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道战故事梗概
《地道战》故事梗概: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1942年,日寇对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根据地人民为了抵御和打击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办法,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
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几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几处出口,用以和日寇周旋。但是在一天夜里,黑风口据点的日寇偷袭高家庄,高老忠敲钟警告壮烈牺牲,地道遭到了敌人的破坏。高家庄人民总结教训,将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击的多功能地道。
1943年夏天,高传宝利用地道的翻口击毙了混进高家庄的特务。日军分队长山田纠集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但却被在地道内神出鬼没的高家庄民兵们狠狠地教训了一顿。高家庄人乘胜前进,把地道从村内沿伸到野外,成为纵横交错的地道网络,变防御为进攻。
区长赵平原制订了“围点打援”的战术,想吸引黑风口的日伪军出洞,但是狡猾的山本,却以偷袭高家庄的办法来解西平之围。高家庄民兵和八路军主力及游击队一道并肩作战,一举拔掉了黑风口据点,消灭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1)电影地道战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扩展阅读
《地道战》是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电影,由任旭东执导、朱龙广主演,于1966年元旦在全国上映。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截至2012年,已创造出共30亿人次观看的纪录。
影片以冀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地道战,显示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它将丰富多彩的战争史实、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和军事教育的内容巧妙地融合为一体,生动地描述了由隐蔽地遭到战斗地道再到联防地道这一特殊战场中的发展过程,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民游击战争恢宏瑰丽的场景。充满机趣的细节构思和昂扬。乐观的音乐基调,为影片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河北省正定县高平村是“抗日先锋村”,是故事的原型,但地道被洪水破坏后,不具备外景拍摄条件,因而选择临近的冉庄、李庄、唐庄进行拍摄的,导演将这三个村庄合而为一,影片中的高家庄实际上是这三个村庄的“合成”。
银幕上所有地道内的镜头画面都是在八一电源制片厂内搭景拍摄的。摄制组巧妙运用摄影镜头和剪辑,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一个真正的地道战斗网。
② 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的介绍
《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由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出品、浙江卫视蓝巨星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抗战动画片。123讲述了主人公高小铁、臭娃、妞妞还有小狗来福几个小伙伴一起发挥聪明才智,协助游击队和民兵们利用地道战战术最终打败了以大反派山本为首的鬼子取得胜利的故事。
③ 我知道的抗日英雄故事片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什么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你知道的抗日英雄故事片到底有哪些呀,比如鸡毛信,那小兵张嘎啊,地雷战,地道战,你喜欢的主人公,不知道你到底说的是谁。
④ 地道战主人公身上的哪些品质让你感动为什么
《地道战》1966年公映,3年间印制拷贝2800多部,创下当时影片发行之最;近40年来,影片仍在荧屏上长映不衰,18亿人次的观众纪录足以申报吉尼斯“影片观众人次世界纪录”。或许原因很简单,作为一部民兵军事教育片,它很“革命”,但又很好看。
《地道战》的许多台词令人耳熟能详:高传宝用土电话喊话:“各小组注意,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准放空枪!”只吃鸡蛋不吃窝头的敌人暴露了自己,最后上演了关门打狗的那一幕:“八路军,武工队!”
⑤ 电影《地道战》主要人物
《地道战》是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电影,由任旭东执导、朱龙广主演,于1966年元旦在全国上映。[1]
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2]
截至2012年,已创造出共30亿人次观看的纪录。
⑥ 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的故事内容
《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讲述了主人公高小铁、臭娃、妞妞还有小狗来福几个小伙伴一起发挥聪明才智,协助游击队和民兵们利用地道战战术最终打败了以大反派山本为首的鬼子取得胜利的故事。动画片整体美术设计以中国传统泥塑为参考,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小动画”讲述“大历史”,期待主人公高小铁能走进孩子心中,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英雄。
⑦ 地道战中的主要人物
您好!
