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华的简介
古华(1942.6.20—) 原名罗鸿玉,湖南嘉禾人。
1961年冬结业于郴州农业专科学校。
1962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杏妹》。此后10余年间陆续写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大多反映农村新人新事。
1975年秋入郴州歌舞团任创作员。
1978年以后,对现实生活有了较深的认识,艺术上也日益成熟。长篇小说《芙蓉镇》发表后,引起文艺界很大关注,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作品通过湖南山村普通劳动妇女胡玉音劳动发家,屡遭不幸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深刻揭露极“左”思潮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短篇小说《爬满青藤的木屋》,也着力批判极“左”路线,获1981年全国短篇小说奖。
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到北京,入文学讲习所学习。
1985年当选为中国作协理事、湖南省作协副主席。
他的作品以描写湖南风情见长。已出版作品30余部,获得过11种文学奖励。主要著作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意等10余种文字,有的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或歌剧。现任中国作家协会湖南分会副主席。 古华1962年从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作为农业工人和农村技术员,古华在五岭山区一小镇旁生活了十四年,劳动、求知、求食,并身不由己被卷进各种各样的运动洪流里,经历时代风云变幻、大地寒暑沧桑。遥远的古老的山区小镇,苍莽的林区四时风光,淳朴的民风,石板街、老樟树,吊脚楼、红白喜庆、鸡鸣犬吠。对古华有一种古朴的吸引力和历史的亲切感。
与农民长期的共同生活构成了古华创作的深厚基础,也是他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古华阅读兴趣广泛,中外古今、文野雅俗,文史哲均在涉猎之中。古华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学习写作,1962年开始发表短篇习作,1980年3月到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1985年当选为中国作协理事、湖南省作协副主席。现旅居加拿大。
古华的作品以描写湘地风情见长,主要有:长篇小说《山川呼啸》、《芙蓉镇》;中、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金叶木莲》、《礼俗》、《姐姐寨》、《浮屠岭》、《贞女》等,其中《芙蓉镇》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爬满青藤的小屋》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山川呼啸(长篇小说)1976,湖南人民莽川歌(短篇小说集)1978,湖南人民
芙蓉镇(长篇小说)1981,人文
爬满青藤的木屋(短篇小说集)1983,人文
金叶木莲(短篇小说集)1983,福建人民
古华中短篇小说集 1983,湖南人民
礼俗(短篇小说集)1983,文联
在地球那一边(散文集)1984,江西人民
姐姐寨(短篇小说集)1984,花城
古华中篇小说集,1985,湖南人民
古华小说选 1985,四川文艺
古华获奖小说集 1985,花城
古华在拍摄现场
浮屠岭(中篇小说集)1986,中原农民出版社
从小活到电影(文论集)1986,群众
小说创作花絮(文论集)1986,江西人民
贞女(中篇小说集)1987,香港香江出版公司
雾界山传奇(中篇小说)1987,上海文艺 我的联邦德国之行(散文集)1987,文联
② 电影《芙蓉镇》的原著作者是何许人也
古华,1942年生于湖南郴州嘉禾县的一个小山村。1962年毕业于农业专科学校,当年冬开始发表作品。现客居加拿大。著有长篇小说《芙蓉镇》,中篇小说集《浮屠岭》、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等。 《芙蓉镇》,1981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 并获得第一届矛盾文学奖。 本书是古华的代表作。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本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作品内涵丰富,囊括了作者二十几年来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思考与认识,浓缩进作者对乡里乡亲乡镇浓厚的爱恋情怀。而且,作者从生活的春雨秋霜、峡谷沟壑中走来,为我们献上了一幅寓政治风云于世态民情的风俗画、一曲哀婉而又严酷的山乡民歌。小说以“芙蓉姐”胡玉音的人生遭遇为主线,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揭露了“左”倾思潮的谬误危害。
