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宇航员到木星寻找资源是什么电影

宇航员到木星寻找资源是什么电影

发布时间:2022-07-22 03:07:41

⑴ 求一部关于太空的电影的名字!

老生不得不更正一下,不是《2001:太空漫游》
而是这部电影的续集.
好像什么星球爆炸了变成了第二个太阳------那是木星爆炸了.

片 名: 2010

译 名: 2010漫游太空 | 2010超时空出击 | 2010威震太阳神

导 演: ( 彼得·海姆斯 Peter Hyams )

主 演: (罗伊·谢德 Roy Scheider) (约翰·利特高 John Lithgow) (海伦·米伦 Helen Mirren) (罗伯·巴拉班 Bob Balaban) ( Keir Dullea) ( Douglas Rain)

上 映: 1984年12月07日

剧情介绍:

本片是《2001:太空漫游》的姐妹片。

2001年,大卫·鲍曼在土星受到神奇的异化。现在,在2010年,费洛伊德博士率领另一支探险队前往土星,他和队友们的任务是重新启动具有人类思维能力的电脑“哈尔——9000”,找出当年大卫·鲍曼和飞船遭遇的真相。迎接他们的,将是同样令人窒息的震惊……

二○○一年的“木星任务”失败之后,美国积极赶造“发现二号”,用以寻找仍在环绕木星的“发现号”。然而在“发现二号”完工前,无人操纵的“发现号”就有坠落木星的危险。
幸好俄国及时建好一艘“里欧诺夫号”,并善意地提出合作计画,邀请美国共同远征,一来取回“发现号”上的电脑资料,二来探索木星上空那块巨大的黑色石板。促成这次合作的美方代表,正是《二○○一》主角之一的佛洛依德博士。
于是美国派出三位代表,连同俄国的七名宇航员,组成一支十人太空远征军。三位美方代表包括佛洛依德本人,以及哈儿的设计者——印度裔的强德拉博士。
经过两年漫长的太空旅程,他们在来到木星的前夕,竟然发现有另一艘太空船后来居上。这艘命名为“钱学森号”的太空船由中国政府秘密建造,目标也是“发现号”上的资料。“钱学森号”之所以速度惊人,是因为并未携带返航的燃料。来到木星附近后,它并未直接与“发现号”会合,而是先降落到木卫二这个冰封的世界,以便汲取热核反应炉所需的燃料——纯水。
眼看中国太空人要成功之际,降落木卫二上的“钱学森号”忽然传来紧急呼叫。这紧急讯号由一位张教授发出,呼叫的对象是“里欧诺夫号”上的佛洛依德博士,因为他们两人曾有一面之缘。张教授以流利的英语,反覆强调木卫二上存在生命;他说那个生物长得像一棵巨大的榕树,被“钱学森号”的灯光引出水面,进而爬上那艘太空船。但它带上来的冰雪却压垮了“钱学森号”,如今张教授成了唯一的生还者。可是“里欧诺夫号”上的成员爱莫能助,“钱学森号”最后终于全军覆没。
又经历了千辛万苦,“里欧诺夫号”总算与“发现号”接合。强德拉博士开始忙著修理哈儿,佛洛依德等人则在近距离研究那块“老大哥”黑石板。虽然来自美俄两国,但成员相处得十分融洽,彼此的合作也极有默契。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一颗“流星”从木星射向地球。其实那并非什么流星,而是自“老大哥”石板中苏醒、变成一种无形生命的鲍曼。他飞到地球上空,首先将半空中一颗氢弹引爆,消弭了一场人间浩劫。接著,他又造访了自己的女友与卧病的母亲。
这个“鲍曼”在回到木星附近后,又藉著哈儿的显示幕,警告佛洛依德“必须在十五天内离去”。而为了取信,他甚至利用尘埃塑造出自己的“原形”,证明自己已经是个超级生命体。
不过“里欧诺夫号”剩余的燃料有限,二十六天后才有适当的发射时机。但是基于上述的警告,他们想出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里欧诺夫号”与“发现号”绑在一起,先用“发现号”当推进装置,在半途将“发现号”抛弃后再正式点火。只是这样一来,就无法带哈儿回地球去。
在准备过程中,附近星空那块黑石板突然消失无踪!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坚定了船长的决心,于是“里欧诺夫号”立刻启程。与此同时,木星上竟然出现一块大黑斑,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原来那是上百万个不断自我复制的石板,正在吞噬木星上的氢元素。
在“发现号”燃料用罄遭到抛弃后,“鲍曼”来到这艘太空船,利用哈儿发出一次又一次的讯息:“这些世界都是你们的,只有木卫二例外,别试图在那里登陆。”
不久木星整个被黑斑包围,接著发生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距离木星不远的“发现号”也因为这次爆炸而粉身碎骨。不料“鲍曼”发觉哈儿仍在自己身边,原来哈儿也转变成类似的超级生命。
从此天空中多了一颗太阳,它就是木星爆炸后的产物;木卫二也不再是冰封的世界,而有希望发展出更复杂的生命。至于这颗新太阳的名字,大家最后的决定是“魔星”(Lucifer,亦正亦邪的光明使)。
这虽然也是一部十分精彩的科幻片,但由于不是库伯力克执导,并未跳脱好莱坞的科幻窠臼,因此在艺术价值与知名度上略逊一筹。

该片获85年奥斯卡最佳音响、最佳视觉效果等5项提名。

⑵ 一部电影的名字(高分)

2010太空漫游,2001太空漫游的续集。

英文名: 2010

中文名: 2010漫游太空 | 2010超时空出击 | 2010威震太阳神

导 演: ( 彼得·海姆斯 Peter Hyams )

主 演: (罗伊·谢德 Roy Scheider) (约翰·利特高 John Lithgow) (海伦·米伦 Helen Mirren) (罗伯·巴拉班 Bob Balaban) (克尔·杜利 Keir Dullea) ( Douglas Rain)

