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为什么优秀的电影越来越少

为什么优秀的电影越来越少

发布时间:2022-08-07 20:18:59

㈠ 为什么中国电影节越来越多,而好电影却越来越少

伴随中国电影票房的井喷,各类电影节也逐渐多如牛毛。但与如今中国电影的每况愈下类似,连被誉为“我国奥斯卡”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也越发江河日下。

中国电影节不仅鱼龙混杂且有日薄西山之态

以金鸡奖为例,从第一届起就有盛产“双黄蛋”的传统,有一届“最佳故事片”居然还产生过“三黄蛋”,这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评选机制实在举世罕见。

这点,中国第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也承其衣钵。让人不免遐想:难道这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道路的一部分?

图片说明:“烈日灼心”三位男主同时加冕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帝桂冠

而并称中国四大电影节之一的长春国际电影节更是愧对以电影之名。

口号居然是:电影搭台,经贸唱戏。追求“电影文化大普及,经贸活动大丰收”,既然如此,为何不改名“长春国际贸易节”,在经贸往来的同时顺带欣赏一下两年来的优秀电影!

那么,在如此匪夷所思、模棱两可的背景下,一个电影节究竟该如何运作才能脱颖而出,继而进入良性循环,最后真正呈现一个电影节的风貌和品格。已走过11年的独立电影节――first青年影展也许能给出最好答案。

清晰的定位与日益完善的评价体系使first青年影展独树一帜

first青年影展起先只是一个中国传媒大学校内的短片竞赛,发展至今,已能够吸引中国乃至世界电影的半壁江山前来摇旗呐喊,这与它自成立之初的清晰定位紧密相连。

十年前,影展的创始人宋文发现,为什么“最佳影片”不能是参赛影片中的最好影片,于是他与同伴想把评价体系拉回至电影本身,立志将创办的电影节发展成为新电影人的挖掘机。

这一不懈追寻也体现在first青年影展的参评规则里,参赛作品必须是电影人的前三部电影,而在中国,着力关注电影人处女作的电影节,仅此一家。

而在遴选评委阶段,first青年影展也为人称道。

评委需要深具艺术家的眼光和胸怀,在亲子观影前提下,经过无缺席集体讨论后才可拟定所有获奖名单

图片说明:2014年first青年电影展评审团主席谢飞(导演)

但与诸多精良文艺片一样,同样像一部细水长流电影的first青年影展一路走来也步履维艰。

在时间长河淌进第八年后,该影展才与那年由它推出的现象级电影《心迷宫》一起,一战成名。

但是,在后续讨论中,有评委对first青年影展的首席执行官李子为说:《心迷宫》这个片子可惜了,世界首映应该给威尼斯,那样可以走得更远。

这话令李子为百感交集。

此后,“为雪前耻”,first青年影展开始定期安排团队去鹿特丹电影节、金马电影节学习对方的创投体系、志愿者体系与视觉体系。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它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系统架构。

2015年成立的“并驰实验室”,联合电影公司在保障创作者艺术表达的基础上,为青年导演提供中低成本制作的全线资源支持,推动实验作品顺利进入主流院线。

而去年,担任影展大使的陈坤,在与参展纪录片导演马莉的聊天中,萌生了与first合作成立“山下纪录片实验室”的想法。

陈坤每年出资50万,助力青年导演拍摄纪录片。讲述青少年犯罪现状的“少年”由此获得30万拍摄资金;记录一位已过耳顺之年却还要照顾年过半百智障儿子的“罗长姐”也收获了15万制作经费。该片在随后举办的“西湖纪录片节”上又斩获大奖。导演把一半奖金放回“山下纪录片实验室”,由此形成了一个流水不腐的纪录片基金。

而first影展数量庞大的志愿者团队也日益成为一张华丽名片。

在今年的影展发布会上,几百人的座位上都放着写有各自名字的瓶装矿泉水。

众多志愿者在有限条件下,甘愿承受高负荷运转,凭借自己的热情洋溢与青春逼人让first青年影展活力四射。

时至今日,first青年影展已硕果累累。

刚刚拿下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和最佳艺术贡献奖的《暴雪将至》就是在该影展的创投会中,牵线世纪百年影业有限公司,由此进入实际运作环节;

导演马凯花费7万元拍摄的恐怖片《中邪》已被腾讯高价收购;

张大磊的《八月》在夺得金马最佳影片后,又得以在内地院线公映。

今年的影展训练营更是邀请到世界电影大师贝拉塔尔担任讲师??

