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产喜剧电影《人潮汹涌》影评怎么样
电影《人潮汹涌》《人潮汹涌》最大的惊喜,恐怕是影片中无处不在的回忆杀。不论是作为群演的陈小萌跑龙套的场景,还是故事主线里场景,导演饶晓志无时不刻在致敬经典,为了致敬《旺角卡门》、《喜剧之王》、《见龙卸甲》、《天若有情》、《江湖》,影片中有不少影子。
华神必看,好看,幽默风趣异响不到的风格结局,精彩绝伦, 每个人都演得到位,华哥就是帅,让大家认识万茜第一次见到演得不错,标准女人的选择。
Ⅱ 看完《人潮汹涌》和隐藏细节,我想跟导演说,你不用向刘德华道歉,你咋看
今天刚刚在视频网站花了6块钱看完《人潮汹涌》,只能说这个电影的品质低于我的预期。因为,在春节档电影中,这部电影算是最神秘的一部,通稿不多,但看了不少影评和影视点评视频,都说这个电影算得上是春节档中继《李焕英》之后,质量中上的电影,而我当时并没有时间去看,就一段时间拉下了,值得电影在网络上开影,我立刻先睹为快。
然后说说演员方面吧。刘德华和肖央都是好演员,但在这部戏里,说实话,并没有发挥出该有的水平,我顶觉得这两人的表演只是能到及格线,不吹不黑。不是说两人演技不行,是在一些剧情中,总给人一个人物脱离了剧情的感觉。如果你把他们的表演单独的拿出来看,很好;但是放在电影的剧情里,那就给人一种割裂感,可能这是因为改编后的剧情和人物的性格和动机并不那么吻合造成的吧。至于女主,更多是个花瓶,以及为了推动剧情而存在的工具人,表演方面就不作太多点评了。
至于题主说的,导演不用向刘德华道歉的问题。我也想不懂为什么要道歉,双方谁也不欠谁的,虽然电影并没有预期的大卖,但是无论是导演,主演,甚至作为投资人和监制的刘德华,大家都用责任为其埋单,电影不是一个人的作品,是一群人合力完成的作品,参与的人都与电影的好坏相关,所以无论好坏,都没必要把责任都推给特定的几个人。再说《人潮汹涌》虽不如我的预期,但也算不上是烂片,让我打分的话,给7分,中游水平的作品。
Ⅲ 《人潮汹涌》发布正片预告,上映开始口碑就很好,这部电影有哪些精彩之处
《人潮汹涌》自上映以来口碑就很好,与其他电影相比有着独特的故事情节和元素,堪称是2021年春节档的大片。
如果说春节档的电影《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已经称得上是众星云集的话,那么《人潮汹涌》更能称得上是大半个娱乐圈的艺术经典,不仅有刘德华,肖央,万茜,黄小蕾等观众熟知的高演技演员,更有无数配角或者民间小网红的加盟。同时,这部电影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夹杂着喜剧,爱情,犯罪等多个电影元素交织在一起,更是为观众朋友们奉献了一道大饱眼福的视觉盛宴。
虽然到目前为止,《人潮汹涌》这部贺岁电影的票房比同期上映的其他电影要低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是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我们不能因为它是翻拍作品,就带着有色眼镜去欣赏整个故事情节,而是应该用公平,公正的态度,合理的去对待每一个导演,每一个编剧用心制作的作品。
Ⅳ 刘德华《人潮汹涌》口碑炸裂,票房扑街或止步2亿,这部影片有什么看点
作为陪伴了几代人成长的偶像,刘德华主演的电影《人潮汹涌》也引发众多好评。
该片讲述的是一位失去记忆又一无所有的顶级杀手,和一个底层小人物落魄的龙套群众演员,交换了身份。原本两个实力悬殊的人在互换身份和角色的时候,展开了一段冒险的喜剧故事。
能让刘德华、肖阳、万茜、郭京飞、雷佳音这样的实力派演员出演,又能让路阳、郭帆、史航这些牛气哄哄的导演客串其中,这个本子绝不会差!
