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国有哪些经典的电影
哇塞,太多了吧。不过现在的英国电影大都受好莱坞的影响,所以都很美化。而本土的又很文艺范,所以咱们看的相对比较少。刚得奥斯卡的《国王的演讲》就是英国片子,还有《英国病人》也是奥斯卡最经影片,这两个都蛮好看的。
再给你介绍几个我看过的,比如休格兰特主演的《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还有本人很喜欢的《诺丁山》就很英伦风;还有前段时间刚看完很唯美的新片《别让我走》有凯拉奈特莉参演的,也很英式风格;两年前看的凯特布兰彻特主演的《丑闻笔记》,是根据一本很轰动的书拍过来的;《女王》主演戴妃死时英国的皇室;《公爵夫人》等这一类主讲17、18世纪英国贵族生活的片子也很不错;《傲慢与偏见》翻拍自名著的片子,不过个人感觉要看名著这些,还是看BBS牌的电视剧比较好
总之太多了,不过这些应该够你看一阵子了。呵呵。 其实,你要上网搜,一大堆介绍英伦风的电影。推荐你看BBS做的一些纪录片,个人认为很好看
B. 英国有名动画发行公司
推荐 Aardman动画公司的作品,都很好,他们擅长于做泥塑动画。
Wallace and Gromit 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行的黏土动画片,是英国动画公司Aardman的代表名作(《chicken run》是该公司的另一部作品),以特殊的英国风格,轻松幽默的人物刻画,精致的拍摄品质著称,因此 Wallace and Gromit 一推出,即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
1989年其第一部动画《月球野餐记》(A Grand Day Out)在电视首次播放时,即掀起观众热烈回响,并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再度推出的系列作品《引鹅入室》(The Wrong Trousers)及《剃刀边缘》(A Close Shave)两部动画,也分别得到当年奥斯卡最佳短片大奖。
至今,Wallace and Gromit 已成为英国文化的重要代表,被英国旅游指南推荐为游客不可不认识的英国人物之一。
C. 英国著名的制片公司有哪些
英国著名的制片公司有
Working Title Films
Three Strange Angels
另外的英国的大电影制片厂
“松木”
“爱尔斯垂”
“金波顿”
“图克南”
D. 英国有哪些著名的电影公司
早年有兰克公司、伦敦电影公司,如今已经衰落。
E. 英国的电影的发展史
英国人参与了电影的发明,1889年,W.多尼索尔普在英国制造了摄影机和转动架,拍摄特拉法尔加广场全景;1895年,B.艾克里斯发明了“动力灯”,拍摄了埃普瑟姆地方的赛马、牛津和剑桥两校划艇比赛、基尔运河通航典礼。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纪录片,但当时没有放映机,没能及时映出。R.W.保罗1896年 3月26日在奥林比亚大厅里为观众作了电影的首次商业性映出,上映的节目是他自己拍摄的《多佛海的狂浪》。后来,保罗摄制了许多喜剧短片,其中有《大兵求爱记》,可放映一分钟。保罗在索思盖特还建造了制片车间。配备了特技效果的设施.
对英国早期电影最有影响的是布赖顿的几位摄影师。其中有E.柯林斯、A.G.史密斯、J.威廉森等,这几位电影先驱,后来被人称为布赖顿学派。他们最早采用了两次曝光、移动摄影、迭印、全景、倒拍、停拍等技巧。柯林斯拍过30部影片,其中只有一部《中断的旋律》保存下来。史密斯在《祖母的放大镜》(1900)中采用特大特写镜头,银幕上出现了放大的走动的表、笼中的金丝雀、人的眼睛;他的第一部作品《夜晚》,表现警察提着灯巡夜,沿路照亮了乞丐、醉汉、行窃的小偷,他用摄影机代替人的眼睛,把它变成了活的东西,这种新的手法,可以说是现代蒙太奇的开端。威廉森则在新闻片中自由地交替变换事件地点并采用外景等,他的《士兵的归来》和《战前和战后的后备兵》两部影片,描绘了真实生活片断,在银幕上首次提出社会问题。
当时的电影艺术家和技术革新家还有C.赫普沃思。1897年,他撰写的《活动摄影术——或电影摄影入门》,是世界上最早电影论著之一。他曾改进冲洗影片器具、印片机和胶片打孔机。1898年他拍摄了《铁路切断中的快车》;接着拍摄的《艾丽斯漫游奇境记》(1903),长800英尺,分16场景,场景间交融衔接;另一部《浪子救人》(1905)利用摄影机述说故事,结构复杂,采取了分镜头剧本的串联、剪辑、摇拍、低角度摄影等技巧;1907年,他还设计过录音系统。同一时期摄制故事片的还有F.S.莫特肖。他的 《抢劫邮车》、《白昼行劫》(两部影片均摄于1903年)奠定了惊险片在英国的地位。
早期英国电影除纪录像片和故事片外,还出现了风景片,如G.潘廷格的《罗伯特•斯科特漫游南极》(1913),颇受欢迎。1914年,英国电影工作者制作了第一部动画片。G.皮尔逊导演的《血字的研究》是根据小说《福尔摩斯探案》中的故事拍摄的第一部侦探片;他的另一部影片《厄尔塔斯——死里逃生的人》(1916),则仿照法国影片《芳托马斯》样式,是第一套动作惊险连续片集。
20年代,赫普沃思因拍摄了《阿尔夫的纽扣》(1920)和其它几部成功作品而名振一时。皮尔逊制作了《一切都不在乎》(1920)、《爆竹》(1921)、《爱情生活和笑声》(1923)以及《起床号声》(1924)。英国无声影片时代最受欢迎的明星B.鲍尔芾就是他培育出来的。另一部受观众欢迎的影片是H.肖的《基普斯》(1921),但是,最为杰出而商业上最成功的作品要推G.卡茨的《女人对女人》(1923),它的成功,是制片人M.巴尔康、导演V.萨维尔、剧作家卡茨和他的助手希区柯克,A.以及当时为大家喜爱的好莱坞女明星B.康普逊合作的结果。希区柯克在20年代后期在盖恩斯巴勒影片公司因执导《快乐的花园》(1925)和《房客》(1926)两片而成名。这家公司的成功产品还有卡茨的《老鼠》(1925)、A.布鲁内尔的《英国老家》(1927)和《永恒的仙女》(1928)。与此同时,也崛起了另外几位新人:导演兼制片人H.威尔科克斯继成名作《朱金洲》(1923)之后导演了影片《十夜谈》(1924)、《唯一道路》(1925)、《涅尔`格温》(1926)和《黎明》(1928);L.戴•科多瓦导演了《她》(1925);M.埃尔维导演了《阿尔芒蒂埃尔来的小姐》(1926)与《海军将帅的副官》(1926)。