要适者生存,但不能随波逐流

声名鹊起后,许多企业也慕名而来。有说可以在西宁找块地,建一座first青年电影大厦,当然需要按照房地产思维经营项目;也有企业愿意出钱赞助,但需要冠名以“杯first青年电影展”;2014年,网络大电影风起云涌时,有人甚至劝说first影展改弦更张。

对所有这类“双赢”和“共享”,first青年影展皆一口回绝。

在李子为和她的团队看来,成为青年导演进入电影市场的最佳途径,让电影人在这里离电影最近,是一切资本流入的根基。

然而,谈及未来,first青年影展的主创也不讳言:长路漫漫,荆棘遍布。

而这同样也是中国电影节所面临的通病。虽然品目繁多,但至今却没有真正的电影节文化。

许多中国电影人在去过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后无不唏嘘感叹:他们惊异于,在这个以大麻和红灯区合法化著称的城市里,人们却在晨光熹微中,冒着凛冽的寒风排队买票,在电影节此后持续十天的放映中,从早到晚,十个放映厅场场爆满。

而在国内,想让更多普通观众走进电影节影院,仍旧任重而道远。毕竟,唯独文化的孕育不能拔苗助长。

而与此同时,这十年间,中国的银幕数已突破四万块,位居世界第一,而电影票房也从60亿发展至457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票仓。

在这个狂飙突进的时代里,如何使电影节不落入沉疴,不变得目光短浅、唯利是图,能够坚守内心最真实的呼唤,在浩瀚的片海中不遗余力地打捞那一抹最明媚的吉光片羽,为电影正名,还电影人尊严,才是一个专业电影节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文/浮光掠影

㈡ 为什么中国纪录片优秀,电影却很差优秀电影越来越少

记录片和电影在制作思维上,原本就有不同之处,如同水彩画和油画,同样都是画,但从材料和技法应用上就有不同,连保存的方式都不一样。

纪录片不像新闻节目,制作纪录片收回成本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录片作为一种高品位的视听文化产品,在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中将会蕴含着无限的商机。一个充满艺术芬芳和无限商机的中国纪录片大市场,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呈现在世界面前!

如果喜欢小编的话记得点赞哦。

㈢ 拍电影是不赚钱吗为何现在的好电影越来越少了

我认为首先我们自己相对以前也不一样了,看法可能也会不一样,可能小时候觉得很好看的电影长大了就没有了当时的兴奋感。所以和自身价值观世界观的成长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㈣ 现在好看的电影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呢

电影开始朝着不纯洁的方向发展,剧情不再是亮点,谁又露了,谁又有床戏,如让子弹飞,色戒,我也挺怀念90年代的电影,,,,,。

㈤ 国内电影市场这么好,为何没有优秀的片子

近几年在国内电影市场确实没有很多影片爆火,或者让人称赞。我想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首先就是从电影制作拍摄的角度来看,没有优秀的影片。

首要问题就是缺乏好的导演,这个是需要自身去努力的!当然,我相信对于我们中国来说,还是有想过很多优秀导演的!但是现在的中国市场也让很多导演局限了!可能很多人会去制作一些商业电影,被利益和票房去左右,从而丧失了自己的想法。还有许多导演可能他只会去关注观众,让观众的品味去决定自己的拍摄想法。其实这些都是阻碍一个优秀导演的绊脚石。很多优秀的影片都是要让自己的作品中充满自己的想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全部都是,因为影片是给观众去欣赏的!但要适度去思考,我想这也是很多导演所缺少或者被桎梏的!

㈥ 有意义的电影越来越少,是编剧的问题还是导演的问题

其实我觉得导演和编剧的问题都有。但是有意义的电影越来越少的情况,追究其原因并不单单出在制作上,更多的应该是目前的市场发展状况。导演和编剧当然想要追求有意义的电影,他们也希望能够拍摄出一部有意义的电影去成为自己的代表作。但是倘若一部有意义的电影,不能够带来巨大的流量,不能够让自己回本,那么所谓的有意义的电影就活在了理想主义当中。目前的电影市场所追求的已经不是剧情的厚重感,更多的反而是去迎合广大受众的口味。

2.电影市场的发展状况也决定了电影的走向

一个人的想法无法去撼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但是一群人的想法却可以改变整个电影市场行业的发展方向。观众是有口味的也是有记忆的,他们是不断的发展运动的,也是不断的推陈出新的,而这方面最大的突出点就是他们的想法。就拿电视剧来讲,曾经的电视剧的一些狗血的婆媳套路、傻白甜剧情、校园文剧情也许就会笼络到很多观众,但是放到现在,很多观众的想法都发生了改变,他们对这种剧情置之不理。

