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部影视作品后期的声音和画面是怎么处理的
热爱电影的人们曾经说会说去掉声音的电影是无声电影是一种艺术,但今天的我们要说没有画面的电影也同样是艺术的,那是来自声音的艺术!电影艺术语言的发展,随着电影技术与艺术手段、方式以及电影传播手段、方式的不断丰富而丰富。在卓别林的时代里电影是无声的,穿插在幕间的字幕是那时唯一的语言;录音技术的发明,导致了有声电影的出现。 有声电影的成功,让无声片时代的字幕被演员的对话或独白代替;让乐队现场伴奏(伴唱)被精心制作的音乐代替;甚至出现了人的脚步、呻吟、哭泣,动物的叫声,以及风声、水声、雷声、雨声等音响效果。 如今电影中的声音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已经有着和画面同等重要的地位了,有时甚至还会超过画面的重要性成为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电影声、画之关系,越来越出现变化无穷的境界,新的声画语言组合方式也因而不断被电影艺术家们推出。影视艺术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1画面占主要地位,声音烘托画面。2声音占主要地位,画面烘托声音(音乐电视、音乐题材的影片)。3声音与画面同样重要,谁也离不开谁。影视艺术作品制作时赋予画面与声音的关系大致也分三种:1声画同步。2声画对位。3声画分立。
曾经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画面与声音基本处于同步状态,画面要表达的主题、基调正是声音表达的主题、基调;声音所展现的情绪、情调也与画面要展示的情绪、情调如出一辙。声画同步的处理手段是影视艺术作品中最常用的处理手段之一。声音在其中产生的效果多半是一种烘托的效果。在故事性较强的影视艺术作品中它可以强化艺术效果,帮助画面来共同烘托、渲染主题。如陈凯歌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王志文饰演的老师给小春上最后一刻的片断和影片最后的车站相遇片断。其中在最后一课片断中,衣着整洁的老师坐在琴旁为小春伴奏,两个人沉浸在乐曲中。配合着音乐,观众看到了两人即将分离的不舍、老师对小春的爱和小春在音乐道路上的潜力和希望。在影片最后车站相遇的片断中,小春因为领悟到父爱的珍贵在火车站大厅里激动的拉响了小提琴。带有感恩色彩的琴声配合小春带着泪水的脸以及中人激动的表情共同把影片推向高潮。在纪录片中,声画同步可以体现真实感(声画同期录制)。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神奇的地球》中播出过的《最后的蒸汽机火车》。本片讲述的是当地最后一列蒸汽机火车即将退役时最后一天的纪录。用胶片拍出的画面带着与众不同的温暖的褐色调子,颇具老照片的情调。进站时火车周围包裹的浓浓的白色水蒸气和蒸汽机火车特有的轰鸣声让观众被感真实。
电影声画艺术语言中,同样也出现了声画不同步的方式,这种不同步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声画分立;二是声画对位。声画分立,就是影片的声音与画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展开,声音与画面的关系是各自独立、互相补充,若即若离。在声画分立之时,声音一般不会来自画面之中,而以画外形式出现,但在总体情感、情绪上,又有一种相互映照的关系。而声画对位,意味着声音与画面在情感、内涵、情绪、情调、氛围、节奏恰好是错位、对立的,形成很大反差的。正是由于声音与画面的差异、对立、错位、相反,才更有力地形成一种对比和对照,从而用一种反差的方式更强有力地表达出正面的意义、价值。 声画分立的例子有:陈凯歌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擦拭乐谱片断。擦拭乐谱片断中的画面是小春一边擦乐谱一边在心中想着谱子上的音乐。同时一段激动人心的小提琴曲响起,这音乐像是从小春的心里和粘满灰尘的谱子里流淌出来的。这段画面和配合它的音乐告诉观众小春领悟了老师这种教学方法的用意,并且在音乐方面得到了提高;又如我国影片《人到中年》里,女主人公陆文婷在昏迷中,似乎感觉自己正在一个无限的荒漠上艰难攀行,画面上陆文婷在荒漠上攀行,这时作曲家从画外插入了一段"无字歌",这段音乐情感哀怨、忧伤,同时又有挣扎奋斗的情绪在其中。声画对位的例子有:如某影片中背景是十分优美的音乐画面却是法西斯在残暴的杀人。还有影片《老井》中,那个女瞎子凄凄惨惨的演唱与周围围观人们的哄笑形成巨大反差,为影片增色不少。