随着电影制片事业的发展,英国的电影放映场所逐步脱离游艺场而建起可容几百观众的影戏院,当时还雇用钢琴师和小乐队在放映电影时进行伴奏。不久,一批大影院开办起来,但是自1909年起,美、法两国影片占领英国市场,本国影片只占全国上映总数的15%,因此,英国既不能从国内电影市场收回大量资金,又没有充足财力投入制作优质影片、同外国影片争夺国内外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电影生产更受影响。从1916年起,英国加征娱乐税,对影院营业更为不利,电影事业进一步遭到危机。大战结束后,美国影片源源而来,使英国影片只占在本国上映影片的5%,出口影片更是屈指可数,因此一些著名制片人如赫普沃思也不得不于1924年关闭制片厂。为保护民族电影,政府当局于1927年正式通过了电影法案,规定限额分配比率,要求1935年须达到总数的20%,使英国影片在全国影院的上映比率逐年提高。此时,新的制片厂如戈蒙特公司、英国国际影片公司和英狮公司先后成立。到20年代末,英国又摄制出一批引人注目的影片,如希区柯克的《决斗场》(1928)、阿斯奎斯,A.的《流星》(1928)和《地下》(1928)、E.A.杜邦的《皮卡迪利大街》(1929)。因为定额分配影院上映率,需要大量影片填补空档,刺激英国电影出现了一番兴旺景象。但是好影片要耗费大量财力和时间,为了供应市场紧缺的需要,出厂的产品仍然是大批质量差、省工省时的平庸影片。
1929年,有声影片问世。英国面临的问题同其它各国大致相同,如录音方法简陋,设备笨重,影片内容从头到尾,不是喋喋不休的对白,就是接二连三的歌曲。希区柯克导演的《讹诈》,拍了一半而改为有声影片,他在运用声音效果方面,匠心独运,这部被公认的英国第一部有声片,对其他导演很有启发。此后拍摄出了一批较成功的有声片,包括:希区柯克的《谋杀》(1930),阿斯奎斯的《逃出达特穆尔》(1930)、《正告英格兰》(1931)和《跳舞吧,美丽的女郎》(1931),萨维尔的《W——计划》(1931)和《办公室的少女》(1932),W.福特的《罗马快车》(1932),威尔科克斯的《神奇之夜》(1932)等。
30年代,英国电影出现了短期的繁荣景象,每年影片生产量为150部到200部,故事片的复兴同出身于匈牙利的制片家柯达,A.大有关系,他于1933年定居英国,创办伦敦电影制片厂以后,摄制了一批成功的影片,其中以《亨利八世的私生活》(即《英宫艳史》,1933)为最。他用新的观点处理历史题材,提出社会出路问题,迎合观众的民主思想,取得很大成功,该片在国外享受的盛誉,远远超过英国其它影片。更为重要的是柯达孜孜不倦、勤奋进取的精神,促使所有电影业的工作人员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他为英国影片开拓了向国外输出的广阔前景,又给电影事业灌输了乐观与奋发的风气。他的公司还在世界各国收罗人才,礼聘他们来英国工作,推进了英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如德国导演P.津纳执导的《凯瑟琳女皇》(1934)、美国明星范朋克,D.主演的《唐璜》(1934)、法国导演克莱尔,R.拍摄的《鬼魂西行》(1935)、美国导演兼美工设计家W.C.孟席斯所拍的《未来世界》(1936),都是引人瞩目的影片。这家公司制作的影片如Z.柯达导演的《河上刺儿头》(1935)、《伏象神童》(1937)以及柯达本人拍的《伦勃朗传》(即《画圣情痴》,1936)等,都是成功之作。
这时期英国的其它制片人和导演纷纷紧步柯达后尘,由M.巴尔康监制、希区柯克导演的影片《万事通》(1934)、《三十九级台阶》(即《国防大秘密》,1935)和《破坏》(即《薄命花》,1937)都极为成功。此外,萨维尔的《好伙伴》(1933)、《长青树》(1934)和《铁公爵》(1935),威尔科克斯的《涅尔•格温》(1934)、《老德鲁里的假腿》(1935)和《维多利亚女皇》(1937),L.门德兹的《犹太人苏斯》(1934),T.本特利的《老古玩店》(1935),R.史蒂文森的《都铎•罗斯》(1936),B.维尔特尔的《罗得岛》(1936),均获较高评价。到1937年,英国故事影片产量达到了200多部。但好景不长,大多数制片人不讲求质量,拍摄的影片没有票房价值,加之多数资金来自借贷,年终结算,很少获利。到1938年,生产骤然下降,英国议会为挽救这个局面,在这年又通过新电影法案,规定提高英国影片在国内上映的分配定额,从1938年的12.5%,逐年增高至1947年的25%;抵制滥拍成本低、质量差的影片;允许外国资金向英国电影事业投资。根据这个条款,美国米高梅公司和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都投放了它们的资金,在英国开办了几家联合制片厂拍片,如米高梅公司投资的《一个美国佬在牛津》(即《留英外史》,1938)、《城堡》(即《卫城记》,1938)和《再见,奇普斯先生》(即《万世师表》,1939),福斯公司投资的彩色片《晨之翼》(1937)等。这些影片全都由好莱坞导演执导、好莱坞明星主演,英国方面只提供场地、摄影器械、技术人员和个别演员。英国电影导演这期间也拍出了几部成功的影片,如阿斯奎斯的《卖花女》(1938)、希区柯克的《失踪的女人》(即《琼花劫》,1938)、里德,C.的《银行休假日》(1938)和《群星普照》(1939)、Z.柯达的《四羽毛》(1939)等。
这几年,英国电影事业也实行了明星制度,相继登上明星宝座的是:霍华德,L.、劳顿,C.、G.菲尔兹、唐纳,R.、M.奥勃朗、M.洛克伍德、费雯丽、哈里森,R.、奥立弗,L.等。
1929年格里尔逊在英帝国交易局电影部资助下,导演了一部纪录片《飘网渔船》,反映北海捕捞鲱鱼渔民的生活,富有诗情画意,使他成为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创始人。他主张电影艺术的目的在于社会教育,并认为苏联电影是表现电影社会功能的实际事例。他从工商企业得到经济上的资助,并吸收有志于现实主义影片的艺术工作者参与这个运动。格里尔逊纪录电影学派的人员中有P.罗塔、B.赖特、E.恩斯特、A.埃尔顿、H.沃特、D.泰勒、S.莱格、A.卡瓦尔康蒂等,他们的作品反映英国社会出现的尖锐问题,如失业、劳动条件差、居住环境恶劣等,在艺术处理上也有新的追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电影业无法正常生产,大部分电影界人才被征入伍,故事片生产从1940年的108部下降到1942年的46部。但观众反而有增无已,影片的票房收入直线上升。第二次大战期间,英国邮政总局的电影机构被新闻部合并,成为皇家电影机构,给了纪录像片工作者施展才干的良机,他们拍出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如卡瓦尔康蒂的《最初的日子》(1939)、H.詹宁斯和H.瓦特的《伦敦必胜》(1940)、瓦特的《今晚的目标》(1941)、J.福尔莫斯的《海岸司令部》(1942)、詹宁斯的《火已点燃》(1942),R.博尔廷的《沙漠大捷》、P.杰克逊的《西方进军》(1944),还有英、美合拍,由里德,C.