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宫崎骏的动画无法在中国大陆上映
首先,每年国内公映的外国片都是有数量控制和国别份额的。
引进片就分两种:分账大片和批片。
前者一般都是好莱坞大片,基本都算美国的,所以是目前五大studio盯着进出口要名额,华纳、迪斯尼、索尼一般都是大户,环球、派拉蒙相对少一点,环球最近最出彩的就是速度与激情5吧,派拉蒙这两年也就主要靠变形金刚。。。
也有个别非美国片,也能做成分账大片的,法国有过几个,如果没记错《郁金香芳芳》可是走分账大片,《Fly Boy》曾创分账大片的国内票房最低记录,具体不记得了,几百万吧。。。
问题问的宫崎俊电影,归日本片,还是动画片,一般说来,都应该算批片。
分账大片原来一年20部,几个studio玩命抢指标,批片原来也是一年20部,据说现在增加到30部,但要分国别,基本所谓欧洲大国最多三两部,其它电影小国,偶尔能轮一部就不错了。
但今年3月19日,WTO官司中国输了之后,对中国引进片市场的影响,目前并不清晰,主要至少我还没看到任何官方文件或者报告,甚至是详细报道说明这事,比如说指标和额度有啥变化等,所以2011年引进片和批片指标数量,我还真不清楚。
除了上面两类引进片,这两年还多出一种引进片,叫“特种电影”,说白了,就是3D片。
原则上,3D引进片是不占上面两类指标的。
所以,技术上,每年引进片总数现在肯定超过40部了。
因为题材敏感,《日本沉没》最后时隔一年半后,最终国内低调上映,没有任何宣传,据说几十个胶片拷贝地区轮流发行上映,最后居然4000多万票房,大赚一笔,只是资金成本有点高,整体性价比其实并不能说太好吧,毕竟拖太长时间了。
而《翡翠森林》在中影这个关口,就直接以啥啥理由,具体理由忘了,其实也不重要,不让引进,就不让引进,还去问为什么嘛?反正结果就是审查不过,发行公司跟片方TBS解释,退片。
中影有时候让某个引进片不过,不是从政策角度,而是从市场角度,他认为没市场,就会建议你别干这事了,浪费名额。这很难说对或者不对。
就像中影对引进Pixar动画片(别说日本动画了,好莱坞动画又怎样)一直不感冒,因为的确在WallE之前,Pixar动画片在国内都两千多万票房,无论是赛车还是海底还是玩具各种总动员,而到了WallE更逗,据说中影因为前半小时没台词,说小朋友看不懂,直接给pass了。谁说Pixar动画是只给小朋友看的呢?
这事直到3D的《飞屋总动员》给改变,当然也有之前《功夫熊猫》的功劳,国内市场再也不能小瞧好莱坞动画片了。
但,日本动画片在中国影院的市场,目前还是空白。
之前,似乎引进过几部《机器猫》和《柯南》大电影,一般都是经过一系列运作后,成功地比日本晚正好一年上映,结果就跟《日暮》上映时,售票员还提醒观众,说这不是《日暮2:新月》,是第一集。
前一阵我去看国内上映的最新一集《柯南》大电影的时候,跟老婆一起,看到大半,老婆说,哦,这集我看过。。。回家查了才知道其实是去年在日本公映的一集《柯南》大电影。。。
这是日本动画电影在国内引进的现状。
宫崎俊最新这部《偷东西小玩意》(名字记不准确——经大家指正中文片名应为《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我是在香港看的,片子真好,结尾真棒,意犹未尽,但说实话,以国内发行经验来看,这片也不见得在国内有票房。
即使国内宫崎俊知名度很高,但要转化成观众购买力,还需要一个宣传和市场推广的过程,所以都不好说。
Ⅱ 为什么美国电影基本上能中美同时上映,而日本动漫基本上无法中日同时上映
进入信息时代,新媒体对影片传统的宣传方式发起了革命性冲击,营销成本与难度极速降低,而推广效果却有飞跃性的提升,影片的宣传推广也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会直接影响其在市场空间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消弭时间差的档期同步对于提升影片话题度做出巨大贡献。以往因为时间滞后,内地许多影迷难以再对外片产生期待或好奇,但在“时差”缩小甚至零时差后,大洋彼岸影迷们发出的各式动图以及层出不穷的新梗对此岸的影响更为直接,关系也更为紧密,口碑得以进一步扩散,更激发粉丝的观影欲。
日本的或者其他国家的,都算小众,很少能引起国内大量观众的注意,同步与否区别不大。
Ⅲ 在日本上映的动画片为什么到中国很晚才能上映到
楼主你是指动画还是剧场版啊.
