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电影推荐:有简要介绍
天堂的颜色 Color of Paradise (1999)8.7
导演:马基德·马基迪 主演:Hossein Mahjoub Mohsen Ramezani Salameh Feyzi ...
八岁的墨曼是盲人学校里最用功的学生,虽然视障但他对美妙的大自然万物、美景确有独特的感应力,每天他都用光明愉快的心情面对生活。 这年暑假爸爸照例带他返乡度假,让他终于可以和心爱的祖母与妹妹们团聚。谁知,正当他在群山环绕的家乡无忧无虑地玩耍时...
背马鞍的男孩 Two-Legged Horse (2008)7.9
两条腿的马 | Asbe -pa | 两脚马
导演: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 主演:Haron Ahad Gol Gotai Karimi Ziya Mirza Mohamad ...
影片讲述了一个男孩花钱雇佣另一个穷男孩为他到处驼东西的故事。《苹果》的导演再次执导,悲惨世界的伊朗版。
流浪狗 Stray {1} (2004)8.1
导演:Marzieh Meshkini 主演:Gol-Ghotai Zahed Agheleh Rezaie ...
一对生活在阿富汗首都卡布尔的儿童兄妹救下了一只据说是由外国人带来的小狗,而其他的孩子们正打算伤害这只狗。他们带着狗来到了城市的监狱。监狱的守卫告诉他们探视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孩子们告诉守卫,他们不是探视者,而是监狱的囚犯。守卫问他们,如果是...
苹果 The Apple (1998)7.8
导演: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 主演:Massoumeh Naderi Zahra Naderi Ghorban Ali Naderi ...
故事发生在德黑兰近郊一个穷困的小村落里,一对狠心的父母从双胞胎姐妹出生起,就将他们关在任何进出口都装有铁栏杆的家里。邻居的投诉,换来了社工人员的注意,将他们俩从“铁屋”中给救了出来。不会言语、不曾离开家门的两姐妹,他们俩的遭遇会是如何?
无人熟识猫人 Nobody Knows About the Persian Cats (2009)
没人了解波斯猫
导演:巴赫曼·戈巴迪 主演:哈迈德·比达德 内加尔·沙哈格伊 阿施坎·库沙内贾德 ...
两个年轻的音乐人刚从监狱里出来,打算组成一支乐队。他们于是在德黑兰四处偷偷寻找玩音乐的同伴,并把他们拉入伙。然而由于受到当局的禁令,他们不能进行演出,只好向往将来能逃离此地到欧洲去表演。只是现实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难题是,资金匮乏和没有护照。
樱桃的滋味 Ta'm e guilass (1997)8.3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主演:胡马云·埃沙迪 阿卜杜拉曼·巴赫里 米尔·侯赛因·努里 ...
一个面色疲惫的中年男人巴迪厌弃了生命,准备自杀。他在一棵樱桃树下挖了一个坑,然后开着车在德黑兰郊外转悠,寻找一个能在他死后帮忙掩埋尸体的好心人。他分别遇到了阿富汗人、库德人、土耳其人、囚犯、士兵、神学院的学生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但他们都由于...