和美国人G.卡宁合导的《真正的光荣》(1945)。这些纪录片在战时所起的作用很大。另外还有些故事片也有很大纪实或宣传的性质,如P.赫斯特和布鲁内尔 3人合导的《雄狮添翼》(1939)、鲍威尔,M.的《第49°纬线》(即《侵略者》,1941)、N.科沃德和利恩,D.合导的《我们所在的队伍》(即《海神》,1942)、迪金森的《近亲》(1942)等。其它有关大战题材的故事片还有里德的《铁血忠魂》(1944)、鲍威尔的《壮士春梦》(1943)等。与此同时,也拍有不少其它题材的影片。较突出的有柯达的《巴格达窃贼》(1940)、迪克森的《煤气灯》(1940)和《首相》(1941)、B.迪安的《二十一天》(1940)、帕斯卡尔的《巴巴拉少校》(1941)、里德的《基普斯》(1941)、L.阿利斯的《穿灰衣服的人》(1943)、奥立弗,L.的《亨利五世》(1944)、吉列特的《臭名昭著的绅士》(1945)和《深夜》(即《新聊斋志异》,1945),还有豪华历史剧《恺撒和克列奥帕特拉》(又译为《璇宫艳后》,1945)、N.科沃德和利恩,D.合作的《相见恨晚》(1945)等。
J.A.兰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崛起的英国电影事业家。早在30年代,他开始从事宗教电影的摄制工作。1935年,创办英国全国电影公司,摄制了第一部商业性电影,同年他与C.M.伍尔夫合办电影发行总公司。1941年兰克已掌握有英国 3大电影放映网中的两大放映网。大战结束时,他的总公司扩展成了势力雄厚的联合企业,拥有英国的制片、发行和放映事业的大部分实权。他雄心勃勃,计划建立巨资故事片厂,包括儿童片、动画片部门,摄制新闻纪录连集片,开办电影学校,专门培养有希望的童星。他想用巨资大片打进美国市场,把英国电影事业从多年困境之中拯救出来,1947年,他去美国谈判推销他的影片。不料英国政府却在这时颁布法令,要征收国外进口影片75%的税收,美国各家制片公司坚决抵制,好莱坞影片全部停止输往英国,使各地影院减少了大量片源。兰克想在美国打开市场的计划也成为泡影,英国电影界陷入了极为困难的境地。英国政府于是敦促兰克和其它制片人增产影片以填补空缺。但是英国电影业经济拮据,影片能收回成本的也为数不多。1948年,英国政府只得撤销外国影片的进口税,美国影片又立刻大量涌进,英国影片在本土银幕上仍无容身之地。英国政府再度规定:美国影片从英国所得利润必须将其中的一定数额向英国电影事业投资,这种办法又让美国电影势力进一步深入英国电影事业。此时期,兰克影片公司和别的制片厂比较优秀的作品有:利恩根据狄更斯小说拍摄的《锦绣前程》(即《孤星血泪》,1948)和《雾都孤儿》(1948),鲍威尔和普雷斯伯格的《上天阶梯》(即《太虚幻境》,1946)、《黑水仙花》(又译为《思凡》,1947)和《红菱艳》(1948),奥立弗自导、自演的《王子复仇记》(1948),里德导演的《虎胆忠魂》(1947)、《倒下的偶像》(1948)和《第三个人》(1949),还有迪金森的《黑桃皇后》(1949)等。
为了维持和保护本国电影事业,英国政府只得仍旧采用上映定额分配办法,规定从1950年起,分配英国影片上映的定额要增加到30%,可惜当时娱乐捐税仍保持战时标准,电影事业所得实惠甚微。英国政府乃于1949年成立国家电影筹资公司,通过该公司将钱借给电影事业;接着1950年又创立英国电影生产基金会,专门支配从电影票上征收的捐税,作为补助电影生产。不过,这时候电视越来越受群众欢迎,电影院的上座率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下降。
从5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由巴尔康主持的“伊灵喜剧影片”。伊灵是制片厂名,位于伦敦西郊。伊灵喜剧表现实际生活,敢于打破常规,描绘反对官僚主义的人物的各种遭遇,以新眼光观察生活,温和地批判贵族阶层和人情风俗的繁文缛节。最成功的作品当推哈默的《善人与贵族》(1949),麦肯德里克的《清洁的小岛》(1949)、《白衣男子》(1952)和《专门勾引女人的人》(1955)。其它值得提到的有C.克莱顿的《大叫大嚷》(1947)、《拉旺德山暴乱》(1951),H.科尼利厄斯的《史姆利科的护照》(1949)、《日内瓦的妇人》(1953)以及M.江普的《天堂的笑声》(1950)等。
英国政府限定了美国影片所得利润的高额百分比要投资在英国事业以后,美国公司开始恢复营业,与英国合作拍片。这一阶段英美合拍的较佳作品有J.尼格列斯科的《流浪儿》(1950)、R.沃尔什的《霍恩布洛上尉》(1951)、休斯登,J.的《非洲皇后号》(1952)和《莫比•迪克》(1956),而最杰出的作品则是利恩的《桂河大桥》(1957)。这是一部当时上座率最高的战争片。
美国的部分电影工作者由于遭受麦卡锡主义的迫害,纷纷离开好莱坞。导演J.洛西到伦敦定居后,接踵而来的又有卓别林,C.、R.莱斯特、库布里克、吕美特等。这些人为英国电影艺术作出了贡献。
英国电影事业多年以来得不到振兴,1959年,一伙年轻人以林赛•安德森、托尼•理查德森、卡雷尔•赖兹为首发表宣言并摄制了一系列影片,倡导自由电影运动,这次运动和反对文学与戏剧中传统价值观有联系,也与“愤怒的年轻人”运动的政治和精神抗议相结合。它的基本内容是要求用积极态度来表现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反对资产阶级的唯美主义。他们鲜明地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和道德价值观,如J.克莱顿的《屋顶阁楼间》(即《金屋泪》,1958),理查德森的《愤怒的回顾》(1959)、《蜜味》(1961)和《长跑家的孤寂》(1963),赖兹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安德森的《这种运动生活》(1963)。此外重要的影片还有施莱辛格,J.的《恋爱有术》(1962)和《骗子比利》(1963)等。到60年代中,自由电影的调子有所变化,把反抗仅作为个人对待生活态度的一种表现方法而不再具有社会性含义。这种倾向在理查德森的影片《汤姆•琼斯》(1963)中表现得最为鲜明。60年代末70年代初,自由电影比较重要的作品是安德森的影片《假如》(1968)和《哦,幸运儿》(1973)。在这两部影片里导演在表现当代社会冲突时把敏锐的观察和独创的概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60年代英国利用美国的资金拍了不少影片,其中比较重要的有J.李•汤普逊的《纳瓦隆的大炮》(1961)、利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T.扬的《乌有博士》(1962)、P.格伦维尔的《绳环》(1964)。其它英国名片有G.格林的《愤怒的沉默》(1960)、卡迪夫,J.的《儿子和情人》(1960)、克莱顿的《无罪的人》(1961)、B.福布斯的《一个雨天下午的集会》(1964)和《L形的房间》(1962)、施莱辛格的《亲爱的》(1965)和《远离狂乱的人群》(1967)、L.吉尔伯特的《阿尔菲》(1966)等。