上 映: 1984年12月07日

二○○一年的“木星任务”失败之后,美国积极赶造“发现二号”,用以寻找仍在环绕木星的“发现号”。然而在“发现二号”完工前,无人操纵的“发现号”就有坠落木星的危险。
幸好俄国及时建好一艘“里欧诺夫号”,并善意地提出合作计画,邀请美国共同远征,一来取回“发现号”上的电脑资料,二来探索木星上空那块巨大的黑色石板。促成这次合作的美方代表,正是《二○○一》主角之一的佛洛依德博士。
于是美国派出三位代表,连同俄国的七名宇航员,组成一支十人太空远征军。三位美方代表包括佛洛依德本人,以及哈儿的设计者——印度裔的强德拉博士。
经过两年漫长的太空旅程,他们在来到木星的前夕,竟然发现有另一艘太空船后来居上。这艘命名为“钱学森号”的太空船由中国政府秘密建造,目标也是“发现号”上的资料。“钱学森号”之所以速度惊人,是因为并未携带返航的燃料。来到木星附近后,它并未直接与“发现号”会合,而是先降落到木卫二这个冰封的世界,以便汲取热核反应炉所需的燃料——纯水。
眼看中国太空人要成功之际,降落木卫二上的“钱学森号”忽然传来紧急呼叫。这紧急讯号由一位张教授发出,呼叫的对象是“里欧诺夫号”上的佛洛依德博士,因为他们两人曾有一面之缘。张教授以流利的英语,反覆强调木卫二上存在生命;他说那个生物长得像一棵巨大的榕树,被“钱学森号”的灯光引出水面,进而爬上那艘太空船。但它带上来的冰雪却压垮了“钱学森号”,如今张教授成了唯一的生还者。可是“里欧诺夫号”上的成员爱莫能助,“钱学森号”最后终于全军覆没。
又经历了千辛万苦,“里欧诺夫号”总算与“发现号”接合。强德拉博士开始忙著修理哈儿,佛洛依德等人则在近距离研究那块“老大哥”黑石板。虽然来自美俄两国,但成员相处得十分融洽,彼此的合作也极有默契。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一颗“流星”从木星射向地球。其实那并非什么流星,而是自“老大哥”石板中苏醒、变成一种无形生命的鲍曼。他飞到地球上空,首先将半空中一颗氢弹引爆,消弭了一场人间浩劫。接著,他又造访了自己的女友与卧病的母亲。
这个“鲍曼”在回到木星附近后,又藉著哈儿的显示幕,警告佛洛依德“必须在十五天内离去”。而为了取信,他甚至利用尘埃塑造出自己的“原形”,证明自己已经是个超级生命体。
不过“里欧诺夫号”剩余的燃料有限,二十六天后才有适当的发射时机。但是基于上述的警告,他们想出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里欧诺夫号”与“发现号”绑在一起,先用“发现号”当推进装置,在半途将“发现号”抛弃后再正式点火。只是这样一来,就无法带哈儿回地球去。
在准备过程中,附近星空那块黑石板突然消失无踪!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坚定了船长的决心,于是“里欧诺夫号”立刻启程。与此同时,木星上竟然出现一块大黑斑,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原来那是上百万个不断自我复制的石板,正在吞噬木星上的氢元素。
在“发现号”燃料用罄遭到抛弃后,“鲍曼”来到这艘太空船,利用哈儿发出一次又一次的讯息:“这些世界都是你们的,只有木卫二例外,别试图在那里登陆。”
不久木星整个被黑斑包围,接著发生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距离木星不远的“发现号”也因为这次爆炸而粉身碎骨。不料“鲍曼”发觉哈儿仍在自己身边,原来哈儿也转变成类似的超级生命。
从此天空中多了一颗太阳,它就是木星爆炸后的产物;木卫二也不再是冰封的世界,而有希望发展出更复杂的生命。至于这颗新太阳的名字,大家最后的决定是“魔星”(Lucifer,亦正亦邪的光明使)。

这部电影虽然也是一部十分精彩的科幻片,但由于不是库伯里克执导,并未跳脱好莱坞的科幻窠臼,因此在艺术价值与知名度上略逊一筹。

⑶ 求关于木星探索的一个科幻电影的名字、网址!

是《2010太空漫游记》2001的续集,上海译文刚出过全套的书克拉克写的一共4本2001,2010,2061,3001.
片名:2010太空漫游
译 名 2010:威震太阳神
◎片 名 2010
◎年 代 1984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科幻/惊秫/动作/神秘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文字幕
◎文件格式 HDRIP-RMVB
◎视频尺寸 752 X 320
◎文件大小 2CD
◎片 长 116 Min
◎导 演 彼得·海姆斯 Peter Hyams
◎主 演 坎迪丝·伯根 Candice Bergen .... SAL 9000 (voice)
海伦·米伦 Helen Mirren .... Tanya Kirbuk
罗伯·巴拉班 Bob Balaban .... Dr. R. Chandra, HAL's Inventor
Keir Dullea .... Dave Bowman
约翰·利特高 John Lithgow .... Dr. Walter Curnow
罗伊·谢德 Roy Scheider .... Heywood Floyd
玛多林·史密斯·奥斯巴内 Madolyn Smith-Osborne .... Caroline Floyd
Arthur C. Clarke .... Man on Park Bench (uncredited)
Elya Baskin .... Maxim Brajlovsky
Larry Carroll .... Anchorman on TV
Cheryl Carter .... Nurse
Mary Jo Deschanel .... Betty Fernandez, Bowman's Wife
Dana Elcar .... Dimitri Moisevitch
Taliesin Jaffe .... Christopher Floyd
Saveli Kramarov .... Dr. Vladimir Rudenko

◎简 介

2001年,大卫·鲍曼在土星受到神奇的异化。现在,在2010年,费洛伊德博士率领另一支控险队前往士星,他和队友们的任务是重新启动具有人类思维的电脑“哈尔—9000”,找出当年大卫鲍曼和飞船遭遇的真相。迎接他们的将是同样令人窒息的震惊……

