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充足是什么意思,"充足"的汉语解释
充足,释义:足够;富足。饱足;饱满。4补足,纳足。汉语词汇。拼音:chōng zú。
基本释义:
1、在数量等方面能满足要求或需要的
2、充足理由
3、富足的
4、足够的
引证:曹禺《日出》第二幕:“哪一天盖齐不管他,这一期的建筑费拿得出去,那就是银行准备金充足,是巩固的。”
(1)饱足电影感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反义词:
1、缺少,指短缺;缺乏。
引证:冰心《寄小读者》二三:“我所要写的,是我们大家太缺少娱乐了。”
例句:人心不古,缺少的不是钱,而是多了那份贪心。
2、短缺是指一个词语,是指不足。
引证: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二章:“互助组里头没捎带一家没牲畜户,也是咱的短缺。”
例句:暂且搁起了心里的公债问题,先来商量怎样应付那忽然短缺了的十万元。
2. 餍足是什么意思
餍足意思是吃饱,饱足;满足。
读音:[yàn zú]。
近义:满足。
反义:贪婪。
词性:动词。
结构:餍(半包围结构)足(上下结构)。
引证解释:吃饱,饱足,引《孟子·离娄下》:“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满足,引《元典章·户部十·军兵税不得打量汉军地土》:“所在官吏不时下乡,言要打量军户地亩,以此为名,胁敛钱物,所取各皆餍足,方纔释免。”
造句
如左右要求供应究诘人,以便相识我的事项情形和性格,我乐于餍足左右要求。
我想看一看登上烟火上去的那个不知餍足的人,他又回到灯火通明的圣墓墙边。
如果这样,则可以认为存在着餍足情况。
进步前辈的软件对于产物举行优化预设,餍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一种新的刺激只是已经餍足了添加物。
说这话的时候她坦然惬怀的看着我,已经包含了一种遂愿,怡然,餍足的成分在里面。
假使能找到适当的替代方以餍足其劳动志愿的话,在大大都处境下,边境牧羊犬是不会发作题目的。
3. 什么是电影,电影的意义是什么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电影的意义在于它的出现只是让世界在你眼里出现的更真实,没有遮遮羞羞的蒙蔽与掩盖,让人的视角层面拓展的更加旷远与宽阔,丰富观影者的思维角度,使之与原生蕴存的思想、观念得以多元交汇,收获新生精神的启蒙,世道艰深,谁看到的维度越多,世界在谁的眼中便越真实。
(3)饱足电影感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1、电影的表现手段:
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
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展现”虚拟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电影的帧速率一般是24帧每秒,随着技术的提升,即将出现48帧甚至60帧每秒的电影。
2、中国电影之最:
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戏曲片京剧《定军山》,内有《请缨》、《舞刀》等片断,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无声片,长约半小时。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1913年在上海拍摄,无声片,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联合导演。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可放映电影——1922年由张石川导演的《劳工之爱情》又名《掷果缘》,是现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国电影,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摄制,该片采用的是蜡盘配音的技术。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伊留继昂电影院。1905年,由俄籍建筑设计师、犹太人潘·瓦·科勃采夫开设了哈尔滨第一家电影院。原址就在道里区西十二道街和中央大街交口处,这也就是中国第一家电影院。
4. 对于宝宝来说,什么是安全感呢
既然说的是婴儿,默认是婴儿前一岁。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什么是安全感?
5。有些宝宝在父母的床上才能睡得香,而有些宝宝在自己的摇篮里能很快入睡。关键是若宝宝和您同睡,您没有被打扰的感觉,就没问题。辅助手段帮宝宝入睡,如抓着爸爸的手指、听熟悉的磁带、吮吸安抚奶嘴、抱着毛绒玩具。 离开宝宝时,要告诉他您要去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有了安全感,宝宝会睡得安稳。
5. “食饱餍足”是什么意思
“食饱餍足【shí bǎo yàn zú】”指的是:一是吃饱、饱足的意思;二是满足(多指私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