英国国会在70年代又通过一个新电影法案,把本国影片在影院的分配定额提高到30%。增加了电影筹资公司的预算,因为美国投向英国电影事业的资金数额逐渐减少,以至完全停止了。随着电视越来越普遍,影院上座率不断降低,尽管提高票价,1976年也落到票房收入的历史最低点,同年,英国订立一条税法,规定外侨影片制作者在全世界范围收入的75%要交纳所得税,从而阻塞了国外投资。这一年,英国故事片生产降到64部;1977年又降到42部。
70年代上半期英国的重要影片(其中有些是美国导演的作品)有利恩的《瑞安的女儿》(1970)、C.迈尔斯的《处女与吉普赛人》(1970)、R.波兰斯基的《麦克佩斯》(1971)、J.洛西的《送信人》(1971)、阿顿波罗,R.的《青年时代的丘吉尔》(1972)、 M.弗兰克的《阶级烙印》(1973)、库布里克的《巴莱•林登》(1975)、拉塞尔的《汤米》(1975)、库珀的《太上皇》(1975)等。
70年代后期,英国制片业在美国资本牵制下,松木和爱尔斯垂两大制片厂虽也自己投资拍片,主要还是出租场地去同美国合作。美国著名连集卖座片《超人》、《星球大战》等是在这两个制片厂的摄影棚里拍的,还有一部分英国电影创作人员去外国拍片。
进入80年代,英国电影事业有所好转,1981年的《火的战车》和1982年的《甘地》两片连续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教育丽塔》(1983)、《当地英雄》(1983)、《印度之行》(1984)等片也获得好评,1986年,艾非里的《一间可以看见风景的房间》和乔菲的《使命》更获得广泛的国际声誉。
这期间英国影片市场仍然被美国电影所垄断,在全部票房收入中,英国影片仅占10%左右,许多影片在国内的收入仅能收回投资的10~40%。
英国的大电影制片厂有“松木”、“爱尔斯垂”、“金波顿”和“图克南”。主要电影教育机构有伦敦电影学校、民族电影学校,皇家艺术学院、伦敦电视电影学院。主要电影研究机构为英国电影学院(BFI)(建于1933年)。伦敦国际电影节是世界著名电影节,每4年举办一次,为非竞赛性的。主要电影出版物有《画面与音响》(1932年创刊)和《银幕》(1959年创刊)。
F. 请问一下,美国有没有拍纪录片的公司或者机构什么的,英国有BBC,美国又有什么捏最近看了蛮多的美国
Discovery,历史频道(英文:TheHistoryChannel),美国国家地理
G. 美国排名前十的电影公司是那十家以及前十名电影公司的代表作分别是是什么(电影公司后缀代表作)(答
1.米高梅 Metro-Goldwyn-Mayer (MGM)
一个电影制作公司拍摄了电影史上最出色的影片之一——《乱世佳人》,创造出历久不衰的银幕经典——007,塑造了不朽的卡通形象——猫和老鼠,发起成立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并推出了学院奖(即奥斯卡)……要知道,上面几个成就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让这个公司不朽,何况几个神话集于一身。这个公司的雄狮标志一度被当成了美国的象征,它旗下巨星云集,曾创造每周推出一部电影的神话。这个公司的大号叫米高梅。2.派拉蒙作为电影业的老牌巨头,派拉蒙以群星环绕雪山的标志为人所熟知,事实上,用高山来比喻派拉蒙在电影业的地位也是非常恰当的,在创立的最初三十年,这家公司以众多的明星,高质量的影片和遍布全美的连锁影院,一直坐在好莱坞霸主的宝座上。
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派拉蒙的实权人物更迭速度很快,不过这没有影响公司的影片品质,无论是罗伯特埃文斯,还是巴里迪勒,雪莉兰辛主政,这家公司总能制作出《教父》、《周末夜狂热》、《夺宝奇兵》和《阿甘正传》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1993年,娱乐业巨擎维亚康姆公司和前派拉蒙首席执行官巴里迪勒为得到派拉蒙展开激烈竞争,最终,维亚康姆以100亿美元的出价赢得了这场战役,这也证明了派拉蒙的巨大价值,而在2005年合并了梦工厂之后,派拉蒙解决了公司在影片开发上已经陷于疲软境地的问题,2007年,发行了《史莱克3》和《变形金刚》这些超级卖座片的派拉蒙一举成为好莱坞票房收入最高的大公司。
3.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三星电影集团公司 columbia tristar motion picture group 哥伦比亚三星电影集团公司是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旗下的影片销售公司,由索尼影视(美国)有限公司和哥伦比亚三星国际电影发行公司两个子公司组成,负责在美国和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发行和推广spe的电影产品。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在电影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哥伦比亚电影公司1924年成立。哥伦比亚电影集团公司每年制作30多部电影,最近的产品包括已经在国内发行了的《蜘蛛侠》系列、《精灵鼠小弟》、《霹雳天使》、《功夫》、《达芬奇密码》和 首部007系列电影 《007大战皇家赌场》等等知名影片。在国际电影制作方面,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包括设在香港的亚洲哥伦比亚电影制作有限公司、设在马德里的哥伦比亚西班牙语电影制作公司、设在墨西哥城的墨西哥哥伦比亚电影制作公司。另外,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在英国、巴西和日本均有业务活动。哥伦比亚电影集团公司以其八十年的积聚成为好莱坞最主要的制片厂之一,其片库拥有5,000多部经典影片,其中包括12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得主。2005年,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以48亿美金收购好莱坞另外一家主要的电影公司-米高梅电影公司,进一步确立了哥伦比亚电影集团公司在好莱坞乃至全球电影娱乐行业领先的地位