1楼的那部也很不错
2. 伊朗获奖电影一时别离说明了什么
我感觉导演是想反映这个国家的问题。
纳德和西敏在法庭要离婚的时候,西敏说,我不想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下长大。法官质问:什么环境?哪个环境?这个镜头印象最为深刻。对于家长来说,给孩子更好的条件没有错。但是伊朗是自己的祖国,祖国即使再不好,也理应热爱她。纳德面临的是互为矛盾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如果大家面临着父亲的健康和孩子的学业的抉择,也一定会像纳德那样选择父亲。因为老人的时间远没有孩子长,孩子可以以后慢慢补偿。所幸孩子懂事,理解了父亲。
还有一个是信仰问题,纳德可以对着古兰经发誓说谎说他不知道那个女人怀孕了,但是那个女人却不能对着古兰经说谎。下层民众由于对知识的匮乏,对传统宗教保持着虔诚而不敢违背的信仰。但是中产阶级对于宗教却没有根深蒂固的崇拜感。要知道,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这个问题也可能导致国家内乱。
最后,还有一个阶层矛盾的问题,这部电影已经展现了贫富分化的社会矛盾。富人维护富人的利益,那些邻居老师给纳德作证就反映了这一点。但是仇恨的种子也因此埋下。那个女佣的女儿,原本和特梅玩儿的很好,孩子的心理还没形成阶级概念,但是后来在女佣家里讨论赔偿问题的时候,给了那个小女孩一个镜头,就是那种小孩子瞪人的镜头。我想她长大以后也一定会认为是富人欺负了她的妈妈。下层人民的仇富心理也很容易导致社会动荡。
个人的拙见,刚看完这个电影,感慨颇多。
3. 伊朗电影改变规则的人,讲的什么意思
不知道你所说的高质量电影是指什么,伊朗儿童电影牛是受国情影响的伊朗规定拍电影不许有吻戏,亲密镜头,非常保守,所以只能拍拍儿童片或一些讲生活的电影,大家都拍着类型的,拍多了,熟悉了,自然能拍出好的电影。
至于中国,市场大,什么类型片都能吃得下,所以什么人都想拍电影,都想捞一笔,而那些烂片往往都赚翻了,所以中国现在的电影市场被搞得乌烟瘴气,可以说现在中国99%拍电影的人都是纯粹冲着挣钱去的,没追求,,这样怎么能拍出好电影。如此下去,中国电影前途令人堪忧
4. 有哪些推荐的伊朗电影
1,《筹款风波》
《筹款风波》是莫斯塔法·塔吉扎德赫执导的伊朗影片,由Bahram Radan、萨蕾·巴亚特主演,于2017年6月17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2017年6月,该片获得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2,《德黑兰:爱之城》
《德黑兰:爱之城》是阿里·贾比尔安萨里执导的剧情电影,弗鲁格·凯哲贝格里、贝纳兹·贾法里等参演,于2018年10月14日上映。
该片讲述了三个人近中年、对生活感到幻灭的都市男女,各自渴望着能在这个从未真正接纳自己的城市中寻找到爱情的故事。
3,《出租车》
《出租车》是由Jafar Panahi Film Proctions 出品,于2015年02月06日上映的一部纪录片。由贾法·帕纳西执导并主演。
影片讲述了一辆黄色出租车行驶在德黑兰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各种各样的乘客坐上车,每人都直率坦白地回答了司机的各种问题。
4,《推销员》
《推销员》是由阿斯哈·法哈蒂执导,沙哈布·侯赛尼、塔兰涅·阿里多斯蒂主演的伊朗电影,于2016年5月21日在戛纳电影节首映。该片讲述一对年轻夫妇因故搬家到新公寓,但一场与前房客有关的事故却将他们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的故事。
5,《背马鞍的男孩》
《背马鞍的男孩》是2008年上映的伊朗剧情类电影,讲述了一个男孩花钱雇佣另一个穷男孩为他到处驼东西的故事。
5. 请推荐几部优秀的伊朗电影
《小鞋子》(也叫《天堂的孩子》)
故事梗概:
小阿里丢了妹妹的鞋子,为了不给父母增加负担,兄妹俩商量好轮换着穿阿里的球鞋上学。每天妹妹放学后,都要飞快地跑回来,将鞋子换给阿里,为此阿里经常迟到并受到惩罚。为给妹妹买双新鞋,阿里想尽了办法,在和爸爸去做园丁赚了钱后,他首先暗示爸爸给妹妹买双新鞋子。不料自行车刹车失灵,父子俩狼狈回家,帮妹妹买鞋的事也泡汤了。
最后,小阿里决定参加一个长跑比赛,原因是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双球鞋。一心想拿第三名的阿里一不留神却拿了冠军,给妹妹挣一双鞋的梦想再次破灭了。失望的小阿里脱下那双已经跑烂了的球鞋,把自己满是血泡的脚浸在水池里,红色的金鱼绕着他受伤的脚游着……
