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部电影 叫什么什么大酒店 内容是一个国家两派内战 当地的酒店在内战中收留了很多灾民
《卢旺达饭店》
是一部由英国、南非、加拿大和意大利四国于2004年共同拍摄的战争片。
影片由特瑞·乔治执导,
唐·钱德尔、苏菲·奥康尼多、杰昆·菲尼克斯和尼克·诺尔特等联袂主演,
于2004年9月11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首映。
该片取材于发生在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
以此为背景由真人真事所改编
② 2018年上映的影片《孟买酒店》为何能得到大众的喜爱
这是对那些已逝生命的致敬,更是对历史的敬重——《孟买酒店》。记得看这部电影记得最深的其中一句台词大概话是:一直打开声音让我听见他们的哀嚎。这部电影个人觉得全程无尿点整个电影都充斥着紧张、无助的感觉。整个电影还原了当时事件的真实感。
1)整部影片以一位在酒店餐厅工作的服务员阿尔琼为主要人物展开,事发当天出门工作与妻儿再见,骑电动车去酒店的路上,影片中出现了三次阿尔琼的鞋子,贫穷的服务员,没有合适的鞋子,但在生死面前,依旧选择保护酒店的客人,展现了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到最后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斗,回家依旧骑着电动车,进门迎接自己的依旧是妻儿,还有,宏伟壮观的泰姬,陵酒店和经过恐怖袭击后的泰姬陵酒店,影片中的特写镜头,起到了前呼后应的作用,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③ 《孟买酒店》这部电影有哪些情节细思极恐
这几年来,印度电影有许多佳作,例如《摔跤吧爸爸》和《调音师》都是不错的印度电影。而《孟买酒店》则更像是一个另类。这是一部反恐电影,他是以恐怖主义者和平民之间完全不对等的地位之间的冲突为主旋律开始讲述的故事。以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恐怖袭击。
里面的一句台词让我记忆尤深,‘如果你感到害怕,那就纵身一跃,即便会摔倒,但也可能会飞翔。’仿佛是在告诉人们在面对恐怖分子时不能够坐以待毙,应该团结起来寻找出路。
④ 如何评价《孟买酒店》这部电影的原型是什么
《孟买酒店》是一部富有内涵、饱含敬意的电影,同时也充满力量、令人心痛。
导演花了不少时间叙述了恐怖事件发生当天的活动,比如当第一次见到恐怖分子时,他们正在为这项任务做准备,听着他们的领导人在录音中给出的指示,让观众真正进入这些年轻人的大脑,然后我们看到他们犯下最可怕的罪行。
《孟买酒店》虽然以印度泰姬陵酒店为故事背景,但不少内部场景实际上是在澳洲拍摄的。拍摄中,导演会播放真实的枪响与爆破音效,以追求真实度。
⑤ 卢旺达饭店电影观后感1000字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前几天的民族概论课上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观看了一部电影《卢旺达饭店》,这是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一个卢旺达的高档酒店经理,保罗,胡图族人,在1994年种族冲突中救了1000多位难民的生命。当年比利时殖民者硬生生地把当地的土著人按照皮肤的深浅和鼻梁的高低分为胡图族和图西族,并在他们离开的时候把政权交给了图西族,从此也就造成了两族世世代代的恩怨。终于掌握了政权的胡图族人要向图西族人报复,纵容着民兵组织的仇视情绪,终于在一个总统被刺身亡的节点爆发了,“砍倒高高的树”,“胡图力量”,种族大屠杀开始了。
1994年,在卢旺达发生的这场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中,近一百万人惨遭杀害。这一发生在通讯高度发达和标榜民主自由时代的种族清洗,在事件之时几乎没有引起世界其他地区的任何反响。当Terry George2004的作品《Hotel Rwanda》出现的时候,这场屠杀已经过去了十年。在这十年中,卢旺达作为一个不发达的非洲国家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要不是《Hotel Rwanda》的旧事重提,这一人类历史上灭族惨剧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被大多数人遗忘。
