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诺无悔电视剧剧情分集介绍
该剧取材自“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讲述了他在政和县担任县委书记的工作为创作背景,展现了他履职尽责、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一生的故事。
第1集剧情:廖俊波参加招商会,妻子林莉特意为他送去饭菜。组织上研究决定让廖俊波去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林莉看到廖俊波晚上回来才吃得上饭心里很难受,最终家人都支持廖俊波去政和县的决定。
『贰』 廖俊波的故事我会一直贴着是怎么回事
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熊山街道渡头洋上河滨路3号的一户人家门口,贴着一副有点“特别”的对联——上联“当官能为民着想”,下联“凝聚民心国家强”,横批“俊波您好”。
说起这副对联的来历,对联的主人、七旬老叟张承富如数家珍: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给时任县委书记廖俊波发了一条短信,竟然帮助自己和街坊们解决了好多年解决不了的老大难问题。
“街坊们听说廖书记去世的消息,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大家都不敢相信这么好的干部怎么会走得这么突然。”老人感慨地说,“廖书记来政和之前,县城里没有市民广场,没有文化活动中心,没有像样的马路;他离开政和的时候,迎宾大道建起来了,政和广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了,九座市政桥梁竣工了,我们政和老百姓打心底里感激他呀!”
前不久,张承富给廖俊波写了封信寄托哀思,在信的结尾,老人写道:“廖书记,我会把这副‘俊波您好’的对联一直贴在门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
『叁』 一诺无悔周老板撤资是哪一集
17集。周老板在龙竹村投资建花贲种植基地后,因为地头蛇找麻烦,开发商不说话,周老板一气之下直接撤资走人。《一诺无悔》是世纪长龙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由欧阳奋强执导,郭广平领衔主演,傅淼、何政军、魏小军、白凡、刘浩闻、蔡静。联合主演的当代剧。该剧取材自“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讲述了他在政和县担任县委书记的工作为创作背景,展现了他履职尽责、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一生的故事。
『肆』 廖俊波政和电视剧全集剧情介绍
电视剧《一诺无悔》,取材自“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先进事迹,以他在政和县担任县委书记的工作为创作背景,讲述了他履职尽责、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故事。
《一诺无悔》还原了有血有肉有温度的真实人物形象。剧中除了展现廖俊波的为民情怀与使命担当,还刻画了其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柔情与温情,以平行的视角展现其日常工作生活,让观众走进廖俊波的内心世界,让先进形象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该剧紧扣“为民造福”和“脱贫攻坚”两大主题,将一位惦记群众冷暖安危,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的公仆形象跃然荧屏。
真实可感的细节支撑和生动可感的艺术张力是《一诺无悔》的另一大亮点。身为人民公仆,廖俊波带领政和县干部群众办好一件件实事,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让原本“省尾”的政和县成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执导《一诺无悔》的是饰演87版《红楼梦》贾宝玉一角的欧阳奋强。为了塑造好角色形象,剧组深入廖俊波生前工作过的基层环境体验生活。
他们到了许多廖俊波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接触到了他的许多同事,以及他帮助过、扶持过的工商界人士、基层干部、普通市民、普通教师等。这种“身临其境”的亲近感和代入感,生动还原了一幕幕真实的奋斗场景和生活现实。
市县纪委书记办案:难在哪 受什么影响 如何突破
强化履职担当 突破办案瓶颈
深化“三转”,要聚焦中心任务,把重点放在监督执纪问责上,集中力量查办案件。
完成内设机构调整后,很多市、县纪委的办案力量得到了充实和加强,办案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办案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基层办案面临阻力、与相关执法机关和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不畅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的开展。此外,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腐败案件案情更加复杂、手段日趋隐蔽,对办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期,记者就各地在查办案件工作中的体会及面临的困难、问题等,采访了部分市县纪委书记。
市县纪委办案难在哪?