地道战主要人物
1)高传宝高家庄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原型叫刘傻子,是个农民,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很鲁、很愣。高传宝在赵区长的教育下顿时醒悟,带领游击队员们利用黑夜的掩护悄悄了将地窖改造成地道,形成了既可以藏身又可以打击敌人的地下长城。高传宝率领队员们对黑风口展开了麻雀战、破袭战、爆竹战等战术,大败敌军走向胜利。
2)高老忠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与民兵队长高传宝领导村民,及时应变,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几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某夜,黑风口据点的日军偷袭高家庄,高老忠为掩护村民疏散逃离,不顾个人安危,孤身跑到村里的大槐树下为村民敲钟报警,不幸被日军发现,山田开枪打伤了高老忠,高老忠挣扎站起来后继续敲钟,最后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3)赵平原黑风口据点的日军偷袭高家庄,高老忠为敲钟报警献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坏,幸亏区长赵平原带领游击队和民兵及时赶到,群众始免于难。
4)山田日本陆军队长,多次率队对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对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最终在西风口据点被高家庄的民兵生擒。
5)汤丙会华北治安军司令,人称汤司令,电影中的重要反派,经常带领皇协军跟随山田的日军四处扫荡革命根据地,最后一次扫荡高家庄时,被高家庄的民兵在西风口据点击毙。
望采纳!
⑧ 《地道战》的主人公是谁
地道战主要人物是:高传宝,高老忠,张森林,汤丙会,山田,具体介绍如下。
1、高传宝
高传宝在赵区长的教育下顿时醒悟,带领游击队员们利用黑夜的掩护悄悄了将地窖改造成地道,形成了既可以藏身又可以打击敌人的地下长城。高传宝率领队员们对黑风口展开了麻雀战、破袭战、爆竹战等战术,大败敌军走向胜利。
2、高老忠
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与民兵队长高传宝领导村民,及时应变,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几家相通的多口地道。
某天夜里,黑风口据点的日军偷袭高家庄,高老忠为掩护村民疏散逃离,不顾个人安危,孤身跑到村里的大槐树下为村民敲钟报警,不幸被日军发现,山田开枪打伤了高老忠,高老忠挣扎站起来后继续敲钟,最后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3、张森林
张森林与县委宣传部朱信等同志在耿庄南场一老乡家组织秘密抗日会议,会后朱信连夜转移李庄。由于汉奸报密,第二天,耿庄、义和庄、段庄3个炮楼的敌人将张森林和区委宣传委员黄岳等同志及保定两名爱国青年学生的住所包围。
张森林机智果断地指挥保定两名爱国青年学生安全脱险,他与黄岳则留下阻击敌人。经过长时间枪战,子弹几乎用尽,黄岳身负重伤,经请示区委书记张森林后,自饮枪弹牺牲。
4、山田
山田日本陆军队长,多次率队对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对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最终在西风口据点被高家庄的民兵生擒。
5、汤丙会
汤丙会华北治安军司令,人称汤司令,电影中的重要反派,经常带领皇协军跟随山田的日军四处扫荡革命根据地,最后一次扫荡高家庄时,被高家庄的民兵在西风口据点击毙。
⑨ 地道战 小兵张嘎 地雷战 鸡毛信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件
地道战
地道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1965年,电影《地道战》上映,至今仍是观众心目中的红色经典,经久不衰,创造出共18亿人次观看的纪录。
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惟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智。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枝手枪,偷偷把枪藏进老鸹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伤未痊愈,就偷偷离开养伤的老乡家在归队的途中被捕。当敌人拷问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队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嘎子心满意足,便将自己珍爱的木制小手枪送给了好朋友胖墩。
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儿童军事题材影片。它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主人公一身“嘎气”,倔头犟脑却又聪慧勇敢。编导紧紧把握住分寸,不让他超出时代及儿童的特点,使之令人信服。具有含蓄和抒情意味的白洋淀风光,烘托出小主人公成长的环境与氛围。张嘎及片中其他几个纯朴儿童的形象,整整影响了一代小观众。本片导演手法纯熟,画面流畅而富有韵味,在同类题材的电影创作中具有典范意义。
地雷战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山东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抗战时期,地雷大显神威,不仅在山东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1962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地雷战》是一部经典之作,影响甚大。
鸡毛信
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父亲老赵是民兵中队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儿童团团长。一天,父亲得到鬼子要进山抢粮的消息,便让海娃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
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将信藏在了头羊的大尾巴下面。鬼子们抢了海娃的羊,还逼迫他带路去龙门村。
晚上,海娃乘敌人熟睡时,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复得,但海娃却再次被敌人抓住。机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至此,敌人才知中计,拔枪打伤海娃的手。千钧一发的时刻,八路军赶来搭救,全歼了敌兵。海娃完成送信任务后晕倒了,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了敌人的炮楼,并活捉了猫眼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