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时候上映辛亥革命电影啊
好像是教师节那天9月10日
Ⅱ 电影《辛亥革命》简介
您好!
辛亥革命
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1895到1910年,秋瑾、徐锡麟等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
Ⅲ 辛亥革命讲的是什么时间又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哪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MZ革命,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MZ和富强,以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为开始,以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为结尾。
Ⅳ 胡歌演的辛亥革命什么时候上映啊
今日,这部以成龙为总导演的电影《辛亥革命》演员表曝光,李冰冰、章子怡、房祖名、孙淳、赵文瑄等首批主演曝光。而成龙更是出演黄兴,李冰冰则在片中扮演黄兴的妻子徐宗汉!电影《辛亥革命》上映日期初步确定,将于2011年国庆档期在全国上映。
除了主角成龙和李冰冰之外,章子怡将客串秋瑾一角,据片方介绍她将在影片开始时出场,戏份约3分钟。
此外,电影《辛亥革命》将于2011年9月前杀青,上映日期初步确定,将于2011年国庆档期在全国上映。
《辛亥革命》胡歌 饰 林觉民 。各位要多多支持胡歌,关注老胡,喜爱老大(胡歌)啊!!
Ⅳ 讲述辛亥革命时期题材的相关电影有哪些
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8)
剧情片
故事梗概:永不消逝的电波 (THE UNFAILING RADIO WAVE)
1939年;正是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共产党中央为加强上海的地下电台工作,派电台政委李侠从延安来到上海,与党员女工何兰芬假扮夫妻,开展工作。在艰苦的工作中,李何之间产生了爱情,后经领导批准结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李侠不幸被日军逮捕。不久日军怀疑他是重庆国民党派员,将他释放出来。出狱后,国民党地下人员姚苇也误认如此,想拉李侠下水,为国民党工作。李侠深入虎穴,巧取敌人情报,并将敌人的谈判内幕在报上揭露出来。临近解放,敌人疯狂搜捕地下电台,李侠奉命转移。恰在此时,两个紧急的重要情报必须要发出去。李侠承担了任务。他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让妻子带儿子先行转移。当他发完电报,已被敌人包围。他镇静地向延安发出了最后的告别信号。 影片是根据李白烈士的事迹编成的。主人公乐观、坚毅、有韧性、有激情,虽曾被捕,受尽酷刑,但决不屈服。李侠的形象,正是千万个党的地下工作者的化身。编导将一个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故事,置于家庭生活的叙事框架之中,不求情节的惊险,但求平实朴素的色调;不求表面的紧张,而是追求内在的深刻,体现了一种自然、含蓄、深沉、质朴的艺术表现风格。本片1978年曾在南斯拉夫国际电影节上映出,袁霞获最佳女演员奖。
南征北战
故事片(黑白)。上海电影制片厂1952年摄制。
1947年冬,国民党军队进攻华东解放 区,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有效歼敌,作 战略后撤。对此,部队与百姓中有好 些人思想不通。为保证战事胜利,高 营长和女村长赵玉敏分别向群众作解 释。敌人误以为解放军不敌败走,集 中三十万人马,从三面合围解放军。 解放军在大沙河阻击敌人六昼夜,然 后至凤凰山围歼已被包围的国民党李 军长所属七个师。高营长奉命抢占摩 天岭高地,以阻击前来增援的国民党 张军长部,并全歼李部,活捉了李军 长。接着,高营长又率部乘胜追击张 军长部。赵村长率民兵配合主力,断 敌退路。陷于穷途末路的张部企图以 炸毁水坝阻挡解放军,赵玉敏带领游 击队切断水坝上的炸药导火线,保住 了水坝。一场鏖战,全歼张军长所属 部队,生俘张军长等高级将领。 编剧: 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 导演: 成荫、汤晓丹 摄影: 朱今明、顾温厚 美术: 韩尚义 作曲: 葛炎 扮演者 剧中人 扮演者 剧中人 高营长 张瑞芳 赵玉敏 陈 戈 师 长 汤化达 师政委 敌张军长 白 穆 敌 军参谋长 阳 华 敌李军长
冰山上的来客
简介:
1951年,有一股匪特企图从新疆某山口入境。匪首阿曼巴依先派一女特务,利用古兰丹姆与边防战士阿米尔青梅竹马的恋爱关系,冒充流浪多年的古兰丹姆潜入境内,伺机窃取情报,配合匪特行动。
边防军杨排长识破敌人诡计,并顺着这条线索掌握了敌情。匪特失败,又施新招,匪首骗得真古兰丹姆信任,亲自送她回乡,为除后患还派人杀掉了假古兰丹姆。当匪特要借古兰丹姆和阿米尔的婚礼做文章,在当地里应外合偷袭我边防哨所时,杨排长将计就计,周密准备,将匪特一网打尽,并使别离八年的一对恋人得以团聚。
精彩视点
这是一部反映我国新疆边防军民团结战斗,保卫边疆的反特惊险故事片。该片故事曲折复杂,情节扑朔迷离,真假两个古兰丹姆的出现,使影片悬念丛生、引人人胜。与此同时,还穿插了爱情故事与边疆风光,使之浑然一体,产生了迷人的魅力。影片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插曲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抒情色彩广为流传。影片在将惊险故事与抒情格调相结合上,走出了一条新路,深受观众欢迎。该片曾获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小百花奖”的最佳导演