刘子玉(山东省德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县纪委办案难不难?这个问题得辩证地看。
说难,主要难在三点:一是环境。个别基层单位、部门对落实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错误论调,以及说情风、关系网的干扰,都对执纪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二是力量。基层腐败问题存量大,新型违纪问题多,市县纪委人员少,办案骨干更少,力量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三是能力。有的办案领导及人员从事办案时间短,对查办案件的基本法规、程序和技能熟悉、掌握不够,突破案件能力不足。
说不难,也不难。去年以来,德州市县纪委查办案件数量大幅提升,其中市纪委自办案件数量位列全省第一。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积极主动地在上级纪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做好全省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严格落实“两报告”运行机制,破除各种阻力干扰。二是争取同级党委的支持,用好责任追究这个“撒手锏”,以责任追究倒逼主体责任落实。市委及各级党委充分履行领导支持之责,为我们查办案件排除了障碍和阻力。三是善借协作之力,进一步加强与审判、检察、公安、审计等机关在查办案件中的协作配合,在县、乡一级探索、完善协作办案机制,凝聚办案合力。
孙德胜(福建省政和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我个人认为,县级纪委办案,确实存在一定困难,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办案力量薄弱造成“不会办案”。县级纪委一线办案人员大多“半路出家”,在查办失职渎职类、贪污贿赂类等专业要求较高的案件时,经常出现不懂调查、不会取证、调查时限超期等问题。二是考核机制缺乏刚性约束导致“不想办案”,尽管县级纪委每年都开展岗位目标责任考核,由于考核的方式不够科学,考核的结果运用、评价不到位,影响了纪检监察干部查案的主动性、积极性。三是说情风、“关系网”干扰所以“不敢办案”。县一级行政区域地方小,关系复杂,案件一旦深查细挖就会得罪人,办案机关和办案人员难免有顾虑、有包袱。
郑机智(四川省武胜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上级纪委办案过程中,为弥补工作力量不足,有时会从县级纪委抽调人手。这固然有助于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办案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办案骨干被抽调,少则数月,多则一年,难免会使县级纪委办案力量更加匮乏,有时甚至导致原来承办的案件迟迟不能结案。
陈强(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纪委在办案过程中主要面临“三少一多”的问题,增大了办案难度。一是案源少,这主要与城区地域范围较窄、区级部门权责受上级部门制约较多等有关,因此,区纪委的办案数量,尤其是大案要案的数量较少。二是人手少,办案力量缺乏。三是举报少,办案线索难找。一方面,违纪违法行为手段越来越隐蔽;另一方面,部分领导干部倾向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发现问题不上报甚至掩盖。四是掣肘多,纪检干部办案有所顾虑。
哪些因素影响市县纪委办案?
陈国根(浙江省海盐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地方党委和纪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会影响办案工作的开展。
少数地方的领导干部甚至是一把手法纪观念淡薄,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本单位发生了违纪案件,作为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非但不反省,反而跑到纪委来说情,为下属开脱,存在抓业务工作和抓反腐败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纪委作为办案的主体,自身能力和素质决定了办案的质量。县级纪委和乡镇纪委在办案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发现问题能力不足,以至于一些问题由小变大;担当意识不强,有些纪检干部碰到问题绕道走、办案瞻前顾后;查处力度不够,尤其是“一案双查”的力度不够,对一把手和纪检组织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偏软偏轻。
夏新建(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推进,楚雄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艰巨。从现阶段楚雄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案件进入了易发多发期,加大了案件查处压力;从违纪手法特点看,违纪手段越来越隐蔽,办案壁垒越来越多,加剧了案件查处难度;从发案规律趋势看,腐败潜伏期越来越长,影响了发现案件的准度;从办案队伍看,基层办案力量薄弱、保障困难,办案设备和办案手段落后,办案能力有待提升,影响了查办案件的力度。
徐志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我们认为,影响办案工作推进的因素主要有3个:一是办案力量不足,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如我市11个旗县市区的纪委,大部分实行联合办案工作模式,办案人员既从事案件查办工作,又从事科室业务工作,精力难以集中。此外,基层的一些同志,政策水平、业务能力有限,难以适应办案专业化要求。二是办案设备落后,组织协调机制需强化。当前腐败问题呈现出智能化、科技化、隐蔽化的趋势,动用网络跟踪等办案手段受到法律、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制约,协调金融、通讯等相关部门难度较大,经常使案件突破错失良机。三是地方、部门保护主义较重,怕出事、怕惹事。有些干部受人情关系、部门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有了问题“捂着”或假装不知道,一些干部信奉“法不责众”,往往以“集体研究”、“会议决定”等应付调查,很多案件发现不了,即使发现了也大而化小、小而化了。
如何克服办案阻力?