本片获得1997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观众票选最佳影片;199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它是伊朗电影史上第一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影片,延续了伊朗电影独特的简朴风格。影片与很多伊朗电影一样清新、质朴,真诚地描摹伊朗人的真实生活,表现窘迫艰难的平民生活中隐含的人性的善良,带领观众回到纯真澄净的世界。
《巴伦》
故事梗概:
1989年,苏联撤离阿富汗后,140多万阿富汗难民涌入伊朗。年轻一代的阿富汗难民出生在伊朗,他们在贫穷中挣扎,大多数只能为了低廉的工资从事最艰苦的工作———如建筑业。
一个名叫巴伦的女孩,为了养活全家不得不女扮男装到建筑工地干活。工头梅马让这个瘦弱的“男孩”代替自己的侄子拉提夫负责工队的膳食。恼火的拉提夫不断阻挠巴伦的 工作。可是,当他发现巴伦的真实性别后,不仅喜欢上了她,还倾尽全力帮助她及她的一家。
本片由代表伊朗首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导演马基-麦吉迪执导,他因成功执导影片《天堂的孩子》(《小鞋子》)《天堂的颜色》等影片而成名于国际影坛。与《天堂的颜色》的过度煽情所不同,《巴伦》是麦吉迪最具有现实主义风范的作品。他通过一系列简单普通的事件迸发出力量,以让感情一点点积蓄下来的方式打动观众。这仍是一部忧伤而感人的影片,但麦吉迪在这种悲伤的情绪中融入了幽默感和温情。
推荐马基德·麦基迪 导演的其他作品:《黑板》《天堂的颜色》《战胜魔鬼》《两眼双盲》《抵制》
《樱桃的滋味》
又名: 樱桃的滋味 / 樱桃之味
导演: 阿巴斯 基亚罗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
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中年男人,想自杀,(为什么?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他开着一辆吉普车到处寻找一个可以掩埋他尸体的人,他找啊找,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士兵、拾荒者、神学院的学生等等,可是没有人愿意为了钱去做这种事。他四处碰壁,终于,有一个在博物馆工作的老人,为了替孙子看病,答应了他的要求,却又给他讲了一个有关自己的故事:原来,这老人,也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他找了一棵樱桃树上吊,不想那树枝不结实,绳子断了,于是他就坐在树下吃樱桃,吃了一颗又一颗,吃饱了,他决定继续活下去。
我们一直不知道这个主人公到底死没死,影片没告诉我们这个,这是个悬念,结尾是开放式的,还带点解构的感觉,不过没关系,他死没死都不再重要,阿巴斯要表达的,已经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表达尽了。
《黑板》
萨米拉·马克马巴夫(一个年轻的女导演)
故事梗概:两个颠沛流离的流浪教师,背着一块大黑板去寻觅愿意付学费的小学生。路上,他们分别遇上了一群偷运禁品的孩子和一群逃离伊朗的老人,黑板既是他们执着地向穷苦的人们传授知识的载体,也是向心爱的女人传达爱意的信笺,更是帮失足受伤的孩子包扎的夹板……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也没有煽情的对白,但摇晃不安的镜头,极写实的手法,却能让你不知不觉地感动。
《女人花》
导演戴瑞什·麦赫瑞
故事梗概:蕾拉和雷让是一对幸福的新婚夫妇,但蕾拉却被检验出没有生育能力,尽管深爱着她的丈夫对此一再表示不介怀,但是丈夫的母亲却一直逼儿子重新娶妻生子。在丈夫和婆家的双重压力之下,善良而聪慧的蕾拉作出了一次改变她以后生活的决定……
《白气球》
导演贾法·潘纳西
电影的开头颇似另一部伊朗电影《小鞋子》:伊斯兰教新年来历之际,穿着小红裙子的可爱小女孩缠着妈妈想要买一条“胖胖的会跳舞的象新娘一样的”金鱼,在哥哥帮助之下终于拿到了钱,可是在路上却把钱给丢了。看到这里的时候,心想不会又是一部《小鞋子》吧。但是故事接着发展下去,却是围绕着兄妹俩想方设法去取那一张掉进水渠里的钞票的故事。
这个故事虽然同样事关穷人家孩子和他们的期盼,但是相比较《小鞋子》,却少了一份忧伤,多了一份轻松幽默,平淡如水般流淌的叙述正是生活的节奏吧,虽然缺乏一般故事片的曲折情节,也刻意回避了许多似乎正要展开的矛盾冲突,但在说与不说之间,却是韵味无穷。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导演 阿巴斯
故事梗概:8岁的小主人公阿默错拿了同桌同学的作业本,如果同桌因此而交不出作业,他会被老师责骂,于是阿默毅然拿起错换的作业本跑去很远的地方找他朋友还给他。阿默几经艰辛都找不到他朋友的家,夜幕降临了,最后的希望也泯灭了,回到家的时候夜已深了,他决定做一回枪手帮他朋友做作业……
《生活在继续》