和《Schindler's List》一样,《Hotel Rwanda》也是改编自真人真事。影片主人公保罗·鲁塞萨巴吉纳在首都基加利经营着一家由比利时老板控股的四星级宾馆。当胡图族的武装叛乱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随即开始了对图西族的种族屠杀。由于保罗的妻子是图西族人,他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家人不卷到屠杀当中。但随着事态的发展,联合国维和部队对卢旺达的局势失去控制,保罗的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图西族人。慈悲而伟大的保罗开始像当年的辛德勒一样,用自己的金钱换取这些人的安全,把这些逃难的人统统隐藏在自己的饭店中,并想尽一切办法保护他们的生命。最后,共有1268名图西族由于得到他的庇护,免遭被屠杀的噩运。
对于这样一部史实性的影片,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一下影片发生的背景,这更有助于我们对整部影片的理解。卢旺达是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两侧的内陆国家。其人口由胡图、图西和特瓦三个部族组成。其中,特瓦族只占全国人口的1%左右。也就是说,占卢旺达人口绝大多数的部族是胡图和图西。早在16世纪,图西族人就在卢旺达建立了封建王国。自19世纪中叶起,英国、德国、比利时等西方殖民势力相继侵入。1890年年卢旺达沦为“德属东非”保护地,1916年被又比利时占领。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后,根据1922的《凡尔赛和约》,国联将起“委托”比利时统治,成为比属卢安达-乌隆迪的一部分。二站后,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但仍由比利时统治。1960年,比利时同意卢旺达“自治”的要求。1962年7月1日,卢旺达共和国成立。1994年发生的种族屠杀并不是该国历史上第一次。西方殖民主义者在卢旺达统治期间运用了很多卑鄙的手段,实行“间接统治”和“分而治之”:先用占人口14%的图西人统治占人口85%的胡图人,后又利用胡图人反对图西人并统治图西人。这种手段直接导致1959年、1963年、1967年和1973年先后发生4次大规模部族流血冲突。一批又一批图西人被迫逃往邻国。1994年4月6日,卢旺达总统和布隆迪总统同乘的座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击落,两国元首同时罹难。4月7日,空难在卢旺达国内立即引发了胡图族与图西族两族的猜疑,相互职责对方杀死总统,破坏和平。自此,卢旺达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武装冲突和部族大屠杀。百日之内约有100万人死于非命,200多万难民逃往国外,另有200多万人流离失所。
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
影片通过主人公保罗·鲁塞萨巴吉纳的个人行为向人们真实地再现了发生在10年的人间惨剧。它是艺术的,又是纪实的。 Terry George毕竟是一个来自西方国家的导演,他在真实录述事件的同时,还给了自己西方同胞大量的关注。比如影片中出现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长官、新闻记者、红十字会的女工作者。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地是,除了主人公和他的家庭成员,许多在饭店避难的图西族人被设定成了一种固有模式下的脸谱化形象——无助、弱小、悲伤。导演是同情他们的,但是在影片中给予他们的关注是有限的。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是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在导演的镜头中,这是影片对人物刻画明显不足的地方。当然,瑕不掩瑜。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性题材,又涉及到很多人的私人感情,要想把它拍得十全十美也是不可能的。导演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通过自己的镜头,重现10年发生的悲剧,让更多不明真相的人了解到事件的真实情况。它是警醒式的,这样的影片自然要充当一种宣传员的角色,它必定要使更多人通过看影片之后思考、汲取教训。20世纪的90年代和40年代不能同日而语,更多的国家知道了自由和民主的含义,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到。