本片涉及作品介绍:《二○一○:太空漫游》(2010: Odyssey Two)

二○○一年的“木星任务”失败之后,美国积极赶造“发现二号”,用以寻找仍在环绕木星的“发现号”。然而在“发现二号”完工前,无人操纵的“发现号”就有坠落木星的危险。

幸好俄国及时建好一艘“里欧诺夫号”,并善意地提出合作计画,邀请美国共同远征,一来取回“发现号”上的电脑资料,二来探索木星上空那块巨大的黑色石板。促成这次合作的美方代表,正是《二○○一》主角之一的佛洛依德博士。

于是美国派出三位代表,连同俄国的七名宇航员,组成一支十人太空远征军。三位美方代表包括佛洛依德本人,以及哈儿的设计者——印度裔的强德拉博士。

经过两年漫长的太空旅程,他们在来到木星的前夕,竟然发现有另一艘太空船后来居上。这艘命名为“钱学森号”的太空船由中国政府秘密建造,目标也是“发现号”上的资料。“钱学森号”之所以速度惊人,是因为并未携带返航的燃料。来到木星附近后,它并未直接与“发现号”会合,而是先降落到木卫二这个冰封的世界,以便汲取热核反应炉所需的燃料——纯水。
眼看中国太空人要成功之际,降落木卫二上的“钱学森号”忽然传来紧急呼叫。这紧急讯号由一位张教授发出,呼叫的对象是“里欧诺夫号”上的佛洛依德博士,因为他们两人曾有一面之缘。张教授以流利的英语,反覆强调木卫二上存在生命;他说那个生物长得像一棵巨大的榕树,被“钱学森号”的灯光引出水面,进而爬上那艘太空船。但它带上来的冰雪却压垮了“钱学森号”,如今张教授成了唯一的生还者。可是“里欧诺夫号”上的成员爱莫能助,“钱学森号”最后终于全军覆没。

又经历了千辛万苦,“里欧诺夫号”总算与“发现号”接合。强德拉博士开始忙著修理哈儿,佛洛依德等人则在近距离研究那块“老大哥”黑石板。虽然来自美俄两国,但成员相处得十分融洽,彼此的合作也极有默契。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一颗“流星”从木星射向地球。其实那并非什么流星,而是自“老大哥”石板中苏醒、变成一种无形生命的鲍曼。他飞到地球上空,首先将半空中一颗氢弹引爆,消弭了一场人间浩劫。接著,他又造访了自己的女友与卧病的母亲。

这个“鲍曼”在回到木星附近后,又藉著哈儿的显示幕,警告佛洛依德“必须在十五天内离去”。而为了取信,他甚至利用尘埃塑造出自己的“原形”,证明自己已经是个超级生命体。

不过“里欧诺夫号”剩余的燃料有限,二十六天后才有适当的发射时机。但是基于上述的警告,他们想出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里欧诺夫号”与“发现号”绑在一起,先用“发现号”当推进装置,在半途将“发现号”抛弃后再正式点火。只是这样一来,就无法带哈儿回地球去。

在准备过程中,附近星空那块黑石板突然消失无踪!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坚定了船长的决心,于是“里欧诺夫号”立刻启程。与此同时,木星上竟然出现一块大黑斑,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原来那是上百万个不断自我复制的石板,正在吞噬木星上的氢元素。

在“发现号”燃料用罄遭到抛弃后,“鲍曼”来到这艘太空船,利用哈儿发出一次又一次的讯息:“这些世界都是你们的,只有木卫二例外,别试图在那里登陆。”

不久木星整个被黑斑包围,接著发生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距离木星不远的“发现号”也因为这次爆炸而粉身碎骨。不料“鲍曼”发觉哈儿仍在自己身边,原来哈儿也转变成类似的超级生命。

从此天空中多了一颗太阳,它就是木星爆炸后的产物;木卫二也不再是冰封的世界,而有希望发展出更复杂的生命。至于这颗新太阳的名字,大家最后的决定是“魔星”(Lucifer,亦正亦邪的光明使)。

这本小说也曾拍成电影 (2010:The Year We Make Contact, 1984出品),中文片名是“威震太阳神”。虽然也是一部十分精采的科幻片,但由于不是库伯力克执导,并未跳脱好莱坞的科幻窠臼,因此在艺术价值与知名度上略逊一筹。

⑷ 寻找一部电影

名字叫《2010年》 我好多年前也在中央6看过的,还看了不止一遍呢。

“记得小学时候大概是98年 CCTV6电影频道放过一部美国拍的关于木星探险的电影,说的是一艘苏联宇宙飞船在木星探险是发生突然事故 全船人员都没有了消息 于是美国和苏联组成了联合探险队到木星去救援 正好到一半的时候 美国和苏联在地球上却开战了 但是2国宇航员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理想仍然携手走到一起 在影片的末尾一个苏联宇航员乘坐小型探测器飞到了木星的一个卫星上 发现了之前那艘宇宙飞船失踪的原因 甚至还发现了叶绿素 ”

我引用的这段话,最后一句话是不对的,估计是那个人记错了,在一个卫星上发现叶绿素的那个探测器上没有人,这段情节也不是在最后出现的。片子最后是两国宇航员乘坐一个飞船飞回了地球,留在轨道上的飞船上有个计算机机器人,发回了最后一道信息,说的是请不要试图登上木星,每个星球上都有人之类的话。。。

⑸ 请问大家一部CCTV6以前播出的太空科幻电影

2010太空漫游,2001太空漫游的续集。

英文名: 2010

中文名: 2010漫游太空 | 2010超时空出击 | 2010威震太阳神

导 演: ( 彼得·海姆斯 Peter Hyams )

主 演: (罗伊·谢德 Roy Scheider) (约翰·利特高 John Lithgow) (海伦·米伦 Helen Mirren) (罗伯·巴拉班 Bob Balaban) (克尔·杜利 Keir Dullea) ( Douglas Rain)