在制作影视艺术作品是会用到很多不同的剪接手法,它们是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建立画面与声音关系的途径。主要的剪辑手法有:错觉蒙太奇、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平行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复现蒙太奇、交叉蒙太奇、象征蒙太奇、联想蒙太奇、叫板蒙太奇、扩大与集中蒙太奇、过去与未来蒙太奇、加叙加议蒙太奇、风格化蒙太奇、声音滞后蒙太奇、声音提前蒙太奇等等。其中画面的剪接可以通过声音的过渡辅助完成,声音和画面剪接的相互呼应、相互协调可以推动故事的发展,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如《勇敢的心》中主人公得知自己的妻子被贵族害死回去报仇。他杀死第一个士兵时影片用了一连串的风格化蒙太奇,把一些微小的细节声音放大来表现主人公的仇恨、动作的干净利索。在影片的尾声主人公被处死时他大喊"freedom"。他的喊声也进行了风格化处理,是整个场景更具震撼力。还是这部影片主人公被处死的场景,围观行刑的人们因为目睹残忍场面而发出的声音帮助用错觉蒙太奇处理过的画面产生更逼真的效果。总之,声音表现力的运用给电影蒙太奇展开了广阔的天地。在声音与画面、声音与声音的组合上,有着丰富的待发掘的艺术表现潜力。电影有了声音,电影语言就从单纯的视觉语言发展为远为丰富的视听语言。
声音的运用丰富并扩大了电影的时空。就视觉而言,观众只能看到银幕上出现的空间,而就听觉来说,观众完全可以听到不出现声源的声音。这样,就使得电影艺术作品中的场景、气氛得到无尽延伸。我认为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揭示主题思想、奠定影片风格、创造意境。属于电影声音范畴中的电影音乐所具有的揭示影片主题思想、奠定影片风格、创造意境的功能。欢乐、喜悦的画面,便伴以欢乐、喜悦的旋律;悲伤、忧郁的画面,便伴以悲伤、忧郁的乐曲。影片《辛得勒的名单》反复出现的忧伤的曲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恐怖气氛,以及主人公竭尽自己所能去救助犹太人但却阻止不了每天都有犹太人被残忍的杀害的事实。影片《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从头到尾都有一个优美平静的曲子作为铺垫。通过这种音乐我们能感受到影片中两位聋哑主人公无声的、浪漫的爱情,对冲浪运动充满韧性的执著追求;同样我们也能感受到从音乐中吹来的席席海风,以及海水咸咸的味道。黄贻钧为影片《小城之春》所写的音乐,风格和语言与影片结合得很贴切,还运用画内音乐的办法,演唱了民歌。有一种纯正的中国风格。
2.抒情功能、推动剧情发展。音乐的抒情是音乐最具感染力的功能。在影视中的音乐更充分的展现了这一功能,并且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我们经常能看到影视作品中的亲人、恋人、朋友久别重逢时响起的一段段煽情音乐。这时的音乐不但展现了抒情功能还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3.塑造人物形象。影视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不但通过演员的外形、形体语言、台词等来塑造,在人物声音方面塑造形象也时非常重要的手段。尤其是在中国的武侠、神话作品中,声音是非常重要的塑造人物的手段。猪八戒的声音象是从鼻子里哼出来的;悟空说话快;丑陋的妖魔鬼怪说话的声音十分刺耳;佛祖的声音永远是洪亮的,武侠片中鹤发童颜的大侠多半也是这样的。
4.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悬疑片中经常用恐怖的音效来吸引观众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想象。
总之,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声音已经不仅仅是代替字幕、代替现场乐队的作用,声音几经成为影视艺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同样带给我们艺术的享受。
