侠:(1918-1991年),河南汲县人。现代作家。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创部部长、秘书长、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等,1985年任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定居青岛。毕生致力于军事文学创作,著有《铁道游击队》、《红嫂》、《铺草集》、《沂蒙飞虎》等长篇小说。刘知侠故居位于市南区金口二路42号。

束星北:(1907—1983年),江苏江都人。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海洋物理学家和教育家。新中国建立后在山东大学、青岛医学院任教。1978年到国家海洋局进行动力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是我国早期从事量子力学、相对论研究的物理学家之一。曾发表大量中外文论文,著有《狭义相对论》等。束星北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6号。

沈从文:(1902——1988年)湖南凤凰人,原名沈岳焕,别名小兵,笔名懋林、休芸芸、甲辰、王旋若等。1931—1933年在青岛任国立青岛大学讲师。在青期间完成了几十个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有《自传》、《八骏图》、《月下小景》等。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著有小说《边城》、《长河》,辑有《从文子集》、《沈从文甲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沈从文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路3号。

杨振声:(1890—1956年),山东蓬莱人,现代作家、教育家。1930年至1932年任国立青岛大学第一任校长。期间邀请大批学有专长的著名教授、学者赴青任教,使国立青岛大学创建后进入鼎盛时期。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玉君》。杨振声故居位于市南区黄县路7号。

张 玺:(1897—1967年),河北平乡人,中国海洋动物学家、教育家。中国湖沼学、动物学研究的先驱,1932年后在国立山东大学兼任教授。新中国建立后,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并任副主任。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的研究及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曾发表《青岛沿海后腮类动物的研究》、《中国海洋动物之进展》等论文近百篇。著有《牡蛎》、《近江牡蛎的养殖》、《中国北部海产经济软件动物》等。张玺故居位于市南区莱阳路28号甲。

洪 深:(1894—1955年):字伯骏,号浅哉,江苏武进人,中国早期电影开拓者、剧作家。1913年考入清华大学后,开始从事戏剧创作活动,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教授、上海戏剧社排演主任、中华电影学校校长、明星电影公司编导主任、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总书记。1934年回到青岛,在青期间创作了著名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洪深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路1号。

闻一多:(1899--1946年),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现代学者、诗人,从事诗歌创作,出版有《红烛》、《死水》诗集,在全国有很大影响。1930年9月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时著有《奇迹》等诗。授课之外从事诗经、唐诗研究,有突破性成就。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杀害。著有《闻一多全集》等八卷四册。闻一多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中国海洋大学院内。

赫崇本:(1908—1985年),辽宁凤城人。物理海洋学家、海洋教育学家,1949年任国立山东大学教授。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山东大学海洋学系主任,山东大学海洋学院教务长、副院长兼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的研究及海洋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中国物理海洋学奠基人、原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创建者之一。《中国大网络全书》海洋科学卷副主编,《海洋与湖沼》副主编等。著有《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及其性质的初步探讨》等。赫崇本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9号甲。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1923年来青岛购屋寓居。题名“天游园”。康有为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

梁实秋:(1902—1987年)浙江杭县人,原名梁沼华,字秋实,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翻译家、作家、学者。1930-1934年梁实秋教授受聘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在青期间开始翻译影响广泛的《莎士比亚全集》,出版了2本论文集。梁实秋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3号。

萧 红:(1911—1942年),女,黑龙江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作家。1934年来青居住,1942年病逝于香港。萧红、萧军故居位于市南区观象一路1号。

萧 军:作家,原名刘鸿霖,曾用名刘呤飞、刘羽捷、刘燕白、刘军,笔名三郎、田军、箫军。辽宁义县人,早年从军,后从事文学创作,1934年夏到青岛任青岛晨报副刊编辑。在青期间,萧军完成了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萧红完成了长篇小说《生死场》。萧红、萧军故居位于市南区观象一路1号。

童第周:(1902—1979年),浙江鄞县人。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34年至1937年在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1946年后任国立山东大学动物学系教授、系主任。其《硬骨鱼胚胎发育的研究》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文昌鱼的器官发育与演化》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童第周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6号。

