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李子”确认加盟昆汀第九部长片,昆汀导演的电影有什么特点
昆汀·塔伦蒂诺,1963年3月27日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挪克斯维尔,美国后现代主义导演、编剧、演员、制作人。他在20世纪九十年代作为风格独特的导演迅速成名,他擅长非线性讲述故事,难忘的对白及血腥场面,将美国本土B级片的黑色暴力风格发扬光大。
总结:昆汀作为一代大师,他的电影自然有很大的个人特色,而正是那些特色吸引着我们。
『贰』 昆汀·塔伦蒂诺有哪些经典电影
1.《落水狗》(1992年)《落水狗》昆汀.塔伦蒂诺早期作品。《落水狗》是昆汀当年制作的崭露头角的一部暴力血腥喜剧片,是昆汀式暴力美学的第一部作品,剧情幽默风趣,用六种颜色分别代表完全陌生的不同性格的强盗。黑色幽默与暴力美学的融合,人物群像精准的把控,话唠式的台词却又有以对人性的深谙,使电影作为一部低成本电影,在一个小仓库里,绽放出了甚为惊艳的悬疑渲染。
2.《低俗小说》(1994年)影片以独特的审美观反映暴力,采用独具一格的散点拍摄手法。这部风格鲜明的黑色电影把社会边缘的人物以及导演推到公众视线之中。在叙事结构上,塔伦蒂诺也一如他此前的一贯作风,没有采用常见的时间顺序结构,而是用了一种循环中嵌套倒叙多线并进的精巧结构来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
3.《危险关系》(1997年)昆汀最平实的一部电影,没有非线性叙事,没有脱线剧情,没有炫技。除了多达两位数的长镜头;最意外的是长达50分钟的高潮,真是爽翻了。这部电影,虽不及昆汀其他作品那般威风凛凛,但在把控节奏方面,昆汀是一把好手。
4.《杀死比尔》(2003年)昆汀·塔伦蒂诺通过这部影片告诉人们其实电影不需要什么所谓的内涵,一部充满杀戮的血腥之作,加上精彩的电影配乐,构成了这一部暴力美学的经典。
5.《金刚不坏》(2007年)昆汀的这部片子是向邪典电影致敬的作品,他故意通过把影像效果“做旧”来让观众找回当年在小破电影院里观看荒诞夸张的邪教电影时的感觉。
6.《无耻混蛋》(2009年)暴力美学在昆汀·塔伦蒂诺的《无耻混蛋》中得以酣畅淋漓的体现,这部以二战为背景的昆汀之作,简单凌厉的表现手法与复杂的暗杀悬疑合二为一,令人一直屏息于那有以黑色幽默为渲染,张力十足的剧情之中,不拘一格的疯狂,方有此独出机杼的二战传奇。
7.《被解放的姜戈》(2012年)把美国西部片拍出港式武侠片的味道,把血腥暴力的场景拍出美到极致的感觉。
8.《八恶人》(2015年)每一个人物都被深契于剧情之中,《八恶人》对于群像精湛的把控使电影人物赋予了呼之欲出的实态,而于此中昆汀·塔伦蒂诺的暴力美学和分段叙事手法,娴熟的掌控中更完成了自我突破,在那暴力下绽开的是一朵自由与平等的惊艳之花。
(2)昆汀的电影有什么不一样扩展阅读
《被挽救的姜戈》是一部由昆汀·塔伦蒂诺执导,杰米·福克斯、克里斯托弗·瓦尔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主演的剧情类型的电影,于2013年5月1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首要叙述了德国医师金·舒尔茨将黑奴姜戈从奴隶估客手里挽救,而且协助姜戈救出妻子的故事。
『叁』 昆汀电影的特色
血腥暴力 出其不意 黑色幽默 致敬经典 最爱!!
『肆』 你觉得昆汀·塔伦蒂诺和他的电影怎么样
我很钦佩他能利用自己喜欢的电影来制作他想看的电影。如果你想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或者想按自己的想法去看,那就自己去做。这正是他所做的。他有自己的愿景,并将其付诸行动。他也很擅长这个。
昆汀擅长刻画有趣的人物和有目的的对话。而且他似乎大体上理解了普通观众想从电影中得到什么:娱乐。但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冗长的对话、暴力和非线性的故事叙述。
同样,我非常喜欢《被解放的姜戈》,但我鄙视那些不光彩的混蛋。也许是因为我不喜欢这部喜剧,也许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被解救的姜戈》的西方风格。谁知道呢?我很欣赏这部电影的摄影技术,《无耻混蛋》的开场片段仍然是我看过的最好、最紧张的开场之一。我听说大多数人更喜欢其中一个,这很有趣,因为它们都是奇幻的历史小说。所以,再说一次,谁知道呢?