③ 电影《芙蓉镇》是根据古华的小说《芙蓉镇》为蓝本拍的吗
不是古华的,影片根据古华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芙蓉镇》改编,围绕芙蓉镇上几个普通人物在“文革”前后十几年命运的升沉变迁,探讨极左思想的渊源,反思民族的历史,歌颂了党和人民结束历史悲剧,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给人民开辟了光明前途的伟大功绩。编导者按照时间发展描绘出各类人物在历史面前的真实面目,同时发出了对人性的呼唤。该片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连获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美术设计
④ 《芙蓉镇》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本书的主要内容
1、胡玉音
演员:刘晓庆
芙蓉镇上卖米豆腐的小摊贩。美丽质朴,勤劳俭朴,心灵手巧,热情直爽,与人为善。她靠公平交易致富,却无端成为罪过引来灭顶之灾。她一开始把一切归结为命运,甚至认为是右派秦书田在她婚礼上唱喜歌带来了厄运。后来,在与秦共患难之中,她从单纯走向成熟,成长为反抗命运压迫的坚强女性。
2、秦书田
演员:姜文
原县文化馆馆长,是镇上最有文化的人,却被打成右派。他感情细腻真诚,思维敏捷机灵,用扭曲的形式来反抗。虽然被打成右派,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没有泯灭。在人不如狗的年代,他敢于帮助胡玉音,敢于去爱,敢于享受生命应有的权利,心中充满光明和希望,坚信黑暗终究会过去。
3、李国香
演员:徐松子
小镇上国营饮食店的经理,后来当了“四清”工作组组长、公社主任、县委常委,文革后又高升。作为极左路线的积极推行者,她随意践踏伤害无力抗争的小人物。
同时,极左路线又成为她心灵的桎梏,使她心理和生理上发生变态。她嫉妒胡玉音的美丽,不能忍受那么多男人被胡玉音吸引,而她不敢爱,也得不到真正的爱,只能亵渎爱。
内容:
在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芙蓉镇, 人称"芙蓉仙子"的胡玉音跟丈夫黎桂桂开了一个豆腐坊, 以卖米豆腐为生。胡玉音美丽大方, 待客热情, 黎桂桂心地善良, 忠厚老实, 因此小两口的生意很红火。
经过几年起早摸黑的劳作, 夫妻俩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盖起了新房。落成之日, 镇党支部书记黎满庚, 南下老干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乡亲们都来祝贺。可这一切却引起了国营饮食店的女经理李国香的嫉妒。
不久, "四清"运动开始了, 李国香当上了工作组长, 一直对胡玉音垂涎三尺的"土改根子"二流子王秋赦成了运动的"积极"人物, 他们二人狼狈为奸, 大抓阶级斗争。结果胡玉音家被划成"新富农", 新屋被查封, 黎桂桂也被逼自杀了。
曾帮助过他们的黎满庚和谷燕山都受了牵连, 黎满庚是因为自幼与胡玉音青梅竹马, 早年为服从组织要求而与胡玉音分手, 这时被认定为阶级界线不清而降职。而谷燕山的问题则是因为曾卖给胡玉音碎米, 因而也被撤职了。
在接踵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中, 王秋赦又成为运动骨干, 当上了镇党支部书记, 而李国香却被赶下台, 昔日以打击别人为乐的她被在脖子上挂满了破鞋游街, 也尝到了受侮辱的滋味。芙蓉镇笼罩在恐怖当中。
胡玉音成了富农寡婆后, 处处受欺凌。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被命令每天和"右派分子"、原地区歌舞团编导, 人称"秦癫子"的秦书田一起扫大街, 秦书田给了胡玉音以真诚的关怀和帮助, 同病相怜的两个人逐渐产生了感情, 并不顾一切地相爱了。
而此时李国香的问题忽然得到解决, 她身兼数职, 又恢复了从前威风显赫的嘴脸。胡玉音怀孕后, 秦书田请求王秋赦批准他们登记结婚, 不料因此惹恼了李国香, 厄运又一次降临, 秦书田被判刑10年, 胡玉音也被判刑3年, 因怀孕而监外执行。
从此, 胡玉音更是忍受屈辱, 挣扎求生。寒冬腊月, 大雪纷飞, 她因难产而险些丧生, 多亏谷燕山拦下一辆军车, 将她送到部队医院, 才救了母子二人的性命。
冬去春来, 历史又一次发生了逆转, 动乱的年代终於结束。秦书田和胡玉音得到彻底平反, 一家三口终於团圆了。他们开办了胡记米豆腐店, 直起腰杆开始了新生活, 米豆腐摊前兴隆如初了。
李国香又高升了, 而这时运动分子王秋赦已经变成了疯子, 他敲着破锣, 终日嘶哑着嗓子叫嚷: "运动了, 运动了......"