上 映: 1984年12月07日

二○○一年的“木星任务”失败之后,美国积极赶造“发现二号”,用以寻找仍在环绕木星的“发现号”。然而在“发现二号”完工前,无人操纵的“发现号”就有坠落木星的危险。
幸好俄国及时建好一艘“里欧诺夫号”,并善意地提出合作计画,邀请美国共同远征,一来取回“发现号”上的电脑资料,二来探索木星上空那块巨大的黑色石板。促成这次合作的美方代表,正是《二○○一》主角之一的佛洛依德博士。
于是美国派出三位代表,连同俄国的七名宇航员,组成一支十人太空远征军。三位美方代表包括佛洛依德本人,以及哈儿的设计者——印度裔的强德拉博士。
经过两年漫长的太空旅程,他们在来到木星的前夕,竟然发现有另一艘太空船后来居上。这艘命名为“钱学森号”的太空船由中国政府秘密建造,目标也是“发现号”上的资料。“钱学森号”之所以速度惊人,是因为并未携带返航的燃料。来到木星附近后,它并未直接与“发现号”会合,而是先降落到木卫二这个冰封的世界,以便汲取热核反应炉所需的燃料——纯水。
眼看中国太空人要成功之际,降落木卫二上的“钱学森号”忽然传来紧急呼叫。这紧急讯号由一位张教授发出,呼叫的对象是“里欧诺夫号”上的佛洛依德博士,因为他们两人曾有一面之缘。张教授以流利的英语,反覆强调木卫二上存在生命;他说那个生物长得像一棵巨大的榕树,被“钱学森号”的灯光引出水面,进而爬上那艘太空船。但它带上来的冰雪却压垮了“钱学森号”,如今张教授成了唯一的生还者。可是“里欧诺夫号”上的成员爱莫能助,“钱学森号”最后终于全军覆没。
又经历了千辛万苦,“里欧诺夫号”总算与“发现号”接合。强德拉博士开始忙著修理哈儿,佛洛依德等人则在近距离研究那块“老大哥”黑石板。虽然来自美俄两国,但成员相处得十分融洽,彼此的合作也极有默契。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一颗“流星”从木星射向地球。其实那并非什么流星,而是自“老大哥”石板中苏醒、变成一种无形生命的鲍曼。他飞到地球上空,首先将半空中一颗氢弹引爆,消弭了一场人间浩劫。接著,他又造访了自己的女友与卧病的母亲。
这个“鲍曼”在回到木星附近后,又藉著哈儿的显示幕,警告佛洛依德“必须在十五天内离去”。而为了取信,他甚至利用尘埃塑造出自己的“原形”,证明自己已经是个超级生命体。
不过“里欧诺夫号”剩余的燃料有限,二十六天后才有适当的发射时机。但是基于上述的警告,他们想出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里欧诺夫号”与“发现号”绑在一起,先用“发现号”当推进装置,在半途将“发现号”抛弃后再正式点火。只是这样一来,就无法带哈儿回地球去。
在准备过程中,附近星空那块黑石板突然消失无踪!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坚定了船长的决心,于是“里欧诺夫号”立刻启程。与此同时,木星上竟然出现一块大黑斑,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原来那是上百万个不断自我复制的石板,正在吞噬木星上的氢元素。
在“发现号”燃料用罄遭到抛弃后,“鲍曼”来到这艘太空船,利用哈儿发出一次又一次的讯息:“这些世界都是你们的,只有木卫二例外,别试图在那里登陆。”
不久木星整个被黑斑包围,接著发生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距离木星不远的“发现号”也因为这次爆炸而粉身碎骨。不料“鲍曼”发觉哈儿仍在自己身边,原来哈儿也转变成类似的超级生命。
从此天空中多了一颗太阳,它就是木星爆炸后的产物;木卫二也不再是冰封的世界,而有希望发展出更复杂的生命。至于这颗新太阳的名字,大家最后的决定是“魔星”(Lucifer,亦正亦邪的光明使)。

这部电影虽然也是一部十分精彩的科幻片,但由于不是库伯里克执导,并未跳脱好莱坞的科幻窠臼,因此在艺术价值与知名度上略逊一筹。

⑹ 请问大家谁看过这样一部科幻片

片名:2010太空漫游
译 名 2010:威震太阳神
◎片 名 2010
◎年 代 1984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科幻/惊秫/动作/神秘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文字幕
◎文件格式 HDRIP-RMVB
◎视频尺寸 752 X 320
◎文件大小 2CD
◎片 长 116 Min
◎导 演 彼得·海姆斯 Peter Hyams
◎主 演 坎迪丝·伯根 Candice Bergen .... SAL 9000 (voice)
海伦·米伦 Helen Mirren .... Tanya Kirbuk
罗伯·巴拉班 Bob Balaban .... Dr. R. Chandra, HAL's Inventor
Keir Dullea .... Dave Bowman
约翰·利特高 John Lithgow .... Dr. Walter Curnow
罗伊·谢德 Roy Scheider .... Heywood Floyd
玛多林·史密斯·奥斯巴内 Madolyn Smith-Osborne .... Caroline Floyd
Arthur C. Clarke .... Man on Park Bench (uncredited)
Elya Baskin .... Maxim Brajlovsky
Larry Carroll .... Anchorman on TV
Cheryl Carter .... Nurse
Mary Jo Deschanel .... Betty Fernandez, Bowman's Wife
Dana Elcar .... Dimitri Moisevitch
Taliesin Jaffe .... Christopher Floyd
Saveli Kramarov .... Dr. Vladimir Rudenko

◎简 介

2001年,大卫·鲍曼在土星受到神奇的异化。现在,在2010年,费洛伊德博士率领另一支控险队前往士星,他和队友们的任务是重新启动具有人类思维的电脑“哈尔—9000”,找出当年大卫鲍曼和飞船遭遇的真相。迎接他们的将是同样令人窒息的震惊……