『贰』 电影中声音与画面的组合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声画同步、声画对位、声画并行、声画对立、声画分立。
1、声画同步:
即声画统一,表现为音乐和画面紧密结合,音乐情绪与画面情绪基本一致,音乐节奏与画面节奏完全吻合。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复合观赏性,两者组成有机的统一体。音乐强调了画面提供的视觉内容,祈祷烘托、渲染画面作用。
他可以以同一种持续进行的声音为纽带,把一系列表现不同场景、不同内容的画面组接起来、构成自成首尾的蒙太奇段落。
『叁』 电影中的声音和画面哪个更重要
我是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我觉得如果硬要比较一下的话。还是声音,因为电影的起源就来自于广播,广播是用声音输出的,画面给人传达的内容仅仅在于表面,而电影导演给影片注入的内涵是独具风格的。声音包括很多,对话,音乐,音响,更加的渲染电影的主题,突出人物形象,给人以不同的想象和思考,让人可以集中注意力去听。大家可以想一下,其实日常我们看电影电视剧的过程中,不去看画面。听着声音,我们都能够了解剧情的发展。【个人观点】
『肆』 跪求几个问题电影中的声音分为哪几大类别
电影声音分为:对白声音、画外音、环境音(音响)、音乐(配乐)
导演工作职责(概括):1 前期筹备
2 拍摄
3 后期制作
『伍』 电影中声音与画面的关系有哪几种
如果是从时间角度讲的话,差不多有三种吧
非同时nonsimultaneous的: 声音在画面之前的故事如果是剧情声(属于故事内的元素)一般是一种镜头流畅过渡的方式。声音出现这画面出现之后,可以是使后人的讲述,也可以是流畅剪辑的方式。声音的过渡是非常常见的,只要稍稍留意就发现遍地是例子
如果是非剧情声可能是作为属于过去或是未来的声音出现了。
第三种是simultaneous,也就是最明显的音画同步,作为剧情声,可以使故事发生过程的真实再现,也可以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或是主观世界的声音(比如他在意的一些声音会格外的大),非剧情声就是画外音的描述啦^^
『陆』 为什么电影里面有些镜头声音先出来,图像过一两秒才出来。不是同步问题,导演就这么设计的,为什么
有时候可以这样理解,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太局限了,布置好的场景会限制你的想象力,一步步的都是在已经设计好的场景中,观众会有一种被限定的感觉,这不利于观众对影片的观感,而只出声音会在一定程度上先激发观众脑海中对于接下来的场景的想象,能够使观众从将要结束的这一段中提升自己的注意力与想象力,对于接下来的观看很有辅助。
还有,很多场景的画面如果是直接的音画同步的剪辑会出现一些不协调,比如人物的表情、动作等等,如果直接拍会有一些开始时的不自然等等
基本上就这两个,还有一些其他的根据剧情或影片故事的设定另当别论
『柒』 一个人一台单反,拍摄纪录片,声音问题如何解决
1、你的问题描述的是多机位拍摄纪录片的同期录音问题。正规纪录片的拍摄免不了后期录音师和剪辑师的参与。
2、拍摄前非常有必要请教后期录音师和剪辑师,让他提出要求和建议。
3、低成本的业余视频制作就让各个机器单独录音,素材整段剪接上,音频效果即使业余水平也凑合了。
『捌』 关于拍电影声音的问题!
有的是消音处理,听起来清晰舒服,有的故意保留以追求真实感或者夸张某一种声音比如呼吸声、心跳、脉搏制造紧张气氛,看需要吧。
『玖』 电影声音问题!
这个是影片自身压缩时候的问题,右声道的声音被破坏后会有这种声音,解决办法可以用播放器自带的选择声道解决,如果觉得只有左声道听得不舒服,可以按右下角的声音控制器,把声音的平衡往左边移动,调到合适的左右声后,在调大声音就可以解决~~
『拾』 电影创作中需要考虑哪些声音方面的问题
逼真性的问题.
尽管在我们的电影创作过程中,在剧本分镜头的阶段,导演和录 音师共同设计出一个声音构成,但是无论从文字理论上的阐述或完成 作品来看,都使人感到它们是分了家的:人的声音往往只从语言动作 来考虑,音乐则由作曲家根据故事情节来创作,而音响效果则是在前 两者都不要的地方才出现。这些现象除了牵涉到对听觉这三个方面的 艺术处理以外,还涉及在一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声音究竟应由谁来负 责的问题,亦即录音师的地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