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电影十面埋伏用什么乐器

电影十面埋伏用什么乐器

发布时间:2022-08-11 17:09:12

Ⅰ 十面埋伏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琵琶。

《十面埋伏》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一般都是琵琶独奏。主要是表现西楚霸王项羽垓下被围时,四面楚歌、走投无路的场景。

《十面埋伏》还有一个名字叫《淮阴平楚》,因为韩信是打败项羽的主要人物,而他先是被封异姓诸侯王,后来又降为淮阴侯,所以《十面埋伏》又被称作《淮阴平楚》。

《十面埋伏》具体是那个年代创作,作者是谁已经无从考证了,曲谱最早是出现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华秋萍琵琶谱》之中。

Ⅱ 「电影 十面埋伏」请问这是什么乐器

晃铃,汉译“铃杆”,以其制作方式而名之。又称铜铃、响铃。满、达斡尔、蒙古等族摇击体鸣乐器。满语称轰勿。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各地。�

晃铃,满语“轰务”(Hongwu),亦称“铜铃”、“神铃”,《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中称之为“铃杆”。 所谓“神”是无形的,但在萨满的视界中,又是有形的---用音响“造型”。因而,许多神只都是带着神铃下界的,即铃的声响象征神的降临,如吉林石姓萨满请下“玛克吉瞒尼”时,这位神灵“手提着神铃,光亮如托立,摇晃着戏耍着,金色神铃,诵唱着神歌进来了。”
晃铃的具体形制在本世纪初的一些地方志书中,就有记载。按《呼兰府志》所记的晃铃,其形制为“以木为之,长二尺有半,杆首缀铜铃数枚”。《依兰县志》记载的晃铃,其形制为“以柞木细棍二根作成,长三尺,每棍梢系铜铃五”。可见,晃铃是由两大部分组成:铃杆、铃铛。这种形制的晃铃,至今仍然在满族民间的萨满跳神活动中流行。
1.铃杆,木制。富察哈拉晃铃的铃杆长96cm,上粗下细,直径1.5-2cm。吴扎哈拉晃铃的铃杆较短,长66.5cm,直径4cm。木料常用松木、桦木、柞木等。
2.铃铛,铸铜制。球状、中空,内含若干弹丸。富察哈拉晃铃的铃铛大小不等,大铃直径3.8cm,厚4cm;小铃直径3.2cm,厚2.5cm。铃分两组用一根皮绳拴结在桦木杆子上端,一组由3个铃铛组成(一大两小);另一组由4个铃铛组成(一大三小)。铃身铸有饕餮花纹。吴扎哈拉晃铃(见图8)的铃铛不分大小,直径4cm,厚3cm。铃分两组用铁环镶嵌在杆子上端,每组由2个铃铛组成,并加进一个小铁环;铁环由一根锻成四棱形的铁条弯制而成。演奏时,铁环与铜铃碰撞而响。
晃铃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腰铃配合演奏。它有两种基本的使用方式,一是将铃铛拴结在铃杆上,用手执木杆摇晃作响;另是将铃铛从铃杆上取下来直接用手摇动作响。其演奏方法,或用手摇铃杆作响,称“晃铃”,这是它的基本奏法;或用手执杆顿地作响,称“顿铃”;或用手掌击铃杆使之振动作响,称“振铃”。《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和《中国乐器》中,将两种不同使用方式的晃铃分列为两个独立的辞条:“萨满铃”和“轰勿”。按其所释之义,“萨满铃”的形制与本文所释晃铃的第一种使用方式(将铃铛拴结在铃杆上演奏)相同,而“轰勿”的形制则与本文所释晃铃的第二种使用方式(将铃铛从铃杆上解下来演奏)相同。据笔者考证,无论是史志的记载(如《呼兰府志》、《依兰县志》等史志的记述)还是田野作业所见(如宁古塔富察哈拉等萨满的晃铃),满族萨满跳神使用的“轰勿”,都是由铃”与“杆”两大部分构成的乐器。所以,上述两书中的所谓“萨满铃”应是“轰勿”,即本文所释的晃铃;而该书中所谓的“轰勿”,实际上只是它的另一种使用方式,倘若特指“轰勿”这件萨满乐器,则是错误的。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中称之为“铃杆”、“神铃”。所谓“神”是无形的,但在萨满的视界中,又是有形的---用音响“造型”。因而,许多神只都是带着神铃下界的,即铃的声响象征神的降临,如吉林石姓萨满请下“玛克吉瞒尼”时,这位神灵“手提着神铃,光亮如托立,摇晃着戏耍着,金色神铃,诵唱着神歌进来了。”