我认为塔伦蒂诺做了他想做的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目标是娱乐,而且很有效。不可否认,他的风格与众不同,这吸引了演员和观众的兴趣,帮助他继续做他所做的。我把他想象成“如果你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能得到报酬,那为什么不呢?”他这样做可能不是为了艺术,也不是为了获得什么奖项,但我敢肯定,无论如何,获得这些奖项都是件好事。
『伍』 如何评价昆汀这个人的电影
昆汀是美国导演,演员及奥斯卡获奖编剧,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挪克斯维尔。这个名字来源于影片《枪之烟火》中的角色。他在20世纪九十年代作为风格独特的导演迅速成名,他擅长非线性讲述故事,难忘的对白及血腥场面,将美国本土B级片的黑色暴力风格发扬光大。昆汀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独立电影革命中重要的年轻导演,以独特的个性和对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均有深刻理解著称。
我的评价是,现代暴力美学之父,他的《杀死比尔》等电影可以说是开创了暴力美学的新思路,让暴力彻底和美学挂上了勾!
『陆』 如果让你给昆汀的9部电影排名,你会怎么排
第一名:《杀死 比尔》我个人非常喜欢类似于《杀死比尔》这样故事性很强,内容非常惊险刺激,并且全程几乎没有尿点的电影。在《杀死比尔》这部电影当中,昆汀的电影风格也有一个非常好的展示。同时《杀死比尔》对于人物的塑造也是非常优秀并且走心的,不论是日本女杀手还是女主角本人,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绝对是我心目当中不可以代替的经典。偏悬疑的剧情和各种各样惊心动魄的场面也造就了这一部电影。
这部剧的年代感是我并不太喜欢的,因此将它放在这里。
第八名《被解救的姜戈》这部剧的爱情很打动我,但是整体却并不是很吸引我。
第九名《危险关系》这部电影是昆汀改编的,里面没有什么特别的血腥暴力,他本人的风格也弱化了非常多,看到后面我已经感觉有些乏味了。
『柒』 昆汀一生只拍10部电影,已拍9部,你觉得哪部最好看
昆汀一生只拍10部电影,已拍9部,我觉得《八恶人》是最好看的。昆汀在他几十年的导演生涯里,拍过不到十部电影,但每部都是经典的佳作,尤其在暴力美学上,他能在电影里将这种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自己曾经透露过,自己这辈子只会拍十部电影,按照目前的成绩来看,由他独立拍摄完成的电影有九部,看来下一步会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了。
电影从开始就散发着阴谋和诡异的气息,加上周边荒凉,白皙的雪地,给人一种暗流涌动的氛围,到了电影最后黛西和约翰都各自砍掉对方一只手臂,手臂被砍落下来的镜头,无疑是昆汀式暴力的再度升级。其画面不断刺激着观众的大脑,产生的冲击力源源不断涌进观众的意识里,让人大呼过瘾。有媒体评论到,相对于昆汀早期的电影,《八恶人》是其暴力美学的再度升华。
『捌』 昆汀的10部电影,暴力美学的巅峰之作,你最喜欢哪一部
我最喜欢被解救的姜戈,因为主题很深刻。
笔者认为,该电影完全复刻了当时的场景,被解救的姜戈这个电影故事背景是19世纪中叶,那个时期黑奴贸易很猖獗,也不受管束。对于美国人而言,因为涉及到黑奴贩卖,所以是个比较敏感也比较禁忌的年代,昆汀敢拿那个年代说事,可见昆丁艺高人胆大。在影片中,不但详细描述了黑奴贸易,而且也生动刻画出了庄园主们的残暴和贪婪。在这部电影中,昆汀仿佛把我们拉回了那个年代,时时刻刻在感受狂野的黑奴贸易的美国。
3、昆汀这部电影的剧情很精彩:从解救姜戈,到收姜戈为小弟,最后认可姜戈成为朋友,还帮姜戈营救未婚妻。情节环环相扣,令人大呼过瘾。尤其是后半段坎迪庄园主识破牙医计谋把自己收藏的头骨开颅,简直是惊心动魄。笔者感到唯一不足的就是牙医死了,要是牙医和姜戈能一起血洗坎迪庄园就好了。
『玖』 昆丁电影的特色
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风格是暴力美学,以血腥、暴力加一点情色见长。他的电影风格独创,充满了个性的思维,充满了精彩的对白和黑色讽刺的幽默感。而一半是魔鬼的昆丁·塔伦蒂诺从来不掩饰自己内心对世界独特的看法,他的影片表现了一种对现实丑陋的高度概括,并将其强化到我们触目惊心的程度。他电影特点可简述为:对白、暴力、解构、好配乐
力作:《杀出个黎明》系列,第一部他饰演乔治·克鲁尼的弟弟查理,被吸血鬼咬到。《落水狗》、《低俗小说》、《杀死比尔》系列。《刑房:恐怖星球》还有今年的《无耻混蛋》。
