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秋之白华霍秋白为什么死
为了给自己一个在这个不堪的社会活下去的理由,为了实践自己希望国家好起来的愿望,还想让短暂的一生有些意义。
1935年2月在福建省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从容就义,时年36岁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本名双,后改瞿爽、瞿霜,字秋白,生于江苏常州。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主编中共中央另一机关刊物《前锋》,参加编辑《向导》。1925年1月当选为中共中央中央局委员。1927年4月至5月任中共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1927年5月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6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至1928年7月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主席。1928年7月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34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委会委员、中央执委会主席团成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
② 秋之白华送给杨立华一本什么书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电影《秋之白华》中,杨之华从“白色恐怖”下的上海来到武汉与瞿秋白团聚,瞿秋白送给杨之华一本《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希望她也能好好学习。
《秋之白华》讲述了1924年到1935年中国革命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瞿秋白与杨之华两个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的斗争生活和传奇爱情。
剧情简介:
独立新女性杨之华为追求新思想,离家来到聚集了众多进步青年的上海大学就读社会学,结识了蔡和森与其妻向警予,当时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的瞿秋白声望卓著,杨之华从他的授课中感受到深沉的忧国之情。
杨之华在家乡的丈夫沈剑龙不时赶赴上海探望,但日益加深的分歧令两人感到彼此已经疏远,杨之华在与瞿秋白的接触中愈发欣赏后者的人格魅力与学识。
不久,瞿秋白妻子病重亡故,杨之华亦通过向警予入党,在父亲抵沪探望之际,杨之华提出了离婚的打算,但在革命斗争形势严峻的局势下,杨之华没有向瞿秋白表白的机会。不久瞿秋白迫于形势辞职,陪杨之华返乡面见沈剑龙。
③ 电影《秋白之华》秋白送给之华一本什么的湖南农民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电影《秋之白华》中,杨之华从白色恐怖下的上海来到武汉与瞿秋白团聚,送给杨之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希望她也能好好学习。
那个年代文人革命者的爱情,在现在看来也丝毫不逊色。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秋白和之华顺其自然地相爱了,结婚了。此后的十年婚姻生活中,两人有过甜蜜、有过温馨、有过惊心动魄更有恋恋不舍。
剧情简介
《秋之白华》是由霍建起执导,窦骁、董洁主演的剧情片,于2011年6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瞿秋白是社会学系主任,而杨之华则是他的学生,杨之华是从家乡来到上海寻求民主救国的新女性,老师的才华和风度深深打动了杨之华,更让她羡慕的是瞿秋白与妻子王剑虹举案齐眉。因为人生理想的差异,她对丈夫沈剑龙感到有些失望。
于是,她把全部的热情和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革命中。1924年,王剑虹病逝。悲痛万分的瞿秋白第二天就出现在了课堂上。瞿秋白因住处遭到敌人的搜查而被迫转入地下活动,杨之华受组织指示负责与瞿秋白联系,师生加战友的情谊,渐渐升华。
在上海工人运动的大潮中,杨之华勇敢的向瞿秋白表白,后者委婉拒绝了她。无论是否能与秋白走到一起,杨之华还是决定结束自己的婚姻,瞿秋白最终正视了自己的情感,陪杨之华一起回到她的老家萧山。回到上海后,他们在报上发表了联合声明。一对革命战友终于结成良缘。
婚后,瞿秋白将一枚刻有“秋之白华”的图章送给妻子,从此成为他们一生爱的见证。1933年冬天,瞿秋白被调去江西苏区工作,杨之华因故未能同行,两人约好一定相见,没想到变成永诀。
1935年,瞿秋白在福建被俘,关押在长汀监狱。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文章《多余的话》。一个月后,唱着被他翻译的《国际歌》,坦然走上刑场,终年36岁。
④ 今天看了《秋之白华》,瞿秋白的一段话:为了让自己在这不堪混乱的世界有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为了实现让...
