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义勇军进行曲》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
《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
《义勇军进行曲》
原唱:电通公司歌唱队
填词:田汉
谱曲:聂耳
歌词: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1)永远进行曲是什么电影的主题曲扩展阅读:
电影《风云儿女》前期拍摄完成以后,田汉的主题歌歌词并没有确定歌名,而聂耳从日本寄回来的歌词谱曲的名称只写了3个字“进行曲”。作为电影《风云儿女》投资人的朱庆澜将军,在“进行曲”3个字前面加上了“义勇军”,从而把该曲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5月10日,《义勇军进行曲》歌谱在《中华日报》上发表 。16日,《电通》画报创刊号刊登歌谱 。之后,由贺绿汀请当时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担任乐队指挥的苏联作曲家阿龙·阿甫夏洛莫夫(时译“夏亚夫”)配器,将《义勇军进行曲》灌成唱片公开发行。24日,电影《风云儿女》上映,该曲作为该片主题歌在影片片头、片尾播放。
⑵ 《义勇军进行曲》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
电影《风云儿女》。
辛白华(袁牧之 饰)和梁质夫(顾梦鹤 饰)是学生时代的好友,九一八事变后,他们逃出了东北故乡,来到了上海。两人租住的公寓二楼,住着少女阿凤(王人美 饰)和母亲过着相依为命的艰苦生活。白华十分同情阿凤的处境,常常在明里暗里帮助母女两人。
白华邂逅了富商遗孀史夫人(谈瑛 饰),两人坠入了情网,与此同时,梁质夫却因为参与了革命活动而遭到了逮捕。白华将阿凤送往学校深造,阿凤加入了歌舞班,开始演出一些红色剧目。
在观看了阿凤参演的《铁蹄下的歌女》后,白华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然而,他还是无法放下自己同史夫人之间的感情。
(2)永远进行曲是什么电影的主题曲扩展阅读:
阿凤:演员王人美
住在二楼的十分贫困的少女,经常受到辛白华和梁质夫的帮助,她母亲去世后,白华出于同情的心理,把阿凤送到学校读书。无依无靠的阿凤到了歌舞班,经常去各地演出。
辛白华:演员袁牧之
一个诗人,有一个极其要好的朋友大学生梁质夫。后来和刚刚离婚的富孀史夫人堕入了情网。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白华躲到了史夫人家,被史夫人带到青岛游玩。阿凤所在的歌舞团到青岛演出,遇见了辛白华。
看了阿凤演的《铁蹄下的歌女》后,辛白华受到很大的震动,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但是还是没有摆脱开爱情的束缚,那股热情又冷却了下去,最后在梁质夫牺牲的刺激上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梁质夫:演员顾梦鹤
大学生,东北人,从家乡出来,一直过着漂泊的生活,但一直都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后来,梁质夫因和革命者有关系被捕入狱,被释放后,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的情况下参加革命英勇抗敌。在抗敌的战场上牺牲。
⑶ 《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什么的主题歌
《义勇军进行曲》是《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讲述的是九·一八事变后青年知识分子在人生道路上徘徊、苦闷,最后觉醒并勇敢奔赴抗日前线故事。
影片评价
《风云儿女》长期以来未得到中国的文艺界、电影界的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尽管这部电影无论在编剧、导演和表演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但它至少应被看作是中国影坛上最早的宣扬拿起武器与入侵的日本帝国主义强盗做斗争的故事片之一。
它至少应被看作是中国文艺界抗日救亡题材的影视作品的一个良好的发端吧。令人遗憾的是:许多评介文章只是把它看作是一般的进步影片或是左翼影片,提到它时并不看好它在中国电影史上应有的地位,更多的只是说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乃源发于此而已。
⑷ 由田汉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什么的主题歌
由田汉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于1935年正式诞生于上海,之后迅速在全国开始传唱。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成为掀起亿万中华儿女抗日救亡的战歌。
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调与辽宁义勇军军歌有关,可以说辽宁是《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源头,辽宁抗日义勇军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型。
有据可查的是,1933年2月底,远在上海的聂耳来到了建平县的朱碌科镇,慰问驻守在那里的辽宁抗日义勇军骑兵部队,在朱碌科看到了义勇军血战突围归来、重整旗鼓以利再战的景象,这是“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的现场实录,这对他的创作有着重大影响。剧情简介
辛白华是个诗人,他有一个极其要好的朋友是大学生梁质夫,两人都是东北人。“九·一八”爆发以后,他们两人从家乡出来,一直过着漂泊的生活,但他们一直都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辛白华和梁质夫的二楼住着生活十分贫苦的少女阿凤和她的母亲,辛白华和梁质夫非常同情她们母女,并且时常帮助她们。
后来,梁质夫因和革命者有关系,被捕入狱。而辛白华却和富孀史夫人堕入了情网。刚刚离婚的少妇史夫人对辛白华很有好感,白华也深受史夫人吸引。
⑸ 《义勇军进行曲》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
《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