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同的屠杀还是发生了。这不禁会使看过电影的人思考——屠杀为什么会发生。事实上,早在惨案发生之前,就有人向联合国提出关于卢旺达可能发生部族屠杀的报告,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发后,联合国曾与10多个国家协商出兵卢旺达事宜,也未能成功,从而丧失了防患于未然的机会,导致了最后悲剧的发生。受美国控制的联合国在卢旺达屠杀的过程中的角色是尴尬的。一贯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佬,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引发着战火,却对不该发生的屠杀袖手旁观。而联合国在处理此事的不得力,也不禁让人引发“联合国的存在到底有何用”这样的联想。当然,影片本身缺少这些问题的回答,导演也没打算把《Hotel Rwanda》拍成一部批判影片。
保罗·鲁塞萨巴吉纳是当年事件的主角,是导演着力刻画的一个“高、大、全”式的人物。黑人演员Keir Voices的歌名,这是一百万人血泪的声音。Pearson的精彩演出无疑为这个角色增色不少,他那带着非洲腔调的英语和他细腻的演出,是本片大获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也伴随着他自己的转变,由刚开始保卫家庭发展到后来拯救数千人于水火。这种转变是一个普通人成长为英雄的过程,它体现了一个普通人在面临巨大危机时的过人勇气。
历史是沉重的,尤其是带血的历史。《Hotel Rwanda》再现了历史,它也当然有理由和它表现的那段历史一样,被更多的人铭记。正如由Wyclef·Jean演唱的片尾曲《Million Voices》的歌名,这是一百万人血泪的声音
⑥ 寻找一部关于种族的电影,名字为《**饭店》
中文名称:卢旺达饭店
英文名称:Hotel Rwanda
资源类型:MP3!
版本:320K
发行时间:2004年
专辑歌手:原声大碟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专辑介绍:
电影导演:特里·乔治 Terry George
电影演员:唐·奇德尔 Don Cheadle
杰昆·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
索菲·奥康尼多 Sophie Okonedo
尼克·诺特 Nick Nolte
1994年4月6日,一架载着卢旺达胡图族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的座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击落,两国元首同时罹难。4月7日,空难在卢旺达国内立即引发了胡图族与图西族两族的互相猜疑,从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武装冲突和部族大屠杀,令世界震惊的人间惨剧拉开了帷幕……被胡图族种族主义者控制的广播电台也为大屠杀的行为煽风助阵,他们叫嚣着“让一切郁积的爆发出来吧……在这样一个时刻,鲜血将滚滚而出”,失控的人群在失控的媒体号召下四处搜寻和杀死图西族人,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味道。
当一个国家陷入了疯狂,世界也闭上了双眼时,有一个名叫保罗·卢斯赛伯吉纳(唐·奇德尔饰)的饭店经理却敞开了温暖的怀抱,他经营着当地一家云集着欧洲游客和军界政要的米勒·科林斯饭店,八面玲珑地运用着一切关系尽心地呵护着饭店的顾客们。保罗是胡图族人,而他的妻子塔莎娜(索菲·奥康尼多饰)却是图西族的,对他而言,在动荡的时局中,保护他的图西族的亲戚与朋友成为了一生中面临的最大使命与挑战。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无作为和与世界媒体的隔绝使得保罗夫妇二人和在饭店中避难的1268名当地居民更加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心与勇气,“我们一定让全世界都无地自容地去采取应有的行动。”事态越来越严重,百日之内竟有约100万人死于非命,但米勒·科林斯饭店却成为了嗜血荒漠中的一片生命绿洲……影片有效的将卢旺达发生的悲惨动乱和全世界对此的反响分割开来,在影片中,保罗对避难的难民说:“我们必须要让世界感到羞愧而采取应有的行动。”卢旺达对于外界而言似乎只是牟利和旅游之地,暴乱发生之后,欧洲游客纷纷逃离卢旺达,远远的抛弃了这个获取快乐的地方。观众会因此而扪心自问,如果当年世界的反映不是如此冷淡,还会有那么多无辜的生命葬身种族清洗的漩涡吗?