影片评价
如果愿意,可以把本片当作是《2001:太空漫游》的姐妹片,因为它是“太空漫游”系列科幻作家克拉克的第二部作品,接着还有“2061”和“3001”两部小说面试。而此“2010”在1984年,由彼得海姆斯执导,虽不可能和大师库布力克的“2001”相提并论,但也获85年奥斯卡最佳音响、最佳视觉效果等5项提名。 在此找到了台湾科幻文学学者叶李华的“从二○○一到三○○一:克拉克的千年叙事诗”,截取该文部分,顺带介绍克拉克这位作家。

作家生平:

亚瑟.克拉克 (Arthur Charles Clarke) 于一九五○年代崛起英语科普科幻文坛,引领风骚长达半世纪,与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 1920-1992) 及海莱因 (Robert Heinlein, 1907-1988) 鼎足而立,如今是廿世纪三大科幻小说家中唯一健在者。

这位大师的前半生相当平凡:一九一七年生于英格兰的索美塞特(Somerset);中学毕业后来到伦敦,在政府机构当公务员,公余时间活跃于科幻迷的圈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一九四一年起在英国皇家空军担任雷达教官;一九四六年退伍后,才进入伦敦的国王学院,两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取得学士学位。

克拉克自小即对尖端科学极感兴趣,天文学及太空科学尤其是他的最爱,这奠定了他日后写作科普与科幻的基础。一九五○年,他出版了科普处女作《行星际飞行》(Interplanetary ***ht),次年又出版《太空探索》(The Exploration of Space),这两本书使他成为提倡太空旅行的权威。后来他又写了很多这方面的科普书籍及文章,对宣传太空旅行简直不遗余力。

由于克拉克博学多闻,并且对科学与技术的互动十分了解,因此长久以来,他对许多政府的科学决策都很有影响力。例如早在一九四五年,他就在<地球外的转播>这篇论文中倡导同步通讯卫星,而成为这个科技领域的先知(这篇历史性的论文发表于《无线电世界》)。除了写作之外,他还制作电视科普节目,对于西方世界的科学普及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因而获得联合国及许多国家颁发的学术奖项。
而身为一位科幻作家,克拉克亦享有极高的声誉。他曾获得三次雨果奖 (Hugo Award) 与三次星云奖 (Nebula Award),两者皆是科幻文坛的最高荣誉。包括一九八六年,以终身成就所荣获的星云科幻大师奖。

虽然很早就开始习作科幻,但克拉克直到一九四六年才正式发表科幻短篇。一九五一年,他的第一本长篇科幻《太空前奏》(Prelude to Space) 问世,同年又出版第二本长篇科幻《火星之沙》(The Sands of Mars)。值得一提的是,克拉克早期的科幻小说无论长篇或短篇,大都是以太空探险为主题。

从一九五六年起,克拉克定居斯里兰卡。热爱海洋的他认为这个岛国是人间天堂,他向往海底的奇妙世界,对潜水活动尤其著迷。一九五七年出版的长篇科幻《深海牧场》(The Deep Range),便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移居斯里兰卡之后,他还花了不少时间研究东方哲学。此后在他的科幻作品中,除了太空这个主题,海洋与东方文化也开始扮演重要角色。

相当耐人寻味的是,虽然克拉克是一位博古通今的科普科幻作家,又是一位硬科幻小说的基本教义派,笃信科技与人性都具有无穷的潜力,可是在他的作品中,却仍然不时出现“神”的形象与意象。重要的例子包括《童年末日》(Childhood's End)一书中的外星主宰,以及本文主题“太空漫游系列”中的神秘石板。

就科幻小说的文学面而言,克拉克受古典科幻宗师威尔斯 (H.G. Wells, 1866-1946) 的影响最深,因此在文字上较注重文学性,总是以优美的文笔娓娓道来。另一方面,由于本身的学术背景,他对科技细节的描写也是精确无比,给人一种身历其境的真实感。至于故事性与戏剧张力,反而不是他强调的重点。换句话说,克拉克是以散文诗的语体来撰写科幻小说,且执著于哲理上的探讨与科学上的考证,因此读者必须细细咀嚼,才能品尝出其中特有的浓郁香醇。

一九六四至六八年,克拉克与名导演库伯力克 (Stanley Kubrick, 1928-1999) 合作,拍摄了一部举世闻名的科幻经典之作《二○○一:太空漫游》。这部电影改编自克拉克于一九四八年撰写、一九五一年发表的科幻短篇<岗哨>(Sentinel,故事叙述月球山峰上发现数百万年前外星人留下的神秘建筑),剧本由克拉克与库伯力克联合执笔。在电影杀青时,克拉克也写出了同名的长篇小说。许多年后,克拉克陆续为这本书写了三本续集,分别是《二○一○:太空漫游》(一九八二年出版)、《二○六一:太空漫游》(一九八七年出版)、《三○○一:太空漫游》(一九九七年出版)。如今在全球科幻迷心目中,此一“太空漫游系列”已经成了克拉克的代名词。

从《二○○一》到《三○○一》,克拉克用抒情的笔调、精准的文字,写出自成一格的科幻叙事长诗。如果身为读者的您对这个系列并不熟悉,下列简介足以提供充分的前情提要,能让您以最短时间跨越千年时光,直接探索三○○一年的神秘星空。

本片涉及作品介绍:《二○一○:太空漫游》(2010: Odyssey Two)

二○○一年的“木星任务”失败之后,美国积极赶造“发现二号”,用以寻找仍在环绕木星的“发现号”。然而在“发现二号”完工前,无人操纵的“发现号”就有坠落木星的危险。

幸好俄国及时建好一艘“里欧诺夫号”,并善意地提出合作计画,邀请美国共同远征,一来取回“发现号”上的电脑资料,二来探索木星上空那块巨大的黑色石板。促成这次合作的美方代表,正是《二○○一》主角之一的佛洛依德博士。