上甘岭
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的疯狂进攻。此后,他们又根据上级指示,退入坑道坚守阵地,拖住敌人,使之无法前进一步。在坑道里,他们遇到了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不仅与外界的联系被敌人切断,而且缺水缺粮,生存艰难。但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二十四天,从而赢得了时间,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并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来谈判,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朝鲜人民得到了和平。
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美国的军事研究者们用电脑模拟得出结论,范弗里特如果不攻五圣山,改为攻打西方山谷地,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共军两个主力师(十五军四十六师和三十八军的一一二师)是抵挡不住的。他们不准备认为上甘岭的失败是输给了中国军人,因为这似乎不是人力能够做得到的,可是二流部队的四十五师可以做得到的,为什么德川、三所里、松骨峰的英雄“万岁军”就做不到?电脑只能模拟常识性的东西,它永远也模拟不出一个民族重新觉醒时所能迸发出的力量。
奇袭
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方连长,率领一支侦察队,接受了上级交给的深入敌后,炸毁敌人一座公路桥--康平桥,切断敌人退路的任务。侦察队在执行这项艰巨的任务时,根据早就掌握了的敌人的行动规律,尾随敌人前进,巧妙地通过敌人的地雷区。当他们往联络地点凤仙岭进发,在穿越公路时,被李伪军运输队所阻,他们化装成美军巡逻队,吓跑了运输队,救出了联络员、朝鲜老大妈阿妈妮,从而与游击队取得了联系。然后,侦察员又化装成李伪军伤兵,夺得了一辆敌人的中吉普,骗得桥头岗哨的信任,搞清了大桥的构造和桥头的设防情况。敌人发现中吉普失踪,立即派部队追寻。在紧急关头,方勇把中吉普开下悬崖坠毁,机智地摆脱了敌人的追击。最后,侦察队在朝鲜女游击队战士朴金玉的帮助下,炸毁了康平桥,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任务,配合大部队,全部消灭了敌人。
《英雄儿女》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4年摄制的著名影片,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团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勇敢作战。刚从医院回部队的战士王成要求参战,并拿出父亲鼓励他杀敌立功的来信给张团长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战友王复标的儿子。在战斗中王成英勇奋战,壮烈牺牲。在全军开展向王成学习的运动中,王文清认出该军文工团员、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原来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妻子被敌人杀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复标收养了他的女儿王芳,此后双方失去了联系。王文清没有立即与王芳相认,而是帮助她完成歌颂王成的创作任务,并鼓励她以实际行动向哥哥学习。后来,当王芳在阵地上为炊事员演出时,敌机突然来袭,她为掩护炊事员而负伤,被送回祖国医治。一个月后,王复标参加慰问团赴朝慰问,王芳也伤愈归队,三人在前线团圆。王复标将真情告诉王芳,两位父亲都勉励王芳向哥哥学习,当好革命接班人。
诸如此类,还有:
《永不消逝的电波》,《高山下的花环》,《苦菜花》,《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南征北战》,《千里跃进大别山》,《白毛女》,《野火春风斗古城》,《红色娘子军》,《烈火金刚》,《鸡毛信》,《冰山上的来客》
Ⅵ 辛亥革命讲述了什么
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竖立着几幅革命导师的巨幅画像,其中就有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名文,字德明,号日新、逸仙,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出市)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17岁到香港拢萃书屋上学时,取号日新。19岁时又取字德明。20岁那年,在香港中央书院念书时,由该院国文教师区凤墀按“日新”的谐音改为逸仙。从此,他常用这个名字。1896年即广州起义失败后的第二年,他流亡英国,到清驻英使馆找同乡宣传革命,化各陈载之。同年,他到达日本投宿时,自己编了个日本名字,叫中山樵。革命党人和日本友人都称他“中山”。后来章士钊叫他孙中山。从此,“孙中山”这个名字便流传开来。
孙中山10岁进私塾读书,13岁到檀香山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幼年时期,正值太平天国革命后,由于腐败的清政府在中法战争中打了胜仗还要和法帝国主义者签订卖国的不平等条约,孙中山深有感触,产生了改造国家的念头。