(4)古华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后背谁拍成电影扩展阅读:
1981年,古华的长篇小说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北京、长春、广西等地的电影制片厂都有意将其搬上银幕 ,北影厂准备让王好为执导,刘晓庆主演,但剧本没能通过。
北影厂另一位导演水华也下分愿意拍摄该片,但北影厂却没有同意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拍摄计划最后都搁浅了。1985年,经陈荒煤穿针引线,在上影厂厂长徐桑楚支持下,谢晋顶着各种流言,决定投拍《芙蓉镇》。
1987年春节前夕,《芙蓉镇》开始在上海、北京等城市进行试映,随着试映范围的扩大,关于该片的非议也越来越多 。有人认为这部影片是在给社会主义抹黑,主张马上禁映。
为了避免引起麻烦,在试映前后,谢晋对片中一些镜头进行了处理,比如片中原有秦癫子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被减掉,疯人背毛主席语录的片段则换人重拍。
⑤ 有哪些文学作品被翻拍成影视剧
化身博士(美国导演John S. Robertson根据英国作家斯蒂文生的同名小说改编)
名利场(印度导演奈尔根据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同名小说改编)
巴里?林登(美国导演库布里克根据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同名小说改编)
简爱(美国导演Delbert Mann根据英国作家勃朗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认真的重要性(英国导演Oliver Parker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同名小说改编)
贵在真诚(英国导演Anthony Asquith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小说《认真的重要性》改编)
理想丈夫(英国导演Oliver Parker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同名小说改编)
良家妇女(英国导演Mike Barker根据王尔德的戏剧《温夫人的扇子》改编)
小王子(美国导演Stanley Donen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改编)
秘密的花园(波兰导演霍兰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改编)
莎乐美(西班牙导演绍拉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同名戏剧改编)
呼啸山庄(美国导演惠勒根据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新呼啸山庄(美国导演PETER KOSMINSKY根据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改编)
米德镇的春天(英国导演Anthony Page根据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米德尔马契》改编)
亲爱的(英国导演约翰?施莱辛格根据英国作家哈代的同名小说改编)
疯狂佳人(英国导演约翰?施莱辛格根据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远离尘嚣》改编)
苔丝(波兰导演波兰斯基根据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电影)
绝恋(英国导演迈克尔?温特伯姆根据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改编)
现代启示录(美国导演科波拉根据英国导演康拉德的《黑暗的心》改编)
动地惊天爱恋过(英国导演Mark Peploe根据英国作家康拉德的小说《胜利》改编)
一个贵妇的画像(新西兰导演坎皮恩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三颗翼动的心(英国作家Iain Softley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小说《鸽之翼》改编)
华盛顿广场(波兰导演霍兰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欧洲人(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金碗(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黛丝?米勒(美国导演博格达诺维奇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恋爱中的女人(英国导演拉塞尔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英国导演拉塞尔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法国导演Just Jaeckin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达罗威夫人(荷兰电影导演格瑞斯根据英国作家伍尔芙的同名小说改编)
美丽佳人奥兰多(英国导演萨莉?波特根据英国作家伍尔芙的小说《奥兰多》改编)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霍华德庄园(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墨里斯(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印度之行(英国导演大卫?里恩根据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一九八四(英国导演米切尔?雷德福根据英国作家奥威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动物庄园(英国导演JOHN STEPHENSON根据英国作家奥威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隐形人(英国导演James Whale根据英国作家威尔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沉默的美国人(新西兰导演PHILLIP NOYCE根据英国作家格林的同名小说改编)
恋情的终结(爱尔兰导演尼尔?乔丹根据英国作家格林的同名小说改编)