于是美国派出三位代表,连同俄国的七名宇航员,组成一支十人太空远征军。三位美方代表包括佛洛依德本人,以及哈儿的设计者——印度裔的强德拉博士。

经过两年漫长的太空旅程,他们在来到木星的前夕,竟然发现有另一艘太空船后来居上。这艘命名为“钱学森号”的太空船由中国政府秘密建造,目标也是“发现号”上的资料。“钱学森号”之所以速度惊人,是因为并未携带返航的燃料。来到木星附近后,它并未直接与“发现号”会合,而是先降落到木卫二这个冰封的世界,以便汲取热核反应炉所需的燃料——纯水。
眼看中国太空人要成功之际,降落木卫二上的“钱学森号”忽然传来紧急呼叫。这紧急讯号由一位张教授发出,呼叫的对象是“里欧诺夫号”上的佛洛依德博士,因为他们两人曾有一面之缘。张教授以流利的英语,反覆强调木卫二上存在生命;他说那个生物长得像一棵巨大的榕树,被“钱学森号”的灯光引出水面,进而爬上那艘太空船。但它带上来的冰雪却压垮了“钱学森号”,如今张教授成了唯一的生还者。可是“里欧诺夫号”上的成员爱莫能助,“钱学森号”最后终于全军覆没。

又经历了千辛万苦,“里欧诺夫号”总算与“发现号”接合。强德拉博士开始忙著修理哈儿,佛洛依德等人则在近距离研究那块“老大哥”黑石板。虽然来自美俄两国,但成员相处得十分融洽,彼此的合作也极有默契。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一颗“流星”从木星射向地球。其实那并非什么流星,而是自“老大哥”石板中苏醒、变成一种无形生命的鲍曼。他飞到地球上空,首先将半空中一颗氢弹引爆,消弭了一场人间浩劫。接著,他又造访了自己的女友与卧病的母亲。

这个“鲍曼”在回到木星附近后,又藉著哈儿的显示幕,警告佛洛依德“必须在十五天内离去”。而为了取信,他甚至利用尘埃塑造出自己的“原形”,证明自己已经是个超级生命体。

不过“里欧诺夫号”剩余的燃料有限,二十六天后才有适当的发射时机。但是基于上述的警告,他们想出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里欧诺夫号”与“发现号”绑在一起,先用“发现号”当推进装置,在半途将“发现号”抛弃后再正式点火。只是这样一来,就无法带哈儿回地球去。

在准备过程中,附近星空那块黑石板突然消失无踪!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坚定了船长的决心,于是“里欧诺夫号”立刻启程。与此同时,木星上竟然出现一块大黑斑,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原来那是上百万个不断自我复制的石板,正在吞噬木星上的氢元素。

在“发现号”燃料用罄遭到抛弃后,“鲍曼”来到这艘太空船,利用哈儿发出一次又一次的讯息:“这些世界都是你们的,只有木卫二例外,别试图在那里登陆。”

不久木星整个被黑斑包围,接著发生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距离木星不远的“发现号”也因为这次爆炸而粉身碎骨。不料“鲍曼”发觉哈儿仍在自己身边,原来哈儿也转变成类似的超级生命。

从此天空中多了一颗太阳,它就是木星爆炸后的产物;木卫二也不再是冰封的世界,而有希望发展出更复杂的生命。至于这颗新太阳的名字,大家最后的决定是“魔星”(Lucifer,亦正亦邪的光明使)。

这本小说也曾拍成电影 (2010:The Year We Make Contact, 1984出品),中文片名是“威震太阳神”。虽然也是一部十分精采的科幻片,但由于不是库伯力克执导,并未跳脱好莱坞的科幻窠臼,因此在艺术价值与知名度上略逊一筹。

网站: http://www.y5y2.com/movies/20067/00430.shtml

⑺ 求科幻电影名两个宇航员去木星探测,死了一个,另一个坚持做引擎测试

《太空人:最后一搏 》
http://ke.haosou.com/doc/8935221-9262412.html

⑻ 关于探索 木卫 的一部很早的影片

译 名:2001太空漫游
原 名:2001 A Space Odyssey
片长:USA:160 min (premiere cut) / USA:141 min
国家/地区:英国 美国
拍摄日期:1965年12月29日 - 1966年7月7日
制作日期:1965年1月28日 - 1968年3月10日
上映日期 (细节) : 美国USA 1968年4月2日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4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大猩猩在非洲草原上生活,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死尸的骨头可以用来当工具,甚至当武器,但某一天不知哪儿来的一块长方形黑色巨石给了他们启发。于是,人类往前进化了关键的一步。2000年,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相同的一块黑石,这块石头还向木星发出强烈的信号。美国政府于是派出一艘宇航船前往探个究竟,船上有两名宇航员,3名被置身于冬眠状态的科学家,还有一台名叫哈尔的超级电脑。哈尔装有人类的感情,同时他是惟一掌握这次行动真实意图的一个。但在半途中,宇航员怀疑哈尔出差错,他们打算关掉哈尔的部分功能。不料哈尔会看嘴形,事先了解了他们的想法。于是他乘其不备,杀死了沉睡的科学家和其中一名宇航员。剩下的宇航员大卫跟哈尔展开殊死搏斗,终于制服了哈尔。他只身前往木星,并在那里见到了另一块黑石。影片结尾处颇为神秘,出现了巴洛克式的古典室内景,大卫在迅速衰老,他的卧室里又出现了黑石。最后一个镜头是一个婴儿,在太空中。