1886年,孙中山考入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校学医,后又转到香港西医书院。1892年,27岁的孙中山以最优成绩获这个书院第一名毕业执照。毕业后,他在澳门、广州一带,借名行医,和一些爱国青年志士进行革命活动。
189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联络华侨,宣传革命,成立了中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设想。孙中山在香港、广州建立秘密机关,准备炸毁两广总督衙门,发动广州起义。由于走漏了风声,广州起义失败。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领导兴中会,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组成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他被推选为总理。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和“民族”、“民权”、“民主”的三民主义学说,并创办《民报》和当时的改良派进行激烈论战。同时,他还在国内外发展革命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从1907年到1911年的4年中,连续组织和领导了8次武装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孙中山发动武装起义,占领了武昌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成立了中华民国,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至此,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王朝被推翻了,2000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结束。因为这一年是辛亥年,因此人们把它叫作“辛亥革命”。
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革命党人没有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被迫向帝国主义走狗袁世凯妥协。孙中山于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袁世凯倒台后,段祺瑞撕毁《临时约法》,解散国会。孙中山组织了护法军政府,被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失败以后,被迫去职。他又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继续领导革命。不久,建立中华民国正式政府,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1922年,军阀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孙中山有了信心和希望。他和共产国际苏联政府的代表会晤,并在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等的帮助下,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改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促进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北伐战争)高潮的到来。
Ⅶ 电影《辛亥革命》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讲的是辛亥革命的故事
Ⅷ 辛亥革命电影简介,大概250字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三百年江山气数将近,内忧外患,时局动荡,正是乱世之际,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变革。以孙中山为首的仁人志士意识到只有民主共和才能救中国,他们组成一个个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
在这一过程中,无数革命者流血牺牲,但是更多的革命家站出来与落后的封建体制作斗争,终于在武昌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此期间,黄兴、黎元洪、隆裕太后、袁世凯、汪精卫、宋教仁、秋瑾等各方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
Ⅸ 《辛亥革命》这部电影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自1840年来中国受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到《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孙中山为拯救中国,自1894年建立兴中会起开始奋斗,历经十六年,终于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起义成功,推翻了“洋人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