宋春舫:(1892—1980年),浙江吴兴人,现代戏剧家。1930年在青创办了图书馆“褐木庐”,主要收藏中、外文剧本及戏剧理论著作,并创作话剧本《原来是梦》。宋春舫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支路6号。

在全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里,青岛的“资历”恐怕最浅。自1898年德国开始规划、建设“胶澳商埠”以来,至今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据说年轻的青岛跻身“名城”的资本有两个,一是拥有大片欧洲风格的建筑,一是保存着一批文化名人的旧居。

让人开心的是,青岛别有韵致的人文景观与美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是浑为一体的。文化名人的旧居,全都在海滨风景区里,旅游者只需在游览汇泉湾、小鱼山、小青岛、栈桥等景点的空当,稍拐个弯儿,便可造访昔日文化巨子们的遗宅。

康有为的故居就坐落在小鱼山东麓,门牌号为福山路5号。康有为不仅是思想家,而且是被誉为“康圣人”的大学问家,他旅居青岛期间,留下了许多诗文。“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恐昔人之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文不足形容之。”他的话成为青岛标志性的评语。康有为1917年、1922年、1927年三度到青岛,一次比一次住得长,最后也在青岛仙逝,墓就修在崂山。

康有为的故居是前德国总督府一位高官的宅第,是他1922年来青岛的时候租住的,他将逊帝溥仪赐题的“天游堂”的御匾悬于宅内,并把宅院题为“天游园”。在康有为宅前有一条凹凸不平的方石块铺就的小径,沿这条石径步步登高便是福山路,福山路上有洪深和沈从文的故居。

洪深故居是青岛名人居中最气派的一幢洋楼,雄峙于路口的高地上,能住上如此华贵的高门头,恐怕不仅仅因为洪深先生是上世纪30年代著名的剧作家,更因他乃洪述祖之子。

熟悉民国史的人自会知道洪述祖,他是袁世凯为首任大总统时的国务院内务部秘书,后因牵涉宋教仁案而逃到德国人治下的青岛。洪深曾以在崂山的家产被日本人强占之事写下《劫后桃花》电影剧本,成为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之后由导演张石山亲自执导,蝴蝶、舒绣文等大腕主演,将之搬上银幕,轰动一时。

与洪宅隔一个大门,就是当年在青岛大学(后更名为“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的沈从文的故居。沈从文是诗人徐志摩介绍给青岛大学的校长杨振声的,当时尚未成名的这位湘西青年,显然不能与大名鼎鼎的外文系主任洪深相比,所以他只是住在福山路3号楼里的12个青年教师中的一个。这个擅长以笔表达思想的文学才子显然是个腼腆的人,巴金老人在《怀念从文》中写道:“他第一次在大学讲课,课堂里坐满了学生,他走上讲台,那么多年轻人的眼睛望着他,他红着脸,一句话也讲不出来,只好在黑板上写了‘请等五分钟’五个字。他就是这样开始讲课的。”

“一多楼”位于如今的海洋大学校园内,是当时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的故居。与闻一多先生一起被杨振声“游说”来青岛任教的还有梁实秋先生,但这位任外文系主任和图书馆馆长的学者似乎对青岛印象好得不得了,晚年多次写到青岛,称之是“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

老舍租住的房子与梁实秋家相距不远,但他们没有同过事,1934年老舍应聘山大的时候,梁实秋已经去了北大。老舍先生在青岛住过三个地方,黄县路12号是他住的时间最长的一处。在这里,老舍先生创作欲直比栈桥回澜,不得不辞职专事写作,这期间他写下了《月牙儿》、《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当然还有他的另一个“作品”———儿子舒乙,也是在这里出生的。