1991年,阿巴斯拍摄的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里面那条小村庄发生了地震,阿巴斯惦挂着电影里面那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安危,带着儿子驱车重访旧地寻找那个小男孩的下落,并据此拍摄成电影《生活在继续》。在这部散文笔触一般细腻轻灵的影片里面,阿巴斯用类似公路片的手法记录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在一片颓垣败瓦的废墟之中,既表达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也歌颂了在破碎家园上坚毅不屈的人们,“死者已矣,但生者还需要活下去”。影片同时也试图对灾难和生命反思,甚至念及自己的艺术作品并不能带给人们什么最直接的好处而进行一番自嘲。
《橄榄树下的情人》
阿巴斯的影片风格都非常统一,他喜欢将纪录片融合到情节片之中,使人分不出何处是现实哪里是戏。他还喜欢在影片中利用某一“契机”的发生来表现各色人等的性格,如《樱桃的滋味》中的“自杀”,《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里的“还作业本”,等等。这不但体现在他每一部影片之中,大而化之,他可以用几部影片去表现某个事件某个地点,比如“村庄三部曲”(又称“伊朗人三部曲”)他就用了前后相继的三部电影去表现同一个地方的人,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就是《橄榄树下的情人》。
正如影片里面那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橄榄树林和不时跳动入镜头的小花一样,这个废墟上的爱情故事也是充满了绿意和希望,最后的镜头里虽然没有仔细交代故事的结果,但是意味深长,作为“村庄三部曲”最后一部,它体现出了伊朗人面对灾难却百折不回的韧性以及重建家园的信心,与《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遥相呼应,正是最好的点睛之笔。
该片与之前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生活在继续》组成“村庄三部曲”。
… …
介绍的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希望你也喜欢呵`
下面这个网站是国内最大的伊朗电影网站~~~
6. 伊朗电影改变规则的人,讲的什么意思
扭曲规则(2013)
导演: 贝赫纳姆·贝扎迪
编剧: 贝赫纳姆·贝扎迪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伊朗
语言: 波斯
又名: 逃家剧团女孩(台) / 改变规则的人
剧情简介 · · · · · ·
一个热血的伊朗业余剧团,得到了千载难逢的海外演出邀约,所有团员都很兴奋,脑袋里幻想着出国买名牌,除了女主角夏莎,这个在生活中找不到希望的女孩。当其他团员都对家人搪塞谎言,甚至假装要去麦加朝圣时,她却决定要对父亲说实话,但坦诚的代价是独自面临护照被父亲扣留的难关。家庭、友 谊、理想、世代间,究竟该如何抉择?
7. 伊朗电影 别离 剧情解析
Termeh和Razieh的女儿一起玩桌上足球,生活在一个用童话与课本堆砌出的世界里。当她们的父母不约而同地选择用说谎来应对时。
她们被迫承担起了不该由她们承担的重负,保守着一个昏暗浑浊的秘密,她们成了各自父母沉默的同谋。而后,Termeh迫不得已在法官面前不动声色地帮着父亲圆谎,转眼又在汽车后座上泪流满面。她的童年时代从此崩塌,而在它的废墟之上隐约出现了一个不可捉摸的成人世界。
(7)伊朗电影闭幕讲的什么扩展阅读
《别离》演员表
1、蕾拉·哈塔米饰演西敏
1972年10月1日出生于伊朗,伊朗电影演员,代表作《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并因此荣获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女演员。
蕾拉·哈塔米是伊朗导演阿里·哈塔米(1944-1996)和演员Zari Khoshkam的女儿。她的丈夫是演员 Ali Mosaffa。
2、佩曼·莫阿迪饰演纳德
在2000年后期初涉剧本创作,由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他曾担任多部伊朗电影的编剧。2009年,在阿斯哈·法哈蒂的电影《关于伊丽》(2009)中莫阿迪开启了他的演艺生涯。两年后,他凭借电影《一次别离》(2011)中的主要角色纳德一角的精彩表演。
8. 闭幕电影是什么意思
一般都是在电影节 电影节要闭幕了 放的最后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