5大看点,就足够值回一张春节档电影票了。
看点1:双线逆袭,一块肥皂造成的“悬案”
交换身份带来的轻度悬疑,烧脑程度中低,大家都能看明白想清楚。
大量隐藏彩蛋,点亮中老年人的回忆值。
肖阳自带喜剧气质的外形和刘德华的反差萌带来满满笑点。
致谢中国电影人的方式更是一种创新。
而除此之外,对中青年人恐怕还会有种感同身受的治愈。
刘德华从巅峰跌到低谷,就用一手的“坏牌”去打出了尽可能好的局面。
肖阳呢?仿佛拿了一手坏牌,中途作弊除了老千,可是却发现换来的“好牌”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两个人物的逆袭,两种生活态度,能给你我某些启发和慰藉。
Ⅳ 电影人潮汹涌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序言:《人潮汹涌》这部电影是由饶晓志导演制作的,主演刘德华和肖央,通过小人物的故事,让观众们体会到了满满的诚意和非常足的笑点。两个人在影片中的表演非常的有张力,可以看到一些经典的港片,让情景再现。
影片中的肖央饰演一个龙套,也是为了致敬1983版的《射雕英雄传》,剧中被梅超风拍死的角色,当时的扮演者是周星驰,而刘德华的第一部武侠片也是神雕侠侣中的扮老造型。在人潮汹涌中,刘德华带万茜去片场看自己拍戏,剧中的她身穿黑色西装,头戴高帽,这身扮相也是为了致敬经典电影《新上海滩》丁力。在这部电影的尾片,出现了一个巨幅的海报,这海报上面的就是荒诞派戏剧大师塞缪尔·贝克特的作品《终局》。影片中的细节真的是非常的多。
Ⅵ 《人潮汹涌》太汹涌,连续三天上座率第一,它的口碑如何
《人潮汹涌》上座率连续2天超越《唐探3》,刘德华“左右互搏”序言:2021年的春节假期结束了,春节档电影大战也告一段落,最大赢家是《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前者赢得了现在,后者赢得了未来,2部电影都有可能票房突破40亿。
《人潮汹涌》则是最大的输家,因为票房最低。《唐人街探案3》上映之前票房就破亿了;《你好,李焕英》和《刺杀小说家》上映当天票房破亿;《侍神令》《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没-狂野大陆》上映第二天票房破亿。
只有《人潮汹涌》,上映第五天票房才破亿。其实,《人潮汹涌》的豆瓣评分仅次于《你好,李焕英》,口碑很好。《人潮汹涌》之所以票房不好,是因为排片太低了;即使有排片,也是凌晨场、上午场、饭点场、深夜场。
在导演饶晓志,男一号刘德华的苦苦“哀求”下,院线从2月16日开始,慢慢地把《人潮汹涌》的排片率提升了一点,黄金场次也多了一点。最低低至2.9%,最高高至5.0%,虽然只是提高了2.1%,但《人潮汹涌》也是感恩戴德了。
2月16日和2月17日,《人潮汹涌》的上座率比《唐人街探案3》都高。此外,《人潮汹涌》的上座率也比《侍神令》和《新神榜:哪吒重生》的上座率高。所以说,只要给《人潮汹涌》正常的排片,它一定会成为第二个《你好,李焕英》,会成为黑马。
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已经成了质量保障!最近几年的《拆弹专家2》《扫毒2》《追龙》,上映前的票房都不被看好,但最后都逆袭了。这几部电影逆袭靠的就是好口碑,再加上刘德华的粉丝基数大,所以导演都爱找刘德华参演。
就连《唐人街探案》这么成熟的系列电影,也要找刘德华客串。看过《唐人街探案3》的观众都知道,刘德华在最后亮了个相,有可能就是神秘的Q,他很有可能是《唐人街探案4》的主角,或许和刘昊然、王宝强组成新的“铁三角”。
《人潮汹涌》的肖央也参演了《唐人街探案3》,所以刘德华和肖央面临“左右互搏”的场面。刘德华很大气,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宣传了《唐人街探案3》。作为一个只亮相几秒钟的客串演员,刘德华竟然还愿意帮助宣传《唐人街探案3》对打自己主演的《人潮汹涌》,真的太善良了。
春节假期快结束了,《唐人街探案3》目前看来是最大赢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掳走了30多亿的票房。《你好,李焕英》是第二大赢家,排片率、上座率、单日票房已经逆袭《唐人街探案3》好几天了。