蝴蝶梦(英国导演希区柯克根据英国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吕蓓卡》改编)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日本导演大岛渚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包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发条橙子(美国导演库布里克根据英国作家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浪子春潮)(英国导演赖兹根据英国作家西利托的同名小说改编)
蝇王(英国导演PETER BROOK根据英国作家戈尔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蝇王(英国导演Harry Hook根据英国作家戈尔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法国中尉的女人(英国导演赖兹根据英国作家福尔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无可救药爱上你(英国导演Neil LaBute根据英国作家拜厄特的小说《占有》改编)
魔戒三部曲(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根据英国童书作家托尔金的同名小说改编)
纳尼亚传奇(新西兰导演Andrew Adamson 根据英国作家C.S. 刘易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飞侠彼得?潘(美国导演P.J. Hogan根据英国作家J?M?巴里的童话《彼得?潘》改编)
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美国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根据英国童书作家J.K. 罗琳的同名小说改编)
哈利?波特与密室(美国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根据英国童书作家J.K. 罗琳的同名小说改编)
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根据英国童书作家J.K. 罗琳的同名小说改编)
戏梦巴黎(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齐根据英国作家吉尔伯特?阿代尔的小说《梦想家》改编)
水泥花园(英国导演伯金根据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改编)
布卢姆(英国导演SEAN WALSH根据爱尔兰作家乔依斯的小说《尤利西斯》改编)
安吉拉的骨灰(英国导演帕克根据爱尔兰裔美国作家弗朗克?麦科特的同名自传改编)
⑥ 历届茅盾文学奖有哪些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的
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改编自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周克芹的同名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1981年首次被搬上荧幕,北影厂和八一 厂各拍摄一部。2012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再次改编翻拍。本图为北影厂出品的版本。本片通过“文化大革命”中一个农村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了 劳动人民和基层干部抵制动乱、坚持生产、向往幸福生活的精神。
电影《闯王旗》(1978),根据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改编。电影讲述了李自成起义过程中发生的事情。1984年《李自成》被再次改编为电影《双雄会》,讲述了李自成与张献忠结成同盟共同推翻了明王朝的历史故事。
电影《芙蓉镇》(1986),根据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古华所著同名小说改编。该片是一部反映建国以来多次政治运动中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电影。1989年台湾出品了电视剧版《芙蓉镇》。
电视剧《钟鼓楼》(1986),改编自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刘心武的同名小说。全剧叙述了普通百姓们的喜怒哀乐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带有浓烈的北京市井的味道,是八十年代北京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2015),由路遥的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得奖的同名小说改编。该剧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面对现实压力和人生抉择时,兄弟俩依旧坚守 最初梦想和对爱情执着的追求的故事。这是《平凡的世界》被第二次搬上荧屏,早在1990年的时候,《平凡的世界》就已经被改编为电视剧。
电视剧《少年天子》(2003),根据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凌力的同名小说改编。该剧讲述了清朝开国皇帝顺治五岁登基、二十四岁夭折的戏剧性人生。
电影《穆斯林的葬礼》(1993),又名《月落玉长河》,改编自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霍达的同名小说。描绘了一个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六十年间的兴衰沉浮,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内容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电视剧《战争和人》(2012),又名《沧海横流》,改编自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作品,王火的同名小说。以国民党上层官员、法学权威童霜威及其儿子童家霆的家庭变故和人生遭际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半个中国的全景画卷。