文坛“二萧”与舒群都是东北的热血青年,他们不甘为“满洲国”的“良民”,于1934年端午节的前一天乘船来到尚显安宁的青岛。“我们在观象一路一号一所石块垒成的二层小楼的下部租了两间房子,一间由舒群夫妇居住,一间就由我们居住……后来,我由楼下面又搬到楼上有‘太极图’那间突出的单间居住了。”晚年的萧军曾作如是描写。

在青岛的这座小楼里,萧军写完《八月的乡村》,萧红写完了《生死场》。在爱情的烈焰中,“二萧”各自奉献出自己的代表作,也为青岛奉献了这一处人文景观。

在全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里,青岛的“资历”恐怕最浅。自1898年德国开始规划、建设“胶澳商埠”以来,至今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据说年轻的青岛跻身“名城”的资本有两个,一是拥有大片欧洲风格的建筑,一是保存着一批文化名人的旧居。

让人开心的是,青岛别有韵致的人文景观与美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是浑为一体的。文化名人的旧居,全都在海滨风景区里,旅游者只需在游览汇泉湾、小鱼山、小青岛、栈桥等景点的空当,稍拐个弯儿,便可造访昔日文化巨子们的遗宅。

康有为的故居就坐落在小鱼山东麓,门牌号为福山路5号。康有为不仅是思想家,而且是被誉为“康圣人”的大学问家,他旅居青岛期间,留下了许多诗文。“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恐昔人之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文不足形容之。”他的话成为青岛标志性的评语。康有为1917年、1922年、1927年三度到青岛,一次比一次住得长,最后也在青岛仙逝,墓就修在崂山。

康有为的故居是前德国总督府一位高官的宅第,是他1922年来青岛的时候租住的,他将逊帝溥仪赐题的“天游堂”的御匾悬于宅内,并把宅院题为“天游园”。在康有为宅前有一条凹凸不平的方石块铺就的小径,沿这条石径步步登高便是福山路,福山路上有洪深和沈从文的故居。

洪深故居是青岛名人居中最气派的一幢洋楼,雄峙于路口的高地上,能住上如此华贵的高门头,恐怕不仅仅因为洪深先生是上世纪30年代著名的剧作家,更因他乃洪述祖之子。

熟悉民国史的人自会知道洪述祖,他是袁世凯为首任大总统时的国务院内务部秘书,后因牵涉宋教仁案而逃到德国人治下的青岛。洪深曾以在崂山的家产被日本人强占之事写下《劫后桃花》电影剧本,成为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之后由导演张石山亲自执导,蝴蝶、舒绣文等大腕主演,将之搬上银幕,轰动一时。

与洪宅隔一个大门,就是当年在青岛大学(后更名为“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的沈从文的故居。沈从文是诗人徐志摩介绍给青岛大学的校长杨振声的,当时尚未成名的这位湘西青年,显然不能与大名鼎鼎的外文系主任洪深相比,所以他只是住在福山路3号楼里的12个青年教师中的一个。这个擅长以笔表达思想的文学才子显然是个腼腆的人,巴金老人在《怀念从文》中写道:“他第一次在大学讲课,课堂里坐满了学生,他走上讲台,那么多年轻人的眼睛望着他,他红着脸,一句话也讲不出来,只好在黑板上写了‘请等五分钟’五个字。他就是这样开始讲课的。”

“一多楼”位于如今的海洋大学校园内,是当时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的故居。与闻一多先生一起被杨振声“游说”来青岛任教的还有梁实秋先生,但这位任外文系主任和图书馆馆长的学者似乎对青岛印象好得不得了,晚年多次写到青岛,称之是“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

老舍租住的房子与梁实秋家相距不远,但他们没有同过事,1934年老舍应聘山大的时候,梁实秋已经去了北大。老舍先生在青岛住过三个地方,黄县路12号是他住的时间最长的一处。在这里,老舍先生创作欲直比栈桥回澜,不得不辞职专事写作,这期间他写下了《月牙儿》、《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当然还有他的另一个“作品”———儿子舒乙,也是在这里出生的。