“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放而大之,爱情之中有革命,革命之中有爱情。其中之意,自述的是瞿秋白心中的家国情怀,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赤子之心。
他者视点与自我言说,打破了对英雄人物的权威性话语表达,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重构了瞿秋白的党员形象。
剧情简介:
瞿秋白社会学系主任,而杨之华则是他的学生,杨之华是从家乡来到上海寻求民主救国的新女性,老师的才华和风度深深打动了杨之华,更让她羡慕的是瞿秋白与妻子王剑虹举案齐眉。
因为人生理想的差异,她对丈夫沈剑龙感到有些失望。于是,她把全部的热情和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革命中,最终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1924年,王剑虹病逝。
⑤ 秋之白华送给杨立华一本什么书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电影《秋之白华》中,杨之华从“白色恐怖”下的上海来到武汉与瞿秋白团聚,瞿秋白送给杨之华一本《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希望她也能好好学习。
《秋之白华》讲述了1924年到1935年中国革命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瞿秋白与杨之华两个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的斗争生活和传奇爱情。
电影评价:
该片采取了一种深情蕴藉的女性主观视点,透过杨之华的心理独白将历史陌生化,带着女性特有的柔情与妩媚,将瞿秋白革命生涯里那一段如歌如泣的爱情作了诗意的描述。《秋之白华》的叙事在历史的底色上着意写情,可谓含情脉脉、婉转曲折,尤其暗合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独有的浪漫情调及其典雅的语言方式。
该片是一部具有独特文化品位与艺术创新精神的作品,对既有的主旋律模式做了一次颇具美学意味的突破。
该片的主创们不再是亦步亦趋地去描述某些历史事件或表象,而是从当代视角来回望历史,将秋白与之华作为历史的个体,将他们个人的命运融汇于历史的大潮之中,既写了秋白、之华个人爱情的纯真与圣洁,也写了他们献身革命的坚贞与悲怆,从而出色地塑造出瞿秋白一身儒雅、浪漫而又大义凛然的革命家形象,更揭示出他磊落的襟怀及其崇高的人格力量。
⑥ 看电影《秋之白华》,你悟到了什么
看电影《秋之白华》最大的感受是:即使隔着时空,也仿佛理解了革命年代的爱情; 所谓爱情,最美不过一句: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直记得高中历史课本上的瞿秋白,戴着眼镜,很文雅的样子,但是对瞿秋白的事迹其实并不了解。在这学期的政治课上,老师提到了电影《秋之白华》,在这个周末,遂决定找来看看。
最后,瞿秋白就义了,为革命事业献身被秘密枪决;革命胜利后,大家不知道怎么找到瞿秋白就义的地点,年迈的杨之华走到这里找到了他们那枚刻有“秋之白华”的图章。
在我心里,这部电影是完美的!
⑦ 电影《秋白之华》秋白送给之华一本什么的湖南农民
瞿秋白送给杨之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电影《秋之白华》中,杨之华从白色恐怖下的上海来到武汉与瞿秋白团聚,送给杨之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希望她也能好好学习。
剧情分析
《秋之白华》讲述了1924年到1935年中国革命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瞿秋白与杨之华两个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的斗争生活和传奇爱情。他们因觉悟而革命,因革命而相爱,因相爱而勇敢,因勇敢而从容。作为革命者,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秋之白华》的片名灵感来自瞿秋白送给杨之华的一枚图章,瞿秋白当时的表白是: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和白华之秋刻成3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之后瞿秋白为革命牺牲,杨之华终身未再嫁。
⑧ 秋之白化为了实现自己的什么
他自己的什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了自己想要实现的自己想实现的目标,所以说才会秋之白,华为实现的梦想
⑨ 《秋之白华》讲了什么
《秋之白华》讲了瞿秋白与进步女青年杨之华从相知相恋,到终成眷属,再到生死离别的传奇爱情故事。
《秋之白华》是由霍建起执导,窦骁、董洁主演的剧情片,于2011年6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视评价
该片采取了一种深情蕴藉的女性主观视点,透过杨之华的心理独白将历史陌生化,带着女性特有的柔情与妩媚,将瞿秋白革命生涯里那一段如歌如泣的爱情作了诗意的描述。
《秋之白华》的叙事在历史的底色上着意写情,可谓含情脉脉、婉转曲折,尤其暗合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独有的浪漫情调及其典雅的语言方式。该片是一部具有独特文化品位与艺术创新精神的作品,对既有的主旋律模式做了一次颇具美学意味的突破。
⑩ 《秋之白华》四字的红色什么送给白华
《秋之白华》四字的红色印章送给了杨之华。
不同于其他献礼片,影片《秋之白华》独辟蹊径以诗意的手法从爱情角度讲述革命伟人瞿秋白传奇且浪漫的短暂一生。
《秋之白华》讲述了1924年到1935年中国革命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瞿秋白与杨之华两个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的斗争生活和传奇爱情。“他们因觉悟而革命,因革命而相爱,因相爱而勇敢,因勇敢而从容。作为革命者,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秋之白华》的片名灵感来自瞿秋白送给杨之华的一枚图章,瞿秋白当时的表白是:“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3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之后瞿秋白为革命牺牲,杨之华终身未再嫁。
《秋之白华》简介
《秋之白华》是由霍建起执导,窦骁、董洁主演的剧情片,于2011年6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与进步女青年杨之华从相知相恋,到终成眷属,再到生死离别的传奇爱情故事。
以上内容参考:秋之白华(2011年霍建起执导的电影)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