电影《白鹿原》(2012),根据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作品,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以“白家”和“鹿家”在白鹿原上的争斗为背景,主要表达北方农民生存状态中那种耐人寻味的原生态的东西。
电视剧《抉择》(1998),根据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张平的同名小说改编。本剧讲述了中阳市市长李高成依法办事、坚持正义、打击腐败势力的故事。到2000年,该小说又被拍成电影《生死抉择》。
电视剧《尘埃落定》(2003),改编自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作品,阿来的同名长篇小说。全剧通过土司家傻子少爷的眼睛,讲述了麦其土司家鸦片的种植、贸易的引入、汉人的进驻、解放军的到来这段交织着血泪的家族史。
电影《长恨歌》(2005),根据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作品,王安忆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讲述了一名上海传奇美女一生和四个男人的故事。2006年,《长恨歌》又被改编成电视剧。
电视剧《南方有嘉木》(1997),根据王旭烽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茶人三部曲》的第一部改编。是一部寓“国史”于“茶史”之中、借一个茶人世家三代人的兴衰史体现民族发展史和社会演变史的作品。
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2010),改编自熊召政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奖作品《张居正》。该剧讲述了张居正在明朝万历年间推行万历新政从而使岌岌可危的明王朝得以实现万历中兴的故事。
电视剧《历史的天空》(2004),根据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奖作品,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改编。讲述了一个起伏跌宕,错综复杂的漫长故事,贯穿了从抗日战争到拨乱反正时期长达四十年的历史。
电视剧《英雄时代》(2003),根据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柳建伟的《英雄时代》改编。以史天雄和陆承伟为主线,由两人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以及不同寻常的兄弟关系和渊源引发出一场惊心动魄“两足相争”的人生话剧。
电影《听风者》(2012),改编自麦家的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奖小说《暗算》。该片讲述了解放初期,国民党残余敌特人员意图颠覆新政权,为监听敌台而设 立的神秘部队701陷入了空前危机。在这场看不见的战斗中,演绎着一场腥风血雨的谍战传奇。另外,电视剧版《暗算》在2005年时已经播出。
电视剧《推拿》(2013),改编自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毕飞宇的《推拿》。讲述的是沙复明、王泉、孔佳玉等人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最终收获了各自的爱情与幸福,在重新营业的“沙复明推拿院”实现团圆。2014年,《推拿》又被拍摄成电影。
⑦ 星梦缘里面内个古华 是谁饰演的
姓名:林林
性别:男
职业:演员
毕业学校: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93班(本科) 电视作品2002年《红苹果乐园》饰王逑(客串)
2003年《星梦缘》饰古华
2004年《吕梁英雄传》饰康有富 导演:何群
2005年《爸爸,别哭》又名《爱了散了2》饰许翰明导演:何群
2007年《秋海棠》饰季兆雄
2007年《生于80后》饰蔡总
⑧ 论电影《芙蓉镇》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谢晋是中国电影史上泰斗级的人物,他的作品得到了国内外数以亿计观众的承认和喜爱,被海外影评家们誉为“当今国际影坛上最有名望的中国人”!谢晋的影片充满着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他曾说过:“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倾注导演最大的激情,是艺术家人品、修养的结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烧。”“我拍影片更多地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 ,希望对祖国、对人类贡献美!”
就是在这样的观念引领下,谢晋导演在20世纪80年代执导了著名影片《芙蓉镇》,它以一个小镇上几个普通人物在“文革”前后十几年里命运的变化,从他们的个性不同程度的被扭曲、被异化,向人们展示了小人物在社会变革大潮中的踉跄足迹,以此来探讨极左思想的渊源,来反思民族的历史。由于《芙蓉镇》刻画了“文革”的动乱岁月,在当时曾引起很大争议,但谢晋力排众议,完成了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推动了思想解放和对动乱岁月的思考,并用艺术的形式向世人宣告了动乱岁月的终结。
《芙蓉镇》是根据古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在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芙蓉镇,人称“芙蓉仙子”的胡玉音跟丈夫黎桂桂开了一个豆腐坊,以卖米豆腐为生。胡玉音美丽大方,待客热情,黎桂桂心地善良,忠厚老实,因此小两口的生意很红火。经过几年起早摸黑的劳作,夫妻俩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盖起了新房。落成之日,镇党支部书记黎满庚,南下老干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乡亲们都来祝贺。可这一切却引起了国营饮食店的女经理李国香的嫉妒。
不久,“四清”运动开始了,李国香当上了工作组长,一直对胡玉音垂涎三尺的“土改根子”二流子王秋赦成了运动的“积极”人物,他们二人狼狈为奸,大抓阶级斗争。结果胡玉音家被划成“新富农”,新屋被查封,黎桂桂也被逼自杀了。曾帮助过他们的黎满庚和谷燕山都受了牵连,黎满庚是因为自幼与胡玉音青梅竹马,早年为服从组织要求而与胡玉音分手,这时被认定为阶级界线不清而降职。而谷燕山的问题则是因为曾卖给胡玉音碎米,因而也被撤职了。在接踵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中,王秋赦又成为运动骨干,当上了镇党支部书记,而李国香却被赶下台,昔日以打击别人为乐的她被在脖子上挂满了破鞋游街,也尝到了受侮辱的滋味。芙蓉镇笼罩在恐怖当中。