现在很多的观众都追求影视剧演员的颜值,他们会为了自己的idol去追整部电影,然后很多电影的制作者为了流量就会聘用没有演技的流量小生,也会去出品没有灵魂的电影内容,只为了最终的收视率。

㈦ 为什么现在的好电影,不如以前多了

对于现在的中国电影来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电影常常被人吐槽。但是有一些吐槽完全是由于网络发展的迅速。一个黑子和键盘侠,没有看过影片就不分青红皂白的抨击电影。但是其实也有一些是真诚的想法的建议。当然,在前几年的电影行业,说电影真的少之又少。

现在的有些人已经没有去电影院的热情,打开电脑搜寻着那些老片,虽然看过无数次,但是每一次重温都会有新的乐趣。对于爱看电影和电视剧的人来说,好剧是对所有演员和导演的致敬!如果想挣钱的投资方,那就先要投资观众的内心!

㈧ 为什么现在可以被奉为经典的电影越来越少

我个人感觉,经典电影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有的电影一拍出来酷炫炸,人们都说好,可过了几年,就没人提了。而有的电影,刚拍出来不怎么夺人眼球,但是慢慢的过了几年,人们却都说这个电影好,一直都有人看,例如肖申克的救赎,当年都没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还有和当年争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撞车和断背山,撞车拿了最佳影片,但是现在很少有人提撞车,都去看断背山。

举个国内的例子,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在当年票房口碑全都扑街了,然而现在的人们看了却都说好。经典能成为经典,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㈨ 为什么现在电影技术越来越好,好电影却越来越少

我认为优质电影至少要有七个特点:故事有冲突,剧情不空洞,构图有讲究,音效有设计,演员有素养,节奏有规律,剧雅俗能共赏。这些特点一一对应到人物就是编剧、导演、摄像、剪辑、制片、影评人。但这都是骨感的理想。

现实中人们谈到电影只关心三个指标:谁演的,票房高不高,评分多少。这三个特征替换了好电影的标准,使得大众在失望后的无望里养成了将就的习惯:这部电影好不好?反正我看着挺乐呵,导演花的是自己的钱,我们管不着。

一、时间的第一重理解

理想中优质电影的特点和现实中人们关心的指标,本质上是创作一部电影的时间。电影在产生初期被定义为技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不再是记录,而被创作者有意识的加入故事设计,有预谋的控制摄像机的运动,技术也就成了创造艺术的工具。电影诞生至今123年,基本的可能性被撰写成书,剪辑成片,创作的领域越来越窄。

资本的持有者和人才层次的严重断裂,需要时间来修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年国内电影的乱象是一个必经的历史时期。唯有我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源,竭尽全力的追赶时间,尽可能的缩短这个历史时期,才有优质电影可谈。

㈩ 为何现在经典的电影越来越少了

一部经典的电影是离不开实力派演员和编导的,是离不开一个好剧本的,以前我们国家还是有很多比较经典的电影,比如说有张国荣主演的《霸王别姬》、巩俐主演的《活着》等,这些电影都是比较经典的,而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由非常优秀的演员出演,而且在剧情上以及画风上都很不错,剧本也是真实的反映了一个时代。

在剧情上一点都不走心,越来越的电影当中出现很多狗血的剧情,而且电影的种类也非常的相似,恶搞十分严重,比如说《唐人街探案》里面就出现了很多粗俗的情节以及一些比较粗俗的话,如果一部电影题材火了之后,紧接着就会有一系列这种电影题材的电影出现,这些都导致国产电影的质量越来越低,也是我国经典电影越来越少的重要原因。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优秀的电影越来越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你问了我无数次这是什么 浏览:276
推荐好看的西部电影 浏览:575
香港老电影丑女什么 浏览:895
冰雪奇缘免费大电影动画片大电影 浏览:409
3d电影怎么考到u盘里 浏览:715
以少年开头的美国电影有哪些 浏览:370
老鼠死了变异青苔什么电影 浏览:139
反应农村小孩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96
小李子哪一部电影最好看 浏览:738
生死时速电影好看吗 浏览:241
熊出没究竟有多少电影 浏览:908
2018最新好看动漫电影 浏览:572
有哪些是童话改编的电影 浏览:557
10岁左右好看的电影 浏览:599
刘德华独腿电影叫什么 浏览:961
有什么可爱小动物的动漫电影 浏览:177
微光怎么链接看电影 浏览:121
好看胡2战电影 浏览:731
开电影院需要多少平方 浏览:922
下载电影破奇战免费观影 浏览: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