⑹ 义勇军进行曲是什么电影的主题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革命歌曲,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⑺ 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什么的主题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
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田汉、作曲者是聂耳,当年《风云儿女》拍摄完毕之后,由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主题曲所以田汉心中一直比较惆怅,在他写下歌词之后,将歌词寄给了在日本的聂耳,可惜后来聂耳从日本寄回来的谱曲只写了三个字“进行曲”随后朱庆澜又在后面加上了“义勇军”。
《义勇军进行曲》是现如今中国的国歌,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首歌传唱的范围也比较广。在《风云儿女》上映之前,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不过随着电影的热映,这首歌也迅速的传遍了全国。这首歌歌词朗朗上口,让人唱起来,心中就有一种由内而外所迸发出来的强烈爱国感。
(7)永远进行曲是什么电影的主题曲扩展阅读
《风云儿女》剧情简介
辛白华是个诗人,他有一个极其要好的朋友是大学生梁质夫,两人都是东北人。“九·一八”爆发以后,他们两人从家乡出来,一直过着漂泊的生活,但他们一直都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辛白华和梁质夫的二楼住着生活十分贫苦的少女阿凤和她的母亲,辛白华和梁质夫非常同情她们母女,并且时常帮助她们。
后来,梁质夫因和革命者有关系,被捕入狱。而辛白华却和富孀史夫人堕入了情网。刚刚离婚的少妇史夫人对辛白华很有好感,白华也深受史夫人吸引。阿凤的母亲去世了,白华很同情她就把阿凤送到学校读书。无依无靠的阿凤到了歌舞班,经常去各地演出。
梁质夫被释放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梁质甫参加革命,英勇抗敌。白华躲到了史夫人家,被史夫人带到青岛游玩。阿凤所在的歌舞团到青岛演出,遇见了辛白华。
看了阿凤演的《铁蹄下的歌女》后,辛白华受到很大的震动,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但是还是没有摆脱开爱情的束缚,那股热情又冷却了下去。
最后,梁质夫在抗敌的战场上牺牲了,辛白华得知这一消息,终于抛弃了以前那种享乐的生活,走上了抗敌的最前线。
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什么由谁作词由谁谱曲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
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8)永远进行曲是什么电影的主题曲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寇侵占东北后又把铁蹄伸向华北,国内的反动腐朽势力却仍沉溺于纸醉金迷中。社会上充斥着“桃花江”、“毛毛雨”、“妹妹我爱你”一类萎靡丧志的淫歌艳曲。
共产党员作家田汉找到聂耳,认为如此“唱靡靡之音,长此下去,人们会成为亡国奴”。二人就此议定,要创作一首歌,来战胜“桃花江是美人窝”。
1935年初,田汉改编了电影《风云儿女》,并写了一首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由于发现国民党特务已来追捕,他仓促间在一张小小的香烟包装纸上写下歌词,就被抓进监狱。
夏衍拿到田汉留下的剧本,只用两天时间便谱写了初稿,随即因躲避追捕到了日本。在那里,聂耳由激发了创作灵感,迅速将歌曲定稿寄回国,其旋律更加高昂雄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义勇军进行曲
⑼ 国歌的创作背景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是田汉于1935年在上海被捕以后,在国民党监狱里写的,后经聂耳在日本谱曲,成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
这部影片描写了三十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这首歌在影片中首尾两次出现,给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它很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新中国成立后,它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后又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⑽ 义勇军进行曲是什么电影的主题歌主题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通过影片一经面世,立即成为广大爱国群众的心声,极大地鼓舞军民抗战斗志。并且由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录制成唱片,在全世界传唱。
这首歌曲从“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到最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通篇洋溢着高昂的战斗激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歌。
(10)永远进行曲是什么电影的主题曲扩展阅读:
《义勇军进行曲》是作为影片主人公、诗人辛白华的长诗《万里长城》的最后一节,在影片开头和结束前唱的。
歌曲开始时,有几小节特强(fff)的小鼓独奏,然后在隆隆炮声中奏出军号的前奏,引出了以后半拍起的急切呐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作者用了突然休止,造成一种特有的紧迫感。
在休止后更突出了“最危险的时候”,而引出人们被迫着发出吼声:“起来!起来!起来!”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战斗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