胡玉音成了富农寡婆后,处处受欺凌。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命令每天和“右派分子”、原地区歌舞团编导,人称“秦癫子”的秦书田一起扫大街,秦书田给了胡玉音以真诚的关怀和帮助,同病相怜的两个人逐渐产生了感情,并不顾一切地相爱了。而此时李国香的问题忽然得到解决,她身兼数职,又恢复了从前威风显赫的嘴脸。胡玉音怀孕后,秦书田请求王秋赦批准他们登记结婚,不料因此惹恼了李国香,厄运又一次降临,秦书田被判刑10年,胡玉音也被判刑3年,因怀孕而监外执行。
从此,胡玉音更是忍受屈辱,挣扎求生。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她因难产而险些丧生,多亏谷燕山拦下一辆军车,将她送到部队医院,才救了母子二人的性命。冬去春来,历史又一次发生了逆转,动乱的年代终于结束。秦书田和胡玉音得到彻底平反,一家三口终于团圆了。他们开办了胡记米豆腐店,直起腰杆开始了新生活,米豆腐摊前兴隆如初了。李国香又高升了,而这时运动分子王秋赦已经变成了疯子,他敲着破锣,终日嘶哑着嗓子叫嚷:“运动了,运动了……”
相 关 影 评:
《芙蓉镇》将道德批判与历史批判融为一体,以人物命运的变迁传达出深广的社会内涵,揭示了极左路线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富于人道主义精神。影片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优良传统,取得了雅俗共赏的社会效果。
——第10届百花奖评委会
总的来说,《芙蓉镇》仍然是一部谢晋式的“哀而不怒”的电影,但在当年那个特定的年代却引发了人们对“四清”、“反右”、“文革”等历史问题清算的热情。
——《中国新闻周刊》
《芙蓉镇》通过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运动中的遭遇,对中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历史做了严肃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芙蓉镇上的风风雨雨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历程的缩影。编导者采用近乎编年史的手法,通过众多人物的升沉荣辱表现了各式人物在历史面前的真实面目,同时发出了对人性的呼唤和对美好感情的讴歌。
——佚 名
《芙蓉镇》是一部内容与形式俱佳的经典之作,是与《活着》一样细腻又激烈地描写如何在变迁的环境中保持美丽与优雅的好电影。纯粹的人性贯穿全片,放射着耀目的光芒,令人难忘。谢晋在片中把乐观与绝望,欣喜与悲伤,平静与混乱,真实与虚假编成绝妙的织体,平衡,精致,干净,暗地里又涌着股浓烈的激情,气韵非凡,浑然天成。
⑨ 有什么经典名著拍成电影了
中国文学方面:
杨贵妃——(日本导演沟口健二根据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改编)
西厢记——(香港导演岳枫根据王实甫的同名戏曲改编)
红楼梦——(中国导演卜万苍根据古典名著曹雪芹同名小说改编)
红楼梦——(香港导演袁秋枫根据古典名著曹雪芹同名小说改编)
金玉良缘红楼梦——(中国导演李翰祥根据古典名著曹雪芹《红楼梦》改编) 西游记——(香港导演何梦华根据吴承恩的同名小说改编)
女儿国——(香港导演何梦华根据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改编)
盘丝洞——(香港导演何梦华根据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改编)
铁扇公主——(香港导演何梦华根据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改编)
祝福——(中国导演桑弧根据中国作家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
骆驼祥子——(中国导演凌子风根据中国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
我这一辈子——(中国导演石挥根据中国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
春蚕——(中国导演程步高根据中国作家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
早春二月——(中国导演谢铁骊热气中国作家柔石的小说《二月》改编) 原野——(中国导演凌子风根据中国作家曹禺的同名戏剧改编)
红玫瑰白玫瑰——(香港导演关锦鹏根据中国作家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 倾城之恋——(香港导演许鞍华根据中国作家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
半生缘——(香港导演许鞍华根据中国作家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
狂——(中国导演凌子风根据中国作家李劼人的《死水微澜》改编)
游园惊梦——(中国香港导演杨帆根据中国台湾作家白先勇的同名小说改编) 寂寞的十七岁——(台湾导演白景瑞根据台湾作家白先勇的同名小说改编) 芙蓉镇——(中国导演谢晋根据中国作家古华的同名小说改编)
棋王——(香港导演徐克/严浩根据中国作家阿城和张系国同名小说混合改编) 孩子王——(中国导演陈凯歌根据中国作家阿城的同名小说改编)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国导演姜文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
霸王别姬——(中国导演陈凯歌根据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改编)
红高梁——(中国导演张艺谋根据中国作家莫言的同名小说改编)
活着——(中国导演张艺谋根据中国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
喜福会——(海外华人导演王颖根据海外华人作家谭恩美的同名小说改编) 长恨歌——(中国香港导演关锦鹏根据中国作家王安忆的同名小说改编) 盲井——(海外华人导演李扬根据中国作家刘庆邦的小说《神木》改编)
其他比如欧洲美国的也有很多,你可以在网络文库里面找到,我给你一个地址:http://wenku..com/view/15593b0a79563c1ec5da71e6.html
⑩ 古华代表作什么后被谁拍为电影
《芙蓉镇》 谢晋 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