《你好,李焕英》的预估票房已经比《唐人街探案3》高了,前者52亿,后者45亿。而《人潮汹涌》和《侍神令》则是最大的输家,《侍神令》票房低是因为质量不行,《人潮汹涌》票房低是因为排片很低。
大年初一也就是上映首日,《人潮汹涌》的排片不低,高达8.6%,但上座率不高;所以在大年初二,《人潮汹涌》的排片降到了3.9%。其实,院线在大年初一的上午,就安排好了大年初二的排片,和《人潮汹涌》的上座率低没关系。
《人潮汹涌》是春节档唯一一部既没有被淘票票、猫眼投资,也没有被院线投资的电影,注定排片不会高。而且即使有排片,也都是凌晨场、上午场、饭点场,很少有黄金场的排片。于是,《人潮汹涌》的导演饶晓志坐不住了,开始“求排片”了。
饶晓志于2月12日、2月13日多次在微博发文,呼吁院线都给一些排片,但是没有什么用。2月14日,《人潮汹涌》的排片率只有3.0%;2月15日,《人潮汹涌》的排片率只有2.9%——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还降低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好消息:排片提升,意味着更多人可以看到,上座率也高了。如今,《人潮汹涌》已经把《侍神令》甩在身后了,下一个被《人潮汹涌》甩在身后的,或许就是《新神榜:哪吒重生》和《熊出没-狂野大陆》。
Ⅶ 《人潮汹涌》正片片段上热搜,如何评价刘德华在剧中表现
2月13日,电影《人潮汹涌》的导演饶晓志在社交平台发布长文希望院线能够多排片。
饶晓志表示各方面原因造成院线没能吸引大量的观众,是因为片方和自己没有做到位,没有要指责谁。但《人潮汹涌》是一部好笑又好看的电影,希望观众可以用口碑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影院,来解决排片问题。
Ⅷ 《人潮汹涌》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人潮汹涌》中有值得关注的细节:
1、肖央见黄小蕾第一次在火锅店包房里,唱着卡拉OK的《胡广生》,卡拉OK画面是饶导的另外一部电影《无名之辈》,而胡广生是《无名之辈》里面的插曲。
2、万茜在天台对刘德华说的不再相信纯粹的爱情这段台词,致敬了万茜早年的电影《柳如是》。
3、刘德华带万茜在片场看表演,他扮演了儒雅的丁力,致敬了自己的经典电影《新上海滩》。
4、在没有任何画面、歌词的情况下能很准确的表达一种情绪,甚至在很多老套的剧情下做到了很好的调节。这样的效果得益于他们选用到了非常多早年TVB大众熟知的作品,像周星驰经典喜剧片中的BGM,像刘德华主演的《天若有情》中的插曲《追梦人》等。
Ⅸ 给青春以浪漫,给爱情以勇气,电影《人潮汹涌》究竟有何卖点
最近《人潮汹涌》被发现排片很少,导演要求排片,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让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大年初一在家乡小城醒来,赶早去看8:30的《人潮汹涌》,当片中的杀手摘下口罩,露出来刘德华那张标志性的帅脸,作为一个看港片长大的80后,忍不住视线模糊…… 当然,刘天王的帅已不复当年骑着摩托车载着吴倩莲浪迹天涯的痞帅;也不再是穿上警服英姿飒爽到让人忽略人品的五亿探长雷洛;更不是《无间道》里矛盾复杂的卧底刘建明;甚至近些年对他的记忆,可能隔壁超市一直单曲循环的《恭喜发财》更符合;连片中他都自嘲“这张脸有点显老”,但在扎堆《暗战》的贺岁档里,我还是愿意为刘天王当一回忘情疯狂的“自来水”。
除了电影的寓意之外,《人潮汹涌》还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刘德华大过电影,若没有像刘德华这一批香港老演员活跃在银幕上,或许很多人已经忘了香港电影。曾经的香港电影就是一个造梦工厂,我们在香港电影里肆意遨游,为光怪陆离的电影世界沉迷。可惜的是,随着刘德华这一辈演员的老去,那些在录像厅里看香港、在小荧幕上品香港、在赶时髦中学香港的青涩岁月都已流逝,难再挽回。