文坛“二萧”与舒群都是东北的热血青年,他们不甘为“满洲国”的“良民”,于1934年端午节的前一天乘船来到尚显安宁的青岛。“我们在观象一路一号一所石块垒成的二层小楼的下部租了两间房子,一间由舒群夫妇居住,一间就由我们居住……后来,我由楼下面又搬到楼上有‘太极图’那间突出的单间居住了。”晚年的萧军曾作如是描写。

在青岛的这座小楼里,萧军写完《八月的乡村》,萧红写完了《生死场》。在爱情的烈焰中,“二萧”各自奉献出自己的代表作,也为青岛奉献了这一处人文景观

出生在青岛的很少, 有很多名人都是旅居青岛:这些名人的文章,你应该很清楚!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1923年来青岛购屋寓居。题名“天游园”。康有为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

梁实秋:(1902—1987年)浙江杭县人,原名梁沼华,字秋实,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翻译家、作家、学者。1930-1934年梁实秋教授受聘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在青期间开始翻译影响广泛的《莎士比亚全集》,出版了2本论文集。梁实秋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3号。

老 舍:(1899—1966年)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著名作家。1934年到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36年辞去教职专事创作。在青岛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两部散文集。代表作《骆驼祥子》被译为多国语言,并被改编成舞台电影剧本搬上舞台银幕。老舍故居位于市南区黄县路12号。

沈从文:(1902——1988年)湖南凤凰人,原名沈岳焕,别名小兵,笔名懋林、休芸芸、甲辰、王旋若等。1931—1933年在青岛任国立青岛大学讲师。在青期间完成了几十个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有《自传》、《八骏图》、《月下小景》等。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著有小说《边城》、《长河》,辑有《从文子集》、《沈从文甲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沈从文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路3号
闻一多:(1899--1946年),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现代学者、诗人,从事诗歌创作,出版有《红烛》、《死水》诗集,在全国有很大影响。1930年9月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时著有《奇迹》等诗。授课之外从事诗经、唐诗研究,有突破性成就。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杀害。著有《闻一多全集》等八卷四册。闻一多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中国海洋大学院内。
现在称得上名人的还有都是青岛籍贯:
1.唐国强----中国电影协会会长
2.黄晓明
3.黄勃
4.陈好
5.江涛(歌手)
6.倪萍
7.赵保乐
8.林永健
9.盖丽丽
10.王宁(中央电视台主播)
11.宋佳
12.夏雨
回答者: liu12345678978 | 五级 | 2011-1-9 15:13

古代名人宁戚:
生卒年不详,春秋莱棠邑(今青岛平度)人,一说是卫国(今河南境内)人,早年怀经世济民之才而不得志。齐桓二十八年(前685)拜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
公元前685年起,在40多年间,齐桓公推行招贤纳士,锐意求治的建国方略,任用管仲为相,建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赏识并重用宁戚,是齐桓公高明的人才政策的典型例子。
宁戚获悉齐桓公重人才,有抱负,便决心投靠齐国,以便有一番作为。他不畏艰难,来到临淄,自我推荐,击牛角高歌,令齐桓公和管仲都注意到这是一个气度不凡、抱负不凡的人物。
齐桓公求贤若渴,慧眼识才,一经交谈便认定宁戚是难得的人才,他不重出身,不论资历,不计较小节,注重大节,力排众议,擢用宁戚。杰出的政治家管仲也十分推重宁戚,帮助齐桓公用好宁戚之长。他建议立宁戚为大司田主管农业的官员,他认为宁戚是有才能的农业专家,自己不如宁戚。宁戚由此负责齐国的农业生产,主持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并兴渔盐之利。奖励垦荒,薄取租赋,齐国很快富裕强盛起来。
宁戚仕齐期间,经常到齐国东部活动,组织民众发展农耕,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辞世后他被人们安葬在胶水东岸(今平度马戈庄镇境内)。
宁戚著有《相牛经》1卷,为中国最早畜牧专著,对促进齐国农牧业发展产生一定作用。