4.华纳兄弟
1923年4月由哈里·华纳、阿尔伯特·华纳、山姆·华纳和杰克·华纳四兄弟创建。当时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制片厂设在好莱坞附近的伯班克。华纳兄弟1917年开始在纽约从事电影的发行放映业务,建立华纳公司摄制影片是业务的扩展。1925年接管维泰葛拉夫制片公司,并于1927年摄制、发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影片《爵士歌手》,从而使华纳公司于30年代初进入了好莱坞8大电影公司的行列。《哈利波特》《蝙蝠侠》《超人》《黑客帝国》
5.环球电影
虽然在好莱坞八大公司中资历排行第二,并在公司创始阶段成为好莱坞实力最强的电影公司,但由于创始人卡尔·莱默尔只用自有资金经营公司,而且旗下也没有强有力的连锁影院,到二十年代中期,已经把头号交椅拱手让给了新成立的米高梅公司。而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环球电影公司更成为好莱坞的二等公民,因为这家公司财力薄弱,也没有签下多少明星,擅长拍摄的是《木乃伊》和《弗兰肯斯坦》这样成本低廉的恐怖片,以及小城镇观众喜欢看的西部片、通俗剧和系列电影。
到了1936年,环球电影公司的创始人卡尔·莱默尔更是与福克斯公司的威廉·福克斯一样,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此后新的当家人切弗·卡丁更是只对小制作开绿灯,公司仅有的明星威廉·惠勒和玛格丽特·苏利文也离开了。二战后,英国企业家阿瑟·兰克买下了环球电影公司四分之一的股份,这家公司终于改弦更张,开始制作和发行规模更大、质量也更高的影片,包括大卫·里恩的《远大前程》和劳伦斯·奥利弗的《哈姆莱特》。
直到七十年代,环球才有机会重新回到好莱坞的顶级公司行列。除了从发行乔治卢卡斯的《美国风情画》上大赚一笔,环球还与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天才导演合作无间,发行了他拍摄的《大白鲨》、《E.T外星人》等影片,以及后来的《侏罗纪公园》,其他经常与环球合作的导演还有罗伯特·泽米基斯(《回到未来》系列)、朗·霍华德(《阿波罗13号》),2000年之后,环球更成为好莱坞最擅长开发续集电影和喜剧片的大公司,主要作品包括《美国派》系列,《冒牌天神》,《速度与激情》系列,《拜见岳父大人》系列和《谍影重重》系列。
6.联美电影
联美是最早采用美国在60年代盛行的制片和发行方式的大公司。这种经营方式及导演具有的相对独立性,使联美公司得以在摄制娱乐片外,还拍摄、发行了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和一定艺术成就的影片。如C.卓别林的《淘金记》(1925)、《摩登时代》(1936)、《大独裁者》(1940)、《舞台生涯》(1952)、D.W.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朵》(1919)、《走向东方》(1920)以及《疤面人》(1932)、《桃色公寓》(1960)、《西区故事》(1961)等等。联美公司在纽约成立时只是个小公司,20年代到30年代中,逐步发展成为美国电影业的8大公司之一。
50年代,美国电影业进入萧条、衰退时期,卓别林和壁克黎先后把他们的股票出售给金融资本家。之后,联美公司又几度易手,终于在1981年被米高梅公司的老板K.克科里安出资买下,并入米高梅公司,改称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
7.二十世纪福克斯
成立于1935年5月,由默片时代的大公司福克斯电影公司和20世纪影片公司合并而成,是30-40年代好莱坞8家大电影公司之一。当时公司拥有导演E.刘别谦、E.卡善、O.普雷明格等人,并拥有不少受观众欢迎的电影明星,如S.邓波儿、L.杨、H.方达、G.佩克等,他们曾拍摄了一些有一定质量的影片。这一时期,公司生产的影片样式不一,艺术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影片的技术质量都比较高。t940年J.福特为公司导演的《怒火之花》可作为艺术与技术质量俱佳的例子。从5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业进入衰退时期。该公司为了与新兴的电视抗衡,曾致力于研究宽银幕在商业上的应用。1953年9月16日根据圣经故事改编拍摄的宽银幕故事片《长袍》在纽约罗克亚影院上映,这第一部宽银幕故事片不仅是该公司成立以来最赚钱的影片,也是电影从默片进入有声片以来在技术上的一次突破。60年代,摄制了美国电影史上成本空前的影片《克娄巴特拉》(1963,一译《埃及艳后》),遭到失败。1972年又推出《海神号遇险记》,开创了泛滥于70年代的灾难片样式。70年代后期,该公司拍片很少。1981年大石油商M.戴维斯买下了这家公司。现被并购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之下,是好莱坞主流的制片厂之一,代表作为《铁达尼号》(1997)(〈泰坦尼克号〉)。
8.迪士尼
迪士尼电影公司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没有被交易过的好莱坞大公司。在好莱坞的黄金时代,也就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依靠米老鼠起家的迪士尼并不是一家大公司,直到1937年,迪士尼的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才推出第一部长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按观众人数来说,这部动画片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之一,此后,迪士尼差不多每年拍摄一部动画长片,其中就有《皮诺曹》、《幻想曲》、《小飞象》和《小鹿斑比》。四十年代,迪士尼开始涉足真人电影领域,公映于二战后的科幻片《海底两万里》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电视兴起后,迪士尼不但没有像其它电影巨头那样茫然失落,反而如鱼得水,因为这家公司有的是受欢迎的动画形象。迪士尼真正成为电影巨头是在1984年新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上任之后。迈克尔·艾斯纳的策略是,迪士尼只制作那些老少皆宜的G级或PG级的家庭电影,比如《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然后创立试金石电影公司发行那些成人化的电影。只用了四年时间,迈克尔·艾斯纳就把迪士尼从八大电影公司的老幺变成了老大。而在先后收购了独立电影界巨头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和3D动画霸主皮克斯之后,迪士尼更是巩固了自己作为顶级电影公司的地位。