影片中没有对恐怖血腥的屠杀场面进行刻意的描写,而是转而刻画保罗铤而走险的紧绷的心弦和住宿在卢旺达饭店的旅客们面对层出不穷的紧张态势随时引发的新的恐慌。影片似乎有意淡化真实事件的残酷性,从视觉角度来说似乎削弱了整体的穿透力和表现力,这也正是该片的缺憾之处。
在1994年后的10年时间里,世界各地的政客都曾前往卢旺达表达对当初事件的忏悔,并发誓决不让惨剧第二次发生,而在苏丹、刚果等地,这种视生命如草芥的屠杀从来没有停止过。历史的伤痛仍在继续,非洲大陆泥泞的和平之路还很遥远。
⑦ 看过一个非洲的电影,讲的是一些军队的人屠杀老百姓的。后来一个宾馆经理帮助他们藏起来逃生什么的
《Hotel Rwanda》 《卢旺达饭店》 根据94年卢旺达大屠杀的真实事件改编的。PPS就有,挺好找的,应该没怎么剪。
⑧ 推荐类似血钻石、卢旺达饭店、辛德勒名单的电影
如果你喜欢血钻石、卢旺达饭店的话,相信你喜欢凸显社会现实,不乏劲爆动作场面和催泪弹的电影。说明你的电影赏析能力还是不错的,我也很喜欢这类电影,我跟你介绍介绍几部我喜欢的。
1,战争之王 你肯定会喜欢,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一部关于战争、金钱和个人良知的动作大片。主人公自欺欺人的相信:军火和其他商品没有什么区别,而忽略了军火背后战争的原罪性,因而最终家破人亡,备受良心的折磨。
2,猎犬 1994年4月11日,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士兵离开了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市郊的国立技术学院,把逃难到那里的1000多名图西族人交给了胡图族的刽子手,随后这些图西族人几乎全部被杀死。短短的100天内, 100万图西族人惨遭胡图族屠杀,一个非洲小国瞬间变成了地狱。一名英国天主教神父和一名热情的年轻教师目睹了这些暴力场面,他们的信念、勇气和心理极限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联合国维和部队虽然在那里,但只能袖手旁观,由于不处于“战争”状态,没有公开的敌人,士兵只能向狗开枪,本片的片名因此而来。警告级,某些场景可能令年幼或成年观众不舒服。 很不错电影,但是一些低级的人不能欣赏。。。
3,不朽的园丁/永远的园丁 故事发生在偏远荒僻的非洲国家肯尼亚北部的首都奈洛比。性格温和的贾斯汀是英国驻肯尼亚的首都奈洛比大使馆的外交官。突然一天,正在整理花园的贾斯汀突然被警局传唤,并被告知在湖边发现了泰萨的尸体,初步鉴定为情杀,死前曾被性侵犯。这个消息有如晴天霹雳,在英国使馆里迅速传开,人们纷纷议论,正是因为贾斯汀对妻子和家庭的疏于照顾,才致使泰萨红杏出墙……
以上就是几部我很喜欢的经典非洲题材电影,
以后想探讨探讨电影可以Q我哦,403113762
⑨ 好看的非洲题材电影有哪些
《走出非洲 》 爱情 获得奥斯卡奖
《翻译风波》政治 妮可·基德曼主演
《血钻》政治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
《上帝也疯狂1》《上帝也疯狂2》喜剧 特别推荐
⑩ 相似电影。这几天看了《卢旺达饭店》和《杀戮禁区》,觉得挺好看,求推荐类似的。政治,战争类电影,有关
《卢旺达饭店》网络网盘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EuuHOQthlUKYHBrSw8rBOw
《卢旺达饭店》是一部由英国、南非、加拿大和美国四国于2004年共同拍摄的战争片。影片由特瑞·乔治执导,唐·钱德尔、苏菲·奥康尼多、杰昆·菲尼克斯和尼克·诺尔特等联袂主演,于2004年9月11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首映。该片取材于发生在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以此为背景由真人真事所改编,讲述了一位卢旺达胡图族饭店经理保罗·路斯沙巴吉那(Paul Rusesabagina)在种族仇杀中设法挽救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