⑼ 我要找一个太空旅行的科幻片

2001太空漫游
4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大猩猩在非洲草原上生活,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死尸的骨头可以用来当工具,甚至当武器,但某一天不知哪儿来的一块长方形黑色巨石给了他们启发。于是,人类往前进化了关键的一步。2000年,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相同的一块黑石,这块石头还向木星发出强烈的信号。美国政府于是派出一艘宇航船前往探个究竟,船上有两名宇航员,3名被置身于冬眠状态的科学家,还有一台名叫哈尔的超级电脑。哈尔装有人类的感情,同时他是惟一掌握这次行动真实意图的一个。但在半途中,宇航员怀疑哈尔出差错,他们打算关掉哈尔的部分功能。不料哈尔会看嘴形,事先了解了他们的想法。于是他乘其不备,杀死了沉睡的科学家和其中一名宇航员。剩下的宇航员大卫跟哈尔展开殊死搏斗,终于制服了哈尔。他只身前往木星,并在那里见到了另一块黑石。影片结尾处颇为神秘,出现了巴洛克式的古典室内景,大卫在迅速衰老,他的卧室里又出现了黑石。最后一个镜头是一个婴儿,在太空中。
整个影片分为四个部分。
Chapter One
The Dawn of Man(人类的黎明)
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以黄土造人。中国的神话如是说。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圣经》如是说。
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来了火种。希腊神话如是说。
在那不知道年代的远古,非洲大地仍是荒漠一片。一群黑色的猿人生活在这片大陆上,艰难求生。以文明人的眼光看来,这里是黑暗一片,文明的曙光也许还在黑洞里旅行。一日,一块黑色的方碑神秘地降临非洲。仰视黑石,太阳从上方升起,曙光破开黎明前的黑暗,驱赶走夜月微弱的光;猿人举起手中的骨头,如天光破开黑暗一样,强健的臂加上坚固的骨头,劈开了蒙蔽在猿人眼前懵懂无知的黑暗混沌,文明的曙光第一次降临地球;尚存兽性的嘶吼如教堂里的颂歌——天上的父啊,荣光开始照耀地球。库布里克如是说。
《2001:太空漫游》,讲述了一个充满自我意识的、混杂了历史、宗教、寓言等意识形态的神话。这的确是一部非常自我的片子。影片开头长达三分钟的黑暗足以让没有耐性的观众退场。语言在片子里是纯粹的配角,第一句人的声音是在片子的第25分钟。我们需要在音乐里根据画面判断或者思考。这对于习惯于听到对白的观众们来说,实在是费劲的折磨。 观众一开始就被排斥在片子外。我不考虑你想看什么。你只需要接受我给你所看的,然后,思考。库布里克有他自我的霸道,而匍匐在大师威名下的我们低眉顺眼,企图在这晦涩的、混沌的片子里解读或者自以为解读出大师的目的。 从猿人到人类,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步。库布里克把它处理得如宗教故事一样,黑石的降临,如上帝赐予猿人的天书。触摸黑石的猿人,如接受天书启示的教徒。黑石和骨头交错出现的画面,更是意味深长。似乎在暗示人类的文明起步于天启。而那发明(准确点是发现)了的工具的猿人,则是上帝最初的宠儿——亚当。在水坑附近进行的争夺,是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争,由神庇护的亚当利用手中的工具杀死了对方的首领,赢得了战争。这却让我想起《圣经》里该隐和亚伯的故事,只是该隐和亚伯的角色颠倒了一下。 时光飞逝,在剪辑的画面上蒙太奇的手法运用得如此精妙。在蓝色天空下旋舞的骨头,一瞬间,已经换成漆黑太空里漂浮的宇航器。白驹过隙已经不足以形容时光的飞逝。漫长的文明史就浓缩在一秒之内。然而,这是人类的沧海桑田;却是宇宙的微不足道。伟大和渺小,便共存于这一秒。
Chapter Two
A Trip to the Moon (月球之旅)
无声无息用优雅姿态入港的太空船,宁静深邃的太空,配乐是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美妙如斯的音乐和绚丽无比的画面配合得天衣无缝。
请记住,这是1968年拍的片子。1969年人类才首次登月。仅仅是这一点,足以让我们,即使是在21世纪,也得向库布里克致敬。 恢弘大气的画面、精致绚丽的细节,还有穿梭机、空间站、卡式电话、超级电脑……这样在今天得到惊人的实现的技术前瞻性,这属于1968年的非凡的想像力,足以让21世纪的高科技支撑下想像力反而萎缩到只能在故纸堆里翻找灵感的好莱坞汗颜。奢华的想象和绚烂的视觉冲击是《2001:太空漫游》的亮点,恐怕也是能让一部分不耐烦的观众支撑下去的动力。如果嫌思考太累的话,就看影片的画面和太空旅行的细节好了,那些泛着金属光泽的充满冰冷气息的太空船、太空基地是天才的想象力和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的完美结合,这的确是顶级的视觉享受,正如影片的宣传语所说:you’ve never seen anything like it。当然,前提是片子的画面够清晰,质量够好。 影片第二部份便开始于前述提到的蒙太奇手法——从骨头到宇航器。从第一部分平滑渡过到第二部分,甚至连标题都没有(也是唯一一处无标题的)。也许,即使进入了太空,人类的蒙昧时代还没结束。黎明仅仅刚开始。四百万年过去了,人类的本质仍旧没有改变。注意进食、睡觉、饮水等生活细节的反复出现,虽然方式有了区别或者说进化,不过本质上,黎明时代的猿人和太空时代的人类没什么区别。
黑石再一次神秘出现,它仍然是静默地伫立着。但是,和第一章《人类的黎明》有区别的是,上次从天降临如上帝降临的神谕一样的黑石这一次是被自认为文明高度发达的人类开挖出来的。被谨慎地埋葬,这是他们对黑石的评语。这也就意味着这次围观上去的人类和四百万年前的猿人在心态上的区别,虽然都有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但是,前者更带有一种狎玩的心态;后者则是尊崇。前者是举起手中的手术刀企图解剖,后者是跪拜在其面前接受神的天启。走上前的博士和走上前的猿人动作相似,心态却差得十万八千里远。而其后围上来和黑石一起合影的举止更是清楚地表明,黑石对于他们来说,是未知的,但不值得抱以敬畏的心态。黑石的宗教意义在傲慢的人类面前似乎得到消解。但是,紧接下来的尖啸狠狠地惩罚了这群科学家。相似的画面再次出现,天体从黑石上空再次升起。