9.新线电影新线电影公司(英文:New Line cinema )
简称新线,是1967年就成立的一家独立制片发行公司,以面对美国高校发行欧洲及本土低成本恐怖片为主,1979年进入制片业,投资拍摄低成本恐怖片。1990年通过向FOX购买其不敢发行的香港嘉禾电影《忍者神龟》并大获成功后,成为有广泛影响的独立电影发行公司。1993年新线被电视巨头华纳收购,因特纳控股时代华纳,因此新线随即被并入时代华纳集团,但新线的原总裁谢伊当年在被特纳收购时仍持有新线主要股权,并且享有公司的自主经营权,所以新线虽然同属时代华纳集团,但其电影经营与集团内部的其他电影公司并无相关。《尖峰时刻》《指环王》《死神来了》《地心历险记》
10.梦工厂
梦工厂工作室始建于1994年10月,三位创始人分别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代表DreamWorks SKG中的“S”),杰弗瑞·卡森伯格(代表DreamWorks SKG中的“K”)和大卫·格芬(代表DreamWorks SKG中的“G”)。梦工厂的产品包括电影、动画片、电视节目、家庭视频娱乐、唱片、书籍、玩具和消费产品。
梦工厂的三位创始人曾雄心壮志的要把它做成好莱坞新亮点,但是2005年12月,三位创立人决定把它卖给维亚康姆,这样梦工厂也就归到维亚康姆的总公司派拉蒙电影公司旗下。这个交易于2006年完成。梦工厂的动画部门2004年剥离出去成立了梦工厂动画公司,如今,它不属于维亚康姆/派拉蒙电影公司,但是它电影的世界发行由派拉蒙负责。梦工厂制作的经典电影包括《逍遥法外》、《美版午夜凶铃》)、 《晚礼服》、 《香草天空》、 《角斗士》、《鬼入侵》、《惊爆银河系》等。
H. 有哪些推荐的英国电影
盖·里奇独具匠心的黑色幽默在《偷拐抢骗》中再次绽放着夺目的光芒,电影在继承了《两杆大烟枪》喜剧风格的基础上,多线发展的交融与凌厉的节奏把控,每个人都是主角的群像,给人以行云流水中一气呵成的观感体验,英式幽默的冷峻令人回味。
文/梦里诗书
I. 英国有没有类似好莱坞的影业机构
值得注意的4个英国影视制作公司
1、AardmanAnimations——“定格动画”制作行业的领导者。
阿德曼动画公司,也被称为阿德曼工作室,或仅仅称为阿德曼,是一家总部位于布里斯托的世界顶尖的“定格动画”制作公司。曾三度赢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获奖影片 《动物物语》)CreatureComforts)、《引鹅入室》(The Wrong Trousers)、《剃刀边缘》(A Close Shave)都是由阿德曼公司出品。 2006年以影片《鼠国流浪记》(Flushed Away)杀入电脑动画市场。
2、Working Title Films——世界上顶尖的新生代影视制作公司。
Working Title Films是一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电影制作公司,主要制作故事片与电视节目。公司以员工人数精简闻名。此外Working Title也在洛杉矶和爱尔兰设有办公室。制作过包括《舞动人生》、《活人甡吃》与《小拳霸》(The Calcium Kid)等多部电影。 2012年之后,公司实力更加雄厚,最近参与制作的电影包括《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尼娜》。
3、See-Saw Films——专注于国际电影电视业
有荣获奥斯卡制片人奖的埃米尔·谢尔曼和伊恩·坎宁在2008年创立,总部位于伦敦。是一家英国和澳大利亚合资公司。专门从事国际电影电视业。几乎是当今英国最有趣的年轻制作公司。公司成立以来,已经陆续制作了《国王的演讲》、《羞耻》等佳片。
4、Recorded Picture Company——导演取向的独立制作公司
Recorded Picture Company(以下简称RPC)是一家独立的制作公司,主要制作故事片。由杰里米·托马斯成立于1974年,至今制作超过50部电影。包括贝托鲁奇的九项奥斯卡奖获奖影片《末代皇帝》。
J. 有人知道在英国的电影公司有多少间,都叫什么名字吗
最知名的有154家:
(Displaying 154 Results)
Universal Pictures (UK) Ltd. [gb] (Distributor)
UK Film Council [gb] (Proction)
Anchor Bay Entertainment (UK) Ltd. [gb] (Distributor)
SMA Talent Ltd. UK (Talent Agent)
Endemol Entertainment UK [gb] (Proction)
Infogrames UK Ltd. [gb] (Distributor)
Titan Security UK [gb] (Security Services)
Discovery Channel UK [gb] (Distributor)
Dazzle Films UK [gb] (Distributor)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UK [gb] (Distributor)
Cinerama Releasing UK Ltd. [gb] (Distributor)
Canal+ Image UK Ltd. [gb] (Film, Video and Audio Stock)
Universal Studios (UK) Ltd. [gb] (Distributor)
ITM (International Talent Management) UK (Talent Agent)
Endemol Proctions UK [gb] (Proction)
Carlton UK Proctions (Proction)
Side UK [gb] (Post Proction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UK Shags [gb] (Distributor)