演奏时,奏者可执一束或双手各执一束晃铃上下、前后或左右摇奏。用于民间隆重集会、器乐合奏或萨满歌舞伴奏。达斡尔族和蒙古族表演萨满歌舞时,将铜铃分别缀于萨满服上,舞者边跳边唱,铜铃也随之有节奏地哗哗作响。有时铜铃与缀在萨满服上的铜镜相碰,音色格外脆亮。

满、达斡尔、蒙古等族摇击体鸣乐器。满语称轰勿。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各地。

Ⅲ <十面埋伏>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十面埋伏》是琵琶演奏的。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为独奏,乐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现出了当时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为上乘的艺术佳作。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全称为《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传》,又称《华秋萍琵琶谱》)。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Ⅳ 《十面埋伏》、《百鸟朝凤》、《高山流水》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十面埋伏》——琵琶
《百鸟朝凤》——唢呐
《高山流水》——古琴
绝对是每种乐器的代表作。还有如二胡的《二泉印月》、古筝《渔舟唱晚》、京胡《将军令》等等。

Ⅳ <<百鸟朝凤>>,<<二泉映月>>,<<十面埋伏>>各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百鸟朝凤》唢呐独奏曲
《二泉映月》二胡
《十面埋伏》琵琶

《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原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1953年春,由山东省菏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全国会演,受到热烈欢迎。
自《百鸟朝凤》搬上舞台以来,经过了多次加工改编。原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乐曲结构松散,没有高潮,即兴发挥时,公鸡啼晓、母鸡生蛋,甚至连小孩的哭叫声等都随意加入。当《百鸟朝凤》被选为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节目时,经民间乐手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进行加工,针对原曲缺陷,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后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七十年代,在任同祥演奏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以加强音乐性,还扩充了华彩乐句,使用快速双吐演奏技巧,使乐曲更为完整。

Ⅵ 《十面埋伏》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原版是琵琶,但是也有古典吉他的改变版本。

Ⅶ 十面埋伏演奏的乐器是什么

《十面埋伏》:是传统琵琶武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者不详。乐谱最早见于清代华秋萍1818年编辑的《琵琶谱》。明代琵琶名手汤应曾演奏的琵琶曲《楚汉》,便是《十面埋伏》的前身。可见此曲的流传年代十分久远。

阅读全文

与电影十面埋伏用什么乐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6年好看的华语电影 浏览:932
有哪些关于橡胶人的电影 浏览:269
电影院沙发椅怎么买 浏览:759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有多少部门 浏览:383
好看的电影成龙主演 浏览:393
图里有多少电影 浏览:88
电影院安装没平方米多少钱 浏览:185
电影西安事变有哪些 浏览:933
邵氏电影萧十一郎里音乐是什么名字 浏览:882
好看的动漫电影推荐几部国产 浏览:279
韩国卖爆米花的美女是什么电影 浏览:253
疯狂动物城免费电影英语版 浏览:267
飞机电影免费 浏览:987
糯米团怎么退电影票 浏览:16
张悦楠演过哪些电影 浏览:743
大地电影票会员价多少 浏览:540
电影中剪辑技术手法怎么分析 浏览:117
打劫实习生是什么电影 浏览:422
二凤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840
可以观看的被禁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