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1963年3月27日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挪克斯维尔,美国后现代主义导演、编剧、演员、制作人。
1987年,拍摄个人首部喜剧短剧《我最好朋友的生日》。1991年,凭出售《致命浪漫》剧本所得的5万美元,决定开始拍摄自己的第三个剧本《落水狗》。
『拾』 昆汀塔伦蒂诺电影的叙事风格
主要是非线性叙事风格,他以视点切分剧作结构、利用声音剪辑进行故事衔接等电影手法都对以后的影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4年,美国著名导演奥利佛·斯通经过改编将昆汀·塔伦蒂诺的剧本《天生杀人狂》搬上银幕。这部电影由于其中对暴力的渲染和对美国新闻媒体的讽刺迅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尽管与昆汀的初衷不符,《天生杀人狂》还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奥利佛·斯通通过MTV式的拍摄剪辑手法、肥皂剧和动画片的综合运用以及大量另类音乐等多种新颖的视听语言大大刺激了观众。《天生杀人狂》中的这些超前的后现代电影手法在今天的电影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水库狗》是昆汀·塔伦蒂诺的处女作,1992年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从这部最早的作品中,我们已经不难看出昆汀独特的电影风格,影片中的暴力事件、黑帮人物、机智幽默的对话、七十年代音乐以及巧妙的叙事结构等等都是昆汀热中的题材和惯用的手法。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水库狗》竟然全部由男演员出演,这种强烈的男性色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低俗小说》是其代表作,三言两语道不完,建议楼主作重点分析。
《杀出个黎明》是由昆汀所开设的Band Apart公司在1996年制作的一部影片。其中昆汀充当了编剧、制片、副导、主演等多重角色,过了把电影多面手的瘾。尽管荒谬怪异的内容和过于血腥恐怖的画面遭来评论界的一致批评,但《杀出个黎明》在一些影迷当中却极受欢迎。影片从上半部分一本正经的匪徒逃狱剧情,突如其来地转变为完完全全的魔怪片,相信看过本片的观众都难以忘记这种独一无二的怪诞体会。
在《杰基·布朗》中观众们看到了昆汀一些新的尝试。这次,人们早已熟悉的血腥暴力被一场考验智力的游戏所取代。而且昆汀在《杰基·布朗》中还着力刻画了一个以往着墨较少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出人意料地在影片中树立了一个绝对意义上的主角。可是从观众的反应来看,这些尝试似乎都不大成功,他们还是喜欢那个打打杀杀充满男性味道的昆汀。尽管帕姆·格里尔、塞缪尔·L·杰克逊和罗伯特·德·尼罗等影星在片中都有不俗的表演,但生硬乏味的故事、拖沓的节奏以及反复使用的噱头也都使《杰基·布朗》只能被归为一部平庸失败的作品。
在《杀死比尔》的首幕影像中。镜头对准“黑蛇”(乌玛·瑟曼饰),黑白画面,近镜头特写,血肉模糊的脸,痛苦的呻吟和冰冷的杀戮;镜头消失,简单吉他合弦中南希干净而略带忧伤的嗓音响起,仿佛是无可挽回的命运在一步步笼罩顶。
歌声歇至,大幕开启,那奇特的具有穿透力的声音和歌词,瞬间击中我毫无防备的神经,好象是看到昆汀掀开银幕的一角,对观众说,开始享受这凌厉的复仇故事吧,那作者强烈的风格化标记,通过这首歌的嵌入再次得到天才般的展示。而接下来的将近两个小时血光交迸、愤怒四溢的银幕历程,就如同这首古怪、忧伤和颓废的歌曲,竹马青梅的画面中洞穿的枪声,突如其来的杀戮、死亡降临和不可扭转的血腥使得这部电影成为我看到的最为暴力残忍的动作片之一。
然而一切在昆汀自如的掌控下,又显现出暴力美学的终极境界。作为一名女性观众,小息不知道这样一部电影是否会超过大多数普通观众的忍受极限。曾经听说《上帝之城》因为影片毫不假饰地表现街头少年暴力使得一位女性影评人无法忍受而中途退场,而《杀死比尔》,尽管血肉横飞,却因为导演对于暴力无置评的态度以及镜头语言接近完美的精致消解了那噩梦般的暴力展示,同时昆汀执著的时间解构和片段拼图所带来的叙事感染力使得《杀死比尔》成为2003年度最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之一,无疑也会成为电影历史上经典的cult films之一。
希望楼主以这些作参考后能形成自己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