4MC UK Ltd. [gb] (Post Proction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Birds & Animals UK [gb] (Proction Equipment and Services)
UK Computamatch [gb] (Post Proction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Big Management UK Ltd. (Talent Agent)
Vestron UK Ltd. [gb] (Distributor)
U.K. Kinoplastikon Proctions [gb] (Distributor)
U.K. Films Ltd. [gb] (Proction)
Louma UK [gb] (Camera Equipment)
Sony U.K. Ltd. [gb] (Special Thanks)
Victory Proctions (U.K.) [gb] (Proction)
Spanking Tomato UK [gb] (Proction)
PAL Proctions (UK) Ltd. [gb] (Proction)
Phaze UK [gb] (Post Proction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Thames Studios, Teddington, Middlesex, England, UK (Location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IVS Video UK [gb] (Distributor)
The UK Film & TV Proction Company PLC [gb] (Proction)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UK) Ltd. [gb] (Proction)
Cellcast UK [gb] (Proction)
Todd-AO (UK) [gb] (Post Proction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UK Horizons [gb] (Distributor)
INDY UK Films Limited [gb] (Proction)
Warner Communications Company (U.K.) (Distributor)
Entertainment UK Ltd. [gb] (Distributor)
Anime UK [gb] (Distributor)
Diving Services UK [gb] (Proction Equipment and Services)
Caravanfilm.co.uk Ltd. [gb] (Proction)
Special Effects UK Ltd. [gb] (Special Effects)
Agency Group UK [gb] (Agency)
LE WEST UK Ltd. [gb] (Special Effects)
Urban Edge Entertainment (UK) Ltd. [gb] (Distributor)
BMG Kidz UK [gb] (Distributor)
UK G2 [gb] (Distributor)
U.K. Proctions Entity [gb] (Proction)
Life UK Creations [gb] (Special Effects)
Hemdale U.K. Ltd. (Proction)
Bug (UK) Ltd. [gb] (Proction)
http://www.katfish.demon.co.uk (Miscellaneous)
Guilty Proctions (UK) Ltd. [gb] (Proction)
Alma UK Limited [gb] (Proction)
Enemy Films U.K. Ltd. [gb] (Proction)
East of Harlem (UK) Ltd. [gb] (Proction)
Mediterranean Films UK Ltd. [gb] (Proction)
UK Ministery of Agriculture [gb] (Proction)
Proction Associates (UK) Ltd. [gb] (Proction)
Dunlop UK [gb] (Miscellaneous)
FISH (UK) Ltd. [gb] (Miscellaneous)
Roland UK [gb] (Proction Equipment and Services)
White Noise UK Ltd. [gb] (Proction)
Music Center UK [gb] (Post Proction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UK Confederation of Futebol de Salao [gb] (Special Thanks)
York Bar UK [gb] (Special Thanks)
Screenfighter UK Ltd. [gb] (Miscellaneous)
Archive Films U.K. [gb] (Film, Video and Audio Stock)
UK Film Consortium [gb] (Proction)
Columbia TriStar Proctions (UK) Ltd. [gb] (Miscellaneous)
Jacque Evans Management (UK) Ltd. (Talent Agent)
UK Drama [gb] (Distributor)
Stork Day UK Limited [gb] (Proction)
UK Press [gb] (Film, Video and Audio Stock)
Cameras UK Ltd. [gb] (Camera Equipment)
Subterranean Proctions UK Ltd. [gb] (Proction)
Walt Disney Theatrical (UK) Ltd. [gb] (Film, Video and Audio Stock)
AUDI (UK) [gb] (Special Thanks)
PlayGround music UK (Talent Agent)
Sony Music UK [gb] (Miscellaneous)
