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闪闪的红星电影观后感
《闪闪的红星》是部老电影,是爸爸妈妈小时候就看过的红色电影,这是一部优秀的儿童影片。它以在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将他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刻划得非常突出。
影片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在黑暗的1931年,潘冬子的家乡——柳溪镇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潘冬子挑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前被正准备仓惶逃命的胡汉三拦住盘问,逼他说出他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并丧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问。这时,红军在潘行义的引导下,打进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潘冬子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潘行义在对敌作战中负伤,他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阶级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
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红军撤离后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潘冬子和母亲暂时离开柳溪,转入了深山老林。在当地领导游击队和革命群众进行斗争的红军干部吴修竹,向他们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潘冬子和母亲坚持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潘冬子看到母亲的死,变得更加坚强。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靖卫团的后路,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他和椿伢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搞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地砍死了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军事行动。战斗迎来了胜利。
1938年,在江南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奉党中央命令,准备开赴抗日前线。上级派潘行义来接吴修竹领导的游击队下山。潘冬子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看完这部影片,我浑身热血沸腾,我被潘冬子那种英雄气概所鼓舞,被红军战士那种不畏牺牲的精神所感动。当看到潘冬子的母亲被活活烧死的情境时,我也伤心的流下了眼泪。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多少个英雄前辈的鲜血换来的呀!我们都应该向革命小英雄潘冬子学习,学习他的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当然我们现在的生存条件太好了,根本不用经历他那样的磨难。但是我们要在好的条件下好好学习,不能浪费我们的大好时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潘冬子那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么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繁荣富强!
② 荣耀是什么意思
荣耀的意思是光荣
荣耀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róng yào,指应得或能够赢得崇高称誉,光荣,光彩或赞赏的习性,良好的名声或社会名望,也有花木茂盛鲜艳的意思。
词语出处:
美好的声誉。
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词列三 王 之次,有荣耀焉。”
清孙枝蔚《过茅大方先生祠》诗之一:“富贵还乡井,多遭乡井嗤。不如守大节,荣耀在亲知。”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这两面奖旗是郭振山领导下的 下堡乡 五村的荣耀。”
(2)郭振山是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荣耀的近义词:
1、名誉
名誉是指社会对特定的公民的品行,思想,道德,作用,才干等方面的社会评价。名誉集中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与尊严。客观的社会评价可以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能获得经济效益。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能获得经济效益。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能获得经济效益。
2、荣誉
荣誉,汉语词汇,读音róng yù,意思是指成就和地位而得到广为流传的名誉和尊荣。出自葛洪《抱朴子·行品》、魏巍《东方》、司马光《稷下赋》。
③ “驱使”的意思是什么
驱使词典解释:
①命令人去做某事:受驱使而不得不做;妄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②推动:受自尊心所驱使。
重点词汇:
1、心所:佛教语。心所有法的简称。亦名相应行法﹑心数。谓此类法皆依心王而起,与心王相应。如:触﹑作意﹑受﹑想﹑思等,共六位五十一种。
2、无所:
①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②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
3、命令:
①发令以使之。谓发令而使其做某事。现指上对下发指示。
②帝王的诏命;朝廷的文书。后指上对下所发的指示。
近义词:差遣
词典解释:
①派遣。
②宋代官员被派充的实际职务。
③官府加派的劳役。
重点词汇:
1、官府:
①旧时称行政机关,特指地方上的。
②称封建官吏。
2、加派:
①正项以外增收的赋税。
②增派,多派。
④ 创业史》第12章 2.孙志明看望郭振山有什么要求
不在插手公司的一切事物。《创业史》第12章里郭振山因为车祸而住院,孙志明去看望郭振山并且要求郭振山从今以后不得插手公司一切事物。
⑤ 《创业史》通过郭振山的言行与梁生宝的言行的生动对比,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创业史》通过过正常的言行和梁宝生的言行的话,可以充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创业我们必须必须要有自身过硬的素质。
⑥ 创业史人物形象分析是什么
创业史人物形象分析:
1、梁生宝
梁生宝代表的是农村社会对党的政策的高度理解,表明合作化并非简单的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实。梁生宝的行为虽不能被广泛理解,但他的人品却在农村社会广为称道,厚道、仗义、克己利人、心胸开阔,在群众中很有威信,能干出常人干不出甚至不理解的事业。
2、梁三老汉
梁三老汉勤劳、朴实、善良等,他收养梁生宝,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买来的童养媳妇死了,“老汉趴在炕边嚎啕大哭,哭得连旁人都伤了心”。他对待改霞的态度,体现了他身上保守、固执的一面。
3、徐改霞
徐改霞的父亲在世时,曾经给她定过一门亲,但新中国成立后,徐改霞先是以年龄原因拒绝了对方娶亲的要求,到达法定婚龄后,又以包办婚姻为由,拒绝履行婚约,最后,借着婚姻法的贯彻,成功地解除了这个婚约。改霞解除旧婚约,成为她和梁生宝之间发展恋爱关系的必要前提。改霞热情、心思敏锐,在某些方面甚至过于敏感。
4、赵素芳
赵素芳是被旧社会深深腐蚀了的一个灵魂。她的性格是一种变态性格,她也是一个在旧社会的磐石重压下被从根本上歪曲了的人物。素芳的童年是天真无邪的,她聪明、伶俐,和其他孩子一样。但是在16岁上被同街一个小流氓诱骗而致失身以后,这个对人生还没有任何认识的姑娘,就被不公平的命运,推入痛苦、乏味、受压制、被误解、无希望的深渊里。
5、郭振山
郭振山是一部分思想出了问题的共产党员的代表人物。郭振山具有非凡的语言能力、讲话有煽动性,他用自己的语言讲活跃借贷的意义,他“热烈的言辞”,“似乎有一种语言的魔力来推动行政工作”。蛤蟆滩代表主任郭振山,他的自私、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以及对互助合作生产的消极抵制都对梁生宝的事业造成了威胁。
⑦ 驱使是什么意思
qū shǐ ㄑㄩ ㄕㄧˇ
驱使(驱使)
(1).差遣;役使。《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唐 韩愈 《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右准律,不许典贴良人男女作奴婢驱使。” 清 顾炎武 《拽梯郎君祠记》:“方东兵之入 遵化 ,薄京师,下 永平 而攻 昌黎 也,俘掠人民以万计,驱使之如牛马。” 郭沫若 《高渐离》第二幕:“陛下有什么驱使?”
(2).调遣;使用。《三国志·吴志·张昭传》:“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羣贤。” 清 吴伟业 《庚子八月访同年吴永调于锡山有感赋赠》之三:“酒杯驱使从无分,书卷消磨绝可怜。” 鲁迅 《书信集·致罗清桢》:“而颜面软弱,拳头过大,尤为非宜,此种画法,只能用为象征,偶一驱使。”
(3).推动;支配。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四:“每人只被一种热烈的情绪--不论是贪婪、恋爱、怨恨或是复仇--所驱使着。”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三章:“当 郭振山 显得无能为力, 梁生宝 出来试图控制 蛤蟆滩 局面的时候,他仅仅出于一种党性要求和感情驱使。”
⑧ 1.在土地改革的期间,郭振山被人叫做什么 2.郭振山主任建议徐改霞去西安报考什么
在土地改革的期间,郭振山被人叫做“轰炸机”,他在斗争地主的群众大会上出现,大喝一声,吓得地主浑身发抖,尿到裤子里头。
郭振山主任建议徐改霞去西安报考国棉三厂。她投考西安国棉三厂是为了投身国家工业化建设,是想要通过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来实现自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