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找一部电影,好像是巴西的。
巴西电影《中央车站》,199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导演: 沃尔特·塞勒斯
编剧: Marcos Bernstein / 乔·伊曼纽尔·卡耐偌
主演: 费尔兰德·蒙特纳哥 / Marília Pêra / 文尼西斯·狄·奥利维拉 / Othon Bastos / Soia Lira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巴西 / 法国
语言: 葡萄牙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1998-01-16
片长: 113 分钟
2. 巴西电影的介绍
1896年,电影传入巴西。1898年,外国移民A.塞格雷托摄制了巴西第一部影片──《瓜纳巴拉海湾风光》。1903年开始出现新闻电影。第一部故事片是A.莱亚尔在1906年拍摄的《勒死人的匪徒》。
3. 巴西短片《爱,牵手》电影版什么时候上映
2014年3月28日在巴西上映,具体你可以看看IMDB网站上的信息
youtube上有预告片,你能上的话,我把网址发给你
4. 有哪些推荐的巴西电影
6.魔幻现实主义在水彩动画中的巧融,《男孩和世界》呈现而出的是以孩子视角所见光怪陆离的世界,那天马行空的奇想,在纯洁简约画风中的勾勒是对现实社会中资本主义对人压迫的深刻纵深,一部简单的动画,却留给了观众无限的遐想与沉思。文/梦里诗书
5. 电影《巴西》(又名:妙想天开)为什么叫巴西这个名字
按照导演的说法,是来源于贯串影片的歌曲“Aquarela do Brasil”,歌词开始为“Brazil / Where hearts were entertained in June / We stood beneath an amber moon / and softly murmured 'someday soon...'” 另外,导演也说影片是对南美国家以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治体制的一种纪实。
6. 巴西电影中央车站是哪个年代的故事一
六七十年代。
因为原著小说《破碎的四月》是78年出版的,不会再早了。
你可以看看巴西电影的另一个神作《上帝之城》
望采纳
7. 巴西电影【爱,简单】在内地什么时候上映
国外上映的时间是2014-03-28(巴西) / 2014-02-11(柏林电影节),内地应该不会让它在电影院上映的,比如暹罗之恋就不能上映,网上的话复制版DVD(或叫胶版DVD)通常需要2-3个月,这个和正版的差不了多少,如果想看正版的话至少需要半年。
8. 推荐几部巴西电影
2003《卡兰迪鲁》(Carandiru)http://lib.verycd.com/2004/10/03/0000022200.html
1996《异国的土地》(Terra Estrangeira)
http://lib.verycd.com/2004/09/07/0000019900.html
巴西公主》1994 导演:库拉.卡穆拉蒂
《九月某四天》1997 导演:布鲁诺.巴莱托
《妖姬沙蒂》2002 导演:卡里穆.艾默兹
《入侵者》2002 导演:贝托.布兰特
《摩托日记》2004 导演:沃尔特.塞勒斯
《奥尔加》2004 导演;贾米.曼贾迪姆
9. 巴西电影的历史
60年代初,由于政府对内实行一些维护民族利益的措施,一批年轻的电影工作者纷纷以独立制片的形式发起一场振兴巴西电影的新电影运动。评论家D.内维斯、S.奥古斯托以及导演罗查,G.、迭戈斯,C.等人以都市大学活动中心的刊物《都市》为阵地,发表他们的见解。他们反对商业化的巴西电影,反对好莱坞对巴西电影实行的殖民化,以面对现实为原则,主张创立植根于巴西民族文化土壤中的新巴西电影。
新电影运动一方面借鉴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使用非职业演员和采用实景拍摄的方法,另一方面借鉴了法国新浪潮的低成本独立制片方针。新电影的导演们把目光投向巴西社会的阴暗角落(贫民窟和内地),揭露社会矛盾。这时期的重要影片除纪录片《五访贫民窟》(1960)、《海角游艺会》(1960)等外,故事片有P.C.萨拉塞尼的《卡伊萨斯港》(1962)、A.杜亚尔特的《还愿者》(1962)、葡萄牙电影导演R.格拉的《卑鄙的人》(1962)和《枪》(1964)、迭戈斯的《悠扬笛声》(1964)、多斯-桑托斯的《干涸的生命》(1963)、罗查的《太阳国里的上帝和魔鬼》(1964)等。1964年军事政变后,新电影的导演们把视线从农村转向城市,拍摄了一些针对反动当局的思想激进的影片。如罗查,G.的《苦恼的国度》(1967)、迭戈斯,C.的《大城市》(1960)、L.伊尔茨曼的《死者》(1965)、多斯-桑托斯的《爱的饥饿》(1968)等。这些影片反映了人民对时局变化的困惑、悲观、愤懑与失望。影片的主人公多号召用暴力来摆脱困境。 80年代初,巴西电影不但产量可观,而且不少影片在国际上获得强烈反响。如G.萨尔诺的《德尔米罗·戈维亚上校》(1979)、L.伊尔茨曼的《他们不穿礼服》(1981)、若奥·巴蒂斯塔·德·安得拉德的《被榨干的人》(1981)、日裔女导演山崎静的《异乡泪》(1980)、迭戈斯的《再见,巴西》(1980)和《逃奴堡》(1984)、巴本科,H.的《佩绍特》(1980)和《蜘蛛女之吻》(1985)等。
自1965年起,在不同城市举办本国电影节。1975年成立巴西电影工作者协会。
10. 巴西电影的起源
1912年,巴西电影公司在圣保罗成立。1915年,在里约热内卢又成立了古阿纳巴拉公司。这时期的影片大多是根据真事拍摄的犯罪故事,或改编侦探故事小说,诸如F.桑托斯的《巴尼奥斯的犯罪》(1913)、巴洛斯的《年轻寡妇》(1914)、V.卡佩利亚罗的《瓜拉尼人》 (1916)、J.梅迪纳的《上帝的惩罚》(1919)等。20年代,在巴西的其它城市也出现一些电影公司,这时期的影片内容多是宗教故事,只有少数影片涉及国内生活问题,如A.阿拉维斯的《璜从林中来》(1923)、乔·罗伊斯的《海边来的安塔列》(1925)等。当时最重要的导演是H.毛罗,他被认为是巴西第一个以自己的美学观表现巴西民族现实的电影导演,作品有《瓦拉达奥火山口》(1925)、《在生命的春天》(1926)、《灰下火》(1928)、《矿工血》(1930)、《凶恶的人》(1933)、《我的情史》(1935)、《妇女城》(1935)等。1929年,A.克梅尼和R.卢斯梯格受欧洲先锋派的影响,拍摄了《圣保罗,一个城市的交响乐》。1929年,18岁的M.佩绍托拍摄了影片《界限》,该片使用了多种叙事技巧,并在蒙太奇和主观镜头的运用上做了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