Chapter Three
Jupiter Misson:18 months later(木星任务:18个月后)
镜头一摇,已经转换到在广漠的太空里航行的太空船“发现者号”。注意它的造型,两端粗大,中间细长,是否让你想起最初的工具——那支被猿人举起的骨头?这种带有寓言性质的故意巧合也许在暗示导演对工具的一种心态。
“发现者号”载着5名宇航员到遥远的木星。3名宇航员保持在冬眠状态,清醒状态下的是大卫和富兰克。在船上还有第六名成员——超级电脑HAL9000。这是一台人性化的人工智能,有超强的计算能力,能模拟出大部分人脑的活动,正如我们现在经常接触到的科幻元素设定。
号称有完美记录从不犯错的HAL9000是影片里人类最高科技的结晶,是目前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顶端。在富兰克描述HAL9000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背后隐藏的导演的疑虑:HAL能够表现出情感,这是因为人类的设计,但是到底HAL是否具有情感,没有人知道。这已经在暗示了由人类创造的工具,已经在逐渐摆脱人类的控制,表象仍旧是人类控制着工具,在深层次的地方,工具已经成为未知,而其后富兰克对HAL的指示实际是对HAL的依赖,把自我的命运交给未知的他物,命运开始叵测。人机和谐相处的表象下是暗流汹涌。
常常有观众抱怨这部片子的节奏缓慢、沉闷,宇航员外出修理太空船的情节便是典型的例子。一切都是慢腾腾的,在庞然大物的太空船和更广阔深邃的太空的映衬下,如微尘一样的人类的渺小和脆弱被放大到极致,不仅仅是来自太空,还来自宏伟的工具的对比。在这样的画面下,高科技的结晶不能唤起人类的自豪,反而是对其产生莫名的排斥和恐惧。在类似噪音的背景声里,缓慢变化的画面传达的是一种被压缩到极点的恐惧和冷冰冰的绝望。在宽大的银屏上,虚无的黑色(太空)充斥整个视界,冷冰冰的白色(太空船)旁是触目惊心的一点红色(宇航员),这对抬头看银屏的观众是怎样的一种巨大的视觉压迫,那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想必足以让爆米花在电影院里消失地无影无踪。
HAL的失效预测引起了富兰克和大卫的怀疑。富兰克和大卫决定“杀死”HAL,后者则通过唇语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黑屏,时间流逝,慢得令人窒息。
富兰克在外太空发生致命事故,联想到前面的情节,不得不由我们做出“有预谋的谋杀”这样的判断。HAL无所不知,无所不至的强大让我们不寒而栗。而身在陷阱中的宇航员似乎糊涂了。
谋杀不紧不慢地进行,冬眠的宇航员相继死去。人类的背后,死神无声无息如附骨之蛆缠绵上来,来自九渊深处的幽灵的冰冷气息弥漫在原本宁静祥和的太空船……
这一部分把人与工具之间的紧张对峙发挥得淋漓尽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次的工具是能够模拟大部分人性的超级电脑,也许正因为太过于象人所以才凌驾于人的头上。比起前面以及后面的章节的隐晦,似乎这一章想表达的思想锋芒外露了许多。
Chapter Four
Jupiter and Beyond the Infinite(木星以及无限苍穹)
这一乐章是最梦幻也最诡异的一段。
“发现者号”按计划到达木星。与黑石擦肩而过。静谧的太空里,黑石安静地漂浮着。宏大和诡谲混合在一起,在越来越清晰的背景音乐里,更显示出一片空洞的死寂。
大卫穿越时空隧道。紧接下来的大量反色偏色的镜头画面让人头昏眼花。旋转混沌斑斓变幻扭曲闪烁绚丽诡异梦幻堕落飞腾快感失重加速窒息冲击红绿蓝紫黄……若说前面的视觉冲击充满了全金属的气势磅礴和机械化的一丝不苟,那这里的视觉冲击则是疯狂的激情、癫狂的嘉年华、迷幻药物刺激下的狂欢的幻觉。“据说当年的嬉皮士们是躺着看完这部电影的,因为影片那无比绚丽的视觉冲击可以让他们体嗑药后的幻觉快感;而且干脆有人怀疑库步里克是在吸食LSD之后拍摄了这部影片。”假若这是真的话,那毫无疑问是属于这一段的。在深夜的时候,独自看这段片段,甚至有一种毛骨悚然却又欲罢不能的快感。
接下来发生的更象大卫潜意识里的幻象。太空舱落入一个充满巴洛克式风格的卧室。穿着宇航服的大卫明显衰老,然而他看到了穿着旧式睡袍进餐的更衰老的自己。然后,进餐的老人大卫又看到了躺在床上更衰老的等待死亡的自己。神秘的黑石出现在垂死的大卫面前,大卫伸出手指急切地去触碰它。一转眼,透明晶莹的球体里孕育了新的生命——星孩。生命的终点是死亡,时间却没有终点,死亡不过是另一个新生的开始。星孩的目光凝视着宇宙,前方是未知的未知,影片却已经结束。

阅读全文

与宇航员到木星寻找资源是什么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手机爱奇艺视频怎么下载电影下载 浏览:419
手机微信网页电影如何下载 浏览:614
电影院卡的密码一般是多少钱 浏览:360
韩国2019好看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62
电影开头红色的n是什么公司 浏览:883
外国电影如何确定国别 浏览:78
人变大放屁毁城市是什么电影 浏览:742
长城这部电影如何 浏览:100
电影如何推送至电视端播放 浏览:535
电驴资源如何能够快速下载电影 浏览:604
茄子电影免费 浏览:191
飘花电影下载软件儿免费下载 浏览:427
电影院温度湿度标准是多少 浏览:331
泰国女孩泰剧电影有哪些 浏览:937
y7000断电看电影能看多久 浏览:928
怎么互动电影迅雷下载软件 浏览:830
电影同根生免费观看国语版 浏览:244
好看的欧美电影推荐经典 浏览:235
珍珠岛电影是如何拍出来的 浏览:612
英国好看的的电影排行榜 浏览: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