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比利林恩是120帧电影院只放60帧
成本问题吧 北京和上海有120帧的 不过一张电影票要一百多 如果是你你会去吗 就算是60帧的排场也很少(我所在的城市只有一家有 而且场次很少 价格跟IMAX差不多 我去看的时候也只有二十来个人) 大部分是24帧的 这就是普通电影的价了 李安这部电影本来就是小众型电影 票房不会很高 要是都换成120帧的 估计只有那些李安的死忠粉或者电影爱好者会去看吧......
❷ 为什么电影24帧如60帧一样流畅而相机录制24帧却看起来没那么流畅
你自己录的感觉没24帧的电影流畅有可能是你的快门速度没控制好,太高了。
❸ 为什么有些游戏60帧就流畅,而有些30帧就流畅,电影折15帧就流畅,折是为什么啊!!!why
因为电影帧数低,但每帧之间差别小。而游戏至少要有秒间60帧(32位时代20帧甚至15帧的游戏都被说成是渣)那是应为游戏引擎处理出来的两个帧之间是完全独立的,而电影虽只有24帧,还看的很清楚,是因为这24帧中每两帧间差别极小,有动态模糊(一拳打出去留下的残影)是有联系的!所以看起来连续。其实不用60,人的眼睛在24帧的刷新下就无法看出闪动了,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个24帧记录的必须是无间断影像。
❹ 现在有什么60帧电影
现在只有
霍比特人
系列是48帧的,应该还没有
院线
放映的60帧电影。
詹姆斯
卡梅隆
说,他拍的
阿凡达
的所有
续集
将要以60帧拍摄,但是你们懂的,2019年能看上他的阿凡达2就不错了。还有
李安
拍的新片《战场无故事》将要采用120帧,今年11月上映,应该能挺厉害的吧!
❺ 大家看过60帧和120帧的说说和普通电影有什么区别
从传统电影默认的24帧,到清楚到头发丝的120帧,李安不敢说自己正掀起一场视觉革命,但至少会给观众带来一场奇观。
120帧,表示每秒显示的画幅的张数,36张/秒是标准电影/动画的数量,也即是说达到这个速度人眼就是看到连贯的动作。
低于24帧/秒,人眼可以识别出卡顿的情况。
大于36这个值人眼也识别不出来的。
❻ 60帧的电影和普通电影有什么不同
60帧的电影和普通电影的区别是它看起来的连贯性比较好,看起来比较清晰
❼ 为什么电影都是30帧,不是60帧呢,60帧不是看起来更爽一些吗
影片的大小相应也要翻倍,而且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眼不需要这么高的帧数来识别运动。
可追问。
❽ 为什么电影24帧就已经非常流畅,而游戏却要60帧以上才能保持流畅
据扯人眼和大脑接口在一秒中可以处理10到12张画面。(参见:Frame rate)但对一些刺激性画面,比如黑屏突然闪白0.01秒,也是可以察觉的。原因是视觉后像(视觉后像_网络),简单可以理解为呈现在眼前的画面会在它消失之后依然会被视神经认为还存在一小段时间。
视觉后像是电影的基础,人脑会脑补两张画面之间的动态内容。(真正的脑补,不需要自主意志支配)早期默片每秒只有14张画面,但大脑依旧可以间补。
另一个电影让人眼感觉到流畅的原因是:摄像机拍摄的每秒24张画面,每一张都是经过一定时长的曝光完成的,所以它记录得并不是严格意义的一瞬间,而是一段时间里影像的叠加,这就是为什么一般摄像机在拍摄相对镜头高速运动的物体时会产生“动态模糊”。动态模糊使得那些飞速划过镜头的物体(比如前景物体)不再是突然出现在某一两帧画面里,然后消失,而是在那一两帧里出现一个模糊的影子。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画面的“稳定性”(因为一闪而过的东西会模糊和淡化)从而保持了流畅度(人脑可以专注于正常速度移动的中远景)。
在电脑动画中,渲染动态模糊是使得动画更加流畅自然的重要手段。
以上是为什么电影的帧速率低但是依然感觉“流畅”。
对于游戏,流畅度不仅仅体现在画面的流畅,因为游戏需要交互。
游戏中逻辑的计算(CPU运算),比如计算游戏中敌人的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玩家血量的变化,需要不停计算。GPU渲染在渲染一帧画面的速度是不稳定的,会受画面复杂度影响,因此一秒钟内能呈现出的帧速率也是不稳定的。所以游戏引擎会在GPU完成前一幅画面的渲染之后让CPU计算一次逻辑,比如敌人在下一帧会出现在什么位置,玩家的血量会减少多少。这种方式会避免CPU在一秒钟更新了60次游戏状态,而GPU只能渲染出其中30个结果给玩家的浪费情况。
所以,当GPU渲染得不够快时,CPU对游戏状态的更新也会相应滞后。
如果玩家在这一帧按下一个按钮,而这时GPU一秒只能处理一个画面,那么游戏对玩家做出反馈(不仅是视觉的反馈,还有逻辑反馈)将会是在一秒之后。举个例子,你在dota中按键释放一个技能,这个技能不光需要在一秒之后才被你看到,更可怕的是在一秒之后才在游戏状态中真正发生作用。鬼武者中“一闪”所要求的“按键时机需要在2帧范围内”,也必须建立在帧率达标的前提下。如果鬼武者在一台电脑上的FPS为5,玩家按中“一闪”基本就不可能了。
游戏中,只要有交互行为,滞后就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反馈总要等到下一帧才能出现,所以GPU渲染一帧需要多长时间决定了反馈的速度。因此游戏的流畅所需要的帧速率也不绝对需要60fps,这跟游戏机制是否对反馈敏感有关。动作游戏,比如格斗和赛车,对fps就更敏感,像《文明》这样不强调动作的游戏,fps达到30就不会感到有卡顿。
以上是为什么一些游戏需要较高的帧率来保持“流畅”的体验。
❾ 我们平时看的电影每秒只有24帧为什么有些手机能拍60帧甚至更多
区别大到一眼就能看出,尤其在动画视频上感觉明显(24帧和30帧都有较明显差别),24帧的画面前后帧有明显顿挫感,而60帧给人一种丝滑感,要说孰优孰劣,不好说,24帧有其显示特色与魅力在(电影),60帧胜在流畅(体育节目)
❿ 我们看的电影都是24帧吗为什么不高一点,高一,不是说60帧是最舒服的吗
通常来讲,肉眼的识别也就是24~29帧/秒左右,太低了会明显有卡顿卡感,高了也看不出所以然,所以一般不会提高帧速的
当然了,某些人可以适应高帧速播放,但一般不会为了少数人做大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