颜建平(江西省宜黄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城范围小,熟人多、同事多,关系复杂,在案件的查办过程中,一些调查对象就会利用各种关系找人说情开脱,给办案人员施加压力、设置阻力,致使案件查办工作立案难、取证难、处理难、进展慢。个别纪检干部也担心案子办多了得罪人,遭到打击报复,对自己不利。为此,我们县纪委积极改变办案方式,推行“区域联动”、“异地交叉”和“下查一级”的办案工作机制,让涉案人员手中的“关系网”、“人情网”难以发挥作用,让异地办案人员不受人情干扰,消除思想顾虑,全身心投入案件调查。
李大英(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县(区)纪委在查办“小官大贪”典型案件时,常面临县(区)级领导干部“说情风”的干扰。多年在一个县(区)工作的党员干部,相互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办案期间领导说情常有,查办案件工作很难不受其影响。破解这方面难题,一要真正落实好“两个为主”,重要案件线索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要向上级纪委报告,环节不能少,线索不能断。二要制定针对说情者的“说情就是违纪”制度和针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说情报告制度,有效遏制领导干部说情风。
杨传金(江苏省睢宁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涉案人员所在单位不配合,也给调查取证增添了阻力。特别是查一把手,其他人员怕被打击报复,或牵连到自己,办案人员在调查取证时,被调查者常遮遮掩掩,欲言又止。此外,涉案人员家人不理解,追缴赃款赃物也有阻力。对此,要严守办案保密制度,提高办案效率,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陆』 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涛是什么电视剧
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涛的电影是《政和书记》不是电视剧。《政和书记》以观察者的角度出发,走访廖俊波的家乡以及工作地点,拜访他的家人朋友,只为探寻一个答案“为什么廖书记的微信名是樵夫?”其实在探寻廖俊波的过程中“樵夫”背后的意义就逐渐显现。
《政和书记》剧情简介:
影片根据廖俊波书记真实撼动的事迹进行了加工改编,以记者探寻廖俊波“樵夫”的微信名由来、廖俊波生前在南平政和脱贫攻坚为民解忧的光彩睿智的工作经历,两条故事线索交叉的平行蒙太奇艺术手法,将主人公廖俊波的大爱、永远的微笑及他的初心和坚守,生动地还原了真实质感和朴实情感,亲情化的叙事视角一改以往说教式窠臼,人性探索超越以往主旋律电影。既有电影纪实风格,又有传记片的饱满人物,加倍了影片的故事魅力。
《政和书记》这部电影可以说拍得很成功了,它深挖廖俊波的精神内涵,还原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坚守,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但希望他的精神与实际永远被世人铭记。
『柒』 和廖俊波达班子的董县长现在干什么
看了看政和县近十年的资料,和廖俊波搭班的县长叫黄爱华,廖俊波升任南平市副市长后,2016年4月黄爱华任政和县县委书记
『捌』 一诺无悔电视剧前两集什么意思
就是前两集的意思。
该剧取材自“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讲述了他在政和县担任县委书记的工作为创作背景,展现了他履职尽责、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一生的故事。
第1集剧情:廖俊波参加招商会,妻子林莉特意为他送去饭菜。组织上研究决定让廖俊波去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林莉看到廖俊波晚上回来才吃得上饭心里很难受,最终家人都支持廖俊波去政和县的决定。
第2集剧情:廖俊波和董县长丁副书记漫步街头视察工作。董县长和丁副书记给廖俊波汇报工作,告诉他资料都已经整理好,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并且打算给他安排个秘书。但廖俊波拒绝了,告诉他们小曹就是自己的司机兼联系人。
『玖』 廖俊波车祸司机师傅怎么样
廖俊波,1968年8月出生,曾任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委书记。2015年6月,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受到中央领导的会见和表彰。
2015年11月20日,廖俊波被任命为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16年10月,廖俊波被选为南平市委常委。南平市政府官方网站显示,廖俊波分管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国资、人防、驻外机构、监察纠风、武夷新区等工作。
在事故发生的几天前,廖俊波还在推进市重点工程项目的工作。据媒体报道,3月16日上午,南平市建阳区隆重举办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战”三月份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廖俊波出席并宣布项目开工。
2015年6月,《中国纪检监察报》曾以对廖俊波个人事迹刊发报道。报道称,政和县原本是福建省为数不多的贫困县,2011年6月,廖俊波走马上任政和县委书记,带领政和脱贫。2012年,政和县域经济发展指数在福建省提升35位,2013年县域经济发展首次进入福建省十佳。4年来,该县未发生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法犯罪案件。
2015年7月新华网的一篇报道中称,一年到头,廖俊波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是大家眼里的“铁人”、“工作狂”。当中学老师的妻子说:“如果我们两个人一直当老师,可能更自在。”但廖俊波觉得,他已经很快乐,他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廖俊波
简历:
廖俊波,男,福建浦城人,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90年8月参加工作。
1995.12-1996.7 福建省邵武市政府办公室科员;
1996.7-1998.4 福建省邵武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科员;
1998.4-1998.11 福建省邵武市委办公室副主任;
1998.11-2002.8 福建省邵武市拿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2002.8-2003.10 邵武市拿口镇党委书记(其间:2002年8月至2002年10月在浙江衢州挂职锻炼);
2003.10-2004.2 邵武市政府助理调研员、拿口镇党委书记;
2004.2-2006.5 邵武市政府副市长;
2006.5-2007.10 南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2007.10-2011.6 南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南平市荣华山产业组团管理委员会主任;
2011.6-2015.11 福建省政和县委书记;
2015.11 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