VideoStorm UK Ltd. [gb] (Post Proction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Church of St. Mary Magdalen, Oxford, Oxfordshire, England, UK [gb] (Special Thanks)
Simitar Entertainment (UK) Ltd. [gb] (Distributor)
UK Department of Emplyment [gb] (Proction)
Underpressure UK Limited [gb] (Proction)
B.P. UK [gb] (Film, Video and Audio Stock)
Radical Media UK Proction [gb] (Proction)
Oregon Scientific (UK) Ltd. [gb] (Special Thanks)
Bronx Manufacturing Company (UK) Ltd. [gb] (Special Thanks)
Raleigh (UK) Ltd. [gb] (Special Thanks)
Twinklebum UK [gb] (Proction)
Veuve Cliquote (UK) [gb] (Special Thanks)
Tapol U.K. [gb] (Special Thanks)
Mindhunters (UK) Limited [gb] (Proction)
Southern Star Entertainment UK [gb] (Miscellaneous)
Nu Image UK [gb] (Post Proction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Megamount (UK) Ltd. (Camera Equipment)
Columbia TriStar Television Proctions (UK) Ltd. [gb] (Proction)
Synchro Arts Ltd. UK [gb] (Special Thanks)
Seagram U.K. Ltd. [gb] (Miscellaneous)
Formatt UK [gb] (Special Thanks)
Tony Lawrence at Clear Ltd, London UK (Special Effects)
Pynacle Pictures, London, UK (Proction)
Ice Planet (UK) No. 1 Ltd. [gb] (Proction)
Ice Planet (UK) No. 2 Ltd. [gb] (Proction)
Opulent UK [gb]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FSF (UK) 2004/5 Fund First Partnership LLP [gb] (Proction)
Family Channel UK (Distributor)
21st Century Proctions UK [gb] (Proction)
UK Arena (Proction)
Finnforest UK [gb] (Special Thanks)
Proction Links UK (Miscellaneous)
Nice Castle Films UK [gb] (Proction)
Filmakers Co-op UK [gb] (Special Thanks)
SPAR (UK) Limited [gb] (Miscellaneous)
Happy Dog Entertainment UK Ltd. [gb] (Distributor)
Anics Proctions (UK) Ltd. [gb] (Proction)
Blue Pumpkin UK Ltd. [gb] (Proction Equipment and Services)
Grizzly Proctions (UK) Ltd. (Proction)
Sports Proctions Ltd. U.K. (Proction)
UFA Video & Media (UK) Ltd. (Distributor)
Varga UK Ltd. [gb] (Proction)
Egripment UK Ltd. [gb] (Camera Equipment)
Forever Mine (UK) Limited (Proction)
UTV Communications (UK) Ltd. [gb] (Distributor)
April Uk Limited (Distributor)
UK Jewish Film Festival [gb] (Distributor)
European Consultancy (UK) [gb] (Proction)
UK Government [gb] (Special Thanks)
Proper Management UK [gb] (Art Department Services)
Acorn Media UK [gb] (Distributor)
Seiko Time (U.K.) [gb] (Miscellaneous)
Diva Film UK [gb] (Distributor)
TVB UK [gb] (Distributor)
Infinity Media UK [gb] (Manager)
Diesel UK [gb] (Special Thanks)
DVD UK [gb] (Distributor)
Original Proctions UK [gb] (Proction)
www.studioaka.co.uk (Miscellaneous)
Anics Proctions (UK) Ltd. (Miscellaneous)
Bisley Boy (UK) Ltd. [gb] (Proction)
P.C.A. UK Ltd. (Miscellaneous)
Powercorp UK Limited [gb] (Miscellaneous)
Blackburn International UK Ltd. (Miscellaneous)
Cybercasting U.K. (Miscellaneous)
Affinity Films U.K. [gb] (Miscellaneous)
ACE Management UK Ltd. (Miscellaneous)
UK Gold [gb] (Miscellaneous)
Roar Proctions (UK) Ltd. (Miscellaneous)
Cybercasting UK (Miscellaneous)
Mirror Images Co. UK (Miscellane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