如果是动画,中国对于日本动画是相当抵制的.而且对于引进数量(日本还有其他国家的总数量)都有严格限制.所以很多动画只能在网上看到了.
至于剧场版(即动画电影),这些是在电影院上映的就更不会引进了,貌似大陆这边压根没这方面业务.这点跟台湾完全不一样,台湾那边基本上都能做到同步上映的.
你说的的很晚才能看到是指网上下载的吧,那个是等日本上映以后出了dvd以后,被在日本的朋友(以留学生为主)的人当做片源发给国内各字幕组(各字幕组都有固定的片源来源),编辑以后再发到网上的.
所以国内可以看到清晰剧场版的时间,就是日本国内发售dvd以后,在那之前的通通都是枪版.
Ⅳ 为什么日本动漫电影不可以在中国上映
这是广电总局不许的,只有极少数可以放,因为国内动画产业落后,需发展空间,而且毕竟文化有差异,害怕日本利用动漫来扭曲历史。所以看似不尽人意的做法,实际上背后的原因太多了
Ⅳ 国外的电影为什么不同期或短期内在国内同步上映,而是过半个月或更久才上映
这要从引进片的分类说起。国内的引进片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分账片”,指的是上映之后,发行方要与制片方,要将总票房按一定比例分成;另一种叫做“买断片”。指的是一次性买断播放权,制片方不再享受票房分成。
不管是分账片还是买断片,数量都受到严格限制。每年的分账片有34部的限额,一般都会给大制作的好莱坞影片,其他外来影片都要靠后站。
比如日本动画电影绝大多数,都是作为“买断片”引进的。一般分账片上映时间都比较及时,甚至有同步上映的。但买断片不一样,需要给分账片让档期,具体上线时间也都是总局定的,甚至还有买了播不了的情况。间隔半年以上再上映也算是一种规律了。
其实技审主要就是完成电影的译制工作,确保发放到全国影院的拷贝没问题,整个过程只要两周左右。 然而要完成技审的前提是能拿到《复联3》 完整的片源,但迪士尼全球院线发行部门却以「保密」为由拒绝提前将最终片源送到中国。 据说迪士尼中国部门曾向总部争取过,但总部始终不妥协,最终导致赶不上 4 月 27 日的全球首映。
Ⅵ 为什么动漫在日本与中国不是同步上映
现有的动漫多为日本出的,其在日本引进中国前已被日本上映,而后引进时还要通过审核,翻译,配音等,当然与中国不是同步上映
Ⅶ 国内引进的日本动画电影,为什么不能同步上映
我感觉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得益于和美国关系紧张,导致和日本关系有缓和。(俗话说中美关系看日本)所以这两年引进的日漫也是比较多了,再说回上映时间,首先要审核呀!因为前两年中国已经被日本视为肥羊,疯狂输出垃圾动画,水番,恰逢几大视频巨头又在玩版权大战,所以很多垃圾动画资本都是来者不拒,国人也是觉得日本动漫就是比国漫好看(这个不是我瞎说,看看哪些水番的播放量)。
乌拉~~必须得先审后播,保护中国基本盘。
这样有利有弊,坏处呢就是我们不能同步上映。
好处就是,一些糟粕广电给你去掉了。
国内一些日漫粉醒醒了,你把别人当爸爸,别人拿你当韭菜。
以上纯属我个人观点。
Ⅷ 超清影院为啥看不了同步上映的电影
因为你是系统错乱的一级小号
Ⅸ 为什么好的日本动漫电影不能在中国上映
中国广电是专门负责管理进口电影标准的如果外来的日本动漫电影带有暴力血腥的画面呢是肯定不能引进的中国儿童数量多小孩子看了会有负面影响日本的大多数动漫题材面相青年中国青少年学习压力大哪有时间去看
Ⅹ 为什么最新电影不可能在影院全球同时上映
影院也是有档期的,同时上映要提前准备,每个国家的电影审计方式也不一样,花费的时间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