『玖』 电影铁道卫士里扮演女特务的是谁

叶琳琅,1932年1月出生于南京,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祖籍江苏吴县。1950年9月在南京明德女子教会学校中学毕业后,放弃了去金陵女子大学外语系的学习机会,转而考上了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电影学校(现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四十年来,她参加过《如此多情》、《笑逐颜开》、《铁道卫士》、《小字辈》、《不该发生的故事》、《血色清晨》、《雾野》等五十多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2008年出演由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一角。


个人经历

1932年1月出生于南京。1950年9月在南京明德女子教会学校中学毕业后,放弃了去金陵女子大学外语系的学习机会,转而考上了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电影学校(现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叶琳琅学习努力,刻苦用功,各门功课均名列前茅。毕业后,叶琳琅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955年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四十年来,她参加过《如此多情》、《笑逐颜开》、《铁道卫士》、《小字辈》、《不该发生的故事》、《血色清晨》、《雾野》等五十多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为《保尔·柯察金》等四十多部译制片的主要角色配音,并主演过《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几十部话剧。她的表演生活化,人物特性鲜明,尤其是以演反面人物和喜剧人物见长。她所扮演的角色即使只有几个镜头,都要倾注自己的全部热情创作,力争“人各有貌”。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2008年,叶琳琅出演由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一角。

主要作品


红楼梦(2008)饰演:刘姥姥导演:李少红合作演员:王龙华、姚笛、杨幂、于小彤、蒋梦婕、李沁等

梅艳芳菲(2006)

异梦惊魂(2004)

咱爸咱妈(1995)饰演饰演收费老太太

留村察看(1994)

鸳梦惊魂(1993)饰演治安老太

以血还血(1991)饰演老板娘

高朋满座(1991)饰演严妻

荒唐历险(1990)饰演宋彬彬母

离婚合同(1990)饰演妇女干部

民国特大谋杀案(1990)饰演胖婶

血色清晨(1990)饰演盆嫂

外滩龙蛇(1990)饰演鸨妈

最后一个皇妃(1988)饰演王嬷嬷

温柔的眼镜(1987)饰演王二姨

城市假面舞会(1986)饰演胖大嫂

女人的力量(1985)饰演胖大婶

飘逝的花头巾(1985)饰演秦母

白雾街凶杀案(1985)饰演叶老太太

狼犬历险记(1985)饰演蚂蚱妈

不该发生的故事(1983)饰演中年妇女

赤橙黄绿青蓝紫(1982)饰演解母

星星星(1982)饰演丁婶

回头一笑(1981)饰演古婶

爱情啊,你姓什么?(1980)饰演林母

排球之花(1980)饰演女导演

小字辈(1979)饰演胖大嫂

青春(1977)饰演张琳

十月的风云(1977)饰演张琳

南海的早晨(1964)饰演陈官运妻

暑假的礼物(1961)饰演李敏

铁道卫士(1960)饰演王曼莉

金玉姬(1959)饰演刘桂兰

试航(1959)饰演小张

笑逐颜开(1959)饰演王丽云

虎穴追踪(1956)饰演资丽萍

如此多情(1956)饰演傅萍

阅读全文

与南海电影学院什么时候出成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猫和老鼠大电影电影票多少钱 浏览:585
什么直播可以直播电影 浏览:837
六十年代好看的电影大全 浏览:516
部队电影好看 浏览:916
爱国的电影都有哪些方面 浏览:450
歌词里含电影再给多少秒 浏览:933
2020明朝电影有哪些 浏览:538
杜鹃调酒什么电影 浏览:771
好看电影魏大勋 浏览:231
漫威电影中的部门有哪些 浏览:700
奥特曼每年都有哪些大电影 浏览:907
德国入侵波兰电影有哪些 浏览:758
缘份电影如何 浏览:245
好看的战争特工电影排行榜 浏览:249
战狼二电影高清免费 浏览:611
电影双字幕如何处理 浏览:424
十一黄金周三部电影哪个好看 浏览:637
有什么电影看军人过雪山 浏览:725
如何剪辑电影精髓 浏览:739
胡歌喜欢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